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核问题
朝鲜核问题及六方会谈

一是谋求朝鲜半岛无核化; 二是通过六方会谈机制和重要平台实现有关国家之间的关 系正常化; 三是通过这个平台,推进东北亚和平与稳定,最终实现长 治久安。
(三)我国的态度
1、从经济上来说,当今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主题,在新世 纪的社会转型期致力于社会全面发展已是当今中国发展的重 点所在。
4.美朝谈判签订《核框架协议》 ●美同朝举行了两轮副外长级会谈,在援朝改造核设施等问题上
作出一些许诺,朝则宣布暂不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 1994年2月下旬,朝同国际原子能机构和美达成妥协。 ● 1994年10月21日,和在日内瓦签署了《美朝核框架协议》。
(说明)
《美朝核框架协议》要点是: ①华盛顿和平壤同意:建立由美国领导的国际组织,为朝鲜建设两座
各方一致通过《第四轮六方会谈共同声明》,就解决朝 核问题达成六大共识。
●2005年11月9-11日和2006年12月18-22日和 2007年2月8-13日(第五轮六方会谈,三个阶段)
达成具有指导意义的第三份、第四份《主席声明》;
通过了共同文件《落实共同声明起步行动》。
期间朝鲜发射导弹,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1695号决议; 朝鲜进行地下核试验,联合国安理会第1718号决议。
(1)朝鲜的兴衰对中国来说关系重大。(2)中国工作主动性的 变化。
3.中国的转变意义重大(有关4个观点说明)
三、五轮的六方会谈
(一)第一轮朝核问题六方会谈(2003年8月) 1.各代表团达成四点重要共识 2.中美朝韩俄日六国学者纵论朝核六方会谈成果 (二)第二轮六方会谈( 2004年2月) 1.会谈反映三个特点,取得了五项进展 2.会谈的三个议题 (三)第三轮六方会谈( 2004年6月) 通过了一份关于六方会谈工作组的概念文件。 (四)第四轮六方会谈(2005年7-9月) 通过了《第四轮六方会谈共同声明》(9.19共同声明,6点声明) (五)第五轮六方会谈(2005年11月,2006年12月,2007年2月) 1。三阶段会谈:(1)第一阶段会议宣读了第三份《主席声明》;(2)
朝核问题

尽管前苏联和中国都曾经对朝鲜的安全做出过承诺,但是,这种承诺似乎都不包括提 供核保护伞;而且,在朝鲜战争结束后,苏联和中国都没有在朝鲜长期驻军,因此, 在核领域的安全问题上,朝鲜与中国或者苏联的关系并不密切。 这种态势导致以下后果。第一,朝鲜在安全上更倾向于发展战略武器能力,而不是依 赖与苏联或中国的军事同盟关系。其次,由于当时苏联和中国在安全上给朝鲜的承诺 不包括核领域,因此,两国对朝鲜核武器发展政策的影响力也极其有限。
4,对俄罗斯的影响
朝鲜在传统上更倚重俄罗斯,这次核试验虽然也 不符合俄罗斯的利益,但对俄罗斯的 战略重心根本未形成威胁,朝鲜毕竟离莫斯科太 远。这次朝鲜核试验的成功首先将中 国推向了国际复杂环境舞台的第一线,俄罗斯也 乐得先看看热闹,观望一番,为它自 己的发展争取时间和缓冲。
5,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影响
朝核危机问题作为重大的国际危机事件,
其影响与破坏力已经危及到地区甚至全球的 和平发展环境。目前来看,美朝双方都寻求能 在朝核危机上取得一些突破,但美朝之间在一 些问题的认识上还存在差距,美国会力争以利 比亚的模式来解决朝核问题,而朝鲜方面即使 不寻求印巴模式结束这场核之争,也将会通过 这一边缘政策寻求利益最大化。因此,尽管朝 核去功能化已经出现曙光,但朝核问题的解决 还会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不会一路平坦。
振奋国民精神,巩固政权统治。 朝鲜有了自己当家做主(国家防御)的本钱。
有了进行流氓活动(对外武力打击)的实质能力。 有了向四周开价要钱的资本, 讨价还价的筹码。
二,对东北亚格局的影响
1,对朝鲜和韩国的关系的影响
