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水解法测定脂肪

合集下载

用“酸水解法”测脂肪的注意点

用“酸水解法”测脂肪的注意点

如何判断电子秤传感器的故障
电子 秤具 有称 量快速 、显示直 观 、不 易磨损 等 优 点 ,已逐 渐取代 机械 秤 。电子 秤主要 有承 重传 力系 统 、 称重传 感器 和显示 仪表 组成 。 目前 在 国内的 电子 秤传 感 器大 多采用 电阻 应变式 称重 传感 器 ,其应 用也越 来 越 普遍 。常用 的 电阻应 变式称 重传 感器 的工作 原理 是 弹性 体在 外力 的作用 下产 生弹性 变形 ,使 粘贴 在它 表 面 的电阻应 变片 也随 同发生 变形 ,电阻 应变片 变形 后 , 它的 阻值发 生变 化 ,由于应 变片 是连 接成平 衡 电桥式 的 ,应 变片 电阻值 的变化 会 引起 电桥 的不 平衡 ,从 而输 出信号 ,这 样就完成 了将 外力变 换为信 号的过程 。
处理后的样品取2g加入蒸馏水8ml起溶散作用体积在10ml左右再加入10ml浓盐酸对样品进行酸化分解再放入70c80c水浴内保温酸化40钟50分钟每隔15分钟振摇一次使其样品酸化分解彻底取出后用10ml乙醇冲洗管壁上附着物混匀后冷却用一定量的乙醚石油醚两次加入两次振摇每次1分钟然后静止提取时间一定要在规定时会有少量糖粉析出使测定结果增高提取的脂肪经挥发干燥后颜色较深有四个样品比对数据如下
6)
定结果 (,
(%) (%)
1940 1837 133l l53l
1935 1868 1375 1528
1938 1870 1373 1 30
0 26 027
∞ 20
21 20 202S lS36 l70.篮 l5 38 l7 03
0 28 0.3o 033 0 23
从 表 中可 以看 出 ,同一时 1司提 取 的脂肪 结 果 ,平 行 试验都 没有超 出 国标 规定 的范 围 ,相对相 差也在规 定范 围 的 5%之 内 ,但 从 两个 浸提 时 间 的结 果 平 均 值 看 , 1"1.79% 、2"1 52% 、3"1 65%、4"1.73%,误 差 太 大 ,基 本在

酸水解法测定火腿肠中的脂肪

酸水解法测定火腿肠中的脂肪
关键 词 火腿 肠 脂肪 测 定
De e m i to a o e n ha a a e b i dr l ssm e ho t r na i n off t c nt nti m s us g y acd hy o y i t d Absr c I h sp p r,a i y r lssm eh d wa p le o d tr i e t ef tc ne ti a s u— t a t n t i a e cd h d oy i t o s a p i d t ee m n h a o tn n h m a
剂、 防腐 剂等 物质 , 采用 腌制 、 斩拌 、 温 蒸 煮 等加 工 高 工 艺制成 , 特点是 肉质细 腻 、 嫩 爽 口、 其 鲜 携带 方 便 、 食用 简单 、 质期长 , 保 因此深 受广 大人 民的喜爱 ¨ 。 目前 应用 于测 定 食 品 中脂 肪 含 量 的方 法 有 : 索 氏抽 提 法 、 水 解 法 、 勃 法 、 算 机 图 像 分 析 酸 盖 计 等 J 。火腿肠 中 的 部 分 脂 肪 以结 合 态 存 在 , 酸 用
理探析 [ ] 渝 州 大 学 学 报 (自然 科 学 版 ) 2 0 ( : J. ,07, 4)
l ~20 6
4 杨勇 , 马长 伟. 宰过 程 中改 良畜 禽 肉 品质 的研 究 进 展 屠
[ ] 肉 类 研 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 6 ( ) 4 4 J. 2 0 ,2 :0~ 4
5 Mag a al g , a l eeh l , e r jrb ri D l A s n a C mia B jro t l y l ma P r E t eg , b
s g . T e u t e e l d t t t a u e a c n e t i h s mpl s 9.2 ae he r s l v ae ha he me s r d f t o tn n t e a r e wa 7% . I r v d t a t s t p o e h t hi

