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理化检验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食品理化检验技术是指通过对食品中的成分、性质、组织结构、理化特性等进行检测和分析,从而判断食品的质量安全和营养价值的一种技术方法。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多种多样,包括挥发性物质检测、水分检测、脂肪检测、蛋白质检测、糖类检测、无机盐检测等。
这些检测技术可以帮助人们了解食品的组成和性质,评估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的研究对食品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食品生产企业监控和控制食品质量,确保食品合格达标。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可以检测食品中的化学成分和营养价值,判断食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法规的要求,从而引导食品生产企业进行食品生产过程的调整和改善,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它可以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提供技术支持。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可以帮助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监测和评估市面上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及时发现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的饮食安全。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的研究还可以为食品科研机构提供基础数据和检测方法,支持新产品的研发和创新。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的应用受到几个因素的影响。
食品的特性是影响食品理化检验技术应用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食品样品在理化特性上存在差异,对于不同特性的食品,需要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和指标。
食品的成分和性质也会影响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能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或使用特殊的检测技术。
食品检验设备和仪器的性能和技术水平也会影响检验技术的应用。
食品检验设备和仪器的质量和精度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高质量的检验设备和仪器可以提高检验效率和精度。
检验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经验也是影响检验技术应用的重要因素。
检验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熟悉各种检验方法和标准,才能准确、可靠地进行食品理化检验。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的研究对食品行业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食品生产企业控制和改善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持,为食品科研机构提供基础数据和检测方法。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的应用受到食品的特性、检验设备和仪器的性能、检验人员的专业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食品理化检验》课件

某品牌食用油添加剂检验案例
总结词:深入分析
详细描述:对某品牌食用油中的添加剂进行深入分析,探 究其作用机理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 科学依据。
某品牌食用油添加剂检验案例
总结词:及时处理
详细描述:在发现某品牌食用油中的 添加剂超标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 理和召回,防止问题产品流入市场, 保障消费者权益。
企业食品理化检验标准与操作规范
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01
企业应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确保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
卫生。
食品理化检验操作规范
02
针对不同食品和检测项目,制定详细的检验操作流程和规范。
食品质量控制计划
03
企业应制定质量控制计划,确保食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稳定和
可控。
05
食品理化检验案例分析
某品牌果汁营养成分检验案例
总结词:全面分析
