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译文
小学生必背精选古诗文二十首(带译文)

小学生必背古诗文20首画〔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译文:从远处看高山色彩明亮,走到近处却听不到水的声音。
春天过去了花儿仍在竞相开放,人走近鸟却没有被惊动。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明亮的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抬起头来看那空中的明月,低下头便想起远方的家乡。
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映在水里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春天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就破晓了,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叫声。
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娇美的花朵。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站在高楼上,只见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
如果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从远处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
高崖上飞流直下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看不见人的踪迹。
江面上,一叶扁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漫天风雪中垂钓。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嫩绿的新叶,轻垂的柳条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是那二月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神奇的剪刀。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完整版高考语文必备古诗文含翻译及赏析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假设出其中。
星汉灿烂,假设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白话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欣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似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似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快乐,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赏析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观沧海?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
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
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
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
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白话译文: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之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时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这之中隐含的人生的真理,想要说出却忘记了如何表达。
赏析本诗是陶渊明组诗?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
诗的意象构成中景与意会,全在一偶然无心上。
‘采菊’二句所表达的都是偶然之兴味,东篱有菊,偶然采之;而南山之见,亦是偶尔凑趣;山且无意而见,菊岂有意而采?山中飞鸟,为日夕而归;但其归也,适值吾见南山之时,此亦偶凑之趣也。
这其中的“真意〞,乃千圣不传之秘,即使道书千卷,佛经万页,也不能道尽其中微妙,所以只好“欲辨已忘言〞不了了之。
这种偶然的情趣,偶然无心的情与景会,正是诗人生命自我敞亮之时其空明无碍的本真之境的无意识投射。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及译文

【导语】古诗词是古代⼈们抒发内⼼情感的出⼝,是表达⾃我的⼀种⽅式,富有中华⽂明特有的美感。
它们或是铿锵,或是婉转,风格各异,皆耐⼈寻味。
下⾯是⽆忧考分享的⾼中语⽂必背古诗词及译⽂。
欢迎阅读参考!1.⾼中语⽂必背古诗词及译⽂ 念奴娇·⾚壁怀古 苏轼〔宋代〕 ⼤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物。
故垒西边,⼈道是,三国周郎⾚壁。
乱⽯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穿空⼀作:崩云) 江⼭如画,⼀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扇纶⼱,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樯橹⼀作:强虏)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华发。
⼈⽣如梦,⼀尊还酹江⽉。
(⼈⽣⼀作:⼈间;尊同:樽) 译⽂ ⼤江之⽔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物。
那旧营垒的西边,⼈们说那就是三国时周郎⼤破曹兵的⾚壁。
岸边乱⽯林⽴,像要刺破天空,惊⼈的巨浪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千万堆⽩雪。
雄壮的江⼭奇丽如图画,⼀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乔刚刚嫁给了他做妻⼦,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
⼿摇⽻扇头戴纶⼱,谈笑之间,就把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
如今我⾝临古战场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怀古柔情,竟如同未⽼先衰般鬓发斑⽩。
⼈⽣犹如⼀场梦,且洒⼀杯酒祭奠江上的明⽉。
注释 念奴娇:词牌名。
⼜名“百字令”“酹江⽉”等。
⾚壁:此指黄州⾚壁,⼀名“⾚⿐矶”,在今湖北黄冈西。
⽽三国古战场的⾚壁,⽂化界认为在今湖北⾚壁市蒲圻县西北。
⼤江:指长江。
淘:冲洗,冲刷。
风流⼈物:指杰出的历史名⼈。
故垒: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
周郎: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周瑜,字公瑾,少年得志,⼆⼗四为中郎将,掌管东吴重兵,吴中皆呼为“周郎”。
下⽂中的“公瑾”,即指周瑜。
雪:⽐喻浪花。
遥想:形容想得很远;回忆。
⼩乔初嫁了(liǎo):《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载,周瑜从孙策攻皖,“得桥公两⼥,皆国⾊也。
初中语文所有文言文古诗词原文及翻译

初中语文所有文言文古诗词原文及翻译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情。
【译文】夜深人静的时候,不知从谁家响起了悠扬的笛声。
这美妙悠扬的声音,随着春风弥漫了整个洛阳城。
在这静静的黑夜里,忽然听到感人肺腑的折柳曲,有谁不为此勾起怀念故乡的情思啊!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
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译文】春天不久就将归去,花草树木想方设法挽留春天,一时间争奇斗艳,人间万紫千红。
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
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译文】追忆历史,我无缘拜会那些求贤若渴的古代君主;向往未来,我更为不能生逢旷世明君而万分担忧。
一想到天地的广阔无边与永恒不息,就浩叹人生的短暂与渺小。
吊古伤今,我怎能不悲从中来、潸然泪下呢!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五岳之首的泰山到底怎么样呢?在齐鲁大地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苍翠的青色。
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山中的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极力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感到眼角几乎要裂开。
我一定要登临泰山极顶,俯瞰群山,它们都将变得那么渺小。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飞来峰上耸立着极高的宝塔,我听说鸡叫时可以看见太阳升起。
高中语文:经典古诗词110首(全文含译文)

