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医患关系论文

合集下载

医患关系论文(共五则)

医患关系论文(共五则)

医患关系论文(共五则)谈到医患关系,我们大家都不会陌生,因为它就经常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的这么多的医患纠纷呢?我认为,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医生,患者和社会医疗体系。

在社会进步、市场经济发展和医疗服务观念变更的形势下,医疗技术飞速发展,医疗条件不断改善,医疗设备屡次更新,医院想方设法创造舒适的就医环境,但是在现实中,医患关系还是存在很多不和谐的因素。

一是两者之间经常性的利益冲突和缺乏信任。

医务人员一方面为了经济利益,一方面为防止医疗纠纷或为降低医疗风险,在医务活动中过度检查、开“大处方”,使医疗费用过高,导致很多患者看不起病、吃不起药。

二是医疗服务质量下滑。

大量调查表明,恶劣的医疗服务态度是导致医患冲突的主要原因。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医疗部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冲突日渐明显,很多医务人员不能设身处地替患者着想。

三是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回扣等行业不正之风一定程度的存在,败坏了医务人员的形象等等,使得医患之间的诚心面临危机,社会对医务人员的总体负面形象增加。

四是医疗纠纷在各医院时有发生,而且还出现个别患者或患者家属伤害医务人员的极端事件,干扰正常的医疗秩序,甚至危及医务人员人身安全,使得不少医师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认为当前医师执业环境‘较差’和‘极为恶劣’,宁愿放弃风险性高的各种手术或医疗行为。

五是患者对医疗服务期望太高。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少人对享有的医疗保健水平同其他生活水平一样不断有更高的要求,但与医疗卫生行业现有条件的差距越来越大,而不理解现有的医疗水平的提高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

六是社会舆论的消极影响。

社会舆论对医院的片面指责,媒体的炒作和错误的引导,导致患方对医方的不满和不信任。

对于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处理我认为是最关键性的问题,是导致医患纠纷的关键所在:医患双方沟通不畅。

医患双方掌握知识、的不对称,是医患双方沟通不畅的主要原因。

医患关系的作用意义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共4篇)

医患关系的作用意义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共4篇)

医患关系的作用意义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共4篇)医患关系对于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意义和影响。

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信任感和遵从性,从而改善诊疗效果,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

相反,糟糕的医患关系可能导致患者的不满、不信任和不良情绪,进而影响治疗效果和医疗机构的声誉。

为了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果,需采取积极的对策和措施。

本文将引用四篇研究论文,分别讨论医患关系的作用意义、影响及对策。

1. 研究论文一:《医患关系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研究》该研究论文探讨了医患关系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研究发现,良好的医患关系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医生的沟通能力、关怀态度、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对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至关重要。

对策方面,医生应加强沟通技巧的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人文关怀能力,通过与患者建立有效的互动,增强患者的参与感和信任感。

2. 研究论文二:《医患关系对患者遵从性的影响研究》该研究论文研究了医患关系对患者遵从性的影响。

研究发现,良好的医患关系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遵从性,使其更加积极地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和要求。

医生应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选择,给予充分的解释和建议,并与患者共同制定治疗方案,以增强患者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此外,医生还应提供持续的支持和关注,建立稳定的医患关系,以促进患者的遵从性和治疗效果。

3. 研究论文三:《医患关系对医疗纠纷的影响研究》该研究论文研究了医患关系对医疗纠纷的影响。

研究发现,良好的医患关系可以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医生应积极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意见,与其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解决患者的问题和困惑,以避免患者的不满和投诉。

同时,医生应保持专业的工作态度和医学伦理,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从根本上减少医疗纠纷的风险。

4. 研究论文四:《医患关系对医疗事故的影响研究》该研究论文探讨了医患关系对医疗事故的影响。

研究发现,糟糕的医患关系是医疗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医患关系论文集合4篇

医患关系论文集合4篇

医患关系论文集合4篇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医治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

著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曾经说过:“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师和病员,或者更广泛地说,医学团体和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医患关系论文集合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 医患关系论文在这个新冠病毒肆虐的关键时期,各种对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报道与赞美的文章刷爆了微博、朋友圈,然而就在不久之前我们还在为杨文医生、陶勇医生的遭遇感到惋惜、愤慨。

各种暴力伤医事件不断升级,挑战着原本就十分紧张的医患关系。

我们如何来看待当下的医患关系经历过这次肺炎疫情,医患关系会有所改变吗医患纠纷多是由患者或其家属对医生的不满情绪引起的。

这不禁让我们思考:何为一个合格的医生或许是像林清玄所说“身着白衣,心有锦缎”,或是孔子所言“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总而言之,人们对医生的要求很高。

