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的现状和进展

合集下载

煤气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概览

煤气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概览

煤气化技术是现代煤化工的基础,是通过煤直接液化制取油品或者在高温下气化制得合成气,再以合成气为原料制取甲醇、合成油、天然气等一级产品及以甲醇为原料制得乙烯、丙烯等二级化工产品的核心技术。

作为煤化工产业链中的“龙头”装置,煤气化装置具有投入大、可靠性要求高、对整个产业链经济效益影响大等特点。

目前国内外气化技术众多,各种技术都有其特点和特定的合用场合,它们的工业化应用程度及可靠性不同,选择与煤种及下游产品相适宜的煤气化工艺技术是煤化工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决策。

工业上以煤为原料生产合成气的历史已有百余年。

根据发展进程分析,煤气化技术可分为三代。

第一代气化技术为固定床、挪移床气化技术,多以块煤和小颗粒煤为原料制取合成气,装置规模、原料、能耗及环保的局限性较大;第二代气化技术是现阶段最具有代表性的改进型流化床温和流床技术,其特征是连续进料及高温液态排渣;第三代气化技术尚处于小试或者中试阶段,如煤的催化气化、煤的加氢气化、煤的地下气化、煤的等离子体气化、煤的太阳能气化和煤的核能余热气化等。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煤气化技术开辟及应用的发展情况,论述了固定床、流化床、气流床及煤催化气化等煤气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 .国内外煤气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在世界能源储量中,煤炭约占79% ,石油与天然气约占12%。

煤炭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开辟是能源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世界煤化工的发展经历了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停滞阶段和复兴阶段。

20 世纪初,煤炭炼焦工业的兴起标志着世界煤化工发展的起步。

此后世界煤化工迅速发展,直到20 世纪中叶,煤向来是世界有机化学工业的主要原料。

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兴起与发展,煤在化工原料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下降并逐渐被石油和天然气替代,世界煤化工技术及产业的发展一度停滞。

直到20 世纪70 年代末,由于石油价格大幅攀升,影响了世界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同时煤化工在煤气化、煤液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特殊是20 世纪90 年代后,世界石油价格长期在高位运行,且呈现不断上升趋势,这就更加促进了煤化工技术的发展,煤化工重新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

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

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煤气化技术,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的应用对于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经济性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特点,然后具体探讨了干煤粉加压气化工艺流程,以期为相关技术与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标签: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研究煤碳资源的清洁使用是当前国内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满足当前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煤炭的洁净使用应以科学发展观为主旨,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以开拓煤炭资源发展的新型化工业道路。

作为清洁煤发电与煤化工行业的关键技术,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具有比氧耗小、冷煤气效率高、自耗功小、净化系统与煤气冷却器成本低等特点。

因此,加强有关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的研究,对于改善煤气化技术应用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特点干煤粉加压气化炉通常选用冷壁结构。

气化炉内的某段反应区安设4个对称的烧嘴,煤粉与气化剂利用烧嘴流通进入气化炉,在炉内产生撞击流,以在呢刚强传质与传热进程,保证气化反应顺利完成。

另一段反应区安设2个对称烧嘴,将水蒸气与煤粉通入进去,采用高温煤气显热段实施煤热解和焦炭的气化反应。

渣口一般安设在底部高温段,选用液态排渣技术。

气化炉二段反应是指在采用高温煤气显热段开展气化与热解的同时,减小高温煤气温度,以降低激冷煤气量与激冷压缩机载荷。

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的特点有:(1)气化炉选用水冷壁结构,以渣抗渣,不存在耐火砖衬里,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2)两段反应区实行焦炭的气化反应、煤的挥发分与热解,采用一段高温煤气进行显热,且同时能减小煤气温度,进而降低激冷气压缩机系统规模;(3)选用多个烧嘴方式,改善了气化工作的稳定性与负荷调节性能;(4)反应区温度多控制在1400~1600℃之间,气化压力可达到3MPa,碳转化率可达到99%,煤气中的CO与H2含量等气成分能够高达90%。

相比国外发达技术,冷煤气效率可提升2%,比氧耗可降低15%~20%。

煤气品质较高,不存在酚及焦油等杂质;(5)后续工艺可配合采用激冷流程或废锅流程,以适用于不同工艺方案[1]。

当前煤气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当前煤气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当前煤气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煤气化是清洁、高效利用煤炭的主要途径之一,长期的生产实践表明,在各种煤炭转化技术中,煤气化是应优先考虑的一种加工方法。