朝鲜和韩国是朝鲜半岛上两个自古相依为命,因大国争霸长久分裂,都以统一为己 任的国家。朝鲜实行集权计划经济,勒紧裤带搞核武器;韩国实行自由市场经济, 力发展经济和常规武器。其各自的经济形态和军事发展方向正向符合,一旦整合, 可实现优势互补,朝鲜提供人力、土地资源,核武器的立国根本;韩国提供资本、 技术、管理经验,常规武器的具体防御。朝鲜半岛总体实力将产生倍增,东北亚局 势将大为改观。同时,无论是朝鲜的集权还是韩国的自由化,两国国内政局的都很 稳定,对外更容易以一种合力的姿态来面对。朝鲜核试验的成功,也为朝鲜在统一 过程中争取了主动权。即使一时还不能整合,一个在政治军事上给中国不断制造麻 烦,一个在经济文化上不断蚕食中国市场,两个对中国都形成了巨大的不利因素。 韩朝统一前可先合作,只要金氏政权在合作中能维持并发展其在朝鲜半岛北部领土 和军事上的地位,他就会合作。
朝鲜半岛核问题总结超全

朝鲜半岛问题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朝鲜核危机的由来及其实质。
让学生懂得观察国际风云的变化不要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是要透过现象看清问题的实质。
朝鲜核危机表面是朝鲜在内政外交方面寻求突破,实质是美国为维持其世界霸权必须要保持其在朝鲜半岛存在的结果。
一、朝核危机的由来 1右二、朝鲜挑起核危机的原因2左三、朝核问题的危害 3左四、朝鲜核问题的前景,即解决方案4左五、大国(含中国)在朝鲜半岛的利益决定其在解决朝鲜核危机中的态度及作用5左六、中国政府解决朝核问题的原则立场7左七、我国在朝鲜核危机问题的和平解决上应该怎么做7右八、中国促进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的已经发挥作用 8左九、中国和平解决朝核危机的重大意义9左十、朝鲜半岛局势对中国的影响 9右十一、半岛统一对中国的影响:10右十二、原来的一道材料分析题10右阅读:朝鲜问题对台湾启示 11左一、朝核危机的由来答:首先,所谓朝鲜核问题,是指朝鲜开发核应用能力而引起的地区安全和外交等一系列问题,相关方为美国、中国、韩国、俄罗斯和日本。
一般认为是朝鲜为在孤立无援中寻找核庇护。
我们说,目前的朝核危机是历史上朝核危机的延续,朝核问题由来已久:1、朝核问题总体来说是冷战结束后的遗留问题。
冷战时期,东北亚的大格局是北三角(中苏朝)和南三角(美日韩)两个阵营的对垒。
这两个阵营也代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对立。
虽然敌视,但由于势均力敌,战争得以避免。
2、冷战结束,东北亚的局势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方面北三角瓦解,另一方面南三角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得到加强。
这种加强主要体现在三点:第一,美韩同盟得到加强;第二,驻韩美军仍然存在;第三,美国对韩国实施核保护。
3、中俄外交的变化对朝鲜产生了巨大影响。
朝核问题

朝核问题朝鲜核问题的出现,主要源于美朝双方的长期敌视,伊拉克战争之后美国对朝鲜的压力增大,朝鲜作出强烈反应,使朝鲜核问题更加复杂化。
未来朝核问题和东北亚地区安全问题的解决,变量很多,国际社会和有关各方面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可行途径恐怕并非易事。
美韩、日美的军演的确是在加紧战争准备,但也明确表示不会首先发动战争,不考虑用军事手段改变朝鲜的现状。
中俄两国的对朝政策是以一贯之的,还是希望朝鲜重返“六方会谈”,还是希冀通过和平方式妥善解决“朝核”问题。
谈判的大门没有关上,但最终还要看朝鲜如何做出选择。
一、导论(一)朝核问题的由来围绕朝核问题的争执由来已久。
但是朝鲜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研制核武器的呢?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资料,1956年2月28日朝鲜同苏联签署了《关于联合组建和研究所协定》,从此苏联开始给朝鲜核技术开发以实际援助。
60年代中期,在苏联的帮助下,朝鲜创建了宁边原子能研究所。
20世纪90年代初。
美国根据卫星资料怀疑朝鲜具有研制核武器的设施,并扬言要对朝鲜的核设施进行检查。
