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腰椎穿刺术操作方法及评分标准
儿童腰椎穿刺操作流程

儿童腰椎穿刺操作流程
1.患儿准备:患儿需要空腹,通常会在手术之前的几个小时禁食。
2.椅子或床的选择:根据患儿的大小和年龄选择合适的椅子或床。
对
于较小的儿童可以选择特殊的儿童麻醉床。
3.麻醉:根据情况选择一种合适的麻醉方法,可以是局部麻醉、静脉
麻醉或全身麻醉。
医生和麻醉师会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做出决定。
4.体位:将患儿放置在侧卧位,腰背部暴露在操作区域。
5.皮肤准备:消毒操作区域,并使用无菌巾包裹。
6.局部麻醉: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将局部麻醉涂于患儿的皮肤上,并等
待片刻让局部麻醉药物发挥作用。
7.穿刺点确定:医生会通过触诊和X线片等方法确定穿刺点。
通常在
腰椎区域的第四、第五腰椎或第五腰椎与骶骨之间的中线位置进行穿刺。
8.执行穿刺:医生使用无菌手套,将穿刺针慢慢插入到预定的穿刺点。
在穿刺过程中,医生会通过观察流出的脊髓液来确认穿刺是否成功。
9.获取脊髓液样本:成功穿刺后,医生会连接穿刺针到采集样本的容器,并将脊髓液缓慢地收集起来。
10.穿刺结束:采集完脊髓液后,医生会缓慢地抽出穿刺针,确保没
有产生出血。
11.换药:在穿刺点处贴上无菌敷料,并固定。
12.监测:患儿在操作后需要进入观察室进行长时间的观察,检查是
否出现异常症状。
儿童腰椎穿刺是一项较为常见的操作,但由于年龄较小的患儿较为特殊,请确保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这个操作流程的具体步骤可能会因患儿的具体状况而略有不同,务必确保操作过程安全、无菌,并密切监测患儿的反应。
小儿腰椎穿刺术评分标准

整理用物
人文关怀(5)
无菌观念(5)
总分
如严重违反无菌原则(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在总分上扣除 50 分 □穿刺前未消毒 □穿刺前未戴手套 □穿刺前未铺巾 □操作中无菌用物或手套污染后直接使用
裁判签名
续表 满分 得分 (分) (分)
2 1 1 1 2 1 2 5 5 100
4
取出针芯观察,可见脑脊液流出(无脑脊液流出此分全扣)
15
接无菌测压管测压
5
病原体检查
2
常规
2
生化
2
其他1Biblioteka 顺序:第一管送病原体检查,其余不定
2
标本管标记
1
项目 (分)
具体内容和评分细则
重新插上针芯
拔针后按压
术后处理 (10)
消毒穿刺点 覆盖纱布,胶布固定 交代术后注意事项(去枕平卧 4~6h)
复测血压、脉搏并观察反应
2
哭闹者术前镇静(口述即可)
2
评估局部皮肤并报告
1
评估周围环境,注意保暖
1
必要时检查眼底明确有无视乳头水肿(口述即可,若问:出示提示卡,未见视乳头水肿) 5
左侧卧位,屈髋屈膝,充分低头弯腰
3
第 3~4 腰椎间隙或第 4~5 腰椎间隙
5
穿刺点标记
2
洗手、戴口罩、帽子
1
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环形消毒皮肤,直径 15 cm
1
络合碘消毒 2 遍
1
注意勿留空隙,棉签不要返回已消毒区域
1
检查穿刺包消毒日期
1
戴无菌手套
1
检查消毒指示卡
1
检查包内器械
1
检查穿刺针是否通畅
儿童腰椎穿刺术临床基本技能操作与考核评分

