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箱结构设计技术规范汇总
机箱结构设计技术规范

5.3.2.2零件清单:分为《IPC-XXXXXX零件清单》与《IPC-XXXXXX零件清单(非军工产品)》,
包括设计机箱的关键重要零件和一般零件的图纸清单和应用到的机箱辅件清单,非军工
产品零件清单无产品特性分类,详见附表及填表说明;
5.323总装图:要能够明确表达岀主要零、部件及元器件的安装位置,机箱的外型、安装尺寸,
并在标题栏上方列出主要零、部件及元器件清单,对于关键重要零件在备注栏中分别标
注“G”与“Z”标示;
5.324部件图:在总装图不能完全表达设计意图时,还需做岀部件图, 部件图的要求同于总装图;
5.3.2.5零件图:是整套图纸的最基本单元,要求能按制图标准清楚表达零件,对于关键重要尺
的特性;具有此特性的零件称关键零件;
重要特性:如有故障,可能会导致最终产品不能完成所要求使命的特性;具有此特性的零件称重要零件; 一般特性:该特性虽与产品质量有重要关系,但如有故障,一般不会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仅有此特性的 零件称一般特性;
4机箱设计的基本要求
4.1证产品技术指标的实现:设计机箱时,必需考虑机箱内部元、器件相互间的电磁干扰和热的影响,
行机箱结构设计,应深入实际,详细研究产品的各项技术指标,了解国内外同类产品或相近类型
产品的结构与使用情况,然后再确定结构的形式。
5.2确定机箱的类型和外形尺寸:
5.2.1机箱类型是在总体布局过程中,根据不同的产品应用需求,制定各种不同方案,经过讨论分
析和比较而确定是壁挂式、桌面式、还是上架式的。
5.2.2机箱尺寸是按机箱内元器件的大小确定初步尺寸,然后根据这个尺寸选用标准尺寸;也可先
减振、屏蔽及走线的方便美观程度等来确定的。
机箱结构设计技术规范

5.3.2.4部件图:在总装图不能完全表达设计意图时,还需做出部件图,部件图的要求同于总装图;
5.3.2.5零件图:是整套图纸的最根本单元,要求能按制图标准清楚表达零件,对于关键\重要尺寸,需在标示尺寸后分别标注“〔Gx〕〞与“〔Zx〕〞标示,“x〞表示处数,如:图上尺寸28±0.01是第3处关键尺寸,标示为“28±0.01〔G3〕〞,同时在标题栏中注明零件名称、数量、所属机箱、图号、材料、外表镀涂、零件版本以及关键\重要零件标示等,如果同时具有关键特性和重要特性的零件图,那么只在图纸标题栏内标注“G〞;
6.3箱盖组件
6.3.1箱盖:箱盖的外型尺寸:一般与箱体同宽,与箱体接触面有良好的电接触,单边间隙留0.3mm较适宜;
6.3.2箱盖压条:为便于箱盖与箱体固定,在箱盖内侧设计有压条,帮助箱盖卡在箱体上,一般压条与箱盖间的间隙等于面板支架的板厚加上0.3mm;
6.4箱体组件:箱体、面板与箱盖的根本尺寸〔见图1-7、表1-3〕;
5.2.5机箱内部元器件的排列是根据电原理图,主要元、器件的外形尺寸及相互关系,并考虑通风、减振、屏蔽及走线的方便美观程度等来确定的。
5.3确定机箱零、部件结构形式,绘制零件图纸
5.3.1图纸是工业的语言,再好的设计,也需用它表达出来,一套清晰完整的图纸是一个好的产品的前提和保证。我公司机械图采用【中国国家工程制图标准】,投影方式采用第一视角投影法,尺寸标注参照GB/T2822-1981,对于由主要尺寸导出的因变量尺寸和工艺上工序间的尺寸,不受此限制;对已有标准规定的尺寸,可按专用标准选用,机械组参照GB/T 14665-1998所做的【模板及图框使用说明】对CAD电子档、图框、图层、图线等也做了详细规定,详见【受控文件归档模板】。
机箱结构设计技术规范

文件名称:机箱结构设计规范编号:RD-SJ-004 版本:A0 页次: 1 / 23编写:审核:批准/ 日期: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工业类计算机机箱的结构设计,并针对军工产品与需要实施特性分类的工业计算机规定了特性分类在设计文件上的表示方法。
2 规范性引用标准及参考文献2.1 GB/T 3047.2-1992 高度进制为44.45mm的面板、机架和机柜基本尺寸系列2.2 GB/T 14665-1998 机械工程CAD制图规则2.3 GB/T 2822-1991 标准尺寸2.4 SJ/T 207.1-3-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设计文件管理制度》2.5 《电子设备结构设计原理》3 定义:特性分类:根据特性的重要程度,对其实施分类的过程。
