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合集下载

《边城》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边城》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边城》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边城》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边城》的文化最鲜明个性特征体体现在那里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边城》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边城》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文化负载词是文化最鲜明个性特征体现,然而这种反映文化差异的词汇却为文化沟通和翻译带来了巨大的障碍。

在沈从文的作品《边城》中,大量的文化负载词被使用,突出了作品鲜明的特色。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边城》英译本的研究主要从翻译策略方法以及美学赏析的角度展开。

随着生态学与翻译学的结合,生态翻译学无疑给翻译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助推器!(胡庚申,2008)本文尝试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来研究金介甫《边城》中的文化负载词翻译规律,与此同时也能够为生态翻译学提供一个很好的案例分析。

一、《边城》中的文化负载词由于东西方民族在地理生存环境、历史进程、宗教信仰、民族风情和思维方式上存在巨大差异,因而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到具体的文学作品中便是词汇的使用。

文化负载词(culture-loadedwords)是指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

这些词汇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相当棘手,如果翻译不当就会出现文化亏损,即误将文化差异当做文化共核,以源语的文化模式来硬套目的语,导致交际失败;或以目的语的文化形象重新取代源语的文化形象,交际成功,可留下的遗憾是源语文化亏损!(李勇,2010)文化负载词通常出现在那些极具民族风情特色的文学作品当中。

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被誉为“现代文学史上最纯净的一个小说文本”,“中国现代文学牧歌传说中的顶峰之作”,它展示给读者的是湘西世界和谐的生命形态。

作品中有大量反映中国湖南乡下农村传统习俗文化和方言特色的词汇,这些文化负载词增加了翻译的难度。

金介甫在翻译的过程中尝试多种方法来再现原文的特色。

英汉文化负载词对比

英汉文化负载词对比
的阿波罗说:“既然你不能做我的妻子,那你就做我的冠 吧,我将把你戴在头上,用你来装点我的竖琴(harp)和 箭袋(quiver)。”因为阿波罗还掌管音乐、诗歌、预言 等,后来一些卓有成就的诗人被誉为桂冠诗人(poet laureate)。
6、其他
• 1、arachnid 所有蜘蛛类节肢动物的总称 • 来自于Arachne(阿拉喀涅)。Arachne是针织和刺绣技
艺高超的少女,曾同Athene举行过刺绣比赛,因不堪忍受 Athene的污染而自尽。Athene后来很后悔,又对她刺绣 的手艺很敬佩,于是就将她变成为蜘蛛,永远地织网; • 2、atlas 地图集 • Atlas(阿特拉斯)是泰坦(Titans)神族之一,因背叛 Zeus而被罚以双肩扛天。由于荷兰地理学家黑凯托 (Mercator)出版的地图集的扉页上,印有Atlas以双肩扛 天的图片而得名“地图集”; • 3、cereal 谷物 • 源于罗马神话中的Ceres(色列斯),她是掌管谷物和大 地的女神,即希腊神话中的Demeter(狄米特); • 二、希腊罗马神话及其文化负载词
1、希腊罗马神话 2、希腊罗马神话衍生出的文化负载词 (及其翻译) 三、中国神话及其文化负载词 四、总结/对比 五、参考文献
• Apple of discourd 不合的根源 • Damon and Pythias 生死之交 A freedom of Pan 无拘无事,无忧无虑
后羿射日
• 羿是一位擅长射箭的天神,即使是小鸟飞过,羿也能一箭把它射落。

传说尧当皇帝的时候,有十个太阳一齐出现在天空,给人类带来
了严重地旱灾。土地烤得直冒烟,禾苗全都枯干,甚至铜铁沙石也晒
得软软的快要熔化了。人民更是不好受,血液在体腔里仿佛在沸腾。

文化负载词

文化负载词

文化负载词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语言转换行为,是“把一种语言已经表达出来的话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行为,其目的是为了“从语义到文体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

由此可见,语言与文化是存在相互关联关系的,所以语言最终是用来承载文化而不是仅仅用来表达文化的。

英译汉是译者将作者为英语读者所写的英语文本转换成功能相似、意义相符、供中文读者阅读的汉语文本的活动。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带有文化色彩和文化内涵的文化词汇,这些词汇反映了各民族的文化价值观。

