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甜味剂及使用技巧

合集下载

【精品推荐】常用甜味剂使用方法

【精品推荐】常用甜味剂使用方法

常用甜味剂使用方法
小编希望常用甜味剂使用方法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本文概述:甜味剂对世界的食品有重要的影响,常用甜味剂使用方法是什么呢?下面带您了解一下。

甜味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甜味剂的使用是有限量的,下面带您了解一下常用甜味剂使用方法。

常用甜味剂使用限量
1.糖精钠用于果汁(味)型饮料、蜜饯、雪糕、冰激淋、糕点、饼干、面包的限量是0.15g/kg;带壳熟制坚果的限量是1.2g/kg;话梅、陈皮的限量是5g/kg。

2.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用于调味酱汁、雪糕、冰激淋、冰棍、糕点、饼干、面包的限量是0.55g/kg;蜜饯的限量是1g/kg;陈皮、话梅、话李、杨梅干的限量是8g/kg。

3.异麦芽酮糖醇用于雪糕、冰棍、糖果、饮料、糕点、饼干、面包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4.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阿斯巴甜)用于调制乳的限量是0.6g/kg;用于脂肪类甜品、冷冻饮品的限量是1g/kg。

5.麦芽糖醇用于雪糕、冰棍、糕点、饮料、饼干、面包、糖果按生产需要适量使。

食品中的甜味剂解析

食品中的甜味剂解析

食品中的甜味剂解析食品中的甜味剂是现代食品工业中常见的添加剂之一。

它们可以为食品赋予甜味,提升口感,增加消费者的满意度。

然而,甜味剂也引起了一些争议和担忧。

本文将对食品中常见的甜味剂进行解析,包括它们的类型、用途、安全性以及对健康的影响。

一、糖类甜味剂糖类甜味剂是最常见的甜味剂之一,通常由简单糖分子构成,例如葡萄糖、果糖和蔗糖。

这些甜味剂可以为食品提供天然的甜味,同时也提供能量。

由于其天然来源,糖类甜味剂被广泛接受,并被认为是较为安全的甜味剂。

然而,由于其高热量和对血糖的影响,过度摄入仍然会带来健康问题,如肥胖和糖尿病。

二、人工甜味剂人工甜味剂是一类不提供能量或提供极低能量的甜味剂,被广泛用于低糖或无糖的食品中。

它们通常比糖类甜味剂更甜,需要较少的量来达到相同的甜味。

常见的人工甜味剂包括阿斯巴甜、安赛蜜、甜菊糖、己糖醇等。

人工甜味剂的使用可以减少食品中的热量摄入,对减肥和控制血糖有一定的益处。

然而,人工甜味剂的长期食用仍存在一些争议,一些研究表明它们可能与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发生风险升高有关。

三、天然甜味剂天然甜味剂是从植物或其他天然来源中提取的甜味物质,例如甘草酸、甜菊糖苷和淀粉酶。

与人工甜味剂相比,天然甜味剂被认为是较为安全,因为它们经过较少的加工。

然而,天然甜味剂的使用量往往较大,可能会导致对部分人群(如对某些酵素缺乏的人)产生不良反应。

此外,天然甜味剂的甜味特性与糖不同,食品制造商在使用时需要考虑甜味的平衡和整体口感。

四、多功能甜味剂多功能甜味剂是一类结合了甜味和其他功能的甜味剂,例如低聚果糖醇和异麦芽酮糖醇等。

这些甜味剂除了提供甜味外,还具有润滑、保湿、防腐等功能。

多功能甜味剂在食品工业中广泛应用,能够改善产品的质感和口感。

在适量的使用下,多功能甜味剂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

总的来说,甜味剂在食品中广泛使用,为人们提供了多样的食品选择。

然而,对于消费者来说,了解各种甜味剂的类型、用途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食品添加剂甜味剂分析

食品添加剂甜味剂分析

•食品添加剂甜味剂概述•食品添加剂甜味剂的种类和特性•食品添加剂甜味剂的安全性评价•食品添加剂甜味剂的使用和监管•食品添加剂甜味剂的研究进展和未来趋势目录甜味剂的定义和分类根据来源和化学结构,甜味剂可分为人工合成甜味剂和天然甜味剂两大类。

人工合成甜味剂包括糖精、安赛蜜、阿斯巴甜等;天然甜味剂则包括赤藓糖醇、木糖醇、甜菊糖等。

甜味剂是指赋予食品以甜味的食品添加剂,主要有糖醇类、非糖类甜味剂等。

甜味剂的用途和作用甜味剂在食品工业中广泛应用于饮料、糖果、糕点、蜜饯等各类食品的制造过程。

除了增加食品的甜度,提高食品的口感和品质外,甜味剂还具有一些特殊的作用,如改善食品的结构和质地,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等。

