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童保健(全科)

合集下载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基础知识(儿童保健)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基础知识(儿童保健)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基础知识(儿童保健)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1.一个5岁儿童的正常身高、体重约为A.95cm、16kgB.100cm、18kgC.105cm、18kgD.105cm、20kgE.110m、20kg正确答案:D解析:1~10岁儿童体重(k)=年龄(岁)×2+8。

1~10岁儿童身高(cm)=年龄(岁)×7+70(cm)。

知识模块:儿童保健2.幼儿开始能区别各种形状,对图片感兴趣时,已有A.1~3个月B.5~7个月C.11~18个月D.1周岁E.2周岁正确答案:C解析:小儿在5个月时能看自己的手,注视物体,7~11个月能看到小物体,11~18个月能区别各种形状,对图片感兴趣。

知识模块:儿童保健3.小儿的眼和头能转向声源,能区别语言的意义时,已有A.1个月B.6个月C.8个月D.1周岁E.2周岁正确答案:C解析:小儿在6个月时能区别父母的声音,能欣赏玩具发出的声音。

8个月时能确定声音来自何处,能区别语言的意义。

知识模块:儿童保健4.觅食反射消失的年龄为A.1~2个月B.2~3个月C.3~4个月D.4~5个月E.5~6个月正确答案:C解析:新生儿出生时已具备多种暂时性的原始反射,如握持反射、觅食反射、拥抱反射、吸吮反射等。

以上反射多于生后3~4个月自然消失。

知识模块:儿童保健5.小儿何月龄克氏征阳性是正常的A.3~4个月前B.5~6个月前C.7~8个月前D.9~10个月前E.11~12个月前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儿童保健6.6岁以后儿童出现以下哪项思维A.直觉行动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概念思维D.综合思维E.分析思维正确答案:C解析:6岁以后,通过各种形式的智力活动,儿童逐渐学会了综合、分析、分类、比较、抽象等思维方法,使思维具有目的性、灵活性和判断性,是思维过程中的质变,从而出现了抽象概念思维。

知识模块:儿童保健7.婴幼儿时期的记忆特点不包括A.记忆时间长B.记忆内容少C.欢乐的事情易记住D.恐惧的事情易记住E.机械性记忆正确答案:A解析:婴幼儿时期记忆的时间短、内容少、易记忆带有欢乐、愤怒、恐惧等情绪的事情,以机械性记忆为主。

儿童保健医疗部各科室业务内容

儿童保健医疗部各科室业务内容

儿童保健医疗部各科室业务内容
1、全科(儿童体检与健康管理科):个体儿童体检、个体儿童保健
计划与健康管理、幼儿园联合保健计划、二级专科业务分流。

2、运动体制专科:运动发育评估与促进,体质评估与促进、育儿
指导。

3、认知心理专科:认知评估与促进,儿童心理咨询、异常心理行
为调适、育儿指导。

4、儿童营养专科:儿童营养、喂养指导、营养状态监测、营养性
疾病防治与管理、pku管理。

5、儿童眼保健科:新生儿视力筛查、常见眼病诊治、弱视、斜视
康复治疗等。

6、儿童口腔保健可:儿童口腔检查、常见口腔疾病防治和牙齿咬
合正畸矫治等工作。

7、儿童耳鼻喉保健专科:新生儿听力筛查、听力诊断、儿童耳鼻
喉检查及异常耳鼻喉疾病诊治.
8、儿童康复科:脑瘫、智障、听障等儿童康复。

9、儿童中医保健:儿童中医体质辨识、小儿推拿、耳穴压,放血
及挑刺疗法;儿童中医康复业务包括:儿童中医外治法评价、头皮针疗法、体针疗法、康复专科推拿。

10、新生儿科:新生儿疾病诊治(院感控制),新生儿窒息的抢救,
熟练掌握新生儿心肺复苏,密切配合围产医学工作。

中医全科轮转实训报告范文

中医全科轮转实训报告范文

一、前言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医在全科医学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提升中医全科医生的临床技能和综合素养,我参加了为期半年的中医全科轮转实训。

在这段时间里,我在医院各科室进行了轮转学习,现将实训情况及心得体会报告如下。

二、实训内容及过程(一)内科轮转在内科轮转期间,我主要跟随带教老师学习了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

