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教案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预防手足口病教案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预防手足口病教案在幼儿园小班,很容易出现类似手足口病这样传染性强的疾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毒感染疾病,主要通过口、鼻、眼、耳、皮肤等部位传播,多数患者病程短暂,症状轻微,但也有一部分患者会引发较严重的并发症。
为了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幼儿园小班需进行相应的健康活动,并制定出预防手足口病的教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幼儿园小班预防手足口病的教案及其实施细节。
一、教育幼儿认识手足口病在整个教案中,要让幼儿了解手足口病的基本症状及发病原因。
幼儿应该知道这种疾病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并通过嗜爱咬手指、咬指甲、吮手等不良习惯的幼儿很容易感染该病毒。
二、提供各种消毒用品并教育幼儿正确使用为防止手足口病在小班中传播,幼儿在平时应该注意勤洗手、坚持不吃野味和野果等食物。
通过安排专人负责定期消毒,定期清洗分类垃圾,定期清洗盆、碗、杯等餐具,切断传染途径。
三、进行传染源排查根据手足口病的特点,我们需要及时排查患病幼儿的情况,以便及时做出相应的措施,防止病情继续扩散。
对于疑似患病的幼儿,应及时送往医院确诊。
同时,对已经确诊的手足口病患儿要及时隔离,避免病毒扩散。
四、建立“双层体温监测制度”在幼儿园小班中,建立“双层体温监测制度”,将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措施。
传达给家长,每天上午送到幼儿园时,需要测一次体温;下午接到幼儿时需测一次体温。
同时,老师在每天开学前,自己要对小朋友的体温进行检测。
如果发现有热的幼儿,需要随时记录体温,并通知家长。
疫情不能掌控,我们至少可以做到尽最大努力,提高幼儿的健康安全保护力。
五、增强孩子们免疫力增强孩子们的免疫力,是预防手足口病的一大关键。
建议家长遵照医生的建议,注射疫苗,增强孩子们的身体免疫能力。
并鼓励幼儿多运动,形成健康的饮食、生活方式,强大身体免疫力,抵抗病毒的侵袭。
通过以上五大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在小班中的传播和流行。
希望家长能够充分了解手足口病的症状和预防方法,切勿让病毒侵袭孩子们的身体。
幼儿园小班预防手足口病教育教案

幼儿园小班预防手足口病教育教案幼儿园小班预防手足口病教育教案1教学活动目标:1、幼儿愿意漱口,知道漱口可以保护自己的牙齿。
(知识)2、通过学习、实践,掌握正确的漱口方法。
(重难点)3、初步养成吃完东西要漱口的良好卫生习惯。
(情感)准备:材料准备:1、大嘴巴丁丁头像一个2、一次性纸杯、温水、接水桶、小毛巾3、背景音乐《洗刷刷》,《刷牙歌》场地准备: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1、教师请幼儿吃点心,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你们好,很高兴你们做朋友,我给你们带来了神秘的礼物,你们猜是什么?张大嘴巴老师一人给你们分一块尝尝,咦你们瞧还有谁在张着嘴巴等着我呀?哦,他叫丁丁,你们跟他打个招呼吧!)2、出示丁丁头像,引导幼儿认真观察。
(他今天吃的东西可真多,一起说说他都吃了什么。
)3、幼儿通过观察图片,准确点数食物的数量、说出食物的名称。
(丁丁一共吃了几样东西?咱们一起来数一数。
)4、渗透情感教育,要做一个不挑食的好孩子。
(丁丁吃了这么多东西,有蔬菜,有水果、还有鱼,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朋友?)教师通过动作引导幼儿说出丁丁是一个不挑食健康的小朋友。
(希望你们也能像丁丁一样做一个不挑食的好孩子。
)二、通过帮丁丁漱口,初步了解漱口的方法及作用。
解决重难点1、通过谈话的方法,帮助幼儿了解漱口对口腔的保护作用。
(中午在幼儿园吃完饭,丁丁就要午睡了,你们看嘴巴里有这么多东西,可以睡觉吗?为什么?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嘴巴变干净?) (吃完东西要漱口,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嘴巴、牙齿干干净净不生病。
)2、老师帮助丁丁漱口,幼儿初步了解漱口的方法。
(咱们来帮丁丁把嘴巴变干净,谁知道漱口需要用什么东西?水杯和干净的温水能让嘴巴变干净。
)小朋友仔细看,我是怎么样丁丁漱口的。
(刚才我帮丁丁漱口,都漱了哪里?)3、请幼儿亲身体验,帮丁丁漱口,加深印象。
(丁丁的嘴巴干净了吗?还有几样东西?谁想来继续帮帮他?)4、幼儿通过教丁丁漱口,再次学习漱口的方法。
《预防手足口病》:幼儿园小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

《预防手足口病》:幼儿园小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预防手足口病:幼儿园小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目标通过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幼儿园小班学生对手足口病的预防意识,掌握预防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和正确的卫生惯。
活动一:认识手足口病目标让学生了解手足口病的基本概念和症状。
活动内容1. 介绍手足口病的定义和常见症状,如发热、口腔溃疡、皮疹等。
2. 展示图片或视频,展示手足口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或身边小伙伴曾经得过手足口病的经历。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辨认手足口病的症状,增强其预防意识。
活动二: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目标让学生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并掌握预防手足口病的基本方法。
活动内容1. 介绍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如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
2. 演示正确的洗手方法,教授学生如何正确洗手并强调洗手的重要性。
3. 讲解室内室外环境的清洁卫生,如保持教室、餐厅、卫生间的清洁整洁。
