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沉浮话“三希”
赵孟《临皇象急就篇卷》及其他

赵孟《临皇象急就篇卷》及其他辽博的赵孟?\ 《临皇象急就篇卷》在辽宁省博物馆馆藏书画中有一件《急就篇》元代临本,题为元赵盂?\《临皇象急就篇卷》。
书写者是元代著名的书画家赵孟?\。
赵孟?\,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官道人,因所居有鸥波亭,人又谓鸥波,湖州(今属浙江)人。
生于南宋宝祜二年(1254),卒于元至治二年(1322),为宋太祖赵匡胤的嫡裔。
后人元为翰林学士承旨,封魏国公,在中国书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绘画上主张“书画同源”,对元代文人画的成熟与风行,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书法上创造“赵体”,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是开启元代复古风气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元代书坛的扛鼎人物。
《元史?赵孟?\传》载:“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
赵孟?\《临皇象急就篇卷》,纵24.5厘米,横278.4厘米。
全卷书写于宋经笺上,行间有墨书小楷注释。
从卷末款署“至大二年(1309)九月既望子昂临”可知,为赵孟?\56岁时所临写。
该卷系以三国皇象《急就篇》为底本。
皇象,字体明,三国时吴国人,曾寓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善章草书。
全篇以章草书写就,圆转如篆,点捺如隶,结构谨严、风致纵逸。
与皇象写本对照,用笔结体更为灵活,波捺特别突出,点画时露锋芒。
笔法上较之赵氏的楷、行、草书别有风貌。
徐邦达先生在《古书画伪讹考辨》中认为:“应是元人仿书”,因为“此卷用尖笔书”,且“赵氏五十后书,大都沉着苍劲,不可能有此尖薄态”。
刘九庵先生在《刘九庵书画鉴定集》中谈到此卷,认为其“与大德九年(1305)邓文原为理仲雅所书《急就篇》对校,颇为接近,但功力则有所不逮”,疑为“元末善书者临仿邓文原本而冒赵孟?\之名的伪作,但不得不谓之佳书”。
张珩先生《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录有此卷,鉴评曰:“笔势纤若,与他书异”,疑出俞和但无定论。
启功先生亦称其“笔力殊弱,疑出临写者”。
而杨仁恺先生在《国宝沉浮录》中,则从书于同一年的上海博物馆藏赵孟?\《临皇象急就篇》,以及赵氏传世画作《红衣罗汉图》《水村图》《怪石晴竹图》《秀石疏林图》《墨石坡竹图》等题款,并结合邓文原、宋克传世《急就章》临本笔法考证,此卷确系赵孟烦所书真迹无疑。
文物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

文物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作者:暂无来源:《环球慈善》 2018年第9期网络评分高达9.7的文物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7月底收官。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的这部纪录片共100集,分为四季播出,每集只有5分钟。
摄制组从300多万件国宝、近百家博物馆、几十处遗址中,精选出100件顶级文物进行主要讲述,涉及的文物高达千件。
自今年年初《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开播之后,该纪录片便凭借让文物“活”起来的卖萌画面,聚焦中国文明发展的内涵解说词,受到不少年轻观众的喜爱。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继承了第一季中“反差萌”的表述方式,从跪射俑的“放低自己”、错金铜博山炉“云的计算”、曾侯乙编钟的“Duang ”等,继续用年轻化、拟人化的方式,讲述了战国至秦汉时期的文物。
该纪录片总导演徐欢表示,无论是卖萌式的宣传,还是拟人化的表现方式,《如果国宝会说话》的成功之处便在于用通俗的方式,拉近了文物与观众的距离,“透过文物,我们可以看到创造它的人,和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
但我们也并不会刻意去讨好观众,即使‘卖萌’也会有一个度在那里。
”选文物体现中国人智慧改写了历史的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节目组走访了近百家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五十余处考古遗址,记录了从新石器时代到宋元明清,中国八千年历史中的千余件文物,意在通过解读文物背后的故事,重建一部基于物质遗存的文物中国史。
