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岳麓版必修一课
合集下载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4课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第15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第15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第15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探究二: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的?
第15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历程
第一次鸦片 战争 《南京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 华战争 《辛丑条约》
第15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19世纪50年代吉田松阴主张:“急修武备,一 俟船坚炮足,北割满洲之地,南取台湾、吕宋诸岛。” 19世纪70年代西乡隆盛主张:“将希冀内乱之心 转移于外”,计划侵略台湾和朝鲜。 19世纪中后期明治政府制订“大陆政策”:“开 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
思考一:
第15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开放口 广厦福宁上 沙市、重庆、苏州、 杭州 岸 关税
中英商定
免内地税
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其它 领事裁判权 允许日本在中国的 各国派兵保护;严禁 片面最惠国待遇 权益 居住及租地权 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中国人民反帝;拆除 炮台各国驻兵
• 慈禧太后宣布新政(1901)内容主要有 • 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 • 政治上:机构改革。例如1906年改总 理衙门为外务部。又设立商务部、民政 部、学部、法部、陆军部、海军部等。 • 军事上:清政府废武科,裁汰绿营, 大量编练新军(新式陆军)。 • 文教上,结束科举,出现了办学热潮 • 此外,清政府宣称要实施宪政。(P64) • 新政能否挽救清政府?(完)
更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并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探究一: 割三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 为什么说《马 澎湖列岛给日本 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便利了 关条约》是继 列强通过贷款进一步控制中国经济。 《南京条约》 以来危害最为 赔二亿——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严重的不平等 条约? 开四口——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
高中历史第14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件岳麓版必修1

• 人士认典为例 中1 (国20拥16有·全一国定Ⅰ的卷军·备29优)甲势午,中“日毫战无争疑爆问发的前是夕日,本有必些然西最方后 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
•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C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 5月26日:一些团民打算从高碑店乘坐火车去涿州,在买票时与铁 路员发生不快,怒而将高碑店铁路拆毁,并拔去电杆。
• 5月27日:大批义和团占领涿州,并开始拆毁卢保铁 路高碑店—涿
• (2)材料二的观点与材料一完全相反,请从义和团拆毁铁路的目的及 其与西方文明的关系两个角度分析说明。
• 材料三 (按:下文出自义和团运动期间《中外日报》上的一篇文 章)夫中国外交之起,出于不得已而成互市,其间丧师辱国,赔款 割地,盖无约不损,无战不败,其故时通国臣民上下,以复仇雪耻, 以积愤思报怨,其处也应变,虽曰非宜,其抗志负气,殆非无取。
• 上说,典是例 …2 现…在一的种学‘者反提动出’一。种”观这点里:的““义反和动团”运主动要,针在对某义种和意团义
()
C
• A.抵抗西方列强入侵
B.反对君主专制统治
• C.排斥一切西方事物
D.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 【解析】 义和团抵抗西方列强的入侵是积极的一面排除A项;义 和团运动并不反对君主专制统治,排除B项;义和团运动并不存在 推翻清王朝统治的问题,排除D项;“反动”指的是其消极的一面,
2019/8/2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6
谢谢欣赏!
2019/8/29
பைடு நூலகம்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7
• (3)材料三是如何评价义和团的?这种评价是否可取?为什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4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 德法想乘机在中国夺取新的侵略权益; • 俄国采取不干涉政策。
材料反映了西方列强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持什么 态度? (3)欧美列强:默许或支持日本侵略。
一、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
(一)、背景:
(4)导火线: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
它为打“师 傅”寻找的 冲突事件是
什么?
一、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
民族危机加深;推动民 主革命运动高涨
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 发展
维新思潮和民主共和思 想产生与发展
[最新史学动态分类研究——看趋势]
运用多元史观解读列强侵华战争
近代列强侵华对中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运用多元史观进行 研究,有利于更为深入全面地认识列强侵华。
(1)从革命史观角度看:西方列强的侵略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矛 盾以及革命的任务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做主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成因和影响
项目 方式 成因
19世纪40年代——60年代
商品输出为主 第一次工业革命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经济上资本输出为主 政治上掀起瓜分狂潮到 实行“以华制华” 第二次工业革命
影响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政治 主权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经济 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思想 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登陆
《辛丑条约》签订图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德、俄、英、法等十一个帝 国主义国家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就是 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代表清政府与各国列强签约时的情景。
内容
材料反映了西方列强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持什么 态度? (3)欧美列强:默许或支持日本侵略。
一、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
(一)、背景:
(4)导火线: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
它为打“师 傅”寻找的 冲突事件是
什么?
