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及投融资现状分析
我国旅游风险投资现状分析

d a erlv t o cu in df t e nay e ef tr rn f o rs v ntr a ia nChna rwst ee a n lso sa h ra lz st uu ete do t uim e u ec ptl i . h n c n ur h i
基 金的 投资 , 投资主体 以 国外 风险投 资机构 为主 。 而
近 几年来 , 中国在线旅游 市场 发展迅速 。 统计数
据显示 ,00 中 国旅游 电子商 务产业规 模达 ̄ 30 21 年 19 1 亿元 , 比2 0 年 的2 5 相 o9 7 亿元 增长4 %, 计未来2 2 预 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
、
旅游风险投 资的涵义
与 建设 中 , 并期 望获 得 高额 收 益的一 种 投资 。 风险 投资最 初的对 象是具 有很大发 展潜 力的 中小 高科技
企业 。 着我 国经济的 快速发 展 , 随 越来越 多的人外 出 旅游 , 游业呈现 出强 劲的发 展势头 , 多风 险投 资 旅 许 机构开始将风险基金投 向旅 游企业 , 形成旅游风险投 资。 需要指 出的是此定 义中风险投资机构既包括投 资 领域广泛的风险投资机 构 , 也包括专 门的旅游风险 投 资机构 。
收稿 日期 :2 1- 6 1 0 1 0- 0 作者简介 :赵 彩婧( 8- , , 南鹤壁人 , 1 6 )女 河 9 中国海洋大 学 管理 学院旅游 系0 级硕士研 究生 , 9 研究 方向为旅 游 经济。
险投资企 业为主 。 国内 出现 了专 门的旅游风险投资企 业, 虽然仅有 一家 , 这说 明我 国专项旅 游风险投 资 但
已迈开 了坚实 的一步 ; 从地 区分布 角度来看 , 部 以东
我国文化旅游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我国文化旅游行业政策环境分析1、促进旅游消费与投资2015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着力改善旅游消费软环境,实施旅游投资促进计划,新辟旅游消费市场。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文化旅游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意见》针对旅游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问题,提出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增长的有效措施。
主要有以下内容:一是实施旅游基础设施提升计划,改善旅游消费环境。
政府加大对旅游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既能补短板、惠民生,又能扩需求、促发展。
针对我国旅游市场秩序不规范、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公共服务设施短缺等影响旅游消费增长的基础性问题,《意见》提出着力改善旅游消费软环境、完善城市旅游咨询中心和集散中心、加强连通景区道路和加快停车场建设、加强中西部地区旅游支线机场建设、大力推进旅游厕所建设等五项内容。
以上内容既与游客体验直接相关,也是旅游公共服务的短板。
通过实施旅游基础设施提升计划,为游客提供更加放心、便捷、舒适的旅游消费环境。
二是实施旅游投资促进计划,新辟旅游消费市场。
扩大旅游投资规模,改善旅游投资结构,能为稳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发挥重要作用。
针对当前制约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发展的投资障碍和政策瓶颈,《意见》提出加快自驾车、房车营地建设、推进邮轮旅游产业发展、培育发展游艇旅游大众消费市场、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城镇、大力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大力发展旅游装备制造业、积极推动“互联网+旅游”等七项内容。
以上内容是当前及未来游客消费和社会资本投资的热点领域。
各级旅游和相关部门将以扩大旅游产品供给、优化旅游产品结构为核心,通过放松管制、破除制约新业态发展的制度障碍入手,推动落实支持旅游新产品开发和新业态发展的政策措施,以满足游客快速增长的大众化、个性化旅游消费需求。
三是实施旅游消费促进计划,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提升旅游休闲消费,培育旅游消费新热点,不仅能挖掘国内潜在旅游消费,还能吸引部分高端旅游从境外回流。
宜宾旅游业投融资现状及问题

宜宾旅游业投融资现状及问题1. 引言1.1 宜宾旅游业投融资现状宜宾旅游业投融资现状在近年来呈现出积极发展的趋势。
作为四川省内具有重要旅游资源的城市之一,宜宾的旅游业发展备受关注。
在各级政府支持和引导下,宜宾的旅游业投融资不断增加,投资规模逐年扩大。
各类旅游项目纷纷涌现,涵盖了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等多个领域。
投融资方式也日趋多样化,除了传统的政府引导基金和银行贷款外,越来越多的民间资本和外资涌入宜宾旅游市场。
宜宾地处川陕湘黔结合部,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吸引了更多投资者的目光。
各类投资机构纷纷将目光聚焦在宜宾的旅游产业,加大投资力度,推动了宜宾旅游业的发展。