酸水解法测定脂肪

酸水解法测定脂肪

酸水解法测定脂肪内容摘要:酸水解法适用于各类食品中脂肪的测定,对固体、半固体、黏稠液体或液体食品,特别是加工后的混合食品,容易吸湿、结块,不易烘干的食品,不能采用索氏提取法时,用此法效果较好。

1.酸水解法原理强酸与样品一同加热进行水解,结合或包藏在组织里的脂肪可游离出来,然后用乙醚和石油醚提取脂肪,回收溶剂,除去溶剂后即为脂肪含量。

2.仪器①100 mL具塞刻度量筒。

②烘箱。

3.试剂①95%乙醇。

②乙醚(不含过氧化物)。

③石油醚(30~60℃沸程)。

④浓盐酸。

4.测定步骤①样品处理a.固体样品:准确称取约2.0 g,置于50 mL试管中,加8 mL水,混匀后再加10 mL浓盐酸。

b.液体样品:准确称取10.0 g置于50mL试管中,加10 mL,浓盐酸。

②水解:将试管放入70~80℃水浴中,每隔5~10 min用玻璃棒搅拌一次,至样品脂肪游离消化完全为止,时间约需40~50 rain。

水解过程中,如水分蒸发,应适当补加水,保持溶液总体积不变,以避免酸浓度升高。

③提取:取出试管,加入10 mL乙醇,混合。

冷却后将混合物移人100 mL具塞量筒中,用25 mL乙醚分次洗试管,洗液一并倒人量筒中。

加塞振摇1 rain,小心开塞放出气体,再塞好,静置12 min,小心开塞,用石油醚一乙醚等量混合液冲洗塞及筒口附着的脂肪。

静置10~20min,待上部液体澄清,吸出上清液于已恒重的烧瓶内,再加5 mL石油醚一乙醚等量混合液于具塞量筒内,振摇,静置后,仍将上层乙醚吸出,放人原烧瓶内。

④回收溶剂、烘干、称重:回收烧瓶内乙醚后,将烧瓶于水浴上蒸干后,置100~105℃烘箱中干燥2 h,取出放进干燥器内,冷却30 min后称重,反复干燥冷却操作至恒重。

5.说明①测定的样品需充分磨细,液体样品需充分混合均匀,以使消化完全。

②水解后加的乙醇可使蛋白质沉淀,促进脂肪球聚合,同时溶解一些碳水化合物、有机酸等。

后面用乙醚提取,因乙醇可溶于乙醚,故需加入石油醚,降低乙醇在醚中的溶解度,使乙醇溶解物残留在水层,并使分层清晰。

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

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

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一、饲料中粗脂肪的定义和作用粗脂肪是指饲料中的脂肪总量,包括不溶于醇的脂肪和溶解于醇中的脂肪。

在饲料中,粗脂肪是能提供能量的重要成分之一,也是动物体内脂肪的来源之一。

粗脂肪的含量会直接影响到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动物的生长发育。

1. Soxhlet提取法Soxhlet提取法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测定饲料中粗脂肪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将饲料样品置于提取筒中,通过循环提取溶剂,将饲料中的脂肪提取出来。

然后,将提取得到的溶液蒸发至干燥,得到粗脂肪的质量。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被广泛应用于饲料行业。

2. 酸水解法酸水解法是利用酸对饲料中的脂肪进行水解,将水解得到的脂肪转化为游离脂肪酸,进而通过重量测定脂肪含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粗脂肪含量较高的饲料,如油料等。

3. 催化水解法催化水解法是利用酶或催化剂对饲料中的脂肪进行水解,将水解得到的脂肪转化为游离脂肪酸。

然后,通过重量测定游离脂肪酸的含量,进而计算出粗脂肪的含量。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饲料。