它是煤基化学品、煤基液体燃料、合成天然气、IGCC发电、制氢、燃料电池、多联产等工艺为基础。

因此发展煤炭产业,首先要提高煤气化技术水平。

鉴于此,本文就当前煤气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论述,以供参阅。

关键词:煤气化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随着石油等不可再生再生资源的开发资源的储量正在逐渐下降,煤炭作为我国储量较为丰富的资源得到了相应的重视。

因此,煤气化的技术得到了充足的发展和关注,如何将煤炭资源开发成为更加环保、高效的能源,是当前资源发展的主要方向。

1国内外煤化工现状从世界范围内各种能源的储备量来看,天然气、石油占比12%,而煤炭占比高达79%,由此不难看出,在能源战略中煤炭利用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占据了何等重要的位置。

世界煤化工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早在二十世纪初,逐渐兴起的煤炭炼焦工业标志着煤炭化工正式进入了发展初期阶段,到了二十世纪中期,有机化学工业一直以煤炭为主要的原材料,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逐步兴起,在化工原料的配比中,逐渐强化了天然气和石油的重要性,慢慢降低了煤炭的应用比例,缺乏在实践中的研究、发展和应用,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世界煤炭化工技术的深入发展和进步。

但是到了二十世纪70年代,大幅度攀升的石油价格,对石油化学工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与此同时在煤液化、煤气化等方面煤化工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到了二十世纪末,石油价格在世界范围内都始终居高不下,并呈现不断上涨的态势,这就为煤化工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外部环境,人们也逐渐重视煤化工的重要性。

就我国而言,传统的UGI炉块煤间歇气化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其迫切的需要向先进的粉煤加压气化工艺进行转化,同时这种迫切的需要也为新型煤气化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可能。

粉煤加压气化技术

粉煤加压气化技术

粉煤加压气化技术简介一、背景“九五”期间华东理工大学、兖矿鲁南化肥厂(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天辰化学工程公司共同承担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课题“粉煤加压气化制合成气新技术研究与开发”,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粉煤加压气化中试装置。

装置处理能力为15~45吨煤/天,操作压力2.0~2.5Mpa,操作温度1300~1400℃。

该课题于2001年年底启动,2002年10月完成研究开发阶段中期评估,中试装置进入设计施工阶段。

2004年7月装置正式投运,首次在国内展示了粉煤加压气化技术的运行结果,填补了国内空白,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试装置于2004年12月6日至9日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现场72 小时运行专家考核,2004年12月21日于北京通过科技部主持的课题专家验收。

同年,该成果入选2004年度煤炭工业十大科学技术成果。

二、装置流程与技术优势1、整个工艺流程如图1,具体流程为:原煤除杂后送入磨煤机破碎,同时由经过加热的低压氮气将其干燥,制备出合格煤粉存于料仓中。

加热用低压氮气大部分可循环使用。

料仓中的煤粉先后在低压氮气和高压氮气的输送下,通过气化喷嘴进入气化炉。

气化剂氧气、蒸汽也通过气化喷嘴进入气化炉,并在高温高压下与煤粉进行气化反应。

出气化炉的高温合成气经激冷、洗涤后并入造气车间合成气管线。

熔融灰渣在气化炉激冷室中被激冷固化,经锁斗收集,定期排放。

洗涤塔出来的黑水经过二级闪蒸,水蒸汽及一部分溶解在黑水中的酸性气CO2、H2S 等被迅速闪蒸出来,闪蒸气经冷凝、分离后与气化分厂生产系统的酸性气一并处理,闪蒸黑水经换热器冷却后排入地沟,送气化分厂生产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

图1 粉煤加压气化中试装置单元流程图2、整个工艺流程与其他技术的指标差异如下表1。

将该粉煤气化技术与其它几种气流床水煤浆气化技术以及荷兰的Shell粉煤加压气化技术相比较,可以看出粉煤加压气化技术消耗低,碳转化率高,在气化炉条件或煤种相同情况下,比水煤浆气化技术节氧16~21%,节煤2~4%,有效气成份高6~10个百分点。

