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材评价 人造石
绿色建材的评价标准

绿色建材的评价标准绿色建材是指在建筑材料的生产、使用和回收过程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影响较小,资源利用率高,具有良好的可持续性的建筑材料。
绿色建材的评价标准是对这些材料进行评估和鉴定的参考指标,以确保其具备绿色建材的基本要求。
下面是绿色建材的评价标准的一些主要内容。
1.资源利用:绿色建材应尽量减少资源的消耗,尤其是稀缺资源的使用。
通过节约能源、降低材料损耗、回收利用等方式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能源效应:绿色建材应具备良好的能源效应,即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能耗较低、能源利用效率高。
对于一些特殊材料,如太阳能板、保温材料等,应具备较高的太阳能吸收能力和热传导系数。
3.环境影响:绿色建材应具备低碳排放、低污染、低放射性等特点,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通过降低生产过程中有害物质的排放、减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等方式,实现对环境友好的建筑材料。
4.健康性能:绿色建材应对人体健康无害。
材料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释放有害物质,并且具备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控制能力。
比如,在装修材料中,甲醛、苯系物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应达到国家标准。
5.可回收利用:绿色建材应具备可回收利用或可降解性的特点。
材料的生命周期结束后,能够通过回收或可降解的方式再利用或处理,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损耗和环境的压力。
6.可持续性:绿色建材应具备足够的可持续性,即能够满足当前建筑需求同时不妨碍后代的发展。
材料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资源的长期供应和对环境的长远影响。
7.有效标识:绿色建材应具备明确的标识和认证方式,方便用户识别和选择。
比如,在中国,绿色建材可以通过中国绿色建材评价体系认证。
总之,绿色建材的评价标准旨在为建筑领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材料选择和指导,从资源利用、能源效应、环境影响和健康性能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
通过推广和使用绿色建材,可以实现环保、节能、健康和可持续的建筑发展。
人造石建筑板材的环保性能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人造石建筑板材的环保性能及其未来发展趋势人造石建筑板材是指由不同的材料和技术制成的一种建筑材料。
有时也被称为护墙板或立面板,可用于内部和外部墙壁,包括石膏板、人造石、钢板等。
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人造石建筑板材具有一系列的优点及其环保性能。
本文将从人造石建筑板材的环保性能和未来发展趋势两个方面来详细探讨。
一、人造石建筑板材的环保性能1. 环保性能高由于人造石建筑板材所使用的原材料大部分来自于可再生资源,且具有较高的回收利用率,因此其环保性能非常高。
此外,人造石建筑板材不含放射性元素,也不含其它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
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有害气体,完全符合国家的环保标准。
2. 节能减排人造石建筑板材具有优异的保温隔热性能,能够有效地隔绝室内外温度,具有节能的作用。
同时,人造石建筑板材制造过程中,较少的能源消耗也保证了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环保性能。
另外,使用期间不需进行额外的保养和维修,也有助于环保减排。
3. 耐久性强人造石建筑板材的耐久性非常强,可以抵御楼宇外部刮风、阳光暴晒和雨水的冲刷。
使用寿命一般都能达到20年以上,不仅减少了建筑物维护的费用,同时也减少了空气和土壤的污染。
4. 安全可靠人造石建筑板材在使用过程中,具有阻燃、防水、抗震和抗污染等性能,其建筑物的安全可靠性非常高。
在大型灾害和缺陷修复中,不仅可以保持建筑物的美观度,还大大提高了其抗灾能力。
二、人造石建筑板材的未来发展趋势1.以环保和节能为核心未来人造石建筑板材发展的核心将在于环保和节能,重点在研发有更高保温隔热效果的板材,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同时研发更加环保的生产工艺,减少污染。
2. 多样化设计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不断提高,人造石建筑板材也需要不断进行设计和创新,以适应不同客户和不同建筑物的需求。