具体内容包括:1. 常见病诊断:如感冒、咳嗽、发烧、头疼、肚痛等,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手段,准确判断病因病机。

2. 多发病治疗:如高血压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了解其发病机制,掌握中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

3. 急症处理:学习内科急症的诊断与处理,如消化道出血、急性胃炎等,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4. 病案书写:学习住院病案的书写规范,提高病历质量。

(二)外科轮转在外科轮转期间,我主要学习了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以及手术基本操作。

具体内容包括:1. 常见病诊断:如阑尾炎、肠梗阻、甲状腺肿大等,掌握外科疾病的诊断要点。

2. 手术治疗:观摩并参与外科手术,学习手术基本操作,如切口缝合、引流等。

3. 术后护理:了解术后患者的护理要点,提高护理质量。

(三)妇产科轮转在妇产科轮转期间,我学习了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以及产前、产后护理。

具体内容包括:1. 常见病诊断:如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产后抑郁等,掌握妇产科疾病的诊断要点。

2. 孕期保健:学习孕期保健知识,提高孕妇的自我保健意识。

3. 产前、产后护理:了解产前、产后护理要点,提高护理质量。

(四)儿科轮转在儿科轮转期间,我学习了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以及儿童保健。

具体内容包括:1. 常见病诊断:如感冒、肺炎、腹泻等,掌握儿科疾病的诊断要点。

2. 儿童保健:学习儿童生长发育规律,提高儿童保健水平。

3. 中药治疗:了解中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提高中药治疗水平。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7
• (四)服务机构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 容,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的儿童家长愿 意接受服务。
• (五)每次服务后要及时记录相关信息, 纳入儿童健康档案。
8
五、工 作 指 标
•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年 度辖区内按照月龄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 务的0~36月儿童数/年度辖区内的0~36个 月儿童数×100%。
18
6. 0~36月儿童中医药调养 • 饮食调养 • 1婴幼儿脾胃功能较薄弱,食物宜细、软、
烂、碎,营养均衡。 • 2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避免偏食、纵儿所好,
乳食无度。
19
• 起居调摄 婴儿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 通,影响骨骼发育。婴幼儿衣者应寒温适 宜,避免过暖。 婴幼儿要有足够的睡眠,注意逐步形成夜 间以睡眠为主、白天以活动为主的作息习 惯。
16
4.记录并纳入健康档案 • 将对适月龄儿童进行的相应中医药调养指
导情况,记录在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相应 的月龄栏下,并放入到健康档案中保存。
17
5.儿童中医药调养指导方法 • 可由经过培训的儿保医生面对面对儿童监
护人进行指导,也可由机构中医科医生在 儿童健康体检或预防接种时,在儿童观察 的时间,或利用家长学校时采用集中的方 式,对监护人进行传授指导。
3
一、服 务 对 象
• 辖区内常住的0~36个月常住儿童。
4
二、服 务 内 容
• 在儿童6、12、18、24、30、36月龄时对儿童家长 进行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具体内容包括:
• (一)向家二)在儿童6、12月龄给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方 法;在18、24月龄传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 方法;在30、36月龄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管理服务规范”所列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 基础上增加“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 • 2.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请在所提供服务 对应的选项上划“√”,可多选。其他服务 请注明。

中医儿科科室简介范文

中医儿科科室简介范文

中医儿科科室简介范文中医儿科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专门研究儿童的生长发育及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和保健。

中医儿科科室是医院的一个部门,拥有一支专门从事儿童医疗工作的医师团队。

以下是中医儿科科室的简介:1. 科室概况:中医儿科科室是医院中的一个特殊科室,由专门从事儿童医疗工作的中医医师组成。

科室拥有先进的诊疗设备和舒适的医疗环境,为儿童提供全面、专业的中医医疗服务。

2. 专业医师团队:中医儿科科室拥有一支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医师团队。

这些医师经过系统的中医学培训和儿科专业的学习,具备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

他们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和中医养生理论,能够为儿童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 临床服务:中医儿科科室为儿童提供全面的临床服务,包括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以及儿童生长发育的监测和干预。