儿童腰椎穿刺术(一)定义腰椎穿刺术(lumbar puncture)简称腰穿,是借助腰椎穿刺针,从腰椎棘突间隙刺入蛛网膜下腔,对神经系统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项临床常用技术。
(二)目的1. 检查脑脊液性质,找出病因,协助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2. 测定颅内压,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梗阻,协助诊断。
3. 椎管内注入造影剂,进行脑和脊髓造影,协助诊断。
4. 放出脑脊液,引流炎性分泌物、血性脑脊液或造影剂,以改善临床症状。
5. 鞘内注射药物,达到局部治疗的目的。
(三)基础医学知识1. 脊髓的发育与形态脊髓位于椎管的中央,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
胚胎前3个月,脊髓占据整个椎管,下端达骶骨下缘。
此后脊髓生长速度较椎管慢,脊髓下端逐渐上移,至出生时脊髓末端相当于第3腰椎水平,1岁至青春期相当于第2腰椎上1/3处,成年期相当于第1腰椎椎体的下缘,或第2腰椎椎体的上缘。
偶有变异,有些人脊髓末端可高至第12胸椎,或低达第3腰椎。
脊髓呈扁圆柱状,横径较前后径为大,上下粗细不匀。
有颈膨大和腰膨大两个膨大部分。
上端与延髓相续,腰膨大以下脊髓迅速变细,末端变尖形成脊髓圆锥,以下成为细长的终丝,经骶管止于第2骶椎下缘的硬膜囊底。
起自腰膨大部的腰、骶、尾神经根围绕终丝形成马尾。
马尾神经根的神经束在蛛网膜下腔中由脊膜包裹,漂浮在脑脊液中,不易受到损伤,即使被累及,也多为部分性损伤。
临床上作腰椎穿刺或腰椎麻醉时,多在第3、4或第4、5腰椎棘突间隙穿刺,不会损伤脊髓。
2.脊髓的被膜脊髓由外向内依次覆盖着硬脊膜、蛛网膜及软脊膜三层被膜,具有保护和支持脊髓的作用。
硬脊膜为致密的结缔组织形成,呈囊状,其下端可达第2或第3骶椎,并形成终丝的外膜,附于尾骨骨膜。
硬脊膜与脊椎骨膜之间为硬膜外腔,分布有静脉丛与松弛的脂肪组织。
蛛网膜为半透明膜。
硬脊膜与蛛网膜之间为硬膜下腔。
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为脊髓蛛网膜下隙,内含脑脊液。
蛛网膜在跨越脊髓的沟裂时,在脊髓末端与第二骶椎水平之间形成较大的腔隙,称为终池,是临床抽取脑脊液的理想部位。
腰椎穿刺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4
缺一项扣1分
体位及穿刺部位15分
(计时开始)
1、安置合适体位:
病人侧卧硬板床上,取去枕头,背部齐床沿,铺好橡皮巾、治疗巾,头向胸前弯曲,双手抱膝,双膝向腹部弯曲,腰背尽量向后弓起,使用使椎间隙增宽,有利穿刺。
B、若脑脊液压力于压颈后不上升,表明蛛网膜下腔完全阻塞。
C、若脑脊液压力于压颈后缓慢上升,解除压迫后又缓慢下降或不下降,表明蛛网膜下腔有不完全阻塞。
4、接取脑脊液3~5ml于无菌试管中送检。需作细菌培养,应将无菌试管口经过酒精火焰灭菌,接取脑脊液,然后管口及棉塞再通过酒精灯火焰灭菌后盖上棉塞。如需作鞘内注射时将药液缓慢注入。
4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用物准备:
1、常规消毒治疗盘1套,内有无菌镊子1把(浸泡在消毒液中)2.5%碘酒、70%碘酒、无菌棉签、敷罐1只(内盛纱布、棉球)胶布、弯盘1只、治疗巾及橡皮巾各1条、砂轮、止血钳、止血带。
2、无菌腰椎穿刺包。内有腰椎穿刺针、测压管及三通管、5ml注射器、7号针头、血管钳1把、洞巾、纱布、棉球、试管2个。
2、确定穿刺部位
穿刺部位一般取3~4腰椎间隙、两侧髂脊连线的脊棘线为第3腰椎间隙。
15
体位安置不当扣5分
穿刺部位定位不清扣5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5分
消毒及局部麻醉15分
消毒:
由助手持持物钳将2.5%-3%碘酒棉球、75%酒精棉球分别夹入2个消毒杯内(注意持物钳应水平或向下持拿,整个过程避免污染),术者左手持镊子,夹持碘酒棉球水平交至右手的弯止血钳中,以穿刺点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消毒局部皮肤3遍,(每1圈压上一圈1/3),直径大约15cm,待干燥后再用酒精棉球脱碘3遍、脱碘范围一次比一次小,最后1次应超过碘酒的最外层。消毒时弯盘应置患者体侧,消毒后的棉球、弯止血钳置于消毒碗内由助手取走。
儿科腰穿操作流程

