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弹性轨枕工程

合集下载

重载铁路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法

重载铁路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法

重载铁路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法重载铁路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法一、前言随着现代交通运输的高速发展,对铁路施工工艺和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重载铁路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法是一种新型的轨道工法,通过采用先进的材料和设备,能够有效解决传统铁路施工中的许多问题。

本文将从工法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等方面对该工法进行详细介绍。

二、工法特点1. 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采用预制的弹性支座、承重块、导轨等组件,使轨道系统具有较高的弹性和负荷能力。

2. 施工过程中无需使用石料填筑道床,避免了石料与轨道之间的空隙,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

3. 工法采用模块化施工,降低了施工难度和施工周期,提高了施工效率。

4. 该工法适应性广,可以用于各种地质条件和铁路类型的施工。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高速铁路、重载铁路、特大桥梁及隧道下铁路、冷区、高原及高寒地区的铁路等。

四、工艺原理工法的实际工程施工与施工工法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主要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 使用先进的材料,如高强度混凝土、高弹性橡胶等,保证轨道系统具有较好的载荷承受能力和弹性。

2. 采用预制构件,降低施工难度和施工周期,提高工程质量。

3. 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关键环节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4. 采用专业的施工设备和工艺,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性。

五、施工工艺1. 地面处理:进行地表清理和土质加固等工作,保证施工区域的平整和稳定。

2. 安装轨道专用基础:根据设计要求,施工基础和基座的安装,确保轨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安装弹性支座和承重块:将弹性支座和承重块预制好的构件安装到已经完成的基础和基座上。

4. 安装导轨:将预制好的导轨组件安装到弹性支座和承重块上,确保轨道的平整和稳定。

5. 轨道调整和试验:对已经安装的导轨进行调整和试验,确保轨道系统的正常使用。

六、劳动组织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要求,合理安排施工人员、作业区域和作业时间,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同时,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聚氨酯弹性轨枕垫在有砟轨道的应用探索

聚氨酯弹性轨枕垫在有砟轨道的应用探索

承载能力的极限,表 现 在 碎 石 道 床 的 破 坏 不 断 加 剧,维 修 周 期 越
4)有砟轨道除了道砟提供弹性之外,还可以通过安装轨下垫
来越短,而限于运输量压力,重载货运线路可容许占用的维修时 板、弹性轨枕垫和道砟垫等多种方式增加轨道结构弹性,如图 1
间越来越少。
所示。由于轨下垫板能够提供的弹性非常有限,而道砟垫的铺设
空前的发展时期。现代铁路运输对轨道的高平顺性、高稳定性、 运营效率,但是随之而引起的相关问题是导致轨道部件的使用寿
高耐久性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有砟轨道结构作为重载铁路最常 命缩短,道床劣化速度加快,增加线路的维护需求,以及线路的高
用的轨道结构形式,在高速重载列车载荷长期反复作用下已达到 应力状态导致了轨道寿命的缩短。
ofroadconstruction,thequalityofconstructionrawmaterialsplaysadecisiveroleinthequalityofroadconstruction.Thisarticlemainlystudies
thesafetymonitoringofroadrawmaterialsandroadsubgradeconstructionqualityinroadconstructionprojectstolayagoodfoundationforensu
ringtheconstructionqualityofroadprojects.
1)我国最新颁布的《重载铁路设计规范》中提到,为减缓有砟
出,行车安全隐患也潜在的增多。此外随着行车速度和轴重的提 轨道道砟颗粒的破碎与粉化,增加轨道弹性,减小对线下结构物
高,机车车辆对轨道的振动强度加大,作用在轨道上的动荷载越 的振动影响,桥上和隧道地段的道床建议采用减缓道床粉化速率

弹性支撑块是无砟道床施工规划方案及工艺

弹性支撑块是无砟道床施工规划方案及工艺

弹性支撑块是无砟道床施工规划方案及工艺一、引言弹性支撑块是无砟道床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提供道床的支撑和弹性支撑,以保证铁路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弹性支撑块的施工规划方案及工艺,包括材料选择、施工流程、施工要点等。

