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高中生物易错题(1)
高中生物经典易错题

高中生物经典纠错题一、必修1(新题)下列有关细胞内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逆转录和DNA复制所需的原料不同D、转录产生的各种RNA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新题)下列选项符合右图曲线走势的是()A、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程度与细胞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B、甲状腺激素浓度与促甲状腺激素浓度之间的关系C、血清中相应抗体的浓度与注射疫苗后的时间之间的关系D、植物体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和环境温度的关系某种植物细胞在浓度分别为200mmol/L和400mmol/L的M物质溶液中,细胞吸收M的速率都是10mmol/min。
对此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A.M是从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跨膜运输的B.M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C.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主动运输D.所需能量供应不足将从同一新鲜马铃薯块茎上取得的形状质量相同的薯条分为等量的四组,分别浸入I-Ⅳ四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1h后,溶液的质量变化百分率如下表一。
从四个不同的新鲜马铃薯块茎上,取得形状质量相同、数量相等的薯条①-④组,分别浸入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1h 后,薯条的质量变化百分率如下表二。
则表一所列的四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开始时浓度最低的,以及表二所列的四组不同薯条中细胞液开始时浓度最低的分别是()A.I、① B.I、④ C.Ⅳ、① D.Ⅳ、④为研究植物A能不能移植到B地生长,某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个测定植物A细胞液浓度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如下表:为保证植物A移植后能正常生存,小组成员又测定了B地土壤溶液浓度。
该地土壤溶液的浓度应为 ( )A.≥0.2 B.≤0.15 C.≥0.3 D.≤0.2下图Ⅰ中放一盆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Ⅱ处为一U型管,Ⅲ处放一只健康的小白鼠,Ⅵ处为一定浓速度的NaOH溶液,V使装置中的空气以一定速度按箭头方向流动,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以下实验。
据图分析回答:(1)开关①打开,②③关闭,如果不给光照,装置内空气中(物质)含量增加。
高中生物易错题精选270题分章节汇总

高中生物易错题精选270题分章节汇总
本文档汇总了高中生物科目中的一些易错题,总计270道。
这些题目按照章节进行分类,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复和准备考试。
第一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1. 在细胞中,哪个细胞器主要负责合成蛋白质?
2.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
第二章:遗传的分子基础
1. DNA分子结构是什么?
2. 以下哪种基因突变方式具有最大的影响范围?
...
第三章:变异与进化
1. 环境变化对进化的影响是什么?
2. 下列哪项是导致物种灭绝的主要因素?
...
第四章:生物技术
1. 以下哪个是克隆动物诞生的方法?
2. 什么是转基因生物?
...
第五章:植物激素与生长调节...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调节
...
第七章:人体免疫
...
第八章: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九章: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第十章: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第十一章:生物科学与社会
...
通过仔细复和解答这些易错题,学生们可以对高中生物知识进行深入的巩固和理解,为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希望本文档对学生们的研究有所帮助!