《如果国宝会说话》共四季,节目组万里挑一,最终在数量巨大的存世文物中选择了100个最具代表性的文物进行主要讲述。
徐欢表示,挑选文物的难度并非单纯的美学或学术问题,而在于我们的时代究竟如何对历史进行认知和定位。
在节目中出现的文物,例如改写了世界音乐史的曾侯乙编钟、推动中国度量衡发展的战国商鞅方升等,都或在中华文明的形成与传扬中具有重要价值,或能反映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人民创造的精神。
“‘中华文明视频索引’是这部纪录片的基本定位,因此被我们选中的文物都不只是承载了一段历史,它本身就是中国人智慧和创造力的文明坐标。
纪录片的影评

推荐编导高考生多看点国产的片子中国大陆袁牧之「马路天使」费穆「小城之春」陈凯歌「霸王别姬」谢飞「本命年」张艺谋「菊豆」「红高粱」「秋菊打官司」田壮壮「蓝风筝」霍建起「那山,那人,那狗」「暖」郑君里「乌鸦与麻雀」章明「巫山云雨」张元「东宫西宫」王小帅「极度寒冷」「17岁的单车」娄晔「苏州河」何建军「邮差」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贾樟柯「小武」「站台」中国台湾地区侯孝贤「海上花」「悲情城市」杨德昌「牯羚街少年杀人事件」「独立时代」「一一」赖声川「暗恋桃花源」李安「推手」「喜宴」「饮食男女」蔡明亮「青少年哪吒」「爱情万岁」中国香港地区李瀚祥「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张鑫炎「少林寺」王家卫全部陈果「香港制造」「榴莲飘飘」关锦鹏「阮玲玉」《阳光灿烂的日子》影评这是一部讲述少年成长的电影。
在文革的特殊背景下,一群孩子,从懵懂无知走向了成熟。
记得马小军那一跳吗?那一跳,代表他告别了青春少年。
落下后就是少年之后的平凡,正常的生活了【编导制作高考辅导】影评分析《阳光灿烂的日子》——《阳光灿烂的日子》影评这是一部讲述少年成长的电影。
在文革的特殊背景下,一群孩子,从懵懂无知走向了成熟。
记得马小军那一跳吗?那一跳,代表他告别了青春少年。
落下后就是少年之后的平凡,正常的生活了。
相信每一个看过《阳光灿烂的日子》的人,都会找到自己青春的影子。
青春,说起来,我们都想到了什么呢,单纯的友谊,比友谊还要单纯的爱情,和那时一颗永远不懂的心,一个永远也无法理解的世界。
那时不懂,现在也无法在懂,只有这恍惚而又真实的感受,经历似乎而又没经历的梦。
青春是那样的迷惑,迷惑的还有留给我们的回忆。
没有故事,只有关于那些日子的感受。
阳光灿烂……就如同姜文在电影中的旁白:我们总在试图接近真相,竭力找出事实,但同时却又做着极力掩饰真实,扭曲历史的事情。
米兰是一个梦,是所有少年的梦,更是马小军的梦。
马小军在房顶爬来爬去焦急等待米兰的孤独身影,灰色的欧式楼房和周围高大茂密的树丛被薄纱一般过滤过的淡黄色阳光剪成了一幅美丽的国画。
中国十大书法家-2023年学习资料

王献之-王羲之的第七子,幼年随父学书法,尤以-行草著名,书法史上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二王”。虽 家法,但并不圣-守成规,博取众长,敢于创新,一反其父-书法的“内拓”而转为“外拓“,笔法媚-趣雍容。楷书以 洛神赋十三行》为代表,-東怡情-行书以《鸭头丸帖》最著,草书名作《中-秋帖》列为清内府“三希帖”之一。可惜 天却其才,四十二岁就病逝,如王献之能-再存海二十年,相信其书艺上的成就必超-其父。
爱虫吊-推始-朝厌-真草千字文-育黎首臣伙械-問线-道罪-到-垂-周-有-状-制文字乃眼-殷-陶四-大家”,三个在宿潮,唯起盖頫是元代的。-他多才多艺,以书法和 画成就最古,其-中书法等篇分隶真草书俱佳,以真书、行-书造福最深、影响最广,代表作有《胆巴-碑》、《洛神赋 等世称“起体”。书法-外貌圆闲而筋骨阳偏,点画道劲,结体秀-素怡情-美,外仙柔闲而阳实些猴,属于秀美一旅佐。设有前三位书法家般滋重风骨,运-也许是赵体的过人之处。但我秋尚起董頫-的常法端秀妍美是控制得恰到好处, 对-好学其书法的人,尤其是那些和学者,-难对记握得准蒲,就容易形成浮滑、俗
蜀-素帖-南宝書念在学萬心-花地子版-魏京初入選仙
装齐警-黄庭坚-行书雏强隽逸,结构奇特,风格突出。-其字中宫收紧、四面开张,最为明显-之火是结体中茂浅主笔 得特别夸张,-意怡情-人称“山谷体”,与其师苏轼一起成-为北宋书坛杰出的代表,让宋代书风-物原摆猊唐代书风 束缚。主要代表-作有《松风阁》-、《经伏被神和待》
养-王羲之蘭亭序-有宽领茂林馆代文有清院-让藝质平会少長誠集-五章用題用首-看-永和九年藏在登暮春之初金雲公天下一脉而今見古朝-地-乾隆雨寅四月募是帖一吗仍句-萧翼能無過玉匣伴昭陵勝间-尚想海水歷亲田随泽前亭只廊填獨有山陰雙逸士-錦豪樂款久成煙者子西-義之類香丧张之垫-图片上传于PHOTOSHOP资源站-PS.O EGREEN,ORG
如果国宝会说话摘抄解说词

如果国宝会说话摘抄解说词今天,我们将走进一个神奇的世界——国宝的世界。
国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载体。
假如国宝会说话,它们将如何向世人展示自己的魅力?现在,让我们一起听听国宝们的声音,倾听那个属于中华文明的古老声音,领略那个属于国家记忆的宏大画卷。
第一部分:国宝的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故宫博物院的一员,我的名字叫做“乾隆御笔”。