科技成果——多喷嘴对置式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

科技成果——多喷嘴对置式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

科技成果——多喷嘴对置式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项目简介煤炭气化,即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利用气化剂与煤炭反应生成洁净合成气(CO、H2的混合物),是实现煤炭洁净利用的关键,可为煤基化学品(合成氨、甲醇、烯烃等)、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煤基多联产、直接还原炼铁等系统提供龙头技术,为现代能源化工、冶金等行业的技术改造和节能降耗提供技术支撑。

多喷嘴对置式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气流床气化技术之一。

干煤粉经四个对置的喷嘴弥散后进入气化炉(可以是耐火砖为衬里,也可以以水冷壁做衬里)内,与氧气反应生成含CO、H2和CO2的合成气,从气化炉出来的粗合成气经新型洗涤冷却室、混合器、旋风分离器和水洗塔等设备的洗涤和冷却后进入后序工段;气体洗涤设备内的黑水则经高温热水塔进行热量回收和除渣后成为灰水再返回气体洗涤设备内,全气化系统实现零排放。

该技术煤种适应性广,如果采用水冷壁衬里,则可气化灰熔点超过1500℃的煤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该技术工艺指标先进,以耐火砖衬里气化炉、北宿精煤进料为例,其合成气中(CO+H2)含量89%-92%,碳转化率>98%,与水煤浆进料相比,比氧耗降低16%-21%、比煤耗2%-4%。

该技术生产强度大,专利实施许可费低。

所属领域化工、能源项目成熟度正在产业化进程之中应用前景多喷嘴对置式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在干煤粉气化领域的垄断地位,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在2007年第4季度完成水冷壁中试,在“十一五”期间建成粉煤气化产业化装置。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与多喷嘴对置式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相关的有二十余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

项目曾得到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和“十一五”“863”课题、“973”计划的支持。

所获主要奖励有:2004年度煤炭工业十大科学技术成果,2002年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合作方式主要以专利(实施)许可和技术转让的模式合作。

两段式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的工业化进展

两段式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的工业化进展

两段式干煤粉加压气化炉特点
煤种适应性好,次烟煤、烟煤、褐煤、无烟煤、石油 焦均可气化;
对灰含量要求低,含灰量5%-35%均可气化; 最大单炉容量可达3500吨煤/天; 气化反应温度高,可气化灰熔点1500 ℃以上的煤种; 气化炉设计使用寿命>20年;
华能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
谢 谢!
华能绿色煤电示范工程
2000t/d 气化炉的制造
“绿色煤电”气化炉发运仪式 2010年9月29日
气化炉吊装 2010年10月31日
绿色煤电项目现场建设和调试 2011年10月4日
燃气轮机机机房
气化炉框架
冷却塔
硫回收装置
余热锅炉
蒸汽轮机机房
合成气脱硫装置
绿色煤电项目现场建设和调试 2011年10月4日
RS C1 (Radi ant)
S team 102.9 p 144.1 M
26.89 p 1371.1 T 159.3 M
Gas ifier T ype 1
Oxygen 34.47 p 110.7 T 67.78 M
S l urry 99.28 M
Pitts burgh No. 8 25 T 68.65 M
煤电项目
甲醇项目 吨甲醇项目 IGCC 项目
制油项目
绿色煤电公司
内蒙古世林 化工公司
满洲里煤化 工有限公司
EmbeClear Company
EmbeClear Company
天津
内蒙古鄂尔 内 蒙 古 满 洲 美国宾夕法尼亚 美国宾夕法
多斯市


尼亚州
开车时间
2012年4月 2012年8月 /
/
/
气化炉尺寸 (mm)