因此,未来人造石建筑板材的发展会更加多元化,出现更多风格和特色的产品和设计。
3. 技术更新人造石建筑板材的发展与技术的创新密不可分。
未来人造石建筑板材的技术将会更加先进和完善,例如采用数控制造技术来制造板材,或者采用3D打印技术来加工建筑物雕塑装饰。
如何判断人造石材的质量优劣

如何判断人造石材的质量优劣人造石材按生产方法不同分为四类,但实际上应用较多的有两类:聚酯型人造大理石(简称人造大理石)和水泥型人造大理石(俗称水磨石)。
因为人造石材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耐污染、施工方便、花纹图案多样、价格低,所以是理想的装饰材料,应用也很广泛。
但是,人造石材的质量也有差异,质次的人造石材常常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花纹图案的装饰性差人造石材,特别是人造大理石的花纹图案是仿照天然大理石的花纹图案设计生产的。
仿照逼真的人造大理石具有可以乱真的装饰效果,而质次的人造大理石,其表面图案花纹不美观,装饰效果极差。
对于水磨石而言,若水泥品种颜色及彩色石子颜色搭配不好,也会影响其表面的装饰性的。
(2)外观质量不符合要求对于人造大理石和水磨石,国家标准也规定了相应的外观要求,并以此划分它们的质量等级。
合格的人造石材外观应符合这些要求,而质次的人造石材,其外观缺陷则超出了标准范围,也必将影响饰面的装饰效果。
所以外观质量是判定人造石材质量优劣的重要因素。
(3)规格尺寸不符合要求对于制成板材的人造大理石和水磨石,在铺贴时也存在着表面平整度和拼缝整齐度的要求。
所以国家标准也规定了它们应该满足的尺寸偏差及平整度要求,以保证整个装饰面的平整和线型整齐。
若生产加工过程中,规格尺寸控制不严就会产生质次的人造大理石板材,也就是规格尺寸等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板材。
(4)理化性能指标不合格同样是作为装饰用的人造石材,选材时仍然主要是依据其表面的装饰性能而定。
但评价质量优劣时,除考虑装饰性能外,还要考虑其理化性能(如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硬度、耐污染性、耐腐蚀性、耐久性等等),这些性能是保证装饰性能常久发挥的必要条件。
如聚酯型人造大理石,因其主要粘结材料是有机高分子材料,在实际使用时,特别是在阳光、热、空气等长期作用下会老化变质。
对于以水泥为粘结料的水磨石,若生产时养护不好会使板材表面有比较多的孔隙,若在使用时沾上各种污染物,如油污、口红、醋、酱油、墨水、红药水等,则会被吸收而污染表面,影响美观。
绿色建材评价标准清单

绿色建材评价标准清单绿色建材是指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影响较小,并且在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能够提供健康、经济和环保效益的建筑材料。
绿色建材评价标准清单是对绿色建材进行评估和选择的指南,可以帮助设计师、建筑师和建筑业主在建筑项目中选择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建材。
一、资源和材料1.原材料可再生性:建材是否采用可再生资源,如竹木、麻材等。
2.全球循环系统:建材是否符合全球循环系统,如石镜泉酸泉、节能环保、耐用等。
3.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建材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情况。
4.建材产生的污染物:建材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是否产生有害的污染物。
5.回收利用:建材是否易于回收和再利用。
二、健康和室内环境1.VOC排放:建材中是否含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如甲醛等。
2.辐射:建材是否含有放射性元素,如铀、钍等。
3.真空吸尘:建材是否易于清洁和维护,避免灰尘积累。
4.噪音控制:建材是否能够降低噪音传播和噪音污染。
5.温度和湿度控制:建材是否能够提供良好的温度和湿度控制。
三、能源效率1.热效率:建材是否能够提供良好的保温和隔热效果,减少能源消耗。
2.电力效率:建材是否能够提供节能的电力设备和系统。
3.太阳能利用:建材是否能够利用太阳能进行热水和电力供应。
4.照明效果:建材是否能够提供良好的自然采光和节能照明。
四、水资源管理1.节水:建材是否能够提供节水设备和系统,如节水龙头、淋浴器等。
2.雨水收集和利用:建材是否能够实现雨水的收集和利用。
五、循环经济和生态环境1.绿色建筑设计:建材是否能够与绿色建筑设计相匹配,如屋顶绿化、园林景观等。
2.生态环境保护:建材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3.生产和运输排放:建材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排放情况。
4.社会责任:建材供应商是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社会责任。
六、经济性和可持续性1.成本效益:建材是否能够提供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效益。