确实如此,孙思邈为民救世大医精诚、扁鹊救世济人敢于直言、华佗广施人道不分贵贱、李时珍尝遍百草著书济世,这些自古流传下来的故事将医者塑造成了一个完美的济世形象,不求回报,但求救人,药到病除,妙手回春。

人们一度把医者推上神坛,也把他们推向了如今的尴尬境地。

在医生这个职业里,错误疏忽产生的代价后果很大,这也导致了患者对于医生的低容忍态度,医生犯错难以被患者角度的群体所容忍。

《大医精诚》中有这样一句话:“勿避艰险、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生,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这句话道出了医者应该追求的一些品质,却不免过于苛刻。

同样地,无论是在希波克拉底誓言中,还是在医学日内瓦宣言里,人们习惯于侧重强调医生的义务,对医生的权利却很少提及。

事实上单从目前来看,医生在治疗过程中至少是治疗方案上是有很大决策权的。

目前中国的医患关系多为主动、被动型与引导、合作型,多数患者并不具备足够的医学知识与医生进行治疗方案的探讨或者是全权交由医生处理,他们只要求一个治愈的结果。

医患关系的论文3篇

医患关系的论文3篇

医患关系的论文3篇医患关系的论文3篇篇一 :浅析医患关系摘要医生和病人本来应该是同一战壕的队友,大家共同的目的就是打垮病魔。

[]有句话形容医生的品德叫做“医者父母心”。

不知从何时开始,医患间的关系变得“一触即发”,实在是悲哀。

其实不仅是病人怀疑医护人员的用心,医护人员也会害怕病人的不信任和无理取闹为自己惹祸上身。

说到底,大家都不要因为一两颗老鼠屎而坏了一锅粥。

本文将从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不良影响、产生原因等方面入手,提出缓解紧张医患关系的对策,为促进和谐医患关系提供依据。

关键词:医患关系;紧张;原因;对策目录引言1 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2 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不良影响2.1对医方的影响2.2对患方的影响2.3对社会方面的影响3 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3.1 社会政府方面的因素3.1.1政府财政投入不到位3.1.2医疗保险制度不健全3.1.3医疗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3.1.4解决医患纠纷的相关法律、法规不配套3.1.5媒体方面的原因3.2 医院因素3.2.1医疗活动商业化3.2.2 医疗活动中将病人“物化”3.2.3 医务人员部分缺乏人文素养3.2.4漠视病人的权利3.2.5医生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4 缓解紧张医患关系的对策4.1 加强医院各方面管理4.2 对公众普及医疗卫生知识4.3 媒体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4.4 推进医疗体制改革4.5 完善医疗纠纷解决途径4.6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结束语参考文献引言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已经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

[]但是,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的转轨、社会的转型与国家的法治建设、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发展不同步,引发了不少社会矛盾,在医疗卫生领域主要表现为医患关系越来越尖锐,医患冲突越来越激烈,甚至发展到暴力冲突,伤医等恶性暴力事件频繁发生。

1 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近年来,医患关系颇为紧张,患方敲诈、辱骂、殴打医务人员,围攻医院,有甚者故意将医务人员致残、致死??一幕幕暴力恶性事件在全国频频“上演”,性质极其恶劣。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论文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论文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论文篇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毕业论文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毕业论文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自改革开放以来进行了深入的变革,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医患关系紧张就是其中的焦点问题之一。

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医疗卫生事业协调发展的外在表现,是提高诊疗水平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前提条件。

然而目前的医患关系还存在许多不和谐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一、医患之间冲突频繁发生。

近年来,因医疗费用不断上涨、诊疗失当、疗效不理想、服务不到位等引发的医患冲突比例不断上升,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完全杜绝是不现实的,但是医疗纠纷如此频繁地发生,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医患关系发生了显著性的变化。

二、医患之间的信任缺失。

某些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给患者开不必要的检查,开大处方以从中获利,造成患者对医生所开列的检查项目和治疗方案戒备心理加强;而一些患者使用非法手段处理纠纷,也使医生惧怕纠纷缠身,有意识地规避医疗风险,进行防御式医疗。

由此,本该一致抗击疾病的医患之间由信任、协作,逐渐演变为戒备、防范,严重的甚至走向对立。

三、医患冲突引发其他问题。

医患矛盾渐成社会焦点,一些医患冲突因难以达成一致意见而不断升级,从而发展成治安问题乃至刑事案件。

这种状况严重干扰了医院正常秩序,威胁着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也影响了其他病人就医。