请注意,本文档中的题目总计270道,但具体的答案和解析暂未提供。
如需获取相关答案和解析,请参考原始题目来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组成细胞的分子重点易错题

(每日一练)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组成细胞的分子重点易错题单选题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易导致实验失败的操作是()①蛋白质鉴定时,将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混合后再加入样液②还原糖鉴定时,需要进行水浴加热③脂肪鉴定时,实验材料选用花生油,染色剂选用苏丹Ш染液④脂肪鉴定过程中,对装片染色后需用清水漂洗后放在显微镜下镜检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①蛋白质鉴定时,应先加少量的NaOH溶液,后加入CuSO4溶液,①错误;②还原糖鉴定时,需要进行水浴加热,会形成砖红色沉淀,②正确;③脂肪鉴定时,实验材料选用花生油,染色剂选用苏丹Ш将脂肪染成橘黄色,③正确;④脂肪鉴定过程中,对装片染色后需用50%酒精漂洗后放在显微镜下镜检,④错误。
故选A。
2、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依次是()A.核酸、蛋白质、糖类、细胞B.核酸、蛋白质、细胞、糖类C.蛋白质、核酸、细胞、脂肪D.蛋白质、核酸、细胞、糖类答案:D解析: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①有的蛋白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②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③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④有的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⑤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
2)、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3)、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4)、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
通用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本质重点易错题

(每日一练)通用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本质重点易错题单选题1、如图所示为某基因片段中有一条链被15N标记。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限制酶和DNA酶作用于①处,DNA解旋酶作用于③处B.②是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图示的碱基对共有14个氢键C.把此DNA放在含14N的原料的PCR体系中扩增3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1/8D.若该基因一条链上G+C占60%,则其转录成的mRNA链中G+C一定也占60%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DNA分子片段,部位①为磷酸二酯键,是限制酶、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部位;②处是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部位③为氢键,是解旋酶的作用部位。
①处为磷酸二酯键,是限制酶、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的作用位点,③处为氢键,是DNA解旋酶的作用位点,A正确;②处是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图示的碱基对共有4×2+2×3=14个氢键,B正确;把此DNA放在含14N的原料的PCR体系中扩增3代得到23=8个DNA分子,因此子代中含15N的DNA占1/8,C正确;若该基因一条链上G+C占60%,由于基因内部有非编码序列,所以转录成的成熟的mRNA链中G+C不一定也占60%,D错误。
2、现将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且核DNA都已用32P标记的一个细胞,放在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若该细胞先连续进行2次有丝分裂,再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则含32P的子细胞数量最少和最多分别是()A.2,16B.2,8C.4,8D.4,16答案:C解析:有丝分裂中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另外DNA是半保留复制。
一个细胞含有的2对同源染色体上的4个DNA分子、共8条脱氧核苷酸链都被32P标记。
将该细胞放在不含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2次有丝分裂,共形成4个子细胞,每个细胞中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4个DNA分子。
依据DNA的半保留复制和有丝分裂过程可推知,8条被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链分别进入到8个DNA分子中,4个子细胞中至少有2个细胞含有32P,最多有4个细胞含有32P。
全国通用2023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重点易错题

全国通用2023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重点易错题单选题1、利用杂交育种方法,可培育出具有两种优良性状的作物新品种。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所选的原始材料分别具有某种优良性状且能稳定遗传B.杂交一次,得到F1,若F1在性状上符合要求,则可直接用于扩大栽培C.让F1自交,得到F2,从F2中初步选取性状上符合要求的类型D.把初步选出的类型进一步隔离自交和汰劣留良,直到确认不再发生性状分离答案:B分析:杂交育种的相关知识:1 .概念: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2 .原理:基因重组。