一、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
民族危机加深;推动民 主革命运动高涨
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 发展
维新思潮和民主共和思 想产生与发展
[最新史学动态分类研究——看趋势]
运用多元史观解读列强侵华战争
近代列强侵华对中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运用多元史观进行 研究,有利于更为深入全面地认识列强侵华。
(1)从革命史观角度看:西方列强的侵略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矛 盾以及革命的任务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做主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成因和影响
项目 方式 成因
19世纪40年代——60年代
商品输出为主 第一次工业革命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经济上资本输出为主 政治上掀起瓜分狂潮到 实行“以华制华” 第二次工业革命
影响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政治 主权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经济 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思想 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登陆
《辛丑条约》签订图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德、俄、英、法等十一个帝 国主义国家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就是 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代表清政府与各国列强签约时的情景。
内容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4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1)(共30张PPT)

维新后,出台“大 外中相国和陆朝奥鲜宗的光助密手令; 驻朝公
(许陆心(政或蓄34))策支 谋欧清持已”美 政日 久,列 府本 。侵强 :侵华:腐略野根败默。本原使 前 取国的因之任:在侵“远略英德俄急何促东权国法国务手成发益企想采,段中为展;乘取图日.势机不利实”冲力在干用行突;中 涉日此,国 政本事实夺 策牵,为取 。制可当新俄采
• A.军事将领的素质决定战争的胜负 • B.洋务运动导致中国社会弊端丛生 • C.中日两国经济军事实力的巨大反差 • D.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落后的体制和涣
散的军纪 • 解析:材料中“见海军提督正与巡兵团同坐斗竹牌也”
说明清军军纪涣散,而军费被挪用去修建颐和园说明清 政府的体制落后,故D项正确。答案:D
• A.割地的面积 B.赔款的数额 • C.开放的口岸 D.列强办厂的特权 • 答案:D。解析:19世纪90年代签订的是《马
关条约》,其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这是19 世纪40-60年代的条约中所没有的,故答案为 D。
3、清政府的政策:镇压 安抚 镇压 4、过程:1898—1900
山东、直隶
资料一: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神 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艺,都学全, 要平鬼子不费难。 材料二:挑铁路,把线砍,旋在毁坏大轮船。大法国, 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 材料三:保护中原,驱逐洋寇;上能保国,下能安民;
馆址:山东省威海市刘公岛 (原北洋海军提督署内)
“中国 “钓鱼
希 佳 对 岛“岛绝让彦问望待保卫钓鱼岛示钓问不半慎题野钓鱼题退重田鱼政维土问立定府 护 主 题 场 不在领权上坚移。
岛问题 绝不退 让半 步。”
步威。”
游
行
钓鱼岛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4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件(26张)(共26张PPT)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通过材料,对于义和团运动你会得出哪些认识呢?
最恨和约(《马关条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 不伸。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易, 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路,把线砍,旋再毁坏大 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
请结合材料与教材说明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平壤战役
板书 黄海海战
辽东战役
威海卫战役
2)结果: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二)《马关条约》及其影响 (p56-57) (三)影响
内容 割地 赔款 开口岸 设厂
影响
破坏主权,刺激 瓜分
加重负担,被控 制经济
侵略势力,深入 内地
加深掠夺,阻碍 民族资本
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 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材料二 日本明治时期制定“大陆政策”,分五期战 略措施。第一期征服中国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第三期 征服中国满蒙地区,第四期征服中国内地,第五期征服亚 洲乃至整个世界。
结合以上材料和课本的知识,想一想日本为什么要挑 起中日甲午战争?
