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防治健康教育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手足口病的预防》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手足口病的预防》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手足口病的预防》1. 活动目标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将了解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学会正确的个人卫生惯,并能够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2. 活动准备-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手足口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 洗手液、洗手盆等洗手用具- 手足口病宣传册或手册复印件- 幼儿园环境清洁检查表3. 活动过程步骤一:引入- 通过幻灯片或图片展示手足口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引起幼儿的兴趣和注意。

步骤二:讲解- 向幼儿简要介绍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包括病毒的传播途径、症状和感染后的处理方法。

- 强调正确的个人卫生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的分泌物、不共用餐具等。

步骤三:互动游戏- 分发手足口病宣传册或手册复印件,让幼儿自由观看,并进行简单的问答游戏,检查他们对手足口病预防知识的理解程度。

步骤四:实践操作- 在教室或活动室设置洗手盆、洗手液等洗手用具,引导幼儿进行正确的洗手操作。

- 检查幼儿园环境卫生情况,使用幼儿园环境清洁检查表记录发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4. 活动总结- 对幼儿进行简单总结,强调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和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惯,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5. 活动延伸- 邀请家长参与,共同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并传达给家庭成员。

- 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持续强化幼儿的个人卫生惯,如定期洗手、合理使用餐具等。

6. 教育效果评估-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 检查幼儿园环境清洁情况,评估改进效果。

附注:请根据幼儿的年龄和理解能力适度调整活动内容和难度,确保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幼儿园小班《预防手足口病》的健康教育教案

幼儿园小班《预防手足口病》的健康教育教案

幼儿园小班《预防手足口病》的健康教育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手足口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 掌握正确的个人卫生惯,包括洗手、咳嗽和打喷嚏的正确方式。

- 培养幼儿预防手足口病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内容1. 手足口病的介绍- 介绍手足口病的基本信息,包括病因、症状和传播途径。

- 强调手足口病对幼儿的危害性。

2.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强调个人卫生的重要性,特别是洗手的正确方法和时间。

- 讲解咳嗽和打喷嚏时如何使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

- 鼓励幼儿保持整洁的环境,避免与患者接触。

3. 实践操作- 在课堂上进行洗手示范,让幼儿学会正确的洗手步骤。

- 角色扮演,让幼儿模拟咳嗽和打喷嚏时的正确动作。

- 进行游戏和活动,加强幼儿对个人卫生的认识。

教学方法- 讲授法:通过讲解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提高幼儿的认识和理解。

- 演示法:通过实践操作和角色扮演,让幼儿亲身体验正确的卫生惯。

- 游戏法:通过游戏和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加深对预防手足口病的记忆。

教学评估-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对手足口病知识的掌握和对个人卫生的重视程度。

- 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研究体会和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教学资源- 幻灯片或图片:用于展示手足口病的相关信息和预防措施。

- 洗手设备:包括肥皂、洗手液和纸巾等,用于幼儿洗手示范和实践操作。

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手足口病的介绍- 第二课时: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第三课时:实践操作和游戏活动- 第四课时:教学评估和总结参考资料- 卫生部. (2018). 手足口病预防指南.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以上为《幼儿园小班《预防手足口病》的健康教育教案》的大致内容和安排。

根据实际情况,具体的教学细节和活动可以进行适当调整和增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卫生惯和自我保护意识,以提高幼儿的健康素养。

预防手足口病教案

预防手足口病教案

预防手足口病教案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它主要影响儿童,特别是幼儿园和学校的孩子们。

为了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孩子们的健康。

一、认识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和皮疹。

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热、喉咙痛、食欲不振、口腔溃疡、手掌和脚底出现红斑等症状。

手足口病通常在夏秋季节流行,传播速度较快。

二、预防手足口病的措施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教育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基础。

包括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食物、接触口腔、鼻腔或眼睛等之前;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避免与患有手足口病的人密切接触等。

2.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手足口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于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滞留时间,降低感染的风险。

教室和室内空间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3.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教室、餐厅、洗手间等公共场所应定期清洁消毒,特别是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桌子、椅子、玩具等。

4. 合理安排学生活动在学校或幼儿园,合理安排学生的活动可以有效减少手足口病的传播。

避免人员密集场所,减少接触传播的机会。

定期检查学生的健康状况,发现症状及时隔离和就医。

5. 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手足口病病毒可以通过食物传播,因此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措施。

