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的种类

合集下载

简述培养基的种类

简述培养基的种类

简述培养基的种类《简述培养基的种类》篇一培养基,这玩意儿就像是微生物的“食堂”,为那些小得不能再小的家伙们提供吃的喝的,还管着它们住的地儿呢。

培养基的种类那可真是五花八门,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我今天就来简单唠唠我所知道的几种。

首先得说一下基础培养基,这就像是微生物世界里的“家常菜”。

基础培养基包含了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基本营养成分,像氮源、碳源、水、无机盐啥的。

就好比我们人类吃饭,主食、蔬菜、水这些基本的东西得有吧。

比如说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那可是实验室里的常客。

我记得有一次在实验室,我们要培养大肠杆菌,就用的这个培养基。

当时看着那培养皿里透明的、黏糊糊的培养基,就像果冻一样,我还在想,这大肠杆菌在里面是不是住着可舒服了呢?基础培养基就像是一块肥沃的土地,只要是不太挑剔的微生物,都能在上面扎根生长。

然后就是选择性培养基啦,这个可就有点意思了。

选择性培养基就像是一个严格的“门卫”,只允许特定的微生物进入。

它里面会添加一些特殊的物质,比如说抗生素或者染料之类的。

举个例子,在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时候,可以使用高盐甘露醇培养基。

那些不耐盐的微生物,在这种培养基里就像到了沙漠一样,根本没法生存,只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这种比较耐盐的微生物才能在里面活得逍遥自在。

这就好像在一个满是辣椒的房子里,只有能吃辣的人才能待下去。

我就想啊,这微生物的世界也充满了竞争,只有适应这种特殊环境的才能生存,就像我们人类在社会上一样,适者生存嘛。

还有鉴别培养基,这就像是微生物的“身份证识别器”。

它能根据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来鉴别不同的微生物。

我记得有一次做实验,用伊红美蓝培养基鉴别大肠杆菌。

如果有大肠杆菌存在,那培养基上的菌落就会呈现出带有金属光泽的紫黑色。

当时看到那些紫黑色的小点点,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

鉴别培养基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魔法盒,能把不同的微生物区分开来,让我们一眼就能看出谁是谁。

不过我有时候也在想,这些培养基的种类划分是不是也有点模糊呢?也许在某些情况下,一种培养基可能既具有选择性又有鉴别性。

微生物培养基种类大全

微生物培养基种类大全

摘要:1、营养琼脂(普通琼脂)成份:牛肉浸液(或其它浸液,消化液或肉膏汤)100毫升琼脂(视天气,琼脂质量而定)制法:将上物加热溶解,补足水,调ph至7.6,过滤分装121℃,高压灭菌15分钟。

用途:作普通琼脂平皿。

2、血琼脂平板(BA)制法:取营养琼脂(PH7.6),加热使其溶解待冷至45-50℃,以灭菌操作于每100毫升营养1、营养琼脂(普通琼脂)成份:牛肉浸液(或其它浸液,消化液或肉膏汤) 100毫升琼脂(视天气,琼脂质量而定)制法:将上物加热溶解,补足水,调ph至7.6,过滤分装121℃,高压灭菌15分钟。

用途:作普通琼脂平皿。

2、血琼脂平板(BA)制法:取营养琼脂(PH7.6),加热使其溶解待冷至45-50℃,以灭菌操作于每100毫升营养琼脂加灭菌脱纤维羊血或兔血5-10毫升,轻轻摇匀,立即倾注于平板或分装试管,制成斜面备用。

用途:1.一般棉拭子均接种此培养基。

2.尿液,脓液3.分离细菌标本用。

3、基础培养基(肉膏汤BB)成份:蛋白胨10克牛肉膏5克氯化钠5克水1000毫升制法:将以上各物称好,加水煮沸溶解,用1NNOH校正PH至7.6,过滤分瓶,121℃高压灭菌,20分钟备用。

用途:1 作耐药试验,增菌用分装小管。

2 作普通琼脂斜面。

4、血液培养基(大管肉汤培养基)成份:1 新鲜牛肉浸液1000毫升2 PABA(对氨基苯甲酸〔相当于10mg/毫升〕) 1g% 1毫升3 MgSO4 [相当于0.493/100毫升] 49.3% 1毫升4 枸椽酸钠0.3g制法:1 将1号,4号混合液,2号,3号液分装高压灭菌。