黄海 丰岛
6)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
2.概况:
1)经过: 丰岛海战
帝国主义的侵略,民族危机加深
(二)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
板书
1 八国联军侵华原因:
直接原因:西方国家借口义和团运动威胁其在华利益
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
2 概况: 时间:1900年6月——1901年9月 进攻地点:天津、北京
3《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板书
内容
影响
① 赔款4.5亿两 ② 划使馆界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通过材料,对于义和团运动你会得出哪些认识呢?
最恨和约(《马关条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 不伸。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易, 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路,把线砍,旋再毁坏大 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
请结合材料与教材说明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平壤战役
板书 黄海海战
辽东战役
威海卫战役
2)结果: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二)《马关条约》及其影响 (p56-57) (三)影响
内容 割地 赔款 开口岸 设厂
影响
破坏主权,刺激 瓜分
加重负担,被控 制经济
侵略势力,深入 内地
加深掠夺,阻碍 民族资本
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 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材料二 日本明治时期制定“大陆政策”,分五期战 略措施。第一期征服中国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第三期 征服中国满蒙地区,第四期征服中国内地,第五期征服亚 洲乃至整个世界。
结合以上材料和课本的知识,想一想日本为什么要挑 起中日甲午战争?
黄海 丰岛
6)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
2.概况:
1)经过: 丰岛海战
帝国主义的侵略,民族危机加深
(二)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
板书
1 八国联军侵华原因:
直接原因:西方国家借口义和团运动威胁其在华利益
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
2 概况: 时间:1900年6月——1901年9月 进攻地点:天津、北京
3《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板书
内容
影响
① 赔款4.5亿两 ② 划使馆界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4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件(新版)岳麓版必修1

列强又发动了什么侵略战争?这两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
的影响?
●教学流程设计
课程标准
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 实。 2.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 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1.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 《马关条约》与《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重点)。 2.分析义和团运动的口号和斗争史实,认识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难点)
课 后 知 能 检 测
重点、难点 重 点
处理方法
1.甲午战争中 国战败的原因 结合【史料探究】栏目,运用史料,创 2.太平天国 设情境,设置问题串,师生合作探究, 运动和义和团 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运动的比较 1.运用目标分解法:将这个问题的处理 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旨在让学生可以 中国沦为半殖 最终自主归纳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民地半封建社 2.运用讲解归纳法,结合【名师微博 会的四步骤 】栏目,首先归纳出清晰的条目,然后 运用实例和历史的逻辑,逐条讲解透析 ,使学生透彻理解,并牢记于心。
重点难点
1.原因
(1) 根本原因: ___________ 明治维新 后,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野 心膨胀,逐渐形成对外扩张政策。 东学党 起义爆发,日本借机派兵入朝。 (2)导火线:朝鲜________ 2.过程 丰岛 海面偷袭______ (1)爆发:1894年7月,日军在_____ 清军 运兵 船。
1.义和团运动 (1)原因
①根本原因:民族危机加深。
②直接原因:外国教会势力猖獗。
(2)性质: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
(3)斗争
①兴起:19世纪末,在反洋教斗争的推动下,反帝爱国
的义和团运动兴起。
②口号:提出“___________”的口号,势力迅速遍及 扶清灭洋
岳麓版高中历史 必修1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30ppt

이 문서는 나눔글꼴로 작성되었습니다. 설치하기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学 习 目 标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 侵华的基本史实;列举中国军民反 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理解《马 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和 危害;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 争精神。
第一篇 甲午惨败 四万万人齐下泪 第二篇 救亡图存 我以我血荐轩辕 第三篇 瓜分豆剖 天涯何处是神州 第四篇 痛定思痛 敢教日月换新天
14
《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危害
项目 割三地 赔二亿 开四口 允设厂
内容
危害
辽东半岛
严重破坏中国领土完整,刺激
台湾
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
澎湖列岛
瓜分中国狂潮
《半军马殖费关民2亿条地两 约化程》大使不贷度后大清大款大,加政举控重府外制大中了财债中加国中政,国国不便的深的人堪利经民重了济的负列命负,强脉担不通;得过
1. 原因
欧美列强
默
许
纵
容
日本
大陆政策 积极扩张
甲午战争
避战求和 腐朽落后
清政府
(根本)
提 供
﹙提供条件﹚
契
机
朝 鲜(东学党起义)
﹙导火线﹚
第一篇 甲午惨败 四万万人齐下泪
1. 原因
日本制定“大陆政策”并积极扩张 欧美列强默许纵容 清政府避战求和、腐朽落后 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
2. 经过
11
, —
惩
严禁反帝
清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
具 ;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改