三、粗脂肪测定的重要性1. 评估饲料的能量价值粗脂肪是饲料中的重要能量来源之一。

通过测定饲料中的粗脂肪含量,可以评估饲料的能量价值,为合理配制饲料提供依据。

同时,粗脂肪含量的高低还可以影响动物的采食量和生长发育。

2. 判断饲料质量粗脂肪含量是评估饲料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合格的饲料应当具有适宜的粗脂肪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动物的营养摄入和消化吸收。

3. 为饲料配方提供依据根据各类动物的需要,合理配制饲料是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环节。

粗脂肪的测定结果可以为饲料配方提供重要依据,确保饲料中的粗脂肪含量符合动物的营养需求。

四、结语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是饲料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分析方法。

通过合适的测定方法,可以准确评估饲料的能量价值和质量,为合理配制饲料提供科学依据。

因此,提高粗脂肪测定的准确性和操作的简便性,对于饲料行业的发展和动物生产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脂肪测定—酸水解法测定食品中脂肪含量

脂肪测定—酸水解法测定食品中脂肪含量

三、罗兹—哥特里
(Rose—Gottlieb)法
(碱性乙醚提取法、重量法测定乳脂肪)
(一)原理
利用氨一乙醇溶液破坏乳的胶体性状及脂肪球膜
使非脂成分溶解于氨一乙醇溶液中,而脂肪游离
出来,再用乙醚—石油醚提取出脂肪,蒸馏去除
溶剂后,残留物即为乳脂肪。
(碱性乙醚提取法、重量法测定乳脂肪)
三、罗兹—哥特里
高的食品,如鱼类、贝类、蛋及其制品等。
3.仪器
① 恒温水浴锅
② 100mL具塞量筒
4.试剂
乙醇(95%体积分数)
乙醚(不含过氧化物)
石油醚(30~600C沸程)
盐酸
5.测定方法
样品处理
水解
提取
回收溶剂
称重
烘干
5.测定方法
1. 样品处理(试管中)
固体样品:称样(2.00g),加8mL水,加
课程导入
酸水解法测定食品中的脂肪
1.原理
将试样与盐酸溶液一同加热进行水解,使结
合或包藏在组织里的脂肪游离出来,再用乙
醚和石油醚提取脂肪,回收溶剂,干燥后称
量,提取物的重量即为脂肪含量。
2.适用范围
此法适用于各类、各种状态的食品中脂肪测
定。特别是加工后的混合食品、易吸潮,结
块,难以干燥的食品。
本法不适于测定含糖量较高的食品、含磷脂
四、
巴布科克法和盖勃法
(一)原理
用浓硫酸溶解乳中的乳糖和蛋白质等非脂成分,
将牛奶中的酪蛋白钙盐转变成可溶性的重硫酸酪
蛋白,使脂肪球膜被破坏,脂肪游离出来,再利
用加热离心,使脂肪完全迅速分离,直接读取脂
肪层的数值,便可知被测乳的含脂率。
四、
巴布科克法和盖勃法

酸水解法测定脂肪含量实验报告

酸水解法测定脂肪含量实验报告

酸水解法测定脂肪含量实验报告酸水解法测定脂肪含量实验报告引言:脂肪是人体内储存的主要能量来源之一,同时也是构成细胞膜和合成激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准确测定脂肪含量对于营养学研究和食品工业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酸水解法测定食物中脂肪的含量,并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材料与方法:1. 实验仪器:恒温水浴、离心机、电子天平、酸度计。

2. 实验试剂:酸性酒精溶液、酚酞指示剂、酸化钠溶液、乙醚。

3. 样品:食物样品(如土豆片)。

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将食物样品研磨成细粉,取适量样品称重。

2. 酸水解:将样品加入酸性酒精溶液中,放入恒温水浴中加热2小时。

3. 离心分离:将水浴中的样品离心分离,得到上层脂肪相和下层水相。

4. 脂肪提取:将上层脂肪相转移到容器中,加入酚酞指示剂和酸化钠溶液,用乙醚萃取脂肪。

5. 脂肪含量测定:将乙醚溶液转移到烧杯中,用酸度计测定其酸度。

结果与讨论:通过酸水解法测定了不同食物样品中的脂肪含量,并得到了如下结果:样品A:土豆片样品B:鸡腿样品C:牛奶样品A的脂肪含量为10.2%,样品B的脂肪含量为15.6%,样品C的脂肪含量为3.8%。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酸水解法是一种可行的测定脂肪含量的方法。

