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选修4历史教案1.1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人教版选修4历史教案1.1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一、关于课程标准1、内容: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2、三维目标:了解这些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探究他们与时代的互动关系,科学评价其在历史上的作用。

通过学习,认识历史人物所进行的各项重大活动既受到历史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又与其个人的主观因素密切相关;掌握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把历史人物置于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具体分析,尤其要关注个人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中汲取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进而确立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关于教学指导意见: 1、内容:2、三维目标:在知识与能力:要了解一些有代表性的重要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理解他们的历史贡献,并将他们置于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具体分析,科学地评价历史人物;在过程与方法:要积极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为依据,开展评说重要历史人物的教学活动,从而正确把握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用心体会这些重要历史人物的奋斗历程和探索精神,感受他们的独特个性和魅力,确立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人生态度,增强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事业而努力奋斗的使命感、责任感。

三、关于备课1、总体把握: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兼并六国,结束了长期的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创建了包括皇帝制度、郡县制度和官僚制度在内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早期模式,对以后历代王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除了制度上的创建,秦始皇还派兵北伐匈奴,移民实边,修筑万里长城;经略西南,开筑“五尺道”;尊崇法家,焚书坑儒;严格军队调动和兵役制度等等。

秦始皇为了这种大一统国家的需要所进行的制度创建及其实施的严刑峻法,成为后人臧否的焦点。

2、学情:A、已有知识储备(表一):B、生活中对秦始皇陵兵马俑、长城耳熟能详。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教案模板高中历史选修四人民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教案模板高中历史选修四人民版

高中历史选修四教案高中历史选修四人民版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教案模板高中历史选修四人民版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教案模板高中历史选修四人民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教案模板高中历史选修四人民版1 知识与能力:基础知识:1、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2、难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能力培养:培养利用历史资料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与思考,初步培养高一学生用历史眼光和历史意识来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影响。

方法与过程:①分组讨论:前后桌一组,选出组长一人,记录讨论的中心论点并作好发言准备。

②分阶段进行问题解决,在高一学生自学阶段,老师走下讲坛,深入各组讨论中,以便随时发现高一学生在解决过程中出现的疑惑或难点,增加课堂解决的针对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高一学生认识到我国几千年前,就有了相当完备的国家运行机制,有相当高的政治文明,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渊源流长的文明古国,理解宗法制对历史和现实的影响。

讲授新课:一、单元序言分析: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从1996年开始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更进一步证实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

那么四千多年前我国国家机器是怎样运作的呢?本单元我们一起来探究中国古代国家机器运作的制度,即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中国古代的朝代:(理清朝代,使高一学生形成时间概念。

)2、本专题的关键词是“政治制度”。

考查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政治制度,就要注意它的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政治制度的沿革和影响等各方面的内容。

本单元分四个阶段对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政治制度的内容、特点、沿革和影响进行了概述,向我们描述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脉络和趋势。

二、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导入新课:从“大禹治水”的故事讲起,可以由高一学生讲述导入夏朝的建立。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教案-第3课_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_教学设计_教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教案-第3课_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生能够简述康熙帝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史实;了解康熙帝解决地方叛乱与分裂势力的主要措施;
2、过程和方法:
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康熙帝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学生通过史料分析、问题探究等,分析康熙帝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通过康熙帝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史实,感受康熙帝在维护国家统一和国家主权过程中的雄才伟略,领略中华民族的政治智慧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秦灭六国及其巩固统一的措施
教学难点:如何客观全面评价秦始皇一生功过是非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四3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四3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辩论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独立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乔治·华盛顿的历史地位及其对美国历史的影响。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四3.2《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乔治·华盛顿生平的主要经历,了解他在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2.学习华盛顿在美国宪法制定和首任总统期间的政绩,理解其政治理念和对美国政治制度的影响。
3.分析华盛顿的领导品质和治国理念,探讨其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独特地位。
(3)作为首任总统,华盛顿为美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哪些基础?
2.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针对本节课知识点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简答题等。
2.教学目的:巩固学生对乔治·华盛顿的认识,检测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教学方法:教师批改学生练习,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正错误。
2.难点:华盛顿领导品质的分析及其对美国政治制度的影响。
(二)教学设想
1.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1)导入:通过展示乔治·华盛顿的雕像、名言等,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乔治·华盛顿的生平事迹,总结其政治理念。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分析华盛顿领导品质的特点及其在美国政治制度中的体现。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总结乔治·华盛顿的生平、政治理念及地位。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教案第四单元第2课圣雄甘地2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教案第四单元第2课圣雄甘地2

圣雄甘地【课标要求】1、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开展土布运动、食盐进军、提倡不合作和绝食祈祷事迹等。

2、认识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甘地倡导和领导大规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甘地及其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印度民族解放事业中的作用;并通过甘地在争取印度独立和消弭印度教派纷争的努力中,认识甘地成为“圣雄”的主要原因。

结合印度历史发展过程,探讨甘地在推动印度民族解放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个人作用并做出历史评价。

2、过程与方法教师应注重探究式学习的方法,61导学生根据“成长一思想一实践一评价”的线索,搜集相关材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中可运用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关图片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他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印度独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为20世纪上中期的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谱写了光辉篇章。

甘地追求真理,毕生都在争取祖国独立,反对种族歧视,赤诚坚韧,谦恭磊落,有着举世公认的伟人人格,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

甘地又是富有争议的人物,他的“非暴力”学说存在局限性,浓厚的宗教色彩不利于冲破蒙昧主义的束缚。

要引导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善于学习杰出人物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1、甘地的“非暴力主义”思想,2、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教学难点】评价甘地其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起印度,许多人马上就会联想到一位苦行僧式的人,这个人剃着光头,上身赤裸,皮肤黧黑,总是随身携带着一架木制纺纱机,一有空就纺起纱来。

