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生评价方案.doc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综合能力评价方案

小学语文综合能力评价方案

小学语文综合能力评价方案
一、综合能力评价的目的和任务
小学语文综合能力评价的目的是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在语文学习中
的整体能力水平。

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学生语文知识、语言运用、阅读理解、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考查,全面了解学生的语文发展状况,为教师提供针对
性的教学和个别辅导,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

二、评价内容
1.语文知识与技能:包括汉字的书写认读、词语运用、句子的构成和
语法运用等。

2.语言运用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流利、准确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3.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独立阅读理解各种文本,包括故事、
报告、说明文等,并能从中获取有关信息。

4.文字表达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用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能够写出连贯、有逻辑性的文章。

三、评价方法
1.笔试:通过给学生提供文言文、现代文等各种文本,要求学生完成
字词填空、句子改错、阅读理解和写作等题目,以考察学生的语文知识和
运用能力。

2.口试:给学生出示图片或是听录音,要求学生进行口头表达,包括
描述图片内容、复述听到的内容等,以考察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小学学生评定实施方案

小学学生评定实施方案

小学学生评定实施方案一、背景与意义。

小学学生的评定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业水平、综合素质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小学学生评定实施方案,对于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二、评定目标。

1. 全面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包括知识、能力、品德、态度等方面。

2.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3. 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为学校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三、评定内容。

1. 学业水平评定,包括学科成绩、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

2. 综合素质评定,包括思想品德、身心健康、社会实践、艺术素养等方面。

3. 学习能力评定,包括学习方法、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

四、评定方法。

1. 考试评定,定期进行统一的学科考试,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

2. 日常评定,通过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小测验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

3. 综合评定,结合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进行全面评价。

五、评定程序。

1. 制定评定计划,学校根据学年教学计划,制定学生评定的时间安排和评定内容。

2. 实施评定活动,按照评定计划,组织学生参加统一的考试和日常评定活动。

3. 数据统计和分析,对学生的评定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形成评定报告。

4. 反馈与改进,将评定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针对评定结果进行个性化辅导和改进措施。

六、评定结果运用。

1. 学生发展指导,根据评定结果,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2. 教学改进参考,评定结果为教师提供学生学习情况的客观依据,为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3. 学校发展规划,评定结果为学校发展规划提供重要参考,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七、总结与展望。

小学学生评定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今后,学校将进一步完善评定方案,不断提高评定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语文一年级评价方案样例

语文一年级评价方案样例

快乐的一天——一年级语文评价方案设计第一中心小学一、评价活动目的以“快乐的一天”为主题,根据上半学期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创设一个语文与游戏相结合的活动乐园。

通过四个活动版块,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读读、想想、说说、做做,边玩边练,去收获活动奖章,最终得到老师综合性的评价,以巩固上半学期所学习的语文知识、基本技能,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合作精神与勇于表现自己,快乐自信的优秀品质,提高语文学习兴趣,体会语文学习的快乐。

同时,教师可了解学生在认读拼音、识字、朗读、口语交际、情感态度方面的情况,以此改进教学。

二、评价活动设计设计“小丁丁参加校园运动会”、“小胖逛超市”、“小亚在动物园”和“小巧在餐厅”四个平行板块,学生随机选择其中一个版块(每个版块共计得章26个)。

学生在情境中玩玩读读说说,教师针对学生表现在游戏护照上敲章奖励,最后给予综合性评价。

1、小丁丁参加校园运动会活动1:小丁丁要参加的运动项目真多,请你告诉他有哪些项目。

走独木桥双人跳绳扔沙包立定跳远评价标准:读出一个得一个章。

活动2:请同学们站在各自的跑道上,50米跑马上开始。

燥灵重梅妙直望()止渴口干舌()()机一动语()心长心()口快()不可言评价标准:说出一个得一个章。

活动3:小丁丁所在学校今天召开运动会,这是挂在体育场的横幅。

请你借助拼音,帮助小丁丁喊出口号。

Yang ào jīng shen chuàng zào jiā jì“发扬奥运精神,创造校运佳绩!”评价标准:拼读正确得一个章,朗读流利得一个章。

活动4:小丁丁所在学校今天召开运动会,他来到立定运动场地,每过一格就要念出拼出相应的词语,看看小丁丁能跳多远。

rén liú rú cháo zuò jǐng guān tiān dǐng tiān lì dì wàng méi zhǐ kě评价标准:拼对一个词语得一个章。