二、材料选择1. 弹性材料:弹性支撑块的主要材料是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久性。

橡胶材料应选用具有一定的硬度和抗老化性能的橡胶制品,如硬度为60-80度的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

2. 防水材料:为了防止水分渗入弹性支撑块内部,应在橡胶材料表面涂覆一层防水材料,如聚氨酯涂层或橡胶涂层。

三、施工流程1. 预处理:在施工前,需要对道床进行清理和修复,确保道床表面平整、干燥、无杂物和油污。

2. 基础处理:在道床上铺设一层厚度为10-15cm的砂垫层,用于均匀分散荷载和提高弹性支撑块的承载能力。

3. 弹性支撑块安装:将预先制作好的弹性支撑块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布置,确保块与块之间的间距和位置准确无误。

安装时应注意避开道床的接缝处和其他设施。

4. 固定和固化:在弹性支撑块的四周设置固定装置,如螺栓、钢筋等,以确保弹性支撑块的稳定性和固定性。

同时,根据材料的要求,进行固化处理,使弹性支撑块与道床紧密结合。

四、施工要点1. 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设计和方案制定,包括弹性支撑块的布置、尺寸和数量等。

2. 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弹性支撑块的位置准确、固定牢固。

3. 施工现场应保持清洁整齐,避免杂物和污物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4. 施工结束后应进行验收和测试,确保弹性支撑块的性能和质量符合要求。

五、安全注意事项1. 施工人员应佩戴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鞋等。

2.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周围人员注意安全。

3. 在施工过程中,应确保设备和材料的安全使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4. 如遇恶劣天气或其他不利施工条件,应及时采取措施保护施工现场和施工人员的安全。

六、总结弹性支撑块是无砟道床施工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能够提供道床的支撑和弹性支撑,保证铁路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弹性整体道床施工工法1

弹性整体道床施工工法1

弹性整体道床施工工法1弹性整体道床施工工法1. 引言弹性整体道床是一种新型的道路施工工法,旨在提高道路的强度和耐久性,降低维修成本。

本文将详细介绍弹性整体道床施工工法的步骤和技术要点。

2. 材料准备弹性整体道床的主要材料包括长纤维和适量的水泥。

在施工前需要准备充足的材料,并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3. 基层处理在施工前,需要对道路的基层进行处理。

首先清理基层表面的杂物和尘土,并检查基层的平整度和坚实度。

必要时进行修复和加固,并确保基层的稳定性。

4. 长纤维混凝土施工首先将长纤维与水泥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加入适量的水。

然后将混合物倒入道床区域,并用抹光机械进行均匀压实。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含水量和坍落度,以确保道床的质量。

5. 路面层处理待道床施工完成并养护一定时间后,可以进行路面层的施工。

路面层的材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常见的有沥青、水泥混凝土等。

施工前需要对道床进行清洁处理,并进行必要的磨平。

6. 路面层施工将路面层的材料倒入道床区域,利用铺路机械进行均匀铺设。

然后用辊压机进行压实,确保路面层的平整度和密实度。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材料的温度和厚度,以及辊压机的使用参数。

7. 封面施工在路面层施工完成后,可以进行封面施工。

选择合适的封面材料,如沥青防水层或环氧树脂封面层,根据需要进行施工。

施工前需要对路面进行清洁处理,并进行必要的磨平和修复。

8. 完工验收完成施工后,需要进行整体验收。

对道路的平整度、强度、耐久性进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同时进行必要的养护工作,并进行监测和记录。

本所涉及附件如下:- 弹性整体道床施工图纸- 弹性整体道床施工工艺规程- 弹性整体道床施工材料清单- 弹性整体道床施工验收标准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道路工程建设管理条例:指导和规范道路工程建设中的管理和监督工作的法规。