由于负载着特殊的民族文化内涵,文化负载词往往构成了作为跨文化交际行为的翻译的重点和难点,甚至成为传递信息的障碍。

翻译是将原语文化承载的意义转换到目的语文化中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因此,转换一个文本中的语言信息也就是在传达其蕴涵的文化意义。

而在语言系统中,最能体现其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并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词汇就是文化负载词。

文化负载词的定义及重要意义文化负载词( culture- loaded words)是指“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反映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

这类词包括历史传承下来的成语、习语、谚语、典故、特殊人名等,也包括现行的习语或习惯表达。

这类词传递着某个特定民族的特殊文化背景或文化意蕴,反映了两种语言符号和两种文化的部分和完全的不对等。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受到文化意象( cultural imagery)的影响。

奈达认为,文化意象是“一种文化符号,它具有了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有的还带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联想,人们只要一提到它们,彼此间立刻心领神会,很容易实现思想沟通”《译学词典》对文化意象的解释如下:“蕴含文化意义的意象。

在文学作品中,文化意象渗透在言辞之中,包含着广阔而深沉的内涵,往往传达出一种美的境界。

文化意象是文学翻译中需要着力转换的。

人们不仅要求译文优美流畅,更要求译文能尽可能地完整、准确地传达原作特有的文化意象。

文化负载词及其翻译

文化负载词及其翻译

文化负载词及其翻译摘要:本文从跨文化的角度讨论了文化负载词,并指出其翻译策略。

作者呼吁翻译工作者应该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积极的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华。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1 文化负载词语言与文化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而词汇在语言诸要素中是最能反映文化的物质层面,所以受文化的影象也最大。

通过研究一个民族文化内涵词可以了解到该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风土人情、生活方式及传统习俗、宗教信仰等(徐珺:2001)。

孙致礼(2000)曾经指出,翻译的最大困难往往不是语言本身,而是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意蕴。

王佐良先生也曾经说过:“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

”刘守华也认为:“不同文化世界的人们有着不同的对现实世界的观察方式,因而也就使得自己的语言在形成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独特的风貌和民族特性”(刘守华:1992,p.150)。

文化负载词就是这一特定文化现象的具体体现。

文化词汇有多种不同的名称,例如,文化负载词,文化空缺词,词汇空缺等。

如:朱哲2004年3月在《中国矿业大学学报》上发表的文章:从文学角度论“文化负载词”的汉译英;文化内涵词,如徐珺2001年3月发表在《解放军外国语学报》第24卷上的文章:文化内涵词——翻译中信息传递的障碍及其对策。

虽然名称不一样,但其本质都是相同的。

正如包惠南指出:“词汇空缺是指原语词汇所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其‘对等语’或‘对应语’”。

换言之,不管是文化词汇、文化内涵词、文化负载词还是文化空缺词等,他们指的都是那些只为某一个民族语言所特有,具有独特的文化信息内涵,在其他民族的语言中没有包含这样的文化信息。

他们既可以是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也可以是这个民族独创的词。

2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包惠南,包昂(2004:10,11)指出,词汇空缺是指原语词汇所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其“对等语”或“对应语”。

如karaoke,在中国传统词汇中无与之相对等的词汇,因而无法用准确贴切的词语译出其词义内涵,只得采用音译的办法,同时借用英文字母译为“卡拉OK” ;他们还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等术语在译成英语时,由于西方文化中也没有对应或对等的词语,在多数情况下也只能采用音译或释义的方法进行翻译”。

