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因《观梅有感》阅读答案及赏析

合集下载

2019年4月自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00533真题及答案

2019年4月自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00533真题及答案

2019年4月自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真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0533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待漏院记》的“漏”指的是()A.漏斗B.遗漏C.屋漏D.漏壶正确答案:D2、名句“云破月来花弄影”所属的词的词牌是()A.永遇乐B.天仙子C.青玉案D.浣溪沙正确答案:B3、《六一诗话》的作者是()A.欧阳修B.曾巩C.梅尧臣D.贺铸正确答案:A4、宋代文学家中,被人们称为“苏老泉”的是()B.苏辙C.苏洵D.苏舜钦正确答案:C5、《前赤壁赋》的写作地点是()A.杭州B.苏州C.黄州D.徐州正确答案:C6、下列词句中,见于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的是()A.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B.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C.但蜂媒蝶使,时叩窗槅D.—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正确答案:D7、《诗集传》的作者是()A.朱熹B.苏轼C.欧阳修D.陆九渊正确答案:A8、下列南宋文人曾在进士考试中得第一的是()A.姜夔C.张炎D.辛弃疾正确答案:B9、李清照词句“满地黄花堆积”中“黄花”指的是()A.牡丹B.月季C.芍药D.菊花正确答案:D10、辛弃疾词句“我最怜君中宵舞”所用典故的主人公是()A.谢安B.祖逖C.王衍D.韩愈正确答案:B11、《花外集》的作者是()A.史达祖B.王沂孙C.周密D.蒋捷正确答案:B12、张炎《解连环》(楚江空晚)是一首()A.悼亡词B.节序词D.送别词正确答案:C13、下列《岐阳》诗句中,写地形险固而金兵毫无战功的是()A.百二关河草不横B.十年戎马暗秦京C.岐阳西望无来信D.陇水东流闻哭声正确答案:A14、邓牧《君道》:“若刘汉中、李晋阳者,乱世则治主,治世则乱民也。

”这里“刘汉中”指的是()A.汉高祖刘邦B.汉武帝刘彻C.汉光武帝刘秀D.蜀汉先主刘备正确答案:A15、《窦娥冤》第三折中,窦娥向监斩官提出的请求是()A.遇时节将碗凉浆奠B.要丈二白练,挂在旗枪上C.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D.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休推辞路远正确答案:B16、《汉宫秋》第三折中,毛延寿的结局是()A.番邦为官B.仍归汉朝C.被番王所杀D.被番王解送汉朝处治正确答案:D17、刘因《观梅有感》“梦想西湖处士家”中,“西湖处士”指的是()A.苏轼B.柳永C.林逋D.张炎正确答案:C18、张养浩《[中吕]朱履曲(警世)》是一篇()A.词B.诸官调C.散曲小令D.散曲套曲正确答案:C19、“余见世人之好诞者死于诞,好夸者死于夸,而终身不知其非者众矣,岂不惑哉!”这几句出自()A.《大龙湫记》B.《楚人养狙》C.《君道》D.《吴士》正确答案:D20、下列曲词,出自《浣纱记(泛湖)》的是()A.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B.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C.烟波里,傍汀蘋,依岸苇,任飘飘海北天西D.那堪这散风雪旌节影悠扬,动关山鼓角声悲壮正确答案:C21、下列句子,出自李贽《又与焦弱侯》的是()A.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B.终身不知其非者众矣,岂不惑哉C.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门者故不入D.称之为山人,则非公卿之门不履正确答案:D22、《柳敬亭说书》的作者是()A.钟惺B.张岱C.谭元春D.袁宗道正确答案:B23、徐渭《狂鼓史渔阳三弄》“因此上暗藏刀,把我送与黄江夏”,“黄江夏”指的是()A.黄盖B.黄忠C.黄香D.黄祖正确答案:D24、《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选自()A.《警世通言》B.《喻世明言》C.《醒世恒言》D.《初刻拍案惊奇》正确答案:A25、蒲松龄《司文郎》所塑造的科举失利的鬼魂形象是()A.余杭生B.宋生C.王生D.盲僧正确答案:B26、名句“飞上枝头变凤凰”出自()A.吴伟业《圆圆曲》B.陈维崧《贺新郎》(吴苑春如绣)C.龚自珍《咏史》D.纳兰性德《金缕曲》(德也狂生耳)正确答案:A27、下列词句中,运用了平原君典故的是()A.鼎湖当日弃人间B.有酒惟浇赵州土C.除却吹箫屠狗D.也非关雨湿青衫透正确答案:B28、“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出自()A.《长生殿》B.《桃花扇》C.《牡丹亭》D.《西厢记》正确答案:B29、下列诗歌主张为袁枚提出的是()A.神韵说B.性灵说C.格调说D.考据说正确答案:B30、龚自珍《咏史》是一首()A.五言律诗B.五言绝句C.七言律诗D.七言绝句正确答案:C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404-全国-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自考真题及答案

