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热丝实验介绍
850灼热丝 阻燃等级

850灼热丝阻燃等级
850 灼热丝试验是一种用于评估材料阻燃性能的测试方法。
在该测试中,将一个加热到 850°C 的灼热丝接触到被测试材料的表面,持续一定时间,然后观察材料的燃烧行为。
根据材料在测试中的表现,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阻燃等级。
常见的阻燃等级包括:
1. V-0:材料在试验期间不会燃烧,也不会滴落燃烧的颗粒。
2. V-1:材料在试验期间不会燃烧,但可能会滴落燃烧的颗粒。
3. V-2:材料在试验期间会燃烧,但燃烧的速度较慢,滴落的燃烧颗粒较少。
需要注意的是,850 灼热丝试验只是评估材料阻燃性能的一种方法,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材料的机械性能、加工性能、成本等。
因此,在选择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满足实际需求。
750度灼热丝测试标准

750度灼热丝测试标准是针对材料耐高温性能的一种常用测试方法,通过测试材料在高温下的性能表现,可以评估其适用范围和稳定性。
在工业生产和科研领域中,对材料的高温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于750度灼热丝测试标准的研究和应用也越来越重要。
在进行750度灼热丝测试时,首先需要准备好标准的测试设备和试样。
通过设定一定的温度和载荷条件,将待测试的材料放置在测试设备中进行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可以通过记录材料的热变形温度、热熔流速等指标来评估其高温性能。
通过750度灼热丝测试,可以快速、准确地评估材料在高温下的稳定性和耐热性能,为后续的材料选择和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750度灼热丝测试标准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材料在高温下的性能表现,还可以为材料的改性和设计提供指导。
在工程领域中,对于耐高温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对750度灼热丝测试标准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通过对不同材料进行750度灼热丝测试,可以评估其在高温环境下的抗拉强度、热膨胀系数等性能指标,为材料的应用提供依据。
此外,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和比较,还可以了解不同材料的高温稳定性和热膨胀性能差异,为材料的选型和设计提供参考。
尽管750度灼热丝测试标准在材料研究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实际测试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在高温下,材料容易发生热变形和熔化,导致测试结果的不确定性。
因此,在进行750度灼热丝测试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测试条件和方法,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梳理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750度灼热丝测试标准是评估材料高温性能的重要方法,通过对不同材料的测试和分析,可以为材料的应用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未来,在材料研究领域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750度灼热丝测试标准,提高测试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材料的高温应用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灼热丝实验作业指导书

灼热丝实验作业指导书一、实验目的通过进行灼热丝实验,探究灼热丝的耐热性能,理解灼热丝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理灼热丝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材料,其主要成分为耐热金属材料,具有耐高温、导电良好的特性。
实验中,我们将灼热丝放置在不同温度的环境中,观察其表现出的各种现象,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和总结,可以评估灼热丝的耐热性。