2.寿命和维护:建材的寿命和维护成本是否低。
绿色建材的界定及评价方法

放射性物质的污染
有机挥发物(VOC)及含重金属颜料的污染
绿色建筑的发展
20 世纪 60 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 索勒瑞把生态学 (ecology)和建筑学(architecture)两个单词合并为 “arology”,首次提出了著名的“生态建筑”新理念。 1992 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可 持续发展”
建材废料及废水污染
传统建材带来的环境问题
光污染
城市高层建筑群不利于汽车尾气及光化学产物的扩 散,使 NOx等气体对人体产生光化学作用 , 危害人 体健康。 部分天然原材料(花岗岩、大理石等)和工业废渣 (矿渣、炉渣、 粉煤灰等)中含有的钍、 镭、 铀 等放射性元素。 目前使用的大部分装饰材料不同程度地含有有机溶 剂、 甲醛、 苯、 氯化烃等有机物,油漆、涂料和 胶粘剂等化工原料是室内苯的主要来源。
日本 1988
中国 1991
绿色建材的评价体系
单因子评价体系
根据单一因素及影响因素确定其是否为绿色。 根据绿色建材的定义,从材料的整个生命周 期对自然资源、能源、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 响等多方面多因素进行定量的评估。
生命周期(LCA)评价体系
绿色建材与环境材料
绿色建筑材料,即生态建材,是与生态 环境相协调的建筑材料。
①目标和范围定义; ②清单分析。生命周期过程物质和能量流的抽象和 一般化阶段; ③影响评价。清单分析信息流的归纳和整合。建筑 材料从原材料取得、生产、施工、使用、维护、到 拆除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全过程带来的潜在环境影 响的量化评价; ④结果解释。
建筑施工中的绿色建材评价标准是什么

建筑施工中的绿色建材评价标准是什么在当今社会,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建筑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绿色建材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那么,如何判断一种建材是否属于绿色建材呢?这就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
绿色建材,简单来说,就是在生产、使用和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影响较小,资源利用率高,且具有良好性能的建筑材料。
要对其进行评价,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考量。
首先,从原材料的获取和加工环节来看。
绿色建材所使用的原材料应尽可能来自可再生资源或者是废弃物的回收利用。
比如,利用废弃的玻璃、砖块等经过处理加工后制成新的建材。
同时,原材料的开采和加工过程应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在生产过程中,绿色建材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能源消耗、水资源利用和污染物排放等方面。
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应优先选择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以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从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水资源的利用要高效,通过循环利用等方式减少新鲜水的取用。
对于污染物的排放,必须严格控制,包括废气、废水、废渣等,要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标准。
建材的性能也是评价的重要方面。
绿色建材应具备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能够满足建筑施工的要求。
比如,强度、耐久性、保温隔热性能等都要达到一定的标准。
以保温隔热材料为例,好的绿色保温隔热材料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建筑物的能耗,还能提高室内的舒适度。
健康与安全同样不容忽视。
绿色建材不能含有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物质,如甲醛、苯等挥发性有机物,以及铅、汞等重金属。
这些有害物质可能会在使用过程中逐渐释放,对居住者的健康造成威胁。
再来看生命周期的评估。
这是一种全面、系统的评价方法,考虑了建材从原材料获取、生产、使用、维护到废弃处理的整个过程。
通过对每个阶段的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进行量化分析,来综合评价建材的绿色程度。
另外,可持续性也是关键的评价标准之一。
绿色建材应有助于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够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并且在技术和经济上具有可行性。