2 取灭菌1,4号混合液用无菌法加入PABA,MgSO4,再分管,行无菌试验三天方可使用。

用途:作血,骨髓培养用。

5、肠道杆菌培养基(伊红美兰琼脂)成份:蛋白胨10克乳糖10克氯化钠5克琼脂25(22)克水1000毫升2%伊红溶液20毫升0.5%美兰溶液20毫升制法:将蛋白胨,氯化钠琼脂称好,加水1000毫升使溶解,校正PH7.4过滤,补足失水,加入2%伊红溶液20毫升,0.5%美兰溶液20毫升,(115℃高压20分钟),冷却至50℃左右倾注平板,凝固后存冰箱备用。

培养基的分类

培养基的分类

知识点:培养基的种类情境:培养基制作技术任务:培养基的种类课程:食品微生物技术培养基的种类一、培养基的种类1.培养基的定义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

2.培养基的类型(1)按成分不同天然培养基:以化学成分还不清楚的或化学成分不恒定的天然有机物组成。

合成培养基:是由化学成分完全了解的物质配制而成的培养基,也称化学限定培养基。

半合成培养基:指一类主要以化学试剂配制,同时还加有某种或某些天然成分的培养基。

例如,培养真菌的马铃薯蔗糖培养基等。

(2)根据物理状态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1.5~2.0%的凝固剂制成,呈固体状态。

常用于微生物的分离、纯化、计数等方面的研究。

半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0.2~0.7%的琼脂制成。

常用来观察细菌运动的特征,以进行菌种鉴定和噬菌体效价滴定等方面的实验工作。

液体培养基:不含任何凝固剂,它常用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以及在实验室进行微生物生理代谢等基本理论的研究工作。

科研与生产中常用的凝固剂有琼脂、明胶和硅胶三种,下面就琼脂与明胶做下比较。

琼脂与明胶特性的比较项目化学成分营养价值分解性融化温度凝固温度常用浓度透明度黏着力耐加压灭菌琼脂聚半乳糖的硫酸脂无罕见98℃45℃ 1.5%~2%高强强明胶蛋白质作氮源极易25℃20℃5%~12%高强弱(3)按用途不同①基础培养基:在一定条件下含有某种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基本营养物质,也称为基本培养基。

②加富培养基:在普通培养基(如肉汤蛋白胨培养基)中加入某些特殊营养物质制成的一类营养丰富的培养基。

这些特殊营养物质包括血液、血清、酵母浸膏动植物组织液等。

用来培养营养要求比较苛刻的异养型微生物,如培养百日咳博德氏菌需要含有血液的加富培养基。

③鉴别培养基:用于鉴别不同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

特定的化学反应,产生明显的特征性变化,根据这种特征性变化,可将该种微生物与其他微生物区分开来。

真菌用的培养基

真菌用的培养基

真菌用的培养基
真菌的培养基根据其特点和需求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常见的培养基:
1. 薄膜培养基:如麦芽琼脂、马铃薯葡萄糖琼脂等。

适用于革兰氏阳性真菌和某些革兰氏阴性真菌的培养。

2. 液体培养基:如液体麦芽琼脂、液体马铃薯葡萄糖琼脂等。

适用于真菌的液体培养、发酵和产生次级代谢产物。

3. 饲养基:如麦麸葡萄糖培养基、马铃薯糖蛋白胨培养基等。

适用于饲养虫化真菌和真菌的寄生菌株。

4. 高营养培养基:如琼脂葡萄糖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等。

适用于真菌菌株的快速生长和高产菌。

5. 特殊培养基:如选择性培养基、鉴定培养基等。

根据不同的真菌种类和需求,可以添加抗生素、抑菌剂或特定的营养成分。

此外,还可以根据真菌的特殊要求,进行改良和添加其他成分,从而满足其生长和繁殖的需要。

基本培养基名词解释

基本培养基名词解释

基本培养基名词解释
基本培养基是用于培养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的基础营养物质,它提供了这些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养分。

以下是关于基本培养基的名词解释:
1.定义:基本培养基是一种为微生物提供必要营养的合成培养基,它通常不含天然有机物,而是根据微生物的生理和营养需求进行配制。

2.成分:基本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包括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

