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的社区护理与家庭护理

合集下载

做好精神病人的社区康复护理指导

做好精神病人的社区康复护理指导

做好精神病人的社区康复护理指导精神障碍疾病属于一种严重疾病,当前社会,人们面临着各种压力,在学习压力、工作压力、家庭压力下,患上精神障碍疾病的人越来越多,这种疾病严重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

精神障碍疾病具有病程长、治疗效果差、复发率高等多种疾病特点,大多数病人在住院治疗康复后便可以出院,此时患者从医院专业治疗转变为社会性治疗的,需要家属的照顾护理,此时医院、社会、家庭三者形成了一个整体,三者互相连续,形成一个医疗服务网。

因此,当精神病人回到家庭之后,社区应当协助家属为病人进行康复指导,帮助精神病人控制疾病。

一、精神病人社区康复指导的作用及意义精神病人回归了社会之后,需要改善其心理状态,增强自信心。

社区康复指导主要是在本社区负责人员指导、干预之下,家属有效照顾好病人。

指导家庭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提供优异的休养环境,精神病人都比较喜欢和家人团聚,感受家人的关怀与爱护,想要家庭带来充分的温暖。

指导家属多鼓励病人参与到一些社会活动,通过与不同的人交往提高交际能力;此外,指导并组织病人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手工艺术活动,通过提高自我能力来增强自我价值感,改善自身的精神状态,防止因长时间不和社会、周围环境接触出现与孤寂感,导致精神衰退。

社区康复服务下,能够利用相关社会资源有效为精神病人提供康复指导,临床实践可知,想要精神病人尽快回归社会,恢复他们的劳动能力,需要病人多参与一些社会活动。

而目前随着我国的精神医学不断创新发展,社区机构的规章制度不断地健全,社区可以指导精神病人多参与一些社会活动,鼓励家属多带领精神病人参与社会活动,这对精神病人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通过社区康复指导,能够让更多的人们不再歧视精神病,了解到精神病相关知识,在社区大力宣教下,让人们正确地认识到精神病相关知识,消除人们广泛存在的社会偏见,以此为精神病病人的康复创造了优质的社会环境。

在社区康复指导下,让精神病人主动的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生产劳动,培育精神病人的不同劳动技能及工艺技术,帮助病人通过提高自身文化水平来获得安慰,实现自我价值,同时让这些精神病人为社会创造一些财富,有效缓解家庭的负担及社会的负担。

精神病患者的社区护理

精神病患者的社区护理

精神病患者的社区护理精神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

病人们通常会面临许多挑战,如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和寻求适当的社会支持等。

对于那些无法通过住院治疗或家庭护理得到治疗的患者来说,社区护理是一种非常不错的选择。

本文将介绍什么是社区护理、社区护理的功能、精神病患者社区护理的挑战以及社区护理的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

一、社区护理的概念社区护理(Community Nursing)是一种在社区环境中提供的护理服务,旨在为当地人民和社区成员提供健康和医疗保健服务。

社区护理的服务对象并不限于精神病患者,它包括了许多需要长期看护和照顾的病人,如老年人、残疾人、癌症患者等。

在社区护理中,护理人员会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在社区环境中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二、社区护理的功能社区护理的功能很广泛,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长期看护和照顾社区护理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那些需要长期看护和照顾的病人提供服务。

这些病人需要各种不同的护理,这包括了用药、测量生命体征、换药、维持家庭卫生和管理家务等等方面。

2. 促进病人的康复社区护理还包括了促进病人的康复工作。

这是通过提供医疗设备、检查和辅导等服务来实现的。

社区护理工作者会帮助病人恢复自己的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家庭、社交和工作环境,同时也改善了他们的健康状况。

3. 为家庭提供支持社区护理工作者会协助病人的家庭,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协助。

社区护理可以帮助病人的家庭理解和代替病人完成很多功能和任务,还可以提供安置和住房等问题的建议。

三、精神病患者社区护理的挑战与其他病患相比,精神病患者更需要社区护理,因为他们的病情需要更良好的社会支持来支持他们的病情发展。

但是与其他病患相比,精神病患者社区护理的挑战更大,因为他们需要更高水平的关注和照顾。

1. 心理和社会问题精神病患者往往会因社会排斥而颓废,并存在因心理问题自杀的可能,这会给社区护理带来很大的挑战。

2. 需要专业知识社区护理的服务需要具有专业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护理人员。

社区护理案例

社区护理案例

社区护理案例汇报人:日期:•引言•案例一: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家庭护理目录•案例二:儿童营养干预的社区健康教育•案例三: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康复服务•案例四: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社区支持网络建设目录•总结与展望01引言社区护理的定义与重要性社区护理定义社区护理是将公共卫生与护理学理论相结合,以社区为范围,以健康为中心,以促进和维护社区内个人、家庭和群体的健康为主要目标,通过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医疗护理等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连续性、综合性、整体性的卫生服务。