一些甜味剂如赤藓糖醇、木糖醇等还具有抗龋齿、抗氧化等保健功能。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无糖、低糖食品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甜味剂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甜味剂市场将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 天然化和功能性: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天然、低热量、抗龋齿等具有保健功能的甜味剂将更受欢迎。

2. 定制化:随着个性化消费的兴起,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和消费需求的定制化甜味剂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3. 联合使用:为了提高食品的口感和品质,同时满足消费者的健康需求,多种甜味剂的联合使用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甜味剂的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化学名甜度特点应用糖精阿斯巴甜化学名甜度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Aspartame)特点应用低热量、高甜度,无毒无害饮料、口香糖、糕点等食品加工安赛蜜化学名甜度特点应用纽甜化学名N-[N-(3,3-Dimethylbutyl)-L-α-aspartyl]-L-phenylalanine 1-methyl ester甜度约7000倍于蔗糖特点高甜度,低热量,无毒无害应用饮料、口香糖等食品加工安全性评价原则毒理学评价内容甜味剂的毒理学评价安全限量标准标准制定流程甜味剂的安全限量及标准制定风险评估对甜味剂的生产、使用、监管等环节进行风险评估,以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非糖甜味剂使用指南

非糖甜味剂使用指南

非糖甜味剂使用指南
非糖甜味剂使用指南:
1.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非糖甜味剂。

市面上有多种不同种类的非糖甜味剂可供选择,如甜菊糖,阿斯巴甜,糖精等,每种味道和甜度都不相同。

2.注意使用量。

非糖甜味剂的甜度很高,使用量要比糖少,通常只需使用一小勺或几滴。

3.不要过度使用。

使用过量会使食品或饮料变得过于甜腻,不适宜食用。

4.注意稳定性。

某些非糖甜味剂在高温下容易分解,因此不适用于烘焙等高温烹饪。

5.与天然甜味剂搭配使用。

可以搭配使用天然的美蔬果蜜等天然甜味剂,以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6.注意过敏反应。

使用前请确保没有对该非糖甜味剂过敏的情况。

饼干的食品添加剂种类与使用规范建议

饼干的食品添加剂种类与使用规范建议

饼干作为一种常见的零食,为了保持其口感和品质,通常会添加一些食品添加剂。

以下是饼干中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种类以及使用规范的建议:1. 膨松剂:用于使饼干在烘烤过程中膨胀并产生松软的口感。

常用的膨松剂包括碳酸氢钠和磷酸盐类,它们可以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饼干更加蓬松。

使用膨松剂时,应控制添加量,避免过量导致饼干口感过硬或过软。

2. 防腐剂:为了延长饼干的保质期,通常会添加适量的防腐剂。

常用的防腐剂包括丙酸钙和山梨酸钾等,它们可以抑制微生物生长,从而延长饼干的保存时间。

在使用防腐剂时,应遵循相关法规标准,并根据生产工艺和配方调整添加量。

3. 甜味剂:为了增加饼干的甜味,通常会添加甜味剂。

常用的甜味剂包括蔗糖、葡萄糖浆和甜菊糖等,它们可以提供甜味且不增加过多热量。

在使用甜味剂时,应关注食品安全和营养标签,确保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4. 着色剂:为了使饼干具有各种颜色和外观,通常会添加着色剂。

常用的着色剂包括食用色素、胡萝卜素和可可粉等。

在使用着色剂时,应选择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天然或合成着色剂,并控制添加量,避免过量使用导致食品安全问题。

5. 抗氧化剂:为了减缓饼干在储存过程中氧化变质的速度,通常会添加适量的抗氧化剂。

常用的抗氧化剂包括维生素C和茶多酚等,它们可以抑制氧化反应的发生。

在使用抗氧化剂时,应关注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并根据生产工艺和配方进行调整添加量。

总之,为了确保饼干的品质和安全性,在添加食品添加剂时,应关注相关法规和标准,合理控制添加量,并根据生产工艺和配方进行调整。

同时,建议选择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添加剂,并遵循相关规范要求进行使用和管理。