绿色建材的评价标准

绿色建材的评价标准绿色建材是指在建筑材料的生产、使用、回收等全过程中,对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健康安全等方面提出要求较高的建筑材料。
评价绿色建材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友好性:绿色建材应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尽可能小。
环境友好性评价能够衡量材料生产时的废气排放、水资源利用情况等是否达到环境标准。
3.能源效率:绿色建材应能够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评价标准包括材料的热传导性能、保温性能、节能性能等。
4.健康安全性:绿色建材应确保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健康无害。
评价标准包括材料中有害物质的含量、释放情况以及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等。
5.循环经济性:绿色建材应能够通过再生利用、回收以及废弃物的再利用实现经济效益。
评价标准包括材料的再生产能力、回收利用情况以及对环境的综合影响等。
6.可靠性:绿色建材应具备较高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质量问题。
评价标准包括材料的强度、耐久性、抗风抗震性等。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评价标准,绿色建材还需要考虑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市场需求以及对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影响等因素。
只有兼顾了这些方面的评价标准,才能更全面地评价绿色建材的优劣。
在评价绿色建材的标准中,可以采用一些具体的指标或者评估体系来进行评价。
例如,可以通过计算材料的能耗、碳足迹、VOC排放等指标来评价其环境友好性;可以通过测量材料的吸湿性、甲醛释放量、放射性等指标来评价其健康安全性;可以通过分析材料的成本、回收再利用价值等指标来评价其循环经济性。
此外,对于绿色建材的评价还可以结合标准化的认证机构或者第三方评价机构的认证结果,例如LEED(美国绿色建筑评估标准)、BREEAM (英国绿色建筑环境评估标准)等。
这些认证机构会对绿色建材按照一系列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从而给予材料一个权威的绿色认证,并提供相应的标识。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消费者或建筑设计师更好地选择和使用绿色建材。
人造石建筑板材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与优势

人造石建筑板材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与优势人造石建筑板材是一种新型、多功能的建筑材料,由人造石材与水泥混合而成。
它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和卓越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
本文将探究人造石建筑板材的应用和优势。
一、人造石建筑板材的功能1、外墙装饰人造石建筑板材具有很好的防水、防火、抗老化能力。
在外墙装饰方面应用广泛。
它不仅可以保护墙体,还可以增加建筑物外观美观度。
另外,它还能承受气候变化的影响,确保外墙长期平整、美观不变形。
2、室内装饰人造石建筑板材的质地优良、耐用、易于清洁,还具有环保性能。
因此,在室内装饰方面应用广泛。
它可以运用在室内装修的地面、墙面、天花板、厨卫等部位。
而且不会发生开裂、变形等问题,另外也能减少人工维护和保养成本。
3、人造石门窗、柱子等人造石建筑板材可以根据需求制作成多种类型的门窗、柱子等建筑物结构。
它具有耐久性、稳定性和防火性能。
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建筑规格而量身定制,去满足各种建筑项目特定的需求。
4、人造石地面人造石建筑板材可以制作成地面的边缘、人行道、停车区、广场等视觉效果良好的装饰。
它是由人造石材和水泥混合而成,稳定性、耐久性、可持续性、环保性都很高。
5、岩石灯柱人造石建筑板材可以制作成岩石灯柱,它们具有美观、坚固、免维护等优势。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街道、公园、广场等方面。
灯柱的颜色和形状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来进行定制。
二、人造石建筑板材的优势1、质地更优人造石建筑板材是由天然石料和人工合成石料混合而成,它的质地更加均匀细致、更加坚硬。
因此,它的强度和耐用性强于天然石料,同时它的外观效果也更加美观。
2、新型的防水、防火材料人造石材是一种新型的防水、防火材料。
在其制造过程中添加了多种化学物质,以增加其防水、防火的性能。
与其他建筑材料相比,它有更好的防水、防火性能,可以在极端天气情况下长期保持不受影响。
