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doc
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

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保温材料(墙体和屋面)(征求意见稿)1 总则1.0.1为科学引导和规范管理我国绿色保温材料评价与标识工作,加快绿色建材推广应用、支撑绿色建筑选材,制定本导则。
1.0.2 本导则适用于建筑用墙体和屋面用保温材料的绿色建材评价。
1.0.3绿色保温材料评价时在符合本导则的要求和各地域特征的同时,还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墙体保温材料附着在建筑墙体外侧、内侧或中间用于提高墙体保温性能的建筑保温产品。
2.0.2屋面保温材料附着在建筑屋面外侧、内侧或中间用于提高屋面保温性能的建筑保温产品。
3 基本规定3.0.1评价指标体系分为控制项、评分项和加分项。
控制项为进行绿色保温材料评价必须满足的指标,参评产品及其企业必须全部满足控制项要求。
评分项总分为100分,加分项总分为5分。
总得分按照式3.0.1-1和式3.0.1-2计算。
权重见表3.0.1。
Q总= Q评+ Q加(3.0.1-1)Q评=Σw i Q i(3.0.1-2)式中:Q总——总分;Q评——评分项得分;Q加——加分项得分;w i——评分项各指标权重;Q i——评分项各指标得分。
表3.0.1 评分项各指标权重指标权重具体条文权重节能0.42 5.1.1 降低产品生产能耗0.15 5.1.2 降低原材料运输能耗0.10 5.1.3降低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0.10 5.1.4降低保温材料的节能设计修正系数0.05 5.1.5能源管理体系认证0.02减排0.20 5.2.1减少厂区大气污染物和污水排放0.105.2.2 减少施工工程的环境影响0.055.2.3提高保温材料的使用率0.05安全0.18 5.3.1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0.055.3.2提高保温材料的防火性能0.105.3.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0.03便利0.10 5.4.1 提高保温材料的易施工性0.05 5.4.2 提高保温材料的0.05适用性与经济性可循环0.105.5.1通过产品认证或提交环境产品声明报告0.055.5.2保温材料易回收再利用0.053.0.2控制项的评定结果为满足或不满足;评分项和加分项的评定结果为获得分值或不得分。
《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专家意见和建议

《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专家意见和建议专家姓名所在单位职务熊芳宁夏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总工程师雷震宁夏中测计量测试检验院有限公司院长李静华宁夏筑之信检测有限公司站长武恒宁夏建筑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院长一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保温材料(墙体和屋面)序号原文意见或建议备注1 4.0.4保温材料的基本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行业标准要求。
4.0.4保温材料的基本性能应满足现行企业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要求。
2 1.0.3绿色保温材料评价时在符合本导则的要求和各地域特征的……将“时”删掉3 3.0.3绿色保温材料由低到高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三个等级,三个等级的都应满足本导则所有控制项的要求……将“的”删掉4 4.0.5保温材料的防火性能应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规定的B2级的要求。
将“防火”改为“燃烧”5 5.3.2 提高保温材料的防火性能。
按所达到的最高防火等级评分:1 防火性能符合B1(C)级的要求,得40分;2 防火性能符合B1(B)级的要求,得60分;3 防火性能符合A(A2)级的要求,得80分;4 防火性能符合A(A1)级的要求,得100分5.3.2 提高保温材料的防火性能。
按所达到的最高燃烧性能级别评分:1 燃烧性能符合B1(C)级的要求,得40分;2 燃烧性能符合B1(B)级的要求,得60分;3 燃烧性能符合A(A2)级的要求,得80分;4 燃烧性能符合A(A1)级的要求,得100分。
6 5.5.1 通过产品认证或提交环境产品声明(EPD)报告。
评分为以下两条得分之和:“通过产品认证”不明确是什么认证75.3 安全中5.3.2 当不低于GB 8624中B2级时考虑给一定的分值,这样与4.0.5能够对应起来8 5.1.2 ……5.1.2 对某些品种的保温材料不适用,如EPS、XPS、聚氨酯等,原材料的运输基本都是远距离运输。
序号原文意见或建议备注9 4.0.1条中的内容控制项中要求必须通过质量体系和环境体系认证,本身这两个认证是自愿性的认证,这样要求就成了强制性的,建议放在评分项。
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

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唠唠这个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这就像是建材界的一本“绿色秘籍”。
你想啊,建材就像一个个等待检阅的士兵,而这个导则呢,就是那个超级严格的教官。
它可不会轻易放过任何一个不符合“绿色标准”的家伙。