朝鲜则声明宣布没有制造核武器的打算和能力,同时指责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威胁朝鲜安全。
由此,双方在核问题上产生争端。
1993年3月,因美韩举行联合演习和国际原子能对其核设施的检查,朝鲜宣布退出1985年加入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出现第一次朝核危机。
(二)朝核问题的发展1985年12月,朝鲜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按照该条约规定,成员国必须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其核设施的检查,但朝鲜却一直拒绝接受其检查。
从此以后,朝鲜核问题开始逐步升级,成为影响世界和平的潜在因素。
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朝核问题开始显露。
1991年初美国忙于组织多国部队对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入侵科威特进行惩罚打响海湾战争时,朝鲜成功试射了中程导弹。
美国对朝鲜导弹技术的发展感到担心,并加重了对朝秘密研制核武器的怀疑。
于是美国提出按核不扩散条约的规定由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对朝核设施进行核查。
朝核问题详解

朝核问题详解一、朝核问题的历史演变朝鲜的核技术研究工作始于上世纪50 年代末。
20 世纪90 年代初,美国根据卫星照片,怀疑朝鲜拥有用于研制核武器的设施,提出对其进行检查,朝核问题开始引起世界广泛关注。
朝核问题先后经历了三次危机。
1993 年 2 月26 日国际原子能机构要求对朝鲜宁边核设施进行检查,朝鲜以该机构听命于美国为由拒绝接受检查,同时下令全国进入“准战时军事状态”,并正式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NPT)”,第一次朝核危机爆发。
布什政府上台后对朝政策强硬化,于2002 年1 月称朝为“邪恶轴心”,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
2002 年11 月美国停止向朝鲜继续运送作为燃料的重油,此后朝鲜宣布解除核冻结,拆除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其核设施安装的监控设备,重新启动用于电力生产的核设施,并于2003 年1 月10 日宣布正式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二次朝核危机爆发。
2006年10 月9 日,朝鲜进行了地下核试验,持续多年的朝鲜核危机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朝鲜半岛第三次核危机爆发。
为了解决朝鲜半岛的核危机, 国际社会进行了积极的努力,2003 年8 月,中国、朝鲜、美国、韩国、俄罗斯、日本为解决朝核问题在北京举行了“六方会谈”,此后“六方会谈”成为解决朝鲜核问题的主要运行机制和对话平台。
经多方努力,于2007 年10 月达成了共同文件。
2008 年6 月27 日, 朝鲜将宁边核设施的冷却塔销毁。
但此后美方一再宣称,在确定对朝鲜和计划实行严格核查之前,不会将朝鲜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名单中除名。
针对美国的行为,朝鲜停止了对宁边核设施的去功能化作业并恢复了宁边的核设施。
2009 年4 月14 日朝鲜宣布将重新启动核项目并退出“六方会谈”,2009 年5 月25 日朝鲜进行第二次地下核试,朝核问题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朝核问题是事关多方的复杂的战略博弈,朝核问题对二、中国的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影响。
(一)朝鲜是中国避免与西方国家直接接触的重要战略缓冲地带地缘上,中国与朝鲜政权国界相邻、唇齿相依,有着共同的安全利益。
朝鲜核问题

下一步朝鲜局势如何发展, 请大家继续关注。谢谢!