1404-全国-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自考真题及答案

1404-全国-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总分:100一、单选题(共30题,共30分)1、王禹偁《待漏院记》一文采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1分)A:对比B:比喻C:暗示D:拟人2、元好问《岐阳》一诗所描写的战争是()(1分)A:蒙古攻宋B:蒙古攻金C:金攻宋D:宋攻金3、《君道》一文认为,下列属于远古之人的是()(1分)A:“为饮食之侈、衣服之备、宫室之美”B:“为分而严、为位而尊”C:“无乐乎为君”D:“惧人夺其位”4、马致远《汉宫秋》中,“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这几句的修辞方式是()(1分)A:夸张B:比喻C:对偶D:顶真5、姜夔《点绛唇》词中,“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中的“天随”是指()(1分)A:白居易B:杨万里C:范成大D:陆龟蒙6、传世作品最多的元散曲作家是()(1分)A:睢景臣B:张养浩C:张可久D:贯云石7、刘因《观梅有感》:“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这里的“西湖处士”指的是()(1分)A:林逋C:苏轼D:姜夔8、《楚人养狙》中,狙公形象的原型脱胎于()(1分)A:《老子》B:《庄子》C:《孟子》D:《韩非子》9、陈铎《水仙子》(瓦匠)的体裁是()(1分)A:诗B:词C:散曲小令D:散曲套曲10、首次用魏良辅改革后的昆山腔演唱,对昆腔发展传播产生重大影响的传奇剧本是()(1分)A:梁辰鱼《浣纱记》B:汤显祖《牡丹亭》C:洪昇《长生殿》D:孔尚任《桃花扇》11、南宋与陈亮为友、为陆游和辛弃疾赏识的作家是()(1分)A:朱熹B:刘辰翁C:刘过D:刘克庄12、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是()(1分)A:苏轼B:欧阳修C:秦观D:柳永13、张孝祥《念奴娇》词中,“稳泛沧浪空阔”中的“沧浪”出自()(1分)A:《诗经》B:《楚辞》C:《孟子》D:《庄子》14、袁宏道《虎丘记》:“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

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

诗词赏析:100首咏梅古诗词,写尽梅花傲雪风骨

诗词赏析:100首咏梅古诗词,写尽梅花傲雪风骨

诗词赏析:100首咏梅古诗词,写尽梅花傲雪风骨从古至今有着不少使人都常常把把雪、梅并写,梅因为雪能够更突显高尚的品格。

今天小白挑选出以下100首咏梅诗词,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吧!1、《卜算子·咏梅》近代—xx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2、《卜算子·咏梅》宋代—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3、《梅花》宋代—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4、《墨梅》元代—王冕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5、《雪梅·其一》宋代—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6、《雪梅·其二》宋代—卢梅坡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7、《杂诗三首·其二》唐代—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8、《清平乐·年年雪里》宋代—xx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9、《白梅》元代—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10、《早梅》唐代—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11、《山园小梅二首》宋代—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12、《梅花绝句·其一》宋代—陆游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13、《梅花绝句·其二》宋代—陆游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真题二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真题二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真题二1. 【单项选择题】(江南博哥)下列词句为范仲淹所作的是()A. 酒人愁肠,化作相思泪B.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C.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D.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B项的作者是柳永,C项的作者是张先,D项的作者是晏殊。