详细描述:对某品牌果汁进行全面的营养成分分析,不仅关注主要营养成分,还对其中的微量元素、矿物质等进行分析,为 消费者提供全面的食品信息。
某品牌果汁营养成分检验案例
总结词:及时反馈
详细描述:在检验结束后,及时将结 果反馈给生产厂家和相关部门,帮助 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促进 食品Βιβλιοθήκη 全水平的提升。检验方法分类
01
02
03
04
感官检验
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如视觉、 嗅觉、味觉等)对食品的外观 、气味、口感等进行评估。
物理检验
利用物理原理和方法对食品的 物理性质进行测定,如密度、
折射率、旋光度等。
化学检验
通过化学分析方法对食品中的 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 ,如酸度、水分、脂肪等。
仪器分析
食品理化检验习题库与参考答案

食品理化检验习题库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掺伪食品样品采集,要做到()。
A、按分析项目要求混合后采样B、典型性C、应能反映该食品的卫生质量的需要D、均匀性正确答案:B2、蒸馏某种很低沸点的液体应选用()。
A、直形冷凝管B、空气冷凝管C、蛇形冷凝管D、球形冷凝管正确答案:C3、凯氏定氮法测蛋白质含量时,所用的消化剂是()。
A、硝酸钠-硫酸钾B、硫酸钠-硫酸钾C、硫酸铜-硫酸钾D、硫酸铜-硫酸钡正确答案:C4、为防止蒸馏过程中的(),须加沸石或无釉小瓷片到蒸馏烧瓶中。
A、过热现象B、爆沸现象C、沸腾现象D、爆炸现象正确答案:B5、试验室中常用的铬酸洗液,用久后表示失效的颜色是()。
A、红色B、黄色C、无色D、绿色正确答案:D6、下列选项中,蒸馏无法达到目的的是()。
A、分离两种沸点相近互不相溶的液体B、提纯,除去不挥发的杂质C、回收溶剂D、测定液体化合物的沸点正确答案:A7、邻菲啰啉比色法测定铁时应在()缓冲介质中进行。
A、氨水-氯化铵溶液B、硼砂溶液C、磷酸盐溶液D、乙酸钠溶液正确答案:D8、热滴定法测定牛乳中乳糖和蔗糖的含量时,用()的颜色指示滴定终点。
A、酒石酸钾钠B、硫酸铜C、葡萄糖D、氧化铜正确答案:D9、新鲜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
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发生。
这是因为维生素C具有()。
A、氧化性B、还原性C、碱性D、酸性正确答案:B10、纸层析是在滤纸上进行的()分析法。
A、色层B、过滤C、薄层D、柱层正确答案:A11、()是测定果酒中二氧化硫含量的指示剂。
A、淀粉B、孔雀石绿C、酚酞D、甲基红正确答案:A12、盖勃法测定牛乳的脂肪含量时,水浴温度是()。
A、约80℃B、约65℃C、约100℃D、约50℃正确答案:B13、优级纯试剂的标签颜色是()。
A、蓝色B、深绿色C、红色D、玫瑰红色正确答案:B14、理化检验选用的试剂,其标签上必须有的标注项目是()。
食品理化检测规章制度范本

食品理化检测是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的重要手段,为了规范食品理化检测工作,提高检测质量,制定本规章制度。
一、检测机构1. 食品理化检测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机构应具备专业的检测人员、先进的检测设备和可靠的技术手段。
2. 检测机构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开展食品理化检测工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二、检测项目1. 食品理化检测项目应包括:水分、灰分、蛋白质、脂肪、总糖、膳食纤维、酸价、过氧化值、羰基价、粗纤维、电导率、色度、浊度、氯化物、总硬度、挥发酚、氨基酸态氮、酒精度、挥发性盐基氮、二氧化硫、硝酸盐、亚硝酸盐、原麦汁浓度等各类食品理化检验。
2. 检测机构应根据食品的种类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检测项目,确保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三、检测方法1. 食品理化检测应采用国家或行业标准方法,无相应标准方法的,可以采用检测机构自行制定的方法,但需经过验证和备案。
2. 检测机构应定期对检测方法进行验证和更新,确保检测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四、检测过程1. 检测机构应按照检测方法的要求,准备相应的检测试剂和仪器设备,并保证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 检测人员应按照检测方法的操作规程进行检测,并做好检测记录。
3. 检测机构应定期对检测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
五、检测结果1. 检测机构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出具检测报告,报告应包括检测项目、检测结果、检测依据等信息。
2. 检测机构应保证检测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不得篡改、伪造检测结果。
六、检测质量控制1. 检测机构应建立和完善检测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检测过程的准确性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2. 检测机构应定期进行内部质量控制考核,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外部质量评价,确保检测质量的稳定和提升。