一年级语文期末评价方案

一年级语文期末评价方案

一、评价目的语文期末评价的目的在于全面、客观、准确地了解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表现和进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语文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评价内容1.听说能力:包括听懂老师的听力材料,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准确发音等方面的能力。

2.阅读能力:包括听读课文、短文的理解程度,对关键词、细节、主旨等内容的捕捉能力。

3.写作能力:包括字帖书写规范度、课堂作业的完成质量和语句表达准确性等方面的能力。

4.学习态度:包括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态度、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上课专注度等方面的表现。

三、评价方法1.课堂听说能力评价:老师会采用听说训练、教师提问等方式,观察学生的听说能力表现,以及对问题的回答是否准确、流利。

2.课堂阅读能力评价:老师会选择适当难度的课文或短文进行课堂朗读和理解测试,通过观察学生朗读时的语调、语速、语感等来评价其阅读能力。

3.作业写作能力评价:老师会评价学生的字帖书写规范度、作业完成质量和语句表达的准确性等方面,通过纠正错误、给予指导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学习态度评价:老师会观察学生上课的专注度、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等,通过日常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四、评价标准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要求,制定如下评价标准:1.优秀:学生在听说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方面表现出色,学习态度积极,思维活跃,能独立解决问题。

2.良好:学生在听说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方面表现良好,学习态度端正,遵守课堂纪律,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3.进步:学生在听说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方面有明显进步,学习态度较好,能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4.一般:学生在听说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方面尚需进一步提高,学习态度不够积极,对课堂内容不够专注。

5.不合格:学生在听说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方面表现较差,学习态度不端正,不愿参与课堂活动。

五、评价结果运用1.学生个人报告:学校将以书面形式将学生所获得的成绩以及老师对其学习态度和进步空间的评价,通过学生的家长反馈给学生,激励其继续努力学习。

小学语文学生评价方案

小学语文学生评价方案

小学语文学生评价方案学生学业评价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发展。

下面店铺给你分享小学语文学生评价方案,欢迎阅读。

小学语文学生评价方案一、评价目的1.通过评价,让学生明确学业发展的方向,帮助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业发展目标,实现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通过评价,使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学业评价观,了解和掌握科学的评价理论和方法,改变教学行为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评价原则1.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学习的过程。

2.评价内容多维化,从学生学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3.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相结合。

4.评价方式多样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书面考试与口语测试、实践应用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三、评价办法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大部分。

形成性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作业习惯、口语测试四个组织部分。

所有评价结果均以表格形式呈现出来。

终结性评价包括听力和笔试(高年级为笔试)部分。

四、评价内容对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其中终结性评价占70%-80%,形成性评价占30%-20%。

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分低、中、高三个年段,低、中年段满分为70分,高年段满分为80分。

评价方式为统一命题,卷面笔试。

具体评价内容如下:(一)低年级(70分):1.听力(10分)包括字、词、句,以及简单短文中基本问题的回答等内容。

2.基础知识(60分)字、词、句、拼音、积累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中年级(70分):共分四大部分:听力(5分);基础知识(20分);阅读(20分),其中课内阅读的比重略大于课外阅读;习作(25分),其中含卷面书写3分。

