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幼儿园小班预防手足口病教育教案

合集下载

2023最新-预防手足口病安全教育教案优秀6篇

2023最新-预防手足口病安全教育教案优秀6篇

预防手足口病安全教育教案优秀6篇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如何教学小朋友预防疾病呢?为朋友们整理了6篇《预防手足口病安全教育教案》,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预防手足口病安全教育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了解关于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知识。

2、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

3、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手足口病,不恐慌。

活动准备:手足口病例图。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小朋友们,每天老师都会给你们量体温、检查小手和嘴巴,谁知道这是为什么?(请幼儿讲述)二、介绍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

1、看来小朋友们对手足口病都已经有所了解,那手足口病都有哪些症状呢?(幼儿讨论)得出结论:症状:潜伏期2-5天,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很疼。

还会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病重的会并发脑炎、心肌炎、肺炎等,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所以,小朋友不舒服时要赶快告诉老师和大人,及时就医。

2、请幼儿观看手足口病例图片。

(加深幼儿对手足口的认识)3、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病菌是怎么传播的呢?(幼儿讨论)小结: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主要通过三条途径传播:一、是人群密切接触;二、是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通过空气传播;三、是引用或吃了被病人污染的水、食物。

过粪、口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患儿摸过的玩具、图书;带有病毒的苍蝇叮、爬过的食物我们在接触都会得病。

三、知道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怎样预防手足口病?(幼儿讨论)小结:预防措施:(1)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

(2)早上入园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用肥皂,六步洗手法)、勤剪指甲、勤洗澡。

(3)健康幼儿可口服板蓝根、多喝凉茶等。

(4)不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

小班手足口病预防教案:营造干净整洁环境

小班手足口病预防教案:营造干净整洁环境

小班手足口病预防教案:营造干净整洁环境一、前言随着季节的变化和气温升高,手足口病病例又开始增加。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影响儿童,幼儿园的手足口病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营造干净整洁的环境是手足口病预防的关键之一。

下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小班手足口病预防教案中如何营造干净整洁的环境。

二、教学目标1.了解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2.认识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3.知道如何保持幼儿园的卫生;4.了解口腔卫生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1.手足口病的预防幼儿园是儿童集中活动的场所,在保障幼儿健康的同时,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尤为重要。

以下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1)保障饮食安全,不吃生熟不分的食物。

(2)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增强孩子的体质。

(3)勤洗手,保持手卫生。

(4)定时消毒,包括玩具、餐具、地面等日常用品。

2.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粪-口传播等三种。

幼儿园内容易发生接触传播,幼儿园内的手足口病病例数也较高。

科学合理地消毒、清洁可以有效降低手足口病的传播。

3.如何保持幼儿园的卫生(1)空气质量保持保证空气流通,定期清洁空气过滤器。

用空气净化器进行过滤清洁,减少空气氧化较快的飞沫,减少幼儿之间可能爆发的感染源。

(2)地面清洁幼儿园的地面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每天保持干净整洁,不让过多的灰尘和污垢长期堆积,从而减少病菌的存活。

(3)室内环境卫生幼儿园的室内环境要定期消毒,包括桌椅板凳、门窗、抽屉等日常使用物品。

注意通风透气,增加室内空气质量。

4.口腔卫生的重要性幼儿的口腔卫生往往被忽视,但事实上,口腔卫生对于预防手足口病至关重要。

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应该指导幼儿养成自己刷牙的习惯,并对有抽筋症状的幼儿加强监护。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幼儿讲解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并配合图片或视频进行教学。

2.体验法:通过亲身参与,让幼儿感受到清洁卫生的重要性。

3.游戏法:以图画、诗歌、歌曲等形式来进行互动游戏。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认识手足口病》4篇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认识手足口病》4篇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认识手足口病》小班健康活动教案《认识手足口病》精选4篇(一)教案标题:认识手足口病教案目标:1. 了解手足口病的病因、症状和传播途径。

2. 掌握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3. 培养学生正确的卫生习惯,提高对自身健康的重视。