为了抗议联合国就朝鲜发射问题所发表的主席声 明, 2009年4月14日,朝鲜宣布朝方将退出六方会 谈并加强其核威慑力。朝方表示,六方会谈“已经永 远结束”。朝鲜“绝无可能再参加六方会谈”,同时 表示朝鲜“不反对与美国对话”。
2009年5月25日,朝鲜宣布成功实施核试 验,称这次核试验在爆炸当量和控制技术 方面取得进展,进一步提高了核威慑能力。
2002年10月美国总统特使、 助理国务卿凯利访问平壤 美国宣布朝鲜“已承认”铀 浓缩计划,并指控朝鲜正在 开发核武器。朝鲜则表示, 朝鲜“有权开发核武器和比 核武器更厉害的武器”。同 年12月,美国以朝鲜违反 《朝美核框架协议》为由停 止向朝提供重油。随后,朝 鲜宣布解除核冻结,拆除国 际原子能机构(IAEA)在其 核设施上安装的监控设备, 重新启动用于电力生产的核 设施。
朝鲜宁边核设施外景。
80年代初,美发现了朝鲜宁边核设施。
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美苏关系正常 化,在这种背景下,美告诉苏联朝鲜正 在研发核武器,苏联就问金日成,金日 成拍胸说没有。 美苏就联手向朝鲜施压,要朝鲜参加 《核不扩散条约》来证明金日成说的是 真话。朝鲜被迫于85年12月12日签署了 《核不扩散条约》。
美国从1958年开始,在朝鲜半岛南部及其临近地区部 署了大约2600件核武器。 部署在韩国的核武器主要是短程核导弹、核炮弹等,其 针对朝鲜的目的很明确。美国还为韩国提供了核保护伞。
朝鲜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核技术研究。
朝鲜开发核技术,源于1956年的朝苏 核技术协定,根据协定,朝鲜选送一批 大学生去苏联学习。现在朝鲜的二百多 位核科学家都是苏联培养的。
● 其次,朝鲜发展核武器违背了世界人 民的共同利益,将使自己更加孤立。
朝核问题详解

一、朝核问题的历史演变朝鲜的核技术研究工作始于上世纪50 年代末。
20 世纪90 年代初,美国根据卫星照片,怀疑朝鲜拥有用于研制核武器的设施,提出对其进行检查,朝核问题开始引起世界广泛关注。
朝核问题先后经历了三次危机。
1993 年 2 月26 日国际原子能机构要求对朝鲜宁边核设施进行检查,朝鲜以该机构听命于美国为由拒绝接受检查,同时下令全国进入“准战时军事状态”,并正式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NPT)”,第一次朝核危机爆发。
布什政府上台后对朝政策强硬化,于2002 年1 月称朝为“邪恶轴心”,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
2002 年11 月美国停止向朝鲜继续运送作为燃料的重油,此后朝鲜宣布解除核冻结,拆除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其核设施安装的监控设备,重新启动用于电力生产的核设施,并于2003 年1 月10 日宣布正式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二次朝核危机爆发。
2006年10 月9 日,朝鲜进行了地下核试验,持续多年的朝鲜核危机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朝鲜半岛第三次核危机爆发。
为了解决朝鲜半岛的核危机, 国际社会进行了积极的努力,2003 年8 月,中国、朝鲜、美国、韩国、俄罗斯、日本为解决朝核问题在北京举行了“六方会谈”,此后“六方会谈”成为解决朝鲜核问题的主要运行机制和对话平台。
经多方努力,于2007 年10 月达成了共同文件。
2008 年6 月27 日, 朝鲜将宁边核设施的冷却塔销毁。
但此后美方一再宣称,在确定对朝鲜和计划实行严格核查之前,不会将朝鲜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名单中除名。
针对美国的行为,朝鲜停止了对宁边核设施的去功能化作业并恢复了宁边的核设施。
2009 年4 月14 日朝鲜宣布将重新启动核项目并退出“六方会谈”,2009 年5 月25 日朝鲜进行第二次地下核试,朝核问题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朝核问题是事关多方的复杂的战略博弈,朝核问题对二、中国的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影响。
(一)朝鲜是中国避免与西方国家直接接触的重要战略缓冲地带地缘上,中国与朝鲜政权国界相邻、唇齿相依,有着共同的安全利益。
朝核问题

朝鲜核问题的出现,主要源于美朝双方的长期敌视,伊拉克战争之后美国对朝鲜的压力增大,朝鲜作出强烈反应,使朝鲜核问题更加复杂化。
未来朝核问题和东北亚地区安全问题的解决,变量很多,国际社会和有关各方面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可行途径恐怕并非易事。
美韩、日美的军演的确是在加紧战争准备,但也明确表示不会首先发动战争,不考虑用军事手段改变朝鲜的现状。
中俄两国的对朝政策是以一贯之的,还是希望朝鲜重返“六方会谈”,还是希冀通过和平方式妥善解决“朝核”问题。
谈判的大门没有关上,但最终还要看朝鲜如何做出选择。
一、导论(一)朝核问题的由来围绕朝核问题的争执由来已久。
但是朝鲜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研制核武器的呢?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资料,1956年2月28日朝鲜同苏联签署了《关于联合组建和研究所协定》,从此苏联开始给朝鲜核技术开发以实际援助。
