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合集下载

《ESC2015:心包疾病诊断治疗指南》解读共4页文档

《ESC2015:心包疾病诊断治疗指南》解读共4页文档

《ESC2015:心包疾病诊断治疗指南》解读The interpretation of 《2015 ESC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pericardial diseases》CHEN Yan,CHEN Yabei,TAO Rongfang.Department of cardiology,Mingguang Hospital of TCM,Mingguang,Anhui,239400,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CHEN Yan.Email:mgyc2394@163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d 《2015 ESC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pericardial diseases》.1 心包综合征3,41.1 急性心包炎:诊断①所有疑为急性心包炎患者推荐ECG检查IC。

②所有疑为急性心包炎患者推荐超声心动图检查IC。

③所有疑为急性心包炎患者推荐胸部X线检查IC。

④疑为急性心包炎患者推荐炎症[如C反应蛋白(CRP)]和心肌损伤(如CK,肌钙蛋白)标志物评估IC。

临床管理和治疗①急性心包炎高风险患者(具备至少1项危险因素)推荐住院治疗IB。

②急性心包炎低风险患者推荐门诊治疗IB。

③推荐抗炎治疗1周后评估反应I B。

治疗的推荐①推荐在胃保护剂使用下使用阿司匹林或NSAIDs,作为急性心包炎的一线治疗IA。

②推荐秋水仙碱作为阿司匹林/ NSAID的一线辅助治疗IA。

③血清CRP应考虑指导治疗疗程并评估治疗反应IIaC。

④急性心包炎对阿司匹林/ NSAID和秋水仙碱禁忌/失败的情况下,及当感染因素已被排除,或存在特定指证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时,应考虑使用小剂量皮质类固醇IIaC。

⑤非运动员的急性心包炎应考虑限制运动,直到症状缓解和CRP,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正常IIaC。

心包疾病的影像学诊断精讲

心包疾病的影像学诊断精讲

心包疾病的影像学诊断精讲心包疾病的影像学诊断精讲一、心包疾病概述心包是包裹在心脏外部的一个薄膜,由心包壁和心包腔组成。

心包疾病是指心包壁和心包腔发生的各种异常改变,包括心包炎、心包填塞、心包积液等。

影像学是心包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心包影像学的诊断,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情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二、心包炎的影像学表现心包炎是指心包膜及其壁的炎症反应,常见的病原体有、细菌等。

心包炎的影像学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心包增厚:心包炎时,心包膜及其壁常会发生增厚。

在影像学中,可以通过CT或MRI观察到心包膜的增厚表现。

2. 心包积液:心包炎时,心包腔内常会有积液形成。

在影像学中,可以通过超声心动图或CT观察到积液的存在及其程度。

3. 心包粘连:心包炎时,心包膜及其壁之间可能会发生粘连。

在影像学中,可以通过CT或MRI观察到心包之间的粘连情况。

三、心包填塞的影像学表现心包填塞是指心包腔内充满非生理性物质,从而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

常见的心包填塞原因有出血、渗出液或脓液的堆积等。

心包填塞的影像学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心包压缩:心包填塞所致的充填物会对心包腔施加压力,导致心包腔的变形和压缩。

在影像学中,可以通过超声心动图或CT观察到心包腔的压缩情况。

2. 心脏形态改变:心包填塞会导致心脏受压而发生形态改变。

在影像学中,可以通过超声心动图或CT观察到心脏的变形情况。

3. 心功能受限:心包填塞会影响心脏的正常收缩和舒张,进而导致心功能受限。

在影像学中,可以通过心脏超声心动图反映心脏的功能状态。

四、心包积液的影像学诊断心包积液是指心包腔内大量液体的积聚,通常是由于心包炎、肿瘤或其他疾病引起的。

心包积液的影像学诊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形态特征:心包积液在影像学中呈现为心包腔内的液体显影。

在超声心动图中,心包积液呈现为黑色区域;在CT或MRI中,心包积液呈现为明显低密度或高信号区域。

2. 积液程度:影像学可以帮助评估心包积液的程度。

心包疾病

心包疾病
心包疾病 (Pericarditis)
概述
心包疾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占心内科 住院患者的1.5-6%。 定义:脏层和壁层心包膜的炎性病变。 发生状况:心包本身的炎症; 全身疾病的一部分 ; 局部邻近组织的炎症蔓延或 损伤所致。

