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健康教案: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预防手足口病(三篇)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预防手足口病(三篇)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预防手足口病(三篇)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预防手足口病(三篇)目录: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预防手足口病一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香甜月饼二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鱼儿和好朋友三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预防手足口病一活动目标1、了解关于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知识。

2、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

3、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手足口病,不恐慌。

活动准备图片,课件活动过程1、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⑴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近些年来在世界各国广为流行。

⑵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亦可通过飞沫和呼吸道传播。

⑶患儿摸过的玩具、图书;带有病毒的苍蝇叮、爬过的食物。

⑷全年均可有发病,但3-11月份多见,6-8月份为高峰期。

这种病传播速度极快,传播范围极广,发病年龄可从4个月的婴儿到30岁的成人,但以3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2、症状:潜伏期2—5天,初期:低热,困倦、头疼、咳嗽流涕,食欲不佳;之后粘膜出现疼痛性小泡。

并发症:脑膜炎、脑炎、心肌炎、迟缓性麻痹、肺水肿。

3、预防:⑴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⑵不吃生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

⑶健康幼儿可口服板蓝根、大青叶等药物。

⑷少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

⑸夏天少吃冷饮,不喝生水,瓜果洗净削皮,不吃变质的食品。

幼儿加强营养,注意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而降低抵抗能力。

⑹花卉:吊兰、龟背竹、满天星、芦荟、龙舌兰。

⑺艾叶煮水泡脚,患儿隔离2周。

水泡结痂,皮疹消退,热度消退。

活动结束小朋友一起探讨。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香甜月饼二活动目标:动手学会自制月饼。

知道做月饼都需要的材料。

活动准备:澄粉、糖浆、食盐、调和油、各种馅、月饼模、烤箱。

活动过程1、小朋友们中秋节要到了,我们过中秋吃什么了?2、小朋友记忆力真好,知道要吃月饼。

3、我们在家吃的月饼是不是都是买好的,回来开袋就能吃啊?4、买一袋月饼就一种馅,那我们想吃别的馅是不是还得买,吃不了就会坏掉。

预防手足口病教案

预防手足口病教案

预防手足口病教案标题:预防手足口病教案引言概述: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多发生在儿童中。

预防手足口病的教育工作至关重要,可以有效减少疫情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预防手足口病的教案,匡助家长和教师更好地保护孩子的健康。

一、加强卫生意识1.1 定期洗手: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特殊是在接触食物、接触公共场所后要及时洗手。

1.2 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传播。

1.3 定期消毒:时常消毒家居用品、玩具等物品,减少病毒的传播。

二、合理饮食2.1 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2.2 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对消化系统的刺激。

2.3 饮食卫生:保证食物的新鲜和卫生,避免食用过期食品。

三、避免接触病毒3.1 避免密集场所:尽量减少孩子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停留,减少感染的机会。

3.2 避免接触患病儿童:如发现有手足口病症状的儿童,及时隔离并就医治疗。

3.3 避免共用物品:减少孩子共用玩具、餐具等物品,避免病毒传播。

四、加强体育锻炼4.1 增强免疫力: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4.2 促进新陈代谢: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排出体内毒素。

4.3 增强体质: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孩子的体质,减少疾病的侵袭。

五、定期体检5.1 增加防控意识: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孩子的身体状况,提高家长和教师的防控意识。

5.2 预防疫情扩散:通过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手足口病患者,减少疫情的扩散。

5.3 提高预防意识:定期体检可以提高孩子和家长的预防意识,减少感染的风险。

结语:通过加强卫生意识、合理饮食、避免接触病毒、加强体育锻炼和定期体检等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保护孩子的健康。

家长和教师应该共同努力,做好预防工作,减少疫情的发生。

希翼本文的预防手足口病教案能够对大家有所匡助。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预防手足口病(三篇)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预防手足口病(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预防手足口病(三篇)目录: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预防手足口病一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香甜月饼二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鱼儿和好朋友三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预防手足口病一活动目标1、了解关于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知识。

