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粤教版
粤教粤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2021

粤教粤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2021.4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身边的植物植物可以按照生长环境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而按照茎的特点,植物可以分为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和藤本植物。
乔木是高大的植物,如XXX和银杏,它们都有明显坚硬的主干。
XXX的树皮呈灰色,叶子长椭圆形,两面网状叶脉明显;银杏的树皮灰褐色,有裂纹,比较粗糙,叶柄细长,扇形,落叶前变黄。
其他乔木包括荔枝树、苹果树、凤凰树、榕树和芒果树。
灌木通常比较矮小,枝条丛生,没有明显的主杆,如月季和茉莉。
月季是直立灌木,小枝粗壮,有刺,四季开花,花朵较大,有深浓郁的香气;而茉莉也是直立灌木,小枝圆柱形,叶片较薄,叶脉明显微凸起,花朵较小,花冠白色,极香。
其他灌木包括栀子、桂花树、簕杜鹃、大红花、XXX、假连翘和九里香。
草本植物的植株比较低矮,通常具有质地柔软的草质茎,如酢浆草和狗尾草。
其他草本植物包括叶下珠、苜宿草、含羞草、蟋蟀草、睡莲和凤眼莲。
藤本植物像葡萄和爬墙虎都长着细长的藤。
这类植物自身不能直立生长,而要缠绕在其他物体上,或者借助卷须、吸盘等攀附在其他物体上生长。
其他藤本植物包括碗豆和牵牛花。
睡莲和荷花都是比较常见的草本植物。
它们具有特殊的通气组织,如气孔和导管等中空组织,叶子面积较大,有丰富的叶脉组织。
为了适应本地生长条件,植物园常见植物分区种植。
有的按照植物所需的环境分区,如水生植物区、荫生植物区、沙生植物区、温室植物区等;按照植物的形态分区,如乔木区、藤本植物区;按照植物的用途分区,如经济植物分区、药用植物分区等。
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动物的需求为了生长和运动,动物需要不断地摄取食物,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以满足运动生存所需的六大营养,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分和无机盐。
动物可以按照食性分为植物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食动物。
植物性动物主要以植物为食,如蝗虫、黏虫、蚜虫、草鱼、鸽、鹦鹉、牛、马、羊和兔等。
肉食性动物主要以其他动物为食,如蜻蜓、螳螂、龙虱、鲨鱼、带鱼、青鱼、燕、鹰、鸬鹚、狮、虎、豹、狼等。
小学科学粤教版四年级下册全册单元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光第一课光的传播1、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2、小孔成像现象:烛焰上部发的光沿直线通过小孔,照在白纸的下部;烛焰下部发出的光,通过小孔,照在白纸的上部,所以在白纸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因为: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第二课镜子1、镜子可以反射光。
2、镜子的应用:汽车的后视镜、医用额镜、投影仪的反射镜、潜艇的潜望镜、日常生活中的梳妆镜……3、镜子大致上可分为(平面)镜、(凹面)镜和(凸面) 镜三种,平面镜是一般的镜子,具有“换向”的作用,凸面镜有如龟壳一般,镜面是凸出的圆弧形,除了可反射外,还具有散光的作用。
凹面镜有聚合的作用。
4、常用的镜子作用:(1)最原始的功能,由光的发射原理来映出镜子前人或物的样子。
(2)聚光取火。
(3)在墙上挂面大镜子,依靠镜子的反射原理,可从视觉上增加房间的通透性,拓宽人的视觉范围,从而起到缓解压力的作用。
在镜子能够反射到的地方摆放绿色植物,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缓解视觉疲劳。
(4)防跟踪,把小镜子握在手心可以看后方。
第三课彩虹1、自然界中,彩虹的出现与(阳光)和空气中(微小的水滴)有关。
2、彩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是太阳光穿透雨的颗粒时形成的。
彩虹原本光是笔直行进的,但它也具有一旦进入水中就会折射的性质。
因此太阳光在通过雨的颗粒时就会折射。
此时,由于光折射的角度因颜色而各异,所以七种颜色会以各自不同的角度折射。
所以七种颜色会很漂亮地排列起来。
这就是形成彩虹的原理。
3、因为彩虹呈现于与太阳方向相反的天空,所以想在雨后看彩虹时要(背对)着太阳。
4、彩虹的七彩颜色的说法,中国最普遍的说法是(从外至内):红、橙、黄、绿、青、蓝、紫。
西方的说法是:红、橙、黄、绿、蓝、靛、紫,源于科学家牛顿分解七原色后取的名字。
确切的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5、一般在雨后能见到彩虹。