4. 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他们自己的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掌握洗手方法和保持清洁卫生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预防手足口病的惯。
活动三:培养良好卫生惯目标通过培养良好的卫生惯,帮助学生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活动内容1. 播放相关卫生惯的视频,如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等。
2. 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卫生惯,如正确使用纸巾、咳嗽时遮住口鼻等。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个人良好卫生惯的经验。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良好卫生惯对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惯。
活动四:家庭合作预防手足口病目标通过家庭合作,加强学生对手足口病的预防意识和措施。
活动内容1. 布置家庭任务,要求学生与家长一起制定家庭卫生计划,包括保持家庭环境的清洁整洁、每天洗手等。
2. 学生和家长一起撰写家庭合作预防手足口病的宣传标语或海报,并展示在班级或学校中。
教学重点通过家庭合作,加强学生与家长的互动,形成预防手足口病的共同努力。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通用6篇)

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通用6篇)幼儿园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2024 篇1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空腔等部位的疱疹,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夏秋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可防止幼儿园发生集体感染,确保幼儿健康成长,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幼儿园是人群聚集的场所,园行政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要高度重视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做好园内卫生保健工作。
1、成立领导小组:(略)2、成立工作小组(略)二、防范措施1、建立报告制度,幼儿有异常症状,各部门负责人要及时报告园领导;病情报告分工,园负责人白艺娟,分管负责人井改红,病情报告人张琼玉。
2、坚持幼儿入园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制度,认真做好一摸:是否发烧。
二看:咽喉、皮肤和精神状况。
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
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保健医生每周一次对全园进行室内外大面积消毒。
4、班上教师在每餐前就用84消毒液兑水擦洗幼儿餐桌,保证餐桌卫生清洁。
5、各班用84消毒液清洗幼儿玩具、用具,每天并对教室进行消毒,保健医生负责督促落实。
6、把好食品采购关,不买无检验合格证的食品,蔬菜、水果保证新鲜。
7、食堂炊事员认真清洗幼儿餐具及食堂用具,严格执行饮食卫生“五四”制,做到生熟菜板、生熟食物分开,食具一餐一消毒。
8、炊事员要坚持上灶前洗手,入厕前脱工作服,便后用肥皂洗手。
9、炊事员应保证餐具、用具的消毒温度及消毒时间。
10、对园内饮用水源经常抽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11、注意园内教室、环境的卫生保洁工作,保持通风,定时打扫消毒,清扫积水、尿垢、粪便,确保厕所清洁。
12、教师应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常规,养成游戏后及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13、班上教师要勤晒幼儿被褥,注意清洗幼儿被套和床单。
14、幼儿园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传达有关防治手足口病的知识,以及幼儿在家应注意事项。
预防手足口病教案

预防手足口病教案引言概述: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该疾病主要影响婴幼儿和幼儿园、托儿所等集体环境中的儿童。
为了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预防手足口病的教案,匡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一、加强个人卫生意识1.1 时常洗手:儿童应养成时常洗手的良好习惯,特殊是在接触食物、上厕所、外出回家后等情况下。
使用流动水和肥皂,彻底清洗双手,特别是手指间和指甲缝隙。
1.2 注意饮食卫生:儿童应避免食用未经煮熟的食物,特殊是肉类和蔬菜。
同时,要确保餐具的清洁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1.3 做好咳嗽和打喷嚏的礼仪:教导儿童使用纸巾或者手肘遮挡口鼻,避免直接用手遮挡。
同时,儿童应学会正确使用纸巾,并及时将使用过的纸巾丢入垃圾桶。
二、保持环境清洁2.1 定期清洁和消毒:儿童接触的常用物品、玩具和学习用具等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特殊是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
2.2 保持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滞留时间,有助于减少手足口病的传播。
2.3 避免接触污水和污物:儿童应避免接触污水和污物,以防止病毒通过接触传播。
三、加强个人防护3.1 使用口罩: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或者疫情期间,儿童应佩戴口罩,特殊是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或者外出时。
3.2 避免亲密接触:儿童应尽量避免与患有手足口病的儿童亲密接触,如分享食物、饮水杯等。
3.3 注意个人卫生用品的个人化:儿童应使用个人专用的毛巾、牙刷等卫生用品,避免与他人共用,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四、加强家庭卫生管理4.1 定期清洁家居环境:家庭应定期清洁和消毒儿童接触的常用物品、玩具和学习用具等,保持家居环境的清洁。
4.2 定期通风:保持家居空气流通,减少病毒在家庭中的滞留时间。
