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种子读书笔记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
《幸福的种子》是一本关于心灵成长和幸福的书籍,它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深刻的温暖和力量。
通过作者的文字,我仿佛看到了幸福的种子在我的心田里慢慢生根发芽,然后茁壮成长。
在书中,作者告诉我们,幸福并不是来自外部的物质享受,而是来自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我们可以通过培养一颗感恩的心、学会放下和宽容他人来种下幸福的种子。
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幸福其实是我们自己可以创造和拥有的,只要我们用心去体验生活、珍惜身边的一切,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更加深刻地明白了幸福的真谛,也更加坚信幸福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的。
我愿意在生活中播下幸福的种子,让它在我的心田里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愿我们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让幸福的种子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开出绚丽的花朵。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
《幸福的种子》是一本感人至深的书籍,它讲述了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却深刻地触动了我的内心。
在书中,作者通过描述主人公家庭中的点点滴滴,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家庭的温馨和幸福。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往往忽略了家庭的重要性,却追求着物质上的满足和成功。
然而,《幸福的种子》告诉我们,真正的幸福并不在于物质的丰富,而是来自于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在书中,主人公一家人虽然并不富裕,却因为彼此的包容和理解而拥有了真正的幸福。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意识到了家庭的重要性,也学会了珍惜眼前的幸福。
家庭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支撑,只有在家庭中才能找到真正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因此,我决定要更加珍惜家人,用心去呵护他们,让家庭成为我心灵的港湾。
总的来说,《幸福的种子》是一本充满正能量的书籍,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对家庭的珍视和爱护。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本书,从中汲取到正能量,让幸福的种子在每个家庭中生根发芽。
《幸福的种子》的读后感4篇

《幸福的种子》的读后感4篇《幸福的种子》的读后感4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幸福的种子》的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幸福的种子》的读后感1自从投身幼教,无端地爱上了童话,故事,图画书。
喜欢听故事,讲故事,编故事,喜欢在静静的夜里捧一本图画书,躲进暄软的被子里,让童话的温暖浸入我的梦乡。
一次偶然的机缘,我有幸读到了它——松居直的《幸福的种子》。
就像一个痴迷的粉丝突然获得了偶像的签名,当这本书递到我手里,我的心竟然突突地跳起来,那种感觉,如获至宝。
素净温馨的书皮,精致而细腻的装帧,书页未曾打开,就似乎感受到了书的温暖。
《幸福的种子》没有辜负我的心跳。
翻开书,我不但找到了幸福的种子,也找到了播种幸福种子的方法。
那颗种子就是,阅读。
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动人的语句,没有磅礴的气势,没有荡气回肠的情愫,一本书就这样娓娓道来,如话家常。
捧着书,有如一位多年的挚友坐在你面前,捧着一盏温热的清茶,娓娓道出他心中对书的感悟,而这些感悟,可谓字字珠玑。
教孩子学会阅读,便是给孩子的一生播下一颗幸福的种子。
通览全书,我们几乎可以在书中找到我们需要的所有关于亲子共读的问题:图画书对孩子的意义,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图画书,怎样选择图画书,怎样让孩子爱上阅读……这些系统而详尽的知识让我平时遇到的一些困惑在这里迎刃而解。