这些成分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它们在培养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类型:基本培养基有多种类型,包括合成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和天然培养基等。

合成培养基是由已知化学成分组成的,半合成培养基则是在天然培养基中添加了部分已知成分,而天然培养基则是由天然物质组成的。

4.作用:基本培养基的作用是为微生物提供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不同的微生物需要不同的营养物质,因此基本培养基需要根据不同的微生物种类进行配制。

5.特点:基本培养基的特点是它可以根据微生物的生理和营养需求进行配制,以满足不同微生物的生长需求。

此外,基本培养基还可以通过控制营养成分的浓度和比例来调节微生物的生长速度和代谢过程。

总之,基本培养基是一种重要的微生物培养基,它为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必要的营养物质,是微生物学研究和应用中不可或缺
的工具。

培养基的概念、种类及用途

培养基的概念、种类及用途
• 完全培养基:在一定条件下含有某种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 的所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野生型菌株和营养缺陷型菌株 都可以生长。
• 富集(加富)培养基:在普通培养基的基础上加强某一类 营养,使其更加适合于特定某类型微生物的生长,用于培 养对营养要求苛刻的微生物或是从环境中富集某一类微生 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培养基的分类
• 鉴别培养基:利用特定微生物进行特定化学反应的特点, 使得培养基在培养特定微生物时产生特定颜色变化,实现 微生物鉴别。
典型例子:克氏双糖铁(KIA)试验,是基 于肠杆菌对双糖(葡萄糖和乳糖)和硫化物 的利用能力,以及产生酸和气体的反应进行 鉴别。
• 选择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特 定化学物质,抑制不需要的微生 物生长,从而实现选择的培养基。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 定容到1000mL
培养基的成分
培养基成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和氮源、无机盐等营养物 质,另外还需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 的要求。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营养构成
培养的微生物 乳酸杆菌 霉菌 细菌 厌氧微生物
培养基要求 添加维生素 pH调至酸性 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 无氧条件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营养构成
培养基组分
提供的主要营养
牛肉膏 5g
碳源、氮源、磷酸盐、维生素
蛋白胨 10g
碳源、氮源、维生素
NaCL 5g
无机盐
H2O定容至1000mL 氢元素、氧元素
分解尿素细菌的培养基 培养基组分
KH2PO4 Na2HPO4 MgSO4·7H2O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1.4g 2.1g 0.2g 10.0g 1.0g 15.0g
培养基的概念、种类及用途

培养基种类大全

培养基种类大全

白木耳菌种的分离与培养母种培养墓:去皮马铃薯200克,葡萄糖粉20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配制时,先将马铃薯洗净去皮切碎,加水煮沸30分钟,捞起用多层纱布过滤去渣。

再在溶液内加入琼脂和葡萄糖粉,用文火煮至琼脂全部溶化,补水至足量。

趁热分装于试管内,装量为试管长的四分之一左右,管口塞好棉塞.然后置于高压(1‘2公斤/厘米“)消毒锅内灭菌30分钟,趁热排成斜面。

三角瓶内培养量以高0.5厘米为宜.原种的培育与扩大繁殖:木屑100斤,麦扶25斤,石膏粉1.5斤,蔗糖1.5斤,硫酸镁0.5斤,水15一16斤。

配制时把蔗精、硫酸镁溶化于温水中,加入木屑等养料进行搅扑,再加入清水拌匀,此时含水最约为65肠,pH值为5.2一6,把这种培养料分装于750克菌种瓶中,稍压实至瓶高的三分之二为宜。

接着把瓶子里外都刷净,塞上棉塞,进行灭菌处理,并移入23一25℃无菌箱内接种。

一试管母种只能接两瓶原种。

然后移入23一邪℃室内培养3一4天,接种块边缘即出现自色菌丝,逐渐覆盖培养基。

三星期后菌丝转入粗短纽结,并有红、黄水珠出现。

再经一星期即展现子实体原基,这就是原种。

黑木耳菌丝深层培养的工艺及其应用1斜面培养基:常规PDA培养基。

2一般液体培养基:荀萄糖209,蛋白肋、2g,蒸馏水IOooml。

用于制备接种的菌丝悬浮液.3.锯木屑培养基:阔叶树锯木屑78c/o,鼓皮20铸,塘1呱,石膏1肠,加自来水至含水量60一70肠.用于栽培试验.黑木耳液体培养的一些特性1.玉米粉培养基:玉米粉2%,葡萄糖2%,KH2PO40.15%,MgSO40.075%。

