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曲康唑胶囊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效果观察(2)

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效果观察在进行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效果观察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选取了100例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确诊。
患者年龄范围在10岁之间,男女比例约为1:1。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
实验组采用伊曲康唑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抗真菌药物治疗。
伊曲康唑的剂量为200mg,每日一次,连续服用7天。
常规抗真菌药物选用的是克霉唑乳膏,每日两次,连续使用7天。
治疗过程中,我们对患者进行了定期的随访,包括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和治疗后4周。
在每次随访中,我们对患者的症状进行了详细的评估,包括红斑、瘙痒、脓疱和毛囊炎的数量和程度。
同时,我们还对患者进行了实验室检测,包括真菌学检测和马拉色菌的培养。
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1周、2周和4周的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实验室检测方面,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1周、2周和4周的真菌学检测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4周的马拉色菌培养阳性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安全性方面,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实验组患者有2例出现轻微的胃肠道不适,经对症处理后缓解。
对照组患者有1例出现轻微的皮肤刺激症状,经对症处理后缓解。
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然而,由于本研究的样本量有限,观察时间较短,因此对于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长期效果和安全性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观察。
在过去的几年里,马拉色菌毛囊炎已经成为临床上一个较为常见的皮肤疾病。
该病由马拉色菌感染引起,马拉色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皮肤上的真菌,正常情况下并不引起疾病,但在某些条件下,如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免疫状态下降等,马拉色菌可能大量繁殖,引发毛囊炎。
液氮冷冻联合口服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液氮冷冻联合口服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效果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马拉色菌毛囊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毛囊炎症,主要由马拉色菌引起,患者常表现为毛囊周围的红肿、疼痛和脓包等症状。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药物和外用药膏治疗,但是常常存在疗效不佳、易复发等问题。
近年来,液氮冷冻疗法和口服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的联合治疗在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治疗中备受关注。
液氮冷冻治疗可以通过冻结毛囊周围的组织从而杀灭马拉色菌,而伊曲康唑则能抑制真菌的生长和繁殖,两者结合使用可以更加全面地消灭病原体,减少炎症反应和促进愈合。
目前对于液氮冷冻联合口服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效果还存在争议,有的研究结果呈现出良好的疗效,而有的研究结果则显示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
有必要对这种治疗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液氮冷冻联合口服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效果,评估该治疗方案在临床上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具体目的包括:1. 研究液氮冷冻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原理,探讨其对病原微生物的杀灭作用和对炎症的消退作用,以及对患者毛囊结构的影响。
2. 探讨伊曲康唑作为抗真菌药物在马拉色菌毛囊炎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分析其对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和对炎症的抑制效果。
3. 设计液氮冷冻联合口服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实验方案,确定治疗方案的具体操作流程和用药规范。
4. 观察临床实验中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症状缓解情况、病原菌清除率、复发率等指标,评估治疗方案的疗效。
5. 评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治疗的安全性,确保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正文2.1 液氮冷冻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原理液氮冷冻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原理是基于液氮的极低温度能够有效破坏毛囊内的病原体,包括马拉色菌。
液氮冷冻治疗是一种常用的皮肤治疗方法,通过将液氮喷射到患处,使得患处的温度迅速降低至极低温度,从而导致组织的冻结和破坏。
伊曲康唑胶囊联合液氮冷冻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观察

伊曲康唑胶囊联合液氮冷冻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观察目的:观察伊曲康唑胶囊联合液氮冷冻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10例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58例,给予伊曲康唑胶囊200mg,每天1次,治疗2周,联合液氮冷冻治疗,外用炉甘石洗剂治疗4周;对照组:52例,给予口服伊曲康唑胶囊200mg,每天1次,治疗2周,外用炉甘石洗剂4周。
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痊愈率25.86%,有效率62.07%;对照组痊愈率13.46%,有效率44.23%。
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084,P=0.0611)。