常见的疾病包括感冒、发热、咳嗽、哮喘、胃肠道疾病、皮肤病等。

科室还重点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提供专业的生长发育评估和干预。

4. 中医治疗方法:中医儿科科室主要采用中医的诊疗方法来治疗儿童疾病。

这些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艾灸等,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

中医治疗注重调理人体整体平衡,增强机体的自身抵抗力和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5. 个性化服务:中医儿科科室注重为每个儿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医师会详细了解患儿的病史、家族史和生活习惯,通过综合分析和辨证施治,为患儿制定适合其个体差异和生活环境的治疗方案。

同时,科室也会给予家属指导,帮助他们正确照顾儿童,并加强患儿的日常保健。

6. 预防教育:中医儿科科室不仅关注疾病的诊疗,还重视疾病的预防。

医师会向家长提供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知识和方法,帮助家长加强儿童的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意识。

通过定期的健康检查和儿童保健,科室帮助儿童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医儿科科室致力于关注儿童的整体健康,并提供全面、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通过中医治疗和预防教育,科室帮助儿童健康地成长,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大纲(试行)

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大纲(试行)

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大纲(试行)一、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使学员掌握全科医学概念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特点,能够熟练运用中医药理论与方法,开展中医药预防、养生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健康教育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达到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执业的基本要求。

二、培训对象从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三、培训方法1.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采取脱产或半脱产的集中培训方式。

2.教学方法采用理论授课、临床实践与社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实践技能的培训,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参考学时:50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00学时,实践教学200学时。

四、培训内容与要求(一)全科医学概论1.基本理论掌握全科医学的概念,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全科医疗的基本原则和服务模式,中医类别全科医师临床诊疗与思维方式。

掌握中医学的健康概念,以及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调护等理论。

掌握家庭的定义、结构与功能、家庭与健康及疾病的关系。

掌握社区为导向的基层医疗模式和原则。

熟悉病人管理与教育及医源性疾病的预防。

熟悉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医疗保险的相关政策及有关问题。

掌握社区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和不同人群的用药特点。

2.基本技能掌握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全科医疗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病历的书写,中医药特色的全科医疗综合模式和医患交流的技巧,掌握社区诊断的方法,熟悉居民家庭档案的建立和运用。

掌握处方药、非处方药区别,老年用药、儿童用药特点,中药、西药合用的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3.参考学时理论教学34学时,社区实践2学时。

(二)医学心理学与精神卫生1.基本理论掌握医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社区常见精神疾病(老年痴呆、抑郁症等)防治的中医药基本知识,熟悉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知识,了解这些知识与全科医学的关系和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意义。

2.基本技能掌握社区心理咨询的内容和方法,掌握社区常见精神疾病的中医药防治用药及方法,熟悉社区卫生服务中常见伦理问题的处理。

(最新)儿童保健门诊工作制度

(最新)儿童保健门诊工作制度

花桥中心卫生院儿童保健门诊工作制度及工作职责工作制度一、儿童保健科工作制度1.认真贯彻执行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群体保健与个体保健相结合的工作原那么,为不断提高全省儿童健康水平尽力工作。

2.依照上级要求,结合本科实际,做好儿童保健进展计划和工作打算,每一年认真进行总结。

3.按期向主管院长请示工作,踊跃参加院周会及其他有关会议,向全科人员转达上级对本科工作的要求,并布置和组织开展工作。

4.依照工作需要,服从组织分派,深切基层开展儿童保健技术指导,踊跃开展社区儿童保健与群体流行病学调研。

5.每完成一项工作或完成时期性工作,科内承担该项工作人员必需向科主任作出汇报,同时填写好有关表格、报表,写好调研报告(工作报告)和总结材料。

做好资料整理和存档。

6.遵守院内各项规章制度和医德标准,坚守工作职位,爱岗敬业。

效劳态度要热情,语言文明,衣帽整齐,举止高雅。

7.按期组织业务技术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开拓创新,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提高儿童保健效劳水平。

增强科内人员的“三基”训练,按期考核、考试,其成绩记入业务技术档案。

8.有打算选派人员外出参加专业培训、深造及学术会议,返回单位都应向全科转达精神,科内组织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资料在科室传阅后,存档保管。

