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技巧--精华版
问诊的方法、内容与技巧

问诊的方法、内容与技巧【学习要求】一、掌握问诊的方法及技巧二、掌握问诊的内容,特别是主诉及现病史三、熟悉问诊的重要性四、了解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内容精要】一、问诊的概念及重要性问诊是医师通过对患者或有关人员的系统询问而获取病史资料的过程,又称为病史采集。
问诊的重要性何在?通过问诊可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诊病经过、既往健康及患病情况等,对现病的诊断有很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某些疾病的早期,患者尚无病理形态改变时先出现症状,有利于早期诊断疾病。
二、问诊的方法与技巧1、接触病人时从礼节性交谈开始,医生先作自我介绍,语言亲切和蔼、友善,缩短医患之间的距离,使问诊能顺利进行。
2、问诊一般从主诉开始,逐渐深入有目的、有层次、有顺序的进行询问,如先问:“你哪里不舒服?”、“你这症状有多长时间(有多久)?”3、避免暗示性提问和逼问,暗示性提问是一种能为患者提供带倾向性的特定答案的提问方式,很易使患者为满足医生而随声附和,如“你的胸痛放射到左手吗?”,恰当的提问应是“你除胸痛外还有什么地方痛吗?”4、避免重复提问,提问时要注意系统性、目的性和必要性,以及要全神贯注的倾听病人的回答。
5、问诊时医生语言要通俗,避免使用特定意义的医学术语,如隐血、心绞痛、里急后重,尿频尿急等。
6、及时核定患者陈述中的不确切或有疑问的情况,如病情与时间,某些症状与检查结果等,提高病史的真实性。
三、问诊内容(住院病历所要求的内容)(一)一般项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婚姻、地址、工作单位、职业、入院日期、记录日期、病史陈述者及可靠程度等11项。
(二)主诉: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的重要原因以及患病到就诊的时间。
如“活动后心悸气短2年,下肢水肿2周。
”记录主诉要简明,不可采用诊断用语(病名),如:“患心脏病2年”或“患糖尿病1年”。
当有下列两种特殊情况时,可用以下方式记录:①如病情没有连续性时,可记录“20年前发现心脏杂音,2周来气短、浮肿”;②如当前无症状,诊断和入院目的又十分明确时,可记录为“白血病复发2周,要求入院化疗”或“发现胆囊结石2月,入院接受手术治疗”。
问诊技巧

第一节问诊的基本方法与技巧1•问诊开始,由于对医疗环境的生疏和对疾病的恐惧等,患者就诊前常有紧张情绪。
医生应主动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以解除患者的不安心情。
注意保护病人隐私,最好不要当着陌生人开始问诊。
如果病人要求家属在场,医生可以同意。
一般从礼节性的交谈开始,可先作自我介绍(佩戴胸牌是很好的自我介绍的一种方式),讲明自己的职责。
使用恰当的言语或体语表示愿意为解除患者的病痛和满足他的要求尽自己所能,这样的举措会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很快缩短医患之间的距离,改善互不了解的生疏局面,使病史采集能顺利地进行下去。
2.尽可能让患者充分地陈述和强调他认为重要的情况和感受,只有在患者的陈述离病情太远时,才需要根据陈述的主要线索灵活地把话题转回,切不可生硬地打断患者的叙述,甚至用医生自己主观的推测去取代患者的亲身感受。
只有患者的亲身感受和病情变化的实际过程才能为诊断提供客观的依据。
3.追溯首发症状开始的确切时间,直至目前的演变过程。
如有几个症状同时出现,必须确定其先后顺序。
虽然收集资料时,不必严格地按症状出现先后提问,但所获得的资料应足以按时间顺序口述或写出主诉和现病史。
例如:一名56岁男性病人,间断性胸骨后疼痛2年,复发并加重2小时就诊。
2年前,病人首次活动后发生胸痛,于几分钟后消失。
1年前,胸痛发作频繁,诊断为心绞痛,口服尼群地平10mg每日3次,治疗后疼痛消失。
病人继续服药至今。
2小时前病人胸骨后疼痛再发,1小时前伴出汗、头晕和心悸,胸痛放射至左肩部。
如此收集的资料能准确反映疾病的时间发展过程。
4.在问诊的两个项目之间使用过渡语言,即向病人说明将要讨论的新话题及其理由,使病人不会困惑你为什么要改变话题以及为什么要询问这些情况。
如过渡到家族史之前可说明有些疾病有遗传倾向或在一个家庭中更容易患病,因此我们需要了解这些情况。
过渡到系统回顾前,说明除已经谈到的内容外,还需了解全身各系统情况,然后开始系统回顾。
问诊要点及话术

一问诊要点:
询问起病时间是急是缓、头痛部位与范围、性质(胀痛、搏动痛等)、程度、频度(间
歇性、持续性)、诱发或缓解因素
询问头痛时有无失眠、焦虑,是否伴有剧烈呕吐(是否喷射状)、头晕、眩晕、晕厥、
出汗、抽搐、有无视力障碍、感觉或运动异常、精神异常、意识障碍等症状
询问既往和近期有无感染、高血压、动脉硬化、颅脑外伤、肿瘤、精神病、癫痫病、
神经症及眼、耳、鼻、齿等部位病史
询问病人的职业特点、毒物接触史
患病后诊治经过及对药物的治疗反应
二问诊话术:
1请问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持续多长时间了?
