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场专项规划
宁波市停车场规划建设和管理条例

宁波市停车场规划建设和管理条例(2001年7月26日宁波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2001年11月2日浙江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批准 2011年8月31日宁波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修订 2011年9月30日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改善停车状况,保障交通有序、安全和畅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和镇规划区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本条例所称停车场,是指供各类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放的露天或者室内场所。
停车场分为公共停车场和专用停车场。
公共停车场,是指为社会车辆提供停车服务的场所,包括独立建设的公共停车场、建设工程配建公共停车场和道路停车泊位等;专用停车场,是指为本单位、本居住区车辆提供停车服务的场所,包括建设工程配建专用停车场、建筑区划内共有部位施划的停车位等。
第三条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应当遵循政府主导、统筹规划、配套建设、有效管理、方便群众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第四条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停车场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协调机制,决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做好相关工作。
第五条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停车场的规划管理工作。
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停车场的建设管理工作。
城市管理部门负责停车场的使用管理工作,参与停车场规划和建设工作。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参与停车场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价格主管部门负责收费停车场的价格管理工作。
发展和改革、财政、税务、工商、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第二章规划管理第六条公共停车场专项规划由市和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规划结构布局和交通需求状况,会同同级建设主管部门、城市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编制,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后,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或者县(市)域总体规划。
2020年佛山市停车专项规划

佛山市停车专项规划佛山市停车专项规划 I 目目录第一章现状特征及需求预测 ............................................................................. .. (1)1现状及特征 ............................................................................. ........................ 1 2发展需求预测 ............................................................................. .................... 1 第二章停车发展策略研究 ............................................................................. (3)1指导思想 ............................................................................. ............................ 3 2 总体思路与目标.............................................................................. ................ 3 3 发展策略.............................................................................. ............................ 4 4停车分区研究 ............................................................................. .................... 7 第三章建筑物停车配建指标 ............................................................................. (12)1指标修订原则 ............................................................................. .................. 12 2具体指标 ............................................................................. .......................... 12 第四章公共停车泊位发展规划 ............................................................................. .. 181 公共停车泊位供给规模规划........................................................................ 