- 道路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了道路施工工程的验收标准和程序。

铁路既有线成段更换轨枕设计与施工分析

铁路既有线成段更换轨枕设计与施工分析

铁路既有线成段更换轨枕设计与施工分析摘要:在国内的运输网络、交通网络当中,铁路轨道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铁路轨道的结构系统当中,轨枕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件,在铁路轨道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承载、支撑作用,主要负责钢轨的作用压力传递到道床之上,可以使得钢轨始终处于正常状态下的几何位置,尤其是轨距和方向。

而伴随着时间推移,铁路既有线路出现了一定的磨损、破坏等等现象,轨枕也是其中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重视铁路既有线成段更换轨枕设计与施工工作,从而保障国内的铁路既有线路的质量,这对于国内铁路运输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是极为重要的。

因此,在本文中就将针对铁路既有线成段更换轨枕设计与施工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其主要目的在于提升轨枕更换施工的具体成效。

关键词:铁路施工;轨枕色剂;设计方式;施工策略;研究分析前言: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其中国内的铁路交通网络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对于铁路交通网络来说,其轨枕技术状态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铁路交通线路的质量,铁路既有线路的轨枕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不仅会影响到铁路交通工作的开展,同时对于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也会形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因此,在新时期的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铁路既有线成段更换轨枕设计与施工工作,对于铁路交通运输工作的开展也是极为重要的。

所以,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就将针对铁路既有线成段更换轨枕设计与施工进行详尽阐述,希望对具体的设计、施工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引导作用。

一、铁路既有线成段更换轨枕设计(一)设计原则在铁路既有线成段更换轨枕设计工作过程中,需要按照《铁路线路修理规则》中的规定开展工作,有碴桥的铁路线路的轨枕底下的碴后续应该≥25cm,没有护轨、有碴桥的铁路线路需要使用Ⅲa型的混凝土枕[1],有护轨的碴桥可以选择新Ⅲ型混凝土桥枕、AⅢ型混凝土枕,具体选择需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最后,涵洞和路基地段可以采用Ⅲa型混凝土枕。

弹性整体道床施工

弹性整体道床施工

弹性整体道床施工1.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整体道床施工的基本工序为:清洗基底→设置中线控制桩和可调标桩→安设道床钢筋网→吊装轨排→支承块悬挂→轨排组装→调试、联结、精调→安设伸缩缝沥青板→道床混凝土灌注(抹面成型)养生→拆除轨排→进入下个工作循环。

具体见弹性整体道床施工工艺流程图1《弹性整体道床施工工艺流程图》。

1.1.清理施工场地将施工现场的石渣及其它杂物清除,然后用高压水冲洗干净,确保砼整体道床基底无杂物和积水。

1.2.中线控制桩和基准标桩的设置中线控制桩和标桩的设置必须超前设置,超前轨排位置200m,按照《铁路轨道施工及验收规范》增设线路控制桩和线路标桩,控制桩由测量队测设,直线间距100m,中线控制桩偏移不得大于2mm,距离偏差不得大于1/5000。

基准标桩设在线路中线上,其直线间距6.25m,标桩间距偏差应在两中线控制桩内调整。

调整后基准点的误差,纵向距离±5mm,横向距离为±1m;高程±1mm。

水准点间距离100m,高程允许偏差为±2mm。

根据中线控制桩用2级经纬仪和精密水准仪测定标桩位置及高程测量,标桩应用与道床同级混凝土埋设牢固。

1.3.钢筋网的铺设钢筋网超前轨排200m运至隧道内,并按设计数量平均竖放在隧道两侧。

安设时利用线路标桩定位,将钢筋网安放在高于弹性道床基底5cm混凝土垫块上。

安设钢筋网施工至少超前轨排架50m。

伸缩缝处的道床钢筋应断开,整体道床两侧与侧沟之间设施工纵,防止道床砼收缩后带动侧沟开裂。

1.4.轨道排架吊装及弹性支承块的架设1.4.1.弹性支承块悬挂。

支承块按顺序摆放到安有等距隔板的组装平台上(注意支承块轨底坡面向道心),快速悬挂口件放在支承块旁边,每组排架对称图4-1 弹性整体道床施工工艺流程图摆放22块,门吊吊起空排架至组装平台上方,正确对位,使排架上等距布置的挂篮与支承块预埋铁座配合,用快速口件将预埋铁座与挂篮扣紧,组装成轨排。