通过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从而产生新的优良性状。
3 .优点:可以将两个或多个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
4 .缺点:不会产生新基因,且杂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育种过程缓慢,过程复杂。
A、所选的原始材料应分别具有某种优良性状且能稳定遗传,通过杂交育种可以将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上,A正确;B、直接用于扩大栽培的个体除了性状上符合要求外,还要能稳定遗传,B错误;C、杂交育种的过程是杂交一次,得到F1,让F1自交,得到F2,从F2中初步选取性状上符合要求的类型,再把初步选出的类型进一步隔离自交和汰劣留良,直到不再发生性状分离,C正确;D、从F2中初步选取性状上符合要求的类型,再把初步选出的类型进一步隔离自交和汰劣留良,直到不再发生性状分离,D正确;故选B。
2、下图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A.B.C.D.答案:C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A、DD是纯合体,不含等位基因,只能产生一种配子,不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A错误;B、dd是纯合体,不含等位基因,只能产生一种配子,不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B错误;C、Dd是杂合体,含等位基因,图中表示了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其上的等位基因分离,产生D和d两种配子,比例1:1,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C正确;D、表示DD和Dd都表现为高茎,说明D对d完全显性,不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D错误。
高中生物易错点整理(必修).docx

高中生物易错习题(必修)必修一分子与细胞1、 (2008 •广州一模)下列是对组成细胞分子的描述,正确的是A. 核酸是生物体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B. 生物大分子都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 生物体内参与信息传递的信息分子是蛋白质D. 组成细胞的各种分子都因物种不同而存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别2、 (2008 •江门调研)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与“A”所对应的名称相符合的是① ② ③ ④A. ①一腺d 票吟核糖核昔酸B.②一腺昔C.③一腺嚓吟脱氧核昔酸D.④一腺嚓吟3、(2008-上海普陀区期末)某生物研究小组对栽培在密闭玻璃温室中的植物进行研究,用红必修二遗传与进化6、 已知某DNA 分子共含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 : G : T : C=l : 2: 3: 4。
该DNA 分子连续复制2次,共需要鸟嚓吟脱氧核昔酸分子数是A. 600 个B. 900 个C. 1200 个D. 1800 个7、 水稻抗瘟病对易感瘟病为显性,现有甲、乙两种抗瘟病的水稻,其中一种为杂合子。
现在 需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瘟病水稻应选用下列那种方法最为简便、易行A.甲X 乙B.甲X 乙得Fi 再自交C.甲、乙分别与隐性类型测交D.让甲与乙分别自交 8、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 )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 )两种遗 传病的系谱图。
据图回答:⑴甲病致病基因位于 _________ 染色体上,为 _________ 性基因。
从系谱图上可以看出,甲病的遗传特点是子代患病,则亲代 ________________ o⑵假设III 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则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
1112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_ 。
假设III1和皿5结婚生了一个男孩,则该男孩患一种病的几率为 __________ ,所以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
9、右图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是II 、HI 、IV 、X 、Y外线测量仪对室内空气中的CO2含量进行24小时测定, 的曲线 A. B. C. D.(如图)。
易错点01 组成细胞的分子-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易错题(学生版)

易错点01 组成细胞的分子易错题【01】对单体和多聚体的对应关系及元素组成认识不清易错题【02】对细胞中的主要有机物合成场所和主要功能认识不清易错题【03】对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变化与代谢活性关系认识不清易错题【04】对生物体内主要有机物的鉴定实验原理和现象有混淆01对单体和多聚体的对应关系及元素组成认识不清(2020年天津高考生物试卷·2)组成下列多聚体的单体的种类最多的是( )A.血红蛋白B.DNAC.淀粉D.纤维素【错因】多糖、蛋白质、核酸,是最主要的几种生物大分子有机物,都是由许多基本组成单位(单体)连接而成,多糖的单体是单糖,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