篇二:浅谈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浅谈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社会关系中的重要构成,医患关系正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构建和谐社会之风劲吹的今天,如何营造一种和谐的医患关系,已成为摆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面前的诸多课题中的重中之重。

笔者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就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思考谈几点认识。

1、增进医患信任。

医患之间本应是和谐的关系,医护人员对患者悉心诊治,患者放心地把自己的生命健康寄托于医生。

作为利用专业知识为病人服务的医护人员,只有面对病人对他的信任,才能使。

护患关系论文六篇

护患关系论文六篇

护患关系论文六篇护患关系论文范文1在现阶段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与患者仅作为两个独立的群体而存在,期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从而造成了在某些方面患者与医护人员的误会,从而使得医患关系不良。

部分医疗单位仅以营利为目的,缺乏肯定的公益心与怜悯心,致使在医疗过程开展中,没能切身体会到患者的感受,从而造成不良的医患关系。

而就患者而言,当其需求无法得到满意或者与医护人员之间存在肯定的误会时,其采纳的方式不是合理地进行沟通,而是采纳较为极端的方式进行解决,这一方面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自身的困扰,还会对患者自身的病情造成影响。

2患者对医院信任程度的减弱由于相关医疗单位自身行为的不规范以及舆论的过度描述,目前患者对于医院的信任程度直线下降。

患者将去医院就医当作一种强迫性的行为进行实施,甚至有些患者不顾自身病情,也不愿前往医院就医。

在医护过程中,正常的医护环节在患者眼里,也是医疗机构在想方设法赚取利益。

这都是信任度不良的表现。

3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要点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是医疗服务体系建立过程中的核心问题。

在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过程中,政策制定与实施部门、医院医护人员以及患者本身都应做出转变,为医患关系的改良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从医疗护理服务理念的转变、有效沟通体制的建立以及社会医疗体系的不断晚上等方面对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要点做出了探讨分析。

3.1医疗护理服务理念的转变在医疗护理服务中,良好的、先进的服务理念是医患关系能够得到有效改善的保证。

在护理服务中,工作人员应当切实从自身服务力度动身,改善对待患者的态度,真正将护理的过程当作为别人服务的过程,从而用自身的态度化解医疗过程中较为僵化的医患关系。

另外,理念的转变也在于医院开设目的的转变。

医院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盈利,更在于救死扶伤。

医疗单位切实改善自身的行为,也是医患关系得到提升的重要部分。

3.2有效沟通体制的建立医疗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缺乏是造成医患关系不良的重要缘由。

因此,在医疗护理服务过程中,有效的医患沟通体制应当得到建立,工作人员在医疗行为实施过程中,应乐观地与患者进行沟通,向患者解释清晰自身行为的合理性与必要性,让患者真正感受到自身在服务过程中的专心,从而起到沟通的作用,以改善不良的医患关系。

医患冲突论文(5篇范文)

医患冲突论文(5篇范文)

医患冲突论文(5篇范文)第一篇:医患冲突论文浅谈医患关系冲突相关内容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摘要:在医院的临床实践活动中,医护人员与求医患者的关系问题更是当前卫生工作的热点问题。

换句话说,怎样看待、处理当前卫生界的医患关系,已成为医德建设,医院文化建设的重点之一。

在社会主义国家,医患关系本质上是兄弟式的、没有阶级差别的同志式关系,在政治上应该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由于个体人群中的职业道德|、政治素质不同,在具体的工作中,医患关系也遇到了不少新矛盾和新问题。

为了清楚的表达这个观点以寻求解决的方法,首先从医患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谈起。

医生作为一种职业,其服务对象是病人,其拥有专业知识与技能,有诊治权和干涉权。

对求医患者有权利施行论断和治疗,并且可以在特殊情况下限制患者自主权利,为了是达到对患者负责的目的。

权利与义务不可分割。

医生的义务也就是全心全意医好患者病症。

患者也享有平等的医疗权、疾病的认知权、知情同意权,要求隐私权。

同时履行义务:遵守医院纪律制度,支持医院发展,配合医生治疗。

那么为什么当前医患关系会出现紧张情况呢?这里面有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和人为因素。

关键词:医患关系,医疗机构,医患之间,医患冲突,职业道德,医患沟通。

正文:医患关系是人类文化特有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医疗活动的关键、医疗人际关系的核心。