地铁弹性短轨枕应用及维护工作

地铁弹性短轨枕应用及维护工作
经过时被挤 出。
弹性短轨枕式整体道床 由独立的短轨枕 、 弹性钢轨扣件 和轨下弹性垫板及 混凝土 道床等 部分组成 。枕下大 胶垫采 用 三元 乙丙 ( P M) 胶加工成 封闭 的蜂 窝结 构 , ED 橡 即微孔 发
泡胶垫板 。其优点是 残余 变形小 , 弹性 损失 少 , 最大 限 动 能
4 B 。 Im
件、 梯形轨道 、 弹簧浮置 板道床 等。文 中就广 州地铁 在 弹 钢
性 短轨枕 的应用及维修工作的相关情况作初 步探讨 。
1 弹性 短轨 枕应用 概述
1 1 结 构 特 点 .
() 3 橡胶包套易进水 , 微孔发泡胶垫板压缩变形 , 刚度增 大减振性能下降 。少数 空 吊的弹性短 轨枕 周边有 黑色 水渍 流 出, 步判 断胶套 或微孔 橡胶 垫被磨 损后 与水混合 , 初 列车
地 铁 弹 性 短 轨 枕 应 用 及 维 护 工 作
廖 湘 志
( 广州 市地 下铁道 总公 司 , 东广州 5 0 0 ) 广 10 0
【 摘
护措 施 。
要】 介绍广州地铁采取 弹性短轨枕减振降噪应用过程 中出现的问题 , 并分析产生的原 因, 出维 提
【 关键词 】 弹性 ; 短轨枕 ; 减振降噪 ; 应 用; 维护 【 中图分 类号 】 U 1. 233 【 文献标识码 】 B
至 20 0 8处于弹性短轨枕路段 的伤损钢 轨计有 l 6根 , 产生钢
轨 内部裂纹处存在钢轨表面波浪磨 耗及鱼鳞 裂纹 , 且波长普
遍较短 ,0~2 m不 等 ( 1 5m 普通波磨 波长为 2 0— 5 m) 5 3 0m , 波顶有 明显 的车轮刮擦痕迹。
减振效果 较 好 。经 设计 院应 用 测 试 , 可减 少 6~1d 在 0 B,

弹性整体道床施工技术

弹性整体道床施工技术

弹性整体道床施工技术北京铁五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2013年6月1. 概述1.1研究历史中铁五院的前身铁道建筑技术研究设计院是我国最早参与研究弹性整体道床施工技术的科研院所之一,1995年立项铁道部课题《秦岭特长隧道修建技术(Q)-弹性整体轨道结构及施工工艺及机具研究》(合同号95G48-Q)。

1997年,白清隧道整体道床铺设试验。

课题成果于1999年12月-2000年6月成功应用于西康线秦岭特长隧道I线弹性整体道床施工中,提前工期4个月,共计施工18.46km。

2002年~2003年推广至西安--南京线磨沟岭隧道、桃花铺单线隧道、东秦岭双线隧道及西安--安康线秦岭特长隧道II线的弹性整体道床施工中,共计施工55.68km。

2004年~2005年推广至兰州-武威乌鞘岭隧道弹性整体道床施工中,共计施工41km。

1.2业绩证明2. 弹性整体道床结构弹性整体道床是无砟轨道的一种结构形式,施工精度、施工质量要求较高,道床弹性与有砟轨道相当,具有少维修或免维修的特点,整体道床主要由钢筋混凝土道床、橡胶套靴及块下橡胶垫板、支承块、弹条式可调扣件、钢轨等组成。