此外,消费者在购买饼干时,也应关注食品标签中的添加剂成分和添加量,选择符合健康标准的饼干产品。

甜味剂及其应用

甜味剂及其应用

糖精钠应用
GB2760-2014规定,糖精钠可用于冷冻饮品(食用冰除外)、腌渍的蔬菜、面包、糕 点、饼干、复合调味料、饮料类(包装饮用水类除外)、配制酒,最大使用量为 0.15g/kg用于果酱,最大使用量为0.2g/kg;用于蜜饯凉果、新型豆制品(大豆蛋白膨 化食品、大豆素肉等)、熟制豆类(五香豆、炒豆)、脱壳熟制坚果与籽类,最大使 用量为1.0g/kg;用于带壳熟制坚果与籽类,最大使用量为1.2g/kg;用于忙果干、无 花果干、凉果类、话化类(甘草制品)果丹(饼)类,最大使用量为5.0g/kg 糖精钠与规定的其他甜味剂混合使用,在食品中一般用量为:饮料约72mg/kg、冰 淇淋约150mg/kg,糖果为2100~2600mg/kg、焙烤食品为12mg/kg浓缩果汁按浓缩 倍数的 80%加入。使用时,要注意混匀。 糖精钠在食品加工中不会引起食品染色和发酵,是我国目前大量工业化生产的入 工合成甜味剂。糖精钠质量标准可参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糖精钠》 (GB1886.18-2015)。 3)安全性 JECFA规定糖精的ADI值为每千克体重0~5mg 2.环已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CNS号19.002 INS号952 1)特性 环己基氨基磺酸钠为白色结品或结品性粉末,甜度约为蔗糖的30倍。易溶于水,
谢谢亲观看!
异麦芽酮糖 (帕拉金糖、异构蔗 糖)(CNS号19.003 INS号-)
异麦芽酮糖特性
异麦芽酮糖为白色晶粒,性质与蔗糖相似,但吸 湿性小,对水的溶解度亦比蔗糖低,20℃为 38.4%,40℃为78.2%,60℃为 133.7%。水溶液 的黏度亦比同等浓度的蔗糖略低。耐酸性比蔗糖 强,热稳定性比蔗糖差,甜味纯正,极似蔗糖, 但甜度较低,约为蔗糖的42%。
PART 04
输入标题

食品添加剂甜味剂分析

食品添加剂甜味剂分析

食品添加剂甜味剂分析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质量、加强保存功能、提高食品外观等目的而向食品中添加的一类物质。

甜味剂是其中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于调味和增加食品的甜度。

本文将从甜味剂的种类、应用范围、安全性等方面对甜味剂进行分析。

其次,甜味剂的应用范围很广,基本上涵盖了食品工业的各个领域。

例如,甜味剂可以用于糕点制作中,为面包、饼干等糕点增加甜味;也可以用于饮料制作中,为碳酸饮料、果汁等饮品增加甜味;还可以用于糖果制作中,为巧克力、糖果等增加甜味。

此外,甜味剂还可以用于调味品、罐头食品、冷冻食品等多个食品类别中。

然而,甜味剂的安全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

人们担心长期摄入甜味剂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糖精是一种常见的人工合成甜味剂,长期摄入过多会对肝脏和肾脏产生负担,还可能引起癌症等疾病。

安赛蜜是另一种常见的人工合成甜味剂,过量摄入会对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甜味剂与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疾病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为了确保甜味剂的安全性,各国都对甜味剂的使用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和监管。

例如,中国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使用标准,经过审批和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此外,还需要对甜味剂的使用量进行限制,不能超过国家规定的最高使用量。

综上所述,甜味剂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有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之分。

甜味剂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各种食品的制作中。

然而,甜味剂的安全性问题不容忽视,长期摄入过多可能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正确使用和限制甜味剂的使用量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关键。

甜蜜素

甜蜜素

(2)甜味剂: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用途它属于非营养型合成甜味剂,其甜度为蔗糖的30倍,而价格仅为蔗糖的3倍,而且它不像糖精那样用量稍多时有苦味,因而作为国际通用的食品添加剂中可用于清凉饮料、果汁、冰激凌、糕点食品及蜜饯等中。

