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妈妈:看孩子,别看钟

合集下载

十本适合妈妈育儿的必读书籍推荐

十本适合妈妈育儿的必读书籍推荐

十本适合妈妈育儿的必读书籍推荐在成为一位妈妈之前,我们一定听说过许多有关育儿知识和技巧的书,但是当我们正在经历这一过程时,我们发现有些书对我们来说非常有用。

毕竟,育儿不是一篇公式,我们需要不断尝试并找出最适合我们的方式。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向你推荐十本适合母亲育儿的必读书籍。

1.《亲密关系》马克·阿库拉这本书非常适合想要为孩子提供一个温暖、安全、亲密关系的妈妈。

在这本书中,作者与读者分享了许多技巧和提示,帮助您在育儿过程中建立更紧密的关系。

他所说的“依附关系”的概念就是关于如何建立与孩子的紧密联系的,结合孩子的亲密感是健康成长的基石,或许比大多数家长们认为的还要重要。

2.《当心吵闹的孩子》阿德尔·法布勒这本书适合那些需要帮助解决孩子行为问题的妈妈。

许多孩子经常做出令人惊讶的行为,或许还会受到家长的不理解,这对孩子来说既困惑又不切实际。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找到为什么孩子会有令人不安的行为、它的来源、如何更有效的与孩子沟通来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

这个技巧对于有时听到孩子的大喊大叫的妈妈们非常有用。

3.《情商》丹尼尔·戈尔曼这本书适合准备为儿童教育坚定基础的妈妈。

在这本书中,作者讲述了情绪和心理学,在工作、家庭、教育等方面都非常重要。

情商是健康和幸福的关键所在,对于妈妈和孩子来说都能够产生很大的影响。

4.《育儿法则》约翰·门乔这本书适合那些想获得育儿技巧和建立行为规则的妈妈。

在这本书中,作者分享了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如何为孩子制定规则和奖惩措施等各种技巧,这些都非常有用。

这些技巧还可以帮助母亲更理性抉择、更健康地管理自己和孩子关系。

5.《饿了就哭》迈克尔·波兰这本书适合那些正在面对过于在乎孩子的问题,担心孩子不适应学校或担心他们没有足够的独立性自立生活的妈妈。

在这本书中,作者讲述了如何培养孩子自信心,如何使他们更成功,同时也讲述了如何让孩子走出舒适区、独立生活的方法。

幼儿园家长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

幼儿园家长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

幼⼉园家长的⼼得体会(精选5篇)幼⼉园家长的⼼得体会(精选5篇)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作⽣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可以通过写⼼得体会的⽅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的这段时间的学习、⼯作⽣活状态。

你想好怎么写⼼得体会了吗?以下是⼩编整理的幼⼉园家长的⼼得体会(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家能够喜欢。

幼⼉园家长的⼼得体会1 周五收到刘⽼师的短信,请家长周末利⽤空余时间写⼀篇育⼉经验。

呵呵,说实在的,收到这个短信,我还是很头疼的,育⼉经验实在不知道有还是没有,也不知道⾃⼰这些年对待孩⼦的教育是否正确。

孩⼦刚出⽣时,⾃⼰是信⼼满满的,觉得⾃⼰肯定可以教育好孩⼦,让孩⼦向⾃⼰想象的那样去发展,也买了很多育⼉的书籍。

但是,有时候会发觉,实际要按照书中所教那样去教育孩⼦,还是有⼀定的难度的,毕竟每个孩⼦是不同的;⽽且育⼉也要家庭成员都要配合这个举动,相信这个理念,家中如果有⼈不配合,那⼀定是难上加难。

茜茜在家⾥是很活泼,好动的孩⼦,喜欢唱歌,跳舞,但是⽐较胆⼩,是个慢热型的孩⼦,所以我提倡尽量带孩⼦多去和外⾯的⼈接触,多带她接触⼤⾃然。

在她两岁前时,根本就是害怕见到陌⽣⼈,见到陌⽣⼈就是死死的抱着妈妈不会松⼿的,正好我们住的附近新开了⼀个早教中⼼——真宝贝,这个早教中⼼周⼆到周⽇每天早上10:00都有⼀个⼩时的亲⼦游戏,由于当时住得近,也可以叫奶奶每天都带她去参加这个亲⾃游戏,刚开始⼀个⽉到⼆个⽉,茜茜都是不会和任何⼈互动的,看到⽼师也会不好意思,会躲起来,但是她还是很喜欢那⾥的氛围,可以玩游戏,还有滑滑梯和波波池可以玩,到了⼆个多⽉,茜茜开始有了变化,⽼师可以带她单独去玩,⽽且会有勇⽓敢坐到⽼师的旁边和⽼师⼀起跳舞,虽然还是⽐较敏感,但是我觉得这对她来说是⼼理上的⼀次挑战,妈妈觉得她已经做得很好了。