我是一块千古传世的字画,记录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皇帝乾隆的心声和智慧。
我的文字流畅优美,气势磅礴,通过我,乾隆皇帝向世人展示了他的治国方略和对文化艺术的热爱。
每一划,都是乾隆皇帝智慧的结晶,每一个字,都是文明传承的见证。
大家好,我是我国第一所图书馆的馆藏中的国宝——《毛公鼎》。
我是中国青铜器艺术的瑰宝,也是古代礼器文化的象征。
我的外观虽然有些古朴,但我的文化内涵却是非常丰富的。
通过我的身上的铭文,人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风貌、政治制度和宗教信仰。
我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瑰宝,希望能够一直陪伴大家。
大家好,我是端门石塔。
我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是一座千年古塔。
我高耸入云,外观雄伟壮观,是我国古代建筑工艺的杰作。
我的石刻上刻有精美的浮雕,展现了唐代的文化艺术成就。
我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记录了岁月的痕迹。
希望能够通过我,向大家展示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博大精深。
第二部分:国宝的传世故事国宝背后都有着非常有趣的故事,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讲述几个值得一听的传世故事。
故事一:“乾隆御笔”的墨迹之谜:我是有幸见证了乾隆皇帝的御笔的一次创作过程。
当天,乾隆皇帝在故宫的书房中,手握毛笔,虚心学习着前人的字体,一笔一划之间展现了他的才华与品味。
可是,就在他创作完毕后,他的墨迹竟然消失了。
这不仅令他感到非常烦恼,也让我和其他文物感到非常困惑。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和研究,我们发现这是因为乾隆皇帝使用的是一种独特的颜料,它具有隐形功能,只有在特定的光照条件下才能看到。
这个发现让我们对乾隆的艺术修养和事业成就更加佩服。
文徵明《行书杂咏诗卷》

文徵明《行书杂咏诗卷》《行书杂咏诗卷》,明代,文徵明,纸本墨笔,手卷,纵25厘米,横258厘米,2015保利秋拍8165万元成交明文徵明《溪山深秀图卷》3996x374像素高清大图《杂咏诗卷》为文徵明五十七岁致仕后所书,录自作诗十首,计670字。
诗作分别是:春日同诸友人游西山、二月望与次明道复泛舟出江村桥抵上沙遵陆邂、郭西闲泛、郭西闲泛、春日游支硎天平诸山、春日舟行、游洞庭将归赋此、宿王氏别业、夏日饮以可池亭、停云馆燕坐有怀、停云馆燕坐有怀、习隐。
《杂咏诗卷》曾于清内府《石渠宝笈初编》着录,贮于养心殿鉴藏。
按石渠“凡例”规定,上等书画加钤“乾隆鉴赏”,钤六玺且记载详明。
可见乾隆对其展玩摩挲,宝爱有加。
2015年12月7日,北京保利十周年秋拍“中国古代书画夜场”中,文徵明《杂咏诗卷》以2800万起拍后竞争激烈,经过激烈竞拍,最终以7100万的价格落槌,含佣金成交价为8165万。
文徵明行书《杂咏诗卷》之《春日同诸友人游西山》:不教尘负踏青游,出郭聊为一笑谋。
新水已堪浮艇子,好山无赖上眉头。
风撩鬓影春衫薄,树罨溪阴翠幄稠。
一坞桃花偏入意,江村桥畔小连留。
文徵明行书《杂咏诗卷》之《二月望与次明道复泛舟出江村桥抵上沙遵陆邂》:舟行欲尽有人家,记得横桥自上沙。
南望风烟随鸟没,西来墟落带山斜。
暖催新绿初归柳,水映酣红忽见花。
残酒未醒春困剧,汲溪聊试雨前茶。
文徵明行书《杂咏诗卷》之《郭西闲泛》:雨足新蒲长碧芽,野塘十里抱村斜。
青春语燕窥游舫,白日流云漾浅沙。
湖上修眉远山色,风前薄面小桃花。
老翁负汲归何处,深树鸡鸣有隐家。
文徵明行书《杂咏诗卷》之《春日游支硎天平诸山》:麦陇风微燕子斜,雨晴云日丽江沙。
遥寻支遁烟中寺,初见天平道上花。
过眼溪山劳应接;方春草树发光华。
夕阳半岭归舆急,惭愧城中自有家。
文徵明行书《杂咏诗卷》之《春日舟行》:日出吴山敛雾苍,平桡十里下横塘。
弄春草色偏宜远,绕竹溪流不觉长。
一坞人烟自花柳,千畦麦菜间青黄。
国宝100(1 4卷)

5
071战国·曾 侯乙编钟
1
072西汉·龟 钮银印
073北魏·石 2
雕释迦牟尼佛 与二胁侍菩萨 像
3 074清雍
正·粉彩福寿 双全八桃纹橄 榄瓶
4
075西周·晋 侯稣钟
5
参考书目
076唐·彩绘 1
漆金夹纻阿弥 陀佛坐像
077北宋·耀 2
州窑青釉刻花 缠枝牡丹纹矮 梅瓶
100北宋·《清 明上河图》
参考书目
作者介绍