汉英翻译第一章文化负载词

汉英翻译第一章文化负载词

Culture-loaded words
• 1. Please find out the word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assage on page 23. • 2. how does the writer translate these words on the next page? • 3. how do you call these word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 •
文化负 载词的翻译方法 1. 直译法 1)龙舟 2)八宝菜 3)文化大革命 4)纸老虎 5)号脉 6)春节 7)春卷
Dragon boat Eight-treasure pickles Cultural Revolution Paper tiger Feel the pulse Spring Festival Spring roll
• 关于兔儿爷还有一段传说:一年,北京城里忽然起了瘟疫, 几乎每家都有人得了,就治不好。嫦娥看到此情景,心里 十分难过,就派身边的玉兔去为百姓们治病。玉兔变成了 一个少女,她挨家挨户地走,治好了很多人。人们为了感 谢玉兔,纷纷送东西给她;可玉兔什么也不要,只是向别 人借衣服穿,每到一处就换一身装扮,有时候打扮得像个 卖油的,有时候又像个算命的……一会儿是男人装束,一 会儿又是女人打扮。为了能给更多的人治病,玉兔就骑上 马、鹿或狮子、老虎,走遍了京城内外。消除了京城的瘟 疫之后,玉兔就回到月宫中去了。于是,人们用泥塑造了 玉兔的形象,有骑鹿的,有乘凤的,有披挂着铠甲的,也 有身着各种做工人的衣服的,千姿百态,非常可爱。每到 农历八月十五那一天,家家都要供奉她,给她摆上好吃的 瓜果菜豆,用来酬谢她给人间带来的吉祥和幸福,还亲切 地称她为“兔爷儿”、“兔奶奶”。

《红楼梦》中宗教文化负载词翻译

《红楼梦》中宗教文化负载词翻译

《红楼梦》中宗教文化负载词翻译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安全,仅涉及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

但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迅猛发展,国家和民族间文化对话和交往的领域持续扩大,水准持续加深,“现实地存有着国家间的文化力量博弈,文化大国或强国在国际文化博弈中可能表现为文化扩张或文化渗透,而文化弱国则可能面临这种扩张和渗透的威胁。

”[1]外部世界对中国文化的感知与理解,对中国文化的精髓与价值的理解与认同,都会影响到中国文化形象的树立和文化感召力与吸引力的建构。

这种文化形象与文化感召力,构成了一个中国的对外文化实力。

国家的对外文化实力是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实力的构筑与增强起到了支撑作用。

所以,捍卫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就是构建国家文化安全堡垒,促动国家文化走出去,在外部建立文化安全先锋。

这个思想,已经得到我国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

十七届六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明确提出要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工程,这标志着我国将通过建设文化强国、树立国家文化形象、扩展国家文化感召力来增强国家综合文化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内容和目标。

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对外传播。

中国典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不但是中国文化的结晶,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译为外语的中国典籍为外部世界提供了一条了解中国的渠道,在很多场合甚至是吸引国外人士理解中国、注重中国的重要激发者。

中国典籍的对外传播,首要步骤就是典籍的外译。

较好地传递中国典籍中文化信息的译本,能够宣扬本国的优秀思想文化,拉近中华文化与其他国家文化之间的距离,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形象,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为中国展开经济等交流开辟良好的国际环境。

而未能准确、清楚地传递文化信息的译本,则会造成中国文化被曲解和解构,中国国家形象和对外吸引力会消损。

互文性视角下《挪威的森林》中文化负载词的汉译

互文性视角下《挪威的森林》中文化负载词的汉译

互文性视角下《挪威的森林》中文化负载词的汉译“文化负载词(culture-loaded words)是指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

这些词汇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

”(廖七一,2000)由此可见,文化负载词体现了世界各国的独特文化内涵,因而研究“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对文化交流有现实意义。

而互文性理论作为一个成长中的理论可以为文学翻译提供方法论,当然也适用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互文性理论注重文本内容的形成过程。

任何一部文本作品都是存在于该民族或该地区的文学、历史、宗教、政治等构成的文化体系中,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与前人或同时代人的思想等有着种种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翻译家奈达将语言中的文化要素分为五类: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和语言文化。

(奈达,1974)基于上述五个文化分支,文化负载词也可以相应的分为五类:即生态文化词、物质文化词、社会文化词宗教文化词、语言文化词。

基于以上的分类方法,结合《挪威的森林》的内容,本论文对《挪威的森林》中的物质文化负载词、语言文化负载词的汉译进行研究。

一、物质文化负载词物质文化一般是指物质行为的产物。

人类根据目的改变素材制成各种生活用品,因而物质文化包括与生活相关的方方面面。

例1:授業料高いし、寄付もしょっちゅうあるし、修学旅行っていや京都の高級旅館を借りきって塗りのお膳で懐石料理食べるし、年に一回ホテル·オークラの食堂でテーブル·マナーの講習があるし、とにかく普通じゃないのよ。