教学准备:1. 手足口病相关资料和图片。

2. 展示材料,如海报或幻灯片。

3. 手足口病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教学步骤:引入:1. 发放一份问卷给学生,让他们填写自己对手足口病了解的程度。

2. 询问学生对手足口病的了解程度,并简要介绍手足口病的定义。

内容:1. 介绍手足口病的病因和症状:- 通过展示资料或图片,向学生介绍手足口病的病因,即肠道病毒。

- 向学生介绍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和手足皮疹。

- 可以播放手足口病相关的视频,展示病情和症状。

2.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向学生介绍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感染。

- 强调密切接触和不良卫生习惯可能导致疾病的传播。

3. 预防手足口病:- 向学生介绍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包括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避免与患者接触等。

- 强调保持环境的清洁和通风,避免密闭空间的聚集。

4. 共同完成手足口病预防宣传海报:- 分成小组,让学生共同设计和制作手足口病预防宣传海报。

- 让学生参考他们刚刚学到的知识,设计海报的内容,包括病因、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评估:1. 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成果,评估他们对手足口病的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对手足口病预防宣传海报的设计和内容。

延伸活动:1. 建议学生回家向家人介绍手足口病的预防方法,提醒家人保持卫生习惯。

2. 可以邀请专业人员来学校进行手足口病预防知识的培训和讲座。

3. 鼓励学生参与学校或社区的健康宣传活动,提高对手足口病预防的意识。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认识手足口病》精选4篇(二)教案名称:《逃出污染区》适用对象:小班学生(年龄:3-4岁)活动目标:1. 增加学生对于环境污染的认识,了解污染对健康的危害;2. 培养学生对于健康生活的重视和保护环境的意识;3. 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预防手足口病教案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预防手足口病教案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预防手足口病教案在幼儿园小班,很容易出现类似手足口病这样传染性强的疾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毒感染疾病,主要通过口、鼻、眼、耳、皮肤等部位传播,多数患者病程短暂,症状轻微,但也有一部分患者会引发较严重的并发症。

为了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幼儿园小班需进行相应的健康活动,并制定出预防手足口病的教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幼儿园小班预防手足口病的教案及其实施细节。

一、教育幼儿认识手足口病在整个教案中,要让幼儿了解手足口病的基本症状及发病原因。

幼儿应该知道这种疾病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并通过嗜爱咬手指、咬指甲、吮手等不良习惯的幼儿很容易感染该病毒。

二、提供各种消毒用品并教育幼儿正确使用为防止手足口病在小班中传播,幼儿在平时应该注意勤洗手、坚持不吃野味和野果等食物。

通过安排专人负责定期消毒,定期清洗分类垃圾,定期清洗盆、碗、杯等餐具,切断传染途径。

三、进行传染源排查根据手足口病的特点,我们需要及时排查患病幼儿的情况,以便及时做出相应的措施,防止病情继续扩散。

对于疑似患病的幼儿,应及时送往医院确诊。

同时,对已经确诊的手足口病患儿要及时隔离,避免病毒扩散。

四、建立“双层体温监测制度”在幼儿园小班中,建立“双层体温监测制度”,将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措施。