七、检测费用1. 检测费用应按照国家或地方相关部门的规定进行收取,确保检测工作的可持续性。
2. 检测机构应合理使用检测费用,不得违规使用检测费用。
食品理化检验方法ppt课件

离子色谱法
03
专门用于离子型物质的分离和分析,适用于食品中无机阴离子、
阳离子以及有机酸等物质的测定。
质谱分析法
质谱仪的基本原理
介绍质谱仪的工作原理、主要部件及功能。
质谱图的解析
阐述如何解析质谱图,包括分子离子峰、碎片离子峰等的识别。
质谱法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举例说明质谱法在食品营养成分、添加剂、农药残留、污染物等分 析中的应用。
组分分离并依次检测。
应用
色谱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分离和 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中各 种成分的检测,如脂肪酸、氨基
酸、维生素、农药残留等。
03
化学分析方法
重量分析法
原理
通过测量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 来确定待测组分的含量。
优点
准确度高,适用于常量组分的测定。
缺点
操作繁琐,耗时较长。
应用
水分、灰分、脂肪等常量组分的测定。
05
食品中常见成分的测定
水分的测定
直接干燥法
将食品样品置于干燥箱中,在100-105℃下干燥至恒重,计算水 分含量。
减压干燥法
在减压条件下,降低水的沸点,使样品中的水分在较低温度下蒸发, 适用于含糖、脂肪等高温易氧化样品的测定。
蒸馏法
将食品样品与无水溶剂混合,加热蒸馏,收集馏出液并测定其体积, 计算水分含量。
其他有害物质的测定
微生物毒素的测定
采用免疫学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法、胶体金免 疫层析法等对微生物毒素进行快速检测和定量 分析。
食品添加剂的测定
根据不同添加剂的性质,采用相应的色谱、光谱或电 化学方法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测定
利用高分辨质谱技术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方法对持久性有机污染 物进行痕量分析和确证。
食品理化检验

食品理化检验检验程序: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制备与预处理---检验测定----分析数据处理----检验报告样品的采集:采样:从总体中抽取样品的过程样品: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分析材料,可分为检验、原始样和平均样检样:从分析对象的各个部分采集的少量物质原始样:是把许多分份检样综合在一起平均样:指原始样经过处理后,再采取其中一部分供分析检验用的样品采样原则(。
)采样方式:随即抽样、系统抽样、指定代表性抽样采样方法:不定比例采样、定比例采样、定时采样、两级采样为分析而采用的取样方法,在食品分析的一系列潜在误差源正占据第一位样品的保存:采得样品后应尽快进行检验,尽量减少保存时间,以防止其中水分或挥发性物质的三是以及其他待测成分的变化。
使样品发生变化的因素:水分或挥发性成分的会发或吸收、空气氧化、样品中酶的作用、微生物的分解样品保存的原则:防治外部干扰因素的加入及保证内部成分的不变防治污染、防治腐败变质(低温冷藏,0-5度宜)、稳定水分、固定待测成分(加入适宜的溶剂或稳定剂)样品保存的方法:净、密、冷、快样品的处理:样品的制备:按采样要求采得的样品往往数量过多,颗粒过大,因此必须进行粉碎、混匀和缩分样品制备的目的:保证样品十分均匀,分析时取任何部分都具有代表性。
为了得到具有代表性的均匀样品,必须根据水分含量、物理性质和不破坏待测组分等要求采集试样。
水分多的新鲜食品:用研磨方法混匀水分少的食品:用粉碎方法混匀液体食品:将其溶于水或用适当溶剂使其成为溶液,以溶液作为试样样品处理的目的:使被测成分转化为便于测定的状态、消除共存成分在测定过程中的影响和干扰、浓缩富集被测成分。
样品的处理方法:溶剂提取法:浸泡、萃取、盐析利用样品各组分在某一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将它溶解分离的方法有机物破坏法:干法消化、湿法消化测定食品中金属或非金属的无机成分时,将有机物质进行破坏,使其转化为无机状态或生成气体逸出,以消除其对实验的干扰。
食品理化检验流程

食品理化检验流程食品理化检验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样品的采集与制备:这是食品理化检验的第一个步骤,也是关键的一步。
技术人员需要按照标准,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并确保样品的储存和处理符合卫生标准。
采集的样品需要进行预处理,如通过提取和处理工作,使食品内的待检测成分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便于进行理化检测。
2.样品的预处理:预处理是为了将样品的待测定成分转化为便于测定的状态,浓缩被检测成分,并最大程度地消除共存成分,以减少检测过程中的影响和干扰。
预处理方法可能包括有机破坏法、蒸馏法.化学分离法、溶剂提取法等,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食品的类型和检测需求。