4.3 饮食卫生:家庭成员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未经煮熟的食物,确保餐具的清洁和消毒。
五、加强学校和幼儿园管理5.1 定期检查儿童健康状况:学校和幼儿园应定期检查儿童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隔离患有手足口病的儿童。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教案实用五篇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教案实用五篇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教案 1活动目标:1、了解关于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知识。
2、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
3、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手足口病,不恐慌。
活动重难点: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措施。
活动准备:手足口病例图、视频及相关资料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小朋友们,每天老师都会给你们检查小手和嘴巴,谁知道这是为什么?(请幼儿讲述)二.介绍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1、看来小朋友们对手足口病都已经有所了解,那手足口病都有哪些症状呢?(幼儿讨论)得出结论:症状:潜伏期2-5天,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很疼。
还会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病重的会并发脑炎、心肌炎、肺炎等,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所以,小朋友不舒服时要赶快告诉老师和大人,及时就医。
请幼儿观看手足口病例图片。
(加深幼儿对手足口的认识)2、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病菌是怎么传播的呢?(幼儿讨论)小结: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主要通过三条途径传播:一是人群密切接触;二是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通过空气传播;三是引用或吃了被病人污染的水、食物。
过粪、口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患儿摸过的玩具、图书;带有病毒的苍蝇叮、爬过的食物我们在接触都会得病。
全年均可有发病,但3-11月份多见,6-8月份为高峰期。
这种病传播速度极快,传播。
3、知道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怎样预防手足口病?(幼儿讨论)小结:预防措施:(1)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
(2)早上入园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用肥皂,六步洗手法)、勤剪指甲、勤洗澡。
(3)健康幼儿可口服板蓝根、大青叶等药物。
(4)不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
不要经常串门;不要和患病儿童接触。
(5)家长外出回家后,立即让家长洗手、换衣服,防止将病菌带给自己。
(6)饭前用84抹布擦餐桌,不吃生冷食物;夏天少吃冷饮,不喝生水,瓜果洗净削皮,不吃变质的食品。
幼儿园小班《手足口病预防》健康教育活动教案

幼儿园小班《手足口病预防》健康教育活动教案目标通过本次健康教育活动,旨在帮助幼儿了解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提高他们的卫生意识,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惯。
活动内容1. 手足口病简介:介绍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因、症状和传播途径等。
2. 预防措施:向幼儿介绍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性,并讲解以下预防措施:- 勤洗手:教授正确的洗手方法,强调洗手的重要性。
- 饮食卫生:讲解食品卫生知识,如烹饪食物要彻底煮熟、不与生食混合等。
- 个人卫生:教导幼儿保持身体清洁,不与他人共用毛巾、衣物等。
- 室内通风:强调室内通风的重要性,减少病毒滋生的机会。
3. 游戏互动:设计一些与手足口病预防相关的游戏,如洗手比赛、食品分类游戏等,加深幼儿的理解和记忆。
4. 制作手工:引导幼儿制作与手足口病预防相关的手工作品,如口罩、洗手液瓶标签等,让他们在动手制作中加深对预防措施的认识。
5. 角色扮演: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日常生活场景,让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预防措施。
教学方法1. 多媒体展示:使用图片、PPT等多媒体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
2. 互动讨论:通过提问、回答等方式,与幼儿进行互动,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思考。
3. 游戏活动:设计趣味游戏,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4. 实践操作:引导幼儿亲自动手实践,如示范正确的洗手方法并让他们操作。
教学评价1. 观察评价: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等。
2. 游戏互动评价:通过游戏活动中的表现、答题等方式,评估幼儿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 手工评价:评估幼儿制作手工作品的完成度和准确性。
4. 角色扮演评价: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中是否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的预防措施。
注意事项1. 活动前保证场地的清洁和通风。
2. 活动中要保持互动和参与度,引导幼儿积极参与。
3. 注意幼儿的安全,在活动中避免使用锐利物品或有危险性的材料。