增强科室人材培育,做好人材梯队建设。

9.结合儿童保健业务技术特点,踊跃开展儿童保健科研活动和撰写论文,对获奖功效和发表的论文应统一记录备案。

10.踊跃组织儿童保健专业培训,办好各类培训班,每期学习班终止后应做好总结并将资料存档。

11.认真做好医学院校实习生和深造人员的带教工作,带教人员应以身作那么做好表率,科室要增强指导与治理,终止时作出相应的鉴定。

二、体魄测量室工作制度1.遵守院内各项规章制度和医院标准,坚守工作职位,不迟到,不早退。

2.热情接待效劳对象,依照“体魄测量室工作常规”标准效劳,做到操作准确、迅速、轻巧。

3.准确测量身高、体重、头围等项目,认真填写测量记录。

[儿童中医保健知识]儿童中医保健

[儿童中医保健知识]儿童中医保健

[儿童中医保健知识]儿童中医保健儿童中医保健一:中医儿童保健黑板报春意融融,室外活动入春之后,天气由寒转温,大地开始解冻,草木逐渐萌发新芽,明媚的春光照在身上格外温暖,绿地的负氧离子也在增加。

而且经过了一冬的闭藏,人体的气血也随着春天的到来开始萌动、流通,孩子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也活跃起来,这时候增加室外活动,带孩子到室外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正好可以促进气血的运行,舒展筋骨,促进生长。

暖融融的阳光照在身上,还能帮助孩子更好地获得维生素D,摄取钙和磷,让骨骼长得结实,对增强免疫能力也有好处。

春寒料峭,莫忘春捂早春气候多变,冷暖莫测,昼夜温差大。

春寒虽然不像寒冬腊月那样寒冷,但由于春天机体气血流通,汗孔张开,皮肤不像冬天那么紧致,对外界病邪的防御能力相对降低了,如果冬装脱下太快,遇到倒春寒反而更容易引起不适。

而且入春后,外界的病菌、病毒也滋生、活跃起来,流感、手足口病、腮腺炎、流脑、水痘、麻疹、风疹等疾病的春季发病率都比较高,所以不要让孩子太快脱下冬装,衣服要随着外界冷热的变化及时增减。

寒从脚下起,脚的保暖很重要,这时穿衣要注意下厚上薄。

头是阳经会合之处,阳气旺盛,除了囟门未闭的小宝宝需注意头部保暖外,大点的孩子就不用再捂着厚帽子了,头可以凉些,以便祛散内火。

春气升发,芽菜春饼入春之时,阳气初升,万物随阳而生,但力有不足。

传统习俗认为,芽苗类的食物最具有升发之性,入其时节吃这些食物,有助于阳气勃发,生机旺盛,加强升发的力量。

民间有立春吃春饼、春卷的习俗,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早春时节可适当选择一些芽苗类的蔬菜给孩子吃,如豆芽、香椿芽、荠菜、春笋等。

此外,古人还有“造五辛盘、以五香沐浴”的习俗,我们也可以效仿,给孩子佩带一个小香囊,嗅嗅花香之气,或者用白芷、桃枝皮、青木香等煮水给孩子洗澡,既可以养生,又可以增加生活情趣。