2是间歇性的还是持续性的?是突然开始的还是逐渐加重的?请问通过什么方式可以缓解?比如睡觉后、休息后等。
3请问头痛是弥漫在整个头部还是集中在头的哪一个部分呢?。
请问疼痛的感觉具体怎样?如搏动性疼痛、胀痛、紧箍感、发麻等。
请问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头痛?比如强光刺激、紧张、饮酒后、女性月经期等。
4请问还有其他伴随症状吗?如失眠、剧烈呕吐、头晕、视力障碍等。
5请问过去生过相关疾病吗?比如感染、高血压、动脉硬化、鼻窦炎、青光眼、颅脑外伤等。
6种问诊方法和技巧

6种问诊方法和技巧
1. 观察法呀,这就好比侦探在案发现场寻找线索一样!比如说你看到病人脸色苍白、精神不振,这不就可能意味着有健康问题嘛!
2. 倾听法,这可是非常重要的呢!医生耐心听病人诉说各种症状和不适,就像好朋友在认真听你倒苦水一样,通过倾听来了解问题所在呀!就像有人说自己头疼得厉害,那这里面可能就有文章啦。
3. 提问法,这就像挖宝藏一样,不停地问问题才能找到答案呀!比如问病人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加重或缓解的因素,这不就能更清楚状况了!“你这个咳嗽什么时候开始的呀?”
4. 触摸法,就如同给病人一个温暖的触碰。
医生通过触摸病人身体来判断一些情况,像是摸摸肚子有没有硬块啥的,厉害吧!
5. 嗅诊法,这个也不能小瞧呢!有时候闻一闻也能发现问题呀,就好像闻到病人身上有异味,会不会是某种疾病的信号呢,对吧!
6. 检查法,这可是很专业的啦!各种仪器检查就像是给身体做了一次全面大扫描,什么问题都能暴露出来哟!比如做个血液检查,看看各项指标正不正常。
总的来说呀,这 6 种问诊方法和技巧都超级重要,就像医生的秘密武器一样,能帮助我们准确了解病人的情况,更好地进行诊断和治疗呢!。
(完整版)问诊要点

(完整版)问诊要点问诊要点:一、发热1、起病时间、季节、起病情况(缓急)病程、程度(热度高低)、频度(间歇性或持续性)、诱因2、有无畏寒、寒战、大汗、盗汗3、伴随:咳嗽、咳痰、咯血、胸痛;腹痛、呕吐、腹泻;尿频、尿急、尿痛;皮疹、出血、头痛、肌肉关节痛4、患病以来一般情况,精力食眠便,体重5、诊治经过(药物、剂量、疗效),特别是抗生素、退热药、糖皮质激素、强心药、抗结核药等进行合理药效评估6、传染病接触史、疫水接触史、手术史、流产或分娩史、服药史、职业特点等二、头痛1、起病时间、缓急、病程、部位范围、性质、程度、频度(间歇性或持续性)、激发或缓解因素2、有无伴失眠、焦虑、剧烈呕吐(喷射性?)、头晕、眩晕、晕厥、出汗、抽搐、视力障碍、感觉或运动异常、精神异常、嗜睡、意识障碍等症状。
3、有无:感染、高血压、动脉硬化、颅脑外伤、肿瘤、精神病、癫痫病、神经症及眼耳鼻齿等部位疾病4、职业特点、毒物接触史5、治疗经过、效果三、水肿1、发生时间、部位、诱因、前驱症状2、首发部位、发展顺序,是否受体位影响,颜面、下肢和腰骶部等部位是否有水肿表现。
3、发展速度,性质(凹陷性?),胸腹水?4、感染过敏征象?营养状况?5、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睾酮、雌激素、others6、女:与月经、体位、天气、昼夜关系等7、伴随:局部:皮肤颜色、温度、压痛、皮疹、厚度;全身:心慌、憋气、咳嗽、咳痰(心肺);尿量色、高血压,肾功;胃肠,肝,黄疸、出血倾向;食欲体重改变、怕冷、反应迟钝、便秘;四、咳嗽、咳痰1、发病年龄,咳嗽时间长短,节律(急性慢性、突发渐进、昼夜差异,长期咳嗽与季节关系)2、咳嗽程度、音色、影响因素(轻重、间断连续、发作性科索?音调高低、音色、不同异味刺激时咳嗽是否加重、气喘?胸痛?发热?)3、痰:颜色、形状、量、特殊气味、带血?痰多时不同体位对咳痰影响,收集后静置分层?4、特殊职业、吸烟、服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五、咯血1、确定是否咯血2、发病年龄和咯血性状(颜色、形状、量、速度)3、伴随症状:咳嗽、咳痰(见上)4、个人:结核接触?烟?职业性粉尘?生食海鲜?月经?寄生虫?子宫内膜异位症?用药?六、胸痛1、发作时间、部位、性质、频率、持续时间、诱发缓解因素(咳嗽、深呼吸、活动、进餐、情绪关系)、放射部位、程度、对患者影响。
问诊的沟通技巧

问诊的沟通技巧
