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石教学设计
雨花石 音乐教案

雨花石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雨花石》的音乐知识。
2.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感受音乐的美。
3.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雨花石》的音乐知识。
2.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合作学习中的团队合作和创造力的培养。
2.如何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四、教学准备:1.录音设备或音乐播放器。
2.音乐教材。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雨花石》,让学生静静地欣赏音乐,带领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了解音乐知识(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雨花石》的音乐知识:《雨花石》是一首古筝演奏曲目,演奏时音乐流畅优美,具有水乳交融的感觉。
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看法。
3.合作学习(25分钟)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乐器进行模仿演奏《雨花石》的主旋律部分。
教师提供一段《雨花石》的主旋律乐谱给学生,让学生进行乐器演奏。
每个小组选择乐器,合作演奏。
每个小组演奏结束后,其他小组给予评价。
4.展示和欣赏(10分钟)每个小组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演奏,其他小组和教师给予表演评价,欣赏演奏的乐曲。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对音乐的感受和体会,展示创造力。
5.总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雨花石》的音乐特点,小组合作演奏的心得感悟。
六、教学反思1.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2.音乐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实际参与,通过演奏乐器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和艺术修养。
3.通过欣赏和表演,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雨花石 教案

雨花石教案教案标题:雨花石教学目标:1. 了解雨花石的形成、特点和分类。
2. 掌握雨花石的观察方法和鉴别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教学准备:1. 雨花石标本或图片。
2. 放大镜或显微镜。
3. 石头鉴别手册或参考书籍。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雨花石的话题,激发学生对雨花石的兴趣。
可以通过展示雨花石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其特点。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雨花石的形成过程,解释其独特的花纹和颜色。
同时,介绍雨花石的分类,如葡萄石、花岗石等。
3. 观察与鉴别(15分钟)让学生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雨花石的细节,引导他们观察花纹、颜色、质地等特征,并与鉴别手册或参考书籍进行比对,尝试鉴别不同种类的雨花石。
4. 分析与总结(10分钟)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鉴别经验,引导他们分析不同种类雨花石的共同特点和区别,并总结鉴别雨花石的方法。
5. 拓展活动(15分钟)组织学生参观学校或社区附近的石材市场或石材展览,让他们实地观察各种石材,尝试鉴别其中的雨花石。
6. 总结与评价(5分钟)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你对雨花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吗?- 你觉得雨花石的观察和鉴别有什么难点?- 你觉得这堂课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教学延伸:1. 邀请专业人士或石材工匠来学校进行讲座,分享关于雨花石的知识和经验。
2. 组织学生参加石材鉴赏比赛,提高他们的鉴别能力。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观察和鉴别雨花石过程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观察力和鉴别能力。
2. 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深度评估他们对雨花石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对教案进行调整和改进。
例如,增加更多实物观察的机会,提供更多鉴别技巧的讲解等。
《雨花石》教案