这导则就像是一个大筛子,把那些不环保、不健康的建材统统筛掉,只留下那些像绿色小天使一样的好材料。
绿色建材啊,按照这个导则的评判,得像是从环保星球来的使者。
比如说有的建材,它要是不环保,那在导则这个照妖镜下,就像穿着脏衣服的小怪物,一眼就被看穿。
而那些真正的绿色建材,就像是自带光环的超级英雄,什么节能减排、健康环保这些超能力那是一个不少。
这导则里的评价标准,细致得就像给建材做全身CT扫描。
从建材的原材料来源,到它的生产过程,再到最后的成品,每个环节都不放过。
就好比检查一个人,从祖宗八代开始查起,一直到他今天穿的什么袜子,全面得不得了。
要是把建材市场比作一个大森林,那绿色建材就是那些最茁壮、最健康的大树。
而这个导则就是森林里的护林员规则,保护着这些绿色大树茁壮成长,同时把那些伪装成大树的“枯树枝”清理出去。
而且啊,这个导则对绿色建材的要求,让那些建材厂商感觉像是在参加一场超级严格的选美比赛。
不仅要外观美,内在还得美。
就像选美小姐一样,光长得好看可不行,还得有内涵,得是环保健康的代名词。
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呢,这个导则就像是一个贴心的购物小助手。
有了它,我们就不用担心买到那些“坏家伙”建材了。
就像我们在森林里找蘑菇,有了这个导则,我们就能准确无误地找到那些没毒的、美味的蘑菇(绿色建材),而不会误食那些毒蘑菇(不环保建材)。
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就像是建材界的指南针,指引着整个行业朝着绿色、环保、健康的方向大步迈进。
它让整个建材世界变得更加纯净,让我们的家就像住在森林中的小木屋一样健康、自然,到处充满着绿色的气息,而不是被那些有害的建材包围,像住在垃圾场旁边一样难受。
这导则啊,就是建材世界里的清流,不断地冲刷着那些不环保的污泥浊水,让绿色建材的清流奔腾不息,最终汇聚成一片绿色的海洋,让我们的生活都被这绿色所环绕。
绿色建筑技术导则(doc 8页)

绿色建筑技术导则(doc 8页)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前言推进绿色建筑是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具体实践。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发展绿色建筑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建筑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全面审视建筑活动对生态环境和住区环境的影响,采取综合措施,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引导、促进和规范绿色建筑的发展,特制定《绿色建筑技术导则》(下简称导则)。
1.总则1.1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作为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的建筑业,必须发展绿色建筑,改变当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模式,承担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1.2本导则所称的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1.3发展绿色建筑,应倡导城乡统筹、循环经济的理念和紧凑型城市空间的发展模式;全社会参与,挖掘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潜力;正确处理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及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1.4发展绿色建筑,应坚持技术创新,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5发展绿色建筑,应注重经济性,从建筑的全寿命周期综合核算效益和成本,引导市场发展需求,适应地方经济状况,提倡朴实简约,反对浮华铺张。
1.6发展绿色建筑,应注重地域性,尊重民族习俗,依据当地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状况、气候特点等,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绿色建筑。
1.7发展绿色建筑,应注重历史性和文化特色,要尊重历史,加强对已建成环境和历史文脉的保护和再利用。
1.8绿色建筑的建设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与相关的标准规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四川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

四川省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主编部门: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部门: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施行日期:2014年x月x日2014 成都前言根据国家关于发展绿色建材和推进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的相关政策,为指导和规范四川地区绿色建材的评价和标识,促进绿色建材的研发和应用,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的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绿色建材分类;5评价及等级划分。