(三)高年级(80分):共三大部分:基础知识(20分);阅读(30分),其中课外阅读的比重大于课内阅读;习作(30分),其中含卷面书写3分。

小学语文综合评价指南电子版

小学语文综合评价指南电子版

小学语文综合评价指南电子版英文版As the world becomes more digitalized, the education sector is also embracing the use of technology to enha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ne area that has seen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is th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of students' language proficiency. In the past, teachers would use traditional methods such as written exams and oral tests to evaluate students' language skills. However,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echnology, there is now a shift towards using electronic versions of assessment tools.One such tool is the Elementary Chinese Languag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Guide electronic version. This guide provides teachers with a comprehensive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students' language proficiency in various areas such as reading, writing,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he electronic version allows teachers to easily input students' scores and generate detailed reports on their performance. This not only saves time but also provides more accurate and objective evaluations.Furthermore, the electronic version of the guide also offers interactive features that engage students in the assessment process. For example, students can complete online quizzes and activities to practice their language skills and receive instant feedback on their performance. This not only makes learning more engaging but also helps students track their progress over time.Overall, the Elementary Chinese Languag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Guide electronic version is a valuable tool for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It streamlines the assessment process, provides more accurate evaluations, and offers interactive features to enhance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echnology continues to advance, we can expect to see more innovative tools like this being developed to support language education in schools.中文版随着世界变得更加数字化,教育领域也在采用技术来增强教学和学习。

小学一年级语文作业评价方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作业评价方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作业评价方案平阴县龙山小学王素芹小学语文作业评价是实施语文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业是学生获取、巩固、应用知识的一种手段。

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作业也是师生交流互动的另一种方式,评价是向学生反馈学习情况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改革作业的评价方式已是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我们应建立,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语文作业多元评价方式,因此,我制订以下评价方案:一、作业批改的方法1、随堂批改。

新课后,简单的作业可当堂完成,采用集体讨论答案,当堂集中统一批改。

2、组内批改。

把不同水平的学生分成小组。

小组内互相批改,并把批改的情况向老师或信息小组汇报典型范例及错题情况。

3、全改和面批。

教师对小组批改后的作业要进行全批或面批。

4、自我批改。

对于简单的小练习等,可给出答案,学生自己批改。

二、作业的评价1、星级评价在评价作业中,大多语文老师还是习惯按自己已定的方式,正确的打上一个大“√”,错误的,画一个大大的“×”,然后把学生的作业按照固定的标准打上等级。

学生看见“√”时,心理会感到喜悦,而看见一个红红的“×”时,心理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

这种情绪不断反复加深后,学生就会产生挫败感,也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不可改变的事实。

一些学生虽然花了很多时间,付出不少的努力,但做出的作业可能还是不如一些优秀学生随便做的好,单纯用“√”和用圆圈圈画来评价,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

因此,在评价学生作业时,我采用了“星级评价”的方法。

根据学生作业的解答情况按星级进行评价:作业正确率高、书写认真的得5颗☆,作业正确率高、但书写不够认真的只能得二颗☆或一颗☆;为了鼓励差生、培养尖子生,我又规定作业有错、但能及时订正的也可得一颗☆。

当学生得到的☆满二十颗,就在班中进行表扬并在评比烂上加一个小苹果。

2、简笔画评价画大拇指或笑脸,是一种作业批阅的补充,在评价作业时,我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巧用简笔画。

小学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

小学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

小学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为了科学、全面、有效地实施学生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遵循各学科课程标准精神,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制定《XX小学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

01、语文学科评价内容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个维度来衡量。

内容包括拼音字词句知识、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学习语文;正确使用学具和工具书;预习复习和正确书写等学习习惯;语文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

评价方法(一)过程性评价1、评价比例:40%2、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多元参与(1)师评:可根据学生平时学习状况、单元检测、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评价。

(2)自评:学生通过过程性的自我评价,培养自我评价的意识和习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他评:学习伙伴、家长共同参与,使发展性评价伴随着学生积极健康地成长。

(二)学期终结性评价1、评价比例:60%2、评价方式:书面闭卷3、命题原则:根据各学校使用的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命题。

单元及期末考试主要以教学进度相当的本册教材为主,适当注意复习和巩固以前所学知识,同时注意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

内容包括识拼音字词句知识、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学习语文等能力的内容。

4、考题题型:与现行教材、单元检测形式基本一致。

02、数学学科一、评价内容《数学课程标准》或(修订大纲)要求的操作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内容。

侧重于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考查学生在真实的、动态的情境中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学习过程与学习态度等。

