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眼睛羚羊
描写羚羊的句子

1.羚羊轻盈地跃过草原,它们的身姿优雅而矫健,仿佛是大自然中最美的舞者。
2.羚羊的眼睛明亮而深邃,透露出一种机智和警惕,它们是草原上最敏锐的猎手。
3.羚羊奔跑时,它们的身姿矫健有力,速度之快令人惊叹,是草原上最迅捷的奔跑者。
4.羚羊的毛色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它们在草原上如同变色龙一般,难以被天敌发现。
5.羚羊是群居动物,它们团结合作,共同抵御天敌的侵袭,展现出了草原上最动人的团结精神。
6.羚羊在草原上漫步时,它们的身姿轻盈而优美,仿佛是在为大自然演奏一曲美妙的乐章。
7.羚羊的角是它们独特的标志,它们用角来保护自己,同时也是身份的象征。
8.羚羊在草原上跳跃时,它们的身姿优美而有力,仿佛是在为生命而舞蹈。
9.羚羊是草原上的精灵,它们的存在让这片土地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10.羚羊的奔跑速度是它们的生存之本,它们用速度来逃避天敌,保护自己和家族的安全。
11.羚羊的蹄子坚实而有力,它们在草原上奔跑时,蹄声如雷,震撼人心。
12.羚羊的身姿矫健,它们的肌肉线条流畅而有力,是力量和美的完美结合。
13.羚羊在草原上奔跑时,它们的身影如同一道闪电,瞬间消失在视线之外。
14.羚羊的角是它们战斗的利器,它们用角来对抗天敌,保护自己和家族的领地。
15.羚羊的眼眸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它们是草原上最聪明的动物之一。
16.羚羊的跳跃高度令人惊叹,它们能够轻松地跃过围栏和障碍物,展现出惊人的跳跃能力。
17.羚羊的毛色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它们在草原上如同隐身一般,难以被天敌察觉。
18.羚羊的奔跑姿势优美而协调,它们用身体的力量和节奏感来驾驭风的速度。
19.羚羊在草原上漫步时,它们的身姿轻盈而飘逸,仿佛是在为大自然演绎一场视觉盛宴。
20.羚羊的角是它们身份的象征,不同的角形代表着不同的家族和地位。
21.羚羊在草原上生活,它们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共同构建了一个美丽的生态家园。
22.羚羊的奔跑不仅是一种生存方式,更是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9课《大眼睛羚羊》教案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9课《大眼睛羚羊》教案一. 教材分析《大眼睛羚羊》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选自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9课。
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一只羚羊的大眼睛,歌曲旋律欢快,节奏简单,易于学生学唱。
歌曲中的歌词富含教育意义,教导学生要保护眼睛,注意用眼卫生。
本节课通过学习《大眼睛羚羊》,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快乐,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生动有趣的课程。
他们对音乐有较高的兴趣,但音乐基础知识和歌唱技巧相对较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大眼睛羚羊》,感受歌曲的童趣和快乐。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歌唱技巧。
3.引导学生关注眼睛健康,树立正确的用眼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大眼睛羚羊》,理解歌曲的含义,感受音乐的快乐。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以及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演唱,指导学生跟随演唱。
4.分组教学法:分组进行歌唱练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歌曲、图片、动画等元素的课件。
2.教学道具:羚羊头饰、眼睛道具等。
3.音响设备:播放歌曲所需的音响设备。
4.乐谱:准备《大眼睛羚羊》的乐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3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关于羚羊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大眼睛羚羊》。
同时,向学生介绍歌曲的创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大眼睛羚羊》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随后,教师展示歌曲的乐谱,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结构和音符。
3.操练(8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羚羊的知识点

羚羊的知识点写一篇文章羚羊是一种生活在草原和沙漠地区的哺乳动物,它们属于偶蹄目羚羊科。
羚羊是一种灵活、敏捷的动物,适应力强,具有很高的奔跑速度和跳跃能力。
在许多人类文化中,羚羊被视为自由、速度和优雅的象征。
本文将介绍羚羊的一些知识点。
一、分类和特征羚羊被分为很多种类,包括藏羚羊、野羚、公羊等。
它们的外观相似,通常有一个纤细的身体和长而弯曲的角。
羚羊的角在不同种类之间有所区别,有些种类的雄性羚羊角比雌性更大更粗。
羚羊的角也有助于它们在竞争中获胜。
二、栖息地和分布羚羊主要生活在非洲、亚洲和北美洲的一些地区,它们适应力很强,可以在各种环境中生存。
羚羊通常选择生活在开阔的草原、山地和沙漠地区,这些地方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足够的空间供它们奔跑。
三、羚羊的食物和饮水羚羊是以草为主要食物的植食动物,它们吃草、树叶、树枝和水果。
由于生活在干燥的地区,羚羊对于食物和水源的需求非常敏感。
在干旱季节,它们会迁徙寻找更好的饮水地点。
四、羚羊的繁殖和生命周期羚羊通常在特定的季节进行交配,雄性会展示自己的力量和优势来吸引雌性。
妊娠期大约为5到6个月,通常会产下一只小羊。
小羚羊在出生后很快就能够站立和奔跑。
它们通常在母羊的保护下成长,并在一岁左右开始独立生活。
