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双向细目表

高三生物双向细目表
高三生物双向细目表

高三生物双向细目表(一)

高三生物双向细目表(二)

高三生物双向细目表(三)

高三生物双向细目表(四)

高三生物双向细目表(四)

小学数学命题双向细目表(7页)

题项题 号 题目 分 值 题 型 试题 来源(参 考、创 作) 本册或本学段对应的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点、情感点等) 识 记 √ 理 解 √ 分 析 √ 运 用 √ 评 价 √ 考查意图说明 一、 口算直通车8 × 7 = 67 + 7 = 5 × 1 = 38–4–34 = 63–40 = 1 × 1 = 9 × 6 = 5 ×7 + 6 = 2 × 9 = 9 + 41= 7 × 4 = 4 ×5 + 5 = 8 + 48 = 4 × 6 = 52 –7 = 9 ×9–60 = 20 计 算 创 作 100以内的加减法(二) 表内乘法 √ 考查学生对100以 内加减法和表内乘法的 计算能力和计算习惯 二、用心思考,认真填空1 1、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床长2()树高12()铅笔长13() 3 填 空 参 考 长度单位 √ 考查学生对长度单 位的理解 2 先把口诀补充完整,再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三()二十一五八() 6 填 空 参 考 表内乘法 √ 考查学生乘法表的 识记 数学命题双向细目表 命题者XXX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3 4个5相加的和是(),4和5相加的和是(),4和5相乘的积是()。3 填 空 创 作 表内乘法√ 考查学生对乘法的 理解 4 4、()里最大能填几? 3×()<20 34>5×()()<8×8 3 填 空参 考 表内乘法 √ 考查学生会运用乘 法表解决计算问题 5 左图中有()个角。 1 填 空创 作 角的初步认识√ 考查学生对角的理 解。 6 用1、0、7三张卡片能组成()个两位数,其 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3 填 空参 考 数学广角 √考查学生排列组合 的理解和运用。 三、明辨是非1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1 判 断 参 考 观察物体√ 考查学生对对称轴 的理解 2 小明的身高是128米。………………() 1 判 断 参 考 长度单位 √考查学生对长度单 位的理解与运用 3 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1 判 断 参 考 角的初步认识 √考查学生对角的理 解

2018年高考生物全国卷一双向细目表.doc

知识内容 新课标I 必修I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AC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AC 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多种多样的细胞☆☆ 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1A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1A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3A 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ATP 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30AC 细胞呼吸☆☆☆☆ 细胞的无丝分裂 细胞的有丝分裂 细胞的生长 细胞的分化☆☆ 细胞的全能性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 实验察DNA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6A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4B 必修II 细胞的减数分裂 配子的形成过程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DNA 分子的复制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32AB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32AB 伴性遗传☆☆☆☆ ★32AB 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6A

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人类遗传病的类型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实验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必修III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其他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的应用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人脑的高级功能 动物激素的调节 稳态的生理意义☆☆☆☆ 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31AB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种群的特征☆☆☆☆5A 种群的数量变动☆☆☆ 群落的结构特征☆☆☆☆ 群落的演替☆☆☆☆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9AC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29A 选修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37AB 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37AB 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微生物发酵以及微生物应用 酶的存在与简单制作方法 酶活力测定的方法 酶在食品制造和洗涤等方面的应用 制备和应用固相化酶 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的成分 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 植物的组织培养 合计18个考点,

高考文科数学双向细目表

模块 知识点考查内容了解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列举法、描述法√包含于相等的含义√识别给定集合子集√全集于空集√并集于交集的含义与运算√补集的含义与运算√韦恩图表达集合的关系与运算√简单函数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分段函数√函数单调性、最值及几何意义√函数奇偶性√函数图像研究函数性质指数函数模型背景√有理、实数指数幂、幂的运算指数函数概念、单调性√指数函数图像√对数的概念与运算√换底公式、自然对数、常用对数√对数函数的概念、单调性√对数函数的图像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幂函数的概念√幂函数的图像√二次函数、零点与方程的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跟的个数√集合图像,用二分法求近似解指、对、幂函数的增长特征√函数模型的应用√柱、锥、台的结构特征√三视图√斜二测画法和直观图√平行、中心投影√三视图和直观图√球、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线面的位置关系定义√线面平行的判定 √面面平行的判定 √线面垂直的判定 √面面垂直的判定 √线面平行的性质 √面面平行的性质 √线面垂直的性质 √面面垂直的性质 √ 用已获结论证明空间几何体中的位置关系点、线、面位置关系集合的含义与表示集合间的基本关系集合的基本运算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知识要求集合 函数概念 与基本初 等函数1 立体几何初步幂函数函数与方程函数模型及应用空间几何体