治疗4周后,治疗组痊愈率为46.55%,有效率为86.21%;对照组痊愈率为30.77%,有效率为67.3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χ2=4.5522,P=0.0329),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伊曲康唑胶囊联合液氮冷冻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显著。
标签:马拉色菌毛囊炎;伊曲康唑胶囊;液氮冷冻马拉色菌毛囊炎又名糠秕孢子菌毛囊炎,为皮肤科门诊常见病之一。
笔者于2008年4月~2011年10月采用液氮冷冻联合口服伊曲康唑胶囊(商品名:易启康,成都倍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并外用炉甘石洗剂(本院制剂)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110例均为门诊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皮疹分布以面颊、颈部、肩部、上臂、胸前及背上部为主。
其中男63例,女47例,年龄18~52岁,平均35岁,病程5天~8年,平均1年。
就诊时间以每年的4~10月最多,共有88例,占80%。
1.2入选条件:①年龄为18~60岁患者;②具有典型皮损:表现为圆顶状呈半球形毛囊性红白疹或脓白疹,散在或密集分布;③真菌镜检阳性;④所有患者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①对唑类药物过敏者;②妊娠、哺乳及未采取避孕措施的育龄妇女;③近2周服用过或患处涂搽过真菌药物者;④患肝、肾、血液病以及雷诺病、寒冷性荨麻疹者;⑤同时接受H2受体拮抗剂(如甲氰咪呱、雷尼替丁等)利福平、苯妥英钠、特非那丁、类固醇激素等与伊康唑有相作用的药物者;⑥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及其他胃酸缺乏或服用胃酸制剂者。
探究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效果

探究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效果让我们了解一下马拉色菌毛囊炎。
它是一种由马拉色菌引起的皮肤感染,通常表现为红色皮疹、瘙痒、疼痛等症状。
这种病菌喜欢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繁殖,因此常见于脚趾间、腋下等部位。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曾多次就医,尝试了各种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抗真菌药物等,但症状总是反复发作。
就在我几乎要放弃治疗的时候,我的一位医生建议我尝试一下伊曲康唑。
伊曲康唑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适用于治疗各种真菌感染,包括马拉色菌毛囊炎。
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始使用这种药物,没想到竟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开始使用伊曲康唑之前,我进行了详细的皮肤检查和真菌培养,以确定病因和感染类型。
医生告诉我,伊曲康唑的用药方法是每天一次,每次一片,连续使用一周。
在这期间,我严格按照医嘱用药,没有遗漏任何一次。
用药的第一天,我就感觉到症状有所缓解,红色皮疹变得更加淡化,瘙痒和疼痛感也明显减轻。
到了第五天,症状已经大幅度改善,皮肤恢复了光滑,不再是之前的粗糙和瘙痒。
完整的用药周期结束后,我再次进行了皮肤检查和真菌培养,结果显示感染已经完全清除。
通过这次治疗经历,我深刻体会到了伊曲康唑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方面的神奇效果。
它不仅迅速缓解了我的症状,而且彻底清除了感染。
与此同时,我也认识到,正确的用药方法和持续的复查至关重要。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避免反复发作。
在这里,我想提醒广大患有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朋友们,不要灰心失望,也不要盲目尝试各种治疗方法。
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出疾病的阴影,重新拥有健康的生活。
我的治疗经历让我对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充满信心。
我相信,只要大家积极配合治疗,这种疾病是完全可以得到控制的。
希望我的经历能为大家带来希望,让我们一起加油,战胜病痛,重拾健康!在我被马拉色菌毛囊炎困扰的那些年里,我尝试了无数的治疗方法,但都没有能够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探究伊曲康唑对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治愈作用

探究伊曲康唑对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治愈作用马拉色菌毛囊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主要由马拉色菌感染引起。
该病以反复发作、顽固难治为特点,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目前,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抗真菌药物,其中伊曲康唑作为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被广泛应用于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治疗中。
在探究伊曲康唑对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治愈作用时,我们对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病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马拉色菌毛囊炎的发病与皮肤表面的马拉色菌感染密切相关。
马拉色菌是一种常见的皮肤寄生菌,正常情况下处于共生状态,但在某些条件下,如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机体免疫力下降等,马拉色菌可引发感染,导致马拉色菌毛囊炎的发生。
为了验证伊曲康唑对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治愈作用,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
我们对伊曲康唑的抗真菌作用进行了体外实验。
将马拉色菌培养于含有伊曲康唑的培养基中,观察马拉色菌的生长情况。
实验结果表明,伊曲康唑能够显著抑制马拉色菌的生长,表明伊曲康唑具有抗马拉色菌的作用。
接着,我们进行了动物实验。
将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实验组给予伊曲康唑。
观察一段时间后,发现实验组动物的马拉色菌毛囊炎症状明显改善,皮肤病变减少,说明伊曲康唑对马拉色菌毛囊炎具有治疗作用。
我们进行了临床试验。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伊曲康唑。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实验组患者的马拉色菌毛囊炎症状明显改善,皮肤病变减少,治愈率显著提高。
伊曲康唑对马拉色菌毛囊炎具有显著的治愈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抑制马拉色菌的生长和繁殖,减轻皮肤病变,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
然而,伊曲康唑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药物副作用、耐药性等。