儿科腰穿操作流程
儿科腰椎穿刺术常见流程确认体位、消毒、穿刺点选取、麻醉、进针、测压及放液、术毕。
1、体位:一般均采用去枕侧卧位,头部向胸前尽量俯屈,下肢尽量向腹部屈曲,使脊背弯成弓状,椎间隙增大到最大程度。
如病人意识不清,应有助手协助以维持体位。
2、消毒:严格无菌操作技术,术者戴上无菌橡皮手套,局部用碘酊、酒精消毒皮肤,铺盖消毒巾。
3、穿刺点:先触摸好准备穿刺的椎间隙,一般取L3-L4或L4-L5椎间隙(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与背正中线的交点为第四腰椎棘突)。
4、麻醉:用普鲁卡因于穿刺点做一皮丘,然后垂直刺入,浸润皮下及深层组织。
5、进针:术者以左手拇指尖紧按住此棘突间隙的一端以固定皮肤,右手持穿刺针,由原穿刺点取垂直脊背面稍向头位倾斜的方向刺入,当过黄韧带和硬脊膜时,可感阻力突然减小,即进入蛛网膜下腔,然后缓慢抽出针芯,即可见CSF外滴。
6、测压及放液:穿刺成功后接上测压管,嘱病人完全放松,平稳呼吸,将头稍伸直,双下肢改为半屈位,接上测压管,先测初压,如压力高时,不可放CSF,将针拔出,仅将压力管中CSF作细胞计数及蛋白定性检查,如压力不高,可缓慢放出需要量的CSF。
7、术毕:最好嘱孩子俯卧,或者去枕仰卧,把足端的床头垫高4-6h,以免产生由于CSF 经穿刺孔漏入硬膜外腔,引起颅内低压所致的腰穿后头痛。
腰椎穿刺术技能操作评分标准

3 一项未做扣2分 6 未核对扣2分
8.检查穿刺针,检查穿刺针(针套、针芯配套、针座与针梗焊接牢 量 固、无裂隙,针梗直、针尖无钩),夹闭针尾胶管
5 缺少一项扣2分
标
准 60分
9.穿刺:左手固定皮肤,右手持针垂直于背部,针尖稍斜向头侧, 缓慢刺入,儿童进针深度4-6cm,儿童为2-4cm,确认进入椎管,缓 慢拔出针芯,观察有无脑脊液流出。
10.测压放液:接上没压管/压力表测量压力,正常侧卧位脑脊液压 力为70~180mmH2O。撤去测压管,留脑脊液2~5ml送检。分置于三 个无菌试管(或小瓶中)。
6 一项未做扣3分 5 一项未做扣3分
11.穿刺结束,缓慢拔出穿刺针
5 一处不合要求扣3分
12.消毒穿刺点,局部按压3分钟
5 一项未做扣3分
腰椎穿刺术评分表
科室:
姓名:
总分:
考核者签名:
考核 内容
准备 质量 标准 15分
评分标准
1.仪表端庄,衣帽整齐。
2.规范洗手,戴口罩。 3.核对病人、了解病情,做必要的体格检查,如意识状态、生命体 征 4.医患沟通:告知患者检查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签署《知情同意 书》 5.备齐用物:腰穿包、无菌手套、无菌注射器、麻醉药物、消毒用 品、胶带 (举手示意计时开始)
终末 质量 标准 10分
13.无菌纱布覆盖,胶布横向固定
1.帮助患者整理衣物,交待注意事项 2.报告抽液量、外观和送检项目 3.整理用物(归位、处理规范)) 规定时间8分钟完成(提前完成不加分)
5 未核对扣2分
2 未做不得分 5 未做不得分 3 一项不符合扣2分
每超过10秒扣1分
综合 1.操作熟练、程序清楚、动作轻、稳、准、时间适宜
小儿腰椎穿刺术

腰椎穿刺术
一、适应症:
1、怀疑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时,或有不明原因的惊厥,需采取脑脊液作检查;
2、需要鞘内注射用药时。
二、禁忌症:
1、穿刺部位感染;
2、凝血功能异常
3、严重疾病无法耐受。
三、术前准备:
1、新生儿腰穿包(如无新生儿腰穿针,可用5ml注射器和6.5针头或6.5头皮针代替);
2、常规消毒物品;
3、胶布条,纱布,手套等。
四、操作方法及程序:
1、患儿侧卧,助手用双手在肩部和臀部固定患儿,使腰椎段尽可能弯曲。
2、术者戴消毒口罩,手套,局部常规消毒,铺以消毒巾。
3、在脊柱中线第4~5或3~4腰椎间隙处进针,方向指向脐部缓慢推进,通常早产儿进针
约0.5~0.7cm,足月儿1cm可达蛛网膜下腔,进入蛛网膜下腔时常有轻微的落空感。
进针过程中应不时抽出针芯或将注射器轻轻抽吸,观察有无脑脊液流出;以免刺入过深伤及锥前静脉丛。
4、收取脑脊液,立即观察颜色和浑浊度,将脑脊液分别装入3~4支试管中,每管0.5~1ml。
(第1管作细胞计数及分类,并离心取沉淀涂片作革兰染色;第2管作培养及药敏试验;
第3管作生化检查;第4管作其他必要的检查)。
5、拔针后,重新消毒,以纱布块覆盖粘以胶布。
五、术后处理: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密切观察生命征。
六、注意事项:
1、对高度怀疑的病人尽量在抗菌素应用之前或早期留取标本送检;
2、助手在使患儿腰椎弯曲时应避免弯曲患儿颈部,以免妨碍呼吸。
小儿腰椎穿刺术操作方法及评分标准