概述

临床分型:急性 6周内; 亚急性 半年内; 慢性 超过半年。

痊愈时,渗液可在2~3周或更短的时间内 重吸收,但也有渗出液残留数日或数年 之久,如结核性心包炎。心包炎症消散 后,可遗留有不同程度的粘连,有的两 层心包有明显增厚及粘连使心包腔完全 封闭,形成坚厚的疤痕、压缩心脏及大 血管根部,影响心脏舒张,成为慢性缩 窄性心包炎。
病理生理 心包腔内渗液量不多时,不至影响心脏 功能。大量渗液或渗液量虽不太多,如 仅200~300m1,但产生甚速时,也可引起 心包腔内压力明显升高,使左、右心室 受压,心室舒张及充盈受到限制,
二、结核性心包炎 有结核原发病灶,并出现发热、盗汗、 无力和心包积液征,很少有心包摩擦音, 心包渗液为中到大量,呈浆液纤维蛋白 性或血性,抗痨治疗有效。
三、肿瘤性心包炎 原发性主要为间皮瘤,转移性多见;转 移主要来自支气管和乳房的肿瘤,主要 是心包摩擦音和积液的体征,心包液为 血性,可查到肿瘤细胞。
பைடு நூலகம்
病因
1. 2.
3.
4. 5. 6.
感染:细菌、病毒、真菌、霉菌、寄生 虫、立克次体。 肿瘤:原发性、继发性。 自身免疫性: 风湿热 胶原组织疾病:系统 性 红斑狼疮、结节性多 动 脉炎、类风湿性关节
病因
1. 2. 3. 4. 5.
4. 内分泌、代谢:尿毒症、粘液性水肿。 5. 邻近器官疾病:急性心梗、胸膜炎。 6. 病因不明:非特异性。 7. 先天性异常:心包缺损、囊肿、 8. 其他:外伤、放射、肼笨达嗪等。

2015指南心包疾病.

2015指南心包疾病.

ESC2015 指南:心包疾病(中文版)2015-09-04本指南根据目前所有现存的关于此议题的证据,进行了总结和评估,目的是为医务人员提供最好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帮助评估不同身体状况患者的预后。

首先是关于心包炎的定义及相关诊断标准。

表 1. 心包炎定义和诊断标准急性心包炎的诊断推荐1. 推荐所有疑似急性心包炎患者行心电图检查。

(Ⅰ,C)2. 推荐所有疑似急性心包炎患者行经胸廓超声心动图检查。

(Ⅰ,C)3. 推荐所有疑似急性心包炎患者行胸部X 线检查。

(Ⅰ,C)4. 推荐急性心包炎患者评估炎症标记物(如CRP)和心肌损伤(如CK,肌钙蛋白)。

(Ⅰ,C)急性心包炎的治疗推荐1. 推荐高危急性心包炎患者住院治疗(至少一个危险因素)。

(Ⅰ,B)2. 推荐低危急性心包炎患者门诊治疗。

(Ⅰ,B)3. 推荐1 周后抗炎治疗反应评估。

(Ⅰ,B)心包炎的诊断流程图主要预后不良的预测指标包括:发热>38℃;亚急性起病;大量心包积液;心包填塞;阿司匹林或NSAIDS 治疗至少 1 周无治疗反应。

次要预后不良的预测指标包括:心肌心包炎;免疫抑制;创伤;口服抗凝治疗。

表 2. 急性心包炎抗炎治疗常用药物急性心包炎的治疗推荐1. 推荐阿司匹林或NSAIDs 联合胃保护药物作为治疗急性心包炎一线药物。

(Ⅰ,A)2. 推荐秋水仙碱作为辅助阿司匹林/NSAIDs 治疗急性心包炎的一线药物。

(Ⅰ,A)3. 血清CRP 指导治疗时长及评估治疗反应。

(Ⅱa,C)4. 阿司匹林/NSAIDs 和秋水仙碱禁忌或治疗失败的急性心包炎病例,排除感染或存在特殊适应症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应考虑使用低剂量皮质类固醇。