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与学习结果结合起来,把课堂观察、作业分析、单元测试、实践操作和口试等形式结合起来,全面考查学生的发展水平。

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充分体现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具体问题和热点问题,培养和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评价方法(一)过程性评价1.评价比例:学校对学生数学的考查成绩占学生学期综合评价的4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学生评价方案
学生学业评价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发展。

下面我给你分享,欢迎阅读。

一、评价目的
1.通过评价,让学生明确学业发展的方向,帮助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业发展目标,实现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通过评价,使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学业评价观,了解和掌握科学的评价理论和方法,改变教学行为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评价原则
1.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学习的过程。

2.评价内容多维化,从学生学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3.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相结合。

4.评价方式多样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书面考试与口语测试、实践应用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三、评价办法
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大部分。

形成性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作业习惯、口语测试四个组织部分。

所有评价结果均以表格形式呈现出来。

终结性评价包括听力和笔试(高年级为笔试)部分。

四、评价内容
对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其中终结性评价占70%-80%,形成性评价占30%-20%。

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分低、中、高三个年段,低、中年段满分为70分,高年段满分为80分。

评价方式为统一命题,卷面笔试。

具体评价内容如下:
(一)低年级(70分):
1.听力(10分)
包括字、词、句,以及简单短文中基本问题的回答等内容。

2.基础知识(60分)
字、词、句、拼音、积累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中年级(70分):
共分四大部分:听力(5分);基础知识(20分);阅读(20分),其中课内阅读的比重略大于课外阅读;习作(25分),其中含卷面书写3分。

(三)高年级(80分):
共三大部分:基础知识(20分);阅读(30分),其中课外阅读的比重大于课内阅读;习作(30分),其中含卷面书写3分。

笔试部分命题应注意整合多方面内容,贴近教材,贴近生活,关注基础知识与技能,关注学生兴趣,让命题既扎扎实实又生动活泼。

形成性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

在做好终结性评价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加强形成
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低、中年段为30分,高年段为20分。

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生作业、口语测试等四部分。

具体评价内容及方法如下:
(一)学习态度。

可以从对学习目标的意识程度、对学习对象的喜爱程度、对学习成就的追求程度、对学习活动的坚持程度等方面,综合判定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

此项评定以满分3分计分,最高为3分,最低为
1.5分。

此项评价贯穿在日常教学及学习活动中,以观察记录为主,由任课教师、学生家长、学生共同评定,每学期进行一次综合评定。

(附表一)
(二)学习习惯。

由基本的学习习惯和每学期的语文学习习惯组成。

基本的学习习惯是指正确的读写姿势、上课时认真倾听、思考、积极发言等习惯。

学期语文学习习惯为:一年级要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和生活中自主识字等习惯;二年级要养成查字典的习惯,开始学习默读的习惯;三年级要养成写日记和摘抄的习惯;四年级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天天阅读、写摘录笔记、做批注等)和认真修改习作的习惯;五、六年级要养成查阅资料、快速阅读和写自读笔记的习惯。

此项评定以满分3分计分,最高为3分,最低为1.5分。

此项评价贯穿在日常教学及学习活动中,以观察记录和相关活动为主,由任课教师、学生家长、学生共同评定,每学期进行一次综合评定。

(附表二)
(三)学生作业。

作业包括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两部分,以满分4分计分。

共分三类:能干净、认真、及时完成所有作业且正确率高为一类,计4-3.5分;能干净、认真、及时完成所有作业,但作业中经常出现错误的为二类,
计3.5-3分;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经常出现错误且字迹潦草的为三类,计3-2分。

此项评价贯穿在日常教学及学习活动中,以观察记录和相关活动为主,由任课教师、学生家长、学生共同评定,每学期进行一次综合评定。

(附表三)
(四)口语测试。

口试低中年级以满分20分计分,
高年级以10分计分。

具体内容、方式及操作办法如下:
1.口试内容、方式:
低年级:20分
(1)朗读(5分)
内容:教材选用的朗读课文。

方式:测试者任意抽取1-2篇课文进行朗读。

(2)背诵(10分)
内容:背诵课文指定段落;背诵《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前30首。

