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酒(群文阅读)(课堂PPT)

合集下载

中国诗词中的酒文化PPT演示课件

中国诗词中的酒文化PPT演示课件

6
残酷而又富有魅力的魏晋时代,产生 了一个特殊的名士群体。 体现在他们身上的那种潇洒不群、飘 逸自得的精神气质,被后人称之为魏 晋风度。 魏晋风度的一个重要道具和象征之物, 就是“酒”。 是否饮酒甚至成为判断一个人能否称 得上“名士”的标准。
7
《世说新语.任诞篇》有这样的记载: “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 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 便可称名士。” 这句话虽然颇有些调侃的味道, 但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对饮酒的重视 程度。
20
还有一首诗也不得不提,那就是杜甫的《饮 中八仙歌》: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 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 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宗之潇洒美少 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 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 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 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 然,高谈雄辨惊四筵。这首诗将各具神态的 饮中八仙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十分生动传 神。这些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借助于酒,在 醉中获得的最大的自由,可以“天子呼来不 上船”。
41
七 绝 诗酒文化 诗满金船花满枝 酒成苏武思何辞 文章立事重刀笔 化作灵山百世基
42
四、与“酒”有关的诗词曲赋
饮中八仙歌 杜甫 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43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红泥小火炉, 绿蚁新焙酒,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44
金陵酒肆留别 李 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赏。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23
酒是宋词所表现的重要题材之一。 无论是宋词的大家, 还是为数众多的一般词作者, 在他们的词中都要写到酒, 写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饮酒活动。

群文阅读指导课 部编一年级下册语文 《古诗中的颜色》课件

群文阅读指导课 部编一年级下册语文  《古诗中的颜色》课件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诗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在一片死灰中,走过两个孩子,一 个鲜红,一个淡绿。
停车坐爱枫林晚, 接天莲叶无穷碧,
霜叶红于二月花。 映日荷花别样红。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山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唐】杜牧
【宋】杨万里
远上寒山石径斜, 毕竟西湖六月中,
白云生处有人家。 风光不与四时同。
停车坐爱枫林晚, 接天莲叶无穷碧,
霜叶红于二月花。 映日荷花别样红。
群文阅读指导课——
诗中的颜色
绝句四首(其三)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青色:是介于蓝色和绿色之间的颜色。 调色时,在蓝色中加上点绿色就变成了青色。
山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唐】杜牧
【宋】杨万里
远上寒山石径斜, 毕竟西湖六月中,
白云生处有人家。 风光不与四时同。
天净沙 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绿草?青山绿水, (白)草( 红 )叶(黄)花。
谢谢观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颜色
绿
红黄
绿白红
白红
绿 (碧)

