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送单位抄送单位是什么意思 主送单位和抄送单位区别
抄送单位 请问办公文档中所谓的“抄送”一词是什么意思?

抄送单位请问办公文档中所谓的“抄送”一词是什么意思?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将其他上级机关列为抄送机关。
抄送单位为此,所列单位不属于文件的主要或直接承办单位,抄送单位是公文结构的组成部分;二是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但由于抄送单位居于公文的文尾、与文件内容有关联的平级机关,公文的抄送问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恰当的把握;三是转发上级文件时,如省发展改革委,依照管理职权范围函复平级机关审批事项:一是向下级制发生要行文,在主送一个机关的情况下。
抄送单位一公文的抄送是将文件在主送的同时发送给与公文有关需要知晓或遵照执行的单位。
2.在平行文中。
4.在联合发文时,同时抄送给相关的省直单位。
3.在下行文中,必要时也应抄送相关的平级单位及本系统的所属机构,并抄送给下级物价部门,在办文过程中往往容易被遗漏或处理不当,应当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必要时应当抄送该机关的另一上级机关。
如省物价局依职权范围复函批准省交通厅提出的全省春运客运基准价格、平级和下级机关,应当抄送上级机关。
行政机关的公文使用抄送比较频繁,有三种情况;三是向有关上级机关或领导人报告情况时:一是受双重或多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抄送文件的适用范围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和公文运用中的实际情况:1.在上行文中,应抄送上级机关,涉及重要的政策性规定或执行面较广的、省人民政府,有三种情况,应抄送省物价局的上级包括国家发展改革委、省经贸委等;二是因特殊情况越级请示时,如需抄送,抄送的适用范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影响了文件贯彻执行的效果,一般应抄送被转发的上级机关,可以抄送其他需要了解情况的领导或不相隶属的机关,应按照上述原则分别抄送各联合发文机关对应的上级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主送和抄送的区别】是什么

公文中主送、抄报、抄送、发的区别主送和抄送的区别是什么?比如建设厅里面,建管处有文件要送法规处审主送机关,抄送机关,分送机关,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应用写作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抄送是给上级部门或平级协办部门,分送是将文件分发给下级部门。
主送和抄送的区别有关主送、抄送机关的规范行文机关根据其隶属关系、职权范围及公文的性质、内容,正确选择主送机关与抄送机关。
(一)关于主送行文应当根据公文的内容及发收文机关的隶属关系及职权范围确定主送机关,上行文应当坚持一个主送机关的作法,不能多头主送。
多头主送往往造成受文机关之间相互推诿或产生矛盾、抵触,反而不利于尽快解决问题。
确定上行文主送机关的规范是:1应当用抄送形式。
2.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根据公文内容,即针对具体公务活动的职权归属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
3.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得以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请示”、“意见”和“报告”。
(二)关于抄送抄送机关是指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知晓公文的其他机关。
抄送范围得当,有助于公文处理,否则将贻误沟通或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1.应当抄送的情况(1)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知晓公文的其他机关,应列为抄送机关;(2)向下级机关或者本系统的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直接上级机关;(3)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应当抄送其另一个上级机关;(4)下级机关因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请示时,应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5)上级机关越级向下级机关行文时,可以抄送受文机关的直接上级机关。
2.不应当抄送的情况(1(2)接受抄送公文的机关不必再向其他机关转抄、转送;(3)凡与公文办理无关的单位一律不予抄送。
主定机关,是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即对公文负主办或答复责任的机关.应当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统称。
它是应用写作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抄送是给上级部门或平级协办部门,分送是将文件分发给下级部门。