结合图形,确定直线位置关系的几何要素√直线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过两点的直线斜率计算公式√判定直线平行或垂直√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圆的几何要素,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应用直线与圆的方程√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空间直角坐标表示点的位置√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算法的含义与思想√顺序、条件分支、循环逻辑结构√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输出、赋值、条件、循环语句√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样本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折线图√茎叶图√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平均数和标准差√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会画散点图,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方程√频率和概率的意义√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古典概型古典概型及其计算公式√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发生的概率√随机数的意义,运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几何概型的意义√任意角的概念√弧度制的概念、弧度与角度的互化√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单位圆的三角函数线√诱导公式√三角函数的图像√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 正余弦函数的单调性、最值、对称 中心 √正切函数性质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正弦型函数的参数对图像变化的影响√向量的实际背景√ 平面向量的概念√ 向量的实际背景用样本估计总体变量的相关性事件与概率几何概型任意角的概念、弧度制三角函数直线与方程 圆的方程空间直角坐标系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随机抽样统计 基本初等函数2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算法初步

最新高三数学双向细目表学习材料

“双向细目表”提高教学及高三复习备考效率什么是双向细目表呢? 双向细目表(two-way checklist)是一个测量的内容材料维度和行为技能所构成的表格,它能帮助成就测量工具的编制者决定应该选择哪些方面的题目以及各类型题目应占的比例,而在复习阶段,教师又可根据试卷来“还原”双向细目表,分析确定学生的考试结果,从而有效调整自己下一步的教学重点。 一般来说,双向细目表中,表的纵向列出的各项是要考查的内容即知识点,横向列出的各项是要考查的能力,或说是在认知行为上要达到的水平,在知识与能力共同确定的方格内是考题分数所占的比例。因此,这种命题双向细目表具有三个要素:考查目标、考查内容以及考查目标与考查内容的比例。表中所列的各种能力水平的依据,一般是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关于教学认知目标所分为的六个层次,即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1.知识(识记) 它是对知识的回忆。其中包括对具体事物、普遍原理、方法、过程、模式、结构等方面的回忆。 2.领会(理解)

领会是最低层次的理解。它与完全理解并不是同意词,与完全掌握信息也不是一回事。领会是指对交流内容中所含的文字信息的理解。3.运用 运用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对抽象概念的使用。这些抽象概念可能是一般的观念、程序的规则、概括化的方法,也可能是专门性的原理、观念和理论。 4.分析 分析是将交流的内容分解成几个要素或组成部分,以便分清一个事物中各要素或各部分的层次关系。 5.综合 综合是将所分解的各个要素或组成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是对各个要素或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加工的过程和进行排列组合以构成一个比较清楚的模式或结构的过程。 6.评价 评价是为了特定的目的对材料和方法的价值所作出的判断。也就是说,对材料和方法符合标准的程度所作出的定量或定性的判断。 在教学各阶段,各种月考、周考、大型考试是少不了的,但是, 个别教师的课堂教学都没什么问题,却在测试时从订购的资料中或者 ..............

二年级数学双向细目表-许

二年级数学(下)第七单元双向细目表 e 说明:检测方法:a填空b判断c选择d操作e解决问题 试卷说明 一、命题依据: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和目前使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为命题依据。命题范围: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内容。测查的内容是《数学(低段)课

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识记、理解、分析、运用的相关内容。 命题原则: (一)、注重数学内容的基础性,强化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作为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基础的基础,在小学数学试卷中无疑要占绝对大的份量. 但在编拟试卷时,对单纯的再现性、记忆性的基础则尽量少考或不考,对数学“双基”的评价则更多关注学生对知识本身意义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二)、注重数学内容的生活性,强化对学生应用意识及动手操作能力的评价。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的价值在于应用. 在命题改革实践中我们重视《课标》基本理念的实施,加强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注意选择利用“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生活中的素材,精心设计试题,让学生在对现实问题的探究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拓展思路,扩大视野,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注重试题形式的多样性、开放性,强化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及探索能力的评价。 数学命题要促进学生发展,命题形式就应富有创意. 要达成这一目标,最重要的策略就是突破传统数学命题纯文字叙述的枯燥藩篱,而换之以图像、表格、对话、等丰富的形式加以呈现,把对数学知识的检测建立在生动有趣的新颖形式上,使数学命题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发展载体. 这样命题有收、有放,体现了命题形式的多样化、开放性,有利于学生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开放的思维活动,能综合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有利于不同水平学生展开思维,有利于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推理、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注重内容、形式的人文性,强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考试评价改革的真正目的也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制定了数学课程目标,