随着投融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投资风险增加、项目管理不规范、政策环境不完善等,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提升投融资环境,确保宜宾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000字】1.2 宜宾旅游业投融资问题一、融资渠道狭窄。
目前,宜宾地区的旅游业融资主要依靠传统的银行贷款和担保公司的融资服务,缺乏多样化的融资渠道。
这导致了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难以获得合适的资金支持,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二、融资成本较高。
由于宜宾地区的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与一线城市相比,该地区的企业规模较小,信用状况不够优秀,银行借款的利率往往较高,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三、融资方式单一。
传统的融资方式虽然可以满足基本的资金需求,但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
宜宾地区的旅游企业需要更多种类的融资方式,如股权融资、债权融资、风险投资等,才能更好地支持企业的发展。
四、融资体系不完善。
目前,宜宾地区的旅游业融资体系仍存在一些缺陷,比如缺乏专业的融资机构、融资政策不够完善等问题,这影响了企业融资的效率和便利性。
五、风险控制不足。
在融资过程中,企业往往面临着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经营风险等多种风险挑战,而宜宾地区的旅游企业在风险控制方面存在不足,容易面临融资风险。
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中国文旅财务报告分析(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通过对中国文旅财务报告的分析,旨在揭示文旅产业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发展潜力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引言文化旅游产业是指以旅游活动为核心,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等各个方面的产业。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
本文通过对中国文旅财务报告的分析,旨在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文旅产业财务状况分析1. 营业收入分析根据我国文旅财务报告,近年来文旅产业营业收入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2019年,我国文旅产业营业收入达到7.64万亿元,同比增长8.4%。
其中,旅游营业收入6.06万亿元,同比增长8.3%;文化营业收入1.58万亿元,同比增长8.9%。
这表明文旅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2. 利润分析从利润角度来看,文旅产业整体盈利能力较强。
2019年,文旅产业利润总额达到1.15万亿元,同比增长9.2%。
其中,旅游利润总额0.84万亿元,同比增长9.4%;文化利润总额0.31万亿元,同比增长8.6%。
这表明文旅产业在为国家创造财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 资产负债分析从资产负债角度来看,文旅产业资产负债率相对较低。
2019年,文旅产业资产负债率为54.2%,较上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
这表明文旅产业财务状况较为稳健,负债风险较低。
三、文旅产业盈利能力分析1. 毛利率分析文旅产业毛利率相对较高。
2019年,文旅产业毛利率为18.3%,较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
其中,旅游毛利率为16.2%,较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文化毛利率为23.6%,较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这表明文旅产业盈利能力较强。
2. 净利率分析文旅产业净利率也相对较高。
2019年,文旅产业净利率为15.1%,较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文化旅游产业的投资与融资模式

文化旅游产业的投资与融资模式近年来,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然而,由于该行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其投资与融资模式亟待深入研究和探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文化旅游产业的投资需求,探讨有效的融资策略,并提出创新的投融资模式。
一、文化旅游产业的投资需求文化旅游产业是一个涉及广泛且多元化的产业,需要巨额的投资才能实现其发展潜力。
首先,文化旅游景点的建设和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例如,修复和保护文化遗产、建设主题公园、搭建体验式旅游项目等都需要资金支持。
其次,文化旅游企业的发展也需要投资。
企业在扩大规模、提升品质、改进服务等方面需要投入资金。
此外,旅游宣传推广以及人才培养也需要大量的财力支持。
二、文化旅游产业的融资策略为了满足文化旅游产业的投资需求,各类融资策略应运而生。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融资方式。