确保食材的新鲜和卫生,避免食物交叉污染,加强食品加工和储存的卫生管理。

6. 加强家庭卫生习惯家庭是孩子们最常接触的环境,加强家庭卫生习惯对预防手足口病起着重要作用。

家长应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定期清洁家居环境,保持通风,避免与患有手足口病的人密切接触。

三、处理手足口病疫情1. 及时发现病例学校和幼儿园应定期检查学生的健康状况,发现病例及时隔离并通知家长。

对于出现疑似手足口病症状的学生,应立即就医并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认识手足口病》4篇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认识手足口病》4篇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认识手足口病》小班健康活动教案《认识手足口病》精选4篇(一)教案标题:认识手足口病教案目标:1. 了解手足口病的病因、症状和传播途径。

2. 掌握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3. 培养学生正确的卫生习惯,提高对自身健康的重视。

教学准备:1. 手足口病相关资料和图片。

2. 展示材料,如海报或幻灯片。

3. 手足口病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教学步骤:引入:1. 发放一份问卷给学生,让他们填写自己对手足口病了解的程度。

2. 询问学生对手足口病的了解程度,并简要介绍手足口病的定义。

内容:1. 介绍手足口病的病因和症状:- 通过展示资料或图片,向学生介绍手足口病的病因,即肠道病毒。

- 向学生介绍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和手足皮疹。

- 可以播放手足口病相关的视频,展示病情和症状。

2.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向学生介绍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感染。

- 强调密切接触和不良卫生习惯可能导致疾病的传播。

3. 预防手足口病:- 向学生介绍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包括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避免与患者接触等。

- 强调保持环境的清洁和通风,避免密闭空间的聚集。

4. 共同完成手足口病预防宣传海报:- 分成小组,让学生共同设计和制作手足口病预防宣传海报。

- 让学生参考他们刚刚学到的知识,设计海报的内容,包括病因、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评估:1. 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成果,评估他们对手足口病的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对手足口病预防宣传海报的设计和内容。

延伸活动:1. 建议学生回家向家人介绍手足口病的预防方法,提醒家人保持卫生习惯。

2. 可以邀请专业人员来学校进行手足口病预防知识的培训和讲座。

3. 鼓励学生参与学校或社区的健康宣传活动,提高对手足口病预防的意识。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认识手足口病》精选4篇(二)教案名称:《逃出污染区》适用对象:小班学生(年龄:3-4岁)活动目标:1. 增加学生对于环境污染的认识,了解污染对健康的危害;2. 培养学生对于健康生活的重视和保护环境的意识;3. 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

幼儿园小班《预防手足口病》的健康教育教案

幼儿园小班《预防手足口病》的健康教育教案

幼儿园小班《预防手足口病》的健康教育教案目标通过本次健康教育教案,旨在提高幼儿园小班学生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并教授预防手足口病的基本方法,以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教学内容1. 手足口病的定义和症状介绍2.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3. 预防手足口病的基本方法4. 日常生活中的卫生惯养成教学步骤步骤一:手足口病的定义和症状介绍1. 通过图片或视频让幼儿了解手足口病的外部表现和常见症状,如口腔溃疡、皮疹等。

2. 以简单的语言解释手足口病的定义,告诉幼儿这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影响口腔、手部和脚部。

步骤二: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1. 引导幼儿讨论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如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

2. 通过图片或示例,让幼儿了解容易传播手足口病的场所和物品,如幼儿园的玩具、餐具等。

步骤三:预防手足口病的基本方法1. 向幼儿传授正确的洗手方法,包括用肥皂搓手、揉搓指缝、清洗指甲等。

2. 强调幼儿要养成勤洗手的惯,特别是在进食前、接触污物后和上厕所后。

3. 告诉幼儿要避免和患有手足口病的人亲密接触,如分享食物、餐具等。

步骤四:日常生活中的卫生惯养成1. 引导幼儿讨论日常生活中的卫生惯,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等。

2. 鼓励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惯,多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增强身体免疫力。

3. 提醒幼儿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开窗通风,减少病菌滋生的机会。

教学评价1. 通过互动问答的形式,检查幼儿对手足口病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养成良好的卫生惯。

