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工作实施方案

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工作实施方案

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工作实施方案城乡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是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切入点,对于改善卫生服务公平性和转变卫生服务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我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部署要求,为进一步做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工作,圆满完成今年我中心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建档达到80%的任务,结合我中心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规范管理,务求实效。

在不断提高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的同时,规范健康档案的管理和有效利用,实现对城乡居民健康的动态和连续管理,发挥健康档案在维护和增进城乡居民健康中的作用。

二、成立领导小组组长:吴作请(中心书记)副组长:倪莉(中心主任)成员:丁红梅(中心副主任)刘慧莉(中心护士长)张旭 (团结站站长)张博(丽园站站长)张雯雯(建设站站长)张成军(文化站站长)邱一波(教育站站长)领导小组负责全中心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工作的组织领导,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价。

领导小组下设行政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中心办公室。

三、工作目标逐步为城镇居民建立电子档案,到2012年我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80%,以后每年按照上级要求递增,直至在辖区范围内建立起覆盖居民的、符合实际的、统一、科学、规范的健康档案建立、使用和管理制度。

为居民提供连续、综合、适宜、经济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优先为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慢性病人等重点人群建立健康档案。

四、工作要求(一)构建信息平台。

(二)建立健康档案。

坚持居民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的原则,通过周期性健康体检、日常医疗卫生服务、入户调查等多种形式,获取居民健康基本信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三)规范使用管理。

指定人员负责健康档案的管理。

在居民复诊或接受随访过程中,及时记录、补充、更新和完善相关信息,并定期进行整理、核查,掌握辖区内居民的动态健康状况。

采取相应的适宜技术和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等服务。

居民健康档案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

居民健康档案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

小溪镇卫生院2012年基本公共卫生居民健康档案项目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是一项关系农村卫生事业良好发展、惠及广大农村居民群众健康的基本性工作。

根据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卫生部《关于规范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居民健康管理规范》 2012 年底建册率达到 80% ,为完成任务特制定,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2012 年 12 底前,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工作要覆盖全镇,建档率达到居民人数的80%。

在此基础上,积极应用健康档案,探索卫生服务模式创新、深化卫生服务内容,力争为农村居民提供连续、综合、适宜的经济有效有医,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

二、工作原则1、领导小组负责建档工作的领导与管理,负责制定实施方案与经费管理、监测检查、目标完成考核等。

领导小组:组长:刘峰副组长:吴崇明高鸿喜成员:郭茂武、蒋进、马毅、张莉、李华军2、以建立档案框架、体系、工作机制为近期目标工作原则。

以个人基本情况、生活方式问卷、以一般性体检为主。

3、以居民为主,建案对象重点人群优先。

为了提高建立健康档案的工作效率和应用水平,主要以参加农合居民为基础建案,根据既往工作采集积累的数据和经验,优先为老年人、儿童以及慢病等重点人群建档4、建立健康档案必须保证内容真实、体检项目完整、电子录入及时、完整三、实施方案1、进行档案管理技术培训,对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乡村医生进行档案管理技术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健康档案的政策、档案管理方法、体检项目、体检规范、纸质档案填写规范、电子录入等。

2、对本镇2012年需完成任务数进行任务分解,把健康档案任务按月份分解给本院职工及10个村卫生室。

调动全员职工及村卫生室人员参与工作。

3、加强对建立健康档案的督导,对已经建立的居民健康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专项督导,保证我镇居民健康档案的真实性在100%。

4、加强电子录入管理,保证电子录入的完整,及时。

社区卫生居民健康档案工作计划5篇

社区卫生居民健康档案工作计划5篇

社区卫生居民健康档案工作计划5篇社区卫生居民健康档案工作计划(篇1)根据__联合印发《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实施意见》。

以及项目办的`要求,从今年起,到,我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全省得到普及。

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机制基本完善,重大疾病和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我乡根据各项任务的实施方案制定计划如下: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为重点,在自愿的基础上,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主要信息包括居民基本信息、主要健康问题及卫生服务记录等;健康档案要及时更新,并积极推进健康档案电子化管理。

2、健康教育。

针对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优生优育及辖区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向城乡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定期更新内容,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

3、预防接种。

为适龄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接种,包括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钩体疫苗;发现、报告预防接种中的疑似异常反应,并协助调查处理。

4、传染病防治。

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参与现场疫点处理;开展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配合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非住院结核病人、艾滋病病人进行治疗管理。

5、儿童保健。

为0—36个月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

新生儿访视至少2次,儿童保健1岁以内至少4次,第2年和第3年每年至少2次。

进行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开展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意外伤害预防、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6、孕产妇保健。

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开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