2、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

3、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手足口病,不恐慌。

活动准备图片,课件活动过程1、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⑴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近些年来在世界各国广为流行。

⑵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亦可通过飞沫和呼吸道传播。

⑶患儿摸过的玩具、图书;带有病毒的苍蝇叮、爬过的食物。

⑷全年均可有发病,但3-11月份多见,6-8月份为高峰期。

这种病传播速度极快,传播范围极广,发病年龄可从4个月的婴儿到30岁的成人,但以3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2、症状:潜伏期2—5天,初期:低热,困倦、头疼、咳嗽流涕,食欲不佳;之后粘膜出现疼痛性小泡。

并发症:脑膜炎、脑炎、心肌炎、迟缓性麻痹、肺水肿。

3、预防:⑴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⑵不吃生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

⑶健康幼儿可口服板蓝根、大青叶等药物。

⑷少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

⑸夏天少吃冷饮,不喝生水,瓜果洗净削皮,不吃变质的食品。

幼儿加强营养,注意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而降低抵抗能力。

⑹花卉:吊兰、龟背竹、满天星、芦荟、龙舌兰。

⑺艾叶煮水泡脚,患儿隔离2周。

水泡结痂,皮疹消退,热度消退。

活动结束小朋友一起探讨。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香甜月饼二活动目标:动手学会自制月饼。

知道做月饼都需要的材料。

活动准备:澄粉、糖浆、食盐、调和油、各种馅、月饼模、烤箱。

活动过程1、小朋友们中秋节要到了,我们过中秋吃什么了?2、小朋友记忆力真好,知道要吃月饼。

3、我们在家吃的月饼是不是都是买好的,回来开袋就能吃啊?4、买一袋月饼就一种馅,那我们想吃别的馅是不是还得买,吃不了就会坏掉。

5、月饼坏了,还能吃了吗?不能吃了怎么办?扔掉还浪费。

幼儿园中班优秀安全教案《预防手足口病》及教学反思[优秀范文五篇]

幼儿园中班优秀安全教案《预防手足口病》及教学反思[优秀范文五篇]

幼儿园中班优秀安全教案《预防手足口病》及教学反思[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幼儿园中班优秀安全教案《预防手足口病》及教学反思《中班优秀安全教案《预防手足口病》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安全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优秀安全教案《预防手足口病》含反思!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手足口病并知道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2、教会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3、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4、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1、活动前和担任护士的张敬泽妈妈联系2、PPT课件活动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好!最近你们每天在入园的时候保健老师不光要检查你们的嘴巴还要检查你们的小手,每天保育员老师都要用消毒液擦桌子、拖地,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预防手足口病)是的,现在有的地方小朋友因患了手足口病就不能上幼儿园了,不仅影响学习,还影响长身体呢。

今天老师请来了我们班张敬泽的妈妈,她是一名护士,让她来告诉我们什么是手足口病和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2、张敬泽妈妈利用PPT课件讲解--(1)什么是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疱疹性疾病)(2)介绍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小朋友最近要经常观察自己的手和脚,如果发现有小红斑,要马上告诉老师或你的爸爸、妈妈,及时带你们去看医生。

(3)”小朋友,看了手足口病的症状,你们害怕吗?其实,小朋友们不要害怕,手足口病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我们讲究卫生,就不会得手足口病。

下面阿姨就来告诉你们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重点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

(幼儿跟着念几遍,熟记)(4)小朋友,从上面的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洗干净小手对预防手足口病特别重要。

下面小朋友都把小手伸出来让我看看,(检查)。

你们会洗手吗?下面阿姨教你们如何正确洗手。

3、教幼儿正确洗手:(1)教幼儿搓手的方法:①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②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③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④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⑤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⑥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幼儿园防手足口教案中班

幼儿园防手足口教案中班

幼儿园防手足口教案中班教案标题:幼儿园班级手足口病防控方案(中班)教学目标:1.了解手足口病的特点和传播途径;2.掌握预防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3.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4.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内容:1.手足口病的特点和传播途径;2.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3.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4.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图片、幻灯片、手指模型、肥皂、毛巾等。