60年代中期,在苏联的帮助下,朝鲜创建了宁边原子能研究所。
20世纪90年代初。
美国根据卫星资料怀疑朝鲜具有研制核武器的设施,并扬言要对朝鲜的核设施进行检查。
朝鲜则声明宣布没有制造核武器的打算和能力,同时指责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威胁朝鲜安全。
由此,双方在核问题上产生争端。
1993年3月,因美韩举行联合演习和国际原子能对其核设施的检查,朝鲜宣布退出1985年加入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出现第一次朝核危机。
(二)朝核问题的发展1985年12月,朝鲜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按照该条约规定,成员国必须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其核设施的检查,但朝鲜却一直拒绝接受其检查。
从此以后,朝鲜核问题开始逐步升级,成为影响世界和平的潜在因素。
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朝核问题开始显露。
1991年初美国忙于组织多国部队对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入侵科威特进行惩罚打响海湾战争时,朝鲜成功试射了中程导弹。
美国对朝鲜导弹技术的发展感到担心,并加重了对朝秘密研制核武器的怀疑。
于是美国提出按核不扩散条约的规定由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对朝核设施进行核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5 月10 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3 票赞成,2 票弃权,敦促朝鲜允许国际原子能机 构人员对其核设施进行特别检查,并重新考虑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一事,否
则将予以制裁。对此,朝鲜反应强烈,声称如制裁将使韩国变成“一片火海”。
四、1993 年6 月2 日举行了自朝鲜战争结束以来首次公开的高级会谈,最终朝鲜 宣布暂停退约,紧张的半岛局势一度缓和。经过多次会谈,最终于1994年10 月21 日,美国与朝鲜最终签署了《关于朝鲜核问题的框架协议》。
致,并更积极地参与美国主导的地区安全体系。
(2)、李明博强调新政府将把前两任政府实施的对朝“阳光政策”和“包容政策”转换 为“有原则的实用主义”政策,重新考虑前任政府与朝方业已达成的协议;并将在朝核和地 区安全等问题上采取与美日协调一致的步骤。朝鲜对李明博政府上台以来采取的对朝强硬 政策也保持不满。2009年1月17日,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部发表声明,宣布由于李明博政府继 续执行对朝敌视政策,朝鲜将同韩国进行“全面对抗”。
(2)、2003年1月7日,美韩日三方协调监督小组在华盛顿发表声明,要求朝鲜立 即采取可以核查的措施,完全放弃其核武器计划。1月10日,朝鲜宣布退出《核不
扩散条约》。在美韩日共同对朝鲜施加压力的同时,卢武铉政府坚持和平解决朝 核问题。这遭致美国国内部分人士的批评,他们把韩国对美国的背离看作对美国 在朝鲜战争期间所作一切的忘恩负义。2003年初,美国国防部决定重新调整亚洲 军事部署。
影响
面对朝核危机,克林顿政府采取了现实的态度,在不放弃对朝 鲜敌视的前提下,灵活运用其政策,采用谈判和派遣特使的方 法,通过改善朝美关系、向朝鲜提供经济技术援助等一揽子计 划作为补偿,诱使朝鲜放弃核计划,最终签署了《关于朝鲜核 问题的框架协议》。然而这种诱使的方法是以美国付出有形 的东西来换取朝鲜的承诺为代价,再加上彼此双方互为猜忌, 其效果并不好。但是值得肯定的一点是,克林顿政府打破过去 不与朝鲜进行公开的单独谈判的政策,为未来的多边合作机制 打下了基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六方会谈的功能和意义
1、六方会谈是地区安全的“危机控制机制”。 2、六方会谈可施展地区核军备管理的预防外交。
3、六方会谈是东北亚地区格局的催化剂。
4、六方会谈为朝鲜半岛和平带来新的动力。 5、六方会谈为东北亚国际秩序的管理带来新的契机。
六方会谈的主要价值在于:既是促进对话、控制危机的渠道,也是通过 国际协调使朝鲜弃核的手段。只要六方会谈机制还起作用,美国就不大 可能强烈要求采取干涉行动,朝鲜的“核威慑”与“导弹边缘政策”也 不大可能失控。
题的努力
2、中国在朝核问题上“有所作为”的原因
3、中国在朝核问题上受到一定局限的原因
1、中国对朝核问题的态度及中国解决朝 核问题的努力
(1)、中国在朝鲜半岛有重要的安全利益,
不仅是因为与半岛地缘上相邻,而且半岛也 是美国对中国遏制的战略缓冲地。
(2)、中国一直主张半岛无核化,朝鲜的安
(2)、过程
一、从1992 年5 月到1993 年2 月,国际原子能机构对朝鲜已申报的核设施进行6 次不定期的核查。与此同时克林顿政府提出,通过卫星侦察,在宁边地区有两处军 事基地可能隐藏可疑物资,朝鲜并未申报。鉴于此,国际原子能机构要求对上述两 个地区进行进一步核查,但朝鲜以军事基地为由拒绝。
2002年3月2日拍摄的朝鲜宁边核设施 的卫星照片.
