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素质教育课件(公选课)
素质教育试讲PPT

身体素质和课外活动 1.大学体育成绩大达80分以上 2.课外活动方案
试讲完毕, 谢谢各位老师!
如何教
那的确是篇好作文,写的是他和父亲间的故事。因为动 情的缘故,我听到他的声音渐渐响了起来,停顿也不多了, 有的地方甚至可以说是声情并茂了,我知道他已渐渐进入 了状态。朗读结束后,教室里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我知 道这掌声不仅仅是给予这篇作文的。
素质教育如何学?
一切质的改变都来源于量的积累
道德修养与遵纪守法
内务卫生与寝室文明
学习态度与技术技能
集体观念与政治表现
身体素质与课外活动
道德修养与遵纪守法: 1.见到老师要问好 2.不传闲话 3.在食堂用餐后回收餐盘
内务卫生与寝室文明 1.不给他人造成困扰 2.注重集体卫生 学习态度与技术技能 1.可以不学习,但一定要有文化 2.请假次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期不超过3次
集体观念与政治表现 1.爱国 2.集体荣誉感
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著名学者、我国大学生素质 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杨叔子院 士说过:“我们的高等教育,一要 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二要教会学生 如何思维,三要教会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技术与
人文社会方面的知识与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上海市七宝中学的青年教师王红曾写过一篇《走近语文教 学的艺术殿堂》,其中写到在一次作文讲评课上,让一个 男生上讲台朗读,结果这位略有口吃的同学遭到了哄笑。
素质教育ppt

• 1994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李岚 清同志在会议总结讲话中指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 质教育的轨道上来。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施,使 素质教育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
•
1996年,原国家教委在湖南汨罗举行素质教育现场会。1997年,原国 家教委又在山东烟台召开了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进一步 总结推广了汨罗、烟台的经验,对实施素质教育作了全面部署。同年, 原国家教委颁发《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将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项重大任务,提出了有效实 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措施。
•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素质 教育的基本载体是学校各类课程与教学活动,因而 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必须以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 量为中心。具体而言,在教育内部,素质教育应重点 在德育、课程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和考试评价四 个主要环节上扎实推进。
素质教育的内涵可从多个角度来理解
• 从教育目标的角度看,素质教育以全面培育和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 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德智体美劳全 面发展的合格公民; • 从教育的功能看,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 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 精神、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 素质教育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础上,结合教育和社会 发展的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全面发展教育的内涵。依据素质的 分类构成,素质教育注重培育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 会文化素质。因而素质教育同全面发展教育在方向、目的、基本内容 上是一致的。 • 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的建构丰富了全面发展教育的目的论,而优化个性 发展是深化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素质教育明确地表达了人的全面发 展---个人、个性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具体落 实,素质教育可以使全面发展具体化,而个性优化发展可使每个学生的 素质和个性尽可能达到结构合理的、多层次的优化发展。
素质教育ppt课件

• 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 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 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 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这是中央文件中首 次对素质教育做出的表述。
• 受教育者的发展过程是各方面素质协调发展的过程。素质教育为实现 受教育者素质的不断优化组合,构建科学健全的素质结构,促进受教育 者全面、和谐、均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1
• 在教育学意义上,对于素质教育的概念可以做如下概括:素质教育就是 培育、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教育。它以促进人、社会、自然 的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为培养目 标,以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根本途径,以教育质量的全面提 升为显著特征。
9
二、素质教育的深刻意蕴
• 素质教育是具有丰富内涵和鲜明时代特征的概念 • 素质教育的相关概念辨析
10
1.素质教育是具有丰富内涵和鲜明时代特征的概念
• 近20年来素质教育的实践发展和理论研究成果,为我们正确认识和深 入研究素质教育理论提供了大量的有益参考。一般说来,素质即人所 具有的维持生存、促进发展的基本要素,它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 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 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 素质等。
8
Hale Waihona Puke •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化,素质教育的研究又出现了一 些新的角度,如:从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角度分析素质结构;从生命发展的 角度阐释素质教育的价值;从经济学的角度诠释从“应试教育”转向 素质教育的意义,等等。
素质教育(课堂PPT)

.
3
概念
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 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 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 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 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 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 基本特征的教育。” 关注人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核心和目标。
运用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影响
忽视学生的其他方面的素质的 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
发展,不能全面适应社会发展
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的需要,不利于国家的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
.
9
时代特征
主体性
素质教育充分弘扬人 的主体性,关注个性发 展
全面性
素质素质教育是面向全 体的教育教育要求全面 发展学生的生理素质、 心理素质、文化素质
等教育阶段,则是“一种更为广泛的精英,包括社会中所有技术和经
济组织的领导阶层。重点从塑造个性转向培养更为专门的技术精
英。
精英教育塑造. 社会精英,大众教育培养普通社会公民。
16
毛入学率
是指公式中计算分子高等教育在学人数时,不考虑学生的年龄大小 (指某一级教育的在校生人数与符合官方为该级教育所规定之年龄的 总人口之比),即高等教育所容纳的学生数与适龄青年的比率. “净入学率"是指公式中计算分子高等教育在学人数时,要考虑学生 的年龄大小,即只包括与分母相同年龄段(18-22岁)的学生人数,小 于18岁或大于22岁的学生不计算在内。
素质教育之我见
.
1
素质教育
01 政策 02 概念 03 内涵
04 时代特征 05 建议
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育理论ppt