五、羚羊的适应性和保护羚羊在草原和沙漠地区生活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它们发展出了许多适应这些环境的特征。
例如,羚羊的眼睛和耳朵非常敏锐,可以帮助它们发现潜在的危险。
此外,羚羊还有一个特殊的心脏和肺部结构,使它们能够更好地适应高海拔和极端气候条件。
然而,由于人类的活动和环境变化,羚羊面临着许多威胁,包括栖息地丧失、狩猎和气候变化等。
因此,保护羚羊的生态系统和采取措施保护它们的数量变得非常重要。
六、与人类的关系羚羊在许多文化中被视为象征自由和速度的动物。
它们也是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旅游景点,吸引着许多人类观光者前来观赏和拍摄羚羊。
此外,羚羊还为当地居民提供了食物和其他生活资源。
总结:羚羊是一种灵活、敏捷的动物,适应力强,具有很高的奔跑速度和跳跃能力。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9课《大眼睛羚羊(范唱).wav》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9课《大眼睛羚羊(范唱).wav》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大眼睛羚羊》是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9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只大眼睛羚羊的形象,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欢快,富有童趣。
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以弱起进入,节奏较为简单,旋律易于掌握;第二乐段节奏略微复杂,旋律起伏较大,富有变化。
歌曲的表现力强,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音乐教育,对于音乐的认知和理解还处于初级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较高,但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相对薄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要注重音乐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大眼睛羚羊》,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弱起进入、简单的节奏和旋律,以及歌曲的表现力。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激发学生对歌唱活动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
2.教学难点:第二乐段的节奏和旋律,以及弱起进入的演唱。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示范法、引导法、分组练习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使用多媒体课件、钢琴等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图片和动画形式展示大眼睛羚羊的形象,引导学生关注羚羊的大眼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教学:(1)教授歌曲节奏:通过拍手、敲击等动作,让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
(2)教授歌曲旋律: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歌曲的旋律走向,引导学生跟唱。
(3)教授歌词:逐句教授歌词,让学生跟读、跟唱。
(1)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分组练习,互帮互助,提高歌唱能力。
(2)全体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全体学生跟唱,加强歌曲记忆。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9课《大眼睛羚羊》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9课《大眼睛羚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大眼睛羚羊》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选自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9课。
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大眼睛羚羊的形象,歌词简单易懂,旋律明快,富有节奏感。
歌曲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同时,通过歌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大眼睛羚羊的特点,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对生动有趣的歌曲容易产生兴趣。
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准和节奏感,但部分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尚待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大眼睛羚羊》的歌词和旋律。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3.引导学生了解大眼睛羚羊的特点,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大眼睛羚羊》的歌词和旋律的掌握。
2.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3.对大眼睛羚羊特点的理解和保护意识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氛围。
2.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4.情感教育法:引导学生了解大眼睛羚羊的特点,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故事课件,配合歌曲教学。