设外务部
便于清政府能按侵略者意旨实行卖 国的外交政策。(完全半殖民地化)
两场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学 习 目 标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 侵华的基本史实;列举中国军民反 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理解《马 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和 危害;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 争精神。
第一篇 甲午惨败 四万万人齐下泪 第二篇 救亡图存 我以我血荐轩辕 第三篇 瓜分豆剖 天涯何处是神州 第四篇 痛定思痛 敢教日月换新天
14
《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危害
项目 割三地 赔二亿 开四口 允设厂
内容
危害
辽东半岛
严重破坏中国领土完整,刺激
台湾
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
澎湖列岛
瓜分中国狂潮
《半军马殖费关民2亿条地两 约化程》大使不贷度后大清大款大,加政举控重府外制大中了财债中加国中政,国国不便的深的人堪利经民重了济的负列命负,强脉担不通;得过
1. 原因
欧美列强
默
许
纵
容
日本
大陆政策 积极扩张
甲午战争
避战求和 腐朽落后
清政府
(根本)
提 供
﹙提供条件﹚
契
机
朝 鲜(东学党起义)
﹙导火线﹚
第一篇 甲午惨败 四万万人齐下泪
1. 原因
日本制定“大陆政策”并积极扩张 欧美列强默许纵容 清政府避战求和、腐朽落后 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
2. 经过
11
, —
惩
严禁反帝
清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
具 ;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改
设外务部
便于清政府能按侵略者意旨实行卖 国的外交政策。(完全半殖民地化)
两场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1课件: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国势艰危,民生凋敝 (1)中华民族陷 入严重的民族危机 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狂潮。 (2)中国社 会发生变革
清政府进行军事改革。
中国的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以不 同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3)列强在远东矛盾尖锐,俄国为在中国东 北扩张势力,纠和德国、法国“干涉还辽”。
近 代 中 国 开 放 的 通 商 口 岸
5、义和团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 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B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C 甲午战争后外国教会势力猖獗 D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c
C
6、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 可是距今一百年前 (1901年)西方列强给中华民 族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新世纪贺礼是( ) A、甲午中日战争 B、鸦片战争 C、《辛丑条约》 D、血腥镇压义和团运动
CHINA 被撕碎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
到八国联军侵华
课标要求
• 列举1840-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迹,体 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秀山高级中学 邱 伟
一、甲午中日战争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1、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 明治维新后,日本制定对外扩张政策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导火线)
3、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 张的条款是( ) A.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4、促进三国干涉还辽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外国侵略者与清政府的矛盾 C.欧洲国家与日本之间的矛盾 D.帝国主义在争夺侵华权益上的矛盾
2、战争经过:1894 —1895 3、战争的结果
《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危害
清政府进行军事改革。
中国的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以不 同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3)列强在远东矛盾尖锐,俄国为在中国东 北扩张势力,纠和德国、法国“干涉还辽”。
近 代 中 国 开 放 的 通 商 口 岸
5、义和团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 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B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C 甲午战争后外国教会势力猖獗 D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c
C
6、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 可是距今一百年前 (1901年)西方列强给中华民 族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新世纪贺礼是( ) A、甲午中日战争 B、鸦片战争 C、《辛丑条约》 D、血腥镇压义和团运动
CHINA 被撕碎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
到八国联军侵华
课标要求
• 列举1840-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迹,体 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秀山高级中学 邱 伟
一、甲午中日战争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1、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 明治维新后,日本制定对外扩张政策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导火线)
3、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 张的条款是( ) A.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4、促进三国干涉还辽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外国侵略者与清政府的矛盾 C.欧洲国家与日本之间的矛盾 D.帝国主义在争夺侵华权益上的矛盾
2、战争经过:1894 —1895 3、战争的结果
《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