2. 【单项选择题】从体裁上看,苏轼的《荔枝叹》一诗属于()。

A. 七言律诗B. 七言古诗C. 七言绝句D. 七言歌行体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荔枝叹》是北宋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

诗先写古时进贡荔枝事,以纪实手法,追思汉唐贡荔之害。

再转入议论感慨,诗人以无比愤慨的心情,批判统治者的荒淫无耻。

最后写近时事,对民众遭受祸害深切同情。

3. 【单项选择题】下列哪篇作品不是“三苏”所作()A.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B. 《朋党论》C. 《答谢民师书》D. 《上枢密韩太尉书》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三苏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和他的儿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辙(字子由,号颍滨遗老),分别与A、C、D项作品对应。

《朋党论》的作者为欧阳修。

4. 【单项选择题】《栾城集》的作者是()。

A. 周密B. 杨万里C. 苏辙D. 吴文英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栾城集》是宋代苏辙所著的诗文别集。

5. 【单项选择题】黄庭坚《登快阁》中“万里归船弄长笛”,其中“弄”字的意思是()。

A. 把玩B. 吹奏C. 舞动D. 凝视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弄:演奏。

6. 【单项选择题】《项脊轩志》以庭中枇杷树“亭亭如盖”作结,其目的是表达()A. 对少年生活的怀念B. 对项脊轩的纪念C. 对祖母、母亲养育之恩的感念D. 对亡妻的思念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这样结尾,产生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看到树,作者就似乎看到了妻子的音容笑貌,就似乎听到了妻子的欢声笑语。

由“亭亭如盖”的枇杷树自然地联想到当年亭亭玉立之人,可现在物虽在而人已去,留在心头的只是一片怅惘之情。

梅 意境赏析

梅 意境赏析

梅花经受严寒的考验,凌雪怒放,冰肌 玉骨,与人们倡导的不屈的精神相吻合,成 为超拔脱俗、高洁孤傲的化身。
Hale Waihona Puke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雪是高洁的,但梅花除了具有雪一般的高洁 外,还有雪所不具有的暗香。这梅花不仅凌 寒呈艳,而且在严寒中播送出暗香。诗歌表 达了诗人坚强不屈、超拔脱俗的志趣。
•元代有个爱梅、咏梅、艺梅、画梅成 癖的王冕,隐居于 九里山,植梅千株, 自题所居为“梅花屋”。又工画墨梅,
花密枝繁,行笔刚健,有时用胭脂作没 骨梅,别具风格。 其《墨梅》诗名扬 天下: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 痕、不用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 坤。
•biào mén zhī nián
•出处:《诗经·召南·摽有梅》:“摽有梅, 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意思:摽梅:梅子成熟后落下来。比喻 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龄。
• qīng méi zhú mǎ
• 出处:唐·李白《长干行》诗:“郎骑竹马来, 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 意思:青梅:青的梅子;竹马:儿童以竹竿当马 骑。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 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 wàng méi zhǐ kě
•“青苔古木萧萧,苍云秋水迢迢,红叶山斋小小。有谁曾到? 探梅人过溪桥。”(张可久《越调·天净沙·鲁卿庵中》)
•诗人将我们带入渺无人迹的深幽境地,但秋高气爽,何 来“探梅”之说?其实这“梅”便是如梅之高洁隐士— —鲁卿。以梅比隐者,隐者亦是梅。
•古代文人笔下的梅, 差不多都是以孤高冷艳的形象出现, 在革命家笔下, 梅便具有了革命者的豪情。
•“不负梅花约, 驱车走大森。寒云伴岭重, 春色一湾 深。”———林伯渠

