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一)-语文园地一(第一课时)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一)-语文园地一(第一课时)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一)-语文园地一(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够学会认读新学习的五个生字。

2.能够通过阅读短文了解故事情节,并进行简单的理解和表达。

3.能够运用生字进行简单的造句。

二、教学重点1.学习新生字的音、形、义。

2.理解和表达短文中的基本情节。

三、教学难点1.运用新生字进行简单的造句。

四、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生字的展示、故事情节漫画。

2.板书:识字一、语文园地一。

3.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观察生字卡片上的生字,鼓励他们尝试自己说出这些字并猜测含义。

•引导学生猜测新课内容,并与他们讨论课文可能讲述的主题。

2. 学习新生字•逐个介绍新学习的五个生字:树、叶、花、草、风,并让学生跟读、读音。

•分别讲解每个字的字形、读音和基本含义。

3. 阅读短文•展示故事情节的漫画,让学生观察图片描述,并提问他们对故事发展的猜测。

•请学生轮流读短文,教师在旁引导学生理解内容。

4. 词语解释•教师对短文中生字进行逐个解释,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含义。

•请学生尝试使用生字进行造句,并对其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纠正。

六、教学延伸1.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互相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培养其口语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鼓励他们自主阅读相关故事。

七、作业布置1.让学生复习当堂学习的五个生字,并进行书写练习。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并尽可能运用新学的生字。

八、板书设计•识字一•语文园地一•新生字:树、叶、花、草、风九、教学反思此节课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要设计,通过生字学习、短文阅读和造句练习,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学生们能够在本节课中收获满满,对语文学习保持持续的热情和积极性。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识字(一)《猜字谜》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识字(一)《猜字谜》第2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本《猜字谜》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整体内容第二则字谜的谜底是“青”,谜面呈现了“青”字族的形旁和字义之间的关系,实际揭示了形声字的造字规律,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形声字构字特点的认识和感受,避免了学习形声字的枯燥。

将字与文融合在一起,不断巩固青字族中各字的音形义,既有利于读文识字,也有利于学生的语言发展。

(二)识字写字在这则谜语中出现了“言、互、令、动、万、纯、净”7个要认识的生字,“万、动”两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相比第一课时,本课时的写字任务有所减少。

(三)朗读文本这则谜语具有儿歌的节奏和韵律,非常适合儿童朗读。

但是,与第一则谜语相比,朗读难度加大,教师要进行重点指导,读好句子的停顿。

学情分析(一)学生的兴趣与习惯学生喜欢猜字谜这种形式,平日的课堂上就乐于用“猜字谜”的方式学习生字,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浓厚的兴趣基础。

但是本则谜语的猜谜形式与以往所学不同,还需要教师从方法上给予指导和进一步引导。

(二)识字写字的难点本课要识读7个生字,在字音上对于学生来说读准有一定困难。

翘舌音的读音易错,如“纯”。

前鼻音和后鼻音易混淆,如“言、令、万、净、纯、动”。

要求会写的2个生字在字形上有如下难点:“方”“万”字形相近易混淆;“万”的笔顺易错。

(三)词语理解的难点在字词义上,“纯净”“尊重”这两个词语对于学生理解有一定困难。

教学中要结合本课的文本和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认识“言、互、令、动、万、纯、净”7个生字和两点水,会写“万、动”两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谜语。

了解每一句谜面的意思,根据整个谜面猜出字谜。

3.感受猜字谜识字的乐趣,感受汉字的魅力。

(二)教学重点认识“言、互、令、动、万、纯、净”7个生字和两点水,会写“万、动”两个生字。

正确掌握“万”的笔顺。

(三)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谜语,读好停顿。

了解每句谜面的意思猜出字谜。

教学流程设计理论依据暂无内容评价暂无内容教学反思暂无内容。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 - 识字(一)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 - 识字(一)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 - 识字(一)一、教学目标1.能认读生字:人、大、小、口、木、火。

2.能够正确理解并表达“小人”、“大人”、“大口”、“大木”、“火口”的意思。

3.能够熟练书写所学生字。

4.能运用所学字词进行简单句子的阅读和书写。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认读生字,理解字词意思,熟练书写生字。

•难点:理解和运用“小人”、“大人”等词语进行简单句子的组合。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生字、词语图片和相关示意图。

2.黑板、彩笔、擦布。

3.学生练习册、铅笔、橡皮。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人”字图片,问学生认识这个字吗?谁能来说说这个字是什么?2.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人”字的读音和写法。