小学数学小学一年级的下册的双向细目表.doc

双向细目 单教学目标 元 知识点教学要求 了理掌应 解解握用 一、 认识平面图形认 识1.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 √平面图形,能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拼、摆、画、折等活动,直观感受所学平面图形的 图形图形的拼组 七巧板 十几减 9 十几减 8 √ 特征。 3.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受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1. 初步掌握十几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十几减√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 二、 20 十几减 7、 6 内 退 十几减 5、 4、 3、位 2 减 有多余条件的的 法 问题 求一个数比另一 个数多几或少几 三、 定标准分类计数 分 类 与自选标准分类计 整数 理的能力。 3.. 学生能借助操作、画图等方式,理解20 以内退位减法 的算理,掌握 20 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 √ 方法,能熟练、准确地口算20 以内的退位减法。 4.使学生掌握比较两数多少的方法,初步解答求一个数比 √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培养学生 分析、推理的能力。 1.能够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 √ 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 能够对数据进行分析,并能根据数据提出简单问题。√ 四、 1. 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 数数和数的组成√ 100 或十个十个地数出数量在100 以内的物体个数。

以读法与写法 2. 掌握 100 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内 数的顺序 3. 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 以内数的大小。√ 数 的 比较大小4. 会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描述数量关 √ 认系。 识 描述数之间的大 5.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理解灵活数数的方法, √小关系学会剩下的不够一组时怎样处理。 解决问题的策略 6. 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及算理。√ 整十数加一位数 7. 学会能够用不同的算法进行口算。√ 及相应的减法 摆一摆,想一想8. 通过在数位表上摆圆片的活动,加深对100 以内数的认 √识,进一步巩固数位和位置的概念。 认识 1 元及 1 元以 下的人民币 人民币的单位及 进率 五、 认识 5 元及 5 元以认 上的人民币 识 人 人民币的兑换 民 币 人民币单位间的 换算 简单的加减运算 简单的解决问题六、整十数加、减整十100数 以 两位数加一位数、内 整十数(不进位)加 法 两位数加一位数1. 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知道 1 元 =10 角, 1 角 =10 分。 √ 2.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初步学会简单的换算。√ 3. 能正确地进行关于元、角、分简单的加减计算及算理。√ 4.通过购物活动,感受“元”是人民币单位中常用的主要 √ 单位,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1.借助小棒、计数器等直观学具的操作,使学生理解和掌 √ 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 2.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掌握两位数 √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3. 加深对相同数位上的才能相加减的理解。√

高考数学双向细目表模板

高考数学双向细目表模板 江西高考数学自主命题知识双向细目表(理工农医类) 备考试内容能力层次高考要求 05年 06年 07年 08年注 有关集合的概念和理解意义 集合与集合运算有关术语和符号,1 1 6 2 掌握能正确地表示出一 些简单的-集合 逻辑联结词"或". " 逻辑联结词与四且" "非"的含义;理解种命题四种命题及其相互 关系 充分条件与必要掌握充要条件的意义条件 映射与函数理解有关概念函数的定义17(1) 17(1) 3,12 域?解析式?值掌握有关概念 域 判断一些简单函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单调性的方法 能利用函数的奇13 偶性与图象的对函数的奇偶性掌握称性的关系描述 函数图象 反函数的概念及 了解互为反函数图象 间的关系反函数 会求一些简单函 14 13 理解数的反函数 解决有关数学问 6 二次函数掌握题

指数函数与对数10 指数函数与对掌握函数的概念图象数函数和性质 函数的图象理解有关概念 12 利用函数知识应用函数知识解掌握解应用题决实际难度问题 函数的综合问综合运用函数知 22 掌握题识解决数学问题 数列、通项公式的理解概念数列的概念 Sa掌握由求的公式 nn when the Terminal level when installed on the line number (Word) should be arranged from top to bottom. 6.4.4 cable core must be completely loose and straight, but not damage the insulation and core. Core bundle of the same plate vertically or horizontally arranged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掌握式,前n项和公式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性质解熟练应用题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掌握式,前n项和公式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的性质解 21 19 熟练应用题 有关概念及解决实21 22 22 5 数列的综合应用掌握际问题 任意角的正弦、余 弦、正切的定义, 用三角函数线表 三角函数概念示正弦、余弦和正掌握公式切;同角三角函数 的基本关系式;正 弦、余弦的诱导公 式 通过公式的推导, 3 了解它们的内在和差倍公式掌握联系,从而培养逻 辑推理能力