(Ⅱa,C)5. 非运动员急性心包炎应限制运动,直至症状缓解,CRP、ECG 和超声心动图恢复正常。

(Ⅱa,C)6. 对于运动员,推荐限制运动的期限应至症状缓解,CRP、ECG 和超声心动图恢复正常至少 3 个月。

(Ⅱa,C)7. 皮质类固醇不推荐作为急性心包炎一线治疗。

心包疾病

心包疾病

心包疾病心包疾病除原发感染性心包炎症外,尚有肿瘤、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尿毒症等所致非感染性心包炎。

按病情进展,可分为急性心包炎(伴或不伴心包积液)、慢性心包炎、粘连性心包炎、亚急性渗出性缩窄性心包炎、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等。

临床上以急性心包炎和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最为常见。

一、急性心包炎急性心包炎为心包脏层和壁层的急性炎症,可由细菌、病毒、肿瘤、自身免疫、物理、化学等因素引起。

心包炎常是某种疾病表现的一部分或为其并发症,故被原发疾病所掩盖,但也可以单独存在。

病因急性心包炎的病因:1、急性非特异性2、感染: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立克次体3、肿瘤:原发性、继发性4、自身免疫:风湿热及其他结缔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贝赫切特病、艾滋病;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心包切开后综合征及药物性如普鲁卡因胺、青霉素等。

5、代谢疾病:尿毒症、痛风6、物理因素:外伤、放射性7、邻近器官疾病:急性心肌梗死、胸膜炎、主动脉夹层、肺梗死等。

●发病机制心包腔是由壁层和脏层构成的一个封闭囊袋,正常心包腔内约含50 ml液体,心包液来自脏层心包,通过壁层心包经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排出。

急性炎症反应时,心包的壁层与脏层之间产生由纤维蛋白、白细胞及少许内皮细胞组成的渗出物,此时为急性纤维蛋白性心包炎。

当渗出物中的水分增多时,称为渗液性心包炎,多为浆液纤维蛋白性呈黄而清的液体,渗出液也可为脓性或血性。

液量100--500 ml,可多达2—3升。

当渗液迅速积聚和(或)渗液量超过一定水平时,心包内压力即急骤上升,影响心室舒张期充盈,使心搏量降低,动脉收缩压下降。

同时,心包内压力增高也影响血液回流到右心,使静脉压升高,从而出现急性心脏压塞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1、症状急性心包炎常见症状为心前区痛和呼吸困难。

(1)心前区痛多见于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和感染性心包炎,缓慢进程的结核性或肿瘤性心包炎疼痛可能不明显。

疼痛可位于心前区,性质呈尖锐性,与呼吸运动有关,常因咳嗽、深呼吸或变换体位而加重;疼痛也可为压榨样,位于胸骨后。

第三章第10节-心包疾病

第三章第10节-心包疾病

“Bread & Butter” appearance
Fibrinous stranding
发病机制
急性心包炎
急性炎症
少量渗出
渗出增多
纤维蛋白性心包炎
正常 心包腔
渗出性心包炎
心 包 压 塞
渗出液短时间 大量增多
病因和发病机制
慢 性 窄 缩 性 心 包 炎 急性心包炎
渗出液逐渐吸 收后
增厚
粘连
钙化
5、心包穿刺术 的配合与护理
术 前 护 理
心理护理
用物准备
超声定位
术 中 配 合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出现面色苍白、 头晕、心率及心电图异常应通知医生 并协助处理。
•严格无菌操作,穿刺过程中勿剧烈 咳嗽或深呼吸,如有不适应报告医生。 •注意抽液量、性质,首次抽液不宜 超过200-300ml,每次抽液量不超过 1000ml,若抽出鲜血,立即停止抽吸。
瘢痕
•心室舒张期扩张受阻 •充盈减少 •心搏量下降
心包失去伸缩性
临床表现
纤维蛋白性心包炎
•症状:主要为心前区疼痛。
•体征:心包摩擦音为典型体
征。当积液过多时摩擦音可
消失
临床表现
渗出性心包炎
•症状:突出症状为呼吸困难。
•体征:心包积液征。大量可累及
静脉回流,出现发绀、颈静脉怒
张、肝大、腹水、下肢水肿等。
对症治疗:呼吸困难者半卧位,吸氧、 镇痛药 心包穿刺:用于心脏压塞和未明病因的 渗出性心包炎
心包切开引流 心包切除术 :用于窄缩性心包炎
常用护理诊断/问题
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淤血、肺或支气管受压有 关。 疼痛: 胸痛 与心包炎症有关。 体温过高 与细菌、病毒等因素导致急性炎症反 应等有关 焦虑 与病因诊断不明、病情重、疗效差有关