1.银行贷款:文化旅游企业可以向银行申请贷款来满足其资金需求。
银行贷款通常比较灵活,并且有不同的还款期限和利率选择。
2.股权融资:企业可以发行股票或吸引投资者购买部分股权,从而获得资金支持。
这种方式可以降低企业负债率,但同时也需要承担股东的权益和分红等责任。
3.债券发行:企业可以发行债券向公众募集资金。
债券通常具有固定的利率和期限,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债券来提供资金支持。
4.政府补贴:政府对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给予了积极的政策支持,包括提供直接的资金补贴或优惠政策。
企业可以通过申请政府补贴来解决融资问题。
5.众筹: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众筹是一种新兴的融资方式。
企业可以通过向广大公众募集资金来实现项目的落地。
这种方式可以广泛参与社会资源,但同时也需要面对公众的监督和管理。
三、创新的投融资模式除了传统的融资方式,文化旅游产业还可以探索一些创新的投融资模式。
1.合作模式:将不同领域的企业合作起来,共同投资文化旅游项目。
例如,与房地产开发商合作,通过在旅游景区附近建设酒店、商业综合体等来共同获利。
2.文化金融:通过设立文化产业基金、文化投资公司等,将金融和文化产业相结合,为文化旅游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旅游业发展中的民营资本投资研究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年第8卷第5期[收稿日期]3[作者简介]刘鹏(),女,黑龙江鸡西人,内蒙古财经学院级会计学专业研究生,从事财务管理研究旅游业发展中的民营资本投资研究刘鹏(内蒙古财经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摘要]现阶段,我国旅游业投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民营资本的大量投入成为旅游业发展中的亮点。
本文在分析民营资本投资旅游业的现状的基础上,对民营资本投资旅游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旅游业;民营资本;投融资[中图分类号]F59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344(2010)05-0121-04一、旅游业发展中的民营资本投资现状(一)投资领域的广泛性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极强的综合性产业,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综合性的物质和精神需要,需求的综合性决定了供给的综合性,供给的综合性决定了民营资本投资旅游业的广泛性。
1.饭店。
民营资本在饭店方向的投资主要集中于景区度假型酒店和经济型酒店,且在星级饭店投入上占有一定的比重。
52008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6统计中指出,至2008年末,全国共有星级饭店14099家,拥有客房159.14万间,营业收入总额1762.01亿元。
其中,除国有、外资企业以外的企业,共7852家,占55.69%,营业收入816.58亿元,占46.34%。
2.旅行社。
相对于其他旅游行业,我国旅行社开放时间晚、程度低,民营旅行社发展较为缓慢。
目前我国民营旅行社主要通过现有旅行社改制获得企业控制权,即以公司制、股份合作制、民营体制等形式稀释国有股权的比例,进而改变旅行社的国家绝对控股情况。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提出,旅行社已成为民营资本投资进入旅游业的一个重点。
3.景点。
随着旅游产业的升级和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自然景区、主题公园、古城古镇以及工农业旅游,吸引着民营投资。
如宋城集团、开元旅业集团、广厦集团、吉利集团等著名民营企业,以出租、委托经营、买断经营、入股经营等方式进入浙江、海南、安徽等旅游业发达省份的大型景区,控股比例在51%-55%不等,经营年限在年30-70年不等。
我国旅游业投融资现状与问题研究

资 投 资旅 游业 的模 式和 比例 的分 析 , 为 旅游 业 的外 认
( ) 一 国外研 究水 平和 动态 1 有关 旅游 业投 融资 基础 理 论 的研 究 。 于金 融 . 基 学 大 量 学 者 充分 研 究投 融 资 基 础 理 论 的基 础 上 , e P—
trJ uke n c e .B c lya dNel V.Ge id g 对 国际 旅 游 a yk a i
择[ 引。
旅 游 业投 资 风 险进 行 了研 究 。 tp e Se h nR。C .wa h n m 认 为 不用 担 心旅游业 的投资 安全 , 把重 点放 在 为投 要
资 提 供 资金 准 入 的政策 或 等同 的方 便[ 。Ya ok 7 ] eS c —
R h研 究 了连 锁 酒 店集 团 发 展特 许 经 营 形 式 的 风 险 o
现状及问题的基础 上, 尝试 提出我国旅游业投融资的一些建议 。 [ 关键 词] 旅游业 ; 融资; 投 建议 [ 中图分 类号 3 5 2 F 9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 30 8 68 ( 08 0 —3 40 10 —0 0 2 0 ) 30 3 —5
一
、
旅 游业投融 资国 内外研 究综述
维普资讯
第1 9卷 第 3期
2 0 年 6月 08
桂 林 旅 游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J u n lo in I si t fTo rs o r a fGul n t u eo u im i t
Vo . 9 No 3 11 .