我国在西康线、西南线等铁路隧道中使用过。

图1.1 弹性整体道床断面示意图图1.2 弹性支承块示意图3.中南通道弹性整体道床技术条件3.1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1 重载弹性支承块无砟轨道用混凝土支承块支承块采用C50级钢筋混凝土结构,承轨面设1:40轨底坡,块体内设置预埋铁座与扣件系统连接;支承块主要型式尺寸为680mm(长)x290mm(宽)x230mm (高)。

2 重载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用微孔橡胶垫板微孔橡胶垫板是通过调整橡胶内部微孔的大小和疏密来提供适宜的刚度,同时避免垫板本身由于煤灰污染而影响刚度值。

微孔橡胶垫板静刚度值为70~100KN/mm,主要型式尺寸为:674mm(长)x284mm(宽)x12mm(厚)。

3 重载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用橡胶套靴橡胶套靴的作用是包裹支承块和块下弹性垫板,方便施工和维修,同时提供轨道侧向(横向和纵向)适宜的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弹性轨枕工程技术15.1 概述15.1.1 何谓弹性轨枕所谓弹性轨枕是是指在混凝土枕底面覆置橡胶垫层的轨枕,以达到防止道碴粉化及降低振动噪声的作用。

图15.1.1为III型弹性轨枕,它是在对现用混凝土枕的设计与制造不做根本改变的前提下,仅要求在混凝土轨枕生产的同时,将其底面按规定尺寸做成凹槽形状。

其枕底凹槽形状为梯形,四周呈120度倒角形状,其尺寸为804×(252~282)×6mm。

图15.1.1 III型弹性轨枕枕底凹槽形状尺寸(单位:mm)15.1.2 弹性轨枕的作用(1)降低轨道刚度,提高轨道弹性。

(2)减轻道床振动,减少道床粉化。

(3)减轻养路工作量,延长轨道维护周期和寿命。

(4)缓和列车冲击作用,降低轨道振动和噪声。

(5)提高列车运行品质。

15.1.3 弹性轨枕的适用范围适用于高速、重载有砟轨道地段,特别适用于高速有砟桥上和隧道内,既有线提速桥上道床厚度不足、涵顶至轨底高度不足及山区铁路桥隧相连建筑限界受限地段。

迄今已铺设弹性轨枕,既有线约8km,客运专线约为60km。

运营实践表明使用效果非常好。

通过对弹性轨枕的成本与寿命、投入与产出的经济性分析,确认使用弹性轨枕具有明显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

15.1.4 普通轨枕与弹性轨枕的技术参数比较表15.1.1 两种轨枕的技术参数比较15.2 弹性轨枕工作原理15.2.1 道床刚度与道床厚度的关系下面,用被世界公认的道床模型来分析一下道床刚度与道床厚度的关系。

(1)道床模型与计算公式道床刚度是用于评价道床弹性和承载能力的重要力学指标。

它是指轨枕在道床支承面上产生单位下沉时所需要的单股钢轨作用于轨枕上的荷载值。

在垂向荷载作用下,道床受力状态可视为锥体分布的模型(图15.2.1)。

根据弹性理论,道床刚度K b 与道床厚度h b 的关系可按下式计算。

图15.2.1 道床锥体分布模型()()ln ()e b b b e b b b e b C l l K E l l h C l l h C -=⎡⎤+⎢⎥+⎣⎦(15.2.1)式中 C =2tg α;α ── 扩散角(°);l e ── 枕底受荷面积的长度(m ); l b ── 枕底受荷面积的宽度(m ); h b ── 道床厚度(m ); E b ── 道床弹性模量(kN/m 2)。

(2)计算条件Ⅲ型混凝土枕 l e =1.3m l b =0.227m 碎石道床 α=35° E b =5×104kN/m 2h b =20、25、30、35、40、45、50、55、60cm (3)计算结果按式(15.2.1),计算不同道床厚度的道床刚度的结果见表15.2.1和图15.2.2。

表15.2.1 道床刚度的计算结果1520253035404550556065708090100110120130K b (k N /m m )h b (cm )图15.2.2 道床刚度与道床厚度的关系(4)结果分析(1)由表15.2.1和图15.2.2的计算结果可知,随着道床厚度h b的增加,道床刚度K b呈减小趋势,并且递减率也逐步减小。