学生在这里要正确识记各种大分子物质的组成单位。
【问诊】血红蛋白属于蛋白质,构成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约有20种;组成DNA的单体是脱氧核苷酸,有4种;组成淀粉和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所以单体种类最多的是血红蛋白。
【答案】A【叮嘱】有机化合物糖类由C、H、O 3种元素组成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脂质主要由C、H、O组成(C/H比例高于糖类),有些还含N、P脂肪:细胞代谢所需能量的主要储存形式。
类脂中的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物质。
固醇:在细胞的营养、调节、和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
(如: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蛋白质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由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生命除C、H、O、N外,大多数蛋白质还含有S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酸由C、H、O、N、P 5种元素构成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载体,在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1.下列关于细胞中生物大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碳链是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基础B.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有机物都是生物大分子C.细胞利用种类较少的小分子脱水合成种类繁多的生物大分子D.细胞中生物大分子的合成需要酶来催化2.(2019江苏卷·1)下列关于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酸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相同B.核酸的合成需要相应蛋白质的参与C.蛋白质的分解都需要核酸的直接参与D.高温会破坏蛋白质和核酸分子中肽键02对细胞中的主要有机物合成场所和主要功能认识不清(2019全国卷II·1)在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核中能够合成的物质分别是A.脂质、RNAB.氨基酸、蛋白质C.RNA、DNAD.DNA、蛋白质【错因】对细胞中不同有机物的合成场所分辨不清,影响判断【问诊】内质网可以合成脂质,细胞核中可以发生转录合成RNA,A正确;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错误;内质网中不能合成RNA,细胞核中可以合成DNA和RNA,C错误;内质网中不能合成DNA,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D错误。
高考生物常见易错题解析

高考生物常见易错题解析高考生物考试作为理科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考生们的一大挑战。
由于生物知识点较多且复杂,许多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易错题。
为了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备考生物,本文将对高考生物中常见的易错题进行解析。
1. 遗传学易错题遗传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高考生物中的一大重点。
但是在遗传学中,有些概念和原理容易混淆,导致考生出现易错题。
例题:下列关于显性和隐性遗传的描述,正确的是?A. 显性遗传是指表现型由两个等位基因决定。
B. 显性遗传是指表现型由一个等位基因决定。
C. 隐性遗传是指表现型由两个等位基因决定。
D. 隐性遗传是指表现型由一个等位基因决定。
解析:正确答案是B。
显性遗传是指表现型由一个等位基因决定,隐性遗传是指表现型由两个等位基因决定。
考生容易将显性和隐性的基因数量与表现型联系混淆,导致选错答案。
2. 分子生物学易错题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高考生物考试也是一个重点。
在分子生物学中,一些细节和概念容易让考生们感到困惑。
例题:在光合作用中,产生氧气的主要场所是?A. 叶绿体B. 线粒体C. 细胞核D. 液泡解析:正确答案是A。
在光合作用中,光合有机物的合成和产生氧气主要发生在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
考生容易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产物混淆,导致选错答案。
3. 生态学易错题生态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高考生物中的一大难点。
在生态学中,一些复杂的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概念容易让考生们感到困惑。
例题: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 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向上流动。
B. 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向下流动。
C. 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中可以从生物体流向非生物体。
D. 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中可以从非生物体流向生物体。
解析:正确答案是C。
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可以在生物体和非生物体之间相互流动。