设 施呈 现 地 区性 、 结构 性 比例失 调 , 响 了投 资 效 益 影
பைடு நூலகம்
[ 稿 日期 3 0 71— 6 收 2 0— 20 [ 作者简介] 陆彪( 93 ) 男 , 18 一 , 吉林省吉林市人 ,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 2 0 级硕士 研究生 , 06 研究方 向为旅游 企业管理 ; 陈雪琼 ( 9 7 ) 女 , 1 6 , 福建省泉州市人, 华侨 大学旅游学院饭店管理系主任, 副教授 , 研究方向为旅游企业管理和服务。
旅游行业财务报告分析(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迅速。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旅游行业财务报告的分析,全面了解行业整体财务状况,评估行业发展趋势,为投资者、企业管理者及相关决策者提供参考。
二、行业概况(一)行业规模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达到5.8万亿元,同比增长12.8%。
其中,国内旅游收入4.7万亿元,国际旅游收入1.1万亿元。
旅游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二)行业结构我国旅游行业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业务:1. 旅行社业务:包括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等。
2. 酒店业务:包括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民宿等。
3. 旅游景区业务:包括国家5A级旅游景区、4A级旅游景区等。
4. 旅游交通业务:包括航空、铁路、公路、水路等。
5. 旅游商品业务:包括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土特产等。
三、财务报告分析(一)旅行社业务1. 收入分析旅行社业务收入主要包括旅游服务收入、代理收入、其他收入等。
根据财务报告显示,旅行社业务收入在2022年同比增长15%,其中旅游服务收入增长12%,代理收入增长18%,其他收入增长10%。
2. 利润分析旅行社业务利润在2022年同比增长10%,其中旅游服务利润增长8%,代理利润增长12%,其他利润增长5%。
从利润构成来看,旅游服务利润占比最高,达到60%。
3. 成本分析旅行社业务成本主要包括人员成本、运营成本、财务成本等。
2022年旅行社业务成本同比增长8%,其中人员成本增长5%,运营成本增长10%,财务成本增长6%。
成本控制能力有待提高。
(二)酒店业务1. 收入分析酒店业务收入主要包括客房收入、餐饮收入、会议收入、娱乐收入等。
根据财务报告显示,2022年酒店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其中客房收入增长12%,餐饮收入增长16%,会议收入增长10%,娱乐收入增长8%。
2. 利润分析酒店业务利润在2022年同比增长9%,其中客房利润增长7%,餐饮利润增长11%,会议利润增长8%,娱乐利润增长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及投融资现状分析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
旅游业一般分为国际旅游业和国内旅游业。
国内旅游业是为国内旅游者服务的一系列相关的行业,它关系到国内游客、旅行方式、膳宿供应设施和其它各种事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但是比较而言,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因此,研究和探讨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加强。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经济萧条,民生凋敝,旅游业发展基本停滞,旅游产业基本没有形成。
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的30年间,我国旅游业主要局限在为外交和民间往来活动服务的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基本是一张白纸。
1978年,我国接待入境旅游人数180万人,仅占世界的0.7%,居世界第41位;入境旅游收入 2.6亿美元,仅占全球的0.038%,居世界第47位。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政策,旅游业才算真正起步。
自邓小平执政以来,我国旅游业获得了足够高的重视,他指出“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
3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较快提高,我国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都以年均两位数以上的增速持续发展,已经成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成为继住房、汽车之后增长最快的居民消费领域。
旅游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目前已被列为世界第三大产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消费的雪球也进一步提升。
在世界经济论坛(WEF)对2009年世界各国的旅游竞争力排序中,虽然中国旅游的综合竞争力排在第47位,但有些单项排名却具有明显比较优势,如“旅游资源”(包括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人力资源)排名第12位。