自考《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复习资料

自考《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复习资料

1、金元时代重要作家:元好问、关汉卿、1、马致远、王实甫、张养浩、高明、赵孟頫。

2、作家字号、作品集:邓牧,字牧心,自号三教外人,又号九锁山人,世称文行先生。

著有《洞霄图志》、《伯牙琴》。

元好问,字裕之,自号遗山山人,世称元遗山。

有《遗山先生集》。

关汉卿,号已斋叟,一生共作杂剧十四余种,现存十八种,以《窦娥冤》、《单刀会》最为著名。

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

其中《西厢记》是其代表作。

马致远,号东篱。

作有杂剧十五种,现存《汉宫秋》、《荐福碑》、《岳阳楼》、《青衫泪》、《陈抟高卧》、《任风子》六种,现存散曲作品近人辑为《东篱乐府》一卷。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

有《三事忠告》、《牧民忠告》、《归田类稿》等。

散曲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

雎景臣,一作舜臣,字景贤,或作嘉贤。

著有散曲集《雎景臣词》(后人辑本)。

张可久,字小山。

散曲有《小山乐府》。

贯云石,原名小云石海涯,号酸斋,别号芦花道人。

有《酸甜乐府》。

高明,字则诚,号菜根道人。

有《琵琶记》及诗文《柔克斋集》。

刘因,一名骃,字梦吉,号静修。

有《静修集》。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

有《松雪斋文集》。

萨都剌,字天赐,号直斋、有《雁门集》。

杨维桢,字廉夫,号铁崖,别号东维子、铁笛道人。

有《铁崖先生古乐府》、《东维子文集》。

3、名句、警句: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急攘攘蝇争血。

——马致远《夜行船》(秋思)4、元好问是金代最杰出的诗人。

关汉卿是元杂剧坛的奠基人。

关汉卿是元初剧坛的领袖人物。

关汉卿的杂剧以《窦娥冤》、《单刀会》最为著名。

《西厢记》是王实甫的代表作。

马致远有“曲状元”之称。

张可久是作品传世最多人元散曲作家。

5、诸宫调:宋、金讲唱文艺的一种新形式,有说有唱,以唱为主,说用散文,唱用诸宫调,相传为北宋民间艺人孔三传所创。

它打破了说唱限于一个宫调的规律,用若干宫调唱奏一个故事,名为诸宫调。

2015高考状元笔记-元诗鉴赏30例

2015高考状元笔记-元诗鉴赏30例

元诗鉴赏30例目录1.曹伯启《子规》2.刘因《秋莲》3.王冕《白梅》4.杨维桢《题春江渔父图》5.虞集《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及诸子侄》6.张养浩《晨起》7.王思廉《昭君出塞图》8.【元】虞集《听雨》【明】叶小鸾《雨夜闻箫》9.白珽(tǐng)《余杭四月》10.倪瓒《题王叔明<</SPAN>岩居高士图>》11.萨都剌《过李陵台》12.张养浩《黄州道中》13.真山民《泊舟严滩》14.耶律楚材《早行》15.王冕《墨萱图》16.许有壬《荻港早行》17.萨都剌《越台怀古》18.陶安《泊江州》19.刘因《山中月夕》20.周权《溪村即事》21.【元】刘因《观梅有感》【唐】朱庆馀《早梅》22.刘基《五月十九日大雨》23.杨载《到京师》24.揭傒斯《寒夜作》25.刘基《古戍》26.范梈(pēng)《京下思归》28.陈孚《江天暮雪》29.徐元杰《湖上》30.陈允平《登西楼怀汤损之》正文1.阅读下面一首元诗,回答问题。