考生容易将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与生态环境联系混淆,导致选错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高中生物易错题(1)
2
———————————————————————————————— 作者: ———————————————————————————————— 日期:
3
1.滤液细线画的过粗可能会导致色素带出现重叠。 2.腐乳胚若被细菌污染表面会出现粘性物。 3.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氧的含量更多。 4.线粒体内膜上的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高于外膜。 5.内质网膜为多种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 6.溶酶体可以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以保持细胞的功能稳定。 7.母细胞和子细胞中DNA的含量是稳定的,意义:保持亲代细胞和子细胞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8.21三体综合征原因 ① 21号染色体在M1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有2个异常染色体配子 ② 在M2非姐妹染色体未分离
4
有1个异常染色体配子,2个正常配子 9.大肠杆菌无核膜,核仁,且能进行转录和翻译。 10.乳酸菌不含线粒体,但能进行无氧呼吸。 11. 硝化细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属于自养生物。 12.细胞能正常的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细胞保持完整性。 13.淀粉酶,蛋白酶:帮助消化 胰蛋白酶:化脓性伤口的净化 纤溶酶,尿激酶:血栓治疗 14.酶与底物结合成促使底物分解都不需要能量。 15.现配现用的试剂:斐林试剂,二苯胺。 16.无籽西瓜无籽的原因:减数分裂时,发生联会紊乱,无法产生生殖细胞。 17.高温条件下,酶容易失活,原因:高温使酶的空间结构破坏。 18.破伤风杆菌和大肠杆菌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二三阶段。 19.细胞癌变过程中基因发生突变,细胞周期缩短。 20.发生质壁分离的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5
发生质壁分离的内因:原生质层的通透性比细胞壁的通透性好 21.斐林试剂的正确使用方法:等量混合,现配现用 22.影响限制酶处理效果 ① 反应温度 ② 缓冲液PH ③ 限制酶浓度 23.被标记的细胞数目逐渐减少:原来被标记的细胞死亡消失。 24.筛管细胞作用:运输有机物。 25.从个体水平鉴别抗盐转基因烟草是否培育成功的方法:用一定浓度盐水浇灌转基因幼苗或移栽到盐碱地中观察其生长状态。
26.叶肉细胞高度分化,不能进行细胞分裂。 27.在细胞中由少量mRNA就可以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蛋白质,其主要原因是一条mRNA上通常结合着若干个核糖体。
28.各种色素能在滤纸条上分离的原理是: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29.大部分与新陈代谢有关的酶活性降低,一些水解酶的活性增强。 30.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大肠杆菌的细胞中,利用细菌体内的物质进行大量增值,说明DNA分子能够自我复制和指导蛋白质合成。
31.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其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版,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的准确性,因而DNA分子能比较准确的在亲子代间传递信息。
32.细胞松弛素B能阻滞细胞分裂而导致染色体加倍,可用于诱导三倍体。用细胞松弛素B分别阻滞卵母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和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
预测三倍体出现率最低的是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 原因:受精卵含两个染色体组,染色体加倍后形成的个体是四倍体而不是三倍体。 33.夜晚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可提高蔬菜产量。 34.组织细胞的呼吸通过人体嘴呼吸,通过血液传输,提供给组织细胞。 35.细胞中RNA/核DNA:生长旺盛细胞>衰老细胞。 36.光合作用固定的二氧化碳不仅通过气孔吸收,还有自身呼吸作用产生的。
6
37.光反应和暗反应都可以在光照条件下进行。 38.萨克斯的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有淀粉产生。 39.原核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遵循遗传定律。 40.物质组成:丙酮酸:C,H,O 脂肪酸:C,H,O 胰岛素:C,H,O,N 核苷酸:C,H,O,N,P 41.同质量的脂肪比糖类在氧化分解时产氧多,耗氧多,产水多,放能多。 42.斐林试剂反应原理:还原性糖的醛基被氢氧化铜氧化,氢氧化铜被还原成氧化亚铜。双缩脲试剂反应原理:具有两个以上肽键的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与铜离子反应生成络合物。
43.不是所有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 44.具有细胞周期的细胞 ① 动物:干细胞,生发层细胞 ② 植物:根的分生区,茎的形成层 ③ 动植物的受精卵等 45.没有细胞周期的细胞 ① 已高度分化的体细胞,如神经细胞,表皮细胞 ② 减数分裂形成的细胞,如精子,卵细胞等 46.细胞周期中染色体DNA比染色体DNA更容易复制。 47.等位基因A与a中碱基对数目不一定相等。 48.判断内外溶液浓度差不多的方法:质壁分离的细胞占50%,不质壁分离的细胞占50%。
49.组织水肿的原因 (1) 营养不良:血浆蛋白或细胞内蛋白质减少,使血浆浓度降低或细胞内液浓度下降,水分进入组织液。