“图画书不是有用和有益的东西,要有趣才行”。
读到这句话时,我感到有一种力量在撞击我的心灵,我想,那种力量叫做反思。
事实上,作为教育者,我们谁都明白授人以渔与授人以鱼的道理,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发展需要我们等待。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做的远远没有说得那么洒脱,不是吗?当我们学一首儿歌时,我们的目标往往是“背过”“会念”;当我们在讲一个故事时,我们的目标又往往是“知道故事中的主要意思”“看图能把故事讲下来”“懂得这个道理”;尽管我们的教案上都有情绪方面的目标,然而我们往往并没有情绪放在第一位。
幼儿园幸福种子课程读后感

1、从《幸福的种子》一书中,你可以感受到松居直老先生对图画书的热爱,并且把图画书和儿童教育结合后对儿童教育提出的一些观点,让人感觉很真实很受用。
我大概从孩子一岁左右的时候开始读书给他听,当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因为一辈子的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自己能教的东西毕竟有限,希望他能爱上阅读,可以从书中学习知识,总结经验,不论以后遇到什么问题和困难都能少走弯路。
不知不觉每天读书给孩子听坚持了一年多,有时候特别累想偷懒不讲了,可孩子已经养成了习惯,不讲就不睡觉,有时候觉得很恼火,还会跟他讨价还价三本?两本?—本。
直到这次去郑州参加了绘本馆馆主培训,被问到每天能坚持给孩子至少讲书二十分钟的请举手,在场二十多个人只有我一个人举手,我才深深的感受到由于孩子的坚持,我们共同完成了一个挺难完成的任务。
2、不论是这次培训还是这本书都纠正了我过去—些不正确的观点。
第一个错误的观点:读书是为了认字。
之前也没有刻意教小朋友认字,但有一次得知有个好朋友家的孩子已经几乎认识所有字了,主要是因为给他讲图画书时他就会关注字而不是图画,我好生羡慕。
于是回来以后开始要求孩子指读一些简单的绘本,教他一些简单的字,但发现效果不是很好,他还是更关注图画。
读完这本书以后,我好庆幸自己没有过分的坚持而扼杀了孩子对图画的好奇心。
不像我们大人总是先读文字再看图甚至图都不看往往错过了很多精彩的细节,其实对于小孩子来说读书不是读字,而是理解书的内容。
第二个错误的观点:讲书给孩子听就是为了让他从书中学习一些知识和开发他的语言能力。
过去一段时间,大概在给孩子讲书两年多的时候,发现其实很多书他都会背了,但就是不愿意讲给我们听,于是很懊恼,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收获,再加上他很爱看电视,于是就想出一招,要求他要看几集电视就要讲几本书给妈妈听。
这招很灵,他开始慢慢讲一些书给我听,但还是能感觉出来他不是很乐意,讲的时候也很紧张,我还暗自窃喜觉得自己很聪明想出了教育高招。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
《幸福的种子》是一本让人感动的书籍。
通过故事中的主人公
和情节,我们深刻地领悟到了幸福的真谛。
在书中,作者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告诉我们,幸福并不是奢华的
物质享受,而是源自内心的满足和对生活的热爱。
主人公在艰难的
环境中,依然能够保持乐观的态度,对生活充满希望和热情,这种
精神让人深受感动。
书中还讲述了主人公通过善良和助人为乐,让自己和他人都获
得了幸福。
这告诉我们,幸福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可以通过与他人
的关系和互动来传递和分享。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幸福的真正含义。
幸福并
不是追逐物质的奢华,而是源自内心的满足和对生活的热爱。
同时,幸福也是可以通过与他人的关系和互动来传递和分享的。
希望我们
都能像书中的主人公一样,用善良和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让幸
福的种子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幸福的种子》读后感《幸福的种子》读后感1在上绘本讲师课之前,我曾听过某位讲师在线上的绘本讲读课,当时虽然反复听读老师在线上讲绘本是多么的重要,也是亲子沟通中的重要工具。
可实际上我依然没有真正的体会到绘本存在的深刻含义。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当时选择了陪伴孩子,并将绘本作为最最重要的陪伴方式保留在我们日常的沟通片段里。
在讲师课程之后拿到了《幸福的种子》这本书,我一方面懊恼自己没有早点深入接触图画书的书籍,以至于浪费了很多曾经宝贵的读图画书时光,一方面又深深的感到了自己的幸运,为了一直以来的坚持。