特性分为三类:关键特性、重要特性和一般特性;关键特性:如有故障,可能危及人身安全、导致武器或完成所要求使命的主要系统失效的特性;具有此特性的零件称关键零件;重要特性:如有故障,可能会导致最终产品不能完成所要求使命的特性;具有此特性的零件称重要零件;一般特性:该特性虽与产品质量有重要关系,但如有故障,一般不会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仅有此特性的零件称一般特性;4 机箱设计的基本要求4.1 证产品技术指标的实现:设计机箱时,必需考虑机箱内部元、器件相互间的电磁干扰和热的影响,以提高电性能的稳定性;必需注意机箱的强度、钢度问题,以免产生变形,引起电气接触不良、门、插接件卡滞,甚至受振后损坏;必需按实际工作环境和使用条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保证产品技术指标的实现。
4.2 便于设备的操作使用与安装维修:为了能有效地操作和使用设备,必须使机编号:RD-SJ-004 版本:A0 页次: 2 / 23箱的结构设计符合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同时还要求结构简单,装拆方便。
此外,面板上的控制器、显示装置必须进行合理选择与布局,以及考虑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等等。
机箱设计规范

第一章機箱設計要點設計機箱應滿足的七大功能1.使用功能2.外觀功能3.產品成本4.生產工藝5.儲運需求6.維護方便7.安全環保需求第二章機箱結構規格1.后板的結構規范1.1L形封條的長度120.10mm(參見附圖4)1.2L形封條的折邊距主機板108.10mm1.3L形封條前端距側板最小1~2mm1.4IO APERTURE外形尺寸44.45mm*158.75mm,(參見附圖2)1.5主機板厚度通常為1.57mm~1.60mm1.6主機板支架距主板距離取決于主板固定主式,常見固定方式有銅柱﹑間隔柱﹑彈扣﹑鉚釘等1.7電源的外形尺寸150W*86H*140D,(參見附圖3)1.8電源上部距上蓋5~10mm,電源通常居中放置2.機箱內部結構規范2.1 主機板的外形尺寸(參見附圖2和附表1)2.2 主機板最上一個L形封條的中心距IO APERTURE的下方距離13.11mm 2.3 主機板左邊界主機板支架距離2.11mm2.4 主機板上邊界距離電源3~10mm2.5 主機板下邊界距底板2~10mm2.6 后窗D=10~15mm2.7 最上方CDD距上蓋距離12~20mm2.8 主機板右側邊界距離HDD通常5mm2.9 CDD Full safe的設計﹐主機板右邊界距CDD最小2mm2.10 隨主機板的類型的不同﹐主板外形尺寸的差異直接影響機箱的外形尺寸2.11 CDD最長220mm,擴展卡最長340mm,主機板最長330mm3.機箱前板結構規范3.1 CDD/FDD/HDD外形尺寸(參見附圖5和附表2)3.2 前板CDD孔邊距離前板邊緣5~10mm3.3 CDD/FDD中中時中心線共線﹐中左時FDD中心距CDD中心23.5mm 3.4 CDD的間距43mm,FDD的間距25.60mm,HDD的間距一般大于25.60mm 3.5 FDD﹑HDD高度均為24.50mm。
机箱结构设计技术规范

机箱结构设计技术规范一、引言机箱是电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结构设计直接影响到设备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
为了保证机箱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易用性,制定机箱结构设计技术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二、机箱结构设计基本原则1.结构稳定性:机箱的结构设计要保证其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晃动、变形等情况,以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材料选用:机箱的材料应选择高强度、耐腐蚀、耐磨损的工程塑料或金属材料,以满足机箱的使用要求。
3.散热设计:机箱的散热设计要合理,保证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因过热而损坏,可以通过增加散热孔、风扇等方式进行散热。
4.维修便利性:机箱的设计要考虑到设备的维修需求,方便维修人员对机箱内部进行检修和维护。
5.外观设计:机箱的外观设计要美观大方,符合用户的审美要求,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三、机箱结构设计要求1.外壳结构设计(1)外壳应采用防水、防尘设计,以保护内部设备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
(2)外壳应具备抗震性能,以降低设备在运输或工作过程中的振动对内部设备的影响。