三、实验器材1. 灼热丝:使用标准的耐热金属灼热丝,长度约为20厘米。
2. 烧杯:用于装载灼热丝和加热水等。
3. 温度计:用于测量实验环境的温度。
4. 加热器:用于提供实验环境的热源。
5. 实验记录表: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详细数据和观察结果。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将实验器材准备齐全,并检查其完好性。
b. 清洗烧杯并确保其干燥。
c. 标定温度计,确保其准确度。
2. 实验设置:a. 将烧杯放置在加热器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
b. 将温度计插入烧杯中,确保其与水接触。
c. 将灼热丝固定在实验环境中,确保其处于稳定状态。
3. 实验操作:a. 打开加热器,使水温逐渐升高。
b. 每隔10℃,记录一次灼热丝的变化。
c. 观察灼热丝的颜色、形状以及可能出现的其他变化。
d. 根据实验观察结果,判断灼热丝的耐热性。
4. 实验数据记录:a. 记录每次温度变化时的灼热丝观察结果。
b.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其他重要数据和观察结果。
5. 实验结果分析:a. 分析灼热丝在不同温度下的表现和可能的原因。
b. 利用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评估灼热丝的耐热性能。
6. 结论和讨论:a. 根据实验结果,总结灼热丝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b. 讨论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改进方法。
c. 提出进一步研究该实验的建议。
五、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操作的安全性,避免烫伤或烧伤。
2. 当加热水温度超过50℃时,注意防止水溅出。
3. 在实验中,要仔细观察灼热丝的变化,并记录详细的数据和观察结果。
4. 实验结束后,清洗和归还实验器材,并妥善保管实验记录表。
灼热丝试验仪的原理是怎样的

灼热丝试验仪的原理是怎样的
仪器概述
灼热丝试验仪是用来测量材料热稳定性和热氧化降解等温过程的仪器,适用于聚合物、橡胶、绝缘材料、光伏材料等热稳定性和热氧化降解研究。
原理介绍
灼热丝试验仪是基于恒温恒载荷的原理进行材料热氧化稳定性的测试。
试样放置在恒温的风炉内,通过恒载荷的恒定拉伸、压缩或弯曲等载荷作用下,产生的热量会让试样发生热氧化反应,并汇集到热敏电阻上,通过测量电阻变化来确定试样的热稳定性。
灼热丝试验仪的核心部件就是热敏电阻。
这种电阻是由一段薄金属线制成的,金属线材料的选择应该能够保证在高温下,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速率稳定且适当。
同时,热敏电阻的尺寸也应该细长,以保证其响应灵敏度,减少外部热源对热敏电阻的干扰。
热敏电阻的使用需要与恒流源或恒电源连接,这样可以检测到电阻的变化。
灼热丝试验仪的程序会记录下每一次检测到的电阻值,经过处理后描绘出材料在不同温度和时间下的电阻变化曲线,从而得出材料的热稳定性、温度指数等参数。
使用注意事项
1.灼热丝试验仪需要恒温的环境,不能受到过快、过慢的温度变化;
2.不要用其他物品覆盖试样,以保证测试结果准确;
3.在测试过程中要避免产生外力对试样的干扰;
4.仪器的电源应该稳定可靠,且接线要正确可靠。
总结
灼热丝试验仪是基于恒温恒载荷的原理进行热稳定性和热氧化降解等温过程测试的仪器。
它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热敏电阻,通过测量电阻变化来确定试样的热稳定性。
使用灼热丝试验仪需要注意不要让外部因素对测试结果产生干扰,并保证仪器的电源和接线稳定可靠。
灼热丝试验仪在材料热稳定性和热氧化降解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灼热丝试验的不确定度评定

灼热丝试验的不确定度评定灼热丝试验是测试材料或者元器件在某一温度下的耐热性能的试验。
它是最常规的一个试验,能否正确地操作该试验,不仅反映操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同时也是对实验室常规试验能力的考查。
GB/T 5169.10(IEC 60695-2-10)为灼热丝试验方法的总则,GB/T 5169.11(IEC 60695-2-11)对成品的灼热丝试验作出了规定、GB/T 5169.12(IEC 60695-2-12)对材料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作出了规定、GB/T 5169.13(IEC 60695-2-13)对材料的灼热丝起燃性试验作出了规定。