林译:学费高,还时不时的要赞助,修学旅行住的是京都的高级旅馆,用真漆器碗吃“怀石料理”(日本京都地区一种别具风味的斋菜),每年还要去大仓酒店的餐厅参加一次宴会礼仪的讲习班。

总之不同一般。

赖译:学费很贵,经常要捐款,说到修业旅行还包下京都的高级旅馆,用漆器餐具吃怀石料理,一年一次到Hotel Okura的餐厅讲习西餐礼仪,总之不是普通的哦。

《文化与翻译》文化负载词的处理解析

《文化与翻译》文化负载词的处理解析

从双语平行语料我们观察到四点(何元建, 2010:214): 1) 白皮书属于敏感类文本,也属于所谓权 威性文本(authoritative texts)。之所以敏感, 原因就是传递了本源概念。因此,译者极 少有省略、换译以及意译的选择;唯一可 行的策略就是直译,对直译的文字也不加 注释(原因大概是译者无权或者无权威做出 注释)。
5) 本源概念的翻译(何元建,2010) 本源概念(indigenous information)指某一 语言社团在自己的历史、文化、社会和思 维方式发展过程中孕育出的特有概念。它 对于另外一个语言社团是外来的(alien)(何 元建,2010:211)。
从语义与语用的角度,信息不外乎有两种:1) 为源语社团与文化和译语社团与文化所共 享,或称通用信息(shared information);2) 为源语社团与文化所独享,或称本源信息 或概念(何元建,2010:211)。
2)王东风(2000:248-253) 1、文外作注: 直译加注释。 2、文内明示: 直译与意译相结合 3、归化(替换) 4、删除 5、硬译: 按字面照译原文。
3)刘宓庆(2007:248-256) 翻译中文化信息的表现手段:图像(图表)、模仿 (直译)、替代、阐释和淡化(decoloration)。
1)白皮书 从已经完成的数据库中,抽出150处政治、 政策、意识形态概念。其中有一处省略:“加 强宣传力度”(无译文) , 有一处意译:“三座 大山”(imperialism,feudalism and bureaucrat-capitalism) ,余下148 处都是直译 (没有一处有注释)。 2)《围城》 从已经完成的数据库中,抽出89处汉文化本 源概念(划线部分)。有42处直译(无注释), 33处意译,14处换译,没有省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Look for a needle in a haystack
• 干草堆里找针(大海捞针)
• A stick-and-carrot policy
• 大棒加胡萝卜政策 • John is her office Romeo • 约翰是他办公室里的罗密欧式的痴情男子。 • 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谚语) • 不要教鱼儿游泳(不要班门弄斧)
1.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异化) 2. 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 (归化) 3. Three Don’ts in Translating English Idioms
(习语翻译中的“三不要”)
4. Proper Use of Chinese Idioms, proverbs and sayings in Translation(翻译中正确使用汉语习语)
• 黄译:对我来说,过惯了那种成天挨骂,吃力 不讨好的日子后,这光景就好比是平静的乐园 • 宋译:我一向过惯了老是挨骂和费力不讨好的 日子,眼前的这种情况,对我来说,本该是个 宁静的天堂了。
• 肓人国里,独眼人称王/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 锋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 Achilles’s heel
• (来自希腊神话)阿基利斯致命的脚后跟; 致命的弱点
• As gay (cheerful) as a lark
• 像云雀一样快活(兴高采烈)
• Sour grape
• 酸葡萄 (来自《伊索寓言》)把得不到的东 西说成是不好的,聊以自慰
• 前后颠倒,本末倒置
• kick the bucket 翘辫子,死
• • • • • • • • • • • • •
have something at one’s fingers’ ends 胸有成竹,对某事了如指掌 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 毁掉摇钱树,杀鸡取卵 Neither fish nor fowl 不伦不类,非驴非马 talk horse 吹牛,说大话 As dumb as an oyster 守口如瓶,沉默不语 as timid as a rabbit 胆小如鼠 leave no stone unturned. 想方设法,千方百计
• 黄译:尽管他蛮横地与母亲作对,经常撕 毁她的丝绸衣服,却依然是“她的宝贝蛋” • 宋译:对她的话全然不听,不止一次撕破 和弄坏她的绸衣服,可他仍然是她的“心肝 宝贝”。
• (2) Mrs. Reed soon rallied her spirits; she shook me most soundly, she boxed both my ears, and then left me without a word. (P23)
Teaching requirements (教学要求)
1. Students can apply the translation methods about idioms. 2. Students can express correctly in Chinese and English.
Teaching methods (教学方法)
• 黄译:她的美貌,红润的面红的双颊和金色的卷发 ,似乎让每个见了她的人都有喜欢,都能因此 原谅她的每一个缺点。
• (2) This state of things should have been to me a paradise of peace, accustomed as I was to a life of ceaseless reprimand and thankless fagging;
中外文学作品中文化信息的翻译
• 1. 《红楼梦》 • 2. 《简· 爱》