传达给家长,每天上午送到幼儿园时,需要测一次体温;下午接到幼儿时需测一次体温。

同时,老师在每天开学前,自己要对小朋友的体温进行检测。

如果发现有热的幼儿,需要随时记录体温,并通知家长。

疫情不能掌控,我们至少可以做到尽最大努力,提高幼儿的健康安全保护力。

五、增强孩子们免疫力增强孩子们的免疫力,是预防手足口病的一大关键。

建议家长遵照医生的建议,注射疫苗,增强孩子们的身体免疫能力。

并鼓励幼儿多运动,形成健康的饮食、生活方式,强大身体免疫力,抵抗病毒的侵袭。

通过以上五大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在小班中的传播和流行。

希望家长能够充分了解手足口病的症状和预防方法,切勿让病毒侵袭孩子们的身体。

幼儿园小班预防手足口病教育教案

幼儿园小班预防手足口病教育教案

幼儿园小班预防手足口病教育教案幼儿园小班预防手足口病教育教案1教学活动目标:1、幼儿愿意漱口,知道漱口可以保护自己的牙齿。

(知识)2、通过学习、实践,掌握正确的漱口方法。

(重难点)3、初步养成吃完东西要漱口的良好卫生习惯。

(情感)准备:材料准备:1、大嘴巴丁丁头像一个2、一次性纸杯、温水、接水桶、小毛巾3、背景音乐《洗刷刷》,《刷牙歌》场地准备: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1、教师请幼儿吃点心,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你们好,很高兴你们做朋友,我给你们带来了神秘的礼物,你们猜是什么?张大嘴巴老师一人给你们分一块尝尝,咦你们瞧还有谁在张着嘴巴等着我呀?哦,他叫丁丁,你们跟他打个招呼吧!)2、出示丁丁头像,引导幼儿认真观察。

(他今天吃的东西可真多,一起说说他都吃了什么。

)3、幼儿通过观察图片,准确点数食物的数量、说出食物的名称。

(丁丁一共吃了几样东西?咱们一起来数一数。

)4、渗透情感教育,要做一个不挑食的好孩子。

(丁丁吃了这么多东西,有蔬菜,有水果、还有鱼,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朋友?)教师通过动作引导幼儿说出丁丁是一个不挑食健康的小朋友。

(希望你们也能像丁丁一样做一个不挑食的好孩子。

)二、通过帮丁丁漱口,初步了解漱口的方法及作用。

解决重难点1、通过谈话的方法,帮助幼儿了解漱口对口腔的保护作用。

(中午在幼儿园吃完饭,丁丁就要午睡了,你们看嘴巴里有这么多东西,可以睡觉吗?为什么?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嘴巴变干净?) (吃完东西要漱口,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嘴巴、牙齿干干净净不生病。

)2、老师帮助丁丁漱口,幼儿初步了解漱口的方法。

(咱们来帮丁丁把嘴巴变干净,谁知道漱口需要用什么东西?水杯和干净的温水能让嘴巴变干净。

)小朋友仔细看,我是怎么样丁丁漱口的。

(刚才我帮丁丁漱口,都漱了哪里?)3、请幼儿亲身体验,帮丁丁漱口,加深印象。

(丁丁的嘴巴干净了吗?还有几样东西?谁想来继续帮帮他?)4、幼儿通过教丁丁漱口,再次学习漱口的方法。

手足口病预防知识幼师教案

手足口病预防知识幼师教案

手足口病预防知识幼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手足口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2.掌握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3.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二、教学重点:1.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2.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

三、教学难点:1.如何向幼儿传达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2.如何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四、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预防知识和个人卫生习惯的图片或动画;2.教具,洗手液、肥皂、洗手液、洗手液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观看手足口病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导他们讨论自己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和了解。

2.讲解,向幼儿介绍手足口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简单易懂地向他们解释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播的,让他们明白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而传播。

3.预防知识,向幼儿介绍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包括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接触患病者的口水和粪便等。

通过图片或动画向幼儿展示正确的洗手方法和注意事项,引导幼儿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

4.个人卫生习惯,向幼儿介绍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口腔、鼻腔和眼睛等。

通过游戏或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幼儿亲身体验正确的个人卫生习惯。

5.巩固,通过问答、游戏等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让幼儿加深对手足口病预防知识和个人卫生习惯的理解和记忆。

6.作业,布置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向父母宣传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并观察家庭成员的个人卫生习惯是否符合标准。

六、教学反思:1.教学方法,教师要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图片、视频、游戏等形式让幼儿主动参与,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2.教学内容,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选择简单易懂的语言和形象生动的教具,让幼儿易于理解和接受;3.教学效果,教师要及时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教学效果。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可以使幼儿了解手足口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掌握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从而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和传播。

《预防手足口病》教案3篇

《预防手足口病》教案3篇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教案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手足口病并知道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2、教会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1、活动前和担任过护士的家长联系。

2、PPT课件活动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好!最近你们每天在入园的时候保健老师不光要检查你们的嘴巴还要检查你们的小手,每天保育员老师都要用消毒液擦桌子、拖地,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预防手足口病)是的,现在有的地方小朋友因患了手足口病就不能上幼儿园了,不仅影响学习,还影响长身体呢。