因此,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马拉色菌毛囊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伊曲康唑作为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对其具有显著的治愈作用。
然而,由于药物的局限性,临床治疗中需要谨慎使用,并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国产伊曲康唑冲击疗法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观察

国产伊曲康唑冲击疗法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观察目的:探讨国产伊曲康唑冲击疗法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月本院门诊收治的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16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81例和对照组80例。
治疗组口服国产伊曲康唑0.2 g,2次/d,连用7 d,对照组口服伊曲康唑0.2 g,1次/d,连用14 d后改为2粒,1次/周;两组同时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2片,3次/d,连用12 d,外涂复方氯柳酊干燥后再涂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2次/d,连用14 d。
1月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观察治疗第1、3、6个月疗效、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组治疗第1、3、6个月疗效及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国产伊曲康唑冲击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安全有效,治疗有效率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马拉色菌毛囊炎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皮肤病,好发于胸背、颈肩、腰腹部等,感染后较顽固,临床治疗难以治愈,极易复发,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美观和生活质量。
此次研究对2014年5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采用国产伊曲康唑冲击疗法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16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81例和对照组80例。
治疗组男49例,女32例;年龄15~53岁,平均(24.97±2.12)岁;病程10 d~15年,平均(1.280±0.939)年。
对照组男49例,女31例;年龄15~49岁,平均(25.12±1.98)岁;病程20 d~9年,平均(1.560±0.663)年。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观察伊曲康唑胶囊联合液氮冷冻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疗效

观察伊曲康唑胶囊联合液氮冷冻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讨观察伊曲康唑胶囊联合液氮冷冻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方医院诊治的62例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
对照组31例单纯给予伊曲康唑胶囊进行治疗。
观察组31例患者给予伊曲康唑胶囊治疗基础上联合液氮冷冻。
比较两组62例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式之后的总有效率。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31例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伊曲康唑胶囊联合液氮冷冻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具有突出疗效。
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马拉色菌毛囊炎;液氮冷冻;联合;伊曲康唑胶囊【中图分类号】R75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1-0250-01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或者需要持续服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都有可能引起马拉色菌毛囊炎。
临床研究表明主要是由于长期服用上述药物、慢性感染、先天免疫缺陷等使人体免疫力降低,进而糠秕马拉色菌诱发毛囊炎[1]。
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方医院诊治的31例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采用伊曲康唑胶囊联合液氮冷冻治疗,旨在提高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治疗水平。
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研究资料选取2015年3 月—2017年3月我方医院诊治的62例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
62例患者符合《皮肤性病学》[2]中关于马拉色菌毛囊炎的诊断标准且无药物过敏史。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
对照组31例单纯给予伊曲康唑胶囊进行治疗。
对照组31例患者中包括男23例以及女8例;年龄15.6~37.8岁,年龄区间(29.2±4.6)岁。
观察组31例患者给予伊曲康唑胶囊治疗基础上联合液氮冷冻。
观察组31例患者中男22例以及女9例,年龄15.4~37.6岁,年龄区间(29.4±4.5)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均衡性。
观察伊曲康唑胶囊联合液氮冷冻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疗效

76• 临床研究 •观察伊曲康唑胶囊联合液氮冷冻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疗效高新星(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阜新市妇产医院)皮肤性病科,辽宁阜新 123000)【摘要】目的分析伊曲康唑胶囊联合液氮冷冻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所有病例均选自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取口服伊曲康唑胶囊+外用炉甘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液氮冷冻治疗,对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进行对比。
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2周后的总有效率无明显区别,组间比较P>0.05;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四周后的总有效率(86.7%)显著高于对照组(63.3%),组间比较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区别,组间比较P>0.05。