生物试卷双向细目表

高中生物《必修一模块》试卷编制 姓名:XXX 学号:XXXXXXXX 一、双向细目表(满分50分)

二、试题内容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对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结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20种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不同 B.每种氨基酸都只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C.在氨基酸中,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D.氨基酸是一种具有酸、碱两种性质的化合物 2、下列哪一项不是构成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 A.氨基酸的数目成百上千 B.氨基酸形成肽链时,不同种类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C.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D.氨基酸的种类多达百种 3、下外关于水的生理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B.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C.水溶液可运输代谢废物到排泄器官D.水分解能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 4、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存在于() A.细胞核内B.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内C.细胞质基质中D.细胞核和细胞质内 5、人在补钙的同时,最好吃一点鱼肝油,其原因是() A.鱼肝油中含有维生素A,有利于钙的吸收 B.鱼肝油中含有更多的钙 C.鱼肝油中含有维生素D,有利于钙的吸收 D.鱼肝油中含有较多的脂质,有利于钙的吸收 6、淀粉、核酸、脂肪、蛋白质共有的化学元素是( ) A. C、H、O B. C、H、O、N C.C、H、O、N、S D. C、H、O、N、S 7、以下是几位同学写的氨基酸结构通式,请判断其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8、某22肽被水解成1个4肽,2个3肽,2个6肽,则这些多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及肽键总数依次是() A.6、18 B.5、18 C.5、17 D.6、17 9、如图1是细胞中3种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活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图1表示正常细胞,则A、B化合物共有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a

最新高考理科数学双向细目表

最新高考理科数学双向细目表 模块知识点考查内容知识要求2017 分 值2018 分 值 2019 分 值 备注 了解理 解 掌握 集合集合的含义与 表示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 属于关系 √ 列举法、描述法√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识别给定集合子集√ 全集与空集√ 集合的基本运算并集与交集含义与运算√补集含义与运算√韦恩图表达集合的关系与运 算 √ 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 函数简单定义域值域,了解映射√ 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 示函数 √ 分段函数√ 函数单调性、最值及几何意 义 √ 函数奇偶性√ 函数图像研究函数性质√指数函数指数函数模型背景√

有理、实数指数幂、幂的运 算 √ 指数函数概念、单调性√ 指数函数图像过定点√对数函数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 换底公式、自然对数、常用 对数 √ 对数函数的概念、单调性√ 对数函数图像过定点√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 函数 √ 幂函数幂函数概念√ 幂函数图像√ 函数与方程二次函数、零点与方程根√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 根的个数 √ 结合图像,用二分法求近似 解 √ 函数模型及应用指、对、幂的增长特征√函数模型的应用√ 立体几何初步空间几何体柱锥台的结构特征√ 三视图√ 斜二测画出直观图√ 平行、中心投影√

会画视图和直观图√球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公 式 √ 点线面位置关系线面位置关系定义√ 线面平行判定√ 面面平行判定√ 线面垂直判定√ 面面垂直判定√ 线面平行性质√ 面面平行性质√ 线面垂直性质√ 面面垂直性质√ 用已获结论证明空间图形的 位置关系 √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直线与方程结合图形,确定直线位置的 几何要素 √ 直线倾斜角和斜率√ 过两点的直线斜率计算公式√ 判定直线平行或垂直√ 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 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 两点间距离公式√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中学生物必修二双向细目表.docx

乌鲁木齐中学考试双向细目表 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20分 考试范围:生物必修二全部及必修三第一章(期中考试) 测验内容识记理解应用综合 分数小计知识点(章、节)(分)(分)(分)(分)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10(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 (2)基因的分离规律2 (3)自由组合规律222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18 (1)精子的形成过程和减数分裂的2 概念 (2)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区别2 (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22 行为的变化 (4)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比较2 (5)受精作用 (6)基因在染色体上2 (7)伴 X显、隐性遗传病的特点24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12(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2 (2) 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有22 关计算) (3) DNA分子的复制过程、条件22 (4)基因的概念2 (5)基因、 DNA与染色体的关系

第四章基因的表达 (1)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2)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3)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第五章基因突变与其他变异 (1)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2)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3)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1)杂交育种的原理 (2)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优缺点(3)基因工程的概念及原理 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现 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必修 三稳态与环境 第一章人体内的环境与稳态 (1)内环境的的概念及理化性质 (2)内环境稳态概念及其重要意义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神经调节 (2)激素调节 (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4)免疫调节 10 222 2 2 12 24 2 22 16 22 224 22 4 22 14 222 242 24 224 24 2 224 分数小计34343610