3、六方会谈框架下的朝美韩分歧与合作
一、六方会谈 二、朝美韩分歧与合作
1、这一过程与朝美对话和关系改善与密切关系。朝美在北 京、平壤、日内瓦、新加坡等地进行多次对话。
2、有关各方的合作。
3、这一过程也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如朝核设施去功能化问 题上,美国专家一直参与;中、日、俄、韩官员和专家多次 到宁边进行考察;邀请外国媒体观看炸毁冷却塔。
二、冷战后朝核问题的发展
1、第一次朝核危机
2、第二次朝核危机与美韩分歧
3、六方会谈框架下的朝美韩分歧与合作
4、李明博、奥巴马执政后的朝核问题与美 韩关系改善
1、第一次朝核危机
(1)、背景
(2)、过程 (3)、影响
背景
(1)、朝鲜拒签《安全保障协定》。
(2)冷战后美国对朝鲜施压的加剧。此时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的 扩散成为美国关心的核心问题,布什政府加强了对朝鲜核问题施压的力 度。1991年美国公开谴责朝鲜正在研制核武器,必须对朝鲜核设施进行 检查。 (3)、1991年,朝韩签署《朝鲜半岛无核化宣言》。1992年1月30日 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签《安全保障协定》,并同意接受核查。 (4)、1992年朝鲜提交的清单使美国第一次了解朝鲜的核情况。
全应该得到保障。但在不同时期,中国的具 体行为有差异。
5、2008 年, 朝核问题在曲折中有所发展。2008 年6 月26 日, 朝鲜向 六方会谈主席国中国提交了核报告,美国同日即启动从支恐名单中删去 朝鲜和终止对朝《敌国贸易法》的程序。朝鲜公开炸毁了宁边的核反应 塔。至此,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谈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目标基本达成。
六方会谈(三)
二、1993 年2 月25 日,国际原子能机构通过一项决议,要求朝鲜在一个月内做出 答复,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对其宁边地区进行特别检查。美国也声称,如朝鲜拒
绝特别检查,则将此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解决。面对美国的压力,朝鲜于3 月12 日发表声明,宣布退出1985 年12 月加入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关于朝鲜核问题的框架协议》。
(1) 华盛顿和平壤同意建立由美国领导的国际组织,为朝鲜建设两座轻水 反应堆,以取代朝鲜的石墨反应堆,为朝鲜提供能源;美国牵头在2003 年前 为朝鲜建造两座装机总容量为2 000 兆瓦的轻水堆核电厂。 (2) 在轻水反应堆建设期间,为缓解朝方因冻结核设施造成的能源危机,美 国同意每年向朝鲜提供50 万吨重油,直至轻水反应堆核电厂完工。
桂冠提出, 朝美应无条件进行双边会,签定一揽子协议。美 解除部分制裁,提供能源援助,把朝从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上 删除;朝可以降低宁边反应堆的钚产量,停止导弹试射,承 诺不向第三国转让核武器或核材料。
六方会谈(二)
4、2007年2月13日《落实共同声明起步行动》共同文件:各方同意以 “最终废弃为目标” 关闭并封存朝鲜的核设施及后处理设备,朝鲜承诺 “60 天”封闭核设施;朝还答应与各方讨论并废弃全部核计划,从而启 动了解决朝核问题的第一阶段步骤。同年10月3日《落实共同声明第二 阶段行动》。朝核从阐述立场、消除分歧、付诸行动发展,逐步深入。 朝鲜从关闭、封存、去功能化直至炸毁冷却塔,显示朝核问题的进展。