马未都(1955年3月22日-),出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荣成,中国收藏家、古董鉴赏家,央视《百家讲坛》主 讲人,现为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 1981年,于《中国青年报》发表首部小说 《今夜月儿圆》。之后,组建“海马影视创作室“并创作了《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等多部电视剧。 1996年,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开始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藏品包括陶瓷、古家具、玉 器、漆器、金属器等。2002年,创办全国首家私立博物馆分馆——观复博物馆杭州馆。2008年,开始主讲系列节 目《马未都说收藏》。2016年,获得 “大国非遗工匠文化大使”称号。2019年,参演的首部电影《老师·好》 上映;同年6月,参加的首个综艺节目《圆桌派》第四季在优酷播出。
目录分析
001清乾隆·各种釉 彩大瓶
002唐·昭陵六骏
003西汉·皇后之玺
004清康熙·紫檀三 弯腿画桌
1
005东汉·铜 奔马
006明·金册 2
金镶宝石带金 锭
3
007南宋·曜 变天目盏
4
008清·翡翠 扳指
5
009东魏·石 刻蝉冠菩萨像
010唐·鎏金双蜂团 花纹镂空银香囊
2000年《收藏》总目录

2000年《收藏》总目录【编辑札记】新世纪跨上新台阶白蔚(1-1)《收藏》是一座“桥”白蔚(2-3)两枚标志一副重担白蔚(3-1)【聚焦篇】有望崛起的中国古字画朱浩云(1-23)挥剑斩“假”魔张国瀛(1-26)民间收藏发展五十年陈宝定(1-27)99世界邮展之后的邮市展望殷敏(1-27)探寻文物的增值之道平视之(1-28)中国画:风景这边独好朱勇坤(2-6)论古瓷收藏误导马广彦(2-9)邮坛防伪打假的两把利剑李毅民(2-11)性文物进驻“中华第一街”刘达临(2-13)政策面与卡市行情殷敏(2-17)艺术市场谁争雄?朱勇坤(3-4)书画市场之我见冯增木(3-7)跨入新世纪,民间收藏如何创新?陈宝定(3-8)泉币民刊评比活动应该改进马国利(3-9)集邮与其他藏品郭润康(3-10)邮票投资与新邮发行(3-11)从2000年纪特邮票减量40%谈起李伟新(3-11)邮市上投资与投机的区别凌夫(3-11)2000年新邮的收藏与投资价值黄润权(3-12)2000年新邮预订留下的话题胥昌同(3-12)中国传统字画何以魅力无穷?朱浩云(4-14)为“开放类”集邮鼓与呼许明罡(4-17)走出购买古玩时的心理误区张中伟(4-17)宝玉石将成为今后收藏投资热点杨志达(4-18)藏海观潮话心语――收藏三境界沈泓(4-20)文化情结与经济诱惑冯辉(4-20)集邮经济与邮市陈秀东(4-20)龙年贺年有奖邮资片缘何遭冷遇曹杨(4-20)美国纽约研讨会的《溪岸图》之争――大都会博物馆研讨会一瞥单国强(5-4)谨防纸分币陷阱李亚文(5-7)2000年艺术品拍卖市场前瞻李沙(5-8)金银币市场风险再认识多思(5-10)股票是文物收藏成新宠吴少华(5-12)有聚有散物之常理――中国古代收藏家的聚散观沈振辉(5-13)血史铁证岂容篡改牛双跃(6-4)我的抗战题材收藏樊建川(6-5)投资金币有风险许明罡(6-8)中国画百年回眸(上)朱浩云(6-9)连环画收藏的回顾与展望强者(6-12)木中王者中华奇葩――记陈丽华和她的中国紫檀博物馆王宇清(7-4)用合理政策促文物古玩物畅其流孙轶青(7-6)中国古代收藏的雅俗观沈振辉(7-7)留心收藏你身边的财富韩敏(7-9)中国画百年回眸(下)朱浩云(7-10)石佛运回国藏家添困惑黄立(8-4)开国勋绩光耀千秋孙兢(8-6)某些文玩价格书籍流弊匪浅邓昭辉(8-8)泉市怪异现象录辽原(8-9)《写真大观》再现日军侵华史实王莉娅(9-4)《永乐大典》之谜有望揭开叶雷(9-6)试析收藏市场热点的转换平视之(9-8)扫描古董生意人伏名(9-10)民间收藏与多元化文博事业杜定镐(9-12)走出古瓷收藏的误区王毅高(9-13)谈西安发现的唐三彩窑址叶茂林(9-53)为民间收藏立法刻不容缓马广彦(10-4)“法与非法”何日廓清――京城古玩早市货源地追踪与思考周倜(10-6)半个世纪的艰辛路――翁氏藏书海外回归记卢新宁(10-8)深圳艺术品市场的发展、问题及对策吴蔚秋(10-12)艺术品市场散论孙轶青(11-4)打假乎?修法乎!―“西安首届民间收藏理论研讨会”侧记刘亚军(11-7)常熟翁氏六世藏书入藏上海图书馆始末王世伟(11-9)德化窑白瓷装饰艺术黄汉杰卢金剑(11-11)从西安出土的唐玉器看唐代玉器艺术特征王长启高曼(11-13)北海“石佛事件”引发的思考黄立(12-4)李仁杰状告城东派出所设局陷害藏家亚夫(12-6)樊家井仿古瓷一条街掠影胡元麟(12-8)民间收藏与国际接轨问题初探肖剑(12-9)【指南篇】百年遗恨――敦煌藏经洞藏品流散记陈根远(1-4)文徵明书画及其鉴定潘深亮(1-8)后仿耀瓷的发展及作伪手法禚振西杜文(1-12)蓝釉瓷器鉴定杨静荣(1-16)如何步入投资名人书画之途丁建华(1-19)古钱收藏术语董大勇(1-20)漫谈明代青花瓷器叶佩兰(2-19)从泾阳早周铜器看铜器装饰艺术戴应新(2-22)云冈石窟佛教头像辨伪杭侃黄海(2-26)古钱收藏百年潮董大勇(3-13)收藏与法实例辨析王玉信(3-15)掌上珍奇――漫话鼻烟壶收藏胡元麟(3-18)青铜器辨识录(上)张懋(3-20)富川县发现清末捐监生实收事照谢诚章毛佳培(3-21)我国古代纸钞防伪铁人(3-22)戳穿“电脑机制”币杨文(3-23)戴南海教授评点(3-23)玉器的鉴定与辨伪应具备哪些知识刘学贤(3-24)收藏名家书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