182 路外公共停车场建设指引............................................................................22 3 路内停车泊位发展规划.............................................................................. .. 24 第五章停车片区综合整治 ............................................................................. . (28)第六章停车管理机制体系 ............................................................................. . (29)1管理模式及内容 ............................................................................. .............. 29 2停车管理机构设计 ............................................................................. .......... 29 3停车产业化发展机制 ............................................................................. ...... 29 4停车配建审批机制 ............................................................................. .......... 31 5停车收费机制 ............................................................................. .................. 32 6自备车位政策 ............................................................................................... 33 7路内停车泊位管理机制 ............................................................................. .. 33 8停车场运营管理机制 ............................................................................. ...... 35 9搭建全市停车信息系统 ............................................................................. .. 36 第七章近期工作计划 ............................................................................. (38)佛山市停车专项规划 II 1近期工作目标 ............................................................................. .................. 38 2 公共停车场建设计划.............................................................................. ...... 38 3近期停车整治工作任务分解 ....................................................................... 42 第八章实施保障措施 ............................................................................. (43)1政策法规保障 ............................................................................. .................. 43 2规划审批保障 ............................................................................. .................. 43 3财政保障 ............................................................................. .......................... 43 4宣传教育保障 ............................................................................. .................. 44 附图1停车设施现状分布图附图2基本车位需求分布图附图3出行车位需求分布图附图4停车分区图附图5城市公共泊位规模控制图附图6中心城区城市公共停车场近期建设布局图附图7路内临时泊位规模控制图附图8中心城区禁止路内停车规划图佛山市停车专项规划 III 前前言城市“停车难”已经成为全国各大城市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为缓解城市停车供需矛盾,促进停车产业健康发展,提升城市停车管理水平,近年以来,国家相关部委以促进停车产业化为导向,陆续发布了《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基础〔2015〕1788 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管理的通知》(建城〔2015〕141 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城市停车场规划建设及用地政策的通知》(建城〔2016〕193 号)等相关文件,在停车场规划编制、建设模式、用地保障、审批程序、收费政策、信息化应用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促进整个停车行业发展意义重大。
《城市停车规划规范》(51149-2016)

目次1总则 (1)2术语 (2)3基本规定 (4)4停车需求预测与停车位供给 (6)4.1停车需求预测 (6)4.2停车位供给 (7)5停车场规划 (8)5.1停车场规模 (8)5.2停车场规划要求 (8)6建筑物配建停车位 (11)本规范用词说明 (14)引用标准名录 (15)Contents1General Provisions (1)2Terms (2)3Basic Requirements (4)4Parking Demand Forecasting and Supply (6)4.1Parking Demand Forecasting (6)4.2Parking Space Supply (7)5Parking Lot Planning Requirements (8)5.1Size of Parking Lot (8)5.2Planning Requirements (8)6Parking Space for Buildings (11)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14)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15)1总则1.0.1为科学合理安排停车设施,构建有序的停车环境,规范城市停车规划,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以及相关专项规划所涵盖的停车规划。