社区护理的重要性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变化,社区护理在维护居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社区护理能够满足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

案例选择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社区护理逐渐成为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案例选择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社区,介绍了该社区的护理服务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

案例选择目的通过本案例的介绍和分析,旨在提高人们对社区护理重要性的认识,了解社区护理的现状和问题,为进一步推动社区护理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同时,本案例也可以为其他类似社区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社区护理的普及和发展。

案例选择背景与目的02案例一: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家庭护理年龄:72岁诊断: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家庭情况:独居,子女在外地工作患者姓名:张大爷性别:男病程:10年010*********患者基本情况介绍根据张大爷的病情和家庭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包括饮食、运动、用药、心理等方面的指导。

制定护理计划每周进行一次电话随访,了解张大爷的身体状况和需求,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定期随访向张大爷普及慢性病管理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健康教育在需要时协助张大爷就医,提供医疗咨询和指导。

协助就医家庭护理方案设计与实施经过半年的家庭护理,张大爷的血压、血糖控制良好,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精神病护理与护理计划

精神病护理与护理计划
分类
精神病护理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划分,如根据护理场所可分为住院护 理和社区护理;根据护理对象可分为个体护理、家庭护理和团体护理等。
精神病的常见症状
01
02
03
04
情感障碍
如抑郁症、躁郁症等,表现为 情绪低落、焦虑、易怒等症状

认知障碍
如精神分裂症、阿尔茨海默病 等,表现为思维混乱、幻觉、
妄想等症状。
02
精神病护理的原则与目标
护理原则
个性化原则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 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以满
足患者的特殊需求。
全面性原则
护理计划应全面考虑患者的生 理、心理和社会需求,确保患 者在各个方面得到充分的照顾 。
科学性原则
护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应基于 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确保护 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维护
总结词
维护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是精神病护理 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VS
详细描述
由于精神病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医护人员 需要面对较大的工作压力和精神负担。因 此,医疗机构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维护医 护人员的心理健康,如提供心理辅导、支 持性培训、合理排班等,帮助医护人员释 放压力、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合作性原则
护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应与患 者、家属以及其他医疗专业人 员密切合作,共同参与决策和
计划。
护理目标
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改善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况,提高患者 的生活质量。
预防复发
通过长期的护理计划,预防疾病的复发,提 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促进康复
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第三节慢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第三节慢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第十五章
[学习要点]
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护理
1. 掌握社区、社区护理、精神障碍社区护理的概念 2. 熟悉社区护理的意义 3. 熟悉精神障碍社区护理的范围 4. 熟悉有暴力行为、自杀自伤、木僵患者的社区护 理措施 5. 掌握慢性精神障碍的护理要点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社区精神障碍护理,是精神障碍护理学的一个分支, 是应用社会精神病学、流行精神病学、精神障碍护理学、 社区护理学及预防医学和其他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技术,对 一定地域人口中的精神障碍进行预防、治疗、康复和社会 适应的指导及管理。 二、社区精神障碍护理工作的范围 (一)一级预防保健中精神障碍护理服务范围及特点 一级预防,为病因学预防。是在发病前采取措施,从 病因上预防危险因素,防止精神健康问题的发生。护理服 务对象是心理健康者,即精神障碍、心理问题发生前的人 群。护理目标是预防精神疾病、心理障碍的发生。 (二)二级预防保健工作中精神障碍护理的范围及特点 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此期为疾病发生前或发 展期的护理工作。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处理精神 卫生健康问题,阻断精神疾病的发展。护理服务对象是精 神健康危害发生前及发病早期的患者。护理对象是照护问
题家庭、社会心理因素引起情绪障碍患者及急性期重度精神 障碍患者。 (三)三级预防保健中精神障碍护理服务范围及特点 三级预防即临床预防恶化期,是对临床期及康复期患 者采取各种治疗和康复措施,以防止病情恶化,防止残疾 出现的一种长期照护,是对精神障碍患者的连续性护理活 动。护理对象是:康复期和需要长期照顾的患者,如精神 障碍后期、慢性和康复期的精神障碍患者。 三、社区精神障碍护理的要求 1.政策支持 2.完善的组织管理 3.多部门、多方位人员合作 4.提供系统、持续性的服务
四、社区精神卫生现状与发展趋势 WHO精神卫生规划中指出,目前正在进行精神 卫生工作政策上的转变,即把住院服务转向社区 服务。近十年来,社区精神卫生工作受到各级政 府和各界人士的关注,世界卫生组织也给予了多 方面的关心和支持。联合国通过了关于《2000 年 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战略》, 中共中央颁布 了《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这都 使精神卫生工作在广度和深度上有了新的进展, 在建立健全精神卫生三级防治网的基础上开展了 心理保健知识教育、心理咨询服务,为社区慢性 精神患者及康复期精神患者提供了融治疗、管理、 预防复发及康复于一体的全方位服务。