(2)若以h b=35cm的K b为比较标准,则但道床厚度分别低于比较标准5cm、10cm和15cm时,道床刚度分别增大8.2%、19.6%和36.4%。

可见道床厚度采用25cm或20cm时是不可取的。

(3)若道床厚度h b从35cm再增加10cm达到45cm时,道床刚度仅仅降低10%左右,似也无此增加厚度的必要。

从这一角度分析,道床厚度以35cm为宜,设计暂规的规定是合适的。

(4)应当指出,以上计算结果是以道床弹性模量E b为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由式(15.2.1)可知,在相当程度上K b值与E b的大小直接相关,且成正比关系。

(5)在道床厚度h b≤35cm的条件下,如若提高轨道特别是道床弹性,有效措施是设置碴下胶垫或使用弹性轨枕,而使用弹性轨枕不仅比使用碴下胶垫效果更佳,而且在成本上还比铺设碴下胶垫更为合算。

15.2.2 道床厚度与道床加速度的关系(1)有碴道床失效的原因现代提速轨道和高速轨道要求轨道高低不平顺十分严格。

《既有线提速200km/h技术条件》(试行)规定,用10m弦测量的轨道高低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静态时经常保养为5mm,临时补修为8mm,达到11mm时就必须限速(160km/h);动态时经常保养为5mm,舒适度为8mm,临时补修为12mm,达到15mm时就要限速(160km/h)。

然而,工务管理的现实情况是,尽管道床经过捣固稳定作业,但在列车荷载的经常反复作用下,即使道床各层压应力均在其容许限度以内,也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沿线轨道的不均匀沉陷和残余变形积累。

从而造成轨道几何形位的偏差,引起列车走行轨路的高低不平顺,增加列车对轨道的附加动力作用。

反过来,既有轨道高低不平顺又会随着列车的反复通过而有逐渐增大其幅度的趋向,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影响快速行车的平稳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为检测这种轨道高低不平顺,并按上述所规定的维护标准进行养路,是件经常性的、大量的工作。

长期工务管理的经验一再证明,道床下沉占轨道总下沉量的90%以上,60~80%的养护维修工作量都用在道床作业方面。

因此,弄清楚影响道床下沉、失效的因素,控制、减缓道床残变积累速率,就是本项目研究工作需要给予回答和设法处理的现实问题。

(2)道床残变速率类比评价准则不难设想,在同一运营条件和轨道整备状态下,道床下沉速率快的,说明轨道结构承载能力弱,反之则强。

现用道床残变速率β来表征类比不同轨道结构道床残变的快慢。

β值小表示道床变形小,反之则大。

β =σb ·a b (15.2.2)式中 σb ── 道床压应力(kN/mm 2); a b ── 道床加速度(m/s 2)。

而道床压应力σb 为:σb =R d ·B (15.2.3)其中 R d ── 钢轨动压力(kN );B ── 轨枕有效支承面积之半,Ⅲ型混凝土枕的B =360000mm 2。

道床加速度a b 为:b a = (15.2.4)其中 K zd ── 钢轨支座动刚度(kN/mm ); m b ── 道床参振质量(kg )。

而m b =V b ·ρb (15.2.5)其中 ρb ── 道床密度(kg/m 3),ρb =2.2×103kg/m 3;V b ── 道床锥体体积(m 3)。

224()3b b e b b e b b V h l l h tg l l h tg αα⎡⎤=+++⎢⎥⎣⎦(15.2.6) 式中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3)轨道类比计算实例 1)类比条件现以第15.4.2节涵上普通轨枕和弹性轨枕有碴轨道的试验结果为依据,按上节基本原理和评价准则,通过实例计算,分析研究两种轨道的高低变化程度及道床厚度和道床加速度的关系。