干煤粉气流床气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干煤粉气流床气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脱水助 剖在超 细 粒浮选 精蝉 过滤 中的臆 用 J
投稿 日期 :20 一l 0 ;责任编 辑:刘军娥 0 1 2— 6
维普资讯
第3卷 5 0第期
煤 炭 科 学 技 术
22 月 3 1 年5 0
( )高温气 化。气 ຫໍສະໝຸດ 床煤气 化反应 温度 比较 2YUAN b i g ln
( £ 附 , … 眦 f 0 一 f r rtn . p ai D|o o 1 0 2 G la) 0 0 9_ h n
Ab t a t h a e n rd c d t e d v lp n ,a pi ai n a d n w d v lp n t ts o h d a c d c a g sf a in T e p p r s r c :T e p p r i t u e h e eo me t p l t n e e eo me tsau ft e a v n e o l a i c t . h a e o c o i o p itd o tte d v l p n e d n y o h o lg sf ain t :nd g o ne u h e eo me ttn e c f1e c a a i c t e h o y i o  ̄ c Ke r s o lg s c t nt o } y wo d :c a a i ai f w d: d l p n n e t i f o l t o me ll d Y we e r  ̄
( )细 粒煤 泥过 滤 时 的条 件 对化 学 药 剂 在细 3 粒煤 过滤脱 水 中的作 用有 待 系统化 和理论 化 如果 只通过改 变单 一的或 者少 量 的几个 条件对 药剂 的助 滤 作用进行 分 析 ,常 常得 出一 些不具 普遍 性 的甚至

国内粉煤气化工艺现状及研究进展

国内粉煤气化工艺现状及研究进展

国内粉煤气化工艺现状及研究进展摘要简要总结了国内粉煤气化工艺的现状,重点介绍了国内流化床气化、气流床气化和复合粉煤气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工艺流程、优点、存在的问题和国内应用情况,最后展望了我国粉煤气化工艺的意义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粉煤气化流化床气流床复合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在众多的煤炭利用方式中,煤气化是最为清洁、高效的工艺,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国内开采的动力煤中平均灰含量约23%,灰熔点在1400℃以上的煤炭约占50%以上。

在一些主要产煤矿区,总储量的20%~40%组煤均为高硫煤。

针对我国煤炭资源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国内单一气化工艺无法满足我国煤气化市场的需求。

目前煤气化工艺根据原料形态的不同可分为块煤气化、粉煤气化和水煤浆气化等工艺。

块煤气化工艺存在煤种要求高、气化效率低、环境友好性差等缺点;水煤浆气化工艺虽然技术成熟,但对煤种要求比较高,而且该工艺多采用耐火砖使用寿命较短;而粉煤气化工艺具有更广的煤种适应性(可以气化褐煤)、耗能低、碳转化率高、水冷壁寿命长等技术优势,有更好的适用性和竞争力。

我国煤气化技术研发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虽然国内煤炭资源位于能源的主要地位,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将煤气化工艺的开发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

国内在80年代初引进国外煤气化工艺,并为此支付了高额的工艺设备专利费,同时,随着石油的重质化、劣质化,国内对煤气化工艺的重视程度和需求与日俱增,国家给与煤气化工艺的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国产化大型煤气化工艺和设备打破了国外在先进煤气化工艺的垄断,对国内煤气化、氮肥行业技术革新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流化床粉煤气化工艺流化床粉煤气化工艺利用小粒度煤为原料,气化剂同时作为流化剂。