冯增木王勇(3-26)旧中国的老股票席建清(3-27)深圳的几种股票和股证田涛(3-30)古钱收藏答读者(一)董大勇(4-4)后仿耀瓷的胎釉鉴定禚振西(4-6)青铜器辨识录(中)张懋(4-9)望美人兮天一方――记流落英伦的国宝《女史箴图》张咏梅(4-12)钱选书画辨伪潘深亮(5-14)真假难辨的小篆书徐建融(5-17)现代仿古玉辨伪举隅张晓清(5-18)青铜器辨识录(下)张懋(5-20)后仿耀瓷的造型鉴定禚振西(5-22)集伪求真王志华(5-24)汤世澍的《岁寒三友图》李烈初(5-26)民国青铜器复制四大流派贾文忠(5-27)连环画发展小史韩绍江(5-29)古钱收藏答读者(二)董大勇(5-30)集藏“对钱”的必备工具书――《新订北宋符合泉志》评介周定国(5-33)赵佶书画辨伪要领潘深亮(6-15)“唐双女俑”辨伪呼林贵刘合心徐涛(6-19)改制银元的鉴别沈习彬(6-21)关于仇英的人物画李烈初(6-22)《满洲农业移民入植图》补遗韩建业(6-24)“三分钟”做出决断――谈书画投资的基本功训练丁建华(6-25)书画风险投资之我见余方才(6-27)古代宫廷象棋活动史话毛宪民(6-28)八大山人书画及其辨伪潘深亮(7-13)古权收藏趣味多杨纪元(7-18)温润如玉的宋代青白瓷宋康年(7-20)中国近代金银币铸行概况(上)董文超(7-22)中国古代的玉器收藏周晓晶(7-24)花香鸟语心旷神怡论古代花鸟画(一)潘深亮袁杰(8-10)铝质毛泽东像章的真伪鉴别周祖赞(8-14)龙年话龙镜(上)王宁(8-15)瓷枕赏析杨焕明(8-18)中国象棋具收藏杂谈张超英(8-20)兰亭序之我见燕山(8-22)中国最早的战国骑马俑陈桂枝(8-24)中国近代金银币铸行概况(下)董文超(8-25)傲霜铁枝又绽梅一份有关梅兰芳的史料金宝山(8-27)倒卖古董栽跟头钱俊皓(8-28)《金鉴外科》价值几何?――答读者问戴南海(8-29)如何开启瓷器收藏之路林海(8-30)瓷艺荟萃见微知著观许昌民间瓷片博物馆有感赵青云(9-15)花香鸟语心旷神怡论古代花鸟画(二)潘深亮袁杰(9-19)龙年话龙镜(下)王宁(9-23)从版刻形式识别版本――清刻本蓝洪峰(9-26)关于水陆画答读者问徐涛(9-28)早期集甲骨文的几个外国人邓华(9-29)清“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奏折发现记苏宝敦(10-23)随行家看家具章用秀(10-25)花香鸟语心旷神怡论古代花鸟画(三)潘深亮袁杰(10-26)初识明清中国外销瓷韩伟(10-29)生动传神的汉代百戏俑悟道人(10-33)花香鸟语心旷神怡论古代花鸟画(四)潘深亮袁杰(11-16)牌坊银锭收藏与辨伪汤勇(11-20)藏书票原作的识别与收藏倪建明(11-21)中国古代收藏家的灾厄观沈振辉(11-23)欧洲青铜雕塑王福阳曹京馨(12-10)通州北运河出土大批古代瓷片吴金亮(12-14)古钱收藏答读者(三)董大勇(12-15)铜器行话种种贾文忠(12-17)青铜辨伪答读者张懋(12-18)文物知识答读者吴晓丛(12-68)【英才篇】追寻国宝五十年记著名书画鉴定家杨仁恺先生石朝阳(1-30)扬四海风采聚中华神宝王双淮和他的瓶装船模金宝山(1-33)收藏泰斗张伯驹(七)郑理(1-36)青松苍劲风范长存追念著名国画家宋文治先生家瑞小锋(1-39)陈国勇画作欣赏(1-41)周叔?q的藏书佳话周慰曾(2-28)刘宇一共和国史诗画卷又添新篇章叶雷(2-32)李世南其人其画盛茂柏(2-35)张广俊山水画新作选(2-38)张大壮与庞莱臣谷苇(2-40)收藏泰斗张伯驹(八)郑理(2-42)追踪国宝“金饼”丁建民(3-31)西安北郊“金饼”之谜夏社勇(3-33)“醉泉翁”刘恩甫吴承建(3-34)收藏泰斗张伯驹(九)郑理(3-35)陈继儒乞巧词行书轴李迎(3-37)魏金国作品欣赏(3-38)樊昌哲画作欣赏(3-39)从收藏家到文博专家记韩慎先先生弼厚(4-23)梁启超和他的饮冰室藏拓陈根远(4-26)吴月琳书画作品欣赏(4-28)收藏泰斗张伯驹(十)郑理(4-30)收藏十载光照千秋――李银伟的油灯收藏陈邦仁(5-35)收藏泰斗张伯驹(十一)郑理(5-38)备受青睐的刘宇一作品好运(5-41)张若澄山水图轴丁可珍(5-42)纪晓岚和《阅微草堂砚谱》阎家宪(6-30)刘一原的意象花卉和心象风景盛茂柏(6-32)海派收藏的创始人钱化佛蓝翔(7-28)施嘉干先生和他的中外钱币收藏周祥(7-30)山东丁氏家族及其青铜器收藏杨波阎勇(7-33)墨林跋涉者――记古墨收藏家王毅金宝山(7-35)砚中有真意――谢兴民和寿石斋藏砚赵发元贺苓(7-39)翁同飨与收藏蒋伟国(8-32)冯纶先生及其藏印方磊(8-35)期刊园地传薪人――记创刊号收藏家冯建忠俞?]