1.0.3城市停车规划应贯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公平、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应以城市发展及交通发展战略为指导,统筹现状停车供需关系,考虑未来机动车发展水平,结合交通需求管理措施,制定停车位总量控制和区域差别化的供给策略,划分城市停车分区,统筹配置城市停车资源,并应满足交通安全、综合防灾等要求。
1.0.4城市停车规划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2术语2.0.1停车场parking lot供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停放的场所及地上、地下构筑物。
泰安市城市停车场(位)规划建设和停车秩序管理办法-泰安市人民政府令第124号

泰安市城市停车场(位)规划建设和停车秩序管理办法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07.06.08施行日期2007.07.01文号泰安市人民政府令第124号主题类别城市建设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已被修订正文:---------------------------------------------------------------------------------------------------------------------------------------------------- 泰安市人民政府令(第124号)《泰安市城市停车场(位)规划建设和停车秩序管理办法》已经2007年市政府第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
二OO七年六月八日泰安市城市停车场(位)规划建设和停车秩序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停车管理,规范车辆停放秩序,改善道路交通状况,保障城市交通安全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公安部、建设部《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泰安市城市市区、市高新区、泰山风景名胜区范围内停车场(位)的规划、建设和停车秩序的管理,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停车场(位),是指供各种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放的露天或室内场所,主要包括公共停车场、建筑物配建的公共停车场或专用停车场、临时停车场和道路停车泊位等。
第四条停车场(位)的建设,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资源共享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第五条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停车场的规划管理工作。
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停车场(位)的行政管理和机动车、非机动车停放秩序的管理工作。
泰山管委负责泰山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的停车场(位)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市物价、工商、建设、交通、财政、城管执法、高新区管委会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停车场(位)规划建设和停车秩序管理的相关工作。
城市停车规划规范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方法:制定城市停车设施专项规 划,确定停车泊位总量控制目标
意义:优化城市交通结构,促进 城市可持续发展
停车分区规划
目的:根据城市用 地性质和道路交通 状况,将城市划分 为不同停车分区, 便于停车管理和规 划控制。
原则:依据城市用 地规划、道路交通 规划等相关规划, 结合实际情况制定。
评估
加强与相关部 门的协调配合, 形成工作合力, 共同推进停车 规划规范实施
鼓励社会公众 参与监督,建 立健全举报奖 励制度,提高
公众参与度
根据监督检查 和评估结果, 及时调整和完 善停车规划规 范,确保其实
施效果
01
未来城市停车发展趋势和展望
智能化停车系统的发展
停车位预约:通过 手机APP提前预约 停车位,减少寻找 停车位的时间和麻 烦
江元公司
城市停车规划规范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风
目录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1
城市停车现状
02
停车规划的重要性
03
停车规划规范制定原则
04
停车规划规范主要内容
05
停车规划规范实施保障措施
06
01
添加章节标题
01
城市停车现状
停车难问题
停车位紧张:城市中停车位数量不足,难以满足市民停车需求 停车费用高:部分城市停车费用较高,增加了市民的出行成本 停车难导致的交通问题:由于停车难,部分市民选择在路边停车,导致交通拥堵和安全隐患 停车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停车难问题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影响了城市的形象和投资环境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加大对停车科技创新的投入,支 持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 提高停车产业的技术水平。
顺德中心城区道路交通专项规划第十章-停车规划