最新电大国家开放大学《社区护理学》形考任务5试题及答案

最新电大国家开放大学《社区护理学》形考任务5试题及答案

最新电大国家开放大学《社区护理学》形考任务5试题及答案最新电大国家开放大学《社区护理学》形考任务5试题及答案形考任务5 案例1.第一章社区健康护理社区护士对社区李老师家作家庭评估,李老师与老伴居住在某社区一栋老式住宅的六楼,有电梯。

夫妻俩有一个女儿,已结婚4年,在国外工作。

李老师,65岁,确诊高血压5年,膝关节活动不好,屈膝有困难,半年前经医生确诊为膝关节炎。

李老师家采光通风良好,清洁卫生,物品摆放整齐,厨房的面积较小,厨卫地板较滑,厨房与客厅、客厅与卫生间均有一个门槛,客厅的沙发和床较低,李老师和老伴喜欢锻炼身体,每天都下楼在小区花园内散步,社区护士给李老师测量血压,为165/100mmHg。

题目1 问题1(单选题):目前李老师的家庭类型是( ) 选择一项:C. 核心家庭题目2 问题2(多选题):李老师家庭存在的安全问题是( ) 选择一项或多项:A. 厨房的面积较小B. 厨卫地板较滑,易滑倒C. 客厅与卫生间、厨房与客厅均有一个门槛D. 客厅的沙发和床较低题目3 问题3(多选题):进行家庭评估,社区护士除了评估家庭环境外,还有 ( ) 选择一项或多项:A. 家庭压力与应对B. 家庭结构C. 家庭功能D. 家庭发展阶段案例2.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某社区开展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年龄35-78岁,共计638人的社区管理。

通过建立健康档案,以便进行追踪、监测、了解患者情况。

定期举行健康教育讲座、请糖尿病专家为糖尿病专职护士讲解;免费发放糖尿病知识的相关资料、图片、各类小册子;观看电视、播放糖尿病知识CD光盘。

通过个别指导和跟踪、随访、面对面指导他们正确抽吸注射胰岛素和监测血糖的方法;教会正确保管胰岛素及使用血糖仪的方法。

召开座谈会互相交流治疗体会和经验。

2年来接受糖尿病教育者达638人次糖尿病咨询服务568人次,通过技术示范308人次,并掌握了胰岛素注射技术,86%的糖尿病人能自测血糖,教育后血糖得到有效控制人数明显增高。

《社区护理》课件——重症精神疾病患者社区管理

《社区护理》课件——重症精神疾病患者社区管理
社区重型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
重型精神疾病患者的社区护理
(二)社区精防工作重点
• 患者阴性症状的改善,依靠社区精 防护士及家庭社会持续不断的关爱 和社会功能训练,社区精防护士可 以在重性慢性精神病患者的社会功 能康复训练及家庭护理指导方面大 有作为。
社区重型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
重型精神疾病患者的社区护理
社区重型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
重型精神疾病患者的社区护理
社区重型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
重型精神疾病患者的社区护理
(4)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日常生活照顾
社区重型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
重型精神疾病患者的社区护理
(5)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复发征兆及处理
• 1)自知力动摇 • 2)睡眠障碍 • 3)生活能力减退 • 4)工作或学习效率下降 • 5)情绪、性格改变 • 6)躯体不适 • 7)出现原来发病时的异常表现
1、社区康复训练
社区重型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
重型精神疾病患者的社区护理
• 1)工娱治疗:安排病人参加某些工作、学习、娱乐、音乐、体育及社交等活动。
• 2)社会技能训练:
• ①用药;
• ②休闲娱乐;
• ③个人仪表和卫生;
• ④钱财管理;
• ⑤良好的会谈;
• ⑥使用交通工具;
• ⑦待客与约会;
• ⑧准备食品;
后阶段。
社区重型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
重型精神疾病患者的社区护理
职业康复的过程
• 1)工作技能评估:维持期药物治疗的患者,病 情稳定,听从指挥,合作度好。
• 2)职业定位:根据评估结果考虑工作安排 ①社区内定岗职业康复治疗; ②联合康复治疗。
• 3)工作适应性训练:需经过一个过渡期,逐步 深入。
• 4)庇护性就业:有技能并不一定就能够象正常 人一样工作和生活。