勋(8-36)赫赫收藏家拳拳赤子心――忆先父端甫公徐绪玲(9-31)泉源不断自流长――记泉香阁主王定祥师健英(9-35)山沟里飞出了凤凰――记集报家高明亮彭援军(9-38)斯人已逝风范永存――李初梨先生捐献文物散记胡昌健(10-14)百年藏雕版慨然献国家宁荫棠(10-17)徐氏献宝功盖和璧云希正(10-20)郭沫若与篆刻许若石(11-24)徐世章的藏砚蔡鸿茹(11-27)自学成才的钱币专家陈尊祥赵廷杰(11-29)浙北农民藏书第一家王力中(11-31)郑振铎与江南古籍大抢救杜恩龙(12-20)农民王琳和他的万卷藏书杨桦明(12-22)“生死存亡之战”――李德生、杨静仁、伍修权的三帧书法姜晗(12-23)古玩鉴藏家马良任学启(12-26)【博古篇】贵重珊瑚的收藏杨志达(1-43)珍奇的“试机试模重压币”――兼谈加字改年铜元成因潘克武(1-44)纸币珍品“中法实业银行”钞票张和平(1-45)山西长子县出土铁质大布黄千马贵生(1-46)币中之珍――喀什道南乔民(1-46)新发现的“大中”铅钱浅析吴金亮(1-47)“同治重宝”宝台当十钱胡沙嘉(1-48)西安珍存郑和下西洋重要史料董大勇(2-45)王书真迹何处觅伊非(2-47)汉砚拾珍崔庚浩呼林贵(2-48)红军纸币慰英灵润株(2-49)一枚挖补改刻的古钱张志煌(2-50)洪武通宝背济小平钱杨春林(2-50)也谈“华比银行”钞票方耀成(2-50)形形色色的世界珍奇货币黄爱群(2-51)一张无号的百元人民币郭庆松(2-51)清末民初安徽流通的几种纸币章安庆(2-52)西藏银币“章嘎嘎布”铜样币赵氏(2-54)花钱“青钱万选”唐中元(2-54)珍贵的战国原始青釉兽面鼎魏泽南(3-26)废旧铜里觅珍宝――山西拣选文物一瞥张献哲(3-40)犀角史话朱军(3-42)石眼珍奇苴却砚何可人(3-44)闲话宋代蝉形水晶砚孟滢(3-46)被遗忘的红军布币王建国(3-47)漫谈意大利近现代流通硬币喻战勇(3-49)“邓司令部监制”铅币那明发(3-51)西安发现“景和”钱陶斋罗庆云(3-52)1982年壹分硬币有两个版别柳忠良(3-52)从版刻形式识别版本――唐、五代、宋刻本(上)蓝洪峰(3-53)对“倒印币值”币的一次见识王向伟(3-53)一枚难以释读的钱冯尔平(4-35)关于磬币的思考千里(4-50)开元通宝母钱辨析曾志宏(4-51)“桥形币”非币刘敏(4-53)唐代金盒趣谈申秦雁(4-55)天地会银票雷晴波(4-56)纸币珍品《交通银行》大银元券张和平(4-58)建国五十周年纪念钞防伪特征任立新(4-59)明清家具的收藏与投资肖栋(5-43)朱陶青花洪武遗韵――浅谈古代越南青花瓷器潘辉(5-45)从版刻形式识别版本――唐、五代、宋刻本(下)蓝洪峰(5-46)谈谈珍钞纪念票王斌(5-48)宝福局康熙通宝赏析王季元(5-49)“贵州土司泉”质疑汤勇(5-50)东北抗日组织发行的货币润株(5-51)载入《资本论》的清代官员王茂荫曹永利(5-52)袁像嘉禾银元异版三品罗成忠(5-53)辽代祝语钱“皇帝万岁”丁进军(5-54)浙江地方银行小纸币李家洪(5-54)攻玉宝砂张忠勋(5-67)从版刻形式识别版本――辽、金、元刻本蓝洪峰(6-34)套印本――古籍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德合(6-37)清代粉彩瓷略说张国柱(6-38)民国开光瓷杨明旭(6-39)清代錾花“渔樵耕读图”铜手炉姜晋(6-40)古墨的鉴别、鉴赏与收藏柯小武(6-41)宋元通宝两品寇英武(6-43)圣宋元宝锡母杜才华(6-43)飞龙进宝程旭峰(6-44)西康省银行藏币券朱清华李东(6-45)西夏古钱浅谈孟建民(6-46)我藏古罗马金币李生程(6-46)我藏金元宝李成吉(6-47)陕北地方实业银行地名券钞票韩有政(6-47)玛丽亚?泰雷萨银币李智信(6-48)中国铜元收藏工具书比较戴金生(7-41)中华民国孙像“开国纪念币”银元版别赏析周传芳(7-42)豫鄂边区建设银行纸币鲁永学(7-45)几枚印有抗日口号的纸币郭亮(7-47)从版刻形式识别版本明刻本蓝洪峰(7-49)铜元收藏王远峰(8-40)漫话新疆红钱南乔民(8-4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经济建设公债润株(8-43)陕西大清银行贰两银票雷晴波(8-44)因特网上的钱币收藏崇庆春(8-45)我的两枚少见古钱杨群仙(8-46)话说“洪宪瓷”张咏梅(8-47)民窑青花并非不值钱金宝杰(8-49)晋元碑刻《兰亭序》拓片考略张晓鸿(9-39)说说“再和墨”张燕(9-41)最大的半两到底有多大吴士松(9-42)开平矿务的股票与纸币任哮岗(9-44)话说新莽六泉十布党顺民童德明(9-46)特种纪念币逢低吸纳早受益顾祥兴(9-47)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发行的期票朱清华李东(9-48)方寸中的太平天国钱周云(9-49)河北又现双点通“崇宁通宝”佚名(9-49)小议咸丰雕母、母钱与子钱王文良(10-52)国庆纪念币综述杨晓时(10-54)“陕西省造光绪元宝”银币初探朱清华李东(10-56)四化圆钱发现新版式曹长尧(10-57)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签字版银币杨彤勇(10-58)两枚稀见的乾元重宝夏社勇(10-59)戥子收藏面面观周长年(11-33)西安东郊西汉墓出土的青铜染器张海云(11-35)杭州西湖湖底露出历代钱币(11-35)宋代淄博窑瓷祖探秘魏传来(11-36)川陕苏区布币琐谈吕长生翦宁(11-37)我国流通硬分币概况陈宏建(11-39)一张无章伍仟元人民币莫子荣(11-40)圣宋元宝折二锡母杜才华(11-41)三体淳熙元宝小平钱李加平(11-41)外国金币淘金难余榴梁(11-42)“光绪通宝”扁方小考杨慧(11-42)绝版欧盟流通币将成热点顾祥兴(11-45)永昌之棋甲天下――明代围棋珍品永子在云南亮相罗绍青(12-28)西汉龙凤纹玉佩的时代特征及其辨伪尹夏清(12-29)吴伯滔竹刻作品晨欣(12-