1.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作为医生或护士,在与病人进行问诊沟通时,要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展现出对病人的关心和关注。
2.倾听和尊重:在问诊过程中,要注意倾听病人的陈述,尊重他们的感受和意见。
不要中断病人的发言,给予他们充分的表达空间。
3.语言简明扼要:在沟通过程中,要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或复杂的医学术语,以保证病人能够理解你的意思。
4.明确目的和时间:在问诊开始时,要明确询问病人的目的和问题,并告知问诊的时间安排,以便病人有一个清晰的期望和了解。
5.遵循开放式问题原则:在问诊过程中,要尽量使用开放式问题,可以帮助病人更好地描述症状和感受,而不是仅限于“是”或“不是”等简单答案。
6.注重非语言沟通:除了语言表达外,还要注意病人的非语言沟通,如姿势、表情、眼神等,它们也能传递很多信息。
7.引导和解释: 在问诊过程中,要对病人的情况进行引导和解释,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原因、治疗方法和预后。
8.合理安排时间:问诊时要合理安排时间,避免匆忙或拖延,尽量给病人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表达自己的问题和疑虑。
9.尽量避免负面情绪:在问诊中,要尽量避免表现出消极或沮丧的情绪,以免让病人感到压力或担忧。
10.总结和建议:在问诊结束时,要对病人的情况进行总结,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治疗方案,以便病人能够清楚地知道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问诊的技巧

问诊的基本方法1、从礼节性交谈开始,可先做自我介绍,讲明自己的职责XXX在不,我是您的管床医生,我姓邓,如以后可以找我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可以找我或者护士都可以、您今天来有哪里不舒服2、让患者充分的陈述和强调他认为重要的情况和感受3、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类型的提问4、追溯首发症状开始的确切时间直至目前演变的过程,必须确定其先后顺序扁桃体切除时您多少岁or您何时开始腹痛的呢!你以前有过严重头痛吗?你的疼痛时锐痛还是钝痛!5、在问诊两个项目之间使用过渡语言有些疾病有遗传倾向或在一个家庭更容易患病6、为了收集到尽可能准确的病史,有时医师要引证核实患者提供的信息患者:5年前我患了肺结核医师:当时做过X线检查吗?经过抗结核治疗吗?药物的名字!7、鼓励和赞扬恩!还有其他不舒服吗?8、鼓励患者寻求个人和团体的帮助小孩子是否在家那您一定很不容易9、明白患者的期望这个病目前通过治疗只能让你最大程度缓解,并且有可能复发,可能需要终身服药,平时注意保养身体9、问诊结束,暗示医患合作的重要性并说明患者接下来需要做什么,下次就诊时间等下给您先去做个心电图和相关检查,做完叫护士或者按铃叫给您输液,明天早上空腹抽血化验重点问诊的方法一旦明确现病史,指向了某器官系统,就应重点全面询问该系统(气促—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特殊情况问诊缄默与忧伤——并不意味着患者没有就医动机和内心体验,可能是由于疾病使患者对治疗丧失的信心或绝望(予以安抚、理解并减慢语速)焦虑与抑郁(首先了解患者主要问题、予以宽慰和保证应注意分寸)多话和唠叨(1、提问应限定在主要问题2、巧妙打断)愤怒与敌意(提问缓慢而清晰,内容限现病史为好、个人史及家族史分次询问)多种症状并存(排除器质性疾病考虑精神因素)重危和晚期患者(因治疗无望有拒绝。
孤独、抑郁等情绪、应特别关心,引导其作出反应)老年人——过去史、嗜好、生活习惯、精神状态(放慢问诊进度、判断有误思维障碍。
精神失常、)。
问诊的方法和技巧

问诊的方法和技巧
1. 问诊的时候呀,你得像个侦探一样仔细观察患者!比如说,一个患者进来愁眉苦脸的,那你不得赶紧问问咋回事啊!你得从他们的表情、动作里去寻找线索呀,这多重要啊!