3.样品的检验测定:这是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的核心环节。
在这一步中,技术人员会使用各种仪器或化学测定方法,对食品中的有害物质、营养物质、添加剂等各种成分及其含量进行测定。
常用的检测技术包括色谐分析方法、滴定分析方法、可见紫外光度法等,选择何种方法取决于所检测食品的特性。
4.分析数据处理:完成检测后,需要对测定的数据进行记录整理,并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判断检测数据结果是否合理。
这一步还包括筛选出不合格的样品。
5.撰写分析报告:后,将检测结果和分析结果整理成最终的食品理化检验报告。
在食品理化检验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质量控制措施,确保样品的抽取和制备过程具有随机性和代表性,并避兔主观控制和影响样品的抽取。
同时,需要在合适的时间和环境下抽取样品,并控制样品抽取的数量。
请注意,食品理化检验的具体流程可能会因不同的食品类型和检测需求而有所差异,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灵活调整。
同时,对于技术人员来说,他们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制定:审核:批准:。
食品理化检验

《食品理化检验》复习大纲第一章绪论1.食品理化检验的内容包括:食品的感官检查、食品营养成分的检验、保健食品的检验、食品添加剂的检验、食物中有毒有害成分的检验、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的检验、化学性食物中毒的快速鉴定、转基因食品的检验。
2.食品理化检验常用的方法:感官检查、物理检测、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酶分析法和免疫分析法。
3.感官检查:①感官检查是指利用人体的感觉器官(眼、耳、鼻、口、手等)的感觉,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对食品的色、香、味、形和质等进行综合性评价的一种检验方法。
②如果食品的感官检查不合格,或者已经发生明显的腐败变质,则不必再进行营养成分和有害成分的检测,直接判断为不合格食品。
③一般嗅觉的敏感度远高于味觉。
④触觉检查:用手接触食品,检查食品的轻重、软硬、弹性、粘稠、滑腻等性质。
对于鱼、肉制品、海产品等应检查食品的组织状态、新鲜程度、保存效果等现象。
4.相对密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物质的质量与同体积纯水的质量之比,以d表示。
液态食品的相对密度可反映液态食品的浓度和纯度。
测定液体食品的相对密度可初步判断该食品质量是否正常。
脱脂乳的相对密度比全牛乳高;掺水牛乳相对密度降低。
5.化学分析法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部分。
容量法包括酸碱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络合滴定法和沉淀滴定法。
化学分析法是食品理化检验的基础。
样品的前处理方法无机化处理溶剂提取法干法灰化湿法消化「浸提法溶剂萃取法.常压蒸馏法蒸馏法色层分离法减压蒸馏水蒸汽蒸馏第二章食品样品的米集、保存和处理1.食品理化检验的一般程序为:1.食品样品的米集、制备;2.样品的预处理;3.选择适当的检验方法进行测定;4.检测结果的计算,将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或统计分析;5.按检验目的,报告检测结果。
2.正确的采样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所采集的样品对总体应该有充分的代表性;二是采样过程中要设法保持原有食品的理化性质,防止待测成分的损失或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恒量: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连续两次干燥或灼烧后称定的质量差异不超过规定的范围。
2.空白试验:指除不加样品外,采用完全相同的分析步骤、试剂和用量(滴定法中标准滴定液的用量除外),进行平行操作所得的结果。
用于扣除样品中试剂本底和计算检验方法的检出限。
3.准确称取:指用精密天平进行的称量操作,其精度为±0.0001g。
4.农药残留: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生物体、食品(农副产品)和环境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具有毒理学意义。
残存的数量称为残留量。
5.兽药残留:是指动物性产品中含有某种兽药的原形或其代谢物以及与兽药有关的杂质的残留。
6.粗蛋白:蛋白质的测定通常采用半微量凯氏定氮法和自动定氮分析法,这两种方法测得的均为食品中的总氮量(蛋白氮+非蛋白氮),故称为粗蛋白。
7.粗脂肪:样品用无水乙醚或石油醚等溶剂抽提后,蒸去溶剂所得的物质,在食品分析上称为脂肪或粗脂肪。
8采样:从一批食品中选出某一特定部分、一定数量的包装产品或单位产品,所取部分(样品)对被取样的整批食品最具代表性,供分析检验用。
第一章1、食品理化检验常用方法可分四大类:感官检查、物理检测、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
2、感官检查是指利用人体的感觉器官(眼、耳、鼻、口、手等)的感觉,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对食品的色、香、味、形和质等进行综合性评价的一种检验方法。