3、易于清洁和保养人造石建筑板材表面平滑光洁,不易吸附污垢和尘土。
因此,它非常容易清洁和保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建材评价人造石(征求意见稿)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人造石绿色建材评价的术语定义、评价要求和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树脂型人造石、无机型人造石及建筑装饰用仿自然面艺术石等人造石材产品的绿色建材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 8624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
GB/T 16716(所有部分) 包装与包装废弃物
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 20285 材料产烟毒性危险分级
GB/T 23331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 2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GB/T 31268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通则
GB/T 33761 绿色产品评价通则
GB/T 35157 树脂型合成石板材
GB/T 35160.2 合成石材试验方法第2部分:弯曲强度的测定
GB/T 35160.3 合成石材试验方法第3部分:压缩强度的测定
GB/T 35160.4 合成石材试验方法第4部分:耐磨性的测定
GB/T 35160.6 合成石材试验方法第6部分:耐冲击性能的测定
GB/T 35165 合成石材术语和分类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6566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8583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
GB 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JC/T 908 人造石
JC/T 973 建筑装饰用天然石材防护剂
JC/T 2087 建筑装饰用仿自然面艺术石
JC/T 2325 异型人造石制品
JC/T 2534 建筑用人造石英石和岗石地板
JC/T 2535 建筑用人造石英石和岗石墙板
JG/T 463 建筑装饰用人造石英石板
T/CBMF 63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石中有害物质限量
3 术语和定义
GB/T 35165、GB/T 33761、JC/T 908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色建材green building materials
是指在全生命周期内可减少对天然资源消耗和减轻对生态环境影响,具有“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
3.2
绿色建材评价green building materials assessment
依据绿色建材评价技术标准,按照程序和要求对申请开展评价的建材产品进行评价,确认其等级的活动。
3.3
评价等级assessment level
产品评价结果所达到的绿色建材级别,由低到高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
3.4
环境产品声明environmental product declaration
提供基于预设参数的量化环境数据的环境声明,必要时包括附加环境信息。
3.5
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
用以量化过程、过程系统或产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参数,以表现它们对气候变化的贡献。
3.6
人造石artificial stone
以高分子聚合物或水泥或两者混合物为粘合材料,以天然石材碎(粉)料和/或天然石英石(沙、粉)或氢氧化铝粉等为主要原料,加入颜料及其他助剂,经搅拌混合、凝结固化等工序复合而成的材料,统称人造石。
3.7
建筑装饰用仿自然面艺术石man-made art stone for building decoration
以硅酸盐胶凝材料或高分子聚合物或两者混合物为主要成分,在天然彩砂、无机氧化铁颜料或加入轻质填充材料作用下,通过混合、搅拌、浇筑等工艺形成具有仿砖、仿石、仿木纹及其他纹理效果的装饰材料,称为建筑装饰用仿自然面艺术石。
4 评价要求
4.1 一般要求
4.1.1产品生产企业的污染物排放状况,应符合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达到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GB 8978、GB 16297、GB12348)的要求,且生产企业近三年无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和重大安全事故。