幼⼉园家长的⼼得体会2 10⽉10⽇晚,家长们期待的松坪⼭第⼀幼⼉园⼩四班家长会顺利召开,⽼师的精⼼准备和家长的热情参与让我感受很深,受益匪浅。

9篇育儿口播文案4

9篇育儿口播文案4

一、管得越多,孩子越废物两岁起,摔倒了,让孩子自己站起来。

三岁起,让孩子自己吃饭。

四岁起,让孩子自己承担家务。

五岁起,让孩子开始适应自己的单间。

六岁起,让孩子自己定闹钟起床。

八岁起,让孩子有私人空间。

十岁起,让孩子自己学做饭。

18岁后让孩子自己选择生活,婚后不干涉孩子的家庭。

二、经常对孩子说这六句话,孩子会越来越强大1、你可以输,但是不能不努力,就直接放弃。

就算你输了也不会影响我对你的爱2、你不能欺负比你弱小的人。

但是,也不能随便让别人欺负,记住我会使你永远的后盾。

3、不要和别人攀比,要比就和昨天的自己比。

4、你必须学会独立。

因为我会老去,会在未来的一天离开你。

5、跌倒了就站起来,同样的困难不会打倒你两次。

6,每天读一篇历史故事,增长你的谋略智慧,将来会更好地立足于社会。

三、三句话,让孩子不再顶嘴第一句、妈妈,知道你现在很生气,但是,我们不发脾气,你先冷静一下,等会儿,咱们再聊。

第二句妈妈,希望你生气的时候说,我很生气,我很不开心,而不是说你是个坏妈妈,我讨厌你。

第三句告诉妈妈,你现在的想法,我们一起来找最好的办法解决问题。

四、幼儿园坚持这五件事,你的宝宝将会超过99%的小孩1、早睡早起,因为3到6岁是习惯养成的最佳年龄。

2、晚上8点之后不要喝牛奶,不然孩子长不高。

3、回家和孩子一起整理自己的玩具和图书,学会整理的孩子,做事非常有序,而且上小学之后就不用家长在督促了。

4、每天读一册百问百答,只需要10分钟。

边读边指着书上的字。

三年之后,你将会得到一个识字巨大的孩子,而且对理解能力的提高,也是有帮助的。

5、照顾自己。

上幼儿园起家长,要坚持三个不不给孩子喂饭,不抱孩子走路不给孩子洗漱,这个时候,一定要做一个狠心的家长。

五、当孩子哭着不去幼儿园,应该怎么办千万不要只是鼓励说幼儿园有多好,老师和小朋友都很喜欢你之类的话,这只会让他陷入无助。

孩子会想,我明明觉得样样都不好,你怎么就不明白呢?这个时候,其实你需要的是唱一个三部曲。

育儿心得体会15篇

育儿心得体会15篇

育儿心得体会15篇育儿心得体会1大家好,我是xxx的妈妈,很高兴能和大家有这天这种交流机会,首先讲讲我们家的具体状况及成员,爷爷、奶奶、姥爷都在承德县,爸爸在双桥区上班,平时工作比较忙,海弛从小由保姆和我带大,此刻是我和老公接送幼儿园。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生活环境。

从小宝宝与保姆在一齐呆的时间比较长,所以一向以来在吃饭方面比较被动,语言表达潜力差,在对待这些的问题上面我查过很多相关资料,给他买了很多图书和DVD还有点读笔,经常和他聊天,有机会就带他出去旅游,透过我的努力此刻宝宝变成性格外向、活泼开朗,爱表达爱交朋友的小孩。

我认为在宝宝健康成长的过程中,能有好的生活习惯和乐观向上的态度比学到很多知识更重要。

还有重要的一点“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一、培养良好生活习惯,教孩子关心他人(朋友和家人)我培养孩子生活习惯是从两个方面:首先是让孩子有正确的作息时间,按时吃饭睡觉。

其次做家务时让孩子成为其中的一员,比如吃饭的时候他能够给大家发碗筷,平时自己把地弄脏了,自己能主动扫地,玩完玩具了自己能放回原先的位置,当然一个三岁的小孩子只能模仿的去做,不管他做的什么样,只要他用心了,你就要对他竖起大拇指对他说“棒!”此刻的孩子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在智能、体能发展方面比较占优势,但在个性品德方面却是个弱势。