公文中的“主送机关”是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也称“上款、抬头”。
公文抄送格式

公文抄送格式
【原创版】
目录
1.公文抄送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公文抄送的格式要求
3.公文抄送的注意事项
正文
一、公文抄送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公文抄送是指在公文中,除主送机关外,还需要同时发送给其他相关机关或人员的一种方式。
抄送单位可以是上级、下级、平级或其他相关部门,目的是为了让他们了解公文的内容,以便对工作进行更好的协调和配合。
抄送在公文处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沟通。
二、公文抄送的格式要求
公文抄送的格式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抄送单位:抄送单位应包括抄送机关的名称、地址、邮编等基本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抄送单位之间应使用顿号或逗号分隔,最后一个抄送单位后要加全角冒号。
2.抄送份数:在抄送单位后,应注明抄送的份数。
如:“抄送:××市人民政府,1 份”。
3.抄送顺序:抄送单位应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通常是按照机关的级别、业务关联程度等因素来确定。
4.抄送标注:在公文正文下方,需要用红色字体注明“抄送”二字,然后列出抄送单位。
三、公文抄送的注意事项
1.抄送单位应选择恰当,不能过多或过少。
抄送过多可能导致信息泄露,抄送过少则可能影响工作协调。
2.抄送格式要规范,遵循一定的顺序和标注要求。
3.抄送内容要保密,不能将涉密信息抄送给无关人员。
4.抄送公文要及时,确保抄送单位能在需要时获得相关信息。
总之,公文抄送是公文处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公文主送抄送格式范文

公文主送抄送格式范文公文主送抄送是什么意思主送指的是行文对象、抄送一般指的是需要告知的部门。
1、公文分类命令(令)、议案、决定、指示、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
2、公文办理时限特急:一天内办理完毕急件:三天内办理完毕。
3、公文的作用公文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产生的,按照严格的、法定的生效程序和规范的格式制定的具有传递信息和记录作用的载体。
...公文格式中底部主送抄送必须写吗主送指的是行文对象、抄送一般指的是需要告知的部门。
1、公文分类命令(令)、议案、决定、指示、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
2、公文办理时限特急:一天内办理完毕急件:三天内办理完毕。
3、公文的作用公文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产生的,按照严格的、法定的生效程序和规范的格式制定的具有传递信息和记录作用的载体。
公文格式中底部主送抄送必须写吗主送,即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
可能是一个单位,也可能是多个单位。
抄送,是主送机关以外需要执行或知晓公文内容的机关,同样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行文规则上,大致注意:1、一般不得越级行文,特殊情况需要越级行文的,应当同时抄送被越过的机关;2、上行文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根据需要同时抄送相关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不抄送下级机关;3、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一个上级机关行文,必要时抄送另一个上级机关。
4、向下级机关行文,主送受理机关,根据需要抄送相关机关。
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发文机关的直接上级机关;5、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抄送该下级机关的另一个上级机关。
...举例并说说公文主送机关写作格式和排列顺序主送机关。
指收受、办理文件的单位。
俗称“抬头”。
除“公告”、“通告”以外,正式公文一般都应标明主送机关公文的写作格式及要求公文的写作格式及要求。
主送机关名称位置一般在标题之下,正文之上左端顶格位置书写。
“决定”、“命令(令)”、“会议纪要”等文种,主送机关可置于文尾主题词之下抄送栏内,标为“主送:**”“或分送:**”,或在抄送栏内连同抄送机关一并用“送:**”。
公文的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怎样使用才规范?

公文的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怎样使用才规范?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都是接受公文的机关,统称受文机关。
虽然同为受文机关,但是在用途、用法、编排上有很多区别,需要予以特别注意。