在气化过程中,气固相的接触面大,气化强度高、单炉处理能力大;炉内同时进行干馏及大分子有机物的裂解,使其洗涤水中没有焦油、酚等有机物质;运行比较可靠,负荷变化率较大[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 气流床部分氧化反应要求入炉物料精确计 量,对于 O2 和蒸汽的计量技术比较成熟,而对于入 炉粉煤则难以做到精确计量。粉煤精确计量技术 的关键是确保粉煤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 5) 采用对置式喷嘴,设备结构比较复杂,在操 作和控制上具有很大的难度。
( 6) 粉煤气化从气化炉出来的煤气都夹带有粉 煤灰,而粉煤灰的捕集和返烧都比较困难。
GSP 技术的缺点为: 粉煤制备一般采用气流分 离,排放气需进行洗涤除尘,否则污染环境,这样增 加了制粉系统成本。粉煤加压进料的稳定性不如 湿法进料,生 产 存 在 安 全 隐 患,工 业 化 生 产 运 行 经 验少。 1. 3 多喷嘴对置式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 1. 3. 1 概 况
煤除杂后送入磨煤机破碎,同时由高温低压 N2 干燥,制备出合格煤粉存于料仓中。加热用低压 N2 大部分可循环使用。料仓中的煤粉先后在低压、高 压 N2 的输送下,通过气化喷嘴进入气化炉。气化 剂 O2 、蒸汽也通过气化喷嘴进入气化炉,并在高温、 高压下与煤粉进行气化反应。出气化炉的高温合 成气经激冷、洗涤后并入造气车间管线。熔融灰渣 在气化炉激 冷 室 中 被 激 冷 凝 固,经 锁 斗 收 集,定 期 排出。洗涤塔出来的黑水需经过二级闪蒸,水蒸汽 及一部分溶解在黑水中的 CO2 、H2 S 等被迅速闪蒸 出来,闪蒸 气 经 冷 凝、分 离 后 与 气 化 分 厂 生 产 系 统 的酸性气 一 并 处 理,闪 蒸 黑 水 经 换 热 器 冷 却 后 排 出,送气化分厂的污水处理系统。 1. 3. 2 技术优点
转化利用
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的现状和进展
张 腊,米金英
( 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
摘要:干法进料的气流床煤气化技术是当今国际上最先进的煤气化技术之一,与水煤浆 气化技术相比,具有煤种适应性广、原料消耗低、碳转化率高、冷煤气效率高等优势,有更强的 市场竞争力。为了加 强 对 干 煤 粉 加 压 气 化 技 术 的 基 础 研 究 和 应 用 推 广,研 究 了 干 煤 粉 气 化 炉、气流输送过程、合 成 气 净 化 系 统 及 其 配 套 工 艺,分 析 了 干 煤 粉 气 化 炉 在 应 用 中 存 在 的 问 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思路。概述了国内外大型粉煤气流床气化技术发展的主要 情况,分析了干法进料气流床煤气化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采取的技术途径。
Shell 煤气化工艺属加压气流床粉煤气化,是以 干煤粉进 料,纯 氧 作 气 化 剂,液 态 排 渣[3]。 干 煤 粉 由少量的 N2 或 CO2 吹入气化炉,对煤粉的粒度要 求也比较灵 活,一 般 不 需 要 过 分 细 磨,但 需 要 经 热 风干燥,为 避 免 粉 煤 结 团,对 含 水 量 高 的 煤 种 需 要 干燥。气化 火 焰 中 心 温 度 随 煤 种 变 化,一 般 约 为 1600 ~ 2200 ℃ ,出炉合成气温度约为 1400 ~ 1700 ℃[1]。产生的 高 温 合 成 气 夹 带 的 细 灰 有 一 定 的 粘 结性,因此 出 炉 需 与 一 部 分 冷 却 后 的 循 环 煤 气 混 合,将其激冷至 900 ℃ 左右后再引入废热锅炉,产生 高温高压 的 过 热 蒸 汽。干 合 成 气 中 的 有 效 成 分 CO + H2 含量高达 90% ,甲烷含量非常低[4]。煤中 约有 83% 以上的热能转化为有效合成气的化学能, 约 15% 的热能被回收为高压或中压蒸汽[5]。 1. 1. 2 技术特点
煤块被研磨为不大于 0. 15 mm 的粒度后,经过 干燥,通过浓相气流输送至喷嘴。气化原料与其它 气化剂( O2 、蒸汽) 经喷嘴同时喷入气化炉内的反应 室,然 后 在 高 温 ( 1400 ~ 1600 ℃ ) 、高 压 ( 2. 15 ~ 4. 10 MPa) 下发生气化反应,产生以 CO 和 H2 为主 的合成气。气 化 原 料 中 的 矿 物 部 分 形 成 熔 渣。 合 成气和熔渣一起通过反应室底部的排渣口进入气
关键词:煤气化; 干煤粉; 气流床; 加压; 多喷嘴
中图分类号:TD841; TQ546.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 6772( 2012) 02 - 0074 - 05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pressurized gasification technology of dry coal fines
Shell 和 Prenflo 2 种气化技术十分类似,都是在
收稿日期:2011 - 12 - 12 责任编辑:宫在芹 作者简介:张 腊( 1981—) ,女,山西运城人,助教,从事煤化工研究。 引用格式:张 腊,米金英. 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的现状和进展[J]. 洁净煤技术,2012,18( 2) : 74 - 78.