健康档案工作方案范文

健康档案工作方案范文

健康档案工作方案范文健康档案工作方案范文健康档案工作方案范文1以提高全乡人民健康水平为目标,突出抓好基本公共卫生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努力完成上级交给的工作任务,特制定本工作方案:一、上年度存在问题1、居民健康档案电子档与纸质档案不能同步;2、个别村健康体检表未能准时录入电子档;3、居民健康档案未得到很好的利用,部分档案成了死档,失去了建档的意义;二、年度工作目标1、建立统一、科学、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实现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100%。

以健康档案为载体,为全体居民供应连续、综合、适宜、经济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2、全部村优先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产妇、0-6 岁儿童等人群免费查体,重点人群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率大于95%,其它一般人群大于 90%。

3、年内 65 岁以上老年人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规范建档率达100%。

全部建档人群电子档案录入率100%;健康档案真实率达 100%;电子化健康档案合格率达 99% 以上,健康档案使用率 50%;健康档案准时更新维护达到 80%以上。

三、主要工作内容1、完善纸质与电子档案的统一,做到全都;2、完善各村未建档人群的建档工作,卫生院和各卫生室人员通过日常门诊、疾病筛查健康体检服务,医务人员网络化服务等途径,采集没有建档人员的信息,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为他们建立避民健康档案,并依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填写记录,录入电子档。

3、完善档案使用。

卫生院或村卫生室在为居民诊疗时,医护人员从区域信息网调取个人健康档案,由接诊医生依据居民健康状况准时更新补充档案相关内容,假如该居民未建立健康档案,接诊医生应立刻为其建立一份完整的档案,交档案室归档。

在居民外出就诊、住院、轸诊等记录,不定期的准时将资料录入系统,保持资料的连续性,全部服务记录统一装入个人健康档案。

4、对死亡、外出、迁出的人员健康档案准时整理登记。

展望将来,前景无限奇妙。

但工作任务是繁重的,兴奋精神,与时俱进,扎实工作,让我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成果。

《公共卫生服务领导小组、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工作计划》

《公共卫生服务领导小组、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工作计划》

《公共卫生服务领导小组、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工作计划》一、前言为了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促进居民健康档案的完善与更新,特制定本《公共卫生服务领导小组、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成立公共卫生服务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

2. 完善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建设,实现数据共享和动态管理。

3. 提高居民健康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促进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4. 加强居民健康档案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

三、工作计划1. 成立公共卫生服务领导小组设立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

召开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2. 完善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建设制定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加强与医疗卫生机构的合作,实现数据共享和动态管理。

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确保数据安全可靠。

3. 提高居民健康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制定居民健康档案填写规范,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开展健康档案质控工作,定期对档案进行抽查和评估。

对不符合要求的档案进行整改和完善,提高档案质量。

4. 加强居民健康档案的宣传和推广制定健康档案宣传推广计划,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开展宣传活动。

加强与媒体的合作,提高公众对居民健康档案的认知度和关注度。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

四、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落实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工作合力。

定期对工作进展进行督导和考核,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2.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能力定期开展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鼓励医务人员参加学术交流和进修学习,提升服务能力。

建立激励机制,吸引优秀人才投身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3. 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工作质量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完善,确保工作质量。

红旗社区卫生服务站城乡居民健康档案提升实施方案

红旗社区卫生服务站城乡居民健康档案提升实施方案

红旗小区卫生服务站城镇居民健康档案提高实行方案建立城镇居民健康档案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旳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增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居民健康档案旳规范化管理,切实做好居民健康档案提高年活动,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规定,将建立、使用和管理居民健康档案作为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旳重要举措,创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模式,完善服务功能,逐渐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旳目旳。

二、工作目旳(一)总体目旳在已建立旳电子健康档案旳基础上,逐渐完善、增补档案,为城镇居民建立统一、科学和规范旳健康档案,并以健康档案为载体,为居民提供持续、综合、实用、经济有效旳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

不停创新服务模式,深化服务内容,全面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二)年度目旳以60岁以上老年人、妇女、小朋友、慢性病及精神病人为重点人群,以住宅小区为单位,重点人群档率到达95%以上,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到达40%以上;同步所有健康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

三、工作范围和内容(一)工作范围红旗小区卫生服务站对接旳湖源巷西小区、湖源巷小区。

(二)工作内容1、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原则旳规定,统一建立湖源巷西小区、湖源巷小区城镇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实行规范化管理。

2、对重点管理人群(包括60岁以上老人、0—36个月小朋友、孕产妇、防止接种旳重点人群、高血压病人、Ⅱ型糖尿病病人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对应旳健康档案,并实行动态管理。

(三)建档方式1、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由中心内部职工构成建档小组,组织医务人员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其重要健康问题和卫生服务需要填写对应记录。

同步为服务对象填写并发放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

2、辖区居民到红旗小区卫生服务站接受服务时,由医务人员负责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其重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状况填写对应记录。

3、将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填写旳健康档案有关登记表单,分类摆放,同步专人负责输入电子健康档案系统。