30)精美的踏雪寻梅笔筒周丽(12-30)朱彭寿及其钱币著述陈嘉祥(12-31)中华苏维埃纸币初探连春(12-33)“熙朝柱石”背八宝钱冯瑞林(12-35)咸丰三年户部官票拾两票周传芳(12-36)雍正通宝背满文宝宁局铜钱初探程远(12-36)一枚香港早期银币袁克林(12-37)日本“庆应通宝”钱百花泉主(12-38)【百花篇】新中国邮票的经济价值李毅民(1-49)我看2000年新邮预订吴荣先(1-51)澳门邮票沧桑史王晓龙(1-52)澳门的邮商和邮市黄润权(1-53)集邮者眼中的门券收藏周云(1-54)我收藏的人民大会堂请柬及其他孙兢(1-55)话说金融卡冯京三(1-56)石缘――我与松花江观赏石王世标(1-59)徽章历史铁证如山――反击美国考克斯报告蔡宁(1-60)洛阳黄河石鉴赏和士全(1-62)陆君祥和他的带钩收藏阎志新(1-63)说长道短话明信片(一)从通信上品沦为炒作物居洽群(2-55)集邮杂谈杨耀增(2-56)手绘封上的书法艺术韩有政(2-57)黄杨木雕“公婆老寿星”俞可定(2-57)浅析生肖磁卡的投资前景陈利敏(2-58)方寸天地话税票姚项卢(2-58)香港早期的邮用税票丁蘖(2-59)江都发现抗日时期新四军提粮证肖保余(2-59)火花收藏漫议王玉信(2-60)婺源奇石小考江云青(2-61)趣味钥匙链收藏之乐郑清源(2-62)龙与烟标黄新南(3-17)说长道短话明信片(二)――片和邮资图规格变化居洽群(3-56)从生肖文化到生肖邮票任敏刚(3-57)元代鸡猴形瓷水注张国柱(3-58)我珍爱的邮票实寄封白兴亮(3-59)一张新颖别致的门票刘渝(3-60)正确培育火花市场向飞(3-60)休闲集衣标彭学文(3-61)精美的购粮奖励布票余长辉(3-61)海百合化石王在卉(3-62)鬼斧神工灵璧石王文正(3-62)小叙中国勋章制度的缘起哈恩忠(3-63)独具魅力的中国吉祥文化叶雷(3-64)黄宾虹和林散之的传世之作甲乙(3-65)中国的股票及其收藏李毅民(4-33)《中国老股票》(珍藏本)扫描孙豹隐(4-36)延安门券换新颜魏协武(4-36)兔年彩票皆精彩黎永桥(4-37)中国徽章之最蔡宁(4-38)说长道短话明信片(三)――明信片上的铭记居洽群(4-40)漫话异型邮票龙迪(4-41)漫谈龙邮票黎普(4-42)喜忧参半藏火柴孙祥鹤(4-44)深谙烟签助读烟标苏福钢(4-47)古老而年轻的经石赵亮(4-48)令人称奇的团体附减优惠门券古友(5-16)我爱十二生肖邮票欧阳润芝(5-21)新型的收藏品――税票赵天华(5-34)谈股票的实物化与非实物化厉以宁(5-44)集邮忆旧录(一)叶季戎(5-55)新中国的老股票席建清(5-56)珍贵的清朝、民国及新中国早期彩票陆克勤(5-58)贵州最早正式发行的粮票吴华国(5-59)《红楼梦》人物香烟卡欣赏高冠群(5-60)大众化的收藏品――香烟画片烟霞过客(5-62)集花撷趣赵汝永(5-63)陕甘宁边区的“丰足”火花徐冶(5-64)西藏门券展新容刘永禄(5-65)电话卡上的名桥汤强(5-66)我的“文革”唱片收藏陈荣发(5-68)从火花看当年日本政局及与满洲的关系(上)黄汉森(6-49)集邮忆旧录(二)叶季戎(6-52)关于清代印花税征收史的探讨廉文煜(6-53)实寄封片的收集与投资龚生建(6-54)珍藏画家签名张少求(6-55)未来的邮政和邮票庚晋(6-56)早期的故宫明信片朱扬(6-57)陈仓石鼓喜上金卡鲁纯(6-57)清代股票的时代特征李毅民(6-58)从保健票说到代金券冯伟(6-60)试给“粮票”下定义叶青(6-61)收藏新宠――彩票李盛仙(6-62)“金扇香烟”的烟标版王鸿鹏(6-62)浅析门券品级的划分李克定(6-63)我珍藏的布票票样谢杉(6-64)难得的“平原省米粮证”吴凤菊(7-27)有趣的“彩票电话投注卡”黎永桥(7-46)日本东史郎题写的纪念封马伯贤(7-51)从火花看当年日本政局及与满洲的关系(下)黄汉森(7-52)集邮忆旧录(三)叶季戎(7-57)“纪121”邮票背后的秘闻郑启五(7-58)旧封残忆李士谦(7-59)中国早中期门券研究二题李克定(7-60)记述农民翻身史的土地证张国柱(7-61)苏东坡与北海石吴忠波(7-63)藏框小记晨欣(7-65)当铺与当票胡贵平(8-31)两枚油票两种心情李建民(8-34)集邮藏书票赏析黄剑波(8-50)珍邮价值的衡定黄继光(8-52)浅析金融卡――兼与《话说金融卡》一文作者商榷蒋访贤(8-54)集邮忆旧录(四)叶季戎(8-55)收藏新品――银行年历卡陈长孺(8-56)武汉的古典名著月票花李彰平(8-57)奇石的收藏价值李奇(8-58)狮与狮艺吴德宏(8-59)上海第一套系列站台票叶宁(8-60)微山岛及其门券马洪义(8-61)无法收回的新错片谢德昂(8-61)袖珍邮刊――《明信片报》陈朴(9-50)集邮忆旧录(五)叶季戎(9-51)一件记录了日寇暴行的邮简凌德生(9-52)中国八大菜系与台湾中华美食邮票肖高键(9-53)旅游门券收藏面面观何敏(9-54)门券之中观历史王雪刘昕(9-55)火花的分类与整理陈万堂(9-56)烟标漫谈(一)――状元公设计的烟标居洽群(9-57)我收藏的选民证单修治(9-58)革命文物――“完工证”润株(9-59)双龙桥磁卡补遗陈波(9-59)一段历史见证侯立中(9-60)玛瑙石观赏浅识邹顺驹(9-61)龙年赏龙石(9-63)延安是毛泽东像章的发源地许静(9-64)一张日寇的反动传单于淼(9-66)神奇的新疆硅化木李都(10-60)集邮藏品的“