亦可用于家庭调味、烹饪、酱菜品、化妆品之甜味、糖浆、糖衣、甜锭、牙膏、漱口水、唇膏等。

糖尿病患者、肥胖者可用其代替糖。

用法1.使用时与水1比500之比率配合,就有足够的甜度。

2.甜蜜素单独使用时,其甜度为10克等于蔗糖500克(50倍)。

3.甜蜜素与蔗糖一起配合使用时,其甜度可达80倍以上。

4.甜蜜素与蔗糖及0.3%重量之有机酸(柠檬酸等)一起使用时,其甜度可达100倍或100倍以上。

5.甜蜜素与蔗糖及0.3%重量之有机酸及10%重量之糖精一起使用时,其甜度可达150倍以上。

危害对甜蜜素(Sucralose)安全性的怀疑来源于其中含有的氯。

许多含有氯的有机物是有毒的。

不过,甜蜜素并不因为含氯而有毒。

加拿大糖尿病协会认为,每公斤体重每天食用15毫克甜蜜素不会有任何副作用。

这相当于一个体重70千克的人每天吃1克多甜蜜素,其甜味与630克蔗糖相当。

这已远远超出人们的味觉需求。

也有一些动物研究用大量甜蜜素喂养老鼠,观察到一些不良后果。

不过,人们的正常食用量远低于这些实验所用浓度,这些结果不被认为具有指导意义。

甜蜜素学名“环已基氨基磺酸钠”,是一种无营养甜味剂,常用于酱菜类、调味汁、糕点、配制酒和饮料等食品中。

因为甜蜜素有致癌、致畸、损害肾功能等副作用,一些国家已全面禁止在食品中使用甜蜜素。

中国陆续有50多家企业出口到日本的食品被日方检出甜蜜素而被扣留或遭退运,其中某一家企业出口日本的16个集装箱食品全部被日方扣留。

这种情况引起辽宁商检局的高度重视,他们在向有关企业通报情况的同时,立即组织技术人员采购甜蜜素标准品等实验用品,仅用6天的时间就完成了检验方法的开发验证工作。

已检验样品53份,其中3份呈阳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世界上使用的甜味剂近20种,有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以其营养价值来分可分为营养性和非营养性甜味;按其化学结构和性质分类可分为糖类和非糖类甜味剂等。

1甜味剂的来源及种类
1.1人工合成甜味剂
人工合成甜味剂分为磺胺类、二肤类、蔗糖衍生物3类。

人工合成甜味剂由于在人体内不进行代谢吸收、不提供热量或因为其用量极低而热量供应少且甜度是蔗糖的几十倍至几千倍,又被称为非营养型甜味剂或高倍(高甜度)甜味剂。

目前,我国经全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定,由卫生部批准实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中允许使用的人工合成甜味剂共计7种。

糖精钠(Sodiumsaccharin)糖精钠的化学名称为邻-磺酞苯甲酞亚胺钠,已有近百年的应用历史,其甜度一般为蔗糖的350-400倍,由于糖精没有营养价值,仅在棒冰等中使用。

甜蜜素通常和糖精一起使用,常用配比为10∶1,这样两者甜味相等,能相互掩盖其不良风味,改善混合物味觉特性,还有报道认为甜蜜素与糖精阿斯巴甜有协同增效作用。

阿斯巴甜(Aspartame)天门冬酰苯酸甲酯APM是由两种不同的氨基酸即天门冬氨酸和苯丙氨酸合成,是一种新型甜味剂。

APM的甜度为蔗糖的200倍,可以有效地降低热量。

摄入后的消化、吸收和代谢过程不会造成牙齿龋坏,安全性高。

其最大的缺陷是在高温或酸性
条件下性质不稳定,易分解而导致甜味丧失。

目前该甜味剂已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准使用。

应用于6000多种饮料、食品及医药产品中,联合国粮农组织及世界卫生组织对其评价为安全可靠,并被联合国食品添加剂联席委员会确定为国家A级甜味剂。

目前全球年销售量为1.6万t左右。

安赛蜜(Acesulfame-K)乙酸磺胺酸钾AK糖为白色结晶状粉末,易溶于水,20℃的溶解度为270g/L,对热和酸性物质稳定。

其甜度约为蔗糖的200倍,甜味爽口,无不良后味,甜度不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AK糖与山梨醇混合物的甜味特性甚佳,是很有前途的新型甜味剂。

阿力甜(Alitanme)-L-2-天冬氨酰-D-丙氨酰胺阿力甜的甜度是蔗糖的2000倍,比阿斯巴甜高10倍,对酸对热的稳定性有大幅提高,阿力甜保留了APM的优点又改进其不足,是APM的新一代产品,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氯蔗糖(Sucralose)三氯蔗糖是惟一以蔗糖为原料合成的甜味剂。

甜度为蔗糖的600倍,它是蔗糖的三氯衍生物,在人体内吸收率小,在高温酸性条件下能保持稳定的甜度。

1.2天然甜味剂
甜菊糖苷为甜叶菊(SteviarebaudinanBertoni)中所含有的一种强甜味物质,是叶子中提取后精制而成,甜菊糖苷为无色晶体,甜味约为蔗糖的200-300倍,带有轻微的薄荷醇苦味及少量涩味,热稳定性强,不易分解。