同样,也有许多指标排名靠后,如“旅游商业环境和基础设施”全球排名第59位,“旅游监管架构”(包括政策法规、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安全保障、健康和卫生、旅游的优先程度等五项)全球排名第88位。
当然,这种排序本身的合理性、科学性值得商榷,但大体可以依此判断出我国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和挑战。
未来10年内我国旅游业有如下突出趋势:第一,旅游大众化特征更加明朗,旅游参与人数持续扩大,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市场。
随着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改善生活质量需求的提高,尤其是随着中等收入阶层规模的不断增加,旅游消费预期会得到极大释放,旅游参与者规模必然迅速扩大。
第二,我国旅游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张,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在国际竞争力方面很可能超越中国制造业。
理论界普遍认为,现代旅游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长,已经极大地突破了传统旅游业的范围,广泛涉及并交叉渗透到许多相关行业和产业中。
第三,旅游消费结构升级,消费强度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快速提高。
第四,旅游市场体系逐步健全,逐步从观光型旅游转向复合型旅游。
我国旅游业经过几十年快速发展,正面临一个整体转型问题。
第五,旅游服务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旅游市场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第六,旅游信息化含量越来越高,传统旅游业的服务模式会产生革命性变革,服务效率大幅提高。
我国的旅游业正在慢慢转型,文化与旅游结合的需求越来越明显。
全国各地文化旅游业发展如火如荼,现阶段实现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价值需求,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建立产业良性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发展模式,从而提升产业价值,获得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文化旅游品牌开发持续推进,文化旅游管理和服务不断加强,文化旅游市场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各地方大力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旅游投资的主要驱动力,一方面是由需求拉动的,主要特点是投资根据市场需求,向重点的旅游区域集中。
但由于是自发性的投资活动,极易由于信息不完整、信息不充分而导致投资活动的无序和非理性。
另一个驱动力是地方政府采取灵活的政策招商引资。
在地方利益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拉动下,外部对旅游业的投资始终保持比较高的热情。
但从深层次分析,旅游投资机制也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第一,投资工具比较单一,资本市场对解决旅游业开发资金短缺的作用还不明显发展中国家发展旅游业,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对资金的需求保持饥渴状态。
第二,旅游投资的地域结构和产品门类结构不平衡。
第三,旅游行政部门的投资管理和融资职能弱化,未能建立市场性的替代机制按照投融资改革的方向,预算内资金的安排转为以计划和财政部门为主。
而我国旅游业的主要盈利模式以营运获利型、地产盈利型、交易议价型为主。
营运获利型是最普遍的获利模式,体现在景区门票、交通、娱乐、住宿、购物等方面。
地产盈利型主要以购置土地开发后销售获利,但由于其产品是写字楼或商铺,客户主要是以经营为目的的企事业单位而非以消费为目的的个人,因此受政府房地产调控影响相对较少。
但商业地产公司项目选址多局限在市中心少数地段,其业务和业绩的扩张性通常劣于住宅类地产公司。
随着市中心可开发销售的地产资源逐渐减少,商业类地产公司的盈利模式将更多转向租赁业务,赚取租金收入。
集体议价是多个购买者联合购买同一类商品而形成一定购买规模,以获得优惠售价的交易方式。
集体议价是一种由消费者集体议价的交易方式。
作为动态定价的一种形式,集体议价将不同的投标者联合起来以便获得折扣价格。
在融资模式方面,我国旅游业采取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结合,多种融资方式并行的模式。
在多方融资的前提下,选取实用、合适、高效、合法的融资方法和渠道,保证产业链的连续、健康、合法。
国内,有诸如北京、上海、广州等旅游产业发达,融资模式先进的地区。
这里,以北京、广州、成都为例,介绍国内先进地区旅游产业的融资模式。
针对北京,广州,成都等国内先进地区旅游产业的融资模式,我们做了以下探索:文化产业作为先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
他们根据自身拥有的资源优势及潜力因素,将文化旅游业和广播影视业、文化娱乐业、新闻出版业、文化及文化保护业、广告业等文化产业相关联,建立共同发展体系。