方式:测试者任意抽取2-3篇(段)进行背诵。

(3)写字习惯(5分)(附表四)
中年级(20)分:
(1)朗读(5分)
内容:从课外选定的美文。

方式:在选定的美文中由测试者任意抽取1篇准备10分钟后朗读。

(2)背诵(5分)
内容: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相关段落和语文天地中积累的内容;背诵《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后40首。

方式:测试者任意抽取2-3篇(段)进行背诵。

(3)口语交际(10分)
口语交际命题应立足生活,贴近教材,贴近学生。

可依照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

内容及方式包括:
①复述课文或讲故事等;
②分角色表演课文中的对话;
③情景命题对话。

小组形式(2人以上)抽签决定情景命题对话。

此类合作完成题目相当丰富,如合演课本剧、指定的童话剧等。

小组合作完成的题目,由学生在考前抽签,小组由各自抽的签儿组成。

学生抽签后合作编排,设计服装、道具、台词、曲子,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高年级(10分):
(1)背诵(5分)
内容:①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相关段落和语文天地中积累的内容;②课外积累的优美段落。

方式:①测试者任意抽取2-3篇(段)进行背诵。

②学生提供自己积累本中的10—20篇段落,由测试者抽取1—2段当场背诵。

(2)口语交际(5分)
可从以下题目选取内容及方式:
①课本剧或自编短剧;
②讲述名著故事。

在每学期学校规定的课标必读名著推荐书目中,选取典型内容,制作成纸签,学生抽签并稍作准备讲述故事。

并稍作准备讲述故事。

③课外阅读表达。

提供课外阅读文章,学生快速浏览、默读,然后回答文后问题。

问题设计要能够考察学生阅读后的独特感受以及独立思考之后的价值判断。

(附表五、表六)
2.口试评价操作办法:
口试可采用成长记录和动态评价办法,由任课教师来完成。

对学生的口试评价要与课堂教学、学生平时表现结合起来。

任课教师对学生平时上课的朗读、背诵、回答问题、交际表达以及校内外各项语言类活动等与口试相关的各项表现做好记录,根据记录,学期末给每位学生打出具体分值。

对于在相关语言类活动获奖学生可以免试;口语测试项目不局限于考试前的统一测试,可以在日常教学中随机进行;对于平时表现不理想的学生,可以在笔试前一个月左右由任课教师组织集中补测,集中测试内容、方式、标准按上述方案进行。

同一名学生允许多次参与口试,以最好成绩计入学业评定,充分发挥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使每一位学生在评价中健康发展。

五、语文综合素质评价具体操作:
学期末对学生进行语文综合素质评价时,首先分别计算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得分,计算时形成性评价计30分(或20分),终结性评价计70分(或80分)。

然后将学生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得分进行合计,最后按标准采用等级制予以表述。

优秀(低年级90分以上,中年级85分以上,高年级80分以上);良好(低年级80—89分,中年级75—84分,高年级70—79分);及格(低年级60—79分,中年级60—74分,高年级60—69
分);待转化(60分以下,并允许其进行补测)。

1.形成性评价计算方法
形成性评价=学习态度+学生作业+学习习惯+口语测试
2.终结性评价计算方法
终结性评价=笔试
3.学期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六、保障措施
(一)学校对语文教师的考核
为防止评价项目和内容流于形式,确保通过以上评价内容促进语文教师教学行为、教学方式的改变,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要积极推行,严格管理。

对语文教师教学成绩的考核按照学生口试、笔试两部分分项成绩进行,其比例为1:2,笔试考核以卷面成绩为准,口试考核按如下具体程序进行:
1.笔试前一个月左右,任课教师将学生口试成绩上报学校,并根据成绩按2:3:3:2的比例将学生划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
2.笔试前两周左右,学校组织统一口试抽测:按年级统一组成评委组,按一定比例从每班优、良、中、差不同类别的学生中抽取部分学生参加抽测,抽测内容从上述口试内容中任意选取1至2项,最后以随机抽取的学生口试成绩作为本学期考核语文教师时学生口试部分的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