3. 鼓励幼儿在家中和幼儿园中积极宣传和践行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教学资源1. 手足口病的图片或视频资料2. 洗手示范道具(肥皂、水盆等)3. 幼儿园卫生惯宣传材料教学延伸1. 邀请医生或护士到幼儿园进行手足口病预防知识的讲解和现场演示。

2. 与家长合作,共同宣传手足口病的预防方法,建立家园合作共育的意识。

中班健康教案《认识手足口病》

中班健康教案《认识手足口病》

中班健康教案《认识手足口病》【教学背景】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尤其在夏秋季节多见。

该病的特点是以口腔、手掌和脚底为主要发病部位,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皮疹等。

手足口病对儿童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及早认识手足口病,了解预防措施对于保障儿童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教学目标】1. 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和症状。

2. 掌握预防手足口病的基本方法。

3. 培养儿童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1.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和症状。

2. 预防手足口病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幻灯片、图片、模型等。

【教学过程】1. 导入 (5分钟)教师通过问答的形式与幼儿互动,让幼儿回忆一下上次学习的内容,比如:你们还记得我们上次学习了哪些传染病吗?引出手足口病这个新的话题。

2. 认识手足口病 (10分钟)通过播放幻灯片或者展示图片等方式,向幼儿展示手足口病的症状,比如口腔溃疡、皮疹等,并简单介绍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比如打喷嚏、咳嗽等。

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并与之前学的传染病做对比。

3. 了解手足口病的症状 (15分钟)给幼儿分发贴纸,让幼儿在手掌、脚底和嘴巴周围黏贴上,模拟手足口病的皮疹位置。

与幼儿进行互动,鼓励他们用口语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当你身上有红点时,你会感到什么?你还能吃饭吗?等等。

4. 学习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15分钟)通过播放幻灯片或者展示图片等方式,向幼儿介绍预防手足口病的基本方法,比如经常洗手、避免密集场所等。

引导幼儿思考这些方法的重要性,并进行口头呈现。

5. 制作手工 (20分钟)为了加深幼儿对预防手足口病的理解,可以进行手工制作活动。

让幼儿用彩纸、剪刀等制作一个洗手牌,并在牌上画上洗手的步骤图案。

这样既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又可以提醒他们养成勤洗手的习惯。

6. 温习与总结 (5分钟)通过游戏与歌曲等形式进行知识回顾,与幼儿一起温习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同时,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一起总结这节课学到的内容,并围绕主题进行讨论。

初中手足口病教案教案

初中手足口病教案教案

初中手足口病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手足口病的概念、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3.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健康问题,增强健康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手足口病的概念: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

2. 手足口病的症状:手、脚、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发烧、咳嗽等。

3.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空气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

4.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1)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换衣物。

(2)注意饮食卫生,吃熟食、喝开水。

(3)加强室内通风,避免拥挤的公共场所。

(4)及时就医,隔离治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健康的重要性,引出本课内容。

2. 讲解:详细讲解手足口病的概念、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3. 互动: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手足口病的信息,教师点评并补充。

4. 实践: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预防手足口病的措施。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一道关于手足口病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手足口病的概念、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的了解程度。

2. 学生是否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3. 学生对身边健康问题的关注程度,能否提出合理的建议。

五、教学资源1. 手足口病的相关资料、图片。

2. PPT课件。

3. 洗手液、纸巾等实用品。

六、教学建议1. 结合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使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2. 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注重学生的参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课堂互动性。

4. 教师要以身作则,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为学生树立榜样。

5. 定期检查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进行反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为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防备手足口病》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防备手足口病》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防备手足口病》含反思一、教学目的1.了解手足口病的病因、症状和防备措施;2.培育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3.加强家长对幼儿卫生和健康的关注和认得。

二、教学内容1.手足口病的病因、症状和防备措施。

2.如何防备手足口病。

3.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三、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老师引导幼儿想象本身得了手足口病的感受,让幼儿感受到病痛的不舒适,引导幼儿关注本身的身体健康。