4.1.2一般固体废弃物的收集、贮存、处置应符合GB 18599的相关规定。
危险废物的贮存应符合GB 18597的相关规定,后续应交付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处置。
4.1.3生产企业应采用国家鼓励的先进技术工艺,不应使用国家或有关部门发布的淘汰或禁止的技术、工艺、装备及相关物质。
4.1.4生产企业应按照GB/T 19001、GB/T 24001分别建立并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
4.1.5树脂型人造石、无机型人造石产品基本性能应符合GB/T 35157、JC/T 908、JC/T 2325、JC/T 2534、JC/T 2535、JG/T 463等相应的现行国家、行业标准要求,建筑装饰用仿自然面艺术石产品基本性能应符合JC/T 2087等相应的现行国家、行业标准要求,且近三年无产品质量责任事故。
4.1.6申请不同等级的生产企业还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申请企业其他规定
4.2 评价指标要求
人造石的评价指标包括资源属性指标、能源属性指标、环境属性指标和品质属性指标见表2。
表2 人造石评价指标要求
5 评价方法
5.1 生产企业应按4.1的规定提供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批复文件或国家政策认可的其他等效文件、近一年内的第三方环境检测报告、近一年内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明文件、近一年内的产品型式检验报告、有效期内的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等相关资料、有效期内的清洁生产审核报告等。
5.2 资源属性中,生产废料回收利用率、单位产品新鲜水使用率按照附录A的规定进行;产品包装按GB/T 16716、GB/T 31268的规定进行。
5.3 能源属性中,企业应提供能源采购台账、消耗台账及单位产品能耗统计表,单位产品生产综合能耗按照附录A的规定进行。
5.4 环境属性中,胶粘剂、防护剂的有害物质含量应由企业提供近一年内的胶粘剂、防护剂的有害物质检测报告或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等文件;生产废料处理处置情况,评价组现场核查企
业的生产场所并留证;企业应提供生产废水处理回用情况说明、记录及其他证明材料,生产废水回用率按照附录A的规定进行。
放射性核素限量按照GB 6566的规定进行检测,并提供近一年内的检测报告;重金属含量按照T/CBMF 63的规定进行检测,并提供近一年内的检测报告。
5.5 品质属性中,耐磨性的试验方法按照GB/T 35160.4的规定进行检测;强度的试验方法按照GB/T 35160.2、GB/T 35160.3、GB/T 35160.6的规定进行;耐污染性的试验方法按照JC/T 463的规定进行;燃烧性能按照GB/T 8624的规定进行;烟气毒性按照GB/T 20285的规定进行;针对以上产品的品质属性指标,企业应提供近一年内的检测报告。
5.6 采用符合性评价,生产企业满足第4章对应评价等级的全部要求时,判定评价结果符合该评价等级规定。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人造石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A.1 生产废料回收利用率
计算时,统计期为1年。
生产废料回收利用率按公式(A.1)计算:
R=M r
M p
×100% (A.1)
式中:
Mr——统计期内回收利用的生产废料量,单位为千克(kg);
Mp——统计期内生产产生的废料总量,单位为千克(kg);
R——生产废料回收利用率,%。
A.2 单位产品新鲜水使用率
单位产品新鲜水使用率,计算时按照1年生产为周期。
按公式(A.2)计算:
W f=W j
P
×100% (A.2)
式中:
Wj——统计期内生产补充的新鲜水总量,单位为吨(t);
P——统计期内符合相关标准的合格产品产量,单位为平米(m2);异形和雕刻人造石产品产量按所用荒料量折算(每立方米荒料计为30 m2)。
W f——单位产品新鲜水使用率,%。
A.3 人造石单位产品生产综合能耗
人造石单位产品生产综合能耗,统计期为1年。
按公式(A.3)计算:
E DN=E ZN
P
(A.3)
式中:
E DN——人造石单位产品生产综合耗能,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平米(kgce/m2);
E ZN——统计期内生产、辅助和附属系统消耗的各种能源总和,各种能源按照GB/T 2589要求转换成标煤,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
P——统计期内符合相关标准的合格产品产量,单位为平米(m2);异形和雕刻人造石产品产量按所用荒料量折算(每立方米荒料计为30 m2)。
A.4 生产废水回用率
生产废水回用率,统计期为1年,按公式(A.4)计算:
V j=V x
W x
×100% (A.4)
式中:
V j——生产废水回用率,%;
V r——统计期内回收利用的废水量,单位为立方米(m³);
W r——统计期内生产废水排放量,单位为立方米(m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