第四课光与生活1、没有光,世界将是一片黑暗。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
粤教粤科版 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2019粤教粤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一、填空题1、白兰和银杏属于_乔木_,月季和茉莉属于_灌木_。
2、酢浆草和狗尾草属于_草木_植物,葡萄和爬墙虎属于_藤本_植物。
3、睡莲和荷花属于_水生_植物。
4、地球上植物的种类繁多,_植物园_就是“植物的博物馆”。
5、为了使各种植物适应本地生长条件,_植物园_常常将植物分区种植。
6、植物园除了制作植物标识牌外,还会为植物制作__知识展板_。
7、按照植物的用途分,植物园里的分区有_经济植物区_和_药用植物区_等。
8、乔木的特点是植株_高大_,有明显而坚硬的_主干_。
9、睡莲和荷花都有适应水生_环境的特点。
10、在自然界中,生长着许多特殊形态的植物,如长着奇特捕虫笼的_猪笼草_,长着跟石头一样真假难辨的_生石花_等。
11、动物的生存依赖于_食物_,但_食物_的来源和种类并不相同。
12、青蛙等动物的消化系统由_消化道_和_消化腺_两大部分组成。
13、_ 水__是不需要消化就能被动物所吸收。
14、动物通过_呼吸_来获取氧气,维持身体的需要。
15、血液流动的动力由跳动的_心脏_来提供。
16、动物的一些活动是通过_运动_器官来完成的。
17、鱼是用_腮_来呼吸的,而鲸鱼是通过__肺_来呼吸的。
18、_消化系统_的主要机能是消化分解食物并从中摄取营养物质。
19、动物的运动器官不同,有的有__翅膀_,能在天上飞翔;有的有_鳍__或__噗_,能在水中游泳;有的有__足__,能在地上行走、跳跃或奔跑。
20、要判断物体是否_运动_,先要选择其他物体作参照。
21、人们用速度的大小来描述物体运动的_快慢_。
2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会受到_摩擦力_的影响。
23、_测力计_是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力的单位是_牛顿__。
24、古时候,人们就学会了_风力_为帆船航行提供动力。
25、物体的运动有多种方式,例如滑动、_滚动_、转动、__振动_等。
26、选择不同的_参照物_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结论是不同的。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小学四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动物的世界- 动物的特征:动物是有生命的,能够呼吸、运动、繁殖等。
- 动物的分类:动物可以根据不同的特征和生活性来进行分类,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鱼类和昆虫等。
- 动物的饮食: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饮食性,如食肉动物、食草动物和杂食动物等。
- 动物的栖息地:不同的动物有适合它们生活的栖息地,如陆地、水中、空中和树上等。
第二单元:植物的世界- 植物的特征:植物是有生命的,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水分和营养等。
- 植物的分类:植物可以根据不同的特征和生长性来进行分类,如草本植物、木本植物、水生植物和食虫植物等。
- 植物的繁殖:植物可以通过种子、茎、根和叶等方式进行繁殖。
- 植物的生长条件:植物需要适合它们生长的环境条件,如充足的阳光、适量的水分和土壤等。
第三单元:生物的生活和健康- 健康的重要性:保持健康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要求,需要正确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良好的卫生惯等。
- 食物对身体的作用:食物是人类生活所必需的,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有助于生长发育和维持健康。
- 卫生惯:良好的卫生惯可以预防疾病的传播,如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正确处理垃圾等。
- 季节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季节的变化会影响生物的生活,如冬天的寒冷对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发育有影响。
第四单元:物体与材料- 物体的性质:物体可以根据不同的性质进行分类,如颜色、形状、硬度、透明度和导电性等。
- 物体的用途:不同的物体具有不同的用途,如工具、材料和玩具等。
- 物体的变化:物体可以经历不同的变化,如大小变化、形状变化和状态变化等。
- 材料的选择:在使用材料时,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适合的材料,如金属、塑料和纸张等。
第五单元:力与运动- 力的作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如推动和拉动物体,使物体运动或停止运动。