2. 要善于倾听患者的话呀,那可不能随便打断!就像人家在讲自己的故事,你突然打断,那多不礼貌啊!例如有个患者慢慢诉说着自己的症状,你就得认真听,说不定关键信息就在里面呢!
3. 提问得有技巧啊!不能没头没脑地乱问。
好比你要找宝藏,总得有个方向吧!可以从一些常见的问题开始,逐步深入,这样才能了解全面啊,你说是不是?
4. 要注意患者的情绪反应哦,这就跟看天气似的。
要是患者说到某个地方突然激动了,那这里可能就是关键啊!比如说有个患者提起某个药就特别生气,那你不得好好问问怎么回事呀!
5. 别忘了身体检查呀,这就跟给车子做保养一样重要!通过检查身体的各个部位,能发现很多隐藏的问题呢。
比如发现患者某个部位有异常,那很可能就是问题所在呀!
6. 有时候还得结合患者的生活习惯来问诊呀!这不就跟拼图似的,能凑出全貌来。
像患者说自己总熬夜,那可能跟他的病就有关系呀,你能不好好琢磨琢磨?
7. 沟通的时候语气得亲切啊,可不能冷冰冰的。
要是你那样,患者还能跟你好好说话吗?就像你跟朋友聊天一样亲切温暖,患者才会更信任你啊!
我觉得问诊真的需要特别用心,把这些方法和技巧都用上,才能更好地了解患者的情况,做出准确的诊断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新编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疼痛四睡眠, 五问头身不适感,六问耳目七咳喘, 八问饮食九问便,十问精性经带变。 ”
2、盗汗
入睡之后汗出,醒后则汗止 阴虚内热证、或气阴两虚证。 因阴虚阳亢生内热, 入睡则卫阳由表入里,肌表 不固, 内热加重,蒸津外泄,故睡时汗出; 醒后卫阳归表,肌表固密, 内热减轻而肌表得以固密,故汗止。
3、绝汗,又称“脱汗”
在病情危重的情况下,大汗不止,每可导致亡阴或亡阳, ┏亡阴之汗——汗出如油,热而粘手为特征 ┃ 病势危重┨ +高热烦渴,脉细数疾—多见于亡阴证 ┃ ┗亡阳之汗——以大汗淋漓,质稀清冷为特征 +身凉肢厥,脉微欲绝—多见于亡阳证
潮 热
按时发热或按时热甚,如潮汐之有定时
阳明潮热 (日晡潮热) 阴虚潮热 湿温潮热 热势较高 日晡更甚 午后或夜间 即发低热 身热不扬 午后热甚 腹痛拒按 大便燥结 五心烦热 骨蒸发热 头身困重 苔黄而腻 阳明腑证 阴虚内热证 湿温病
午后或夜间发热——瘀血积久化热 身热夜甚——温病热入营分,耗伤营阴
抓准主诉问深全,主症有关紧相连, 全身其他十问参,再做检查病情辨。 问得详细,有主次,知名意, 辨病性,释病机。
一、问寒热
询问病人有无怕冷或发热的感觉。 寒与热是疾病常见症状之一, 辨别病邪性质和机体阴阳盛衰的重要依据, 问诊的重点内容。
寒-----指病人主观的怕冷感,
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分为三种: 分 恶 类 风 临 床 特 征 遇风觉冷, 避风寒冷可缓解 自觉怕冷, 得温寒冷不缓解 自觉怕冷, 得温寒冷可缓解 形成机理
虚证--不荣则痛
阳气亏虚,精血不足→脏腑经络失养
注意部位、性质、程度、时间、喜恶等
(一)问疼痛性质
询问疼痛性质的特点,可辨其病因与病机。 1、 胀痛:痛而且胀的感觉 胸、胁、脘腹胀痛——气滞作痛 但头目胀痛——肝阳上亢、肝火上炎 2、刺痛:痛如针刺 胸、胁、脘腹刺痛——瘀血致痛 3、冷痛:痛有冷感而喜暖 腰背、脘腹 寒邪阻络 —— 及四肢关节 阳气亏虚
(三)但热不寒
病人只发热而无怕冷。 ——多阳盛或阴虚,里热证的寒热特征。 根据发热的轻重、时间、特点等不同, 可分为 壮热 潮热 微热
壮 热