2.蛋白陈培养基:蛋白陈2%,葡萄糖2%,KH2PO40.15帕,MgSO40.075%。

3.黄豆饼粉培养基:黄豆饼粉2%,葡萄糖2%,KH2Po40.15%,MgSO40.075%。

4.无机氮培养基:(NH4)2SO40.1%,NH4NO30.3%,葡萄糖5%,KH2PO40.15%,MgSO40.075%黑木耳液体培养条件的研究及栽培试验母种培养基为PDA 培养基.试验用液体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0 g, 黄豆粉、玉米粉、麦粒各20 g, 麸皮、米糠、木屑各100 g。

培养基的概念、种类及用途

培养基的概念、种类及用途

培养基的概念、分类及用途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微生物检验技术》中有关培养基的基本知识,微生物的培养基是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置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也就是说,培养基实际上是微生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那么构成培养基的成分就非常重要。

一般微生物的培养基呢,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等营养物质,虽然不同的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有一定差异,但是他们都需要刚刚提到的这四种物质,所以这是配制培养基最基本的四类物质,大家需要记住它。

那么在此基础上,培养基还需要满足微生物对PH值,特殊的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等等的要求,那么我们通过两个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比方说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里面的牛肉膏,其中呢有含有牛肉成分,那么它可以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碳源和氮源,另外还有磷酸盐,维生素等等,那么蛋白胨,听这个名字大家应该知道,里面的蛋白质成分可以为微生物培养提供碳源和氮源,另外呢,还可以提供维生素,那么氯化钠主要是提供无机盐,最后还有水。

培养基的制备还需要满足微生物对PH值,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需求。

我们举几个例子帮助大家理解,如果要培养乳酸杆菌,那么我们需要在培养剂里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的时候,要把PH值调至酸性,如果是细菌的话,PH值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如果是厌氧微生物呢,就放在无氧条件下培养。

这是培养基的概念及成分。

接下来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培养基的分类。

首先我们来说两种最基本的分类方法,按成分划分和按状态划分。

按成分划分的话,主要是分三种,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和半合成培养基。

那什么叫合成培养基?培养基不都是人工合成的吗?合成培养基指的是:培养基中的成分全部已知。

注意这个已知它的要求非常严格。

比如说我配一个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合成培养基需要你知道马铃薯中有哪些化学成分。

比如有多少糖?有多少氨基酸?有多少生长因子等等,所以说这个叫做天然培养基,因为你的用的主要的材料是天然的成分:马铃薯。

实际在实验室中,真正严格的纯的合成培养基是不多见的,这个原因很多,第一个,合成培养基的制备非常麻烦,它需要东西很多,每一种物质都需已知并自行添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基;
1、麸皮培养基:(黄曲霉)
100g麸皮,900g水,煮沸20分钟,用四层纱布过滤,得到的
清液中加入1g酵母粉,加水定容至1L, 121℃灭菌30 min.
2、( 马铃薯琼脂 )培养基(禾谷镰刀菌)
马铃薯
2 0 0克
琼脂1 5~一2 0 克
自来水
2 0 0 0毫升
将去皮切片的 2 0 0克马铃薯,放入1 0 0 0毫升水中煮沸,
3 0分钟,以纱布滤取汁液,补足水量,再加琼脂,热溶,经 1 21 ℃
,2 0 ~ 3 0分钟高压灭菌
3 、察氏培养基 (曲霉)
硝酸钠3g
磷酸氢二钾1g
硫酸镁(MgSO4•7H2O) 0.5g
氯化钾0.5g
硫酸亚铁0.01g
蔗糖30g
琼脂20g
蒸馏水1000mL
制法:加热溶解,分装后121℃灭菌20min。