小儿腰椎穿刺术操作方法及评分标准小儿腰椎穿刺术操作方法及评分标准适应症:该操作适用于诊断性穿刺,椎管内注射以及治疗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禁忌症包括颅内占位性病变,脑疝或疑有脑疝者,以及腰椎穿刺处局部感染或脊柱结核。
术前准备:在向患者家属说明目的意义并签署协议书后,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嘱患者排尿。
准备物品包括腰穿包、无菌手套、棉签、胶布、3%碘酒、75%酒精以及2%利多卡因和5ml注射器。
操作方法:操作者应先洗手并戴口罩、帽子、无菌手套。
患儿侧卧,助手协助弯曲患儿腿及头背取得最大程度的脊椎弯曲,背部呈弓形,沿检查台边侧卧。
术者位于患儿背后,左手在头侧,用食指、中指摸好两侧髂骨嵴,此连线中点为3、4腰椎棘突之间,在此处穿刺即可达3、4腰椎间隙。
常规消毒,用拇指固定第3腰椎棘突,沿棘突下方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边进针边推药深至韧带,用消毒纱布压迫,拔针后稍等片刻。
右手持腰穿针,左手仍把住第3腰椎棘突,沿其下方穿刺,缓慢进针,进入棘突间隙后,针头稍向头侧倾斜,当有阻力落空时停止进针,拔出针芯,用无菌瓶2个,每瓶接1~2ml脑脊液分别送常规、生化检查或培养。
如检测颅内压可事先准备好测压管,此管内脑脊液也可作为检查用。
如操作过程脑脊液流通不畅,可以转动针尾,助手压迫颈静脉,穿刺针亦可略调深浅。
重新插上针芯,无菌纱布紧压穿刺处,拔针粘膏固定,让患者去枕平卧4~6小时。
注意事项:腰椎穿刺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正常脑脊液压力为100-200mmH2O,脑脊液外观可用于区别穿刺损伤。
操作者需洗手并戴口罩、帽子、无菌手套。
如果操作过程中脑脊液流通不畅,可以转动针尾或助手压迫颈静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问
20分
腰椎穿刺的注意事项?
从脑脊液外观怎样区别穿刺损伤?
脑脊液的正常压力是多少?
从脑脊液外观怎样区别穿刺损伤?
小儿腰椎穿刺术操作方法及评分标准
科室: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考核者:__________
分值
考核评价要点
得分存在问题适应症源自5分1、诊断性穿刺:检查脑脊液性质,鉴别脑炎、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2、椎管内注注射:如白血病时做鞘内注射化疗药物预防或治疗脑膜白血病;;
5、右手持腰穿针,左手仍把住第3腰椎棘突,沿其下方穿刺,缓慢进针,进入棘突间隙后,针头稍向头侧倾斜,当有阻力落空时停止进针,拔出针芯,用无菌瓶2个,每瓶接1~2ml脑脊液分别送常规、生化检查或培养。如检测颅内压可事先准备好测压管,此管内脑脊液也可作为检查用。如操作过程脑脊液流通不畅,可以转动针尾,助手压迫颈静脉,穿刺针亦可略调深浅;
3、脑膜炎在治疗过程中,依靠脑脊液动态变化,来判断疗效。
禁忌症
5分
1、颅内占位性病变;
2、脑疝或疑有脑疝者;
3、腰椎穿刺处局部感染或脊柱结核。
术前准备
10分
1、向患者家属说明目的意义,签协议书;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嘱患者排尿;
3、准备物品:腰穿包、无菌手套、棉签、胶布3%碘酒、75%酒精2%利多卡因,5ml注射器
操作方法
60分
1、操作者洗手,戴口罩、帽子、无菌手套;
2、患儿侧卧,由助手协助弯曲患儿腿及头背取得最大程度的脊椎弯曲,背部呈弓形,沿检查台边侧卧;
3、术者位于患儿背后,左手在头侧,用食指、中指摸好两侧髂骨嵴,此连线中点为3、4腰椎棘突之间,在此处穿刺即可达3、4腰椎间隙;
4、常规消毒,用拇指固定第3腰椎棘突,沿棘突下方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边进针边推药深至韧带,用消毒纱布压迫,拔针后稍等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