结论对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给予伊曲康唑胶囊联合液氮冷冻治疗可获得理想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药物安全性有保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马拉色菌毛囊炎;伊曲康唑胶囊;液氮冷冻;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75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9)25-0076-02马拉色菌毛囊炎又称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是一类常见的皮肤科疾病,一般由马拉色菌所引起,该病病程较长、迁延不愈,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1-2]。
本次实验选取我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60例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就伊曲康唑胶囊联合液氮冷冻治疗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产的疾病。
均等划分为A组和B组,每组160名。
A组产妇的怀孕时长为37~40周,平均为(38.8±1.6)周,年龄在20~35岁,平均年龄为(23.9±2.3)岁;B组产妇的怀孕时长为37~40周,平均年龄为(39.0±1.5)周,年龄在20~35岁,平均为(23.8±2.6)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曲康唑胶囊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5-07-10T16:44:08.123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下)2015年第1卷总第4期作者:池丽俏,李媛媛[导读] 在对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进行治疗中加用伊曲康唑胶囊能够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池丽俏,李媛媛(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上海201700)摘要:目的:在对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伊曲康唑胶囊,并对其临床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
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共计300例,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浓度为2%的复方酮康唑洗剂进行清洗,每日三次,连续对患者进行四周的清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之上基于其伊曲康唑胶囊,每日一次,每次200mg,连续用药七天。
结果:进过治疗,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6%,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其差异具有着统计学的意义(P<0.05)。
结论:在对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进行治疗中加用伊曲康唑胶囊能够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关键词:伊曲康唑胶囊;马拉色菌毛囊炎;复方酮康唑;临床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756文献标识码:A马拉色菌毛囊炎(Malasseziafolliculitis,MF)主要是由于在人体内部原本正常寄生的马拉色菌在一定的条件之下开始大量繁殖,并由此引发慢性或者复发性的毛囊皮肤疾病,据近年以来的临床数据表明,改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的态势,且患者群体以男性为主。
16岁~40岁之间的患者相对较多。
皮损是毛囊性半球状的红色丘疹,直径在2mm~4mm之间,具有光泽,其周围存在着红晕,躲在背部、上臂、胸部、颈部、腰腹部以及肩部等部位出现,分布较为密集但并不能够融合,患者会有瘙痒的感觉。
由于其实一种致病性的真菌感染,患者一旦出现感染,则较为顽固,在经过治疗后仍然存在着较高的复发率,因此,当发现这一疾病后应及时地入院就医进行治疗,减轻病痛对患者所造成的影响。
我院通过对300例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进行临床分组治疗,证明了伊曲康唑胶囊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共计300例,在征得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的同意后对其进行临床调查与研究。
在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真菌学的检查,检查结果表明,所有的患者均被确诊为马拉色菌毛囊炎。
30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04例,女性患者96例,患者年龄在16岁至5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25±2.16)岁。
62例患者的皮损集中在前胸部位,84例患者的皮损集中在后背部,132例患者的皮损集中在胸背部,10例患者的皮损集中在颈部,12例患者的皮损集中在腰腹部。
另有128例患者临床办法痤疮,30例患者办法脂溢性皮炎。
通过对患者的环境与职业进行分析表明,其中有学生患者68例,工人患者160例,干部患者18例,农民患者42例,另有12例患者为其他职业,经过对患者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环境的分析表明,其中有58.6%的患者均生活在通风不畅且较为闷热的环境之中。
将30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50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差异具有着统计学的意义[1]。
1.2方法患者在入院后首先由护理人员对其临床资料进行记录,并由医生对其进行确诊,保证患者对复方酮康唑清洗剂以及伊曲康唑并无过敏现象出现。
对照组患者应用浓度为2%的复方酮康唑洗剂对皮损的部位进行清洗,每日三次,连续对患者进行四周的清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之上基于其伊曲康唑胶囊,每日一次,每次200mg,连续用药七天[2]。
由护理人员对两组患者提供无差别的优质护理服务,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对比。
1.3疗效判定的标准痊愈:患者经过治疗后皮疹完全地消退,在镜检下马拉色菌呈现为阴性;显效:经过治疗患者皮疹的消退面积在70%以上,在镜检下马拉色菌呈现为阴性;好转:经过治疗患者皮疹的消退面积在30%至70%之间,在镜检下马拉色菌呈现为阳性;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皮疹并无明显的变化,甚至出现恶化的情况,各种临床的体征与症状仍然存在,在镜检下马拉色菌呈现为阳性[3]。