-高考数学双向细目表(精)(20200616150705)

2020届理科数学双向细目表 模块知识点考查内容知识要求2015 分 值2016 分 值 2017 分 值 备注 了解理解掌握集合集合的含义与表示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列举法、描述法√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包含与相等的含义√ 识别给定集合子集√ 全集与空集√ 集合的基本运算并集与交集含义与运算√ 补集含义与运算√ 韦恩图表达集合的关系与运算√ 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 函数简单定义域值域, 了解映射√ 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 分段函数√ 函数单调性、最值及几何意义√ 函数奇偶性√ 函数图像研究函数性质√指数函数指数函数模型背景√ 有理、实数指数幂、幂的运算√ 指数函数概念、单调性√ 指数函数图像过定点√对数函数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 换底公式、自然对数、常用对数√ 对数函数的概念、单调性√ 对数函数图像过定点√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 幂函数幂函数概念√ 幂函数图像√ 函数与方程二次函数、零点与方程根√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 结合图像, 用二分法求近似解√

函数模型及应用指、对、幂的增长特征√ 函数模型的应用√ 立体几何初步空间几何体柱锥台的结构特征√ 三视图√ 斜二测画出直观图√ 平行、中心投影√ 会画视图和直观图√ 球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 点线面位置关系线面位置关系定义√ 线面平行判定√ 面面平行判定√ 线面垂直判定√ 面面垂直判定√ 线面平行性质√ 面面平行性质√ 线面垂直性质√ 面面垂直性质√ 用已获结论证明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直线与方程结合图形, 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 要素 √ 直线倾斜角和斜率√ 过两点的直线斜率计算公式√ 判定直线平行或垂直√ 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 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 两点间距离公式√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两条平行直线间距离√ 圆与方程圆的几何要素, 标准方程和一般 方程 √ 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最新小学数学单元双向细目表

小学数学第二单元双向细目表

小学数学第四单元双向细目表

小学数学第五单元双向细目表

小学数学第七单元双向细目表

小学数学第九单元双向细目表

5 熟练画出三角形的高和底 使学生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 体的位置。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能够 准确描述。能准确的量出物体所在位 置的角度及正确画出路线图 √√ 6 让学生巩固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 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 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 题。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使学生 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 用。 √√ 压铸模具钢材 3Cr2W8V合金工具钢 3Cr2W8V合金工具钢热作模具钢,是常用的压铸模具钢,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耐冷热疲劳性良好,且有较好的淬透性,但其韧性和塑性较差。适用制作高温、高应力下,不受冲击负荷的凸模、凹模,如压铸模、热挤压模、精锻模、有色金属成型模等。 化学成份: 碳 C :0.30~0.40 硅Si:≤0.40 锰Mn:≤0.40 硫S :≤0.030 磷P :≤0.030 铬Cr:2.20~2.70 镍Ni:允许残余含量≤0.25 铜Cu:允许残余含量≤0.30 钒V :0.20~0.50 钨W :7.50~9.00 热处理淬火:1075~1125,冷却剂:油;用途:常用的压铸模具钢。碳含量较低,有较高韧性和良好的导热性;同时,含有较多的碳化物形成元素铬、钨、钒,相变温度提高,使钢有高的高温强度、硬度和良好的耐热疲劳性;淬透。 用途:适于制造高温、高应力,但不受冲击负荷的压铸铜、铝、镁合金用附模、型芯、浇口套、分流钉、高应力压腊、热剪切刀、热顶锻模、平锻机凸凹模、镶块等。 交货状态:钢材以退火状态交货布氏硬度HBW10/3000(小于等于255~207)。 瑞典一胜百8407进口压铸模具钢材,热作模具钢材