结局”纵横谈黄继光(10-63)美丽牌香烟诞生于何年――兼与周继烈先生商榷张贵洲(10-64)烟标漫谈(二)居洽群(10-65)集邮忆旧录(六)叶季戎(10-68)《纪念巴黎公社一百周年》邮票之谜郑启五(11-52)集邮忆旧录(七)叶季戎(11-53)清代印花税票实用票据真伪辨高?e(11-54)浅谈幽默漫画邮品的收藏周春倩向前(11-54)浅谈风光邮资片集藏赵方英(11-55)拍卖会门券郑清源(11-56)苍山韵风月奇石吐云烟――造化天成的云南大理石杨荣生(11-57)情有独钟木化石吴云华(11-60)烟标漫谈(三)居洽群(11-62)烟标收藏与收藏家朱汉春(11-63)百年前的大清国铁路债券雷晴波(11-64)一张清代船票褚纳新(11-65)一张红军借谷证连春(11-65)民间算盘种种陈宝定(12-24)我的集邮之道蒋兆林(12-42)古朴雅致的故宫明信片詹福寿(12-43)集邮忆旧录(八)叶季戎(12-44)谈门券收藏展览与交流李克定(12-45)值得研究的“文革”门券王运明(12-46)非同寻常的藏品――功劳证蔡宁(12-47)清嘉庆年间常熟的“烟户门牌”郭亮(12-49)抗战经济的历史见证――粮食库券周云(12-50)名帖与手本储敖生(12-5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宝沉浮话“三希”
作者:吴勇
来源:《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2013年第04期
北京是我们祖国的首都,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而其中最耀眼的名胜,当属位于北京市中心的故宫了。
故宫也称“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的皇宫,这里曾居住过二十四位皇帝,既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皇宫建筑杰作,又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
在故宫的艺术品收藏中,历代书法艺术珍品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而著名的“三希堂”就是荟萃了这些国宝的地方。
三希堂原名温室,面积不足八平方米,这间皇宫中罕见的“袖珍”书房,却因为乾隆皇帝的三件稀世珍藏而赫赫有名。
关于三希堂名称的由来,一般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即士人希望成为贤人,贤人希望成为圣人,圣人希望成为知天之人。
“三希”是鼓励自己不懈追求,勤奋自勉。
第二种公认的解释是,古文“希”同“稀”,“三希”即三件稀世珍宝。
乾隆皇帝在自书的《三希堂记》中也说:“内府秘笈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近又得王珣《伯远帖》,皆稀世之珍也。
因就养心殿温室,移其名曰…三希堂‟,以藏之。
”
三希堂虽小,但陈设古朴别致,环境幽雅。
墙壁上有乾隆书写的“三希堂”匾额、“怀抱观古今,深心托豪素”对联和《三希堂记》墨迹,还有画家金廷标的《王羲之学书图》、沈德潜作的《三希堂歌》以及董邦达的山水画等,五颜六色的瓷壁瓶和壁瓶下楠木《三希堂法帖》木匣,散发出的浓浓书卷气为三希堂增添了无限韵致。
“三希”中的《快雪时晴帖》为唐人摹本,是王羲之传世代表作之一。
因帖内有“快雪时晴”几字而得名。
此帖用笔洒脱,字体舒朗,动中有稳,是王体行书中的精品。
乾隆在位的六十年间,对这幅墨宝的热情始终不减,经常在三希堂临摹和玩味,反复为之题跋,一生竟对此帖做过七十三次题跋。
《中秋帖》没有落款,相传为王献之书,也有人怀疑是宋代米芾的临本。
王献之是王羲之第七子,书法受其父影响,且又有创新,此帖接近草书,用笔如行云流水,完美至极。
王羲之被人们尊称为“书圣”,而王献之则被称为“小圣”。
《伯远帖》是王珣问候亲友的一通书函。
王珣是王羲之的远房侄子。
《伯远帖》行笔自然流畅,俊丽秀雅,瘦硬开张,清人姚鼐(n4i)称赞它“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洞”,是东晋时十分难得的名人书法真迹,且是东晋王氏家族存世的唯一真迹,一直被书法家、收藏家、鉴赏家视为稀世瑰宝。
这“三希”在近代经历了颠沛流离,《快雪时晴帖》在抗日战争期间随大批故宫文物南迁,漂泊了大半个中国,最终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中秋帖》《伯远帖》曾被盗出宫,历经劫难,四易其主,1950年经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动用巨资从香港购回,最终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同学们有机会到北京,一定要到“三希堂”看一看哟!
(吴勇江苏省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南京林业大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