子规曹伯启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

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

(5分)参考答案1.“空”字既传神的描绘出贪夫卷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

2.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

意象分析示例:①子规。

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归人,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

②贪夫、远客。

意指客居他乡之人。

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

③锦水春残。

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

华中师大《古代文学作品选2》练习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华中师大《古代文学作品选2》练习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古代文学作品选(2)》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填空1、宋代最大的诗歌流派是(),后人所说的这一诗歌流派的“一祖三宗”是指()、()、()、()。

2、《琵琶记》的作者是()。

3、北宋初年诗歌有三个流派,先后影响了北宋前期诗坛,它们是()、()、()。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中诗歌被称为“诚斋体”的诗人是()。

4、台阁体文风的代表人物是杨()、杨()、杨()。

5、关汉卿历史剧的代表作是()、爱情风月剧的代表作是()。

6、词的风格流派通常被分为()和()两种。

7、明代四大声腔包括()、()、()、()。

8、元代神话剧的双璧指的是李好古的()和尚仲贤的()。

9、人生到处知何似,()。

10、无可奈何花落去,()。

11、戏剧人物陈最良出自()。

12、《狱中杂记》的作者是()。

13、“清初古文三大家”是指()、()、()。

14、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是()、()、()和()。

15、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是()、()和()。

16、()自谓“喜人谈鬼”、“雅爱搜神”,因而写了文言小说集()。

17、(),江湖夜雨十年灯。

18、初诗人高启、杨基、张羽、徐贲四人被称为()。

19、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和()。

20、《郁离子》是()的寓言散文集。

21、李东阳所代表的诗文流派叫()。

22、《唐宋八大家文钞》的编者是()。

23、徐渭的《四声猿》包括《狂鼓史渔阳三弄》、()、()、()。

24、袁枚与()、()并称“乾隆三大家”。

25、(),厩马肥死弓断弦。

26、宋元四大南戏分别是()、()、()、()。

27、《西厢记》是由唐代元稹的()、金代董解元的()演变而成的。

它的主题是()。

28、《倩女离魂》的作者是()。

29、康熙诗坛,朱彝尊和王士禛并称(),施闰章、宋琬并称()。

30、“梅村体”的代表作是()。

31、()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的创作方法是“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32、“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出于龚自珍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因《观梅有感》阅读答案及赏析
观梅有感
刘因
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①。

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元不为梅花②。

注释
刘因:元初诗人,元世祖称之为不召之臣,此诗写于元灭南宋之时。

①西湖处士:指北宋诗人林逋。

林逋,字君复,钱塘人。

终身不仕,亦终生未婚。

隐居于杭州西湖孤山,二十年足迹不涉城市。

因喜植梅养鹤,故有梅妻鹤子之称。

古人称像林逋这样的有德才而隐居的不仕者为处士。

②元:同原。

此心元不为梅花一句,作者说他心里挂念的不是梅花,那么他挂念的是什么?
请指出诗中运用的两种表现手法,并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诗人只是借助梅花抒发感慨罢了,梅花的盛衰并不是自己人真正挂念的,诗人所要表达的是对南宋江南美好河山沦入蒙古统治者之手的悲慨。

一是虚实结合,写北方的梅花为实,想象南方的梅花为虚;二是用典,用林逋的典故表达了自己不与元朝统治者合作的思想。

赏析:
北方战乱初定,春风吹落梅树枝叶上的尘埃,经冬的梅花今又开放,不由得联想到以爱梅著称的林逋。

或许这北方的梅花,在经历了战争烽烟后,也梦想着能够植根于林逋的孤山梅园中吧?后两句则宕开一笔,先是担心江南春色已减,西湖之梅恐已衰歇。

但转念一想,只是借助梅花以发感慨罢了,梅花的盛衰并不是自己真正关心的,诗人所要表达的是对江南美好河山沦入蒙古统治者之手的悲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