- 运动的形式:物体的运动可以表现为直线运动和圆周运动等不同形式。
- 力对运动的影响: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了物体的运动方式,如物体受到的力越大,速度和加速度就越大。
粤教粤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粤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知识点

粤教粤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粤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知识点小学下册四年级科学练卷班别。
姓名。
学号:第一单元:身边的植物1.XXX和银杏都是高大的乔木,它们有明显且坚硬的主干。
2.乔木是指树身高大的树木,具有独立的主干,能明显区分其树干和树冠。
3.XXX的叶子两面网状脉均很明显,银杏的叶子像扇子。
4.灌木的特征是植株通常比较矮小,枝条丛生,没有明显的主干。
5.月季、茉莉、桂花、杜鹃、黄榕、大红花、假连翘和九里香都是灌木。
6.酢浆草和狗尾草属于草本植物。
它们的植株比较低矮,通常具有质地柔软的草质茎。
7.叶下珠、非洲蟛蜞菊、蔓花生、黄鹌菜也属于草本植物。
8.藤本植物长着细长的藤,自身不能直立生长,而要缠绕在其他物体上,或借助卷须、吸盘等攀附在其他物体上生长。
9.葡萄和爬墙虎是常见的绿化植物,葡萄藤常常攀缘在架子上生长,而爬墙虎则攀缘在墙上生长。
10.豌豆、牵牛花和茑萝也属于藤本植物。
11.睡莲和荷花是比较常见的水生植物,它们有特殊的通气组织,如莲藕的气孔和叶柄上的导管等中空组织,叶面积通常比较大,有较丰富的叶脉组织,根系发育较弱。
第二单元:动物的需求1.动物会通过各种方式来摄取食物,以满足自身的需要。
2.在自然界中,各种动物对事物的需求不同,它们摄取食物的方式也不同。
3.动物从食物中能获得动物生存所需要的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脂肪、水分和无机盐。
4.由于生长、运动和维持体温等生理需求,动物需要不断地摄取食物,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5.动物的生存依赖于食物,但食物的来源和种类并不相同。
6.根据动物的食性(就是吃什么)来分类:(1)植食性动物:有的动物只以植物为食,它们是植食性动物;(2)肉食性动物:有的动物主要以其他动物为食,它们是肉食性动物;(3)杂食性动物:还有的动物既吃植物也吃其他动物,它们是杂食性动物。
7.动物摄取食物后,会在体内消化并吸收营养物质。
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形成粪便,被排出体外。
8.动物的体内有专门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器官。
最新(粤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提纲

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提纲1 光的传播1、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蜡烛的光通过小孔后会在屏幕上形成一个倒像,这种现象叫小孔成像。
3、用管子看光、光线打靶、小孔成像都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照相机的原理是小孔成像。
2镜子1、镜子能反射光。
潜望镜是利用镜子反射光的原理制作的。
2、镜子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3、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镜子?(汽车后视镜、医用额镜、投影仪的反射镜、潜艇的潜望镜等都利用了镜子。
)3彩虹1、彩虹的出现,与阳光和空气中微小的水滴有关。
2、彩虹通常在下午、雨后转晴时出现。
(因为那时有阳光,空气中有充足的水蒸气。
另外在瀑布附近也容易看到彩虹,因为在瀑布周围的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
)3、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彩虹是一种自然现象。
是由于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水滴里,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形成的。
)4、怎样人造彩虹?(①、背对太阳。
②、顺着太阳光的方向看。
③、向空中喷撒充足的水雾。
)5、太阳光通过透明的媒质后变成各种颜色的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分赤橙黄绿蓝靛紫)。
6、太阳光不是一种单纯的光,而是由几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4光与生活1、电灯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在光的利用上前进了一大步。