今天老师请来了我们班张敬泽的妈妈,她是一名护士,让她来告诉我们什么是手足口病和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2、张敬泽妈妈利用PPT课件讲解--(1)、什么是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疱疹性疾病)(2)、介绍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小朋友最近要经常观察自己的手和脚,如果发现有小红斑,要马上告诉老师或你的爸爸、妈妈,及时带你们去看医生。

(3)、"小朋友,看了手足口病的症状,你们害怕吗?其实,小朋友们不要害怕,手足口病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我们讲究卫生,就不会得手足口病。

下面阿姨就来告诉你们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重点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

(幼儿跟着念几遍,熟记)(4)、小朋友,从上面的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洗干净小手对预防手足口病特别重要。

下面小朋友都把小手伸出来让我看看,(检查)。

你们会洗手吗?下面阿姨教你们如何正确洗手。

3、教幼儿正确洗手:(1)、教幼儿搓手的方法:①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②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③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④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⑤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⑥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2)、让幼儿集体练习。

强调:五步洗手(湿、搓、冲、捧、擦)和搓手的方法。

(3)、告诉幼儿什么时候要洗手:在吃饭前、入厕后、咳嗽打喷嚏擤鼻涕后、绘画、玩玩具后、体育课和室外活动后、从外面回家后等)一定要洗手。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学《预防手足口病的导则》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学《预防手足口病的导则》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学《预防手足口病的导则》1. 了解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了解以下基本知识有助于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 手足口病的症状:发热、口腔溃疡、手脚皮疹等。

-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污染物传播等。

-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卫生惯、加强个人防护等。

2. 保持良好的卫生惯幼儿园应该教育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惯,以减少手足口病的传播:- 经常洗手:教导孩子们在关键时刻洗手,如餐前、上厕所后等。

- 餐具消毒:确保食具、水杯等经过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 保持教室清洁:定期清洁教室、通风换气,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3. 加强个人防护幼儿园应该采取措施加强孩子们的个人防护,以减少手足口病的传播:- 避免亲密接触:减少孩子们之间的亲密接触,如拥抱、亲吻等。

- 配备个人用品:孩子们应有自己的毛巾、餐具等个人用品,避免共用。

- 注意咳嗽礼仪:教导孩子们用纸巾或肘部遮掩咳嗽,避免直接用手捂嘴。

4. 定期体检和健康监测幼儿园应定期对孩子们进行体检和健康监测,以及时发现手足口病的症状和迹象。

- 定期测量体温:每天上午和下午测量孩子们的体温,发现异常及时隔离。

- 观察口腔和皮肤:定期观察孩子们的口腔和皮肤情况,发现溃疡或皮疹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5. 指导家长和家庭卫生幼儿园应向家长提供手足口病的预防指导,促进家庭卫生和孩子们的健康:- 家庭清洁卫生:指导家长保持家庭的清洁卫生,注意消毒和通风。

- 家庭观察和监测:教导家长观察孩子们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6. 应对疫情和传播如果发现手足口病在幼儿园内传播,应及时采取以下措施应对疫情:- 隔离患病孩子:将患病孩子隔离,避免传播给其他孩子。

- 通知家长和卫生部门:及时通知家长和卫生部门,共同应对疫情。

- 加强卫生消毒:加大对教室、餐具等物品的清洁和消毒力度。

以上是幼儿园小班健康教学《预防手足口病的导则》的内容,希望能帮助大家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幼儿园小班预防手足口病教育教案精

2023幼儿园小班预防手足口病教育教案精选1
设计思路:
小班幼儿刚入园,吃饭时,我请幼儿去洗手,他们会有各种理由不去洗,“我洗过手了,我在家里洗的。

”“图书是干净的,不脏。

”“衣服不脏,妈妈刚给我换的。

”“玩具多漂亮呀,不脏。

”当我告诉幼儿这些东西是脏的,洗干净的小手摸到它们也会变脏时,幼儿会听从我的建议去洗手,但同样的事情、同样的理由以后还会出现。

用小毛巾擦一擦,把幼儿认为干净物品上的“脏”东西从隐蔽的状态显现在眼前,幼儿真正理解了“脏”的概念,才会把老师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愿望,有效地转变自己的行为,养成爱洗手的习惯。