由于灼热丝试验中需要对燃烧火焰的高度和时间进行记录,根据 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评定与表示》的规定,应对该试验进行不确定度评定。
测量不确定度就是对测量结果质量的定量表征,测量结果的可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不确定度的大小。
不确定度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不仅渗透到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而且还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评定与表示》是评定与表示不确定度的一种通用规则,适用于各种准确度等级的测量领域。
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L/AC 01: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中5.4检测和校准方法及方法的确认中,明确规定了检测实验室应具有并应用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程序。
一、试验描述试样在温度15℃~35℃,相对湿度45%~75%的稳定环境放置下24小时。
灼热丝的温度为650℃、750℃和850℃三个温度等级。
操作时灼热丝要施加在试样的中心位置,试样要保持垂直放置,试样垂直相交于灼热丝装置,如果灼热丝穿透接触试样,灼热丝不允许接触试样的支撑体,灼热丝深入材料的深度为7mm。
同时,试验箱体内在灼热丝装置和箱体背板之间距离100mm处放置一个热电偶,用以监测整个测试期间的温度,记录测试的起止时间,记录对试样的预处理的温度和相对湿度。
750度灼热丝测试标准(一)

750度灼热丝测试标准(一)750度灼热丝测试标准简介•750度灼热丝测试是一项常用的材料耐热性能测试方法。
•通过将材料置于高温下,观察其是否能够承受750度灼热丝的接触,以判断其耐受高温的能力。
测试原理•750度灼热丝测试基于材料的热传导性能。
•在测试过程中,将材料与热源接触,观察材料表面是否发生熔融、变形、裂纹等情况。
•根据材料是否能够经受住750度灼热丝的测试结果,评估材料的耐高温性能。
测试步骤1.准备测试样品,尺寸一般为正方形或圆形,需要保证样品能够完全覆盖750度灼热丝的表面。
2.制备测试设备,包括750度灼热丝、加热源以及温度控制装置。
3.将样品固定在测试台上,确保样品与灼热丝的接触平整、均匀。
4.打开加热源,控制温度升至750度。
5.将灼热丝置于样品表面,保持接触一定时间,一般为几秒至几十秒。
6.观察样品表面是否产生熔融、变形、裂纹等破坏情况。
7.根据观察结果,评估材料的高温耐受能力。
结果评估•根据材料在750度灼热丝测试中的表现,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个等级:–优秀:未见明显破坏或变形。
–良好:出现轻微变形或裂纹,但不影响功能。
–及格:出现明显破坏或变形,但功能仍可保持。
–不合格:严重破坏或变形,无法使用。
应用领域•750度灼热丝测试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耐热材料研究和制造过程中。
•例如,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力设备等行业常常需要使用能够承受高温环境的材料。
注意事项•在进行750度灼热丝测试时,注意安全,避免烫伤或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根据材料的特性和需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测试温度和时间。
•测试结果仅供参考,实际使用中还需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了解了750度灼热丝测试标准的原理、步骤和评估方法,以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这一测试方法的广泛应用有助于提升材料的耐高温性能,保证产品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灼热丝试验仪的原理是怎样的呢?

灼热丝试验仪的原理是怎样的呢?灼热丝试验仪(hot wire anemometer)是一种测量气流速度的仪器。
它通过使用一个很细的加热丝,通过测量丝的电阻变化来计算周围空气流速。
该仪器广泛应用于工业、航空、建筑等领域中。
本文将介绍灼热丝试验仪的原理以及工作过程。