家畜心包疾病的分析诊断和治疗

家畜心包疾病的分析诊断和治疗

家畜心包疾病的分析诊断和治疗
家畜心包疾病,是指畜禽身体外围血管系统、心脏壁壳和心包膜出现病理变化引起的疾病,一般包括炎症、肿瘤等。

疾病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病变的位置、性质和发展程度,严重情况下可导致心力衰竭或死亡。

1. 分析诊断
家畜心包疾病的诊断包括病史询问、临床体检和影像学检查。

病史询问:了解患畜禽是否有食欲不振、体温升高、呼吸急促、肢体水肿等症状,及是否曾接触过感染疾病的动物。

临床体检:观察畜禽的一般状况,包括饮食、精神、体温、呼吸、心率等;检查畜禽的心脏和心包膜是否有肿胀、积液、疼痛等异常表现。

影像学检查:可以通过X光、超声波等影像学检查手段来确认诊断。

X光会显示出心包积液等情况,超声波则能更精准地检查出心包膜和心脏壁壳的情况,并判断积液和病灶的具体位置和大小。

2.治疗
治疗家畜心包疾病,一般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抗生素、消炎药、利尿剂等,用于抑制炎症和水肿,促进血流循环,提高心脏的功能。

手术治疗:最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是穿心术和心包切开引流术。

穿心术是将针头从胸膜穿过心脏壁壳,直接穿破心包,将积液排出;心包切开引流术则是在心包上开口,引流积液。

需要提醒的是,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和饮食管理,避免交叉感染和病情复发。

总之,家畜心包疾病是一类比较严重的疾病,及早发现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措施也应该得到重视,尤其是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环境卫生,营养均衡,合理引导锻炼,提高免疫力,以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

心包炎系列疾病诊断标准

心包炎系列疾病诊断标准

心包炎系列疾病诊断标准一、心包炎诊断标准(1979年[美]纽约心脏病学会标准委员会)1.出现心包摩擦音。

2.胸痛和特殊的心电图所见,或有心包积液证据。

心电图表现有低电压;2个或3个标准导联,某些或所有心前导联上ST段呈弓背向下的抬高,随后ST段恢复到基线;除avR导联外,整个心电图上T波变平,然后倒置。

3.心包穿刺抽出纤维素性、浆液纤维素性或脓性渗出液。

符合以上标准之一,可诊断心包炎。

二、心包积液诊断标准(1979年[美]纽约心脏病学会标准委员会)1.通过皮肤或切开胸腔的心包穿刺,证明有心包积液。

2.心血管造影证明,右房内造影剂的外缘与心脏上阴影之间的距离大于5mm。

3.超声心动图证明,在背侧或腹侧心壁之上出现异常液层。

4.放射性核素扫描证明,在无胸膜增厚或渗出的条件下,肺内和右房内放射活性物质之间的距离增大。

5.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显影的血管与邻近心包阴影外缘之间的距离增大。

符合以上标准之一者,可诊断心包积液。

三、结核性心包炎诊断标准(1973年Fowler等制定)1.心包组织病理检查有结核病变。

2.心包积液内有结核菌。

3.心包以外的组织病理检查有结核病变。

4.其它体液内有结核菌。

符合以上标准之一可诊断。

四、病毒性心包炎诊断标准(Fiala M West J Med 1975; 124 (4): 299.)1.急性心包炎症状。

2.可出现心肌梗塞样的胸痛。

3.发生进行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4.非特异性流感样症状(发热、头痛、肌痛、关节痛)。

五、恶性心包炎诊断标准(Marshall, et al. Am J Med 1981; 71 (3): 407)1.心包液细胞学检查确诊为恶性。

2.尸检诊断为心包恶性肿瘤。

3.心脏超声和胸部X线可查到原发肿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