《红楼梦》 The Story of the Stone Dream of the Red Mansion
译句赏析:
• 1. 盛宴必散(《红楼梦第13回》) • Yang’s version: Even the grandest feast must have an end. • Hawkes’ version: Even the best party must have an end.
5. Translation Practice.
1.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异化法)
• Foreigninzing: retaining the cultural flavors of the source language and enables the reader to have an alien reading experience, and developing the reader’s awarenes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target language.
• 3. 那薛老大也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第16 回) • Yang’s version: Hxed Pan is another of those greedyguts who keep “One eye on the bowl and the other on the pan”. • Hawkes’ version: You know what cousin Xue is like: always “one eye on the dish and the other on the saucepan”. • 4. 寻春问腊到蓬莱 (第50回) • Yang’s version: He goes to the Fairy Isles in search of spring, asking a boon. (仙人岛) • Hawkes’ version: In quest of spring I sped to Elysium (极乐世界,至福之境)
• 黄译:爱小姐?你不必费心来回答了 ---- 到知道 你难得一笑。可是你可以笑得很欢。 • 宋译:爱小姐?你不必费神来回答了 ---- 我看得 出你很少笑。但是你能笑得很开心。
• (4) Mrs. Reed was blind and deaf on the subject: she never saw him strike or heard him abuse me.
• Who keeps company with the wolf will learn to howl.
•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 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
• 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 minimizes the foreigness of the source-language text by changing the alien elements into what is familiar to the target-language reader. It seems has been dominant in China. E.g. • As stupid as a goose 蠢得像猪 • 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
• 黄译:里德夫人则装聋作哑, 儿子打我 骂我,她熟视无睹。 • 宋译:里德太太对此则完全装聋作哑, 她从来看不见他打我,也从来听不见 他骂我。
习语
• (1) Her beauty, her pink cheeks, and golden curls, seemed to give delight to all who looked at her, and to purchase indemnity for every fault. P9
• armed to the teeth • 武装到牙齿/全副武装
• Crocodile tears
鳄鱼的眼泪/猫哭老鼠 • Beauty lies in the lover’s eyes • 情人眼里出美人/西施
• In the country of the blind, the one-eyed man is King.
1. Students and teacher cooperatively accomplish the translation task. 2. Peer work, group work is required in discussion and practice.
C o n t e n t s
• 例如: teach a pig to play on a flute • 教猪吹笛(对牛弹琴/做荒唐或不可能的事) • A dark horse 黑马 • a black sheep 害群之马
• can the leopard change his spots?
• 花豹岂能改变身上的花斑 (本性难移)
5. 四字词、成语、谚语等翻译运用
• Jane Eyre
Two Chinese versions by 黄源深 宋兆霖
Idiom: 习语 成语:set phrase, idiom, allusions, phrase
俗语:sayings; 谚语:proverb 俚语:slang
• 1.特殊句子表现译本的不同 • (1) Bluntly disregarded her wishes, not infrequently tore and spoiled her silk attire; and he was still: “her own darling.”
4. Three Don’ts in Translating English Idioms 译中的“三不要”)
(习语翻
• (1) Don’t take idioms too literally (不要望文生义
• (2) 不要混淆习语的不同含义 • (3) 不要把英语习语译成具有鲜明文化特色或浓 厚地方色彩的汉语习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