《雨花石》教案第一篇:《雨花石》教案雨花石课题:雨花石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有感情的演唱《雨花石》这首歌曲,并且能够用歌声来表达对革命烈士奉献精神的赞美。
2·通过学习《雨花石》这首歌曲,培养学无私奉献精神以及爱国主义情操。
3·能够体会休止符、倚音等音乐要素对歌曲情感表达的作用,能够大概掌握倚音的概念及分类。
教学重点:能够有感情的演唱《雨花石》这首歌曲,情感上(爱国、奉献)产生共鸣。
教学难点:1·休止符的唱法。
2·倚音的基本概念以及基本分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雨花石”相关资料。
学法指导:交流、感悟。
教材分析:“雨花石”象征着烈士的鲜血,象征着爱国和革命的传统。
《雨花石》是电视剧《红红雨花石》的主题歌,歌曲短小精悍,抒情优美,要求学生学会用连贯的声音,满怀深情的歌唱。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学生伴随着以《雨花石》为背景的音乐进入课堂,师生在音乐声中相互问好。
师:同学们,上节课老师让你们查阅并搜集“雨花石”相关资料,你们都准备了吗?生:(准备好了……)师:接下来我来请几个同学和我们一起分享一下他们所搜集的资料。
(师略作点评)师:你们课后搜集了这么丰富的资料,老师也没偷懒哦,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播放多媒体课件),看完后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来谈一谈感受生:(雨花石各式各样,晶莹剔透,图像像是人工雕刻一般……)(师稍作补充)二、歌曲教学师:雨花石如此可爱,如此美丽,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用歌声来赞一赞它们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12页,请注意那幅革命烈士图以及图上那几行字,然后再好好看一看歌词,相互交流一下,除了刚刚所说雨花石的外在美,还有什么美呢?美在何处?生:(这首歌词用雨花石象征着革命烈士无私奉献,象征着爱国和革命传统……)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让我们带着最真挚的敬意来朗读这首歌词吧!(播放《雨花石》歌曲旋律)生:(有感情的伴随着音乐朗读歌词)师:在学这首歌曲,我们需要进行发声练习(中学生处于变声期,需要培养良好的发声习惯。
音乐雨花石教案

音乐雨花石教案引言:音乐是一门充满魔力和情感的艺术形式,它可以激发人们的想象力,传达情感和交流思想。
在教育中,音乐教育被认为是培养学生创造力、表达力和集体合作能力的重要工具。
在本教案中,我们将介绍一种独特的音乐教育活动,名为音乐雨花石。
这个活动将帮助学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一、活动背景和目标音乐雨花石是一种结合音乐和自然元素的教育活动。
它的目标是通过音乐创作和表演,帮助学生发展音乐技巧、培养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学生还能够加深对自然的理解和尊重。
二、活动准备1. 音乐选材:根据学生的年龄和音乐水平,选择适合的音乐作品。
可以选择一首简单的旋律或者一段节奏活泼的音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2. 工具准备:确定需要的乐器和材料。
可以使用简单的乐器,如小型打击乐器、木琴、口琴等,也可以使用自然材料,如树叶、石头、小枝等。
3. 教师指导材料:准备教师指导材料,包括活动的步骤和指导。
这些材料应该清晰明了,易于学生理解和跟随。
三、活动步骤1. 导入活动:向学生介绍音乐雨花石活动的目的和背景。
可以通过简单的故事或实例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音乐探索:让学生在自由探索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可以播放一段音乐或由学生自己演奏乐器,让他们自由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想象。
3. 自然元素结合:将自然元素引入音乐中。
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自然材料,如树叶、石头、小枝等,并鼓励他们使用这些材料创作音乐。
4. 音乐创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创作一段音乐。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种自然材料作为乐器,并使用不同的节奏和旋律创作音乐。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并鼓励学生展示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5. 音乐表演:让每个小组在全班面前表演他们创作的音乐作品。
在表演之前,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整理和调整乐器,确保每个乐器的发声效果良好。
6. 讨论和反思:在活动结束后,与学生一起讨论他们的音乐创作过程和表演经验。
初中音乐教案雨花石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雨花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雨花石》这首歌曲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通过学习《雨花石》,引导学生了解革命历史,传承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3. 教授学生正确的演唱方法,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雨花石》的背景知识介绍。
2. 歌曲《雨花石》的旋律分析。
3. 歌曲《雨花石》的歌词解析。
4. 教授学生演唱《雨花石》的正确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雨花石》的背景知识,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能够正确演唱这首歌曲。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装饰音、休止符等音乐要素的作用,以及如何运用气息和声音位置来表现歌曲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歌曲《雨花石》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革命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旋律分析: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歌曲《雨花石》的旋律特点,讲解歌曲中的音阶、节奏等音乐要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3. 歌词解析:教师详细讲解歌曲《雨花石》的歌词,引导学生理解歌词中的象征意义,感受歌曲所表达的革命精神。
4. 演唱教学:教师教授学生正确的演唱方法,包括声音位置、气息运用等,指导学生如何用歌声表达歌曲的情感。
5. 实践演唱:学生分组或集体演唱《雨花石》,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表现力。
6.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雨花石》所传递的爱国主义精神,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
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类似的歌曲,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演唱歌曲《雨花石》。
2. 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背景知识和歌词含义。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演唱方法表现歌曲的情感。
4. 学生能够传承和发扬歌曲所传递的爱国主义精神。
六、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歌曲《雨花石》的背景知识、旋律分析和歌词解析。
雨花石教案