(3)外壳应具备防静电性能,以保护内部电子器件免受静电干扰和损坏。
2.散热系统设计(1)机箱应设计合理的散热通风孔和风扇,以保证设备在工作时的散热需求。
(2)机箱内部应布置合理的散热导向板,可通过对空气流动的引导,提高散热效果。
3.维修便利性设计(1)机箱内部应有足够的空间供维修人员对各个部件进行检修和维护。
(2)机箱内部部件应采用易于拆卸和更换的方式设计,方便维修人员操作。
4.运输和安装设计(1)机箱应具备适合的尺寸和重量,方便运输和携带。
(2)机箱应具备易于安装和拆卸的特性,降低安装人员的操作难度。
5.安全设计(1)机箱应具备防火、防爆等安全设计,以保障用户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2)机箱的电源部分应采用防电击设计,以防止用户触电事故的发生。
四、结论机箱结构设计技术规范对保证机箱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易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制定和遵守机箱结构设计技术规范,不仅可以提高机箱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也有助于改进用户体验和提升品牌形象。
机箱结构设计技术规范

6.2.1面板(见图1-1~图1-3)
6.2.1.1面板宽度B的尺寸系列:482.6,609.6,762.0mm
6.2.1.2高度H的尺寸系列见表1-1
6.2.1.3面板的材料:面板一般使用型材或2.50mm冷轧钢板制作;工作站的面板用铝合金板制作,厚度分为10mm、8.0mm、6.0mm、5.0mm几个规格;
4.4.2模块化是标准化的发展,是标准化的高级形式,用模块可组合成新的系统,也易于从系统中拆卸更换。模块具有典型性、通用性、互换性、或兼容性。标准化通用化只是在零件级进行通用互换,模块化则是在部件级,甚至子系统级进行互换通用,从而实现更高层次的简化。
5机箱设计的其本步骤
5.1细研究产品的技术指标;
5.1.1产品的技术指标是设计、制造与使用的唯一依据,亦是检验产品质量的客观标准,为了正确的进行机箱结构设计,应深入实际,详细研究产品的各项技术指标,了解国内外同类产品或相近类型产品的结构与使用情况,然后再确定结构的形式。
5.2确定机箱的类型和外形尺寸:
5.2.1机箱类型是在总体布局过程中,根据不同的产品应用需求,制定各种不同方案,经过讨论分析和比较而确定是壁挂式、桌面式、还是上架式的。
5.2.2机箱尺寸是按机箱内元器件的大小确定初步尺寸,然后根据这个尺寸选用标准尺寸;也可先选定标准的外形尺寸,再进行箱内的元器件布局分配。
重要特性:如有故障,可能会导致最终产品不能完成所要求使命的特性;具有此特性的零件称重要零件;
一般特性:该特性虽与产品质量有重要关系,但如有故障,一般不会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仅有此特性的零件称一般特性;
4机箱设计的基本要求
4.1证产品技术指标的实现:设计机箱时,必需考虑机箱内部元、器件相互间的电磁干扰和热的影响,以提高电性能的稳定性;必需注意机箱的强度、钢度问题,以免产生变形,引起电气接触不良、门、插接件卡滞,甚至受振后损坏;必需按实际工作环境和使用条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保证产品技术指标的实现。
机箱结构设计技术规范标准[详]
![机箱结构设计技术规范标准[详]](https://img.taocdn.com/s3/m/24fbe39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4f.png)
机箱结构设计技术规范标准[详]一、设计原则1. 安全性:机箱结构设计应确保设备在正常使用及意外情况下,对人体及设备本身不造成伤害。
2. 实用性:机箱设计需满足设备功能需求,布局合理,便于操作和维护。
3. 美观性:机箱外观应简洁大方,符合现代审美观念,体现产品特色。
5. 经济性: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二、材料选择1. 材料种类:机箱材料可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
金属材料主要包括铝合金、冷轧钢板、不锈钢等;非金属材料主要包括工程塑料、ABS等。
3. 材料厚度:根据机箱尺寸、承重要求及成本等因素,合理选择材料厚度。
三、结构设计1. 尺寸与形状:机箱尺寸应根据设备内部元器件及散热需求进行设计,形状应简洁、便于加工。
2. 壁厚:机箱壁厚应均匀,避免因壁厚不均导致强度不足或变形。
3. 固定方式:机箱内部元器件固定方式应牢固可靠,便于拆装和维护。