精神障碍病人家庭及社区护理

精神障碍病人家庭及社区护理
第十六章 精神障碍病人的家庭 及社区护理
广州市脑科医院 夏志春
主要内容
• 精神障碍病人的家庭护理
• 精神障碍病人的社区护理 • 精神病人的家庭及社区护理程序
家庭及社区护理为什么重要?
• 主要生活的地方
• 家庭及社区的影响最直接
– 态度、方式直接影响影响疾病的发生、发 展与转归
• 可以缓解医院的压力、方便病人医疗
• 护士在评估家庭内沟通时要注意其沟通方式。
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念
• 即家庭成员认为什么是重要的,什么 是不重要的。
– 影响个人生活及与别人接触的方式。
– 越牢固,解决问题方案的选择越少。
– 影响情绪行为。
• 护士应判断家庭问题在其家庭中的影 响。
家庭的功能
• 主要表现在保持家庭的完整性,满足 家庭及其成员的需要,实现社会对家 庭的期望等方面。
二、家庭资源论
– 家庭会不断自定“规范” 。 – 注意搜寻强项。 – 接受“差异”及留意每个家庭的“独特 性” 。
– 协助家庭开创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Wright and Leahey 2005)
家庭资源
• 是一个家庭维持家庭的基本结构和功 能、应付压力或危机状态所必须的物 资和精神上的支持。
– 内部:提供经济支持、精神安慰、信息与 教育、医护照顾等。 – 外部:提供支持 的文化、宗教、经济、 教育、环境、医疗等方面的社会资源。
家庭的类型
核心家庭
扩展家庭
单亲家庭
重组家庭
家庭的结构
权力 价值 角色
沟通
家庭成员的权力
• 指一个家庭成员影响其他成员的能力。
• 一般可分为:
– 传统独裁型:如父系家庭以父亲为权威。 – 工具权威型:“对家庭贡献大权力就大”。 – 分享权威型:“权力平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承担共同责任,促进精神健康
2012年:精神健康伴老龄,安乐幸福享晚年 2013年:发展事业、规范服务、维护权益 2014年:心理健康,社会和谐
二级预防-发病前期及临床期

对象-精神障碍发生前及发病早期者 目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及护理,避免 精神障碍进一步发展 特点:
精神障碍患者一般居家情况

精神问题早期 门诊诊治,家中服药和观察 经住院治疗后出院
• 症状缓解、好转、痊愈

复发先兆→疾病复发
康复期(痊愈之后…)
常见误区 擅自停药,“好了伤疤忘了疼” 过度保护 冷漠、指责 注意事项 摸索维持治疗的药物品种和剂量 用药简单化 鼓励病人料理生活、 交流情感
常见误区
对加药犹豫不决 住院恐惧 求治心切,频繁换药或换医生 不了解何为“治愈”
注意事项
了解药物常识 正确掌握住院和出院时机 与医生建立固定的联系,建立打“ 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了解疗效判定标准
复诊不及时
督促病人定期复诊 记录患者康复日记
三级预防-临床预防恶化期

对象-精神障碍发生后期、慢性期和康复期者 目标-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社会功能,正确对待疾病,提高生 活质量 具体内容

香港社区护理介绍

80年代起逐渐设立日间病房、中途宿舍、长期护理院。出院后自 愿入住,学会与他人相处,恢复正常人的生活。
Hale Waihona Puke 辅助就业:康复农场,商铺(食品、文具)、庇护工埸、快递业 务,让精神病人过渡性培训和实习,培养基本的工作态度,一定 营销技巧。
香港各区域的医院设有专职的社康护士,负责访视辖区内的精神 病患者。