雨花石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雨花石的形成、特点及用途;
2.掌握雨花石的制作方法;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
1.雨花石的形成、特点及用途;
2.雨花石的制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
1.雨花石的制作方法;
2.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1.教师介绍雨花石的概念、形成、特点及用途,引起学生的兴趣;
2.展示雨花石的图片,让学生感受雨花石的美丽和神秘。
2. 讲解环节
1.讲解雨花石的制作方法,包括材料准备、工具使用、制作步骤等;
2.详细讲解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让学生掌握制作技巧。
3. 操作环节
1.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自行制作雨花石;
2.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和创作。
4. 展示环节
1.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雨花石,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发挥创造力。
五、教学评价
1.学生能够了解雨花石的形成、特点及用途;
2.学生能够掌握雨花石的制作方法;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和创作;
4.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六、教学反思
1.教师在讲解环节需要注意语言清晰、简洁明了,让学生易于理解;
2.在操作环节,教师需要耐心指导学生,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3.在展示环节,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幼儿园雨花石科学教案中班

幼儿园雨花石科学教案中班一、教学目标:1. 认识雨花石,了解雨花石的基本特征。
2. 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3. 激发幼儿对自然物的兴趣,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雨花石的形状、颜色、纹理等基本特征。
难点:雨花石的形成过程及科学原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雨花石,引起幼儿的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2. 观察与思考:引导幼儿观察雨花石的颜色、形状、纹理等特征,思考它们为什么会形成这些特点。
同时,让幼儿了解雨花石的产地和历史背景。
3. 实验与探究:教师准备一些小实验,如将雨花石放入水中,观察其浮沉情况;用放大镜观察雨花石的纹理等,让幼儿通过实验探究雨花石的性质和特点。
4. 讲述与讨论:教师讲述雨花石的形成过程和科学原理,引导幼儿讨论雨花石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雨花石的特点和形成过程,评价幼儿的表现,布置作业。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实物展示:通过展示真实的雨花石,让幼儿直接观察和感受雨花石的特点。
2. 实验探究:通过实验探究雨花石的性质和特点,让幼儿亲身参与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 讲解与讨论:通过讲解雨花石的形成过程和科学原理,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培养幼儿的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4. 游戏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设置游戏环节,如拼图游戏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巩固知识。
5. 互动式学习: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课堂互动性。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请幼儿描述雨花石的特点,用自己的话总结雨花石的形成过程。
音乐教案-《雨花石》