2)道床动压应力的计算钢轨动压力R d ,根据实测结果(见表15.4.9),普通轨枕轨道为R dp =91kN ,弹性轨枕轨道R dt =58kN ,由式(15.2.3)得:普通轨枕:3591100.25283.610bpσ⨯==⨯ N/mm 2 弹性轨枕:3558100.16113.610bt σ⨯==⨯ N/mm 2 3)道床参振质量的计算按式(15.2.5)、式(15.2.6),不同道床厚度h b 的道床质量的计算结果见表15.2.2。

表15.2.2 道床参振质量的计算值(4)道床加速度的计算根据实测结果(见表15.4.9),道床支承动刚度普通轨枕K dp =75.54kN/mm ,弹性轨枕K dt =19.99kN/mm ,按式(15.2.4),不同道床厚度的道床加速度的计算结果见表15.2.3和图15.2.3。

表15.2.3 道床加速度的计算值15202530354045505560650.00.10.20.30.40.50.6a bh b (cm )图15.2.3 两种轨枕不同厚度道床的加速度变化曲线(5)道床残变速率的计算根据以上算出的道床动应力σb 值和道床加速度a b 值,按式(15.2.2)计算不同道床厚度的道床残变速率β值,见表15.2.4和图15.2.4。

表15.2.4 道床残变速率的计算值1520253035404550556065βh b (cm)图15.2.4 两种轨枕不同厚度道床的残变速率变化曲线(4)轨道高低变化程度的评估1)道床动压应力引起高低变化程度的比较 根据15.2.2(3)2)中的计算结果可得:0.25281.570.1611bp bt σσ== 尽管σbp 和σbt 值均小于碎石道床允许承压应力[σb ]=0.50Mpa ,但两者对道床残余变形的影响却大不相同。

因道床动压应力而引起的轨道高低变化,普通轨枕是弹性轨枕的1.57倍,换言之,采用弹性轨枕可使轨道高低变化的程度减少36%。

2)道床加速度引起高低变化程度的比较由表15.2.3和图15.2.3的计算结果可知,随着道床厚度h b 的增加,两种轨枕轨道的道床加速度a bp 和a bt 均呈降低趋势。

但两者对道床残余变形的影响也大不相同。

道床加速度越大,碎石道床的破坏或失效就越严重。

因道床振动加速度而引起的轨道高低变化,不论道床厚度如何,普通轨枕约为弹性轨枕的2倍,也就是说,采用弹性轨枕可使轨道高低变化的程度减少50%。

3)道床残变速率引起高低变化程度的比较受道床动压应力和道床加速度综合影响的道床残余变形积累速率β引起的轨道高低变化,由表15.2.4的计算结果可知,普通轨枕大致是弹性轨枕的3倍,显然,采用弹性轨枕可使轨道高低变化的程度减少67%。

(5)道床厚度与道床加速度的关系1)道床合理厚度由表15.2.3的计算结果不难看出,道床厚度每增加10cm,无论是普通轨枕还是弹性轨枕轨道,道床加速度均可降低20~30%,并且,道床厚度从20cm增加到30cm或从25cm增至35cm,其降低效果十分显著,接近30%;如果道床厚度从35cm再往上增加,效果虽有,但递减率也会随之减小,似无此必要,故道床合理厚度以35cm为宜。

2)使用弹性轨枕由表15.2.3还可看出,道床厚度h b=20cm时弹性轨枕的道床加速度a bt=0.29,与h b=45cm时普通轨枕的a bp=0.29相当,也就是说:弹性轨枕+10cm道床厚度≈普通轨枕+35cm道床厚度可见,使用弹性轨枕至少可顶替20cm的道床厚度。

这一事实,对于在道床厚度不足的地段铺设弹性轨枕有特殊功效,它已被试铺地段的运营实践所证实。

15.2.3 本章要点(1)使用弹性轨枕不仅能明显提高轨道弹性,降低道床动应力和道床振动加速度,还能显著降低轨道高低不平顺的幅度及其扩展速率,这大大有利于减少轨道养护维修工作量及其费用,延长轨道综合维修周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