目录第十章停车设施规划 (303)10.1 停车规划的意义 (303)10.2 停车规划的出发点 停车现状 (303)10.3 停车设施发展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304)10.3.1 停车设施发展的指导思想 (304)10.3.2 停车设施发展的战略 (305)10.3.3 停车设施规划原则 (306)10.4 停车需求总量预测 (307)10.4.1 需求预测概述 (307)10.4.2 按车辆拥有量估算停车需求总量 (308)10.4.3 按人口估算停车需求总量 (308)10.4.4 按出行吸引模型估算停车需求总量 (309)10.4.5 停车需求总量的确定 (310)10.5 配建停车场的规划 (311)10.6 公共停车场的规划 (313)10.7 路边停车场的规划 (317)10.8 自行车停车场的规划 (324)10.9 停车场(库)的政策、控制措施及建议 (326)10.9.1 适用于各个地区的有关停车的政策和建议 (326)10.9.2 大良核心区的有关停车的政策和建议 (329)10.9.3 关于大良地区提高公共停车场利用率的建议 (330)插图目录图10-1 2020年各个交通大区的公共停车场和路边停车场泊位布置图 (317)图10-2 2005年顺德中心城区允许设置路边停车场的路段示意图 (323)图10-3 路边停车三种方式示意图 (324)表格目录表10-1 顺德中心城区各类机动车停车场所占的比例 (303)表10-2 停车设施供应结构比例表(单位:%) (306)表10-3 2020年顺德中心城区机动车拥有量和折算系数 (308)表10-4 国内部分城市规划泊位总体供应指标(2010年) (309)表10-5 顺德中心城区现状年的停车供需览表 (310)表10-6 顺德中心城区2020年的停车供需览表 (310)表10-7 顺德中心城区现状年建议的停车供应表 (311)表10-8 顺德中心城区2020年的停车供应表 (311)表10-9 顺德中心城区建筑物配建指标参考值 (312)表10-10 2020年顺德中心城区轨道站所需配建停车泊位 (313)表10-11 顺德中心城区2005年各交通大区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建议提供的停车泊位 (313)表10-12 顺德中心城区2020年各交通大区机动车公共停车场提供的停车泊位 (315)表10-13 路边停车场的设置与道路宽度的关系 (319)表10-14 2005年各交通大区建议的机动车路边停车场停车泊位 (319)表10-15 2020年各交通大区机动车路边停车场的停车泊位 (321)表10-16 各种自行车停车场类型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325)第十章停车设施规划10.1 停车规划的意义停车规划是整体交通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行车系统一样,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精品】《盐城市城市停车设施规划(-)》文字内容

《盐城市城市停车设施规划(-)》文字内容《盐城市城市停车设施规划(2014—2030)》文字内容一、规划理念1、交通引导,用地协调主动引导城市空间布局,调控交通需求增长,统筹交通设施布局。
2、以供定需,供需统筹城市停车设施规划要充分发挥停车设施在调控城市土地利用、道路交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进行系统协调、供需统筹,逐步实现供需总量和空间分布的协调。
3、分区规划,差别引导以促进实现“公交优先”为目标,通过划分停车分区,采取相应停车发展政策,鼓励居民出行优先使用公共交通。
根据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通过在不同区域采取相应的停车发展政策,使不同消费群体都能享有便捷的城市交通服务。
4、停车调控,以静制动按照道路网络功能,平衡不同区域的道路容量和停车设施供应总量的关系,合理组织交通流,促使停车交通与道路交通协调发展。
二、规划范围和年限1、规划范围规划研究范围:中心城区范围,西南至盐淮高速公路,西北至盐靖高速公路及新洋港,东至南洋镇界与沈海高速公路,面积约433平方公里。
重点规划范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范围,面积约186平方公里。
2、规划年限基准年:2013 年近期:2014~2020年远期:2021~2030年三、规划目标通过本规划,科学划定停车分区,合理确定停车设施规模及供应结构,制定符合城市总体交通发展战略的停车发展策略及政策措施,形成与城市用地布局和功能性质相协调的停车设施布局方案,构建完整城市停车设施体系。
四、停车发展策略4.1总体策略增加供给——提升停车配建标准,注重公共停车场建设,鼓励建筑挖潜。
分区优化——停车政策分区,制定差别化配建、收费政策,规划P&R停车场。
高效管理——完善法规及执法力量,引入科技智能化管理,鼓励泊位开放、共享。
产业引导——制定停车建设扶持政策,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引导停车产业化发展。
4.2对策措施1、增加供给,缓解停车供需矛盾(1)制定与经济发展和机动化水平相匹配的建筑配建停车标准,并严格执行,避免历史欠账进一步扩大。
城市停车设施规划策略研究——以兰州新区为例

Technology0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机动化水平提高,我国大中城市均出现了“停车难”这一共性问题,城市停车对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重大影响。为应对日益严重的城市停车难问题,2016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加快城市停车场建设近期工作要点与任务分工》,提出坚持公交优先,提倡绿色出行,尽快编制停车设施专项规划等相关要求。2017年2月,我国第一部停车规划规范GB/T51149—2016《城市停车规划规范》正式颁布,提出科学合理安排停车设施,构建有序的停车环境,规范城市停车规划,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1兰州新区概况及现状停车设施供需分布特征2012年8月,兰州新区批复为全国第五个、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总体规划确定的兰州新区功能定位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经过多年的建设,兰州新区逐步发展成为一座产城融合的现代化新城,随着人口集聚和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加,城市停车问题逐渐凸显。