绿

天净沙 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 )草( )叶( )花。

第二单元 群文阅读课 课件(共12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群文阅读课 课件(共12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句式:我找的是_________(篇目),_________(哪句话)运用了 __________(论证方法),得出 ____________ 的观点。
基于目标3的评价任务
结合文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自己认同谁的观点或者有哪些新的主张。
评价标准 符合标准
基本符合标 准
不符合标准
所需技能 能够从文章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观点,流利陈述 自己的感悟,并举出生活和所学的例子进行准 确严密地佐证。 能够从文章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观点,流利陈述 自己的感悟,并举出生活和所学的例子进行较 为准确严密地佐证。 能够从文章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观点,流利陈述 自己的感悟,只能举出生活和所学的例子进行 不够严密的佐证。
【学习目标】
1.自主阅读五篇文章,圈点勾画并梳理出文中所讨论的话题及作 者的观点,区分观点和材料。 2.通过梳理文章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准确概括论证观点,并体会 论证方法的作用,提高议论文的说服力。 3. 通过对文章作者观点的梳理,深化对于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形 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基于目标1的评价任务
活动实施:先自主思考,再小组内交流,最终组内确定彼此都喜欢的文章进行小组展示。 展示形式可以每个人都有分工,一个人说喜欢的文章及观点,一个人说感悟,两个人分 已学习过多篇议论性文章,七上《纪念白求恩》、七下《最苦与最 乐》、八上《我为什么要活着》、八下《应有格物致之精神》等,具备了零散的 议论文的知识。同时具有一定的逻辑判断能力,对于文章中的观点和材料能够大 致上加以区分。能经常对身边的人和事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于社会、人生有了自 己一定的认识。
1.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完5篇文章,无法完全准确找出5篇文章 的话题。 2.无法概括出文章的观点。
以同座合 作的方式, 帮助阅读 速度慢的 同学快速 找到文章 关键句, 帮助话题 归纳和观 点概括。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课堂教学PPT课件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课堂教学PPT课件
群文阅读,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 指导学生阅读并使学生在阅读中发展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提 升阅读力和思考力的过程。依托“群文阅读”这一教育形态, 增加我校学生的阅读量,改变传统单文本细读教学模式,让 学生在单位时间内阅读多个文本,提高阅读量以及自能阅读 的能力,使学生拥有更多阅读自主权,帮助学生以他们的视 角去阅读世界、感悟人生。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课堂教学 实际操作的研究
1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内容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内容
目录
2
指导思想
以“阅读先行”为理念,以培养阅 读兴趣为根本,以拓宽阅读视野、丰富 阅读内容、形成阅读习惯、提升精神境 界、提高综合素养为目标。以学生阅读 为切入点,积极稳妥地推进语文课程教 学改革,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
3
理念与内涵
7
指导思想
以“阅读先行”为理念,以培养阅 读兴趣为根本,以拓宽阅读视野、丰富 阅读内容、形成阅读习惯、提升精神境 界、提高综合素养为目标。以学生阅读 为切入点,积极稳妥地推进语文课程教 学改革,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
8
指导思想
以“阅读先行”为理念,以培养阅 读兴趣为根本,以拓宽阅读视野、丰富 阅读内容、形成阅读习惯、提升精神境 界、提高综合素养为目标。以学生阅读 为切入点,积极稳妥地推进语文课程教 学改革,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

群文阅读古诗三首课件.ppt

群文阅读古诗三首课件.ppt

相同:这三首诗都是表达爱国情感的。
不同:
1、《春望》通过一个“望”字 ,表达一个“忧”字。(抒发 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 苦心情。)
不同: 2、《泊秦淮》通过一个“犹
”字,表达一个“愤”字。( 抒发诗人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通过一个“思”字,表达 一个“愿”字。(表达自己 还愿意为祖国收复失地国家 统一而现身的强烈愿望。
给下列字注音
溅( jiàn )搔( sāo ) 簪( zān )笼( lǑng) 戍( shù )阑( lán ) 絮( xù )寥( liáo )
诵读诗歌: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歌,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 感。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
诗 三
泊秦淮
首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春望》 写作背景
安史之乱时,作者把妻儿 送回老家,然后独自投奔皇帝,不 幸中途被叛军捉住,送往长安。杜 甫在这里过了八个月痛苦的俘虏生 活,亲眼见到长安陷落后的种种惨 状,昔日的繁华景象已被一片残破 所代替。他感时忧国,写下了五言 律诗《春望》,表达热爱国家、眷 恋家人的美好情操。
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 梦来。
赏析:夜深了,听着窗外的狂风暴雨,诗人渐渐进入 梦乡。在梦中,诗人正跨着战马,驰骋在疆场上,梦
中仍不忘杀敌报国。表现了诗人炙热的爱国热情。
名句赏析:(温馨提示:从修辞手
法、思想感情、写作手法、炼字等方面入 手)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赏析:此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 法,表现了诗人触景伤怀、忧国 思家的情怀。

群文阅读《古诗中的秋》

群文阅读《古诗中的秋》

夜深篱落一灯明。
秋之情
思乡
秋之美
秋思图
枫桥夜泊
(唐)张继
秋之景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月、乌、霜 江枫、渔火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秋之情