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方案

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方案

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是有较强导向性的粗线条的工作筹划。

在一个项目被提出时,我们需要先准备多份工作方案以供上级参考,你所见过的工作方案应该是什么样的?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为全区农村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制度是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的重要举措,居民健康档案是居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体现,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有效工具,是各级政府制定卫生政策的参考依据。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xx—20XX年)的通知》(国发〔20xx〕1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xx年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函〔20xx〕75号)和《卫生部、财政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卫妇社发〔20xx〕70号)等有关文件提出的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相关工作任务,现就建立全区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制定以下工作方案:一、工作目标以镇(街道)为单位,按照《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规范(20xx版)》的`内容要求,到20xx年底,建立健康档案的农业人口数不低于辖区农业人口数的95%,到20xx年建档率达到98%以上。

同时把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慢性病人等重点人群健康档案建立作为工作重点。

二、基本原则(一)政策引导,居民自愿。

在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加强宣传,引导农村居民积极参与建档。

(二)重点突出,循序渐进。

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产妇、0-3岁儿童等为重点,逐步扩展到全人群。

大学排名(三)规范建档,有效使用。

规范健康档案的建立、使用和管理,保证健康信息的连续性,并逐步实现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化。

(四)资源整合,信息共享。

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充分利用辖区相关资源,共建、共享农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

三、健康档案的建立、管理和使用(一)建立健康档案。

2024年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计划范文(五篇)

2024年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计划范文(五篇)

2024年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计划范文一、工作目标1.建立统一、科学、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实现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信息化。

2.以健康档案为载体,为城乡局面提供联系、综合、适宜、经济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二、主要任务(一)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1.健康档案内容。

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记录、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和其它卫生服务记录。

2.建档工作方式。

通过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日常门诊、健康体检服务、医务人员入户调查等多途径的信息采集方式,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为辖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3.确定建档对象。

以孕产妇,0-____岁儿童、老年人群、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等慢性病人群为重点,逐步为全体居民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

4.填写档案表单,发放信息卡。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____版)》填写要求,填写居民基本信息,记录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并发放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详细说明用途与保管要求。

初次建档,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表、信息卡。

要求记录内容齐全完整、真实准确、书写规范,基础内容无缺失。

儿童保健科室医务人员在新生儿访视时建立0-____岁儿童健康管理和预防接种服务专项档案;妇产科或妇女保健科医护人员在早孕诊断确认后建立孕产妇保健服务专项档案;医疗技术人员填写初建健康档案个人基本信息、实施健康体检并填写体检表。

5.表单记录归档。

健康档案相关记录表单装入居民健康档案袋,农村可以家庭为单位,统一存放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

负责建立健康档案的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定期向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送已建立的健康档案,以便归档。

按照自治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实施步骤和要求,及时将有关信息录入电子健康档案。

(二)健康档案使用与居民健康管理1.健康档案记录补充更新。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要在居民复诊、医护人员入户服务时,调取、查阅健康档案,由接诊医生或入户服务的人员根据居民健康状况,及时更新、补充健康档案相应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实施方案
一、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重
视程度不断增加。

健康档案作为居民健康管理的基础工作,对于保
障居民的健康权益、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
建立健全的居民健康档案实施方案,对于推动健康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便捷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立健康档案的目的
1. 为居民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务,促进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2. 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3. 为政府部门提供可靠的健康数据支撑,为决策提供依据。

三、建立健康档案的内容
1. 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等。

2. 健康体检信息: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脂等生理指标。

3. 疾病诊断信息:包括已确诊的疾病名称、就诊医院、用药情况等。

4. 健康生活方式:包括饮食习惯、运动情况、吸烟饮酒情况等。

5. 其他健康相关信息:包括过敏史、遗传病史等。

四、建立健康档案的实施步骤
1. 制定健康档案建立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

2. 建立健康档案建立工作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工作内容。

3. 开展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宣传工作,提高居民参与意识和配合度。

4. 开展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培训工作,提高基层卫生服务人员的工作
技能。

5. 开展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工作,确保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6. 建立健康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档案的保密性和可追溯性。

五、建立健康档案的保障措施
1. 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康档案电子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和互
联互通。

2. 建立健康档案信息安全保障机制,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和可靠性。

3. 完善健康档案管理制度,规范档案的建立、使用和销毁流程。

4. 加强健康档案数据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
以解决。

六、建立健康档案的效果评估
1. 对建立健康档案工作的全面评估,包括建档率、档案信息完整性、档案数据准确性等指标。

2. 对健康档案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健康管理服务效果、基层
卫生服务质量提升等指标。

3. 对健康档案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包括档案保密性、可追溯性等指标。

七、总结
建立健康档案是推动健康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加全面、科学的健康管理服务,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质量,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各级卫生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推动健康档案建立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