高热(39度以上)+持续,不恶寒只恶热 兼面赤体灼、面赤、汗多、烦渴饮冷 里实热证 风热内传 风寒入里化热 正邪相搏 阳热炽盛 蒸达于外
—— 伤寒阳明经证或温病气分阶段
气郁发热 (郁热)
小儿 夏季热
(四)寒热往来
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
邪正相争,互为进退的病理表现, 半表半里证的特征,分两种
发无定时 发有定时
1.寒热往来,发无定时
少阳病,为半表半里证。
机制: 外感病邪达半表半里阶段时, 邪正相争,相持不下
邪胜则恶寒 正胜则发热
交替发作
2.寒热往来,发有定时
(三)局部汗出
身体的某一部位汗出或不出汗, 也是体内病变的反映, 其病理有虚实寒热之别, 应注意询问了解具体部位及伴随症状。
常见的有但头汗出、半身汗出、手足心汗、心 胸汗,但还需注意汗的冷热、色泽等。
1、但头汗出
① 上焦热盛→迫津外泄 +面赤、烦渴、舌尖红苔薄黄、脉数等。 ② 中焦湿热蕴结→湿郁热蒸,逼津上越 +肢重,身热不扬、苔黄腻等。 ③ 阴寒内盛,元气将脱→虚阳上越,津随阳泄, +头额冷汗不止,面苍白,肢厥冷,脉微欲绝等亡阳之象 ④ 进食辛辣、热汤、饮酒之时, →阳气旺盛,热蒸于上,故见头汗, 若素体阳气偏盛,则尤为常见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问诊的内容: 包括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 个人生活史、家族史等。 询问之时,应根据就诊对象, 如:初诊或复诊、门诊或住院等实际情况, 性别、年龄、婚否、民族、 职业、籍贯、工作单位、现住址等。 意义: ① 便于与病人或家属进行联系和随访,对 病人的诊断和治疗负责。 ② 可使医生获得与疾病有关的资料,为诊 断治疗提供一定依据。年龄、性别、职业、籍 贯等不同,则有不同的多发病。
2、半身汗出
指身体一半出汗,另一半无汗, 或见于左侧,或见于右侧, 或见于上半身,或见于下半身。
无汗的半身是病变的部位, ——风痰、痰瘀、风湿阻滞经络,气血不周所致 多见于中风、痿证及截瘫病人
3、手足心汗
阴经郁热熏蒸----汗出过多, +咽干口燥,五心烦热,脉细数; 阳明燥热内结,迫津外泄---手足心汗,连绵不断, +烦渴冷饮,尿赤便秘,脉洪数者; 中焦湿热郁蒸----汗出过多, +头身困重,身热不扬,苔黄腻者。 脾虚运化失常,津液旁达四肢
(三)意义
1、 主诉往往是疾病的主要矛盾所在,一般只有 一、两个症,即是主症。 2、 可初步估计疾病的范畴和类别、病势的轻重 缓急。 3、 是进一步调查、认识、分析、处理疾病的重 要线索。
三、现病史
现病史是指围绕主诉从起病到就诊时疾病的发生, 发展和变化,以及诊治经过。 现病史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询问。 1、起病情况 起病时间,发病原因,最初症状及性质、部位等。 2、病情演变—按时间顺序询问病情演变的主要情况 3、诊治经过 4、现在症状
•只恶风,无发热 ——外感风邪,或肺卫气虚,卫表不固。
(二)但寒不热
病人只感怕冷而不觉发热 ——寒证的寒热特征 发病缓急、病程长短分: 新病恶寒:寒邪直中脏腑-里实寒证。 久病畏寒:阳气虚衰-里虚寒证。
(二)但寒不热
① 新病恶寒——里实寒证 寒邪直中脏腑,损伤阳气所致。 病人突然恶寒,四肢不温 或腹部冷痛,或咳喘痰鸣者。 ② 久病畏寒——里虚寒证 阳气虚衰,形体失于温煦所致。 病人经常畏寒肢冷,得温可缓, +面色白光白,舌淡胖嫩,脉弱。