(2) 过敏: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
(3) 机械损伤:毛细血管破裂。蛋白质进入组织液。 (4) 毛细淋巴管阻塞,组织液中大量蛋白质不能回流至血浆而致使组织液浓度升高。
7
(5) 组织 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引起组织液浓度升高。 (6) 肾小球肾炎,导致血浆蛋白透出而流失。 50.血浆蛋白是血浆中蛋白质的总称,属于内环境成分。 51.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成分。 52.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导致呼吸中枢兴奋。 53.产酸过多使PH难以恢复:超出了内环境稳定调节能力。 54.抗利尿激素也可用作升血压剂。 55.轻度腹泻:失水>失盐 56.中毒腹泻:失盐>失水 57.下丘脑在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 1) 感受:渗透压感受器 2) 分泌:分泌抗利尿激素及促--激素释放激素 3) 调节: 内有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的神经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中枢。 58.胰高血糖素促进胰岛素分泌的原因:胰高血糖素促进G进入组织细胞进入氧化分解。
59.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的溶液,则一段时间后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60.溶菌酶可以处于眼泪,口腔,内环境中。若处于眼泪,口腔中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属于第一道防线。
61.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是效应T细胞起作用,与体液免疫有关,也与细胞免疫有关。 62.人被咬过后,给其直接注射血清,其中含有抗体。 63.抗原与过敏原区别 ① 性质不同:抗原具有异物性,大分子性,特异性;过敏原也有异物性,特异性,但过敏原不一定是大分子。
② 引起的免疫反应不同:抗原引起的免疫反应对每个人都一样,但过敏原与人的体质和遗传有关,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
64.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区别
8
① 联系:过敏反应是异常的体液免疫 ② 区别: (1) 发生时间不同:过敏反应在机体再次接触抗原才会发生;体液免疫则在机体第一次接触抗原就发生。
(2) 抗体分布不同:体液免疫中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中;过敏反应中抗体则分布在某些细胞表面。
65.HIV主要侵染T淋巴细胞,因为:其细胞膜表面有CD-4受体较多。 66.首次进入人体的过敏原与再次进入的过敏原的类型一样。 67.1条RNA可翻译出多种蛋白质,其原因是有多个起始密码子或者翻译后一条肽链被酶切成多条肽链。
68.包膜蛋白被宿主细胞的分泌通道转运到细胞表面,参与此过程的细胞器为高尔基体,线粒体。
69.转录增强分子增强了病毒基因的转录,这种调节机制称为正反馈调节,其意义是短时间内形成大量病毒。
70.只有真核细胞才可以进行减数分裂或者有丝分裂。 71.内质网向内可以直接与核膜相连;内质网向外可以直接与细胞膜相连。 72.有氧呼吸的生理意义在于供能。 73.线粒体被称为半自主性细胞器,原因是线粒体自身具有一套遗传表达系统,但其转录和翻译受细胞核基因控制。
74.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比较高。 75.神经-肌肉突触易受化学因素影响,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酯酶失去活性;肉毒杆菌毒素可阻断乙酰胆碱释放;箭毒可与乙酰胆碱受体强力结合,却不能使阳离子通道开放,可使肌肉松弛的是肉毒杆菌毒素,箭毒。
76.太空中没有重力影响,失重状态下生长素能进行极性运输,根丧失了向地生长特性。 77.用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可解除生长素对侧芽生长的控制。 78.春季水稻种子播种前可用含赤霉素的温水浸泡种子。 79.用一定浓度的2,4-D处理表土,可以控制杂草滋生。 80.种群中个体的数量是经常变动的,个体之间可以互相交配繁殖。
9
81.一块盖玻片能同时覆盖两个计数室。 82.视野中酵母菌存在“抱团”现象与取样前没有充分振荡,摇匀有关。 83.群落中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有利于较大化的利用自然资源。 84.基因表达中的翻译过程有水生成(形成蛋白质时脱水缩合)。 85.人体血浆中含有浆细胞分泌的蛋白质。 86.细胞内并不是所有的蛋白质的合成都需要内质网的参与。 87.并不是所有的膜蛋白都没有生物催化功能。 88.花生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显著减少,原因是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但是呼吸作用在耗费有机物。
89.卵细胞,受精卵自身储存在营养物质,不吸收G,只吸收氧气之类。 90.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都很发达。 91.基因表达不同,那么mRNA种类则不同。 92.只要是X,Y染色体,即使是同源区段都有性别差异。 93.遗传病患者不一定带有致病基因。(21三体综合征是遗传病,但是没有致病基因) 94.同一红掌植株的底部叶片呼吸作用比顶部叶片弱的内部原因:底部叶片衰老,酶活性降低。
95.不同生物体酶的种类可能不同,但ATP是一样的。 96.谷物萌发过程中淀粉酶活性增大,其意义是:使淀粉迅速水解,为种子萌发提供物质和能量。
97.恩吉尔曼的实验定性的分析了水棉光合作用生成的二氧化碳量。 98.鲁宾和卡门的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水。 99.细胞周期中染色质与染色体形态的转化有利于精准的均分核DNA。 100.细胞癌变过程中基因发生突变,细胞周期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