2.教学道具:准备大眼睛羚羊的图片或模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音乐器材:准备音响设备,播放歌曲《大眼睛羚羊》。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大眼睛羚羊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入歌曲《大眼睛羚羊》。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大眼睛羚羊》,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音准和节奏。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分组轮流唱、接龙唱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羚 牛科羚羊亚科动物的统称

羚牛科羚羊亚科动物的统称斑羚体型大小如山羊,但无胡须。
体长110~130厘米,肩高70厘米左右,体重40~50千克。
眼睛大,向左右突出,没有眶下腺,耳朵较长。
雌雄均具黑色短直的角,较短小,长15~20厘米,须太最长的记录为23.2厘米。
角的基部靠得很近,相距仅有1~2厘米,自额骨长出后向后上方倾斜,角尖向后下方略微弯曲。
角尖尖锐、光滑,其余部分具有10多个横棱,数目与年龄相关,横棱之间有浅而细的纵沟,但不割裂横棱。
雌兽的角稍细。
头部较狭而短,面部较宽,吻鼻部裸露区域较大,向后延伸到鼻孔以后。
没有鬣毛,但从头部沿脊背有一条黑褐色背纹,喉部有白色或黄色的浅喉斑。
四肢短而匀称,蹄狭窄而强健,有单频充正均问课蹄腺。
毛色随地区而有差异,一般为灰棕褐色,背部有褐色背纹,喉部有一块白斑。
体毛厚密、松软且蓬松,通常呈灰褐色,但针毛的毛尖为黑褐色,远观时似有若隐若现的麻点,所以也有"麻羊"钟余别并殖逐席之称。
中文学名斑羚门脊索动物门拉丁学名Naemorhedus goral纲留定亲直成学只紧师乡哺乳纲别称青羊、山羊、野山羊、岩羊、青山羊目偶蹄目分布区域东北、华北、西北、华南及西南诸省区科牛科二名法Goral亚息感村科羊亚科界动物界属斑羚属折叠联然带造读械非相附我报藏羚羊学名:Pantholops hodgsoni属牛科、藏羚属,别名长角羊,主要分布在中国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现存种群数量约在7~10万只,不仅体形优美、性格刚强、动作敏捷,而且耐高寒、抗缺氧。
由于藏羚独特的栖息环境和生活习性,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动物园或其它地方人工饲养过藏羚,而对于这一物种的初拉型呼士由把露生活习性等有关的科学研究工作也开展甚少。
藏羚是中国青藏高原的特有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土密破春章教议械是列入《濒危野生动货汉理植日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中严禁进行贸易活动的濒危动物。
藏羚羊一般体长135厘米,肩高80厘米,体重达45~60千克直劳留写。
《大眼睛羚羊》评课稿

音乐课《大眼睛羚羊》评课记载评议内容:一年级音乐《大眼睛羚羊》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执教教师:刘永红参加评课人员:史校长、孙校长、李主任、全体音乐教师一、音乐教研组长李晓霞主持讲话:二、刘永红教师针对授课内容作阐述: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一)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与适当的情绪演唱《大眼睛羚羊》,体会歌曲丰富的情感以及黎巴嫩儿歌的音乐风格。
(二)能积极的用声势动作参与音乐活动,并有较出色的表现。
(三)感受和体验四四拍音乐的强弱规律。
羚羊是深受阿拉伯人喜欢的动物,它有着大而温和的眼睛,是阿拉伯诗歌中常用的题材。
歌曲《大眼睛羚羊》是一首黎巴嫩儿歌,歌曲词曲短小,节奏感强,四四拍子,由两个完全相同的乐句组成,通过描述孩子失去羚羊后“着急”的心情与羚羊回来后孩子“欢喜”心情的对比,表现了孩子与羚羊之间深厚的感情。
歌曲具有黎巴嫩音乐节奏感强与感情丰富的特点。
本课是一年级的一节唱歌课,由于歌曲中出现了乐理知识(强、弱),所以本课的教学内容为:1.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2.学唱歌曲《大眼睛羚羊》,并创编歌词进行表演。
奥尔夫主张在音乐学习中,把语言、律动和音乐教学相结合,孩子们在拍手跺脚、音乐游戏、歌唱、舞蹈、演奏乐器等活动中兴致勃勃地学习音乐、全身心地感受和表现音乐,综合提高其语言能力、理解能力和综合表现力。
因此本课设想学生在大量律动活动中愉悦、轻松地感受歌曲情绪、节奏、句式、旋律等特点,在不知不觉中为后面的歌曲学唱作好了铺垫,从兴趣着手,让每一个孩子在律动活动中跳得热情、唱得欢乐。
本课以小朋友巴斯布斯“寻找大眼睛羚羊”为情境线索,根据情境设计了“寻找羚羊”(学唱歌曲)——“一起去滑雪”(律动)等一系列音乐活动。
首先从讲故事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寻找羚羊”活动中,重点体验“着急”与“欢喜”的不同情绪,并让学生在演唱中很好地表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在游戏环节中,让学生愉快轻松地唱一唱、做一做“6(la)、5(sol)、3(mi)、2(re)”等四组音符,复习巩固科尔文手势,训练他们敏锐的听觉能力,并为演唱《滑雪》旋律做好铺垫。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9课《大眼睛羚羊(伴奏).wav》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9课《大眼睛羚羊(伴奏).wav》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大眼睛羚羊(伴奏).wav》是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9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生动形象的描绘,讲述了羚羊的大眼睛,寓意着孩子们要像羚羊一样,敏锐地观察生活,勇于面对困难。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欢快,富有童趣,易于孩子们学习和演唱。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他们活泼好动,喜欢通过唱跳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同时,他们的自律性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耐心引导。