4. 接口设计:机箱接口应满足设备连接需求,布局合理,便于操作。
5. 散热设计:根据设备发热量,合理设计散热孔、风扇等散热部件,确保设备运行温度在合理范围内。
四、防护措施1. 防尘:机箱应具备一定的防尘功能,避免灰尘进入影响设备性能。
2. 防水:机箱应具备一定的防水能力,防止因意外进水导致设备损坏。
3. 防震:机箱结构设计应考虑抗震性能,确保设备在运输和运行过程中不受损害。
五、加工工艺1. 冲压:金属机箱采用冲压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2. 折弯:根据机箱结构需求,对板材进行折弯处理,确保机箱强度。
3. 表面处理:机箱表面处理方式有喷漆、阳极氧化、拉丝等,提高机箱美观性和耐腐蚀性。
4. 装配:机箱零部件装配应牢固可靠,确保机箱整体性能。
六、检验标准1. 外观检查:机箱表面应光滑平整,无划痕、凹陷、锈蚀等缺陷。
2. 尺寸测量:机箱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3. 功能测试:机箱组装完成后,进行功能测试,确保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机箱结构设计技术参考规范样本

2.5《电子设备结构设计原理》
3定义:
特性分类:根据特性的重要程度,对其实施分类的过程。特性分为三类:关键特性、重要特性和一般特性;
关键特性:如有故障,可能危及人身安全、导致武器或完成所要求使命的主要系统失效的特性;具有此特性的零件称关键零件;
重要特性:如有故障,可能会导致最终产品不能完成所要求使命的特性;具有此特性的零件称重要零件;
5.2.3面板设计、机箱内元器件的排列布局;
5.2.4面板的尺寸是在机箱类型、尺寸确定后定下的,而面板上各种操纵和显示装置的选择和布局,应该根据电原理图的要求、人机工程、造型、通风等因素综合考虑。
5.2.5机箱内部元器件的排列是根据电原理图,主要元、器件的外形尺寸及相互关系,并考虑通风、减振、屏蔽及走线的方便美观程度等来确定的。
一般特性:该特性虽与产品质量有重要关系,但如有故障,一般不会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仅有此特性的零件称一般特性;
4机箱设计的基本要求
4.1证产品技术指标的实现:设计机箱时,必需考虑机箱内部元、器件相互间的电磁干扰和热的影响,以提高电性能的稳定性;必需注意机箱的强度、钢度问题,以免产生变形,引起电气接触不良、门、插接件卡滞,甚至受振后损坏;必需按实际工作环境和使用条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保证产品技术指标的实现。
M:零件图S:丝印图
H:碰焊图W:线组图
P:包装图ZP:装配图
产品型号
例:编号IETH802-M01,其中:IETH802表示产品型号,M表示零件图,01表示第一张图纸。
,所有零件的表面处理,在零件图、碰焊图中只注明“喷漆”或是“喷粉”,具体颜色在《零件清单》中注明,不做表面处理的零件,镀涂栏内不填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SJ/T 207.1-3-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设计文件管理制度》
2.5《电子设备结构设计原理》
3定义:
特性分类:根据特性的重要程度,对其实施分类的过程。特性分为三类:关键特性、重要特性和一般特性;
关键特性:如有故障,可能危及人身安全、导致武器或完成所要求使命的主要系统失效的特性;具有此特性的零件称关键零件;
5.2确定机箱的类型和外形尺寸:
5.2.1机箱类型是在总体布局过程中,根据不同的产品应用需求,制定各种不同方案,经过讨论分析和比较而确定是壁挂式、桌面式、还是上架式的。
5.2.2机箱尺寸是按机箱内元器件的大小确定初步尺寸,然后根据这个尺寸选用标准尺寸;也可先选定标准的外形尺寸,再进行箱内的元器.4面板的尺寸是在机箱类型、尺寸确定后定下的,而面板上各种操纵和显示装置的选择和布局,应该根据电原理图的要求、人机工程、造型、通风等因素综合考虑。
5.2.5机箱内部元器件的排列是根据电原理图,主要元、器件的外形尺寸及相互关系,并考虑通风、减振、屏蔽及走线的方便美观程度等来确定的。
4.4.2模块化是标准化的发展,是标准化的高级形式,用模块可组合成新的系统,也易于从系统中拆卸更换。模块具有典型性、通用性、互换性、或兼容性。标准化通用化只是在零件级进行通用互换,模块化则是在部件级,甚至子系统级进行互换通用,从而实现更高层次的简化。
5机箱设计的其本步骤
5.1细研究产品的技术指标;
5.1.1产品的技术指标是设计、制造与使用的唯一依据,亦是检验产品质量的客观标准,为了正确的进行机箱结构设计,应深入实际,详细研究产品的各项技术指标,了解国内外同类产品或相近类型产品的结构与使用情况,然后再确定结构的形式。