2.学问讲解(20分钟)老师通过图片、幻灯片、教具等工具,向幼儿介绍手足口病的病因、症状和防备措施,同时解释一些专业术语,使幼儿易于理解。

3.情境体验(30分钟)(1)模拟幼儿园卫生情况,让幼儿识别幼儿园卫生不良的地方,如不干净的玩具、乱放的物品等。

(2)分角色扮演为家长、医生、感染者,让幼儿体验防备手足口病的措施。

4.操作练习(30分钟)(1)演示正确洗手的方法。

(2)切实让幼儿把握正确洗手的方法。

(3)让幼儿相互察看,发觉不卫生的习惯并进行指正。

5.总结与反思(10分钟)(1)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和重点。

(2)让幼儿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激励幼儿提出改进的建议。

四、教学评价在教学中,幼儿表现出了较好的参加性和学习热诚,大多数幼儿学到了正确的防备手足口病的方法。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幼儿的卫生观念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家长对幼儿卫生与健康的关注也需要加强。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育活动的效果虽然比较理想,但在操作练习环节中发觉了一些问题,即有些幼儿习惯不佳,难以适时改进。

应针对这些问题,实行更细致的教育方法,例如渐渐帮忙幼儿形成正确的卫生意识和习惯。

除此之外,家庭与园所的合作也特别紧要,在家园联合中进行卫生与健康教育,能够更好地提高幼儿的卫生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足口病防治健康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1、让在校师生了解手足口病。

2、儿童知道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3、教会儿童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1、重点: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2、难点:教会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1、多媒体展示课题:(出示P1)"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2、导入:小朋友们好!最近我们在进学校的时候。

都要量体温、看嘴巴和手掌。

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预防手足口病),现在有的地方小朋友因患了手足口病就不能上学了,不仅影响学习,还影响长身体呢。

所以,我们一定要讲究卫生,远离手足口病。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什么是手足口病和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二、基本部分:学习内容1、讲解什么是手足口病?
出示P2: 强调知识点(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疱疹性疾病)2、介绍手足口病的症状,出示P3--P8:引导幼儿观察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

提问:手足口病有哪些主要症状?
找个别幼儿回答(手、足、口腔疱疹为主要特征)。

提醒:小朋友最近要经常观察自己的手和脚,如果发现有小红斑,要马上告诉老师或你的爸爸、妈妈,及时带你们去看医生。

3、出示P9和P10: 总结症状和略讲诊断(让老师了解)小朋友,看了手足口病的症状,你们害怕吗?其实,小朋友们不要害怕,手足口病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我们讲究卫生,就不会得手足口病。

下面老师就告诉你们怎样预防手足口
病。

4、手足口病的预防①出示P11---- P12:分别介绍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

②出示P13:强调只要(一、不接触手足口病人和被污染的用物。

二、讲究卫生)就不会患手足口病。

重点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

幼儿跟着念几遍,熟记。

③出示P14--P18,让幼儿加深对15字方针的记忆。

小朋友,从上面的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洗干净小手对预防手足口病特别重要。

我在晨检时,发现有的小朋友小手洗的特别干净,但是有的小朋友小手脏兮兮的就来幼儿园。

下面小朋友都把小手伸出来让我看看,(检查)。

让手干净的一个小朋友给大家看看手,你们是自己洗的,还是妈妈给你们洗的?(找幼儿回答)是不是不会洗手呀?下面老师教你们如何正确洗手。

5、教幼儿正确洗手⑴出示P19:介绍洗手的步骤:
⑵现场示范:
⑶出示P20教幼儿搓手的方法:
手心、手背、指缝相对搓揉20秒:①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②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③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④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⑤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⑥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⑷找幼儿演练。

强调:五步洗手(湿、搓、冲、捧、擦)和搓手的方法。

⑸出示P21观看动画片《你太棒了》
看看菲菲是怎样洗手的,大家一起和她比赛。

6、出示P22,告诉幼儿什么时候要洗手。

让幼儿观察P23----P30,熟悉在什么情况下要洗手,加深印象。

三、结束部分7、小结:
小朋友们,咱们今天认识了手足口病,并且知道了怎样预防,还学会了正确的洗手方法。

只要你们按照上面的方法做,讲究卫生,就不会患手足口病。

从而健康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下面就让你们高兴一下,听听儿歌。

8、出示P31《洗手歌》,让幼儿多听几遍,熟记歌词,会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