音乐教案-《雨花石》1. 引言《雨花石》是一首具有教育意义和艺术特色的音乐作品。
通过研究和学习这首音乐作品,学生可以培养音乐欣赏能力,提高音乐修养,同时也能够了解中国民族音乐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本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这首音乐作品,提供一些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2.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雨花石》的音乐形式和表达方式;•学生能够领会《雨花石》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音乐知识和技巧,演奏《雨花石》。
3. 教学内容3.1 音乐形式和表达方式•介绍《雨花石》的音乐形式和结构,如曲式、主题变奏等;•分析《雨花石》中的表达方式,如音乐动态、节奏、和声等。
3.2 情感和意境的表达•带领学生聆听《雨花石》的音乐,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讨论《雨花石》中使用的音乐手法和元素,对表达情感和意境的作用。
3.3 演奏《雨花石》•学生学习《雨花石》的乐谱,了解乐谱中的音符、节拍等基础音乐知识;•分组演奏《雨花石》,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演奏技巧;•指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和编配,展示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
4. 教学方法4.1 听音识曲•教师播放《雨花石》的音乐片段,让学生仔细倾听并记忆;•随后,让学生尝试模仿演奏音乐片段,以检验他们对《雨花石》的理解。
4.2 组织讨论和分享•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雨花石》中的音乐元素和表达方式;•鼓励学生提出个人的观点和想法,与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
4.3 小组合作演奏•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演奏乐谱中的一部分;•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协作,共同完成一场完整的演奏。
4.4 创作和编配•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音乐创作和编配;•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乐器和演奏方式,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独特性。
5. 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演奏实际,评估学生对《雨花石》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倾听学生的演奏和创作,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6. 教学资源•《雨花石》的音乐录音和乐谱;•乐器和演奏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第二课足迹
雨花石
教材分析:
《雨花石》是一首旋律优美,非常深情的一首歌曲。
是电视连续剧《红红的雨花石》的主题歌。
歌曲以第一人称神情的抒怀了许多无名先烈为人民的解放事业默默的奉献。
恰似小小石子铺起的一条五彩路,让人们去迎接黎明迎接欢乐。
这是两首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歌曲为四二拍,二段体结构。
第一乐段的旋律采用了重复的创作手法,在“静静地”,“深深地”、运用了两个切分节奏,寓意着革命先烈像雨花石一样朴实无华,虽默默无闻,但脚踏实地而又满怀革命理想,旋律亲切而又感人。
第二乐段采用了同为换头的形式,整旋律多处出现音程大跳,吧激情而又充满乐观的心情推向高潮。
尾声在“高音3”的长音上结束,喻示人们将沿着先辈的足迹奋勇向前。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歌曲《雨花石》,加深对先烈的敬仰,加深对和平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能够感受歌曲雄壮神气的进行曲风格,加深对革命足迹的认识。
3、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学习掌握休止符。
教学重点:
通过学唱歌曲《雨花石》,加深对先烈的敬仰,加深对和平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教学难点:
能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学习掌握休止符。
教学准备:
课本、钢琴、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看这两张图片,这是我们学校在做什么活动?
生:防空疏散演练
师:对!这是我们蜀山小学开展“9.18防空疏散演练活动,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就在这样的战争中,有无数英雄儿女无私奉献,保家卫国,捍卫自己国家的领土,
你们能说出几位英雄人物吗?
生:王二小、刘胡兰、董存瑞、邱少云……
师:还有许多无名氏的英雄,接下来,我带你们去南京的雨花
台看一看,看完谈谈你的感受。
(播放视频:南京雨花台)生:………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雨花石》
三、参与学习
(一、)初听
注意听歌曲的节奏、歌曲的情绪。
(二、)复听
请同学们跟着音乐打着节奏,可以在心里跟着音乐一起唱。
四、学唱歌曲:
(一、)唱出下面几条旋律:
(二、)请同学们找出与它相同的旋律,一起唱一唱:
(三、)随琴教唱
1、随琴教唱歌谱。
(两遍)
2、随琴教唱歌词。
(四、)再次聆听歌曲。
(五、)分组表演歌曲
师:接下来我们分两组表演这首歌曲,(男、女组共同演唱)
(六、)请两位同学表演歌曲
接下来请两位同学共同按照刚才的形式,表演这首歌曲。
五、情感表达
我愿铺起一条五彩的路,让人们去迎接黎明,迎接欢乐。
孩
子们让我们记住这优美的旋律,记住雨花石美好的心愿,努力
学习,好好生活,做一名像雨花石一样无私奉献的好孩子!
六、总结
孩子们,让我们再次深情唱起雨花石,永远铭记革命先烈
的高尚品质!继承和发扬他们伟大的革命精神!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