用途:青霉、曲霉鉴定及保存菌种用。

4、瓦克斯曼培养基(Waksmen培养基):选用商品培养基或按如下方法配制。


蛋白胨 5.0g
KH2PO4 1.0g
MgSO4•7H2O 0.5g
琼脂 20.0g
蒸馏水 1000ml
加热溶解后,用0.5mol/L H2SO4调节pH到3.8~4.0,加入10g葡萄糖,121℃蒸汽灭菌10分钟。

5、在察氏琼脂培养基上菌落生长较快,10d—14d直径3cm—4cm或4cm~7cm,最初带黄色,然后变为黄绿色,老后颜色变暗,平坦或有放射状沟纹,反面无色或带褐色。

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分生孢子头疏松放射状,继变为疏松柱状。

分生孢子梗多从基质生出,长度一般小于1mm。

有些菌丝产生带褐色的菌核。

制片镜检观察可见分生孢子梗极粗糙,直径10um~20um。

顶囊烧瓶形或近球形,直径10um~65um,一般多为25um—45um。

全部顶囊着生小梗,小梗单层、双层或单、双层同时生在一个顶囊上;梗基(6um—10um)*(4um~5.5um),小梗(6.5um—10um)*(3um—5um)。

分生孢子球形、近球形或稍作洋梨形,3um—6um,粗糙。

1.3镰刀菌属
本属的产毒舞茵主要包括禾谷镰刀菌、串珠镰刀菌、雪腐镰刀菌、三线镰刀菌、梨孢镰刀菌、拟枝孢镰刀菌、尖孢镰刀菌、茄病镰刀菌和木贼镰刀菌等。

这些霉菌的代谢产物为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玉米赤霉烯酮和丁烯酸内醋等。

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或察氏培养基上气生菌丝发达,高0.5cm—1.0cm或较低为0.3cm—0.5cm,或更低为0.1cm—0.2cm;稀疏的气生菌丝,甚至完全无气生菌丝而由基质菌丝宜接生出粘孢层,内含大量的分生孢子。

大多数种小型分生孢子通常假头状着生,较少为链状着生,或者假头状和链状着生兼有。

小型分生孢子生于分枝或不分枝的分生孢子梗上,形状多样,卵形、梨形、椭圆形、长椭圆形、纺锤形、披针形、腊肠形、柱形、锥形、逗点形、圆形等。

1—2(3)隔,通常小型分生孢子的蠢较大型分生孢子为多。

大型分生孢子产生在菌丝的短小爪状突起上或产生在分生孢子座上,或产生在粘孢团中,大型分生孢子形态多样,镰刀形、线形、纺锤形、披针形、柱形、腊肠形、蠕虫形、鳗鱼形,弯曲、直或近于直。

顶端细胞多种形态,短啄形、锥形、钩形、线形、柱形,逐渐变窄细或突然收缩。

气生菌丝、子座、粘孢团、菌核可呈各种颜色,蒸质亦可被染成各种颜色。

厚垣孢子间生或顶生,单生或多个成串或成结节状,有时也生于大型分生孢子的孢室中,无色或具有各种颜色,光滑或粗糙。

镰刀菌属的一些种,当初次分离时,只产生菌丝体,常常还需诱发产生正常的大型分生孢子以供鉴定。

因此须同时接种无糖马铃薯琼脂培养基或察氏培养基等。

6.3.1串珠镰刀菌在马铃薯一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气生菌丝呈棉絮状,蔓延,高0.2cm—0.8cm,有些菌株平铺或局部低陷,试管壁或菌落中央有一定程度的绳状或束状的趋势。

气生菌丝的色泽随菌株及培养基而异:白色、浅粉红色、淡紫色。

基质反面为较淡的黄、储、紫红乃至蓝色,或它们之间的颜色。

野生型菌株一般产孢子良好.在气生菌丝层上见有一层稍稍反光的、松散的细粉就是散落成堆的孢子。

某些菌株在菌落中央产生粉红色、粉红一肉桂色的粘孢团,个别菌株则为暗蓝色,粘孢团含大量的小型分生孢子及较多的大型分生孢子。

小型分生孢子呈椭圆形、纺锤形、卵形、梨形、腊肠形。

透明,单细胞或有1个~2个隔,直或稍弯,[3um—7(—14)um]*(2um—4.8um〕[液体培养时较大为(9um—18um)*(2.5um—6um)〕。

小型分生孢子成申或假头状。

大型分生孢子为镰刀形、纺锤形、棍棒形、线形,直或稍弯。

孢子两端窄细或粗细均一,或一端较锐,透明,壁薄,一般多为3隔~6隔,7隔者罕见3隔的大小平均为36um*3um,5隔的大小平均为49um*3.1um;6隔的大小平均为(56um—60um)*(4.5um—4.8um)。