著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曾经说过:“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人群:医师和病人,或者更广泛地说,医学团体和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

”所以医患关系是指以医务人员为一方,以病人及其社会关系为另一方在医疗诊治过程中产生的特定人际关系。

现代医学的高度发展更加扩充了这一概念的原有内涵,“医”已由单纯医生、医学团体扩展为参与医疗活动的医院全体职工;“患”也由单纯求医者、病人扩展为与之相联系的社会关系比如家属、单位甚至朋友。

在临床医疗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利于保障医疗工作的开展,保持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和情绪氛围.因此,我们要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医疗环境,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在新时期,要处理好医患关系主要从尊重患者的权利、提高自己的语言沟通能力以及提高医生的自身素质上着手.医务人员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关于医患关系的调查报告的论文

关于医患关系的调查报告的论文

关于医患关系的调查报告的论文篇一:关于医患关系的调查报告关于医患关系的调查报告一、内容摘要:本次的社会调查,我们组是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为调查地点,当我们组到达的时候,正好遇上“医闹”,当电视新闻里的场景真实出现在自己眼前,我才发现原来我们社会的医患关系已经紧张到了如此地步。

我们因此开展了本次调查,希望了解普通人民对现今医患关系的了解情况、看法以及建议等。

以对现今的医患关系作出正确的分析及为作出正确解决方案的参考。

二、关键词:医患关系医患纠纷医疗服务三、正文:(一)调研的背景与概况1.医患关系紧张是当下不可讳言之事实,而在医患交涉实践中,由于双方往往是直接面对,其高昂的成本更是众所周知:言辞上各执一词,行动上则是各走极端,于是骂战经常有,打横幅、抬尸要挟乃至双方大打出手都不鲜见。

2.近年来,关于医患关系的恶性暴力事件在全国频频“上演”······医患关系矛盾突出,给正常的医疗秩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如何改善医疗关系,维护医疗服务行业秩序,已不仅仅是卫生部门的责任,而是全民的责任。

本调查旨在了解人们对于当前看病难、贵等问题的看法以及对医患关系的看法建议,希望能对改善医患关系略尽绵薄之力。

3.这次社会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向医务工作者、病患以及病患家属发放问卷共100份,实际回收87份。

另外对部分医务人员和高级行政管理人员做了采访。

(二)内容和结论1.被调查者基本情况此次调查,我限定问卷调查者要在18周岁以上。

经统计,年龄层次的人在本次调查中基本均有涉及。

被调查者中,年龄介于18至25岁的有8人,约占% ;26~35岁有10人,约占%;而36~45岁有27人,约占%;46~55岁有22人,占%;55岁以上共20人,约占%。

同时,由于这次调查不同于街头派发和网络调查而直接在医院进行的缘故,调查人群都很有针对性在第2题关于职业的问题中,问到有四个选项医护人员、患者、患者家属、行政人员和其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医学院医患关系论文谁应该为日益加剧的医患关系买单?姓名陈露专业临床医学(精卫专业)年级1106班指导教师XXXXXX公共卫生系二零一三年五月五日摘要医生和病人本来应该是同一战壕的队友,大家共同的目的就是打垮病魔。

有句话形容医生的品德叫做“医者父母心”。

不知从何时开始,医患间的关系变得“一触即发”,实在是悲哀。

其实不仅是病人怀疑医护人员的用心,医护人员也会害怕病人的不信任和无理取闹为自己惹祸上身。

说到底,大家都不要因为一两颗老鼠屎而坏了一锅粥。

本文将从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不良影响、产生原因等方面入手,提出缓解紧张医患关系的对策,为促进和谐医患关系提供依据。

关键词:医患关系;紧张;原因;对策目录引言1 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2 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不良影响2.1对医方的影响2.2对患方的影响2.3对社会方面的影响3 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3.1 社会政府方面的因素3.1.1政府财政投入不到位3.1.2医疗保险制度不健全3.1.3医疗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3.1.4解决医患纠纷的相关法律、法规不配套3.1.5媒体方面的原因3.2 医院因素3.2.1医疗活动商业化3.2.2 医疗活动中将病人“物化”3.2.3 医务人员部分缺乏人文素养3.2.4漠视病人的权利3.2.5医生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4 缓解紧张医患关系的对策4.1 加强医院各方面管理4.2 对公众普及医疗卫生知识4.3 媒体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4.4 推进医疗体制改革4.5 完善医疗纠纷解决途径4.6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结束语参考文献引言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已经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