以上仅为初步教案,具体实施时可根据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预防手足口病》教案3篇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教案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手足口病并知道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2、教会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1、活动前和担任过护士的家长联系。
2、PPT课件活动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好!最近你们每天在入园的时候保健老师不光要检查你们的嘴巴还要检查你们的小手,每天保育员老师都要用消毒液擦桌子、拖地,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预防手足口病)是的,现在有的地方小朋友因患了手足口病就不能上幼儿园了,不仅影响学习,还影响长身体呢。
今天老师请来了我们班张敬泽的妈妈,她是一名护士,让她来告诉我们什么是手足口病和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2、张敬泽妈妈利用PPT课件讲解--(1)、什么是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疱疹性疾病)(2)、介绍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小朋友最近要经常观察自己的手和脚,如果发现有小红斑,要马上告诉老师或你的爸爸、妈妈,及时带你们去看医生。
(3)、"小朋友,看了手足口病的症状,你们害怕吗?其实,小朋友们不要害怕,手足口病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我们讲究卫生,就不会得手足口病。
下面阿姨就来告诉你们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重点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
(幼儿跟着念几遍,熟记)(4)、小朋友,从上面的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洗干净小手对预防手足口病特别重要。
下面小朋友都把小手伸出来让我看看,(检查)。
你们会洗手吗?下面阿姨教你们如何正确洗手。
3、教幼儿正确洗手:(1)、教幼儿搓手的方法:①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②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③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④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⑤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⑥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2)、让幼儿集体练习。
强调:五步洗手(湿、搓、冲、捧、擦)和搓手的方法。
(3)、告诉幼儿什么时候要洗手:在吃饭前、入厕后、咳嗽打喷嚏擤鼻涕后、绘画、玩玩具后、体育课和室外活动后、从外面回家后等)一定要洗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关于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知识。
2、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
3、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手足口病,不恐慌。
活动重难点: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措施。
活动准备:
手足口病例图、视频及相关资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每天老师都会给你们检查小手和嘴巴,谁知道这是为什么?(请幼儿讲述)
二.介绍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
1.看来小朋友们对手足口病都已经有所了解,那手足口病都有哪些症状呢?(幼儿讨论)得出结论:症状:潜伏期2-5天,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很疼。
还会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病重的会并发脑炎、心肌炎、肺炎等,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所以,小朋友不舒服时要赶快告诉老师和大人,及时就医。
2.请幼儿观看手足口病例图片。
(加深幼儿对手足口的认识)2、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病菌是怎么传播的呢?(幼儿讨论)
小结: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主要通过三条途径传播:一是人群密切接触;二是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通过空气传播;三是引用或吃了被病人污染的水、食物。
过粪、口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患儿摸过的玩具、图书;带有病毒的苍蝇叮、爬过的食物我们在接触都会得病。
全年均可有发病,但3-11月份多见,6-8月份为高峰期。
这种病传播速度极快,传播。
3、知道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怎样预防手足口病?(幼儿讨论)小结:预防措施:
(1)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
(2)早上入园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用肥皂,六步洗手法)、勤剪指甲、勤洗澡。
(3)健康幼儿可口服板蓝根、大青叶等药物。
(4)不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
不要经常串门;不要和患病儿童接触。
(5)家长外出回家后,立即让家长洗手、换衣服,防止将病菌带给自己。
(6)饭前用84抹布擦餐桌,不吃生冷食物;夏天少吃冷饮,不喝生水,瓜果洗净削皮,不吃变质的食品。
幼儿加强营养,不挑食,注意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而降低抵抗能力。
(7)保持活动室或家庭环境卫生,经常开窗通风,至少每两小时开窗一次,每次通风半小时以上。
垃圾及时清理、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