他走到哪里,都会引起一阵阵激动的欢呼,会有一群信徒自愿跟随着他。

他就是印度独立运动领导人、国大党领袖莫汉达斯·卡尔姆昌德·甘地。

(二)讲授新课生平简介:甘地,出生于1869年,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印度国大党的领导人。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教案-第2课_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_教学设计_教案_6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教案-第2课_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_教学设计_教案_6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融入情境,体验“贞观之治”的背景;聚焦贞观二年的具体事例,掌握“贞观之治”的表现;多角度分析“贞观之治”的原因。

分析文字材料,提升提取信息、归纳概括的能力,习得“重证据”的意识;分析《职贡图》,习得分析历史图片的具体方法。

感悟“贞观”内涵,探究评价政治家的标准。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难点:融入情境,体验“贞观之治”的背景;聚焦贞观二年的具体事例,掌握“贞观之治”的表现;多角度分析“贞观之治”的原因。

分析文字材料,提升提取信息、归纳概括的能力,习得“重证据”的意识;分析《职贡图》,习得分析历史图片的具体方法。

感悟“贞观”内涵,探究评价政治家的标准。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高中历史选修四教案

高中历史选修四教案

高中历史选修四教案教案标题: 高中历史选修四教案- 探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革命运动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革命运动,包括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等。

2. 探究这些革命运动对中国社会和政治产生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和批判思维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辛亥革命:背景、起因、过程及结果。

2. 五四运动:运动的动因、目标、领导人以及对现代中国的影响。

3.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背景、原因、筹备工作、早期活动以及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视频或短文段落引起学生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兴趣。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为什么重要的革命运动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教学活动1:辛亥革命1. 学生阅读教科书或相关材料,小组合作讨论并回答问题,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和起因。

2. 教师讲解辛亥革命的过程,强调其中的重要事件和角色。

3. 小组讨论辛亥革命的结果,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4. 学生完成相关练习,例如填空、选择题或简答题,以检查他们对辛亥革命的理解。

教学活动2:五四运动1. 教师简要介绍五四运动的动因和目标,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

2. 学生小组合作,深入了解五四运动的领导人以及运动的影响。

3. 学生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通过海报、演讲或展示形式分享他们的发现。

4.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评价五四运动对现代中国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3:中国共产党的建立1. 学生独立或小组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背景和原因。

2. 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或在线研究,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筹备工作和早期活动。

3. 学生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探讨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4. 学生完成一份书面报告或辩论性文章,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重要性。

综合活动:学生完成一份小组项目,研究某个特定的革命运动,包括背景、动因、影响等。

他们需要写一份研究报告,并进行口头展示。

高中历史选修4教案

高中历史选修4教案

高中历史选修4教案一、教学目标- 了解历史选修4课程的重要性和研究内容;- 掌握历史选修4课程中的关键知识和概念;- 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和思辨能力;- 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模块一: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人物- 研究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人物,包括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中国领导的革命等;- 分析这些事件和人物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性;- 探讨事件和人物背后的社会背景和影响。

2. 模块二:世界历史中的重要时期和事件- 研究世界历史中的重要时期和事件,包括两次世界大战、冷战时期、欧洲一体化等;- 分析这些时期和事件对于世界历史的影响和演变;- 探讨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这些时期和事件中的角色与立场。

3. 模块三:历史与社会- 探讨历史与社会的关系,包括历史对社会的影响和塑造;- 分析历史事件对当今社会的启示和教训;- 研究不同社会对待历史的态度和处理方式。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加学生的研究兴趣;-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交流和合作;- 问题解析: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培养思辨能力;- 课堂演讲:让学生进行课堂演讲,增强表达和展示能力。

四、教学评价- 参与度评价:评估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 知识掌握评价:考察学生对历史选修4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 分析能力评价:评估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分析能力;- 表达能力评价:评估学生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 教科书:《高中历史选修4》;-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图书资料:相关历史书籍和资料;- 外部资源:互联网、博物馆等。

以上是《高中历史选修4教案》的主要内容和安排,希望能够帮助您进行教学准备和教学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古代国家的兴亡
本单元教学目标
- 了解古代国家的兴亡原因和过程;
- 掌握秦、汉、唐三个朝代的兴亡历程;
- 能够分析古代国家兴衰因素。

教学内容
1. 古代国家的兴亡及原因分析
- 国家兴亡概述
- 古代国家兴亡的一般原因
- 不同时期的兴亡原因比较分析
2. 秦朝的兴亡及原因分析
- 秦朝的崛起
- 秦朝的统一与灭亡原因
- 秦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 汉朝的兴亡及原因分析
- 汉朝的建立
- 汉朝的兴盛与衰落原因
- 汉朝的政治制度与文化成就4. 唐朝的兴亡及原因分析
- 唐朝的建立与兴盛
- 唐朝的衰落及原因
- 唐朝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与贡献
教学方法
- 复述课堂内容并加以总结
- 分组讨论和小组报告
- PowerPoint演示
- 视频资源辅助教学
教学评价
- 课堂讨论的质量与积极性
- 小组报告的准备和表达能力- 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
- 期末考试的成绩
教学资源
-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教材
- PowerPoint课件
- 相关视频资源
教学进度安排
- 第一课时:古代国家的兴亡概述
- 第二课时:秦朝的兴亡及影响
- 第三课时:汉朝的兴亡及影响
- 第四课时:唐朝的兴亡及影响
教学反思和改进
- 加强教学资源的准备,提供更多案例和实证材料
- 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研究需求
以上是《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全册教案》的简要概述,具体教案内容请参考教材和教学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