通过酸性酒精溶液的加热,能够有效地将脂肪从食物样品中提取出来,然后通过乙醚的萃取和酸度计的测定,可以准确地测定脂肪含量。

2. 不同食物样品中的脂肪含量存在差异。

在本实验中,土豆片的脂肪含量较低,鸡腿的脂肪含量较高,牛奶的脂肪含量适中。

这与不同食物的成分和制作方法有关,也说明了脂肪含量对食物的口感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3.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进一步验证。

本实验只选取了少数样品进行测定,未考虑到其他因素对脂肪含量测定的影响。

未来的研究可以扩大样本量,并与其他测定方法进行对比,以进一步验证酸水解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结论:本实验通过酸水解法成功测定了不同食物样品中的脂肪含量,并探讨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20150422 实验三 食品中粗脂肪的测定——酸水解法

20150422 实验三 食品中粗脂肪的测定——酸水解法

食品中粗脂肪的测定——酸水解法实验目的:1. 熟悉掌握粗脂肪的测定方法2. 熟悉和掌握重量分析的基本操作,包括样品的处理,烘干,恒重等。

实验原理:酸水解法的原理是利用强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将试样成分水解,使结合或包藏在组织内的脂肪游离出来,再用有机溶剂提取,经回收溶剂并干燥后,称量提取物质量即为试样中所含脂类。

实验材料与设备:仪器:① 恒温水浴50~80℃,② 100ml 具塞量筒,③ 锥形瓶。

试剂材料:①乙醇(95%体积分数),② 乙醚(不含过氧化物),③石油醚(30~600C 沸腾),④ 盐酸。

⑤ 鲜肉,⑥ 饮料实验步骤:① 水解:准确称取固体样品2g 于50ml 大试管中,加入8mL 水,用玻璃棒充分混合,加10ml 盐酸;或 称取液体样品10g 于50mL 大试管中,加10mL 盐酸。

混匀后于70~800C 的水浴中,每隔5~10min 用玻璃棒搅拌一次至脂肪游离为止,约须40~50min ,取出静置,冷却。

② 提取:取出试管加入10mL 乙醇,混合。

冷却后将混合物移入100mL 具塞量筒中,用25mL 乙醚分次冲洗试管,洗液一并倒入具塞量筒内。

加塞振摇1min ,将塞子慢慢转动放出气体,再塞好,静置15min ,小心开塞,用石油醚-乙醚等量混合液冲洗塞及筒口附着的脂肪。

静置10~20min ,待上部液体清晰,吸出上层清液于已恒量的锥形瓶内,再加入5ml 乙醚于具塞量筒内振摇,静置后仍将上层乙醚吸出,放入原锥形瓶内。

将锥形瓶于水浴上蒸干,置95~105℃烘箱中干燥2h ,取出放干燥器中冷却30min 后称量。

③结果计算式中: ------脂类质量分数,%m-------试样质量,gm 1------空锥形瓶质量,gm 2-------锥形瓶与样品脂类质量,g %10012×−=m m m ωω。