高三数学双向细目表学习材料

充分利用“双向细目表”提高教学及高三复习备考效率 什么是双向细目表呢? 双向细目表(two-way checklist)是一个测量的内容材料维度和行为技能所构成的表格,它能帮助成就测量工具的编制者决定应该选择哪些方面的题目以及各类型题目应占的比例,而在复习阶段,教师又可根据试卷来“还原”双向细目表,分析确定学生的考试结果,从而有效调整自己下一步的教学重点。 一般来说,双向细目表中,表的纵向列出的各项是要考查的内容即知识点,横向列出的各项是要考查的能力,或说是在认知行为上要达到的水平,在知识与能力共同确定的方格内是考题分数所占的比例。因此,这种命题双向细目表具有三个要素:考查目标、考查内容以及考查目标与考查内容的比例。表中所列的各种能力水平的依据,一般是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关于教学认知目标所分为的六个层次,即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1.知识(识记) 它是对知识的回忆。其中包括对具体事物、普遍原理、方法、过程、模式、结构等方面的回忆。 2.领会(理解) 领会是最低层次的理解。它与完全理解并不是同意词,与完全掌握信息也不是一回事。领会是指对交流内容中所含的文字信息的理解。 3.运用 运用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对抽象概念的使用。这些抽象概念可能是一般的观念、程序的规则、概括化的方法,也可能是专门性的原理、观念和理论。 4.分析 分析是将交流的内容分解成几个要素或组成部分,以便分清一个事物中各要素或各部分的层次关系。 5.综合 综合是将所分解的各个要素或组成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是对各个要素或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加工的过程和进行排列组合以构成一个比较清楚的模式或结构的过程。 6.评价 评价是为了特定的目的对材料和方法的价值所作出的判断。也就是说,对材料和方法符合标准的程度所作出的定量或定性的判断。 在教学各阶段,各种月考、周考、大型考试是少不了的,但是,个别教师的课堂教学都

高考理科数学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高考理科数学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模块知识点考查内容知识要求2017 分 值2018 分 值 2019 分 值 备注 了解理 解 掌握 集合集合的含义 与表示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 属于关系 √ 列举法、描述法√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识别给定集合子集√ 全集与空集√ 集合的基本运算并集与交集含义与运算√补集含义与运算√韦恩图表达集合的关系与运 算 √

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 函数简单定义域值域,了解映射√ 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 示函数 √ 分段函数√ 函数单调性、最值及几何意 义 √ 函数奇偶性√ 函数图像研究函数性质√指数函数指数函数模型背景√ 有理、实数指数幂、幂的运 算 √ 指数函数概念、单调性√ 指数函数图像过定点√对数函数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 换底公式、自然对数、常用√

对数 对数函数的概念、单调性√ 对数函数图像过定点√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 函数 √ 幂函数幂函数概念√ 幂函数图像√ 函数与方程二次函数、零点与方程根√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 根的个数 √ 结合图像,用二分法求近似 解 √ 函数模型及应用指、对、幂的增长特征√函数模型的应用√ 立体空间几何体柱锥台的结构特征√

几何初步 三视图√ 斜二测画出直观图√ 平行、中心投影√ 会画视图和直观图√ 球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公 式 √ 点线面位置 关系 线面位置关系定义√ 线面平行判定√ 面面平行判定√ 线面垂直判定√ 面面垂直判定√ 线面平行性质√ 面面平行性质√ 线面垂直性质√ 面面垂直性质√

用已获结论证明空间图形的 位置关系 √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直线与方程结合图形,确定直线位置的 几何要素 √ 直线倾斜角和斜率√ 过两点的直线斜率计算公式√ 判定直线平行或垂直√ 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 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 两点间距离公式√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两条平行直线间距离√ 圆与方程圆的几何要素,标准方程和 一般方程 √

二年级数学双向细目表-辛

二年级数学(下)第六单元双向细目表 e 说明:检测方法:a填空b判断c选择d操作e解决问题 试卷说明 一、命题依据: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和目前使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为命题依据。命题范围: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内容。测查的内容是《数学(低段)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识记、理解、分析、运用的相关内容。 命题原则: (一)、注重数学内容的基础性,强化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作为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由此可以看出小

学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基础的基础,在小学数学试卷中无疑要占绝对大的份量. 但在编拟试卷时,对单纯的再现性、记忆性的基础则尽量少考或不考,对数学“双基”的评价则更多关注学生对知识本身意义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二)、注重数学内容的生活性,强化对学生应用意识及动手操作能力的评价。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的价值在于应用. 在命题改革实践中我们重视《课标》基本理念的实施,加强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注意选择利用“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生活中的素材,精心设计试题,让学生在对现实问题的探究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拓展思路,扩大视野,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注重试题形式的多样性、开放性,强化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及探索能力的评价。 数学命题要促进学生发展,命题形式就应富有创意. 要达成这一目标,最重要的策略就是突破传统数学命题纯文字叙述的枯燥藩篱,而换之以图像、表格、对话、等丰富的形式加以呈现,把对数学知识的检测建立在生动有趣的新颖形式上,使数学命题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发展载体. 这样命题有收、有放,体现了命题形式的多样化、开放性,有利于学生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开放的思维活动,能综合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有利于不同水平学生展开思维,有利于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推理、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注重内容、形式的人文性,强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考试评价改革的真正目的也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制定了数学课程目标,由“关注知识、技能”转向“关注学生发展”. 因此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因此,我们在试卷命题时重视把数学性和人文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评价功能. 首先试题内容突出基础性和人文性,同时命题力求富有生活气息,充满人文教育性,注重让