海弛也不例外,家长们都明白,三四岁大的孩子还不懂得什么叫“无私”,什么叫“慷慨”。

作为父母的我们要教会孩子去替别人想关心他人,家教对孩子影响是相当大的,例如:1、每次我带他去楼下玩都会带很多的小零食和玩具和邻居家的小朋友分享,把他小时候用的玩具拿出来让他自愿的送给弟弟妹妹,在小朋友和弟弟妹妹谢谢他的时候他的心里也会很开心很有成就感。

2、带他去亲戚朋友家串门,每次去都让他选给买点什么好的,选好了带去,大家都夸他真乖,等下次在去别人家他就会很主动的给买礼物或者水果。

3、家人生病了,让他按时监督吃药和量体温,他会很认真负责的完成任务。

育儿教育心得10篇

育儿教育心得10篇

关于育儿教育心得10篇关于育儿教育心得10篇关于育儿教育心得10篇1 孩子的教育,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有一肚子话要说,虽然家庭情况不同,教育方式也各有千秋,但目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快乐乐地安康成长。

作为父母,我们终究应该怎么教育孩子?我曾经为此买了很多的书,买了很多的光盘,请教了许多同事……孩子一天天长大,成绩也渐趋稳定,可是我心里仍然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非常必要的,它应该表达在生活的细节中。

我们家每个人都有爱看书的习惯,孩子小的时候早早开发锻炼他的识字才能,为他今后的学习打下了非常好的根底。

孩子大一点后,我们就帮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让他每天都抽出一点时间来看书。

在我们家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一家三口人各自捧着自己的书在看。

而且,只要有时机就从书店买各种图书给他阅读,“六一”儿童节、春节的礼物都是各类的有趣的或者有益的书籍。

时间长了,孩子喜欢上了读书。

也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

对学习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从孩子上学起,我就注意培养他学习习惯,每天回家后先完成老师留下的作业。

学新课之前,先预习一下后面的内容。

及时同他的老师沟通,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家庭生活中,时时处处注意习惯的养成,玩过的玩具要拾掇好,晚上睡前洗脸刷牙等等,有时候,孩子想偷懒,就给他讲讲道理,并且告诉他,那样是不可以的。

渐渐他就认可了这种行为,习惯也就自然而然的养成了。

教育孩子,我们这一代父母是需要学习的,需要学习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我以前心里一直不踏实,就是我感觉自己内心没有建立一个稳定的可信赖的整体价值体系来教育孩子,这一段时间在断断续续对传统启蒙经典的接触过程中,一边反省自身的行为道德标准,一边省思孩子成长的种.种表现,我感觉自己找到了教育孩子的线索和方向,我需要跟孩子共同在学习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成长。

不要给孩子定太高的要求,给他一点自由开展的空间,在其中观察孩子的长处和缺乏,再施加引导。

我想我们都是做过孩子的,应该知道孩子喜欢什么,过多的说教,都不如用自己的行为来引导孩子的效果来的好。

家长育儿心得(精选10篇)完整版

家长育儿心得(精选10篇)完整版

《家长育儿心得》家长育儿心得(一):家长育儿心得体会1、要先培养孩子良好的时间观念。

家长在空余时间能够和孩子共同制定一张时间表,用来督促孩子按时起床、睡觉、完成家庭作业等活动。

使孩子逐步学会在时间的约束下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行为。

2、要培养孩子的职责感。

职责感是一个人自己的言行、承诺持认真负责、用心主动的态度而产生的情绪体现。

长久会成为一种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能够有效地提高孩子学习用心性;推荐先从简单的整理玩具、做家务入手,孩子在主动去做,甚至做的不错时要寄语即使夸奖或是奖励,使孩子有自豪感和被尊重感。

3、要锻炼孩子的毅力和意志,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平日生活中不要太照顾孩子,包办的过多。

在带动脑筋的时候让孩子自己去想,孩子能做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去做。

家长育儿心得(二):我是大班董欣萌的妈妈,此刻我把我的心得和大家分享。

作为家长首先要经常与老师沟通,因为孩子一整天都在学校,老师付出的最多,也最了解孩子,与老师经常沟通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况,能够更快的让孩子改掉不良的行为习惯,小孩子是最没有耐性的和坚持力的,需要老师和家长经常的督促。