罗汉果甜苷以罗汉果中提取的天然甜味剂,含有比蔗糖甜300倍
的强甜味物质。

非洲竹芋甜素(Thaumation)又名沙马丁,是从西非植物非洲竹芋的果实中提取出来的甜味剂。

它具有增加风味、掩蔽异味、甜度高低热量等优点,可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中。

不久前英国的Tate&Lyle公司已生产出这种甜味剂,商品名为Tatalin。

木糖醇(Xylitol也叫戊五醇)是一种五碳糖醇,它的分子式为C5H12O5,是木糖代谢的正常中间产物,外形为结晶性白色粉末,广泛存在于果品、蔬菜、谷类、蘑菇之类食物和木材、稻草、玉米芯等植物中。

木糖醇作为一种功能性甜味剂,能参与人体代谢,进入血液后,不需胰岛素就能透入细胞而且代谢速度快,不会引起血糖升高,是最适合于糖尿病患者食用的营养型食糖替代品。

2人工合成甜味剂的发展趋势
甜味剂分子中,通常含有一个供应氢键的AH基(H-bonddonor),一个能接受氢键的B基(Acceptor),两者相距约3&Aring(0.3nm);两者结合形成由一对氢键螯合而成的“底物-受体”络合物,从而产生甜味。

2.1大力研制新型高甜度人工合成甜味剂
人工合成甜味剂甜度高、用量少、成本低、市场竞争力强,目前市场上低能量、高甜度甜味剂增长较快,大力研究品质优良的人工合成甜味剂的生产技术、改进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生产规模和应用方向,将是我国近期人工合成甜味剂的主要发展方向。

2.2 以高度甜味剂为基础开发复配型甜味剂
单一甜味剂在甜度、甜味、稳定性、加工特点等方面各有千秋,用量大时常有不良风味和后味。

复配甜味剂可以利用各种甜味剂之间的协同效应和味觉特点达到以下目的:(l)改善口味、增加风味;
(2)提高甜味的稳定性;(3)增加甜度、减少甜味剂总使用量,降低成本。

大力发展复配食品甜味剂产业,适合我国的国情,它能提高食品甜味剂工业的发展速度,加快实现食品甜味剂工业现代化。

日本无糖口香糖的开发始于1993年,是最早采用无糖化的产品,当时的市场占有率仅2%,1995年增至12%,而到2000年达40%,由此可见发展迅速。

无糖糖果的发展未及无糖口香糖发展迅速,从1995年开始无糖化以来,到现在为止,占有市场份额的15%。

软饮料市场调查表明,有47%的消费者愿意选择低热量的软饮料。

消费者对饮料选择关注的重点是热量,因此,现在在包装上标注无热量的饮料大幅增加。

酸奶等乳制品与高甜度甜味剂的配合程度高,数年前就有无糖、低热产品上市。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各种甜味剂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

在众多的要求中,人们所关注的焦点集中在:能量值尽可能的低(满足健康要求)、口感好(满足口感要求)、价位比较合适(满足人们的消费水平)。

因此,单靠一种甜味剂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倾向于使用复合型甜味剂来迎合人们的需求。

复合型甜味剂人们往往选择“高倍甜味剂+糖醇”这样一种复合方式,这样能使这两种类型的甜味剂优势互补:高倍甜味剂甜度比较高、体积小、用量小、有一定的不良后味,糖醇甜度比较低、有一定的体积、
有些能掩盖高倍甜味剂的不良后味;现在的高倍甜味剂多为阿斯巴甜、蛋白糖、安塞蜜、纽甜、三氯蔗糖,糖醇一般是赤藓糖醇、木糖醇、异麦芽酮糖醇、麦芽糖醇、甘露醇、山梨醇等。

复合型甜味剂其实有多种选择,其中“赤藓糖醇+三氯蔗糖”是
现在大多数企业的新宠,日本可口可乐每年赤藓糖醇的用量在4000t
左右,中国可口可乐正准备将原先在饮料中使用的阿斯巴甜替换成
三氯蔗糖,赤藓糖醇的甜度约是蔗糖的70%-80%、三氯蔗糖约是蔗
糖的400-600倍,这两者按一定比例复合后的综合指标反映良好。

新型甜味剂具有巨大潜力,国外的科技开发为我国提供了较高的参考价值。

我国有关部门和企业可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与经验,积极进行新糖源的研究开发,满足食品工业的需求。

荷兰一家公司新发现了一种名为TBGB的超级甜味剂,其甜度为糖精的500倍、蔗糖的20万倍,目前可被称作世界上最甜的物质。

综上所述,开发人工合成、低热值、高甜度、复合型的甜味剂是国内外甜味剂市场的发展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