一为什么要区分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主送机关是“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抄送机关是“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者知晓公文内容的其他机关”。
可见,二者的责任完全不同,主送机关负有“主要受理”之责,对公文承担办理或答复责任;而抄送机关的责任仅限于“执行或者知晓”。
特别是对于请示等要求上级办理、答复的公文,主送机关一般只应有一个。
如果不区分主送、抄送机关,而是并列几个受文机关,则各受文机关需做大量沟通协调工作,才能最终确定由谁主办。
如果受文机关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则可能造成重复办理或相互矛盾的处理结果,或者造成各受文机关相互“观望”,甚至推诿扯皮、无人负责。
因此,准确标注主送、抄送机关,明确公文主要受理责任,是公文得到及时准确办理的重要基础。
历史上,针对主送、抄送机关标注不清的问题,我们党曾多次要求纠正。
例如,1948年10月20日,中央办公厅规定:“凡需要办理、回答的电报(文件),应将主要机关放在主致位置,其他机关放在并告位置,不要平排并列,以致主次不分,无人负责;如果需要几个机关或几个人共同办理回答,必须写明何事情何人办理回答等。
”1951年2月1日,中共中央指示:“不论报告、请示或指示的文电,如为不但向着一人一机关,而且有兼告他人他机关之必要者,应于写明主管的人或机关之后,写‘并告’二字,再接写他人或他机关,以明责任。
”二主送机关使用与编排主送机关对公文负有“主要受理”之责,决定了:(1)主送机关须对公文所涉事项拥有相应权限。
(2)主送机关的标注要准确、恰当,符合行文规则和公文处理工作程序。
(3)向上级机关行文,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
如果不符合上述要求,就会导致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下面,分别介绍一下主送机关使用与编排中的常见误区。
文件发放中的发送抄送与抄报有什么区别

文件发放中的发送、抄送与抄报有什么区别?发送:给下级单位上报:给上级单位抄送:给平级或文件非执行对象的其他相关单位抄报:给其他相关上级单位抄报:一般报上级;抄送:一般传达给兄弟单位或下级.一、《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编,二000年十一月)中第第8条:8.3.2 抄送机关公文如有抄送机关,在主题词下l行;左右各空1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抄送”,后标全角冒号;抄送机关间用逗号隔开,回行时与冒号后的抄送机关对齐;在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后标句号。
(摘自中国标准出版社《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一1999) 二、二000年十一月之后,国家行政机关公文不存在“抄报”,都用“抄送”。
会议纪要类的常用“分送”。
主送是指公文主要受文单位、个人;抄报是指发文单位除了主送单位以外的发文单位,多为上级单位或不相隶属的级别较高单位;抄送与抄报性质一样,是指发文单位除了主送单位以外的发文单位,多为平级单位、下级单位;发公文中多为用分送、分发等替代,多用于简报、通报、会议纪要类公文,受文单位并无主次之分。
抄送、主送、抄报是指公文流转方向上而言的,与什么级别的单位没有关系——某部委向上打请示,主送单位就是国务院;某街道向上打请示,主动单位就是某区或某县。
下面分别说一下适用情形:1、首先明确一点,按照2001年实行的国务院《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现在公文流转中只有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两种情况了,抄报其实是抄送的一种特例,下面会详细解释。
2、公文主送机关是按照公文内容、收发文机关之间的行政隶属关系及其职权范围确定的。
可以看出,这里面主要依据的是公文内容和层级关系。
下行公文可以有若干个主送部门,比如区政府发出的关于规范财政运行纪律的文件可能所有区直部门都属于主送机关;但是上行文只能有一个主送机关,也就是说请示啊什么的只能有一个主送部门,其他有必要对请示事项等了解、阅知的部门则用抄送。
比如,某县市区级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是双重管理部门,他们业务上受上级部门直接领导,但其他一些方面受本级地方领导。
主送和抄送的区别是什么

公文中主送、抄报、抄送、发的区别;,,发文单位,,,受文单位并无主次之分。
主送与抄送的区别就是什么?设厅里面,建管处有文件要送法规处审主送机关,抄送机关,分送机关,有什么区别与联系主送机关,复责任的机关它就是应用写作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抄送就是给上级部门或平级协办部门,分送就是将文件分发给下级部门。
主送与抄送的区别有关主送、抄送机关的规范行文机关根据其隶属关系、职权范围及公文的性质、内容,正确选择主送机关与抄送机关。
(一)关于主送行文应当根据公文的内容及发收文机关的隶属关系及职权范围确定主送机关,上行文应当坚持一个主送机关的作法,不能多头主送。
多头主送往往造成受文机关之间相互推诿或产生矛盾、抵触,反而不利于尽快解决问题。
确定上行文主送机关的规范就是:1.请示,需要同时送其她机关的,应当用抄送形式。
2.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根据公文内容,即针对具体公务活动的职权归属写明主送机关与抄送机关。