本导则由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北三段55号,邮政编码:610081)。
本导则编写单位: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四川省建材工业科学研究院西南交通大学本导则主要起草人员:于忠秦钢江成贵韦延年吕萍袁艳平黎力余南阳刘承韩舜赵飞余恒鹏袁磊本导则主要审查人员:卢忠远冯雅任荣赵建华罗进元张仕忠金晓西目次1 总则 (4)2 术语 (5)3 基本规定 (6)4 绿色建材分类 (7)5 评价及等级划分 (8)1 总则1.0.1 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方针,指导和规范绿色建材的评价,促进绿色建材的健康发展,根据国家现行相关政策和标准,结合本省特点,制定本导则。
1.0.2 本导则适用于四川省建设工程中使用的建筑材料绿色建材的评价,不包括用于建筑中的设备及照明系统。
1.0.3绿色建材评价时,应在满足其使用功能以及安全的前提下,统筹考虑全生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1.0.4 绿色建材评价时,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材料所在地域的自然资源、能源、环境等特点进行评价。
1.0.5 绿色建材的评价,除应符合本导则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四川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绿色建材green building materials在全生命周期内可减少对天然资源消耗和减轻对生态环境影响,具有满足使用要求的优异性能以及“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
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

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预拌混凝土(征求意见稿)2015年4月目录1 总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术语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基本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控制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评分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节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减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川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

四川省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主编部门: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部门: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施行日期:2014年x月x日2014 成都前言根据国家关于发展绿色建材和推进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的相关政策,为指导和规范四川地区绿色建材的评价和标识,促进绿色建材的研发和应用,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的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绿色建材分类;5评价及等级划分。
本导则由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北三段55号,邮政编码:610081)。
本导则编写单位: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四川省建材工业科学研究院西南交通大学本导则主要起草人员:于忠秦钢江成贵韦延年吕萍袁艳平黎力余南阳刘承韩舜赵飞余恒鹏袁磊本导则主要审查人员:卢忠远冯雅任荣赵建华罗进元张仕忠金晓西目次1 总则 (4)2 术语 (5)3 基本规定 (6)4 绿色建材分类 (7)5 评价及等级划分 (8)1 总则1.0.1 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方针,指导和规范绿色建材的评价,促进绿色建材的健康发展,根据国家现行相关政策和标准,结合本省特点,制定本导则。
1.0.2 本导则适用于四川省建设工程中使用的建筑材料绿色建材的评价,不包括用于建筑中的设备及照明系统。
1.0.3绿色建材评价时,应在满足其使用功能以及安全的前提下,统筹考虑全生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1.0.4 绿色建材评价时,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材料所在地域的自然资源、能源、环境等特点进行评价。
1.0.5 绿色建材的评价,除应符合本导则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四川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绿色建材green building materials在全生命周期内可减少对天然资源消耗和减轻对生态环境影响,具有满足使用要求的优异性能以及“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