其次家长要和孩子交朋友,有时间时陪她玩她愿意玩的游戏。

玩的时候你能够问她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这样能够明白孩子是怎样想的。

遇到事情时和她商量,与她交心,教她把事情换位思考一下,自己是什么情绪,什么感受,交孩子有一颗善良和理解的心,如果孩子与其他的小朋友玩玩突然就不高兴了,也不愿意说是什么原因,能够先放一下,把话题转移,过一会在问,她就会说,这时你要帮她分析让孩子变的大度些,在一齐玩是件开心的事不要计较小小的过失,谁都不是有意的,是自己孩子的错时要让她主动去道歉。

当孩子提出无理要求时,要说明原因,讲道理,分析这要求对她来说好的影响有多大,坏的影响有多大,让她自己比较一下。

虽说孩子的心里不高兴但基本上都会主动放下。

如果孩子同样的错误出现了两次以上,就要提醒她这件事情不就应出错的。

德华带娃的文案

德华带娃的文案

德华带娃的文案1.德华带娃,爱如山海2.看德华扶着娃走,一颦一笑,尽显家的温暖3.德华带着娃去公园,微笑中透着幸福4.娃在德华怀里,如同宝贝一般5.德华带娃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如此细腻6.看德华给娃讲故事,如“闪闪的红星”般闪闪发光7.德华在娃的成长路上是最坚强的后盾8.德华对娃的爱,如同阳光般温暖9.德华带着娃去看世界,看风景看风花雪月10.德华带娃的方式,让人心生敬意11.德华带娃,只为给娃最好的生活12.德华的眼神里充满了对娃的期盼和关爱13.德华带着娃上学,是天下最幸福的人14.德华的微笑是娃最好的礼物15.德华带娃去旅行,是一种幸福的体验16.德华是娃最亲近的伙伴,是娃最坚强的靠山17.德华的陪伴是娃成长路上最美的风景18.德华带着娃去闯荡天涯,只为给娃更开阔的世界19.德华是娃生命中最重要的人20.德华带着娃迎接每一天的阳光,迎接每一个未知的挑战21.小宝贝今天学会了叠被子,收获了开心的笑容22.看着宝宝吃着自己做的饭菜,心满意足23.带着宝宝去公园玩耍,一身汗水满足的笑容24.抱着宝贝睡觉,感受到无比的幸福25.教宝宝认字,看着他一个个认认真真的模样26.陪着孩子画画,看到宝贝天马行空的想象力27.带着孩子去游乐园,享受快乐时光28.看着宝宝一天天长大,心情无比激动29.宝宝的第一次读书会,感受到他的进步和成长30.和孩子一起做手工,感受到亲子的温馨31.带着宝宝去滑冰,快乐的时光让人难忘32.陪着宝贝学游泳,看着他一个个的动作33.看着宝宝穿上自己织的毛衣,开心的笑容34.教宝宝骑自行车,看着他一个人骑行的样子35.带着孩子去动物园,看着他开心的模样36.和宝贝一起做饭,一家人其乐融融37.看着宝宝主动去帮助别人,感到骄傲38.带着孩子去野餐,享受户外的清新空气39.宝宝的成绩进步了,看着他开心的样子40.陪着孩子去看电影,享受亲子时光41.带娃不是抱胶囊,是抱雷霆战车!42.早知带娃这么辛苦,当初应该背叛微信公众号。

育儿的心得(15篇)

育儿的心得(15篇)

关于育儿的心得(15篇)关于育儿的心得(15篇)关于育儿的心得1 如今的孩子大局部都是独生子女,为人父母都有一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家里人人都宠得爱不释手,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不过也出现孩子越来越难管的现象,用软的不行,用硬的也不行,相信很多家长都有一样的体会。

把我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一、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决定命运,好的习惯可以成就孩子的一生。

1、不必强求让孩子学很多知识,比方会写多少个字啊,会多少数学、英语,这些都会导致以后不认真听讲的后果。

目前最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注意力(如讲礼貌、拾掇自己的学惯用品,送他一个小闹钟,每天按时作息等)。

2、孩子能自己做的事家长尽量不要包办,让孩子自己多动手,有利于孩子心智的成长。

让孩子从小养成自己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3、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孩子,比方孩子在学习(看书、画画、拼图等)的时候,假如家长有时间就要陪孩子一块儿,孩子在学习,家长在旁边可以看书,这样可以影响孩子爱学习的习惯。