一直以来,他们凭借良好的交通地理环境及有力的经济发展速度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除此之外他们在利用自身优势改进融资模式,拓展融资渠道等方面也有显著的成就。
融资模式不仅仅指融资方式或融资渠道,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一经济主体或产业运用各种融资方式筹措资金,包括界定谁来主导融资、如何选择融资方式等内容。
作为一种既成的制度安排,其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客观规律性。
刘莹提出在稳定传统的融资模式:政府投资、银行贷款、资本经营和外商投资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创新的金融手段拓展旅游融资。
具体包括旅游开发期权合约、资产证券化、PPP融资、旅游产业基金和旅游风险投资。
刘晓明提出,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小旅游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政府创造良好的融资政策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北京旅游资源交易平台是专注于旅游资源交易和旅游投融资服务的专业平台,可以为旅游投融资项目提供从信息披露、招商推介、策划咨询、交易撮合到资金托管结算等的“一站式服务”。
重点是建立旅游资产交易体系,支持各类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培育大型旅游企业集团。
经过北京大学学者的研究成果,2012年底,北京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北京市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探索建立北京旅游资源交易市场,面向全国,为旅游企业产权交易、资产交易、并购重组等投融资业务搭建平台。
”北京市旅游委主要利用北京旅游资源交易平台来搭建平台,进行项目资源梳理,将资金需求方、投融资方推介给平台的具体运营者北交所,他们负责日常维护、促成交易、重点项目对接,保障信息渠道畅通,聚集更多优质资源。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张凌云表示,相信市场力量,发挥政府掌控信息的优势和公信力,为要素市场搭台,是政府管理方式转变的标志,代表了一种从管理到服务、从行业到全行业、跨行跨界的趋势,是行业管理方式上的创新。
社会资本在找项目,而项目建设又缺资金,建立一个要素对接平台,对于行业、企业发展都有好处。
旅游资源交易中心创新旅游资源的交易模式,为北京乃至全国旅游资源交易搭建公开、公正、公平的交易平台,可以提升旅游资源的配置效率,能推进北京国际一流旅游城市建设,也将对全国旅游资源交易起到有效的示范作用。
广州城市特点的内涵可以用“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岭南文化的中心地、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来概括,由此形成了广州旅游“以历史文化为主题,以‘食在广州’为品牌,以自然风光、都市风光为亮点,以活力大都市、购物天堂为重要内容”的特点。
广州乡村的旅游开发融资方式,建立旅游招商专业融资,变政府主导型的招商引资为市场主导型的招商引资,由专业化的中介机构组织运作相应的商业化商务。
设立区域乡村旅游发展基金,基金来源有地方财政拨款、与旅游企业有关的企业征收旅游发展基金、筹措民间海外资金。
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四川将重点实施旅游投资促进双千亿工程、旅游品牌化工程、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工程等,办好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加快推动成都旅游产业基金设立,加快搭建全市旅游产业投融资平台和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和世界旅游目的省。
推动“环成都乡村休闲旅游带”建设,力争创建30个中国精品民宿。
打造乡村旅游,发展以旅游为主的服务型产业。
从成都乡村旅游的发展来看,在城市中心区周围形成一条环都市的乡村旅游带,包括锦江的红砂村、幸福梅林,成华的北湖,温江的花博会,新津双流的特色餐饮,华阳的农家乐等。
成都乡村注重品牌化,品牌营销、品牌定位、品牌形象、品牌宣传、品牌服务几个方面。
接下来可能发展专业化,针对城市居民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兴趣的旅游需求,在乡村旅游中创立不同的特色化接待设施,以此适应旅游市场的需要。
未来成都将依托通往重点旅游景区交通沿线上的服务区等,加快发展需要旅游新业态作为支持。
成都将力争新增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养生基地、自驾车房车营地。
要促进旅游投融资、抓好旅游厕所革命、确保完成旅游扶贫任务、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发展旅游新业态、加快藏区及红色旅游、抓好旅游商品和区域合作。
旅游产业已经形成规模,旅游产业支柱作用也更为强化,旅游产业在质和量上将持续发展,旅游资源多向度开发,并且旅游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有。
旅游产业国内旅游市场、入境旅游市场、出境旅游市场运行良好。
市场上的旅游人次、总收入、人均旅游消费支出都呈上升趋势。
旅游产业市场跻身世界前列。
我国旅游产业的增长速度也明显快于世界上其他主要国家的旅游产业增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