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

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卫生陶瓷(征求意见稿)2015年4月1 总则 (3)2 术语 (3)3 基本规定 (3)4 控制项 (4)5 评分项 (4)5.1 节能 (5)5.2 减排 (5)5.3 安全 (6)5.4 便利 (6)5.5 可循环 (6)6 加分项 (6)1.0.1为科学引导和规范管理我国绿色卫生陶瓷评价与标识工作,加快绿色建材推广应用、支撑绿色建筑选材,制定本导则。
1.0.2 本导则适用于卫生陶瓷的绿色建材评价。
1.0.3绿色卫生陶瓷评价时在符合本导则的要求和各地域特征的同时,还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卫生陶瓷由粘土或其他无机物质经混炼、成型、高温烧制而成的用作卫生设施的陶瓷制品。
3 基本规定3.0.1评价指标体系分为控制项、评分项和加分项。
控制项为进行绿色卫生陶瓷评价必须满足的指标,参评产品及其企业必须全部满足控制项要求。
评分项总分为100分,加分项总分为5分。
总得分按照式3.0.1-1和式3.0.1-2计算。
权重见表3.0.1。
Q总= Q评+ Q加(3.0.1-1)Q评=Σw i Q i(3.0.1-2)式中:Q总——总分;Q评——评分项得分;Q加——加分项得分;w i——评分项各指标权重;Q i——评分项各指标得分。
3.0.2控制项的评定结果为满足或不满足;评分项和加分项的评定结果为获得分值或不得分。
3.0.3绿色卫生陶瓷由低到高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三个等级,三个等级的都应满足本导则所有控制项的要求,并按评分项和加分项的总得分确定等级。
三个等级划分见表3.0.3。
4 控制项4.0.1卫生陶瓷生产企业应符合表4.0.1的要求。
4.0.2 卫生陶瓷应具备详细、合理的应用技术文件。
4.0.3卫生陶瓷的性能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卫生陶瓷》GB 6952的要求。
4.0.4卫生陶瓷的用水效率达到国家现行有关卫生器具用水等级标准规定的3级。
5 评分项5.1 节能5.1.1卫生陶瓷单位产品能耗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卫生陶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21252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建材评价技术导则
—预拌砂浆
(试行)
2015年4月
目录
1 总则 (2)
2 术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基本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控制项 (3)
5 评分项 (4)
5.1 节能 (4)
5.2 减排 (4)
5.3 安全 (5)
5.4 便利 (5)
5.5 可循环 (6)
6 加分项 (6)
1 总则
1.0.1为科学引导和规范管理我国绿色预拌砂浆评价与标识工作,加快绿色建材推广应用,支撑绿色建筑选材,制定本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普通砂浆、特种砂浆、石膏砂浆等预拌砂浆的绿色评价。
2 术语
2.0.1灰料(dust material)
指在预拌砂浆各工段,通过收尘、清扫所收集的材料。
3 基本规定
3.0.1预拌砂浆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控制项、评分项和加分项。
控制项为进行绿色预拌砂浆评价必须满足的指标,参评产品或企业必须满足全部控制项要求。
评分项总分为100分,加分项总分为5分。
总得分按照式3.0.1-1和式3.0.1-2计算。
权重见表3.0.1。
Q总= Q评+ Q加(3.0.1-1)
Q评=Σw i Q i(3.0.1-2)式中:
Q总——总分;
Q评——评分项得分;
Q加——加分项得分;
w i——评分项各指标权重;
Q i——评分项各指标得分。
表3.0.1 评分项各指标权重
3.0.2控制项的评定结果为满足或不满足;评分项和加分项的评定结果为获得分值或不得分。
3.0.3绿色预拌砂浆由低到高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三个等级,三个等级都应满足本导则所有控制项的要求,并按评分项和加分项的总得分确定等级。
三个等级划分见表3.0.3。
4 控制项
4.0.1预拌砂浆生产企业应符合表4.0.1的要求。
4.0.2设备设施选配等全过程管理应满足当地预拌砂浆绿色(清洁化)生产管理的相关规定。
4.0.3普通砂浆的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预拌砂浆》GB/T 25181的要求;外墙外保温系统用粘结砂浆、外墙外保温系统用抹面砂浆的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墙保温系统材料》GB/T 29906的要求;瓷砖粘结砂浆的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陶瓷墙地砖粘结剂》JC/T 547的要求;抹灰石膏的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抹灰石膏》GB/T 28627的要求,其他预拌砂浆的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5 评分项
5.1 节能
5.1.1 降低原材料运输能耗。
评分为以下两条得分之和,但总分不超过100分:
1 累计运输半径不大于500km的原材料重量比例不小于60%但小于70%,得40分;不小于70%但小于80%,得60分;不小于80%但小于90%,得80分;不小于90%,得100分;