如果食品的感官检查不合格,或者已经发生明显的腐败变质,则不必再进行营养成分和有害成分的检测,直接判断为不合格食品。
一般嗅觉的敏感度远高于味觉。
触觉检查:用手接触食品,检查食品的轻重、软硬、弹性、粘稠、滑腻等性质。
对于鱼、肉制品、海产品等应检查食品的组织状态、新鲜程度、保存效果等现象。
2、相对密度:测液体浓度与纯度相对密度的测定:液态食品的相对密度可反映液态食品的浓度和纯度。
测定液体食品的相对密度可初步判断该食品质量是否正常。
脱脂乳的相对密度比全牛乳高;掺水牛乳相对密度降低。
4、化学分析法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部分。
容量法包括酸碱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络合滴定法和沉淀滴定法。
化学分析法是食品理化检验的基础。
第二章1、食品理化检验的一般程序为:1.食品样品的采集、制备;2.样品的预处理;3.选择适当的检验方法进行测定;4.检测结果的计算,将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或统计分析;5.按检验目的,报告检测结果。
2、正确的采样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所采集的样品对总体应该有充分的代表性;二是采样过程中要设法保持原有食品的理化性质,防止待测成分的损失或污染。
固体样品:“四分法”液态及半固态食品:虹吸法3、食品样品的保存应做到净、密、冷、快。
4、无机化处理:分为湿消化法、干灰化法(1)湿消化法:优点:速度快,消化时间短,温度较低,待测成分挥发损失少缺点:操作复杂,试剂用量多,故空白值高;消化过程中产生大量有害气体,须在通风橱中进行常用的氧化性强酸:硝酸、高氯酸、硫酸等。
常用的消化法:硝酸高氯酸消化法、硝酸硫酸消化法凯氏烧瓶:(2)干灰化法优点:操作简便,试剂用量少,空白值低,有机物破坏彻底缺点:灰化时间长,温度高,故易造成待测成分挥发损失干扰成分的去除:溶剂提取法:浸提、萃取蒸馏法(常压、减压、水蒸气蒸馏)色谱法:柱色谱法、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浓缩法(常压、减压)化学分离法(皂化、磺化、沉淀分离、掩蔽法)水解法(酸、碱、酶水解)第三章1、食品中水分的测定一般采用直接干燥法、减压干燥法、真空干燥法、蒸馏法和卡尔费法等。
直接干燥法:适宜于干燥温度下不易分解、不易被氧化的食品样品和含较少挥发性物质的样品中水分的测定,如谷物及其制品、豆制品、卤制品、肉制品等。
减压干燥法、真空干燥法:适宜于易分解的样品及水分含量较多,挥发较慢的食品样品中水分的测定,如淀粉制品、蛋制品、罐头食品、油脂、糖浆、味精、水果、蔬菜等。
蒸馏法:香料、香精的测定方法卡尔-费休法:利用碘氧化二氧化硫时,需要定量的水参与反应的原理,测定液体、固体、气体中的含水量。
本法可用于食品、医药卫生、石油化工、农业等诸多行业,也可用来校正其他分析方法和测量仪器及在产品质量监控中测定水分的含量。
2、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凯氏定氮法:【原理】食品样品与硫酸、硫酸钾、硫酸铜一起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
然后在氢氧化钠作用下,经水蒸气蒸馏使氨游离,用过量硼酸溶液吸收后,再以盐酸或硫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计算出总氮量,并换算成蛋白质的含量。
注:水蒸气发生器(2L平底烧瓶)装⅔;蒸馏液接收瓶(硼酸)吸收氨气;管子插于接收瓶液面之下。
3、食品中脂肪的测定索氏提取法:粗脂肪、游离脂肪(花生)注:滤纸袋的高度不要超过提取筒之虹吸管,滤纸包不得高于虹吸口酸水解法:总脂肪哥特里罗紫法:测牛乳中脂肪4、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测定(1)还原性:单糖分子中含有游离醛基或酮基而具有还原性,还原糖(单糖,乳糖,麦芽糖)蔗糖和多糖没有还原性,属于非还原糖(蔗糖、多糖)(2)还原糖的测定:直接滴定法:趁沸滴定;2min内加热至沸;做预滴定是为了确定所需样品液的大致体积,以提高正式滴定时的准确性。
指示剂:次甲基蓝(3)蔗糖的测定:水解转化为还原糖蔗糖含量 = 还原糖含量× 0.95(4)粗纤维的测定:重量法=含灰分的粗纤维-灰分5、食品中维生素的测定(1)脂溶性维生素的测定:维生素A的测定测定方法:三氯化锑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析法、液相色谱法等。
样品的处理:1、皂化;2、提取;3、洗涤;4、浓缩。
(2)水溶性维生素的测定:荧光法样品处理:1、提取;2、净化(酸性氯化钾洗脱硫胺素);3、氧化。
维生素C(抗坏血酸)的测定总抗坏血酸的测定:荧光法:还原型抗坏血酸经活性炭氧化为脱氢抗坏血酸后,与邻苯二胺(OPDA)反应生成有荧光的喹喔啉衍生物,其荧光强度与抗坏血酸的浓度在一定条件下成正比,以此测定食品中抗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的总量。
6、食品中灰分的测定称坩埚重→加样品→炭化→马弗炉马弗炉中,在500℃±25℃灼烧4h,灼烧温度不能超过600℃。
7、食品中无机成分的测定①铁的测定:邻二氮菲比色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可测所有矿物质,微量元素。