春风和煦,调畅情绪中医认为,肝脏气机舒畅与人的情绪好坏关系非常密切。

肝脏对应的是春季,也需要升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母乳禁忌:传染病、精神病、严重心 肾疾病或消耗性疾病、感冒发热、患乳 腺炎时。• 最佳戒奶时机:818个月,春秋天气 较凉爽时。
• 如何完成母乳喂养:树立信心、尽早 开奶、渐成规律、喂哺方法、哺乳姿势。
(2)人工喂养
定义:以代乳品代替母喂养乳的方法
注意点:定时、试温
代乳品种类:鲜牛奶、全脂奶粉、人乳化 奶粉、淡蒸奶粉、鲜羊奶、其他不含奶的代 乳品(大米、小麦或其他谷类磨粉煮成糊加 糖)
• 北齐徐之才——逐月养胎法讲究孕妇饮食 • 孙思邈——少小婴孺方:孕妇饮食禁忌 • 曾世荣——七字歌诀,“常须两分饥与寒” • 陈文中——养子十法:忍三分寒、吃七分饱 • 万全——“预养以培其元,胎养以保其真”
2.调摄寒温:穿着问题、空气流通。 防病毒感染致畸形、死胎等。
3.避免外伤:孕妇活动注意保护自己 及胎儿,注意噪音、射线、房事(前 3后2停房事)。
(二)分期保健:根据不同年龄特点进行 保健
第一节 胎儿期保健
《格致余论·慈幼论》:“儿之在胎,与 母同体,得热则俱热,得寒则俱寒,病则 俱病,安则俱安。”
汉《大戴礼记·保傅》关于“文王胎教” 的记载
《素问·奇病论》有“胎病”记载
• 近代有择偶的规定、结婚年龄规定 • 婚前检查以及妊娠期的保健
1.饮食调养
《育婴秘诀》:“小儿能言,必教之以正言, 如鄙俚之言勿语也;能食,则教以恭敬,如 亵慢之习勿作也;……言语问答,教以诚实, 勿使欺妄也;宾客,教以拜缉迎送,勿使退 避也;衣服、器用、五谷、六畜之类,遇物 则教之,使其知之也;或教以方隅,或教以 岁月时日之类。如此,则不但无疾,而知识 亦早也”
3.疾病预防:肾炎、风湿病、过敏 性紫癜、近视、龋齿、缺铁性贫 血、寄生虫等常见疾病。
临床儿科学:即儿科诊疗学,已派生出各 种专业分支,如心血管病学、血液病学、神 经病学、肾脏病学、内分泌学和遗传病学等。
西医儿童保健的内涵就 是包含了预防与发育儿 科学两部分内容
(二)中医儿童保健学
是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对 儿童群体和个体进行有效干预, 以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 因素,保护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 保障儿童权利为目的的一门科学。
7.日常养护:居室空气、被盖、卫生等。
第三节 婴儿期保健
1.喂养方法: 有三种:母乳、混合、人工。
(1)母乳喂养
• 7点理由:1)营养均衡,易于吸收; 2)含多种免疫球蛋白,增强抗病力;3) 生理食物,不易过敏;4)方便、经济、 卫生、温度适宜;5)增进母婴感情;6) 对乳母有利:子宫恢复、避孕;7)几 乎无菌。
其内容包含:父母婚配、受孕、养胎、护胎、胎 教,直至发育成熟,无不论述精详
民间广为流传的“烧烙断脐”预防脐风、人痘接 种预防天花等方法,均为我国首创
养胎护胎、胎教等理念也体现了中医“不治已病 治未病”、“未病先防”的预防医学思想
二、儿童保健的具体内容
(一)疾病的预防:针对各种疾病的病因 研究制定预防方案和措施。
4.劳逸结合:动静相兼,前3后1静养、散 步等,其余时间适当运动,忌大幅度运 动、劳动。
5.调节情志
6.谨慎用药:无病不妄投药,有病谨慎用 药。3类药须慎用或禁用:毒性药类、破 血药类、攻逐药类。“反应停”例。
7.胎教:音乐、语言、抚摸
第二节 新生儿保健
几种特殊表现:“马牙”、乳隆 (3~5天出,2~3周后消)、假月 经(5~7天出,1~3天消)、“螳螂 子”、生理性黄疸等。
三、如何才能做好儿童保健
1.熟悉儿童保健的意义和内涵。 2.掌握儿童生理病理特点:32个字、儿为虚寒 3.谨记小儿非成人缩影的道理,时刻注意成人 平时育儿理念和方法的合理性。 4.中西医结合的儿保新模式:治未病、外治法 5.及时纠正不正确的育儿行为。
《景岳全书·小儿则》:“小儿饮食有任意偏好 者,无不致病”
《育婴秘诀》:“小儿无知,见物即爱,岂能 节之?节之者,父母也。父母不知,纵其所欲, 如甜腻粑饼、瓜果生冷之类,无不与之,任其 无度,以致生疾。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2.起居活动:睡眠、二便规律性、生活 习惯(漱口);穿着问题;继续免疫接 种等。