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育理论ppt素质教育理论、政策与实践二○○五年十二月十一日一、过去的二十年是素质教育理论、政策和实践不断演化的过程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各经济发达国家都陆续进行教育改革,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人才。
这种情势给刚刚走出十年“文革”阴影,尚未恢复元气的中国教育事业提出了巨大挑战。
如何迅速培养一大批高学历人才,缓解人才严重紧缺和断层,是当时中国教育面临的最大现实问题。
但由于高考制度刚刚恢复,高校和招生规模都相当小,出现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
受此影响,我国中小学出现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和以考试分数为唯一评价学校、教师与学生的不良倾向。
一、过去的二十年是素质教育理论、政策和实践不断演化的过程为纠正这一弊端,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教育理论界展开了一场旨在“端正教育思想,明确教育目标”的大讨论,提出了克服应试教育弊端、实施素质教育的强烈要求。
有了这个针对性,素质教育在开始时的内涵就是“两全一生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到了1997年,素质教育的内涵被充实为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
随后,德育为先、和谐发展等思想进一步扩充了素质教育的内涵。
当然,作为新生事物,素质教育理论的建构过程也出现了不少争议。
一、过去的二十年是素质教育理论、政策和实践不断演化的过程从素质教育政策上说,20世纪90年代,国家先后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1997)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阐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目标、重点和措施,基本形成了我国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政策框架。
之后,根据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又出台了一些新的支持性政策,如2001年《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3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和2022年《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文件,这些都为素质教育工作的推进提供了良好的支撑,也使我国素质教育政策在宏观上逐渐完备。
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培训课件(精)

02
CHAPTER
思想道德素质培养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01
02
03
世界观
引导学生认识世界的本质 和规律,理解自然、社会 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原 理。
人生观
帮助学生明确人生的意义 和价值,追求高尚的人生 目标和理想,培养积极向 上的人生态度。
价值观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 判断标准,尊重社会主流 价值,关注个人价值与社 会价值的统一。
志愿服务实践
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如扶贫济困、环境保护 、文化传播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公益的力量。
志愿服务成果
鼓励学生将志愿服务经历转化为个人成长的动力,提升社 会责任感。
了解国情民情社情,增强社会责任感
国情教育
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 感。
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提高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应具备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能够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 排学习时间,主动获取知识。
创新能力
学生应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善于 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实践能力
学生应重视实践环节,通过实验操作、社会实践等活动,将理论知 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动手能力。
社会公德
教育学生遵守公共秩序、尊重他 人、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社会 公德规范,培养良好的社会行为
习惯。
职业道德
引导学生了解职业道德规范,树立 正确的职业观念,培养良好的职业 素养和职业操守。
家庭美德
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 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家庭美 德,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03
CHAPTER
素质教育课件

生理素质
心理素质
社会文化素质
先天遗传的素质 后天形成的素质
智力的因素
非智力因素
科技素质
人文素质
古今中外思想家、教育家对教育的解释
1、孔子:教育使人成“仁” 2、孟子:教育使人保持“善” 3、荀子:教育使人弃恶从“善”“以善先人者, 谓之教” 4、苏格拉底:教育就是培养人的美德。 5、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全部意义就两个字—道 德。 6、洛克:一个人缺少道德,今生今世是不会得到 幸福的,甚至来生来世也不会得到幸福。
第四讲 素质教育的实施内容
(背景材料)
一、学会生活:
1、培养一般的生活能力 2、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 3、进行生活磨难教育 4、重视挫折教育 5、丰富儿童的精神生活
问卷调查 各国劳动时间
中日夏令营
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四小点
二、学会做人:
陶行知名言
德—悳
1、要教育学生与人为善 2、要教育学生做一个正直、诚实而守信 的人 3、要教育学生知廉耻、懂荣辱 4、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5、要教育学生学会礼让、学会宽容 6、教给学生学习的榜样
(二)教育质量观
1、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 的进步,教育是为了让人生活的更幸福和社 会更美好。 2、不简单地以分数的高低来论学生的优劣。 3、千万不可“一好”代“三好”。 4、千万不可歧视后进生。
(三)人才观
1、牢固树立“人人都能成才,人人都是才” 的观念。 2、要注重“全面发展打基础,突出特长育人 才”。 3、在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同时,千万不可忽视 普通劳动者的培养。
高效课堂 研讨会
杨家河九年制 学校
各位同仁 大家好!
感谢大家一起 来进行校本研 修!田辉生主讲
素质教育讲课文档

现在十六页,总共四十三页。
2.素质教育的相关概念辨析
•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教育界提出素质教育的概念以来,学者们从不同的角 度、不同的层面上,对素质教育的概念、本质等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释
。通过不断深入的研究,在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上逐步达成共识。
• 例如,关于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关系,认识到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 要途径,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就是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 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为核心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 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现在十九页,总共四十三页。
考试与“应试教育”
• 有人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得减轻学生负担;减轻学生负担,就得取消考试,即素
质教育就是非考试的教育。
• 这种错误观点是把素质教育与考试对立起来,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诚然,素质教育提出了对现有的考试制度、考试目的、考试内容、考试形式等进行变 革的要求,但不是说素质教育不要考试,而是要使考试充分发挥其对教学的诊断和 促进发展的功能。
针为根本途径,以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为显著特征。
• 关注人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核心和目标。素质教育注重在教育过程中 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注重人的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个性发展以及 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提高,发挥人的潜力和能力,为人的发展提供条件,并使人有 能力掌握自身的发展,将个体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素质教育强调个性化与社
现在十五页,总共四十三页。
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 第一,主体性。素质教育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关注个性发展。 • 第二,全体性。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 • 第三,全面性。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