第二步:学习词语(10分钟)1.教师出示“小人”、“大人”图片,引导学生认读。

2.帮助学生理解“小人”、“大人”意思,并搭配示意图进行解释。

第三步:学习生字(15分钟)1.教师出示“大”、“小”字图片,引导学生认读和书写。

2.教师示范正确书写方式,学生模仿跟写。

第四步:巩固练习(15分钟)1.学生在练习册上完成“大”、“小”字书写练习。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方法。

第五步:拓展应用(15分钟)1.学生根据课上学到的字词,试着进行简单句子的组合,如“大人大口”、“小口小人”等。

2.鼓励学生展示并相互交流自己的句子。

第六步: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重点。

2.带领学生一起回顾今天所学知识点。

五、作业布置1.让学生在练习册上反复书写今天学习的生字。

2.鼓励学生使用所学字词编写句子,并在家中向家长展示。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以“人、大、小、口、木、火”等生字为教学内容,通过图片搭配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字词的意思,并进行书写练习和句子搭配。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在识字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简单句子的构成,为后续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精品〉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一(下)识字1春夏秋冬教案教学设计共3份

〈精品〉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一(下)识字1春夏秋冬教案教学设计共3份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课时教案学段:小学学科:语文年级(册)一年级下册1.读词语,想意境。

2.试着说一说描写春、夏、秋、冬各个季节的词语扩展备课1.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可以按照课文顺序读,也可以打乱顺序自己调整读。

2.班内交流读。

板书设计春风冬雪花飞第二课时课前预习学生多读课文,搜集有关春夏秋冬的图片和资料。

导入新课复习回顾,引入新课1.出示字词卡片,引导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

2.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3.读词: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再次引导学生回顾课文。

三环六步学案二次备课学一、明确目标能通过朗读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感受春春风------吹池草-----青夏雨------落山花----红秋霜------降鱼-----出水冬雪------飘鸟-------入林板书设计1春夏秋冬一、学习本课7个会写字,8个会认字。

shuānɡchuīluòjiànɡpiāo yóu chírù霜吹落降飘游池入1.读音提示。

春(chūn)不读cūn,吹(chuī)不读cuī。

“霜”和“降”是三拼音节,不要读成两拼音节。

2.书写指导。

入:独体字,书写时要分清“撇”和“捺”,注意“捺”要写得高一些,不要写成“人”字。

风:半包围结构,共4画。

书写时要先写外面再写里面,注意第四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飞:独体字,共3画。

笔顺:横斜钩、撇、点。

3.认识偏旁。

霜上下结构,偏旁名称:“雨字头”。

书写时要写成“”,不要写成“雨”。

降左右结构,偏旁名称:“双耳旁”。

“双耳旁”的笔画数是2画。

二、根据图片内容连一连。

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15个生字,其中会写7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和2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出现的词语和短句。

3.了解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征。

4.通过多媒体以及图文相结合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赛课教案)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一)《姓氏歌》教案

(赛课教案)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一)《姓氏歌》教案

2.激励性语言评价 6.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本节课立足于激发学生兴趣,结合班级学生的姓名开展识字教学,引导学生 自主学习,以读为本,根据学情和身心特点,在多种形式的朗读活动中开展识字 教学,在设计教学环节上有以下特点: 一、立足学情,促进自主学习 在指导学生认读姓氏时,根据本班学生的学情,我既鼓励孩子勇于展示,给 他们表现的机会,又通过多种形式朗读,了解识字方法,从而正确认读。 在指导书写汉字的环节设计中,我关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给学生观 察的时间、表达的机会,指名当小老师指导大家书写,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展 示交流的机会,在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不断激发 学习动力。 二、引导发现,设计多元活动 通过指名读、分组读、齐读等多种形式地朗读《姓氏歌》,通过结合姓氏自 编儿歌,通过配乐有节奏地朗读,避免单调枯燥的学习,提高学习的趣味性,感 受识字的重要性,感受介绍姓氏的实用性,促进学生倾听和朗读的能力,不断丰 富自己的生活经验,体现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三、重视基础,培养良好习惯 “提笔即是练字时”。虽然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个学期,但他们的握笔姿势、 写字姿势仍然需要特别提醒,时时提醒。在两次书写中,都始终关注正确的写字 姿势。在朗读、交流中,鼓励学生敢于表达和展示,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声音 洪亮,姿态大方。 四、关注传统文化的渗透和引导 中国的传统文化需要学生传承,学生只有先对传统文化感兴趣,才能愿意去 学习,去探究,通过共同学习、互相交流,增强学生对姓氏文化的认知了解,感 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博大精深,为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将习得 的方法用于互动交流,不断激发学习动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但由于学生是有差异的,有的学生不认识同学的名字,不认识这些姓,也有 一些学生不明确自己的姓和名,不明白“姓氏”的意思。基于这样的学情,既要 保护能力强的学生的成就感,也要照顾能力弱的学生的学习,保证他们都学会, 同时引导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因此, 结合以上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本课教学设计将在丰富多元的学习活 动中引领学生认识汉字,规范书写。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问答的形式,认识“姓、氏”等 11 个生字。 2、会写“姓、什、么”等 7 个生字,认识“弓字旁”“走字旁”和“金字旁”3 个偏旁。 3、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问句的语气。背诵课文。 4、模仿课文一问一答的形式做问答游戏,积累语言表达。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正确书写生字。 2.难点:读好问句的语气,用不同的方法识字,认识更多的姓氏。 学会用独体字作部件合成一个新词。学习合体字。 本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问答的形式,认识“姓、氏”等 11 个生字。 2、会写“什、么”2 个生字,认识“弓字旁”“走字旁”和“金字旁”3 个偏旁。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巩固识字。正确朗读课文。 4、模仿课文一问一答的形式做问答游戏,积累语言表达。 本课时重难点: 1、多种方法识字。 2、正确朗读课文,学会写“什、么”。 教学流程示意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部编一年级下册识字1春夏秋冬配套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部编一年级下册识字1春夏秋冬配套教学设计