4、灼痛:痛有灼热感而喜凉 火邪窜络——实 阴虚火旺——虚 5、 绞痛:痛剧如刀绞割 真心痛 实邪阻闭气机 —— 胃脘痛(寒) 寒邪凝滞气机 结石阻滞胆管上腹痛 6、酸痛:疼痛伴酸软感 风湿→不运 气血虚→不运 肾虚→失养
4、战汗
病势沉重之时,先恶寒战栗而后汗出 温病或伤寒,邪正相争, 病变发展的转折点,应注意病情变化。 故《濒湖脉学· 四言举要》说: “汗后脉静,身凉则安; 汗后脉躁,热甚必难。”
5、冷汗
6、热汗
出之汗有热感
出之汗有冷感 阳气虚或惊吓
里热蒸迫
7、黄汗
汗出粘衣,色黄如柏汁。 风湿热邪交蒸,郁遏营卫。
个人生活史是指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等方面的 有关情况。 因为社会因素、生活习惯、劳动条件等,对某些 疾病的发生、病理变化,可能都有一定的关系。
五、个人生活史
个人生活史的询问包括 生活经历——出生地、居住地、经历地。 精神情志——性格特征、精神状况。 饮食起居——饮食嗜好,起居习惯。 婚姻生育——是否结婚,结婚年龄,生育子女情况 小儿出生前后情况——出生后至1个月至3周岁
二、主诉
(一)主诉是病人就诊时最感痛苦的症状、体征 及其持续时间。 例如:四肢关节游走性疼痛一个月。 发热、咳嗽三天。
(二)要求
1、 抓住主诉。主诉包括单主诉(病人只有一个 痛苦)、及复合主诉(病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痛苦)。 2、 提炼主诉,突出主诉的四要素(症的部位、 性质、程度、时间;前三者可合并,时间必须 单列出)。 3、 文字精炼,不写病程,不写病名。
病人恶寒与发热同时并见,表证的特征性症状。 机理——外邪侵袭肌表,卫气宣发失常 卫阳失温-恶寒 卫阳郁遏-发热 感受外邪性质的不同、 寒热症状可有轻重的区别, 临床分三种:
1、恶寒重发热轻
患者感觉怕冷明显,并有轻微发热。 外感风寒之邪所致——主风寒表证
寒为阴邪→寒邪袭表伤阳→失于温煦
→恶寒明显; 寒性凝滞→卫阳郁闭失宣→郁而发热 →同时轻微发热。
疟疾 机制: 疟邪侵入人体,伏藏于半表半里之间,
入与阴争则寒 出与阳争则热
寒战与高热 交替出现 休作有时
二、问汗
意义:病邪性质、阴阳盛衰、 邪气排出之通路、预后等。 病理性汗出,应注意询问: 汗之有无,汗出时间、多少、部位 及其主要兼证等。
(一)有汗无汗
无汗 表证 里证 有汗 表证 里证
风寒表证 津血亏虚 阳气亏虚 风邪犯表证、风热表证 里热证 里虚证 阳气亏虚 阴虚内热
(二)特殊汗出
具有某些特征(出汗的时间、出汗的状 况等)的病理性汗出,为特殊汗出。 主要包括自汗、盗汗、绝汗、战汗、 冷汗、热汗、黄汗7种。
1、自汗
经常日间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 阳虚、气虚证。 由于阳气亏虚,不能固护肌表,玄府不密, 津液外泄,故见自汗。 每当活动则更加耗伤阳气,因而汗出尤甚。
六、家族史
家族史的询问是指与病人长期生活相处的父母、 兄弟、姐妹、丈夫妻子、子女等人的健康和患 病情况。 必要时询问直系亲属的死亡原因。 因为某些疾病具有传染性、遗传性, 因而询问家族史,有助于对现患疾病的诊断。
第三节 问现在症
问现在症是指对病人就诊时所感到的痛苦和不适, 以及与其病情相关的全身情况进行详细询问。 如痞闷、胀满、困重、疼痛、麻木等症状, 唯有病人自身能感觉到,通过询问方能得知。 诊病、辨证的主要依据。 中医历来极为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