1.拭口洁眼:消毒纱块清除胎粪等、植物油涂搽皮 肤皱褶处。
2.断脐护脐:一周自然脱落,防湿,防破伤风等。
3.祛除胎毒:金银花甘草法、淡豆豉法、黄连法、 大黄法等、茵陈法。
4.洗浴衣着:肚脐、穿衣问题、水温、樟脑、旧衣 服改制等。
5.生后开乳:尽早开乳,母乳喂养。
6.母婴同室:随时安抚、怀抱、喂哺、观 察等。
中医儿童保健的思考
内容
• 儿童保健的任务和意义 • 儿童保健的具体内容 • 如何才能做好儿童保健
一、儿童保健的任务和意义
(一)西医儿科学的分科,按其工 作性质,可分:
预防儿科学 发育儿科学 临床儿科学
预防儿科学:是根据疾病发生的原因而研 究各种预防措施
发育儿科学:是研究和解决小儿生长发育 的有关问题,包括体格生长、心理发育、心 理性疾病的预防、儿童的学习困难、社交障 碍、智能发育迟缓等
第六节 学龄期保健
保障身心健康,促进全面发展。 1.全面发展:讲究教育方法,全方位进行教 育,应给予自主空间,开发其思维和创造力。
2.疾病预防:常见病(视力、蛀牙、肾病、 紫癜、风湿热、哮喘等)以及交通安全意识。
第七节 青春期保健
一个特殊的时期,重点完成顺利从儿童期 过渡到成人期。 1.生理保健:认识正常生理变化,常见疾病 (甲亢、月经不调、痛经等)。
中医儿童保健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具有突出的中医特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明代著名儿科医家万全在《万氏家藏育 婴秘诀·卷一》中提出了四种育婴保健方 法:预养以培其元,胎养以保其真,蓐 养以防其变,鞠养以慎其疾。系统总结 了孕前、孕期、围生期、出生后四个阶 段的儿童保健措施
中医强调: 重视先天养护,使先天禀赋充盛; 注重后天调养,保证其健康发育成长。
3.疾病预防:活动范围增大,患病机会 增加;卫生习惯、危险识别意识。 《育婴秘诀》:“小儿玩弄嬉戏,…… 勿使之弄刀剑,含铜铁,近水火。”
第五节 学龄前期保健
这期发病减少,但也需注意。
1.体格锻炼:选择合适的锻炼项目,如 跳绳、踢毽球、游泳、保健操等,注意 多户外活动。
2.早期教育:这期好奇心重,要因势利 导,耐心培养,开发智力,不能强逼。 “遇物则教之”学习方法。
2.心理保健: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不稳定, 心理多变,逆反心理强,须正确教育,耐 心引导,以期顺利过渡而融入社会,逐渐 成才。
第八节 传染病管理原则及实施办法
减少发病率和降低死亡率重要措施 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减少交叉感染 建立疫情报告制度 入托体检
第九节 家长常关注或有疑问的问题
• “脾虚”是怎样形成的?能恢复吗? • 如何应对孩子“发烧”? • 小孩为何那么容易“热气?” • 孩子不吃热气东西,为何还老是喉咙发炎? • 需要补充微量元素缺乏? • 抗生素的使用问题 • 病了该不该吊针? • 夜间磨牙、出虚汗、大便秘结、过敏体质、 打预防针、有高热惊厥史发热时的处理 等等……
3.预防接种:基础免疫:卡介苗、乙 肝疫苗等。
第四节 幼儿期保健
1.饮食调养:乳食向普食转化,乳牙 虽出齐,但咀嚼功能差、脾胃功能弱, 食物宜细、软、烂、碎,多样化。3正 2点法。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早餐吃好、 中晚餐吃饱、晚餐后吃少或不吃。
《素问·藏气发誓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 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 益气”
牛奶调配法:6月前、每天量小于1000ml。
(3)混合喂养
• 定义:母乳不足或不能全部母乳喂养。
• 补授法、代授法。
• 添加辅食:补充营养、增强消化功能、 为断奶作准备。
添加原则:一种到多种、少量到多量、 稀到浓、细到粗、健康时逐渐添加。
添加顺序:汁、泥、碎片
2.婴儿护养:生活习惯(乳饮食习 惯)、精神调摄(看生物易惊惕)、 断奶前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