《春夏秋冬》教材解析和教学目标教材解析本课为看图识字。

课文含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插图以扇形图画呈现,文字内容体现了中国传统蒙学读物的编排特点。

整个识字课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一组与四季相关联的词语以及由这些词扩展的短语组成,表现了四季最有代表性的季节特点。

第二部分借鉴了传统文学的一些表达方式,呈现的是两行意义相关联的词和短语,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多姿多彩的美好画面。

这些词和短语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语言典雅,富有文化内涵。

图文对照,便于诵读,有助于学生理解词义,识记字形,感受汉语言文化之美。

教学目标1. 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霜、吹”等8 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2 个偏旁;会写“春、风”等7 个字和横斜钩1 个笔画。

2. 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教学重点】借助形声字特点以及熟字比较的方法识记8 个生字;借助插图和动作演示理解词义。

《春夏秋冬》教学设计本设计是配合统编教科书语文学科一年级下册第1课的教学,是基于课程标准,追求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教科书分析:1.课文通过四幅分别表现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某一个气象特点的扇面画,引出了四个季节的气象词语和词串;再通过一幅春天大地的图画,引出了图中的事物词语,以及表现春季欣欣向荣的物象词串,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有趣、形象、感性的识字环境,有利于学生学习掌握。

2.课文是识字课文,因此更要突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这一个课标要求,在教学时间、精力等分配上,要突出“识字与写字”这个教学重点。

3.从这一课开始,会写字的学习进入以写合体字为主的学习阶段,记认字形,尤其是记认字形的细部是保证会写字掌握的关键,因此,从这一课开始,在写字指导环节中,要设计字形学习的步骤,引导学生运用识字方法,引导进行形近字比较,音形义结合,认记会写的字。

学情分析:1.学生度过了入学后的第一个寒假,较长时间的放松,可能会造成一些知能的遗忘。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识字1 春夏秋冬 名师教案(集体备课)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识字1 春夏秋冬  名师教案(集体备课)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是一个识字单元,编排了《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猜字谜》4篇识字课。

本单元识字课的编排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看图识字,有韵语识字,有以儿歌的形式编排的字族文识字,有字谜识字,富有童趣,充满了传统文化色彩。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内容课时教学要点春夏秋冬21.认识44个生字和8个偏旁;会写28个字和2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4.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5.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通过字谜学习,了解和体会合体字及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姓氏歌 2 小青蛙 2 猜字谜 2口语交际 1 1.能认真听老师讲故事,听故事的时候,可以借助图画记住故事内容。

2.能借助图片讲出故事的主要内容,声音响亮,让别人听清楚。

3.有当众讲话的勇气和信心。

语文园地一 2 1.认识7个生字,认识与天气有关的常见词语,能主动在生活中识字。

2.认识字母表,能有顺序地正确认读;能将大小写字母相对应,熟记字母表。

3.能正确书写8个生字,能按照“ɑn、ɑnɡ”准确分类书写。

4.了解全包围结构的字的笔顺规则且正确书写。

识字1 春夏秋冬▶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霜、吹”等8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2个偏旁;会写“春、风”等7个字和横斜钩1个笔画。