在马铃薯培养基上有些菌株可产生子座,呈黄色、褐色或紫色。

有些菌株还可形成菌核.子囊阶段:藤仓赤霉.
串珠镰刀菌主要寄生于禾谷类作物,如稻谷、甘蔗、玉米和高粱等,其代谢产物为串珠镰刀菌素和玉米赤霉烯酮。

6.3.2禾谷镰刀菌
菌株在马铃薯一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菌丝棉絮状至丝状,生长茂盛,高度可达5mm—7mm。

初期白色,然后白一玫瑰色、白一洋红色或白一砖红色,中央常遗留黄色气生菌丝区。

反面深洋红色或淡砖红一猪色。

菌丝分枝,有隔,透明,或浅玫瑰色,直径1.5um—5um。

一般野生型菌株在培养基上不产生孢子,但在菌丝中可见膨大细胞。

膨大细胞球形或卵形,单个或成串,顶生或间生,壁薄,透明,直径[6um—12(—14)um〕。

大型分生孢子近镰刀形、纺锤形、披针形,稍弯,两端稍窄细,顶端细胞末端稍尖或略钝,脚胞有或无,大多数3隔~5隔,极少数1隔~2隔或6隔~7(~9隔],单个孢子无色,聚集时垦浅粉红色。

本种无小型分生孢子,一般无厚垣孢子,如有也极少,间生。

子囊阶段:玉米赤霉。

禾谷镰刀菌是赤翟病麦的主要病原菌,主要引起小麦、大麦和元麦的赤霉病,禾谷镰刀菌还可以感染玉米和水稻等,能产生T一2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玉米赤霉烯酮等。

1.3.3三线镰刀菌
在马铃薯一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气生菌丝生长茂盛,棉絮状,呈白色、洋红色、红色至萦色。

小型分生孢子散生在气生菌丝中或聚成假头状,梨形或柠檬形、卵形一椭圆形,纺锤一近披针形或稍呈镰刀形,0隔~1隔。

大型分生孢子生于分生孢子梗座及气生菌丝中,镰状弯曲或椭圆形弯曲,脚胞很明显。

3隔~5隔。

3隔(26um —38um)*(3um—4.7um)5隔(34um~53um)*(3um—4.8um) 厚垣孢子呈球形,壁光滑,间生、单生或成串。

本菌主要寄生于玉米和小麦的种子上,可产生T一2毒素,丁烯酸内醋,二乙酸煎草镰刀菌烯醇和玉米赤霉烯酮。

6.3.4雪腐镰刀菌在马铃薯一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呈白色、浅桃红色、粉红色至杏黄色;基质稍呈浅黄色。

菌丝呈稀疏的棉絮状、蛛丝状。

生长速度:4d后平均菌落直径超过1cm以上,在4℃低温发育良好,培养7d—10d可检见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直接产生于气生菌丝中,但在某些菌株中,分生孢子可自小的分生孢子梗座上生出,粘孢团呈继橙色、浅橙色,干时呈肉桂色。

菌丝直径1.5um~5um,瓶状小梗(7um—9um)*(2.5um—3um)。

分生孢子纺锤一镰刀形至香肠形弯曲,两端渐变窄,末端钝圆,基部无脚胞,有时呈楔状,典型的有(0)隔~1隔~3隔。

O隔(5um—8um)*(2um—4um) 1隔(9umm—23um)*(2.2um—4.5umm) 3隔(13um—16um)*(2.3um —4.5um) 本菌无厚垣孢子,子座小,透明,呈粉红至砖红色,后期变为革褐色。

子囊阶段:雪腐丽赤壳。

雪腐镰刀菌在小麦、大麦和玉米等谷物上生长,可产生镰刀菌烯酮-X、雪腐镰刀菌烯醇和二乙酸雪腐镰刀菌烯醉等有毒代谢产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