教学流程:一、导入(10分钟)教师与幼儿进行简短对话,询问有谁生病过,发现了什么疾病。

二、引入(10分钟)1.教师展示图片或幻灯片,介绍手足口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

2.通过手指模型,向幼儿展示细菌是如何通过手、口和脚传播的。

引导幼儿思考手足口病传播的原因。

三、讲解(15分钟)1.讲解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如勤洗手、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避免接触病人。

2.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要勤洗手、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和避免接触病人。

四、巩固(15分钟)1.分组游戏:将幼儿分组,设计小游戏,如洗手比赛、拾起垃圾比赛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学到的卫生知识。

2.教师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肯定正确的行为,纠正错误的行为。

五、拓展(10分钟)教师展示关于手足口病的书籍、视频或动画,进一步深入幼儿对手足口病的认识。

六、总结(10分钟)教师总结幼儿学习了哪些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以及掌握的其他知识点。

七、延伸实施(30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利用手指模型自己模拟洗手的过程,并检查幼儿的操作是否正确。

2.组织幼儿进行一次实际的手洗活动,对幼儿的洗手作业进行指导和纠正,确保幼儿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引入、讲解、巩固、拓展、总结和延伸实施等步骤,旨在提高幼儿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并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活动,能够有效地吸引幼儿的兴趣,帮助幼儿在实践中掌握知识点,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教师应密切关注幼儿的学习和实践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预防手足口病教案

预防手足口病教案

预防手足口病教案引言概述: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该疾病主要影响婴幼儿和幼儿园、托儿所等集体环境中的儿童。

为了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预防手足口病的教案,匡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一、加强个人卫生意识1.1 时常洗手:儿童应养成时常洗手的良好习惯,特殊是在接触食物、上厕所、外出回家后等情况下。

使用流动水和肥皂,彻底清洗双手,特别是手指间和指甲缝隙。

1.2 注意饮食卫生:儿童应避免食用未经煮熟的食物,特殊是肉类和蔬菜。

同时,要确保餐具的清洁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1.3 做好咳嗽和打喷嚏的礼仪:教导儿童使用纸巾或者手肘遮挡口鼻,避免直接用手遮挡。

同时,儿童应学会正确使用纸巾,并及时将使用过的纸巾丢入垃圾桶。

二、保持环境清洁2.1 定期清洁和消毒:儿童接触的常用物品、玩具和学习用具等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特殊是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

2.2 保持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滞留时间,有助于减少手足口病的传播。

2.3 避免接触污水和污物:儿童应避免接触污水和污物,以防止病毒通过接触传播。

三、加强个人防护3.1 使用口罩: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或者疫情期间,儿童应佩戴口罩,特殊是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或者外出时。

3.2 避免亲密接触:儿童应尽量避免与患有手足口病的儿童亲密接触,如分享食物、饮水杯等。

3.3 注意个人卫生用品的个人化:儿童应使用个人专用的毛巾、牙刷等卫生用品,避免与他人共用,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四、加强家庭卫生管理4.1 定期清洁家居环境:家庭应定期清洁和消毒儿童接触的常用物品、玩具和学习用具等,保持家居环境的清洁。

4.2 定期通风:保持家居空气流通,减少病毒在家庭中的滞留时间。

4.3 饮食卫生:家庭成员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未经煮熟的食物,确保餐具的清洁和消毒。

五、加强学校和幼儿园管理5.1 定期检查儿童健康状况:学校和幼儿园应定期检查儿童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隔离患有手足口病的儿童。

中班安全教案:预防手足口

中班安全教案:预防手足口

中班安全教案:预防手足口病
活动目标:
1.了解关于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知识。

2.教育学生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手足口病,不恐慌。

活动准备:
图片,课件
活动过程:
一、认识“手足口”
1.出示手足口病的患儿图片,你看了有什么感受?
2.教师介绍全国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