1.4统计学方法对于本次研究的数据应用SPSS15.0软件对其进行统计与处理,应用X2检验的方式对两组患者临床的治疗效果进行检验,当P<0.05时可认定组间的差异具有着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经过连续4周的治疗,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均得到了一定的恢复,观察组150例患者中有108例患者临床表现为痊愈,痊愈率达到了72%,134例患者在经过治疗后获得了治疗效果,其中24例患者临床表现为显效,12例患者表现为好转,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6%,照组患者150例患者中有48例患者临床表现为痊愈,痊愈率达到了32%,108例患者在经过治疗后获得了治疗效果,其中38例患者临床表现为显效,22例患者表现为好转,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仅为72%,其差异具有着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数据如下表1所示:在经过治疗后,两组中各有2例患者由于在使用复方酮康唑清洗剂进行清洗的过程之中出现了轻度的过敏现象而导致出现皮肤干燥的情况,在停药后,患者的过敏现象立即消失。
3.讨论马拉色菌在临床中又被称为糠秕马拉色菌,其属于一种嗜脂性的皮肤内长长的寄生菌,导致诱发马拉色菌毛囊炎的因素绝大多数为糖皮质激素、抗生素以及免疫抑制剂等类型的药物[4],另外还可能由于患者的免疫功能较为地下或者患有糖尿病、肿瘤等类型的疾病。
该病菌被促发因素所刺激,在患者体内的毛囊之中得到了大量的繁殖,而由于毛囊之内的和脂肪将会分解成为游离的脂肪酸从而对毛囊内部的导管造成了堵塞,导致炎症的出现。
马拉色菌是人体内部正常的菌群之一,在相关促发因素的影响之下,能够在人体的毛囊内进行大量的繁殖,脂肪的分解酶能够使得毛囊内部的三酰甘油转变成为游离的脂肪酸,对毛囊口造成刺激并致使其大量地脱屑,导致毛囊堵塞的现象出现,使得毛囊不断地扩张,最口出现破裂,将其内容物释放到组织之中而导致炎症的产生,在临床中,一般应用酮康唑进行治疗,但酮康唑对于人体的肝脏具有着较大的损害,无法反复并长期的应用,而经过临床研究表明,具有着广谱抗真菌的伊曲康唑能够十分有效地对马拉色菌的繁殖进行控制,并减少其定殖,具有着十分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5]。
在本次的研究之中,马拉色菌毛囊炎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2.125:1,这几结果表明,在临床中,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患者菌体以男性患者为主,并且,通过调查可以发现,该疾病绝大多数的患者生活、学习或者工作在通风不畅,且较为闷热的环境之中,这也能够说明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患病同患者的工作与居住环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一些患者长期性的处于较为潮湿的或者高热的环境之中,将会在不知不觉中降低了自身对于这以疾病的免疫力,另外,一部分的患者由于居住的条件较差,被褥不能够及时地清洗并晾晒,也就会导致该疾病的产生,通过本次患者的临床资料可以认为,潮湿以及高温是导致患者出现该疾病的十分重要的因素,因此,在日后的预防与临床治疗之中,也应对此类问题投以应有的注意[6]。
复方酮康唑清洗剂是当前临床中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治疗药剂,其具有着较强清洁以及抗真菌的效果,且比较经济,不会对患者造成过大的经济负担,根据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其对于马拉色菌具有着十分明显的抑制效果,还能够对油脂的分泌以及炎症进行减轻,从而达到对患者皮肤的刺痛与瘙痒情况进行减轻的目的与效果。
伊曲康唑对于浅部真菌以及深部真菌均具有着较为理想的抗真菌效果,其临床的作用机制是对真菌的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进行抑制,对真菌细胞膜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例如麦角甾醇等进行破坏以达到对真菌的生长进行抑制的目的。
本次实践主要应用以上两种药物联合的方式对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进行治疗,对300例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复方酮康唑清洗剂对患者的皮损部位进行清洗,观察组患者则应用复方酮康唑清洗剂同伊曲康唑胶囊相联合的治疗方式。
临床治疗结果表明,经过连续4周的治疗,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均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且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6%,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其差异具有着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根据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应用复方酮康唑清洗剂同伊曲康唑胶囊相联合的治疗方式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得到了十分明显的提高,并使得治疗的周期得到了缩短,收到了十分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对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进行治疗中加用伊曲康唑胶囊能够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与此同时,对于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进行治疗不仅仅需要从药物的角度展开,还需要对患者日常的生活与工作环境进行改善[7]。
马拉色菌毛囊炎是一种复发性较强的疾病,若患者在经过治疗治愈出院后仍然保持着原有的工作与生活环境,疾病极易再次复发,因此,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时应对其进行马拉色菌毛囊炎疾病的宣教,使患者能够对这一疾病有一个较为深刻且全面的认识,在生活之中使用纯棉的衣服与被褥,并及时地对被褥与衣物进行清洗与晾晒,保证自身所生活与工作的环境能够具有顺畅的通风以及正常的温度,只有从药物与生活两方面对患者进行治疗,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地将这一疾病根除并避免再次发生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1]袁景桃,李俊杰,王鲁梅,林绍华,曾碧冰.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分析及治疗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08(10).[2]郑小帆.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分析及治疗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09(15).[3]张佳宾.马拉色菌毛囊炎60例临床分析[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1(S1).[4]张国毅,林彤.氟康唑治疗复发性马拉色菌毛囊炎临床疗效及随访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06).[5]谢阳,赖维,张玉清,龚子鉴,郑跃.头皮马拉色菌毛囊炎的诊断(附1例报告)[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7(02).[6]李晓宁,杨蓉娅,丛林,苏有明.马拉色菌毛囊炎误诊2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04).[7]钟白玉,刁庆春,黄秀英.美兰染色法在马拉色菌毛囊炎诊断中的应用[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