2.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积累语言,体会用词的准确性,并仿照课文练习说话。

▶教学重难点借助形声字的特点,运用熟字比较的方法识记8个生字;借助插图和动作演示理解词义。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1)识字:8个生字中,“吹、落、降、游、池、入”等字已在前面课文中出现过,应再认读;“霜、飘”借助拼音认读。

“霜”,后鼻音,可结合插图和实际生活了解字义,还可以和“雪”字比较相同点,认识其偏旁雨字头;“雨”字作偏旁后变扁了,第一竖变为左点,横折钩变为横钩;雨字头的字一般和天气有关。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1 识字1 》第一课时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1 识字1 》第一课时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1 识字1 》第一课时一、教材内容简介本课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1 识字1 》第一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字“一”。

通过学习这节课,学生将能够识别字“一”的形态和书写规范。

二、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字母“一”的形态;2.能够正确书写字母“一”;3.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认识和应用字母“一”。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认识字母“一”;2.正确书写字母“一”。

难点1.书写字母“一”的笔画顺序;2.区分字母“一”和其他相似字形的差异。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唱歌、游戏等方式引入本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呈现1.介绍字母“一”的形态和书写方法;2.演示正确的书写方法,并让学生模仿跟读。

3. 练习1.让学生在小黑板或练习纸上进行书写训练;2.师生互动,纠正学生书写中的错误。

4. 拓展1.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环境中寻找字母“一”的身影;2.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字母“一”在物体名称中的运用。

5. 总结复习本课内容,强化学生对字母“一”的认识和书写。

五、课后作业1.完成《1 识字1 》第一课时的练习册作业;2.在家中练习书写字母“一”,并找出环境中的字母“一”。

六、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引入、呈现、练习和拓展字母“一”的内容,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字母“一”的认识和书写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保证学生在正确的学习轨道上。

以上就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1 识字1 》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和安排,希望能够对老师们的教学起到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
一年级下册《识字1》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认识“万、复、苏”等13个生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2、正确、整齐、规范书写“万、冬、齐、丁、百”5个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认读“会认”的字,把识字和看图、学词结合起来,和生活结合起来。

难点:指导书写“会写”的字,书写美观、工整。

[教学用具]:电脑、课件、实物投影、带田字格黑板、本课的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孩子们,寒冷的冬天过去了,春姑娘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给咱们班小朋友送来了一份邀请信,是春姑娘邀请小朋友们一块去她的乐园里找春天,她还说“春天”只有细心和用心的孩子才能找到,才能得到春姑娘的礼物呢!好,现在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2、屏幕显示:(一群小孩子手拉着手一边找春天一边唱《春天在哪里》),鼓励学生加入这个行列,一起站起来,手拉手边唱歌找春天。

3、多美的春天啊!让我们来看看春姑娘送的礼物是什么?
二、看图感受春天美的特点并学词识字
1、看图认识并朗读词语。

⑴师:在春天的乐园里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试着用“春天到了”作为开头。

(师根据说话内容相机引出词语,读词语。


生:春天到了,燕子飞回来了……
师:你真是一个细心的孩子,说得真棒!来请收下春姑娘的一份礼物吧!(贴出“莺歌燕舞”)
生说花开,引出“百花齐放”;说到到草绿,引出“春回大地”;师出示“百鸟争鸣”让学生说说,读这个词语的时候,你最想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生指导轻轻地读“泉水叮咚”……
⑵春天来了,风儿轻轻地吹,春雨沙沙,柳丝吐翠,小草茵茵,小溪丁冬,百花盛开,燕子,蜜蜂飞来了。

春天的景色是多美呀!你愿意美美地读一读这些词语吗?让小朋友们感受一下春天的美好吗?
[评析: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学生主动说出他们眼中的春天,出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词语,与教师空泛说教相比更能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
2、打开课本,学生自主学词学字。

⑴小朋友,刚才我们读的这些词语都在我们的书本《识字1》这一课上(板书:识字1),你们看,这些词语正排着队,急着和我们小朋友认识呢!你可以自己读读,难读的可以多读几遍,也可以请自己的小伙伴帮帮忙。

(小朋友自由读、互相帮助)提问识字的方法:看拼音、预习、问老师、问同学、爸爸妈妈教的等方法。

⑵(出示课文投影)谁来领着大家读(跟读)。

生字宝宝和大家玩捉迷藏了。

快,让我们去把它们找出来,认一认,让它们成为你的好朋友吧!(学生自由找找生字,用“----”画出生字,认一认)哪位小朋友已经和生字宝宝们交上朋友了?(认读生字)
⑶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读生字,不会的互相帮助。