但是,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的转轨、社会的转型与国家的法治建设、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发展不同步,引发了不少社会矛盾,在医疗卫生领域主要表现为医患关系越来越尖锐,医患冲突越来越激烈,甚至发展到暴力冲突,伤医等恶性暴力事件频繁发生。

1 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近年来,医患关系颇为紧张,患方敲诈、辱骂、殴打医务人员,围攻医院,有甚者故意将医务人员致残、致死……一幕幕暴力恶性事件在全国频频“上演”,性质极其恶劣。

(以下为近年来重大医患之间的“见血”事件)2010年6月10日-11日,齐鲁医院连发两起伤害医务人员事件。

2010年6月10日-11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连续发生两起医务人员被刺杀事件。

犯罪嫌疑人将其父去世的原因归结于医院,长期怀恨在心,最终采取极端手段制造此案。

2011年1月31日,上海新华医院胸外科6名医护人员受伤,其中1人被刺重伤住院。

这是被媒体命名为“131事件”的医疗纠纷。

2011年9月15日,同仁医生被砍事件,被患者砍了十几刀的徐文医生,左肱二头肌一直被砍到底,骨头都露出来了,神经和肌腱都受损,右前臂骨折,左下肢及前额正中都被砍伤。

2011年8月16日下午,在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长安医院发生一起持刀行凶案件,凶手卢某先后将该医院医生刘某及伊某砍伤,其中刘某因失血过多经抢救无效死亡。

2011年11月3日中午,广东省潮州男科医院发生一起凶杀案。

一名32岁的黄姓男子持刀砍向医院医务人员,造成医院副院长当场死亡和两名医务人员受伤。

2011年8月23日上午9点55分左右,南昌市第一医院门口发生一起恶性持械斗殴事件。

医院医务人员与护工队100多名,手腕扎了红布、佩戴保安防爆头盔和身穿警用背心、手持铁棍和木棍,统一装备,与近100名病人家属发生冲突,导致院方2人、患者家属13人不同程度受伤,四辆面包车被砸毁。

2011年9月23日,武汉协和医院因一名患者“抢救无效死亡”,发生了严重的医患冲突事件,“大概三四十名”死者家属“带着钢管”到医院心内科“闹事”,十余人受伤,一名医院保安受重伤。

2012年3月23日,哈医大刺医案。

17岁的患者李梦南持刀冲进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生办公室,造成医务人员一死三伤。

其中死者王浩年仅28岁,是在读医学硕士研究生。

2医患关系紧张带来的不良影响医患关系紧张会给社会各方面带来不良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1对医方的影响医患关系紧张导致“医闹”等恶性暴力事件频发,破坏医疗设备,干扰正常诊疗秩序,危害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给医院带来经济、社会声誉、人才等多方面的损失。

医务人员在原本就任务重、压力大的医疗岗位上,如果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人身安全受到威胁,人格尊严受到侮辱,工作积极性将会被严重挫伤,甚至出现人才流失,长期来看将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转,影响我国临床医学的发展。

2.2对患方的影响在医患关系紧张、医患之间出现信任危机情况下,医务人员会采取防御性医疗行为[3],即医务人员为了避免医疗风险和医疗诉讼而实施特殊医疗行为,比如,撒网式检查,扩大手术范围,在履行手术签字告知义务时夸大手术风险,带有推诿性质的医疗转诊,回避收治高危病人,回避给患者使用试用药品等。

防御性医疗行为某种程度上可能会降低误诊率,但也造成了医疗开销的增长,更多地,防御性医疗行为将严重损害患者的健康利益,使原本紧张的医患关系雪上加霜。

2.3对社会方面的影响医患关系长期紧张乃至对立将会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影响社会稳定。

恶性暴力事件的频发,已经迫使部分医院配备保安甚至增设警务室,导致人员开支增加。

同时,医患关系紧张使得医学院校出现招生困难3 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医患关系从总体上看,是基本和谐之中存在着局部的不和谐,和谐是主流,不和谐是支流。

医患关系成因复杂,有医疗资源不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患者有意见;有医疗质量不高、服务态度不好,群众不满意;也有更复杂的社会因素。

既有体制、机制上的问题,也有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还有管理监督不力等原因,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3.1社会政府方面的因素3.1.1政府财政投入不到位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卫生总费用仅占世界卫生总费用的2%;财政投入占医院当年支出的比重,省级以上医院在5%,市县医院一般在1%,乡镇卫生院在1%~5%之间。