最新高考理科数学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最新高考理科数学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模块知识点考查内容知识要求2017 分 值2018 分 值 2019 分 值 备注 了解理 解 掌握 集合集合的含义与 表示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 于关系 √ 列举法、描述法√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识别给定集合子集√ 全集与空集√ 集合的基本运算并集与交集含义与运算√补集含义与运算√韦恩图表达集合的关系与运 算 √

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 函数简单定义域值域,了解映射√ 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 函数 √ 分段函数√ 函数单调性、最值及几何意义√ 函数奇偶性√ 函数图像研究函数性质√指数函数指数函数模型背景√ 有理、实数指数幂、幂的运算√ 指数函数概念、单调性√ 指数函数图像过定点√对数函数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 换底公式、自然对数、常用对 数 √ 对数函数的概念、单调性√

对数函数图像过定点√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 函数 √ 幂函数幂函数概念√ 幂函数图像√ 函数与方程二次函数、零点与方程根√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 根的个数 √ 结合图像,用二分法求近似解√ 函数模型及应用指、对、幂的增长特征√函数模型的应用√ 立体几何初步空间几何体柱锥台的结构特征√ 三视图√ 斜二测画出直观图√ 平行、中心投影√

会画视图和直观图√球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公 式 √ 点线面位置关系线面位置关系定义√ 线面平行判定√ 面面平行判定√ 线面垂直判定√ 面面垂直判定√ 线面平行性质√ 面面平行性质√ 线面垂直性质√ 面面垂直性质√ 用已获结论证明空间图形的 位置关系 √ 平面解直线与方程结合图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

四年级数学上册双向细目表 2

海南东坡学校小学部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双向细目表学科:________年级:________制表人:________制表时间:________________ 题 号检测知识要点 目标层次 分值 题型 识 记 理 解 运 用 综 合 合计 分数 亿以内数的读法 填空2 0 0 0 2 亿以内数的写法 2 0 0 0 2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2 0 0 0 2 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选择 2 0 0 0 2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判断 1 0 0 0 1 口算乘法 填空 1 0 0 0 1 速度的表示法和写法 1 0 0 0 1 乘法估算选择 1 0 0 0 1 笔算乘法竖式计算 8 5 2 0 15 积的变化规律判断 1 0 0 0 1 解决问题列式解答 6 3 1 0 10 口算除法 填空 2 0 0 0 2 商的变化规律 2 2 1 0 5 除法估算判断 1 0 0 0 1 笔算除法竖式计算 8 5 2 0 15 解决问题列式解答 8 5 2 0 15 直线、射线、和角的定义 填空 1 0 0 0 1 角的度量 2 0 0 0 2

角的分类 判断1 0 0 0 1 平行四边行和梯形的概念及特 征 1 0 0 0 1 垂直与平行的概念选择 1 1 0 0 2 画垂线 画一画1 0 0 1 画平行线 1 0 0 1 画角 3 2 0 0 5 画平行四边行和梯形的高 2 1 0 0 3 统计(复式条行统计图) 画统计图0 2 0 0 2 解决问题0 1 0 0 1 数学广角(统筹安排时间)填空 1 0 0 0 1 选择 1 0 0 0 1 合计分数60 30 100 目标层次

(完整word版)2018年高考模拟试卷数学卷命题双向细目表.docx

2018 年高考模拟试卷数学卷命题双向细目表 题序考查内容分值难易程度1集合运算4容易题2充分必要条件4容易题3函数的性质4容易题4平行垂直4容易题5函数导数的简单应用4容易题6函数,基本不等式4中档题7期望基本运算4中等偏难题8解三角形4中档题9平面向量4中档题10二面角线面角的定义4较难题11数列的通项与求和6容易题12三视图体积表面积6容易题13线性规划6容易题14二项式公式6中档题15排列组合,概率4较难题16抛物线问题4较难题17双曲线离心率最值问题4较难题18三角函数化简求值和性质14容易题19空间中线线、线面垂直的判断及几何法求面面角15容易题20函数及导数的应用15中档题21圆锥曲线的方程与函数的最值15较难题22数列的通项及非特殊数列利用放缩法求和15较难题