电灯是由爱迪生发明的。
2、如果没有光,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如果没有光,世界将是一片黑暗,我们将看不到任何东西,晚上不能学习,工厂不能生产,医院不能救治病人等,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
)3、谈一谈光的利与弊。
(光的使用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
如:太阳能计算器利用光来提供能量;光导纤维利用光来传递信息;交通灯利用光来指挥交通等。
但长时间看电视会伤害眼睛;玻璃幕墙会产生光污染等。
)5健康饮食1、食油含有丰富的脂肪。
面粉含有丰富的糖类。
肉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
2、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是我们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这些营养成分是从各种食物中获得的。
3、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和种类和含量不同,营养学家为人们的健康饮食设计了“食物金字塔”,提倡每天的饮食要均衡。
2020粤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最全知识点整合

2020粤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最全知识点整合粤教版四年级下册最全知识点总结⼀、光的传播1、光在空⽓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孔成像(2)⼩孔成像的原理:光在空⽓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打靶”、⽤管⼦看光、⼩孔成像等活动都说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镜⼦1、镜⼦可以反射光。
2、潜望镜是利⽤镜⼦可以反射光的原理制成3、在⽇常⽣活中,有哪些地⽅利⽤了镜⼦?在⽇常⽣活中,利⽤镜⼦的地⽅如:汽车的后视镜、医⽤的额镜、投影仪的反射镜、潜⽔艇的潜望镜等。
三、彩虹1、在⾃然界中,彩虹的出现与阳光和空⽓中微⼩的⽔滴有关。
2、彩虹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的光组成。
彩虹是⼀道彩⾊的圆弧,虹的颜⾊总是红⾊在外,紫⾊在内依次排列的。
3、在哪⾥可以看见彩虹?在⾃然界中,能够看见彩虹。
如:背着阳光看洒⽔车洒⽔、喷⽔池喷洒的⽔花、农⽥的⼈⼯降⾬、⽤斜放在⽔中的镜⼦把阳光反射到墙壁上、在⽔⾯上的油膜、在阳光下的肥皂泡等,都可以看到彩虹现象的出现。
4、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彩虹是⽩光透过了⽆数个⾬、雾的⽔滴,经折射和反射⽽形成的。
⽩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的光混合⽽成的。
当⽩光穿过⾬滴时,发⽣折射,改变了传播⽅向。
彩虹⼀般在⾬过转晴时出现。
四、光与⽣活1、光的利⽤与发展①⽩天,太阳照亮了⼤地。
太阳是⼀个巨⼤的光源。
②⽕把和油灯的使⽤,⽅便了⼈们的夜间活动。
③电灯的出现,标志着⼈类在光的利⽤上前进了⼀⼤步。
④现在的电灯不但明亮,⽽且还节省能源。
2、如果没有光,我们的⽣活会怎样?(为什么说我们的⽣活离不开光?)①光可以⽤来照明。
如果没有光,世界将是⼀⽚⿊暗,我们将看不到任何东西。
②光还⼴泛地⽤在各⾏各业。
没有光,各⾏各业中的光的设备不能使⽤。
所以我们的⽣活离不开光。
3、⽣活中的那些地⽅利⽤了光?①光能可以转化为电能。
如:太阳能计算器。
②利⽤光传递信息。
如:光导纤维。
③利⽤光照明。
如:⼝腔科⼿术灯。
④利⽤激光做⼿术。
粤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身边的植物植物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它们有的高大,有的矮小;有的具有明显的树干,有的杂枝丛生;有的生长在水里,有的生长在陆地上。
1.白兰和银杏属于乔木,乔木的特点是植株高大,有明显而坚硬的主干。
月季和茉莉属于灌木,植株通常比较矮小,枝条丛生,没有明显的主干。
2.凤仙花和狗尾草属于草本植物。
它们的植株比较低矮,通常具有质地柔软的草质茎。
葡萄和爬墙虎属于藤本植物,这类植物自身不能直立生长,它们或缠绕在其他物体上生长,或借助卷须、吸盘等攀附在其他物体上生长。
葡萄常常攀缘在架子上生长,而爬墙虎则攀缘在墙上生长。
3.睡莲和荷花属于水生植物。
睡莲和荷花都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特点。
不同的水生植物在水中的生长方式有所不同。
金鱼藻、苦草等植物全株沉没于水中,芡实、睡莲等植物的叶片漂浮于水面,而荷花和梭鱼草等植物的植株则挺出水面。
4.地球上植物的种类繁多,植物园就是“ 植物的博物馆”。
5.为了使各种植物适应本地生长条件,植物园常常将植物分区种植。
(1)按植物所需的环境分区,如水生植物区、阴生植物区、沙生植物区、温室植物区等;(2)按植物的形态分区,如乔木、藤本植物区;(3)按照植物的用途分区,有经济植物区和药用植物区等。