母亲存在的意义:作为一名单亲妈妈,要在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平衡一直是我最大的难题,曾经有过放弃每日陪伴孩子的念头,但依然会珍惜每日哪怕只有短短五分钟时间陪伴孩子成长时间。
直读到松居直老先生的书后我深深的庆幸自己做过的决定。
“在孩子看图画书之前,先对他每年说话,对他们唱歌吧!让孩子清楚地感受到母亲在他的身边。
母亲才是婴儿生存的最大力量和依靠,所以母亲应该用温暖、轻柔的爱抚和充满感情的语言来养育宝宝,而图画书则负责把词汇的种子一粒粒地播入母亲犁好的心灵土壤中。
“作为单亲家庭的孩子,安全感注定会比其它的孩子更加缺失。
但是因为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坚定的陪伴,和孩子共读一本本温暖的图画书,无疑是我们每日生活中最重要的仪式,它虽然比不上强心剂,却温润地缓缓地滋润着孩子日益成长的内心,让孩子坚定无论何时何地妈妈都是他最大的依靠。
丰富的语言体验:曾经的我一直以为图画书就是需要有一定的字,向幼儿传达各种知识。
但松居直先生认为,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它是用来感受快乐的。
所以父母们在读图画书之前应该静下心来,注视孩子的脸,想想这本书能给孩子带来多少快乐,然后抑制住教育孩子的冲动,设法让孩子融入书中,获得真正的喜悦。
不知道有多少位妈妈曾经像我一样,因为有时候工作太忙,将当日睡前的阅读视为一种任务,迅速或者干巴巴的将书读过一遍,就匆匆的催促孩子赶紧睡觉,甚至于为了抓紧时间,我不愿意继续和孩子讨论书中的情节。
《幸福的种子》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幸福的种子》读书笔记(精选多篇)第一篇:《幸福的种子》读书条记自从投身幼教,无端地爱上了童话,故事,图画书。
喜好听故事,讲故事,编故事,喜欢在静静的夜里捧一本图画书,躲进暄软的被子里,让童话的温暖浸入我的梦境。
一次偶尔的机遇,我有幸读到了它——松居直的《幸福的种子》。
就像一个痴迷的粉丝突然得到了偶像的署名,当这本书递到我手里,我的心竟然突突地跳起来,那种感觉,如获至宝。
素净温馨的书皮,风雅而精致的装帧,书页未曾打开,就似乎感觉到了书的温暖。
《幸福的种子》没有辜负我的心跳。
翻开书,我不但找到了幸福的种子,也找到了播种幸福种子的要领。
那颗种子便是,阅读。
没有富丽的词采,没有感人的语句,没有磅礴的气魄,没有勾魂摄魄的情愫,一本书就如许娓娓道来,如话家常。
捧着书,有如一位多年的挚友坐在你眼前,捧着一盏温热的清茶,娓娓道出他心中对书的感悟,而这些感悟,可谓字字珠玑。
教孩子学会阅读,便是给孩子的一生播下一颗幸福的种子。
通览全书,我们几乎可以在书中找到我们需要的所有关于亲子共读的问题:图画书对孩子的意义,以什么样的态度看待图画书,怎样选择图画书,怎样让孩子爱上阅读……这些系统而详尽的知识让我平时遇到的一些狐疑在这里迎刃而解。
“图画书不是有效和有益的工具,要有趣才行”。
读到这句话时,我感到有一种气力在撞击我的心灵,我想,那种气力叫做反思。
事实上,作为教育者,我们谁都明白授人以渔与授人以鱼的原理,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发展必要我们等候。
然而,在现实的讲授工作中,我们做的远远没有说得那么洒脱,不是吗?当我们学一首童谣时,我们的目标往往是“背过”“会念”;当我们在讲一个故事时,我们的目标又往往是“知道故事中的主要意思”“看图能把故事讲下来”“懂得这个道理”;尽管我们的教案上都有感情方面的目的,然而我们往往并没有情绪放在第一位。
是的,这样的教学依然存在于我们身边。
我并不讳言,就在几天前,我还眉飞色舞地对孩子们说:“今天老师带给你们一个好听的故事,要认真听哦!听完老师会提问的,我看谁听得最认真。
幸福的种子读书笔记

相信种子——读松居直《幸福的种子》的笔记一直敬仰“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先生,那本《幸福的种子》一书,在我心里播下了种子。
趁双“十一”让女儿为我“抢”了此书。
寒冬里读完《童年的王国》就开始读《幸福的种子》,可惜去追徐健顺老师的吟诵课去了,因此此书读的时间跨度也有点长。
早就读完了,笔记还没整理出来。
读完此书我从亲子阅读图画书这个角度仿佛看到了一位慈祥的父亲,陪伴孩子成长,用图画书和爱在孩子心田播下了幸福的种子。
幸福到底是什么了?有一些话是父母必须对孩子说的,为了使他们健康地成长,将来能够靠自己的力量生活。
念书给孩子听,也就是为了传达这些观念。
念书给孩子们听,就好像和孩子们手牵手到故事国去旅行,共同分享同一段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
松居直先生发现,通过念这些书,松居直先生已经在他们小时候,把一个做父亲的想对孩子们说的话说完了。
对一个人来说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活着的意义到底在哪里?人应该靠什么活下去?这一本又一本的故事书,已经用不同的方式把答案说的一清二楚了。
重要的是父母要用自己的嘴,自己的声音告诉孩子书里所写的事情,这比起让孩子自己看更有意义。