( 7) 安全操作方面,干法气化也存在着一定的 缺陷,如粉煤的稳定供料问题,燃烧器的回火问题, 飞灰安全收集和排放等。 1. 2 GSP 气化技术 1. 2. 1 概 况
GSP 气化技术是单喷嘴下喷式干煤粉加压气流 床气化技术。根据合成气用途不同可直接水激冷, 如化工合成气; 也可用废热锅炉回收热产生高压蒸 汽,如 IGCC。GSP 技术采用干煤粉进料、盘管式水 冷壁,既扩 大 了 煤 种 的 选 择 范 围,又 避 免 了 使 用 耐 火砖。下喷的直接激冷使其设备价格大幅下降,流 程变得更为简单,激冷后合成气中的蒸汽也基本能 满足变换工段使用。
张 腊等: 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的现状和进展
1. 1. 3 需要解决的工程问题 ( 1) 密封加料系统的各类阀门开闭频繁,磨损
严重,对阀门的结构及材料要求十分严格。一般采 用 球 阀 、座 板 阀 等 ,密 封 面 有 软 硬 结 合 和 硬 硬 结 合 2 种结构。
( 2) 常压煤斗、密封料斗和工作料斗的粉煤料 位的测量有一定的难度,特别在粉煤较湿易架桥的 情况下会 出 现 假 料 位,增 加 料 位 测 量 及 输 送 难 度。 目前,大多用137 Cs 或60 Co 同位素仪器测量料位。
( 3) 粉煤的密相输送是加压粉煤气化技术的关 键技术之一。为减少煤气中的 N2 含量,要求尽可 能提高粉 煤 输 送 的 固 气 比,减 少 入 炉 粉 煤 载 气 量。 目前,每立方米 N2 可输送 50 ~ 500 kg 粉煤,载气和 粉煤呈非连续相,即一股载气推动一股柱状粉煤使 其进入气化炉燃烧器。
ZHANG La,MI Jin-ying
( Jinzhong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y College,Jinzhong 030600,China)
Abstract: The entrained flow gasification which adopts dry feeding system is one of the most advanced technology. Compared with coal water slurry gasification,find that it has some pronounced advantages,such as better coal adaptability,lower raw material consumption,high carbon conversion and cold gas efficiency,all help to strengthen its competitiveness. In order to further research and widely popularize this technology,illustrate the dry coal fines gasifier,flow conveying process,synthetic gas purification system as well as its corollary equipments. Provide relevent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gasifier.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of large-scale coal fines gasification technology at home and abroad. Emphasize the technical ways by which to resolve problems existed in gasification process. Key words: coal gasification; dry coal fines; entrained flow bed; pressurized; multinozzle
Shell 技术的缺点为: ①气化炉与废热锅炉结构 复杂,制造难度大; ②为防止气体中夹带的粘性灰 渣对废热锅炉产生不利影响,需要将冷却到 300 ℃ 左右的粗煤气循环回气化炉顶部出口,将合成气激 冷到 900 ℃ ,该股循环气的循环比达到 1,且量大、 温度较高、含灰多,给循环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并 且耗能较多; ③虽然 Shell 公司宣称被激冷到 900 ℃ 的热灰已 不 具 有 粘 结 性,不 会 粘 附 在 对 流 废 锅 上, 但是这种含灰的气流对废锅的冲刷和阻塞是无法 完全消除的。
华东理工大学开发的四喷嘴对置式气化炉和 新型预膜式 喷 嘴 的 气 化 效 率 高,技 术 指 标 先 进,与 采用国外水煤浆气化技术的兖矿鲁南化肥厂同期 运行结果相比,碳转化率提高了 2% ~ 3% ,比氧耗降 低了 7. 9% ,比煤耗降低了 2. 2% 。四喷嘴对置式气 化炉喷嘴之间的协同作用好,气化炉负荷可调节范 围大,负荷调节速度快,适应能力强,有利于装置大 型化。复合 床 洗 涤 冷 却 热 质 传 递 效 果 好,液 位 平 稳,避免了引进技术的带水带灰问题。分级式合成 气初步净 化 工 艺 节 能、高 效。 表 现 为 系 统 压 降 低、
74
《洁净煤用
K - T 炉基础上研发出来的,共同特点是在多喷嘴上 进行干煤粉 气 化,有 水 冷 壁 炉,都 是 采 用 冷 煤 气 回 炉激冷热煤气,合成气冷却都采用废热锅炉[1]。主 要差别是废热锅炉的设置不同,Shell 在侧边经过桥 管后设置,而 Prenflo 在顶部[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