A、音难字:
①请小朋友自由读一读这些字,你觉得哪些字的读音要特别注意,待会儿请你提出来。

②交流:你要提醒伙伴们注意哪些字的读音,为什么?(读音难的生字,教师注意点拨,特别是范读本身的示范作用)
冰、丁、争、鸣(后鼻韵母)
苏、争(读准平舌音和翘舌音)
B、从字形上看,你觉得哪些字笔画多,难记?
①生提出形难字。

②教师引导学生着重记“舞、柳”。

动作记“舞”:舞就像一个在跳舞的人,最长的一横像伸展的手臂,下面的横撇像抬起的右脚。

最后一竖像站立的左脚。

简笔画理解“柳”,相机扩词。

偏旁(部件)分析“复”。

③学生分小组讨论记忆其他字。

④交流:你能记住哪个字?你是怎么记住的?学生记“歌”字时,引导认识“欠字旁”。

⑤各学习小组汇报识字方法,提出改进意见。

减一减:万、齐、
加一加“泉、苏、鸣、冰
看到这些字组成的词语:歌、舞、复、争
从字形看意思:柳、鸣、冰
……
[评析:发挥小班化的优势,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放手让学生自学、互学生字,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同学的帮助、老师的引导下再思考,学习的责任从教师身上移到学生身上,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生字的兴趣。

]
⑷出示没有拼音的生字,生自由读、开火车读。

⑸师:打乱顺序还会读吗?(指名试读)
⑹学生把生字卡片拿出来,老师读一个,学生就摆一个在桌面上。

再请一名识字大王来读,其他学生找字,展示字卡。

(师生合作,生生合作)
⑺(出示课文的词语)学生自己认读。

三、书写生字
生读小标题:我会写(万、冬、齐、丁、百),口头扩词。

⑴比一比。

带田字格的小黑板出示这三组字。

(冬——齐、万——丁、白——百)先来比比这三组字有什么不一样。

①生观察字的结构及每个字的哪些笔画最关键。

(看整个字,看得准,才能写得像。


②学生看笔顺自学生字,描红课文中的生字。

(要一气呵成,不能写一笔看一笔)
③对照。

(写完加头看范字,发现问题找到原因,力求避免同样的问题)
⑵游戏“你说我写”。

①师示范游戏玩法。

以“万”字为例,“万”是独体字,指名学生边观察例字边描述,老师实物投影上写“万”字。

师引导学生说出每个字的特点和笔画的位置。

万:笔顺是“横、横折钩、竖撇”,横要写长一些,笔画横折钩中的“横”比较特殊,应该写得向右下方斜一点。

丁:横要长一些,写在上半格的中间,竖钩要写在竖中线上,要写得挺直。

百:第一、二笔写上半格,第二笔“撇”从竖中线起点,下半部“日”写在下半格,中间的小撇不要超过“日”字的左竖。

齐:“文”字写在横中线上部,撇和捺要舒展,下面的两画是竖撇和竖。

冬:前三笔“撇、横折撇、捺”三笔写成,第二笔是横折撇,写时上撇短小,下撇和捺要写,舒展开,第四、五笔为“点”写在竖中线上。

②学生组间写字,进行游戏,由四人小组分为两人小组,观察黑板上的字,你说我写。

③同伴“你说我写”展示。

一人说,一人在实物投影上写。

【评析:经过一个学期的写字练习,学生对基本的笔划、结构已有所掌握。

“你说我写”的游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从旁指导的原则,学生在说说写写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书写,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分析字形的方法,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四、图文结合,领略春天
1、借助课件展示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色,理解课文。

2、学生诵读课文,边读边想象。

3、拍手看图背诵,指明检查。

4、玩玩游戏,巩固字词
(出示课文插图),小朋友,刚才我们在碧绿的柳芽儿中,在丁冬清脆的泉水声中,在花儿灿烂的笑脸上找到了美丽的春天。

你能帮助文中的词语把它送到它的朋友身边去吗?请拿出词语卡片,同组的小朋友互相合作,来贴一贴,贴好后再一起读一读,看哪一组完成得又快又正确。

(播放《春天在哪里》的歌曲)
[评析:学生已经认识了部分汉字的基础上,利用游戏将语言还原成画面,又将画面还原成文字,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扩展了思维的空间。

]
五、主题升华,赞美春天
1、师:今天,老师真高兴,这次我们在春天乐园可真是收获不少,你们不但长了见识,而且还懂得如何去帮助身边的人,我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在离开乐园的时候,你想对春姑娘说什么吗?
2、课后,小朋友去找一些有关“春天”的诗歌或词语,读一读。

班队课上我们一起来交流,看哪组小朋友找的最多。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