本次停车设施规划年限与总体规划一致,近期为2020年,人口60万,建设用地80km2;远期至2030年,人口为100万,建设用地约170km2。1.1兰州新区现状停车供需特征1.1.1供给总量兰州新区汽车保有量约5万辆,汽车拥有率240辆/千人,经收集规划、建设和交警等主要管理部门的停车资料,结合项目组现场实地踏勘统计,兰州新区核心城区现状共有各类停车泊位75994个。其中,路侧停车泊位2500个,路外公共停车泊位1151个,建筑配建停车泊位72343个,暂无施划路内临时停车泊位。1.1.2供应结构从现状统计情况来看,供应结构主要占比分别为路侧停车位3.29%、路外公共泊位1.51%、配建车位95.20%。1.2现状问题分析经过多年的建设,兰州新区在公共停车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停车场附近停车难的问题。但是,随着机动化的进程,现有的停车发展政策已不能适应停车的增长要求,停车设施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缺少总体协调,停车供应结构比例失调,路外公共停车位比例严重偏低,路内停车无序停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交通的安全与畅通。同时因缺少停车设施规划的指导,停车发展政策缺乏,停车设施建设市场化、产业化的实施动力不足(见图1)。2规划策略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道路交通设施建设的有限性,兰州新区尤其是综合服务组团建成区可用于停车场建设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因此,兰州新区停车设施规划必须坚持通过停车调控促进公交优先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的形成。本次规划以“调控”作为指导思想,从停车设施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入手,分析停车发展现状问题和症结,通过停车需求预[作者简介]马亚君,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咨询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征求意见稿)
一、规划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我县城市机动车拥有量迅猛增 长。截至2010年底,城区共有机动车15万辆,其中小汽车2万辆。机动 车的普遍使用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停车乱、停车难的问题 也日益凸现,主要表现在:停车设施布局不够合理,停车设施建设严重 滞后,社会公共停车场极其缺乏;部分停车设施利用效率低下,有的甚 至被改变使用性质;规划社会停车用地未能按照规划实施且少量用地被 改变使用性质;各类建筑没有严格按照配建标准配套建设停车设施,配 建车位严重不足;路边停车设施过度利用,但缺乏管理,使用效率低。 近年来,我县通过开设专业停车场,在小区和商业公共设施建设中要求 配建一定停车位,并在部分城区干道两侧划定临时停车区等一些措施加 以缓解停车问题,根据各社区和各物业公司提供资料,中心城区现有汽 车停车区仅有33处(见表1和图1),泊位仅1000余个,其中固定停车泊 位 个,临时停车泊位 个;根据交警大队城郊中队提供资料,目 前占用城市道路主次干道的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临时停车泊位 个,但停车难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停车泊位的缺乏,使城市停 车问题成了广大市民关注的焦点。 为了科学指导城区停车场建设和各类居住、公共、商业建筑的公共停车 位配套建设,我们组织编制《睢宁县城区停车系统专项规划》。我们认 为,城市停车问题的解决涉及到政策、规划、建设与管理等多方面因 素,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简单依靠增加供应来实现,必须结合城市和 交通发展的需求,结合城市的特点和市情,全方位地考虑城市停车发展 的策略与规划,实现动静交通的平衡发展,并与城市的土地利用发展形 成高度协调的良性互动。 2、 规划依据 1、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2、 《睢宁城市总体规划》 3、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4版)》 4、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三、规划范围和规划年限 规划范围:县城规划建成区,北至北环路、南至南环路、东至东环路、 西至邳睢路,总面积约56平方公里。 规划年限:近期2011年-2015年,远期2016年-2020年。
0.8
公共
设施 社区医疗设 泊位/100㎡建
施
筑面积
0.3
体育场
泊位/100座
影剧院 文体 公共 图书馆、博 设施 物馆
展览馆
会议中心
职业大中专 学校 教育 公共 中学 设施 小学、幼儿 园
交通 汽车客运站
泊位/100座
泊位/100㎡建 筑面积
泊位/100㎡建 筑面积
泊位/100座
泊位/100学生
泊位/100学生
四、规划目标 近期目标:分析城市近期停车需求,通过对管理政策的优化、停车设施 的梳理和重点地区社会公共停车场近期建设计划的落实,有效缓解当前 停车问题。 远期目标:分析城市未来的停车需求和需求的分布,根据城市用地规 划,对城市停车的现状、发展和实施规划进行深入分析,对停车设施进 行规划安排,完善城市建筑物配建标准,引导城市动静态交通的良性发 展。 五、规划原则 1、综合考虑城市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特点,与城市不同区域发展要求 和交通模式相协调; 2、满足城市总体规划中关于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规划的要求; 3、符合城市停车规划有关技术规范要求; 4、注意远近期的结合,并注重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六、建筑物停车配建规划 1、合理划定城市停车配建分区 根据县城不同发展区域土地利用性质和强度差别、路网容量以及周边城 市配建分区经验,划定城区停车配建分区(见表2)。
0.8~ 1.2 0.5~ 1.2 0.6
0.5
1.0
1.0
1.5 0.5
二类区 1.5 1.0~2.0 1.0 1.0~2.0 0.6 1.0~2.0
0.4 1.0~3.0
2
3.0
0.8
3.0
0.8
7.5
0.6
7.5
1.5
7.5
1.2 7.5~1.0
2.0
5.0
0.5
2.0
医院 县级医院
筑面积
旅馆、酒店