二、让孩子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人与人沟通的才能。

能发现别人的优点,可以使孩子从别人身上学到很多的优点,学会和别人沟通可以使当孩子遇到困难及需要帮助的时候能主动的去找教师或其别人沟通、交流,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进步自己、帮助自己。

三、让孩子学会爱父母,爱别人。

爱是可以互相传递的,爱是需要说出来的,我爱你爸爸,我爱你妈妈,我爱你绿草,我爱你红花,就象《智慧树》里唱的,从爱家人到爱身边的朋友、自然、社会。

这是多好的人生观啊,充满爱的人生一定是幸福的。

四、让孩子学会适应环境,增强适应环境的才能。

1、帮助孩子开展友谊2、对孩子的交友抱自然的态度3、给孩子创造游戏的时机五、多鼓励孩子,帮孩子树立自信心。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平时多鼓励孩子,帮孩子树立自信心,知心姐姐卢琴著的《告诉孩子你真棒》在培养孩子方面有很好的观点和做法,假设有时机,请大家借鉴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育儿妈妈:看孩子,别看钟
某天在朋友家书架子上发现一本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出版的《赤脚医生手册》,页面已经发黄,这在今天可是希奇物品。

翻到生孩子那一章,看到章末有关母乳喂养写着这样寥寥几句话:“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开始喂母乳,每4小时喂一次,两次喂养中间可以喂糖水。


看见这样的过时信息,不禁哑然失笑。

不过,就平时经常听到的有关母乳喂养的问题而言,其实在21世纪的今天,还是有不少人糊涂地信守着这种陈旧观念,就是给孩子喂奶要按时按点喂。

总有人问我,“我应该多长时间喂一次?每次要喂多久?”
“看孩子,别看钟”(watch the baby, not the c·ock),这是国际母乳会的一句著名格言,就是说,母乳要按需喂养,而不是按时喂养。

“母乳喂养不是一场数学演算,”西尔斯医生在《育婴手册》里说。

“小宝宝们和有哺乳经验的妈妈们可都没有写过任何严格的规则。


那这样的传统观念是从哪里来的呢?其实是把喂奶粉的经验套用在母乳上了。

但是母乳喂养迥异于奶粉喂养,其中包括以下这几个原因:
- 婴儿出生伊始的头几个星期里,母婴之间要建立起恰如其分的喂养方式,婴儿要以频繁的吸吮来刺激母亲的乳汁分泌。

宝宝吃的越频繁,乳汁分泌量越旺盛。

而且在大约三个星期和六个星期左
右,婴儿会经历“猛长期”,需要的养料比平常多,也会通过频繁吸吮来提高母乳的分泌量。

这是大自然安排好的供需关系,因此母亲要在婴儿需要时喂奶。

- 每一个婴儿都有其天生的独特性格,首先就表现在吃奶方式上。

有的婴儿吃的又快又猛,吃饱后可以等待两三个小时再吃下一顿。

有的孩子却吃得温柔缓慢,一顿奶要吃上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有时还会吃着吃着就睡着了,过一会儿醒来又要吃。

而且大多数婴儿在吃饱肚子后还会在奶头上耽搁一阵,获得娱乐性吸吮。

新生儿的胃口也随时有所变化,有时吃的多,有时需要的少。

每一位妈妈的乳汁都是为自己宝宝的独特性而设计的,根据宝宝不同的需要情况,每一次喂奶时,乳汁的分泌量、浓度和成分都有所调节。

因此哺乳的妈妈要按照自己孩子的需要来喂奶。

但是奶粉却千篇一律,其中含有数倍于母乳的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新生儿不成熟的消化系统无法完全承受。

由于无法根据个性安排奶粉量,人工喂养就需要人为地制造一个固定的时间表,以防过饱或消化不良。

- 母乳较奶粉更容易消化和吸收,母乳喂养的宝宝需要喂食的次数也自然多一些。

作为新手妈妈,最好做好思想准备,你的宝宝在最初几个星期里,基本上要平均每两个小时吃一次奶,或者是在24小时阶段内吃10到12次奶。

一般三个月之后,乳汁分泌量达到孩子的要求,在按需喂养的基础上,母婴之间建立起令双方满意的喂养关系,孩子
也会接受频繁吃奶之外的安抚方式。

至于多长时间喂一次、每次喂多久这样的疑问就不会再出现了。

其实就象一位母亲的著名言论所说的那样,“成功地分泌乳汁是每一位女人女性气质的自然表现,她不需要计算给孩子喂奶的次数,就象她不需要计算亲吻孩子的次数一样。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