②钙的测定:EDTA滴定法③磷的测定:钼蓝比色法④碘的测定:三氯甲烷萃取分光光度法第五章1、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以及满足食品加工工艺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2、甜味剂:天然: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甜味物质;甘草、甜叶菊糖苷、糖醇类(木糖醇、山梨糖醇、甘露醇、乳糖醇、麦芽糖醇、异麦芽醇等)人工:具有甜味的非糖类化学物质,无任何营养价值,甜度高;糖精、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阿斯巴甜)等3、防腐剂:是用于防止食品因微生物引起的变质,利于食品保存,延长食品保质期而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我国允许使用的品种主要有: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和丙酯、丙酸钠、丙酸钙、脱氢乙酸等4、着色剂:红色:胭脂红、苋菜红、赤藓红、新红黄色:柠檬黄、日落黄兰色:亮蓝、靛蓝5、亚硝酸盐的测定:(1)发色机理:亚硝酸与血液中肌红蛋白结合生成亚硝基肌红蛋白,呈现鲜艳的红色。
(2)测定过程:①样品的前处理称样→+水+氢氧化钠→调pH=8→定量转移至200mL容量瓶→+加硫酸锌(沉淀蛋白质)→混匀(如不产生白色沉淀,再补加2~5mL氢氧化钠)→水浴→取出却冷→加水至刻度→放置0.5h后过滤,弃去初滤液,备用。
②硝酸盐标准曲线的制备吸取0,0.5,1.0,2.0,3.0,4.0,5.0mL亚硝酸钠标准使用液,分别加入氯化铵缓冲液和乙酸后立即加入5.0mL显色剂,加水至刻度,暗处静置25min,于550nm波长测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③样品测定吸取10.0mL样品处理液,加氯化铵缓冲液和乙酸后立即加入5.0mL显色剂,暗处静置后比色杯(空白管调零)。
④计算式中:X1——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mg/kg;m1——样品质量,g;m2——测定用样液中亚硝酸盐的质量,μg;V1——样品处理液总体积,mL;V2——测定用样液体积,mL。
第六章1、农药残留: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食品中的微量农药,包括农药原体、有毒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
常见种类: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农药、拟除虫菊酯农药2、有机磷农药的中毒机制: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高浓度蓄积,造成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有机磷农药可以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
体内胆碱酯酶的一个重要生理功能是调节体内乙酰胆碱的浓度。
乙酰胆碱则是在生物体内神经传导过程中起重要功能的神经介质。
乙酰胆碱的体内浓度升高时,会破坏正常的生理机制。
体内乙酰胆碱的浓度水平受胆碱酯酶的调节,当乙酰胆碱的浓度升高时,由胆碱酯酶催化分解,使乙酰胆碱浓度保持在一个正常的水平。
有机磷农药进入人体后,抑制了胆碱酯酶的活性,体内乙酰胆碱的浓度就持续升高,造成中毒。
第七章1、兽药残留:是指食品动物用药后,动物性食品中含有的某种兽药的原形或其代谢物以及与兽药有关的杂质的残留。
主要残留的兽药种类:抗生素类、合成抗菌素类、激素药类、驱虫药类。
2、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第十章1、食用油脂的卫生检验过氧化值(POV):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形成的过氧化物含量称为过氧化值。
是油脂酸败的早期指标。
酸价(AV):是指中和1g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KOH的毫克数。
AV是衡量油脂酸败程度的主要指标。
羰基价(CGV):灵敏指标2、肉与肉制品的卫生检验挥发性盐基氮——评价肉类新鲜度3、乳与乳制品的卫生检验(1)鲜乳的感官检验色泽:乳白色或稍带微黄色牛乳呈红色、绿色或显著黄色者不得出售和收购组织状态:呈均匀的流体,无沉淀、凝块及和机械杂质,无粘稠和浓厚现象牛乳中有肉眼可见物或杂质、凝块或絮状沉淀者不得出售和收购气味:具有鲜乳特有的乳香味,无其它任何异味滋味:具有鲜乳特有的醇香味,可口而稍甜,无其他任何异常滋味有畜舍味、苦味、霉味、臭味、涩味和煮沸味以及其他异味者为不合格(2)乳与乳制品中脂肪的测定哥特里-罗紫法(碱性乙醚提取法):原理:利用氨溶液使包裹脂肪球的酪蛋白钙盐成为可溶性的铵盐,使脂肪游离出来, 再用乙醚-石油醚提取出脂肪, 蒸馏去除溶剂后, 残留物即为乳脂肪。
(3)乳与乳制品中酸度的测定牛乳酸度反应新鲜度。
正常新鲜牛乳的酸度为16°T~18°T,高于18度为不新鲜,低于16°T 可怀疑掺水或掺中和剂或乳牛患乳腺炎。
酸牛乳:70°T~110°T4、酒的卫生检验主要卫生问题: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有害物质——如甲醇、杂醇油、醛类、氰化物、有害金属第十二章样品的浸泡检验浸泡检验:是模拟所接触食品的性质,选择适当的溶剂,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内,对食品容器、食具和包装材料(或其原料)进行浸泡,然后对浸泡液中有害物质进行分析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