原理灼热丝试验仪的原理基于热传导定律。
具体说来,当灼热丝放置在气流中时,周围的气流引起加热丝的温度发生变化。
丝的温度变化会改变其电阻值,从而改变导通电流。
通过测量导通电流的变化,可以计算出周围气流的速度。
具体而言,灼热丝试验仪包括一个细丝加热器和一个温度传感器。
细丝加热器被加热至一定温度,并且维持在这个温度,以产生一个稳定的热环境。
当细丝加热器被放置在空气流中时,周围的空气会带走一部分热量。
因此,细丝加热器的温度会下降。
这个下降的温度按比例反映了周围空气的速度。
为了测量这个温度的变化,需要使用一个温度传感器。
传感器可以通过电阻变化来测量温度的变化。
传感器的电阻和温度成非线性关系,但是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出这个关系。
当温度变化时,传感器的电阻发生变化,导致电路的电流和电压也发生变化。
这个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可以测量,从而确定周围气流的速度。
工作过程灼热丝试验仪的工作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加热丝:工作前先要加热细丝达到一定的温度,通常是在短暂的几秒钟之内。
2.测量电阻:当加热丝达到预设温度时,测量电阻。
3.空气流过加热丝:将加热丝放入需要测量速度的气流中,空气流过加热丝会带走一部分热量,从而改变加热丝的温度,同时改变其电阻。
4.计算气流速度:根据加热丝电阻值的变化,计算出空气的速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灼热丝试验仪时,需要避免加热丝过热。
太高的温度会烧毁加热丝,从而影响测量结果。
此外,还需要注意加热丝和温度传感器的定位。
理想的位置可以产生最准确的测量结果。
结论灼热丝试验仪是一种简单、精确、灵敏度高的测量气流速度的工具。
它的原理基于热传导定律,通过测量加热丝的电阻变化来计算气流速度。
650度灼热丝测试标准

650度灼热丝测试标准一、概述650度灼热丝测试是一种常用的材料耐热性能检测方法,主要用于评估材料在高温环境下承受灼热丝的侵蚀能力。
该测试方法广泛应用于电气绝缘材料、塑料、涂料、陶瓷等材料的品质控制中。
二、测试原理650度灼热丝测试装置主要包括灼热丝、加热器、试样、温度传感器和保护装置等部分。
测试过程中,灼热丝通过加热器加热至预设温度(通常为650℃),然后接触试样,模拟高温环境下材料受到的灼热损伤。
通过观察试样的变化,评估其耐热性能。
三、测试方法1. 准备测试设备:包括灼热丝、加热器、试样夹、温度传感器、保护装置等,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2. 选取试样:根据测试对象选择合适的试样,试样应具有代表性,尺寸适宜。
3. 安装试样:将试样夹固定在测试设备上,确保试样平整且与灼热丝接触良好。
4. 设定参数:设置加热器功率、灼热丝温度、测试时间等参数,确保测试条件符合要求。
5. 开始测试:启动测试设备,观察并记录试样的变化,直至测试完成。
6. 结果分析:根据测试过程中的观察和记录,评估试样的耐热性能,判定是否符合要求。
四、测试标准1. 温度范围:灼热丝温度应达到650℃,确保模拟高温环境。
2. 时间限制:测试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试样过热损坏。
一般建议不超过3分钟。
3. 灼热丝材质:灼热丝材质应具有稳定的热性能,不易氧化腐蚀。
通常采用不锈钢等材质。
4. 试样材质:试样材质应与实际应用环境相符,以便更准确地评估耐热性能。
5. 合格标准:根据实际应用要求,设定合理的合格标准,如试样损坏程度、气味、颜色变化等。
五、测试注意事项1. 确保测试设备状态良好,定期进行检查和校准。
2. 选择合适的试样,避免试样过薄或尺寸不合适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
3. 确保灼热丝与试样接触良好,避免测试过程中灼热丝断裂或移位。
4. 观察测试过程中的变化,及时停止测试并取样检测,避免试样过热损坏。
5. 测试结束后,及时清理测试设备,确保安全卫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简介
概念
分类
要求
结束语
封底
关于“阻燃”的相关要求
非金属材料的耐热和耐燃要求
灼热丝相关知识介绍
GB 4706.1 要求提要
封面
目录
简介
概念
分类
要求
结束语
封底
关于“阻燃”的相关要求
灼热丝设备
封面
目录
简介
概念
分类
要求
结束语
封底
关于“阻燃”的相关要求
灼热丝与阻燃的关系
30 30.1 耐热和耐燃 对于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外部零件、用来支撑带电部件(包括连接)的非金属材料零件以及提供附
为什么大家常说“850℃灼热丝不如750℃”?