考试设计说明 本试卷设计是在认真研读《 2018 年考试说明》的基础上精心编制而成,以下从三方面加以说明。 一、在选题上: (1)遵循“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 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 (2)试卷保持相对稳定,适度创新,逐步形成“立意鲜明,背景新颖,设问灵活,层次清晰” 的特色。 二、命题原则: (1)强化主干知识,从学科整体意义上设计试题. (2)注重通性通法,强调考查数学思想方法. (3)注重基础的同时强调以能力立意,突出对能力的全面考查. (4)考查数学应用意识,坚持“贴近生活,背景公平,控制难度”的原则. (5)结合运动、开放、探究类试题考查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6)体现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合理控制试卷难度。

小学数学1-12册双向细目表知识点

小学数学1-12册双向细目表知识点

册数单元(知识块) 知识点教学目标(目的性) 第一册一、数一数数数量在10 以内的物体 的个数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 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 信心。 二、比一比比多少、比长 短、比高矮 1.了解多少,长短、高矮的 概念 2.会比较多少,长短、高 矮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比大小,认识 “<、>”;序 数;数的分解 和组成;加减 法;简单图画 应用题;0的 认识 1.认识符号“=”“<”“>”, 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 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 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 练的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四、认识物体和图形长方体、正方 体、圆柱、球; 长方形、正方 形、三角形、 圆 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 柱,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 圆。 五、分类根据不同标 准进行简单 的分类 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 简单的分类 六、6~10的认识和加减 法 6和7;8和9; 10;连加连 减;加减混合 1.掌握6到10的数字顺序以 及各数的组成 2. 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 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七、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11~20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 物体个数,会读、写11-20各数八、认识钟表整时和几时 半 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 半时 九、20以内的进位加法简单图画应 用题中出现 单位名称 熟练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人教版小学数学1-12册双向细目表知识点

第二册 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 步了解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左右、 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 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20以内的退 位减法、用数 学(出现与图 画结合,但语 言叙述较完 整的应用题; 出现依据条 件提问题的 不完整应用 题) 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 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 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 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三、图形的拼组平面图 形的特征和 图形之间的 关系; 立体图 形的特征和 图形之间的 关系。 1. 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初 步体会所学的平面图形的特点, 知道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知识点) 2.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初 步感知所学的平面图形之间和 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出现估计物 体数目的要 求;数数、数 的组成(几个 十几个一); 读数、写数 (数位);数的 顺序和比较 大小(多一 些,多得多); 整十数加一 位数及相应 减法; 1. 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 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 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 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 以内的数的大小。 2. 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 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 以内的数。 3. 结合数的认识,会计算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4. 结合具体事物,感受数 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 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 的估计和交流。 五、认识人民币人民币的认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

2019年高考理科数学双向细目表.

2019年高考理科数学双向细目表 模块知识点考查内容知识要求2017 分 值2018 分 值 2019 分 值 备注 了解理解掌握集合集合的含义与表示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列举法、描述法√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包含与相等的含义√ 识别给定集合子集√ 全集与空集√ 集合的基本运算并集与交集含义与运算√ 补集含义与运算√ 韦恩图表达集合的关系与运算√ 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 函数简单定义域值域,了解映射√ 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 分段函数√ 函数单调性、最值及几何意义√ 函数奇偶性√ 函数图像研究函数性质√指数函数指数函数模型背景√ 有理、实数指数幂、幂的运算√ 指数函数概念、单调性√ 指数函数图像过定点√对数函数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 换底公式、自然对数、常用对数√

对数函数的概念、单调性√ 对数函数图像过定点√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 幂函数幂函数概念√ 幂函数图像√ 函数与方程二次函数、零点与方程根√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 结合图像,用二分法求近似解√ 函数模型及应用指、对、幂的增长特征√ 函数模型的应用√ 立体几何初步空间几何体柱锥台的结构特征√ 三视图√ 斜二测画出直观图√ 平行、中心投影√ 会画视图和直观图√ 球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 点线面位置关系线面位置关系定义√ 线面平行判定√ 面面平行判定√ 线面垂直判定√ 面面垂直判定√ 线面平行性质√ 面面平行性质√ 线面垂直性质√

面面垂直性质√ 用已获结论证明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直线与方程结合图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 直线倾斜角和斜率√ 过两点的直线斜率计算公式√ 判定直线平行或垂直√ 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 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 两点间距离公式√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两条平行直线间距离√ 圆与方程圆的几何要素,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 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 应用直线与圆的方程√ 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 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表示点的位置√ 空间两点间距离公式√ 算法初步算法的含义、程序 框图算法的含义和思想√ 顺序、条件分支、循环逻辑结构√ 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输出、赋值、条件、循环语句√统计随机抽样会用简单随机抽样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