脂肪测定的四种方法,索氏提取法、酸水解法、巴布科克法、盖勃氏法

脂肪测定的四种方法,索氏提取法、酸水解法、巴布科克法、盖勃氏法

脂肪的测定方法第—法索氏抽提法1原理样品用无水乙醚或石油醚等溶剂抽提后,蒸去溶剂所得的物质,在食品分析上称为脂肪或粗脂肪。

因为除脂肪外,还含色素及挥发油、蜡、树脂等物。

抽提法所测得的脂肪为游离脂肪。

2 试剂2.1无水乙醚或石油醚。

2.2 海砂:同GB 5009.3-85《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2.3。

3仪器索氏提取器。

4操作方法4.1样品处理4.1.1固体样品:精密称取2~5g(可取测定水分后的样品),必要时拌以海砂,全部移入滤纸筒内。

4.1.2 液体或半固体样品:称取5.0~10.0g,置于蒸发皿中,加入海砂约20g于沸水浴上蒸干后,再于95~105℃干燥,研细,全部移入滤纸筒内。

蒸发皿及附有样品的玻棒,均用沾有乙醚的脱脂棉擦净,并将棉花放入滤纸筒内。

4.2抽提将滤纸筒放入脂肪抽提器的抽提筒内,连接已干燥至恒量的接受瓶,由抽提器冷凝管上端加入无水乙醚或石油醚至瓶内容积的2/3处,于水浴上加热,使乙醚或石油醚不断回流提取,一般抽取6~12h。

4.3 称量取下接受瓶,回收乙醚或石油醚,待接受瓶内乙醚剩1~2mL时在水浴上蒸干,再于,95~105℃干燥2h,放干燥器内冷却0.5h后称量。

4.4计算m1-m0X = ─────── × 100m2式中,X——样品中脂肪的含量,%;m1——接受瓶和脂肪的质量,g;m0——接受瓶的质量,g;m2——样品的质量(如是测定水分后的样品,按测定水分前的质量计),g。

第二法酸水解法5原理样品经酸水解后用乙醚提取,除去溶剂即得游离及结合脂肪总量。

6试剂6.1盐酸6.2 95%乙醇。

6.3 乙醚。

6.4 石油醚。

7仪器100mL具塞刻度量筒。

8操作方法8.1样品处理8.1.1固体样品:精密称取约2g,置于50mL大试管内,加8mL水,混匀后再加10mL盐酸。

8.1.2 液体样品:称取10.0g,置于50mL大试管内,加10mL盐酸。

8.2将试管放入70~80℃水浴中,每隔5~10min以玻璃棒搅拌一次,至样品消化完全为止,约40~50mi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水解法测定脂肪
脂肪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也是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

为了准确测定食物中的脂肪含量,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方法,其中酸水解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方法。

酸水解法是通过将食物样品与酸反应,将脂肪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然后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将脂肪酸转化为易于测定的产物,从而得到脂肪含量的结果。

将待测样品加入酸溶液中进行水解。

常用的酸溶液有硫酸、盐酸等,选择合适的酸溶液可以提高水解效率。

在加入酸溶液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避免溶液过热或起泡。

水解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将样品溶液进行中和处理。

这一步是为了使反应停止,同时还可以去除酸性物质的影响。

中和常用的方法是加入碱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

接下来,需要将产生的脂肪酸从溶液中提取出来。

这一步可以通过萃取的方法实现。

常用的溶剂有醚类、醇类等。

将溶液与溶剂充分摇匀,待两者分层后,将有机相(含有脂肪酸)分离出来。

分离出的有机相中含有脂肪酸,但还有其他杂质。

为了准确测定脂肪含量,需要进一步纯化。

可以通过洗涤、结晶等方法将脂肪酸纯化。

纯化后的脂肪酸可以通过酸值滴定或色谱等方法进行测定。

酸值滴定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方法,通过滴加酸碱指示剂,将溶液的酸碱滴定至中性,从而得到脂肪酸的酸值。

而色谱法则是通过将样品分离成不同的组分,然后利用色谱柱将脂肪酸分离出来,再通过检测器检测脂肪酸的含量。

总结一下,酸水解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脂肪含量的方法。

通过将样品与酸反应,将脂肪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然后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将脂肪酸转化为易于测定的产物,从而得到脂肪含量的结果。

这一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结果准确,但也有一些注意事项,比如要控制好水解的时间和温度,选择合适的酸溶液等。

通过酸水解法测定脂肪含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为合理膳食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