能得到解决。经过美朝双方的努力, 12月8 - 10日,博斯沃思 访问了朝鲜,并表示美朝双方就重启六方会谈的必要性和履行 9. 19共同声明的重要性达成了“一定共识”。但朝鲜何时、 如何回归六方会谈,还有待观察。
三、中国在朝核问题上的作用及其受 局限的原因
1、中国对朝核问题的态度及中国解决朝核问
李明博、奥巴马执政后的朝核问题与 美韩关系改善(三)
(5)、2009年8月15日,李明博提出了朝鲜半岛的“新和平 构想”:一是重申过去的对朝原则,即在朝鲜弃核的前提下寻 求共同繁荣;二是建议韩朝就削减常规武力进行对话。朝鲜批 评这一构想。
(6)、2009年9月4日,美国朝鲜问题特使斯蒂芬· 博斯沃思 表示,美国愿意继续与朝鲜对话,但只在六方会谈框架内与朝 鲜进行接触。朝鲜仍坚持朝核问题只有经由朝美直接对话,才
(3) 朝鲜同意冻结并最终拆除其石墨反应堆以及其他相关的核设施,即不 再向一座5 兆瓦的核反应堆重新添加核燃料,停止两座减速石墨反应堆的 建设,封闭核燃料处理厂,并表示将拆除这些设施。 (4) 美国向朝鲜做出正式保证,不对朝鲜使用核武器,朝鲜承诺将采取措施, 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并表示将不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2、第二次朝核危机与美韩分歧
(1)、2002年1月,小布什在国情咨文中将朝鲜归类为“邪恶轴心”国家。韩国 对小布什国情咨文中对朝鲜的评价表示不满。在韩国政府对朝鲜实行“阳光政 策”,谋求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和解的背景下,小布什政府对朝鲜的定性使得美韩同 盟关于“共同敌人”的“共同意识”受到冲击,动摇了美韩同盟的存在根基。
(3)、在对朝鲜施加压力无效的情况下,美韩日经过协商,最终转向谋求在多边 框架内解决朝核问题。2003年5月14日,小布什和卢武铉在白宫会谈后重申,双方 将与有关国家共同努力,以和平方式解决朝鲜核问题。双方在联合声明中也表 示,“将不会容忍”朝鲜拥有核武器。6月12日至13日,美韩日三方发表的联合声明 说,三国将加强合作,谋求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
卫摄 这 星的 是 照朝 片鲜 。宁 年 边 核月 设 施日 的拍 2005 9 11
这是2006年1月5日拍摄的朝鲜核反应堆的卫星 照片。据朝鲜中央通讯社9日报道,朝鲜当地时 间当天11时进行了核试验。
4、李明博、奥巴马执政后的朝核问 题与美韩关系改善(一)
(1)、2007年12月,李明博当选为韩国总统后,即强调要与美国建立面向未来的战略同盟
关系,并把韩美关系作为韩国“全球外交”的重点之一。李明博上任后首先出访美国。他特 别强调要恢复韩美互信,加强同美国的传统盟友关系,认为加强韩美关系是其外交政策的基 石,并表示有意加入美国导弹防御系统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计划。李明博意在通过
韩美的全方位合作来提升韩国的国际影响力;美国也希望韩国能在朝核问题上与美国保持一
2、美国对朝鲜核问题的关注 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随着朝鲜核计划的进展,美国情报部门的评估有一个演
变的过程,即从不相信到开始怀疑朝鲜正在研制核武器。在政策选择方面,里根 政府在不放弃敌视朝鲜的情况下,试图与中苏合作,把其纳入到核不扩散体系中 来。尽管在苏联劝说下,朝鲜于1985年底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迈出 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