国外社区护理服务拓展

亚急性期护理干预
个别护理项目
门诊患者护理项目
精神科家庭照护
住宅区服务、跨社区服务


自助团体--戒酒者匿名会、进食障碍者互助会
精神障碍患者家属互助会
精神障碍的社区防治

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 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病因学预防

对象-精神健康和心理健康者 目标-预防精神疾病、心理问题的发生和发展 具体内容
• • • 照护问题家庭 照护高危人群 精神症状患者的指导、帮助、干预


具体内容
• • • 定期对社区居民进行精神健康的检查--早期发现精神疾病边 缘状态者或患者 重点照护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庭成员--指导就诊、联系会诊、 转诊 对问题家庭要宣传精神卫生知识-- 问题分析、寻找解决途径 或帮助
发病早期(发病→接受正规治疗)
精神障碍的社区护理与 家庭护理
广州市惠爱医院 夏志春
主要内容

社区护理概述 社区精神护理的发展趋势 精神障碍的社区防治
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

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庭护理
这也许是你心目中的社区
菜场 商店
医院 学校
餐饮服务 文娱场所
家庭
机关 工厂
信息交 流系统
这是常见的社区
社区护理

是将护理学与公共卫生学理论相结合,用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 健康的一门学科。
• • • • 巩固治疗防止疾病恶化--家庭访视、维持治疗、协助解决困难 预防精神残疾--预防疾病复发、恢复功能和自理能力 康复护理--协助建立治疗站、作业站、娱乐站;训练患者自我 识别症状和自我管理药物

做好管理工作

康复之家、患者公寓 寄养家庭环境布置、设施装备 医疗护理文书管理

工疗站管理
工疗站生活设施
家庭护理的概念

家庭护理实践---在患者的居所内对存在健康问题的患者实施 护理


患者及其照顾者是家庭护理实践的焦点
家庭护理要借助家庭内的沟通与互动
调查显示

90%以上出院患者与其家庭一起生活,家庭基本担负长期照顾患者 责任


71%照料者自身健康问题
82%照料者经历危机的心理问题 大部分照料者获得的知识缺乏
直接对社区内个体、家庭和群 体进行护理,使全民达到健康。 社区护理是21世纪精神科护理 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社区精神科护理

包括精神疾病的预防、精神疾患的恢复与精神健康的促进。 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力量为个人、家庭、社区提供的一种服务。
国内社区精神护理现状

《精神卫生法》出台,使得精神疾病防治康复有了法律保障。
常见误区
否认患有精神病 紧张、恐惧、不知所措 内疚、自责、羞耻感
注意事项
早期发现精神异常 尽快接受现实、稳定情绪 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亲友、书 报、咨询等)了解有关知识 尽早到精神病专科医院就诊 严格遵医嘱,督促病人服药
盲目就诊、服药 惧怕西药的副作用而不遵医嘱
治疗中期(接受正规治疗→临床治愈 )
国内社区精神护理现状

部分城市建立了精神卫生三级防治网(市-区-街道),开展心理 保健知识教育、心理咨询、对社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治疗、管理、 预防复发及康复的全方位服务。 半数以上的精神障碍患者家属希望开展社区及家庭护理,需求主 要集中在:
• • • • 电话随访 日间康复训练 社区医疗护理服务 上门访视
• • • 增进精神健康的保健工作--精神卫生知识宣传 特殊防护和预防工作--疾病监测、保护高危人群 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精神卫生指导、咨询门诊
10月10日为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主题

2008年:同享奥运精神,共促身心健康
2009年:行动起来,促进精神健康
2010年:沟通理解关爱,心理和谐健康
• “第二十条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所在地人民政府 及其有关部门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指导、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教育 活动,创建有益于居民身心健康的社区环境。” “第五十四条 社区康复机构应当为需要康复的精神障碍患者提 供场所和条件,对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 面的康复训练。”


“第五十五条 医疗机构应当为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 供精神科基本药物维持治疗,并为社区康复机构提供有关精神 障碍康复的技术指导和支持。”

社区护理概念的涵义:
• 预防
防止疾病或伤害 发生


保护
促进
免受环境中有害物质 的侵袭
安排各种活动促进社 区人民健康
社区护士的角色
1. 护理提供者 2. 咨询者 3. 教育者 5. 管理者 6. 研究者 7. 社区资源的开发者
4. 卫生服务协调者
8. 社区居民的代言人
社区护理的主要职责
社区护理视人群为一个整体, 使用健康促进、健康维护、健康教 育、管理、协调和连续性照顾等方 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