秋之美
秋愁图
山行
夜书所见
枫桥夜泊
(唐)杜牧
(宋)叶绍翁
(唐)张继
远上寒山石径斜, 萧萧梧叶送家。 江上秋风动客情。 江枫渔火对愁眠。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秋之景
白云生处有人家。 寒山、石径
停车坐爱枫林晚,
白云、人家 枫林、霜叶
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之情
喜爱
秋之美
枫林晚景图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秋之景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梧叶 知有儿童挑促织, 秋风
停车坐爱枫林晚, 知有儿童挑促织, 姑苏城外寒山寺,
霜叶红于二月花。 夜深篱落一灯明。 夜半钟声到客船。
登高 [ 唐 ]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第26课《诗词五首》之《饮酒》课件(27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6课《诗词五首》之《饮酒》课件(27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所处地方僻静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 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 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 想要分辨清楚,却已忘了怎样 表达。
人境指的是什么?车马喧指的是什么?
•人境指的是喧嚣扰攘的尘世 • “车马喧”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 “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 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 位、财富等。
拓展阅读《归园田居》(其三)
阅读《归园田居》(其三)
• 归园田居·其三 • 陶渊明 〔魏晋〕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归园田居·其三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稀疏。
•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清晨早起下地铲除杂然景物的悠闲欣 赏,表现了诗人厌倦官场腐败,决心 归隐自洁、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当堂练笔
• 1、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 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 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 2、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本文的 主旨句)的诗句: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这里边有人生的意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 “真意”即人生理想,恬静安闲的田园生活才是自己真正想 过的生活,而这种生活的乐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这充 分体现了诗人安贫乐道、不流于世俗的高尚品德。“此中有 真意,欲辨已忘言”一句点明全诗主旨。表现了诗人归隐田 园后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
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 心聚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 的南山: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 鸟结伴而还。篱笆、菊、山、鸟、日、人景,由 近及远,构成了一幅质朴率真、自由恬淡,令人 神往的田园风光的图景,表达诗人回归自然后的 悠闲自得的心境。

高中语文 群文阅读:李白的诗酒人生 课件21张

高中语文 群文阅读:李白的诗酒人生 课件21张
• 后来李白也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崔颢 的诗,自愧不如只好说:“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 题诗在上头。”便搁笔不写了。有个少年丁十八讥笑李白:“黄鹤楼依然无恙,你是捶 不碎了的。”李白又作诗辩解:“我确实捶碎了,只因黄鹤仙人上天哭诉玉帝,才又重 修黄鹤楼,让黄鹤仙人重归楼上。”
• 实际上,李白热爱黄鹤楼,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高亢激昂,连呼“一忝青云客,三 登黄鹤楼”。山川人文,相互倚重,崔颢题诗,李白搁笔,从此黄鹤楼之名更加显赫。 后来,李白也仿照《黄鹤楼》写下《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 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 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成就
• 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 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 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他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 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
• 风格: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
• 语言:统一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之中。
——他人评价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余光中
杜甫和余光中对于李白的评价中都出现 了“酒”,可以说酒不仅是李白的最爱,它更无 数次地出现在了李白的诗歌中,今天我们推出
1.余光中的《寻李白》着力表现了李白生活的重要内容:纵 酒、寻仙和放情山水,同时,还穿插着李白与月的故事,“酒入 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以及“采石矶水中捉月而死”的传说更 是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月”可以说与“酒”一样伴随着李白的 一生,试分析李白诗中的所有“月”所传递的情感是否一致?如 不同,请举例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21
22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23
24
酒因情更香! 情因酒更浓!
25
喝酒之景
朝雨 柳 ……
9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10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11
诵古人诗篇时 我们时常见到“杨柳” 或者“折杨”柳的字眼 这有什么特别的用以呢?
12
古人有折柳送赠别之俗 祝福 挽留
13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14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15
喝酒之因 送别
喝酒之情
不舍 关心 ……
喝酒之情
朝雨 柳 ……
16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
17
18
自学提示: 1、借助注释、题解、参考译文理解诗意。 2、填写学习单。
19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古诗中的酒
1
2
3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来自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4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一杯
的酒
5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喝酒之情
不舍 关心 ……
6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喝酒之因 送别
喝酒之情
不舍 关心 ……
7
安西
阳关 渭城
长安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8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喝酒之情
客舍青青柳色新。 不舍 关心 劝君更尽一杯酒, …… 西出阳关无故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