泊位/户
泊位/户
泊位/户
泊位/户
泊位/100㎡建 筑面积
泊位/100㎡建 筑面积
泊位/100㎡建 筑面积
泊位/100㎡建 筑面积
泊位/100㎡建 筑面积
泊位/100㎡建 筑面积
泊位/100㎡建 筑面积
泊位/客房 泊位/100㎡建
一类区 1.0~ 1.5 0.8~ 1.0 0.4~ 0.8
0.4
车库的建筑面积,每个停车位宜为30~35m2。摩托车停车场用地
面积,每个停车位宜为2.5~2.7m2。自行车公共停车场用地面
积,每个停车位宜为1.5~1.8m2。
2、公共停车场规划布局: 根据停车指标和《睢宁县城市总体规划》,2015年城市人口规模为22万 人,则城区2015年机动车公共停车场用地规模为20万㎡。2020年城市 人口规模为28万人,则城区2020年机动车公共停车场用地规模为26万 ㎡。按照公共停车场用地面积和停车位的分布需求计算,则至2015年 需公共停车位约7000个,设计城中心地区4000个,对外道路出入口800 个,其它地区2200个;2020年需公共停车位约9000个,设计城中心地 区5500个,对外道路出入口1000个,其它地区2500个。按照每个公共 停车场中心城区平均50个泊位,对外道路出入口和其它地区停车场平 均80个泊位的场地设计标准,则至2015年整个城区共需规划公共停车 场118个左右,其中中心城区约80个,对外道路出入口和其它地区需规 划公共停车场约38个;至2020年整个城区共需规划公共停车场155个左 右,其中中心城区约110个,对外道路出入口和其它地区需规划公共停 车场约45个。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用地情况,公共停车场的规划布局 见表4和图2。 八、近期停车改善规划 1、制定中心城区停车政策和措施 (1)推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规范停车管理秩序。扩大停车供应为 主,停车需求管理为辅”的停车发展策略; (2)设立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管理综合办公室; (3)建立“停车设施基金”,对所有机动车在年审中收取停车专项基 金,促进停车设施的建设; (4)鼓励社会资金对停车设施开发经营; (5)合理调整停车收费区域标准; (6)严格执行停车泊位配建标准,加强对建设项目的审核管理。 2、落实近期停车解决模式 (1)建设型模式 对于新建和整体改造区,应该采用建设型模式;对于现状有闲置用地或 废弃建筑的已建小区,可以采用建设型模式。在项目建设中要严格依据 停车位设置的规定指标要求,同时配置停车位。 (2)挖潜型模式
泊位/100学生
泊位/高峰日 1000旅客
3.0 1.0~ 3.0 0.6
1.0 6.0 2.0~ 3.5 1.0
1.0
3.0
0.8
0.5
4.0 1.0~ 3.0 1.0
1.2 7.0 3.0~ 4.0 1.5
1.5
3.0
3.0
3.0
20.0~ 30.0 25.0~ 35.0 5.0
5.0
2.0 50.0~ 60.0 55.0~ 65.0
对于原来确实没有配建停车场的建筑,本着单位“用者自负”与“不能 占用路边资源”的原则,充分挖掘单位内部的空间与资源,建设停车库 (位),使其达到配建标准; 对于实在没有用地空间的小区,如果其周边有社会公共停车场,可以根 据实际情况适当扩大社会公共停车场的规模。如果周边没有社会公共停 车场,可以结合周边的用地情况建设地下停车库,但是建设费用需要按 照一定的比例由这些单位筹集; 对原有配建停车设施被挪作他用的,予以清理,使其恢复原有功能。特 别是居住小区内和一些商业设施配建的停车库,不得挪作居住、储藏或 其它使用; 公共建筑配建停车场原则上应对外开放,可以借鉴县人民医院的车辆管 理模式,采用无偿或有偿方式开放停车场地和停车位(见表5和图3); 对住宅与商业、住宅与办公以及与商业建筑邻近的小区,可以结合各自 停车时段特征,分时段综合利用,实行错时停车; 对于开放式居住小区,应统一物业管理,加强停车管理,撤销有安全隐 患的停车点,合理整合利用空间资源。在保证消防通道等基本要求的情 况下,开辟小区路空间,设置停车泊位,同时合理组织小区内的交通路 线。 3、划定近期临时停车区 根据各区域现状建设模式、停车供需情况和近期改善的可能性,提出临 时停车位设置具体规划实施方案(见表6和图4~图19)。
表3 各类建筑停车配建最低指标配置表
自行车
建筑分类
计算单位
小汽车停车位
停车位
独立式住 宅、 高级公寓 大户型商品 住宅 住宅 小户型商品 住宅 经济适用 房、拆迁安 置房、廉租 房
行政办公 办公
其他办公
大型商场
配套商业设 施 独立购物中 心、 商业 仓储型超市 综合市场、 批发交易市 场
餐饮、娱乐
表2 停车配建分区方案
分区
范围
配建停车分区指导思想
天虹大道、中
一类 地区
央大街、睢河 路、新市路围 合而成的区
域。
城市密集区,交通供给水 平提高受空间制约;城市 功能、服务设施集中的区 域,需要高水平公共停车 服务和管理。
二类 城市其它区 城市新发展区域,交通设
地区 域。
施发展空间良好。
2、确定建筑物停车配建指标 根据城区停车配建分区划定,提出不同区域差别化的配建指标值,并用 配建指标的上限、下限分别进行配建管理,促使城区停车供需保持一种 动态平衡(见表3)。
3.0
3.0
7、 公共停车系统规划 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要求: (1)城市公共停车场应分为外来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市内机动车公共 停车场和自行车公共停车场三类,其用地总面积可按规划城市人口每人 0.8~1.0m2计算。其中:机动车停车场的用地宜为80%~9 0%,自行车停车场的用地宜为10%~20%。市区宜建停车楼或地 下停车库。考虑到未来小汽车发展的需要,我县县城机动车规划公共停 车场用地指标建议取上限即1㎡/人。对自行车停车场规划用地可灵活配 置,不在此规划中进行用地具体布局。 (2)外来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应设置在城市的外环路和城市出入口道 路附近,主要停放货运车辆。市内公共停车场应靠近主要服务对象设 置,其场址选择应符合城市环境和车辆出入又不妨碍道路畅通的要求。 (3)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停车位数的分布:在城中心地区,应为全部停 车位数的50%~70%;在城市对外道路的出入口地区应为全部停车 位数的5%~10%;在城市其它地区应为全部停车位数的25%~4 0%。 (4)机动车公共停车场的服务半径,在市中心地区不应大于200 m;一般地区不应大于300m;自行车公共停车场的服务半径宜为5 0~100m,并不得大于200m。 (5)机动车公共停车场用地面积,宜按当量小汽车停车位数计算。地 面停车场用地面积,每个停车位宜为25~30m2;停车楼和地下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