据报道,2003年,中国医疗总费用6600亿元,政府只负担17%,2/3以上的中国人口要靠自己支付医疗费用,占卫生总支出的56%,政府预算支出在中国卫生总费用的比例,已从1978年的1/3左右下降到2003年的17%,而居民卫生支出则从1978年的20%上升到2003年的50%以上。

2004年12月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显示,我国医疗服务成为居民第三大消费。

而欧共体为80%~90%,美国为45.6%(老人、穷人、残疾人全免费),泰国为56%。

众多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古巴、朝鲜、苏丹、缅甸等实行全民免费医疗。

3.1.2医疗保险制度不健全尽管我国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取得了重大进展,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要建立全民医疗保险制度仍然是任重而道远。

在我国现行医疗体制下,大部分患者都是以自费方式来获得医疗保健服务,这种医疗服务付费方式使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预期效果有较高的期望,而绝大多数医患纠纷都是由于医疗费用与患者的期望疗效不相符合所引起的,即使医生尽心尽力去治疗每一个病人,仍有一定比例的患者由于种种原因达不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对于花费了高额医疗费用的患者,如果没有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难免会有一些想法。

在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发达,绝大部分的医疗费用由保险公司和国家政府来承担,不需个人支付高额的医疗费,患者在心理上容易接受这种现实。

因此,我国医疗保险体系初建、不完善和基本医疗保险的承受能力较低等情况也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因素。

3.1.3医疗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医疗服务由于其本身的行业特征,决定了它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尤其是某些先进的、高风险的医疗技术的应用,尽管医务人员尽心尽力,也不能保证不出任何差错。

因此,为医疗行为提供风险分担机制尤为必要。

美国是一个医疗技术非常发达的国家,同样也会发生患者状告医生的情况,但通常不会出现围攻医院、殴打医务人员的事件,因为医患双方有共同投保的医疗责任保险。

如果由于医疗差错,法院判决需要赔偿的,也由保险公司支付;如果要打官司,也由保险公司支付律师费。

日本的情况也大致相同。

有了医疗风险保险的保障,大多数医生心里也就有底了。

更重要的是,一旦发生了医疗纠纷,患者及其家属不会直接找医院、找医生个人,他们只需要请律师同法院和保险公司交涉即可,有效地避免了医患双方冲突的产生。

医院和医生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对疾病的研究和治疗中去。

如果因为医疗事故或事件导致保险公司赔付额增高,对医生的直接后果可能是下一个缴费周期所缴纳的保费上涨,或者是保险公司不再给其承保,以致这位医生失业。

显然,这样的分担关系也构成了对医生医疗质量的一种有力监督3.1.4解决医患纠纷的相关法律、法规不配套 2002年9月1日施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比之前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有较大的进步,但几年来的实施情况显示:我国对医疗纠纷处理的相关法律规定过于原则,不便于操作,仍需要不断完善和补充。

比如“医疗事故”的概念,目前在医疗系统和法院之间仍有严重的理解歧义。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司法解释中,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实行过错推定和因果关系推定,因而医疗事故鉴定结论属于医疗机构举证责任倒置的范围,不必由受害人举证。

最高法院的这一司法解释对医疗机构赋予的责任过重,扩大了医疗机构的赔偿责任。

目前对是否应该实行医疗事故举证责任倒置仍有争议。

以上医患纠纷处理法规的分歧和争议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

3.1.5媒体方面的原因医患纠纷中有的媒体报道舆论导向有失偏颇。

社会舆论的偏激报道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特点的新闻信息媒体系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非常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然而部分媒体为了吸引大众眼球,获取暴利,有悖于职业操守,违背事实,对“医患纠纷”进行片面报道,“升华”矛盾,将患者与医务人员置于对立位置,使医患关系恶化。

3.2 医院因素3.2.1医疗活动商业化部分医疗行为畸形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医疗活动具有商业色彩。

某些医疗机构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与社会效益背道而驰。

医疗活动中部分医疗工作者丧失了职业操守,价值取向发生偏差,最终被金、权所俘虏。

药品制造商和经销商为医务人员追求“高效益”起了催化剂的作用。

医药挂钩、开单提成成了部分医院获得利润的“工具”。

3.2.2 医疗活动中将病人“物化”治疗机械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医疗器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无疑带动了医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病人的痛苦,然而,部分医疗工作者在诊治过程中,注重仪器检查,没有耐心倾听病人的主诉,治疗机械,治疗过程像流水线一样“呆板”,没有“因人而异”,对症下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