4.2便于设备的操作使用与安装维修:为了能有效地操作和使用设备,必须使机箱的结构设计符合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同时还要求结构简单,装拆方便。此外,面板上的控制器、显示装置必须进行合理选择与布局,以及考虑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等等。
4.3良好的结构工艺性:结构与工艺是密切相关的,采用不同的结构就相应有不同的工艺,而且机箱结构设计的质量必须要有良好的工艺措施来保证。因此,要求设计者必须结合生产实际考虑其结构工艺性。
5.3.2.3总装图:要能够明确表达出主要零、部件及元器件的安装位置,机箱的外型、安装尺寸,并在标题栏上方列出主要零、部件及元器件清单,对于关键\重要零件在备注栏中分别标注“G”与“Z”标示;
5.3.2.4部件图:在总装图不能完全表达设计意图时,还需做出部件图,部件图的要求同于总装图;
5.3.2.5零件图:是整套图纸的最基本单元,要求能按制图标准清楚表达零件,对于关键\重要尺寸,需在标示尺寸后分别标注“(Gx)”与“(Zx)”标示,“x”表示处数,如:图上尺寸28±0.01是第3处关键尺寸,标示为“28±0.01(G3)”,同时在标题栏中注明零件名称、数量、所属机箱、图号、材料、表面镀涂、零件版本以及关键\重要零件标示等,如果同时具有关键特性和重要特性的零件图,则只在图纸标题栏内标注“G”;
5.3.2.6碰焊图:要求能够清楚表达各碰焊件的位置,在有严格尺寸要求时,还需标注尺寸、公差,在碰焊图明细栏中,需详细列出碰焊件的代号、名称、图号、数量;
5.3.2.7丝印图:必须能清楚表达出丝印文字、图形的位置;技术要求中应注明丝印文字、图形的高度,字体类型、颜色等;颜色PANTONE色卡表示;
5.3确定机箱零、部件结构形式,绘制零件图纸
5.3.1图纸是工业的语言,再好的设计,也需用它表达出来,一套清晰完整的图纸是一个好的产品的前提和保证。我公司机械图采用《中国国家工程制图标准》,投影方式采用第一视角投影法,尺寸标注参照GB/T2822-1981,对于由主要尺寸导出的因变量尺寸和工艺上工序间的尺寸,不受此限制;对已有标准规定的尺寸,可按专用标准选用,机械组参照GB/T 14665-1998所做的《模板及图框使用说明》对CAD电子档、图框、图层、图线等也做了详细规定,详见《受控文件归档模板》。
5.3.2本公司一套完整的机械资料由以下9部份组成:1.图纸封面;2.零件清单;3.总装图;4.部件图;5.零件图;6.碰焊图;7.丝印图;8.包装图;9.产品使用说明书;
5.3.2.1图纸封面:包括所设计机箱的名称及设计、审核、批准的签名;
5.3.2.2零件清单:分为《IPC-XXXXXX零件清单》与《IPC-XXXXXX零件清单(非军工产品)》,包括设计机箱的关键\重要零件和一般零件的图纸清单和应用到的机箱辅件清单,非军工产品零件清单无产品特性分类,详见附表及填表说明;
4.4贯彻标准化、模块化:
4.4.1准化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措施,它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率、便于使用维修、加强企业管理、降低生产成本等都具有重要作用。结构设计中必须尽量减少特殊零、部件的数量,增加通用件的数量,尽可能多的采用标准化、规格化的零、部件和尺寸系列(尽量采用标准库中和国标零部件)。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类计算机机箱的结构设计,并针对军工产品与需要实施特性分类的工业计算机规定了特性分类在设计文件上的表示方法。
2规范性引用标准及参考文献
2.1GB/T 3047.2-1992高度进制为44.45mm的面板、机架和机柜基本尺寸系列
2.2GB/T 14665-1998机械工程CAD制图规则
重要特性:如有故障,可能会导致最终产品不能完成所要求使命的特性;具有此特性的零件称重要零件;
一般特性:该特性虽与产品质量有重要关系,但如有故障,一般不会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仅有此特性的零件称一般特性;
4机箱设计的基本要求
4.1证产品技术指标的实现:设计机箱时,必需考虑机箱内部元、器件相互间的电磁干扰和热的影响,以提高电性能的稳定性;必需注意机箱的强度、钢度问题,以免产生变形,引起电气接触不良、门、插接件卡滞,甚至受振后损坏;必需按实际工作环境和使用条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保证产品技术指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