2 500km以外的原材料采用铁路、轮船运输的重量比例不小于70%但小于80%,得20分;不小于80%但小于90%,得40分;不小于90%,得60分。
5.1.2 近三年单位产品能耗水平持续改进,总得分为100分,评分规则如下:
1有能源分级计量20分;
2能源计量器具具备在线采集、上传等功能20分;
3建立能效管理信息系统30分;
4根据能效管理信息系统分析结果进行持续改进30分。
5.1.3通过《能源管理体系》GB/T 23331的认证,得100分。
5.2 减排
5.2.1 减少厂区大气污染物(不含颗粒物)和噪声排放。
评分为以下各条之和:
1二氧化硫排放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规定的一级,得20分,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相关的各地方标准规定,得60分;
2厂区噪声排放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得40分。
5.2.2减少厂区大气颗粒物排放,评分为以下各条之和:
1有组织排放中,自排气筒排放的颗粒物符合《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5的规定,得40分,符合各地方标准对当地大气颗粒物排放规定,得60分;
2无组织排放中,大气颗粒污染物符合《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5的规定,得20分,符合各地方标准对当地大气颗粒物排放规定,得40分。
5.2.3提高普通砂浆的散装率,降低特种砂浆的袋装率。
评分规则如下:
1普通砂浆年度散装率达到70%,得60分,达到80%,得80分,达到90%,得100分;
2 每吨特种砂浆对包装袋的平均消耗量不小于25个但小于40个,得60分,不小于20个但小于25个,得80分,小于20个得100分。
5.2.4建立环境管理制度并加以实施,得60分;通过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得100分。
5.3 安全
5.3.1保证预拌砂浆的强度。
评分规则如下:
1抗压强度实测值与设计值的比值大于2.0,得50分,不小于1.0但小于
1.15或不小于1.5但小于
2.0,得75分,不小于1.15但小于1.5,得100分;
2 原始拉伸粘结强度及浸水拉伸粘结强度的实测值与设计值的比值不小于1.0但小于1.2,得50分,不小于1.2,得100分。
5.3.2降低预拌砂浆强度离散系数。
连续10个批次产品强度的离散系数评分规则如下:
1 不大于30%但大于20%,得40分;
2不大于20%但大于10%,得60分;
3不大于10%,得100分。
5.3.3提高预拌砂浆的耐久性能。
评分规则如下:
1冻融循环后抗压强度损失率的设计值与实测值的比值不小于1.0但小于
1.5,得50分,大于1.5但不大于
2.0,得75分,大于2.0,得100分;
2 耐冻融拉伸粘结强度实测值与设计值的比值不小于1.0但小于1.2,得50分,不小于1.2,得100分;
3软化系数不小于0.3小于0.5,得50分,不小于0.5,得100分。
5.3.4 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
符合《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6规定的二级,得60分;符合一级,得100分。
5.3.5建立质量管理制度并加以实施,得60分;通过ISO14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得100分。
5.3.6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并加以实施,得60分;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 28001的认证,得100分。
5.4 便利
5.4.1 提高预拌砂浆的施工便利性。
评分规则如下:
1 实测保水率与设计保水率比值不小于1.00但小于1.05,得50分,不小于1.05但小于1.10,得75分,不小于1.10,得100分;
2 可操作时间不小于2h,得100分;
3 抗滑移不小于0.5mm,得100分。
5.4.2提高预拌砂浆的适用性与经济性。
评分为以下两条之和:
1 与应用区域政策、标准规范、环境等相匹配,总分50分,由专家评分;
2 与应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配套等相匹配,总分50分,由专家评分。
5.4.3 建立完善的测量管理体系并实施,得60分;通过《测量管理体系》GB/T 19022的认证,得100分。
5.5 可循环
5.5.1 合理提高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利用率不小于30%但小于40%,得60分;不小于40%但小于50%,得80分;不小于50%,得100分。
5.5.2合理消纳生产过程产生的灰料。
配备自动回灰设备、计量配料系统,可操作性强,回收利用合理,总分100分,由专家评分。
5.5.3 通过产品认证和提交环境产品声明(EPD)报告。
评分为以下两条得分之和:
1 通过产品认证或评价,总分50分,由专家评分;
2 提交环境产品声明(EPD)报告,总分50分,由专家评分。
6 加分项
6.0.1 预拌砂浆生产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生产工艺或生产设备,且环境影响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总分2分,由专家评分。
6.0.2 预拌砂浆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且性能明显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总分3分,由专家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