3.告诉幼儿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4让幼儿知道潜伏期2—5天,初期:低热,困倦、头疼、咳嗽流涕,食欲不佳;之后粘膜出现疼痛性小泡。

并发症:脑膜炎、脑炎、心肌炎、迟缓性麻痹、肺水肿。

二、预防“手足口”
1.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

2.不吃生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

3.健康学生可口服板蓝根、大青叶等药物。

4.少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

5.夏天少吃冷饮,不喝生水,瓜果洗净削皮,不吃变质的食品。

幼儿加强营养,注意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而降低抵抗能力。

6.教育幼儿正确洗手方法。

7.小结: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了解了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掌握了预防方法,纷纷表示一定要保持个人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班预防手足口健康教案20篇

中班预防手足口健康教案20篇

中班预防手足口健康教案20篇《中班预防手足口健康教案2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中班健康教案《为什么会有龋齿》含反思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树立保护身体健康的意识,知道牙齿健康的重要性。

2.培养幼儿在观察活动中探索学习的能力。

3.引导幼儿初步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及怎样预防。

4.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5.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1.电脑、教学光盘、教学挂图数幅挂在活动室墙上小镜子每人一个2.了解本班幼儿得龋齿的情况活动过程:1.观察牙齿,引出课题。

请幼儿照镜子观察自己的牙齿,有什么发现?“变黑、变坏或者补洞的牙齿是怎么回事?—龋齿,龋齿是怎么得的?是虫子咬得吗?还是其他什么原因?2.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

(1)带着问题看光盘。

提问:龋齿是怎么得的?是虫子咬得吗?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是什么东西把牙齿变成一种酸腐蚀掉的?(2)带着问题重点看光盘边了解引起龋齿的原因。

(3)了解龋齿的危害。

得了龋齿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怎么保护好牙齿不得龋齿呢?<来.源快思教.案网>3.幼儿利用各种方式学习保护牙齿的办法。

A.小朋友讨论防止龋齿的办法B.观察图片学习。

c.请教保健医生。

老师总结:不想得龋齿,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早晚正确刷牙;健康饮食少吃糖;饭后漱口不可少;牙齿定期去检查。

这样你一定会有一口健康美丽的牙齿。

4.老师表演快板诗。

《预防龋齿》:预防龋齿牙齿健康人人夸,健康的牙齿人人需要,小朋友要记牢,不想得龋齿一定要做到:牙齿早晚正确刷,饭后漱口要干净,健康饮食少吃糖;牙齿定期去检查;只要坚持能做到,牙齿肯定会健康。

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身体倍棒!活动反思:换牙是每个孩子必须经历的过程,但是他们对保护牙齿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有些家长对孩子保牙齿方面指导的不科学,特别是我们这些农村地区,家长往往不重视这一问题,这会直接影响孩子健康生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健康教案: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活动目标
1、了解关于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知识。

2、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

3、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手足口病,不恐慌。

活动准备
图片,课件
活动过程
1、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⑴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近些年来在世界各国广为流行。

⑵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亦可通过飞沫和呼吸道传播。

⑶患儿摸过的玩具、图书;带有病毒的苍蝇叮、爬过的食物。

⑷全年均可有发病,但3-11月份多见,6-8月份为高峰期。

这种病传播速度极快,传播范围极广,发病年龄可从4个月的婴儿到30岁的成人,但以3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2、症状:
潜伏期2—5天,初期:低热,困倦、头疼、咳嗽流涕,食欲不佳;之后粘膜出现疼痛性小泡。

并发症:脑膜炎、脑炎、心肌炎、迟缓性麻痹、肺水肿。

3、预防:
⑴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
⑵不吃生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

⑶健康幼儿可口服板蓝根、大青叶等药物。

⑷少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

⑸夏天少吃冷饮,不喝生水,瓜果洗净削皮,不吃变质的食品。

幼儿加强营养,注意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而降低抵抗能力。

⑹花卉:吊兰、龟背竹、满天星、芦荟、龙舌兰。

⑺艾叶煮水泡脚,患儿隔离2周。

水泡结痂,皮疹消退,热度消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