3.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得以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请示”、“意见”与“报告”。
(二)关于抄送抄送机关就是指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知晓公文的其她机关。
抄送范围得当,有助于公文处理,否则将贻误沟通或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1.应当抄送的情况(1)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知晓公文的其她机关,应列为抄送机关;(2)向下级机关或者本系统的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直接上级机关;(3)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应当抄送其另一个上级机关;(4)下级机关因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请示时,应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5)上级机关越级向下级机关行文时,可以抄送受文机关的直接上级机关。
2.(2)接受抄送公文的机关不必再向其她机关转抄、转送;(3)凡与公文办理无关的单位一律不予抄送。
主定机关,就是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即对公文负主办或答复责任的机关.应当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统称。
它就是应用写作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公文的正确格式和要求

公文的正确格式和要求公文是正式的书面文书,具有规范化的格式和要求。
以下是公文的正确格式和相关参考内容:一、标题公文的标题应简明扼要,能够准确概括要件,对于不同类型的公文可以使用不同的称谓,如《关于XXXX的通知》、《关于XXXX的请示》等。
二、发文单位和日期公文的发文单位应写在标题下方,紧接着是日期。
发文单位一般为单位名称全称,日期格式为YYYY年MM月DD日。
三、主送、抄送单位公文的主送单位是公文的主要接收对象,一般写在日期下方。
抄送单位是公文的副要接收对象,写在主送单位下方。
四、正文1. 公文的正文通常分为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
引言应包括发送公文的目的、背景等,可以简单概括公文的内容。
2. 正文是公文的主要部分,要求遵循逻辑顺序,层次清晰。
可以根据公文的内容特点采用分点条列、段落分隔等方式进行写作,使读者易于理解。
3. 结尾部分可以包含致谢、期望回复等内容。
五、格式要求1. 字体和字号:一般采用宋体,字号为小四。
2. 行间距:行间距一般为1.5倍行距。
3. 页码:页码一般位于页面的右上角。
4. 段落格式:公文中一般采用首行缩进的格式。
每一段落之间留有空行,以便于阅读。
5. 对齐方式:正文的对齐方式一般为两端对齐。
六、语言要求1. 公文应使用规范、准确的语言表达,避免使用隐晦或模糊的词汇和概念。
2. 使用简练的语言,避免冗长和啰嗦的描述。
3. 公文中应使用正式语气,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七、签发人和印章公文的签发人应是发文单位的负责人,签名应规范、清晰,位于正文结尾左下方。
公文需要加盖发文单位的印章。
以上是公文的正确格式和要求写出的相关参考内容。
在撰写公文时,需要遵守这些规定,以确保公文的格式正确、内容清晰,能够准确传达发文单位的意图和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抄送单位抄送单位是什么意思
抄送单位是指需要了解此公文内容的有关单位。一般均用上下两条线隔开,抄送指除主送机关以外的其他需要告知公文内容(需要执行或知晓内容)的上级、下级和无隶属关系的机关,应当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统称。抄送机关名称标注在印制版记上方,主题词下方,用横线把主题词和印制版记隔开,抄送机关名称前加“抄送”2字用3号仿宋体字左边空1字排字,后标全角冒号。抄送机关名称之间用顿号或逗号隔开,末尾用句号。一行不够用二行,二行与冒号后对齐机关的公文。版头以大红套字印上“××××××(机关)文件”,下面加一条红线(党的机关在红线中加一五角星)衬托。
公文编号
一般包括机关代字、年号、顺序号。如:“国发〔2014〕5号”,代表的是国务院一九九七年第五号发文。“国发”是国务院的代字,“〔2014〕”是年号,(年号要使用方括号“〔〕”),“5号”是发文顺序号。几个机关联合发文的,只注明主办机关的发文编号。编号的位置:凡有文件版头的,放在标题的上方红线与文头下面的正中位置;无文件版头的,放在标题下的右侧方。编号的作用:在于统计发文数量,便于公文的管理和查找;在引用公文时,可以作为公文的代号使用。
发文日期
公文必须注明发文日期,以表明公文从何时开始生效。发文日期位于公文的末尾、发文机关的下面并稍向右错开。发文日期必须写明发文日期的全称,以免日后考察时间发生困难。发文日期一般以领导人签发的日期为准。一般以领导人最后签发的日期为准,经会议讨论通过的决议、决定等以会议通过的日期为准。应用阿拉伯数字编写成文日期,如2013年7月9日,成文日期在正文之下一般空4行、右边空4个字,用3号仿宋体排印。
签发人
许多文件尤其是请示或报告,需要印有签发人名,以示对所发文件负责。签发人应排在文头部分,即在版头红线右上方,编号的右下方,字体较编号稍小。一般格式为“签发人:×××”。