在学习这首歌曲时,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音阶和节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熟练地演唱歌曲《大眼睛羚羊》,了解歌曲的背景和寓意。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歌曲,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勇敢面对困难的积极心态。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大眼睛羚羊》。
2.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音高的准确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道具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歌曲。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羚羊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羚羊的特点,引出歌曲《大眼睛羚羊》。
2.学唱歌曲:先让学生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然后教唱歌曲,重点讲解节奏和音高。
3.分组演唱: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分组演唱,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4.情景表演:让学生扮演羚羊,进行情景表演,增强他们对歌曲的理解和表现力。
5.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的寓意和唱跳姿势。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课题:《大眼睛羚羊》(1)大眼睛羚羊,山坡上跳跃,(2)小溪边喝水,快乐自由自在。
(3)大眼睛羚羊,勇敢面对困难,(4)像我们小朋友,积极向上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课《大眼睛羚羊》
教学内容:
演唱《大眼睛羚羊》
教材分析:
歌曲《大眼睛羚羊》是湖南文艺出版社一年级上册第五课的歌曲,歌曲《大眼睛羚羊》是一首短小的巴黎嫩儿歌,四四拍子。
歌曲节奏舒缓,旋律以级进为主,虽起伏不大,但流畅抒情。
两段歌词表达的情绪截然不同,第一段歌词表达了失去羚羊后的思念与伤心,第二段描绘了羚羊回来后的欢乐情景。
教学目标:
1.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与适当的情绪演唱《大眼睛羚羊》,体会歌曲丰富
的情感以及巴黎嫩儿歌的音乐风格。
2.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并有较出色的表现。
教学重、难点:
1.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大眼睛羚羊》。
2.能感受到歌曲的含义,有情绪的进行演唱。
教学模式:
导、学、议、练
教法学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过程:
一、导
1、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们去一个地方好不好?首先呢,请小朋友们闭上你们的双眼,让我们乘上火车去一个地方(放音乐导入)
师:小朋友们,请张开你们的双眼,现在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动物园,老师想问问小朋友们都喜欢些什么动物呢?为什么?小朋友们,有自己喜欢的动物,老师也有自己喜欢的动物,就是羚羊,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老师为什么喜欢羚羊呢?
师:因为羚羊有着大大的眼睛,头上还有一对可爱的角。
所以,老师特别的
喜欢它,可是有一天,老师喜欢的羚羊不见了,老师心里很着急,你们能帮帮老师一起去呼唤羚羊吗?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大眼睛羚羊》。
(听范唱,板书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
(1)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大眼睛羚羊》。
(2)能感受到歌曲的含义,有情绪的进行演唱。
二、学、议
1、出示自学提示(一)
(1)聆听老师演唱歌曲,说说歌曲中第一段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第二段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呢?
(2)感受歌曲情绪并加上节奏朗诵歌词。
2、议
师:孩子们,你觉得失去小羚羊的时候心情是什么的?
师:让我们拍着手,有节奏的读一读歌词吧!
3、出示自学提示(二)
(1)学生跟教师演唱乐谱。
(2)师范唱歌曲,学生学唱。
4、议
(1)师:你会唱乐谱的哪一个音?谁愿意自告奋勇为大家展示?(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及时鼓励。
)
师: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现在跟老师一起唱一唱吧!
(教师教唱乐谱,并解决乐理知识。
)
4/4X XX X X|X.X X X|
(2)师:你们想不想和小羚羊一起玩呀?请跟老师一起来学唱这首歌曲吧。
三、练
1、完整演唱,教师及时纠正。
师:下面跟着老师一起完整的演唱一遍吧!
2、加入情绪,完整演唱。
师:失去小羚羊时心情是什么样的呢?小羚羊回来时有时什么心情呢?让我们加入情绪来演唱歌曲吧!
3、分组演唱歌曲。
师:接下来我们要进行分组比赛。
4、律动表现。
师:谁能用动作来表演小羚羊呢?
师:看到小朋友们表演的这么好,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跳一跳,唱一唱。
6、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感受到了黎巴嫩国家的音乐风情,以后有机会去那里,跟哪里可爱的小羚羊一起玩好吗? 还让我们知道要保护好这些珍惜动物,让我们的世界更美好。
板书设计:
大眼睛羚羊
4/4X XX X X|X.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