书中有很多观点烛照我们的认识:儿童的读书生活从婴儿期开始,要使儿童了解书的世界的魅力,最好首先从图画书入手。
读书不是读字,而是理解书的内容,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和用途,不是拿来学习的东西,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
对于所有的孩子来说,图画书不是用来读的书,它是请别人读,而他们用耳朵接受语言的书。
专家一致公认,日本战后教育的成功完全归功于图画书。
此书一共有五讲,阐述了亲子共读图画书的观点、实践。
整理群里打卡笔记如下:第一讲图画书与婴儿的世界。
婴儿进入图画书的世界之前,事实上,建立幼儿阅读能力的基础是从耳朵不断累积词汇开始,而不是让幼儿提早识字看书。
母亲抚育婴儿时,不论喂奶、洗澡、换尿布、逗弄、哄睡,都一定会对婴儿说话,而不是默默的照顾。
婴儿一定能感受到母亲的心情,亲子之间就产生了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幸福的种子读书笔记
【篇一:《幸福的种子》读后感】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
寒假里有幸拜读了松居直著的《幸福的种子》,一口气看完,心中
感触颇多。
这本书是被誉为“日本图画书之父”的松居直先生的一部
代表作。
书中系统介绍了图画书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并列举
了许多生动的实例教家长和教师如何为孩子挑选优秀的图画书、如
何对孩子进行阅读指导。
非常的有实际指导意义。
通过阅读松居直著的《幸福的种子》,告诉我如何透过共读图画书,引导孩子感受爱和快乐,成为内在充实、有情有爱的人。
通过阅读
本书,使我开阔眼界,改变我对童书、对育儿的看法。
如何给孩子读图画书:其实也一直也是我很疑惑的问题,应该怎么
样给孩子读图画书呢,是照本宣科,一字字的念插图所附的文字呢,还是对着图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解呢?如今我看了《幸福的种子》以后,这个问题终于迎刃而解了。
松居直先生认为,父母在给孩子读图画书的时候,要尽量的去读“图”,而不仅仅只是念文字,因为孩子不识字,他们看书的方式和
成人是不一样的,他们看书都是最先注意到书中的插图,他们会从
插图中去理解书的意思,以及细节,而成人却
是先看到文字,而忽略了图画,这样很难和孩子达成共识。
另外父母在给孩子读书的时候,一定要怀着愉快的心情去读,一定
也要从心里喜欢这本书,只有这样,读书的人才能够把这种心情传
递给孩子,让孩子也从书中体会到乐趣。
松居直先生还特别强调图
画书的作用,图画书不是为了让孩子学习知识,更不是为孩子以后
的学习做准备,它唯一的作用是带给孩子乐趣,让孩子真正体会到
读书的快乐!
松居直先生可以说是日本最久负盛名,同时也是最坚忍不拔的图画
书阅读的推广者,几十年来他一直旗帜鲜明的坚持一个观点。
就是
图画书不是让孩子自己读的书,而是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
他在书
中阐述了自己的这种观点;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用来学
习的东西,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
父母亲用自己的的口,将这些文
字一句一句地说给孩子听,就像一粒一粒地播下语言的种子。
当一
粒种子在孩子的心中扎根时,亲子之间就建立起无法切断的亲密关
系。
真正让父母与子女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不是户口薄或出生证明书,而是温柔的、人性化的言语。
念书给孩子们听,就好像和孩子们手牵手到故事王国去旅行,共同
分享同一段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
当我用自己的声音、自己的
语言讲了这么多故事的意义在哪里。
我也发现,通过念这些书,我
已经在他们小时候,把一个做母亲父亲的想对孩子们说的话说完了。
用自己的声音和话语拥抱孩子,让他在温暖生动的话语中成长。
因为,亲子之间丰富的语言交流,是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
用好的图
画书,通过父母给孩子读书,从小让孩子树立正确积极的世界观和
价值观
【篇二:幸福的种子读后感】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
上学期岩岩从幼儿园带回来一套书《幸福的种子》。
岩岩很喜欢这
套书,总是让我和他一起看。
所以现在的亲子阅读时光都是看《幸
福的种子》,我也非常喜欢这套书,觉得特别适合幼儿园的小朋友看。
“图画书对于幼儿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
这
句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