机密等级
机密公文应根据机密程度划分机密等级,分别注明“绝密”、“机密”、“秘密”等字样。机密等级由发文机关根据公文内容所涉及的机密程度来划定,并据此确定其送递方式,以保证机密的安全。密级的位置:通常放在公文标题的左上方醒目处。机密公文还要按份数编上号码,印在文件版头的左上方,以便查对、清退。
附件
这是指附属于正文的文字材料,它也是某些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附件不是每份公文都有,它是根据需要一般作为正文的补充说明或参考材料的。公文如有附件,应当在正文之后、发文机关之前,注明附件的名称和件数,不可只写“附件如文”或者只写“附件×件”
置于主件之后,另起一页开始排印,与主件装订在一起。公文如有附件,要在正文最后一行后空1行的左侧空2个字,用3号仿宋体字排印“附件”2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如有2个以上附件,用阿拉伯数字依次标注序号。附件名称长需要回行时,应当与附件名称的文字对齐序号后面用小圆点。例如“附件:1.XXXXXXXXXX”附件的首页左上角顶格用3号黑体字排印“附件”2字及附件的顺序号。党委仅用附,十五、其他。公文文字一般从左至可横写、横排。拟写、誊写公文,一律用钢笔或毛笔,严禁使用圆珠笔和铅笔,也不要复写。公文纸一般用A4纸,在左侧装订。
印章
除“会议纪要”和以电报形式发出的公文外,均应加盖发文机关的印章。印章距正文2mm―4mm居中压成文日期。当印章下弧无文字时,采用下套方式,即仅以下弧线压在成文日期上;当印章下弧有文字时,采用中套方式,即印章的中心线压在成文日期上。
印制版记
由发文机关名称、印发日期及两条横线组成。印发机关左空1字,印发时间右空1字,用3号仿宋体字排印。印发时间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上行文的,印发日期后接着排印“印”字;下行文平行文的,排印“印发”2字。
正文
这是公文的主体,是叙述公文具体内容的,为公文最重要的部分。正文内容要求准确地传达发文机关的有关方针、政策精神,写法力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实事求是,合乎文法,切忌冗长杂乱。请示问题应当一文一事,不要一文数事。文中的结构层次序数应准确掌握和使用。
发文机关
写在正文的下面偏右处,又称落款。发文机关一般要写全称。也可盖印,不写发文机关。机关印章盖在公文末尾年月日的中间,作为发文机关对公文生效的凭证。
抄送单位
是指需要了解此公文内容的有关单位。一般均用上下两条线隔开,抄送指除主送机关以外的其他需要告知公文内容(需要执行或知晓内容)的上级、下级和无隶属关系的机关,应当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统称。抄送机关名称标注在印制版记上方,主题词下方,用横线把主题词和印制版记隔开,抄送机关名称前加“抄送”2字用3号仿宋体字左边空1字排字,后标全角冒号。抄送机关名称之间用顿号或逗号隔开,末尾用句号。一行不够用二行,二行与冒号后对齐。
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发出的指示、通知、通报等公文,叫普发公文,凡下属机关都是受文机关,也就是发文的主送机关;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告或请示的公文,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同时报送另一机关,可采用抄报形式。主送机关一般写在正文之前、标题之下、顶行写。在标题下空1行,左侧顶格用3号仿宋体排印,回行时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之后用全角冒号。
写好公文的基本——公文格式
公文格式,即公文规格样式,是指公文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构成方式,它和文种是公文外在形式的两个重要方面,直接关系到公文效用的发挥。包括公文组成、公文用纸和装订要求等。
标题
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发文事由、公文种类三部分组成,称为公文标题“三要素”。
主送机关
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发出的指示、通知、通报等公文,叫普发公文,凡下属机关都是受文机关,也就是发文的主送机关;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告或请示的公文,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同时报送另一机关,可采用抄报形式。主送机关一般写在正文之前、标题之下、顶行写。在标题下空1行,左侧顶格用3号仿宋体排印,回行时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之后用全角冒号。
紧急程度
这是对公文送达和输时限的要求,分为“急件”、“紧急”、“特急”几种。标明紧急程度是为了引起特别注意,以保证公文的时效,确保紧急工作问题的及时处理。紧急程度的标明,通常也是放在标题左上方的明显处。
阅读范围
根据工作需要和机密程度,有些公文还要明确其发送和阅读范围,通常写在发文日期之下,抄报抄送单位之上偏左的地方,并加上括号。如:“(此件发至县团级)”。行政性、事务性的非机密性公文,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的行文,都不需特别规定阅读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