活动目标:
1、知道周围的许多东西是不干净的,许多脏东西是看不见的,吃东西之前愿意洗手。

2、引导幼儿关心周围的人,愿意与周围的人分享自己的食物。

活动准备:
1、好吃的食物一袋;白色湿毛巾;玩具、图书等物品。

2、刚刚洗过手,分三组坐在桌旁,看图书、玩玩具、聊天。

活动过程:
1、情景设置:大班哥哥姐姐送来好吃的食物老师:你是哪个班的小
朋友?到我们班有什么事吗?大班幼儿:我是大班的小朋友,给弟弟妹妹送晚点来了。

我们吃晚点时,觉得幼儿园的晚点太好吃啦,想起小班弟弟妹妹还没有吃过,一商量,大家就派我把好吃的晚点送来啦。

老师:哥哥姐姐真好,有好吃的东西自己不吃,给我们小弟弟小妹妹吃,我们应该说什么呀?(谢谢哥哥姐姐!)
2、请幼儿闻一闻晚点的味道,激发幼儿想吃好吃的的愿望。

引导幼儿商量吃的方法。

提问:1)哥哥姐姐送来的好吃的真香,谁想吃呀?请幼儿将桌上的物品收到架子上。

2)这么多小朋友都着急吃一袋好吃的,我们怎样做才能快点吃到呢?3)小朋友现在能吃好吃的吗?为什么?4)谁不愿意去洗手?为什么?(手不脏,手没摸脏东西,周围的物品不脏。

)
3、小实验:它们干净吗用白色湿毛巾擦拭幼儿认为干净的'物品如:图书、桌椅和玩具等,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毛巾颜色的变化。

结论:我们周围的许多东西都是不干净的,许多东西脏了,小朋友用眼睛都看不出来,脏东西还会从一个地方跑到另一个地方呢。

干净的小手,摸了这些东西就不干净了。

提问:1)毛巾为什么变脏了?脏东西是哪儿来的?(图书、桌椅和玩具是脏的,毛巾一擦,脏东西就跑到毛巾上。

)2)刚才小朋友为什么说它们是干净的?(看不见)3)小手洗干净后,再摸图书、玩具、桌椅和衣服等东西,还干净吗?4)现在谁愿意先去洗手,把我们用眼睛看不见的脏东西洗掉,再回来吃好吃的食物?
4、小朋友洗手,品尝食物,引导幼儿将好吃的送给客人吃。

哥哥姐姐有好吃的东西,想着送给我们小弟弟妹妹吃,他们真好!
2023幼儿园小班预防手足口病教育教案精选2
活动目标:
1、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染方式和发病的症状。

2、能说出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3、增强幼儿预防疾病的意识。

活动准备:手足口病资料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疾病概述
1、传播方式:
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

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

手足口病全年中都有可能发病,6-8月份为高峰期。

这种病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发病的年龄从4个月的婴儿到30岁的成人,但以3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2、症状:
潜伏期2—5天,初期:低热,困倦、头疼、咳嗽流涕,食欲不佳;之后粘膜出现疼痛性小泡。

并发症:脑膜炎、脑炎、心肌炎、迟缓性麻痹、肺水肿。

(二)、预防措施
师:我们了解了手足口病的传播方式和发病的一些症状,那怎样
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染呢?(老师幼儿共同讨论)
1、不去人多的公共场合。

2、多吃蔬菜和新鲜的水果,多运动增加抵抗疾病的能力。

3、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
4、饭前便后要洗手,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和顺序。

正确的洗手方法是个人良好卫生习惯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有效的防止肠道病毒的传播。

教会幼儿按六步洗手法正确洗手(1)、湿: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2)、搓:(一)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二)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三)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四)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五)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六)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3)、冲:用清水把手冲洗干净。

(4)、捧清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再关闭水龙头,甩手三下。

(5)、用自己的手绢擦干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