6.在植物园或公园里,植物的种类非常丰富。
我们可以通过悬挂在植物上的标识卡来了解这些植物的名称、习性和特点等信息。
植物园除了制作植物标识牌外,还会为植物制作知识展板。
知识展板能详细地介绍植物的知识。
7.在自然界中,生长着许多特殊形态的植物,如长着奇特捕虫笼的猪笼草,长着巨大叶片的王莲,长着跟石头一样真假难辨的生石花等。
第二单元动物的需求1、绝大多数的动物都需要通过呼吸从环境中获取氧气,维持身体的需要。
2、生物的种类不同,它们的呼吸方式也可能不同。
有些动物像鱼一样,通过鳃来呼吸;有些动物通过肺来呼吸。
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如松鼠、羊和各种鸟等,以及一些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如鲸、龟、青蛙等,它们都是通过肺来呼吸,获取空气中的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
1、动物会通过各种方式来摄取食物,以满足自身的需要。
2、在自然界中,各种动物对食物的需求不同,它们摄取食物的方式也不同。
3、由于生长、运动和维持体温等生理需求,动物需要不断的摄取食物,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4、动物的生存依赖于食物,但食物的来源和种类并不同。
5、有的动物主要以植物为食,属于植食性动物。
如昆虫中的蝗虫、黏虫、蚜虫;鱼类中的草鱼;鸟类中的鸽、鹦鹉;哺乳类中的牛、马、羊、兔等动物都是植食性动物。
6、有的动物主要以其他动物为食,属于肉食性动物。
如昆虫中的蜻蜓、螳螂、龙虱;鱼类中的鲨鱼、带鱼、青鱼;鸟类中的燕、鹰、鸬鹚;哺乳类中的狮、虎、豹、狼等动物都是肉食性动物。
7、还有的动物既吃植物也吃其他动物,属于杂食性动物。
如昆虫中的螃蟹、蜚蠊;鱼类中的鲤鱼、鲫鱼;鸟类中的乌鸦、麻雀;哺乳类中的鼠、猪等动物都是杂食性动物。
8、另外有的动物以枯枝落叶、动物遗体或粪便为食,属于腐食性动物。
如蚯蚓、蜗牛、蟹、螺、秃鹫等都是腐食性动物。
9、动物摄取食物后,会在体内对食物进行消化,并吸收营养物质。
一段时间后,未被收收的食物残渣形成粪便,被排出体外。
10、青蛙动等动物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
其中,消化道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器官,消化腺包括肝脏等器官。
食物在消化道中被分解,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帮助消化食物,有用的物质被吸收,食物残渣形成粪便后被排出体外。
11、动物的体内有专门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器官。
如下图的:
12、有的动物在湖泊、河流等水体中饮食,直接摄取水分;有的动物则从食物中获取水分。
动物都需要摄入水分才能生存。
13、动物通过呼吸来获取氧气,维持身体的需要。
14、所有动物都需要呼吸,鱼儿也不例外。
鱼儿是用鳃呼吸的。
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在水中,鱼通过鳃获取水中的氧。
15、生活在陆地地上的鸟、蛇、.羊等动物,以及生活在水中的鲸、海豚、龟等动物,它们通过肺来呼吸,获取空气中的氧气。
16、动物全身的各个器官都分布了密集的血管,血液在血管中流动。
经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以及经呼吸系统吸收的氧,通过血液输送到动物的全身各处,供体内各种组织细胞的生理活动所需。
17、
18、动物通过身体的移动或身体部位的活动,帮助它们寻找食物、哺育后代、逃避敌害等,从而维持生存。
19、动物的一些活动是通过运动器官来完成的,如蒙古银鸥利用翅膀在天空飞翔,狐蝠利用翼手在天空飞翔。
20、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它们的运动器官也不相同。
有的动物有翅膀,能在天空飞翔;有的动物有鳍或蹼,能在水里或水面游动;有的动物有足,能在地上行走、跳跃或奔跑。
21、鱼是在水中活动的动物。
它在游动时,需要在水中保持身体的直立和平衡,控制游动的方向,也需要动力来推动自身运动。
22、鱼的身体上有各种鱼鳍,例如背鳍、胸鳍、腹鳍、臀鳍等,它们与鱼儿在水中的运动方式有关系。
23、背鳍,保持鱼体直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
若缺少,鱼体失去平衡而
侧翻。
胸鳍,平衡。
帮助变换方向,制动。
腹鳍,平衡。
若缺少,鱼体会左右摇摆不定。
尾鳍,决定运动方向。
若缺少,鱼不会转弯。
协助尾部提供向前游动的动力。
臀鳍,协调其他各鳍,起平衡作用。
若缺少,身体轻微摇晃。
24、植食性动物有:松鼠、川金丝猴、非洲象等动物。
肉食性动物有:大斑啄木鸟、竹叶青、蜥蜴、石龙子、树蛙等动物。
杂食性动物有:棕熊、黄鹂鸟、灰胸竹鸡、蚂蚁等动物。
25、动物从食物中获得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无机盐、水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