封面
目录
简介
概念
分类
原 文
要求
结束语
封底
3.6.6 3.6.6 small part 小部件 small part part, where each surface lies completely within a circle of 15 mm diameter, or a part where some of the surface lies 15mm outside a 15 mm diameter circle but in 每个表面能够完全放置在一个直径为 的圆内的部件,或某些表面在直径为 such a way that it is not possible to fit a circle of 8 mm diameter on any of the 15mm的圆之外,但是任何表面都不适合放置一个直径为8mm的圆的部件。 surfaces
继续
封面
目录
简介
概念
分类
要求
结束语
封底
关于“阻燃”的相关要求
灼热丝与阻燃的关系
按其适用性,小部件不应进行试验严酷等级为 750℃或650℃的GB/T 5169.11—2006的灼热丝试验,这些小部 件应 ——按其适用性,组成材料的灼热丝起燃温度(GWIT)至少为775℃或675℃,或; ——按其适用性,组成材料的灼热丝可燃指数(GWFI)至少为750℃或650℃,或;
封面
目录
简介
概念
分类
要求
结束语
封底
关于“阻燃”的相关要求
灼热丝与阻燃的关系
但是,在下述情况圆柱范围内的非金属部件包括小部件,不进行接下来的针焰试验: ——按其适用性,组成材料的灼热丝起燃温度(GWIT)至少为775℃或675℃的部件,或 ; ——组成材料类别按照IEC 60695-11-10为V-0或V-1的部件,用于分类的该试样不厚于器具的相关部件,或; ——用符合附录E的针焰试验的隔离挡板, 或组成材料类别按照IEC 60695-11-10为V-0或V-1的部件,用于分
加绝缘或加强绝缘的材料的热塑材料零件,其恶化可导致器具不符合本部分,应充分耐热。 本要求不适用于软线或内部布线的绝缘或护套。
通过按IEC 60695-10-2对有关的部件进行球压试验检查其符合性。
该试验在烘箱内进行,烘箱温度为40℃±2℃加上第11章试验期间确定的最大温升,但该温度应至少: ——对外部零件 为:75℃±2℃。
类的该试样不厚于器具的相关部件的隔离挡板屏蔽起来的部件。
30.2.4 对于印刷电路板的基材,进行附录E的针焰试验。……
试验不进行于: ——19.11.1所述低功率电路的印刷电路板;
——下列情况内的印刷电路板:
• • • 防火或防火星的金属外壳; 手持式器具; 必须用手或脚保持通电的器具;
•
连续用手加载的器具;
——符合附录E的针焰试验,或;
——组成材料类别按照IEC 60695-11-10为V-0或V-1,用于分类的该试样不厚于器具的相关部件。 在连接件上方20mm直径,50mm高的圆柱范围内的部件、支撑载流连接件的非金属部件及下述连接件3mm内非金 属材料的部件,进行附录E的针焰试验
——按其适用性,可经受GB/T 5169.11—2006,严酷等级为750℃或650℃的灼热丝试验,但在试验期间产生
X≤3mm 示例 1 2 3 经受灼热丝试验的材料 X>3mm 经受灼热丝试验的材料
B
是 是 是
C
是 是 是
B
否 否 否
C
是 是 是
4
是
是
否
是
封面
目录
简介
概念
分类
要求
结束语
封底
关于“阻燃”的相关要求
灼热丝要求总结
• 为了避免更大范围的非金属材料执行针焰试验考核,无人照管的器具(如冰 箱、冰柜)中的那些承载电流超过0.2A连接件周围3mm范围内的非金属件 (如连接器的塑壳),它的本身及其构成的材料必须满足850℃灼热丝试验
·
延伸试验: 示例1 对无人照看的器具,如果在30.2.3.2的灼热丝试验中 C 处产生火焰持续时间超过 2s,则 B 要经受针焰试验。
封面
目录
简介
概念
分类
要求
结束语
封底
关于“阻燃”的相关要求
3mm范围内
示例2
示例3
封面
目录
简介
概念
分类
要求
结束语
封底
关于“阻燃”的相关要求
3mm范围内
示例4
解释:
注:部件太小不易被抓持并且不适用于灼热丝尖的示例,见图5.A。部件可以被抓持,但由于太小而不适
于灼热丝尖的示例,见图5.B。不属于小部件范围的示例,见图5.C。
说明 : A——小部件示例, B——小部件示例, C——非小部件示例, S——表面 注: A 、 B 和 C 中的小圆及大圆直径分别 为8mm和15mm
——在试样不厚于印刷电板的情况下,按IEC 60695-11-10类别为V-0或按ISO 9773类别为VTM-0的的材料。
封面
目录
简介
Hale Waihona Puke 概念分类要求结束语
封底
关于“阻燃”的相关要求
针焰试验
进行下述修改后,针焰试验按GB/T 5169.5—2008进行试验。 7 代替: 施加试验火焰的持续时间为30s±1s。 严酷等级
——对支撑带电部件的零件为:125℃±2℃。
30.2
非金属材料零件,对点燃且火焰蔓延应是具有抵抗力的。
本要求不适用于装饰、旋钮以及不可能被点燃或不可能传播由器具内部产生火焰的其他零件。 通过30.2.1的试验检查其符合性,另外: ——对有人照管的器具,30.2.2适用;
——对无人照管的器具,30.2.3适用。
和750℃灼热丝试验,试验期间持续起燃时间分别不应超过30秒和2秒。
• 这样的非金属材料统称为高阻燃材料 • 不能通过“750℃灼热丝试验”的,其上方2cm直径,5cm高的圆柱范围内 的非金属材料部件,须通过针焰试验
对于印刷电路板的基材,通过30.2.4的试验检查其合格性。
封面
目录
简介
概念
分类
要求
结束语
封底
关于“阻燃”的相关要求
灼热丝与阻燃的关系
30.2.1 非金属材料部件经受GB/T 5169.11—2006的灼热丝试验,该试验在550℃的温度下进行。但是,灼
热丝试验不施加于按照IEC 60695-2-12其材料类别的灼热丝可燃性指数(GWFI)至少为550℃的部件。 30.2.2 对有人照管下工作的器具,支撑载流连接件的非金属材料部件,以及这些连接件3mm距离内的非金
30.2.3.2 支 撑 载 流 连 接 的 非 金 属 材 料 部 件 , 以 及 这 些 连 接 距 离 3mm 内 的 非 金 属 材 料 部 件 , 经 受 GB/T
5169.11—2006的灼热丝试验。
注1:元件的触点如开关触点被认为是连接件。 注2:灼热丝的顶端应施加于连接件附近的部件。
经受住该试验。
11 增加: 燃烧持续时间(tb)不应超过30s。但对印刷电路板,不应超过15s。 试验结果的评定
封面
目录
简介
概念
分类
要求
结束语
封底
关于“阻燃”的相关要求
针焰试验
封面
目录
简介
概念
分类
要求
结束语
封底
关于“阻燃”的相关要求
3mm范围内
说明: A: 连接区域; B: 非金属材料; C: 非金属材料; D: 空气间隙; I: 有人照看器具电流超过0.5A, 无人照看器具电流超过 注:不从连接点处开始测量距离 X,这是因为连接件的温度梯度很小或没有。 “ 3mm距离内”是指置于圆柱体的半球末端所形成的虚线边界,如上图所示。 0.2A; 示例: X: 距连接件的距离;
材料部件(小部件除外),应经受IEC 60695-2-11中严酷等级为850℃的灼热丝试验。
注1:元件的触点如开关触点被认为是连接件。 注2:灼热丝的顶端应施加于连接件附近的部件。
为什么大家常说“850℃灼热丝不如750℃”?
注3:属于“3mm距离内”的示例如图O.5所示。
载流连接件3mm距离内的非金属材料部件,但由其它材料与此连接件隔离,应在相应试验严酷等级下进行IEC 60695-2-11的灼热丝试验,被隔离材料置于原位,灼热丝应施加于隔离材料的适当部位,而不直接施加于被 隔离材料。
•
• •
其他连接件,675℃。
——按照IEC 60695-2-12,灼热丝可燃性指数(GWFI)至少为; 对于正常工作期间其载流超过0.2A的连接件,750℃, 其他连接件,650℃。
如果器具部件厚度±0.1mm内的厚度材料试样的灼热丝起燃温度(GWIT)不可获得,则材料试样厚度应等同于不
超过部件厚度的IEC 60695-2-13中规定最接近的优选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