以前我也买了很多书,希望培养
孩子的阅读兴趣,让他爱上读书,感受到读书的快乐。
但是每次他
都是看几次就不看了,就扔在角落里了。
这样断断续续,松一阵紧
一阵,发现这种看书实在是很痛苦的事情。
但是现在每天晚上睡觉前半个小时我们都是坐在床上看《幸福的种子》。
书中故事文字量适中,字比较大,我们总是边看书边识字,
再加上有很美的图画,比如《国王生病了》《拍花箩》《为什么我
不能》《山丘上的约会》等,每次看完岩岩都有问不完的问题,有
的故事要求你一讲再讲,一看再看。
不知不觉中,岩岩变得爱看书了。
而这段睡前时光,也成了我最幸福的时刻。
岩岩虽然不认识很
多字,但他总是能专注的看着书。
我注视着孩子的脸庞,体会着这
本书能带给孩子多少快乐,我想用这种方式,传递我们之间的爱和
理解,让幸福的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篇三:幸福的种子读后感】
松居直,1926年生于日本京都。
现任日本福音馆书店会长。
1965
年以作品《桃太郎》获得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
1969年、1979年、1985年担任bib“世界绘本原画展”国际审查委员。
主要作品:《我
的绘本论》、《看图画书的眼睛》、《如何看图画书》、《走进图
画书的森林》、《图画书的时代》及与他人合著的《儿童和文学》、《日本语》。
这是被誉为日本图画书之父的松居直先生的一部代表作。
在这本书中,作者从图画书与儿童的世界讲起,系统介绍了图画书在儿童成
长中的重要作用,并列举了许多生动的实例教家长和教师如何为孩
子挑选优秀的图画书、如何对孩子进行阅读指导。
松居直先生凭借
自己几十年的图画书编辑出版经验,以亲切、温暖的叙述语调为广
大家长和孩子指出了一条通往图画书世界的最佳捷径。
本书将告诉你如何透过共读图画书,引导孩子感受爱和快乐,成为
内在充实、有情有爱的人。
阅读本书,将使你开阔眼界,改变你的
不止是对童书、对育儿的看法,而且还有你的人生形态。
图画书对
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
图画书的文字都经过精心挑选与整理,字字饱含艺术家们在家的情
感与理性认识。
父母亲用自己的的口,将这些文字一句一句地说给
孩子听,就像一粒一粒地播下语言的种子。
当一粒种子在孩子的心
中扎根时,亲子之间就建立起无法切断的亲密关系。
真正让父母与
子女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不是户口薄或出生证明书,而是温柔的、
人性化的言语。
念书给孩子们听,就好像和孩子们手牵手到故事国去旅行,共同分
享同一段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
即使经过几十年,我们仍然以
自己的方式,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美好的回忆珍藏在内心深处。
孩
子们长大以后,我才真正了解到,当时我用自己的声音、自己的语
言讲了这么多故事的意义在哪里。
我也发现,通过念这些书,我已
经在他们小时候,把一个做父亲的想对孩子们说的话说完了。
《幸福的种子》,一看到这几个幼稚的字体写在这本书的封皮上,
让我瞬间仿佛看到一双粉嫩嫩的小手认真地拿着这本书,他一定依
偎在他的爸爸或者妈妈身上。
他们都坐在沙发上,小朋友咿咿呀呀
的问着——这是什么呀?家长刚回答了,小朋友又指这刚才那个地
方说——这是什么呀?家长微微一笑,继续慢悠悠的回答着。
然后,作者的目的达到了,因为这是一本亲子共读图画书。
这本书的序写到:念书给孩子们听,就好像和孩子们手牵手到故事
国去旅游,共同分享同一段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
即使经过几
十年,我们仍然以自己的方式,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美好的回忆珍
藏在内心深处。
这些文字让我想到自己小的时候姥姥给我讲的《狼
外婆》的故事,虽然有点害怕,还是一遍一遍央求姥姥给我讲。
妈妈给我讲的《小奇人跳跳》、《幼儿画报》等都还历历在目,甚至中
考时,语文卷子的上的一则小古文,让考生总结成一个成语,我立刻想到小时候听的那一长串的《成语故事》磁带。
暑假里,收拾屋子,找出自己小时候看过的那些图画书,仍然那么熟悉,感觉是刚刚看过的,那份满足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有一句名言说:“生命最质朴的感受,就是从心底最深处涌动出强烈的、跃动的,无法压抑的喜悦。
”也许,这句话,可以描述我内心的那份喜悦与满足。
这么美好的感受,我好想让我的学生们和孩子都感受到。
所以,当我看到书上推荐的那些书,于是就停不下来的收集再收集并推荐给各位家长,像书上说的那样去讲:讲图画书只管一个劲儿的讲就好了,不问东问西,不剥夺她们的阅读乐趣,让他们沉浸在故事里,在幻想的世界里天马行空,在幻想的世界中翱翔。
因为,亲子之间丰富的语言交流,是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