高中语文:经典古诗词110首(全文含译文)001.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励学篇》宋•赵恒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考取功名是当时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考取功名后,才能得到财富和美女。
002.情人眼里出西施,有缘千里来相会。
《集杭州俗语诗》清•黄增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有缘千里来相会,三笑徒然当一痴。
情人眼里出西施,有缘千里来相会:因爱慕之情所迷,觉得对方女子无处不美,完全呈现一种自我陶醉的境界。
如果彼此有缘分,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在某时某刻相遇。
003.不爱江山爱美人。
《题桃花扇传奇》清•陈于王玉树歌残迹己陈,南朝宫殿柳条新。
福王少小风流惯,不爱江山爱美人。
不爱江山爱美人:“不爱江山爱美人”常用来讽刺当政者只知爱恋美人而不顾国事,这与“江山情重美人轻”的意思恰好相反。
004.百无一用是书生。
《杂感》清•黄景仁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百无一用是书生:世上有千种职业,唯一没有用处的就是书生。
读书人虽有满腹学问,可惜有志难伸,空有一番豪情,却完全没处发挥。
此句显示现实中无力伸展志向的困境。
005.美人如玉剑如虹。
《夜坐•其二》清•龚自珍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
壮岁始参周史席,髻年惜堕晋贤风。
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万一禅关者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美人如玉剑如虹:美人和剑两样是男人生活中的最重要的,前者给予温柔,后者给予自由。
但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有了禅的境界,才能把两物看得清澈纯粹,如玉,如虹,从而从其中得到真正人生的乐趣,和建立不朽的成就。
110首你只知一句,却不知全文的经典古诗词!(含译文)006,一寸光阴一寸金。
高中语文必修下古诗文(原文+译文)

高中语文必修下古诗文(原文+译文)01登岳阳楼(唐代)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韵译很早听过闻名遐迩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02桂枝香·金陵怀古(宋代)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译文我登上城楼放眼远望,故都金陵正是深秋,天气已变得飒爽清凉。
千里长江宛如一条白练,青翠山峰像箭簇耸立前方。
帆船在夕阳往来穿梭,西风起处,斜插的酒旗在小街飘扬。
画船如同在淡云中浮游,白鹭好像在银河里飞舞,丹青妙笔也难描画这壮美风光。
遥想当年,故都金陵何等繁盛堂皇。
可叹在朱雀门外结绮阁楼,六朝君主一个个地相继败亡。
自古多少人在此登高怀古,无不对历代荣辱喟叹感伤。
六朝旧事已随流水消逝,剩下的只有寒烟惨淡、绿草衰黄。
时至今日,商女们时时地还把《后庭花》遗曲吟唱。
03念奴娇·过洞庭(宋代)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界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译文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浩瀚无边,在这中秋将至的时节,更是没有一点风势。
秋月下浩浩汤汤、一碧万顷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
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
体会着万物的空明,这种美妙的体验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文言文翻译古诗词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文言文翻译】寝床之前,明月之光,疑为地上之霜。
仰头观明月,低头忆故乡。
【译文】在床前,明亮的月光照在地面,我怀疑那是地上的霜。
抬起头来,望着那轮明月,低下头,思念起远方的故乡。
《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文言文翻译】白日随山而尽,黄河流入大海之流。
欲穷尽千里之目,须更上一层楼。
【译文】太阳随着山峦的尽头而落下,黄河流入大海的潮流。
想要看尽千里之外的景色,就必须再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春晓》唐代·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文言文翻译】春日里睡梦不知天晓,处处可闻鸟儿的啼鸣。
夜晚里风雨之声传来,花落多少,谁能知晓。
【译文】春天里沉睡,不知不觉天已亮,到处都能听到鸟儿的鸣叫声。
昨晚风雨交加,声音传得很远,花儿飘落了多少,谁又能数得清呢?《赋得古原草送别》唐代·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文言文翻译】荒野之上,离离的草,一年一枯,一年一荣。
野火虽能烧尽,春风一吹,又重新生长。
远处的芬芳侵袭着古老的道路,晴朗的绿色连接着荒废的城池。
再次送别王孙离去,茂盛的草地充满了离别的情感。
【译文】在荒野之上,茂盛的草,每年一次枯萎,每年一次繁荣。
野火虽然能够烧尽,但春风一吹,又重新生长。
远处的花香侵入了古老的道路,晴朗的绿色连接着荒废的城池。
再次送别远行的王孙,茂盛的草地充满了离别的情感。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原文译文01 野望(王绩)【原文】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黄昏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随愿而归。
大家互不相识,相对无言,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02 黄鹤楼(崔颢)【原文】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个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千万年来只有白云悠悠。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03 使至塞上(王维)【原文】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此句有两解)。
我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到燕然。
04 渡荆门送别(李白)【原文】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
高山渐渐隐去,平野慢慢舒展开,江水一片仿佛流进广阔的莽原。
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飞来的明镜,空中彩云结成绮丽的海市蜃楼。
但我还是更爱恋故乡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陪伴着我万里行舟。
05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原文】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湖堤持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连成一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第十二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中)译文
★1. 滥竽充数
原文: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湣(mǐn)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译文:
齐宣王派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
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
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
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田地)继承了王位。
齐湣王喜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处士就逃跑了。
★2. 苛政猛于虎
原文
孔子过⒀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⑴。
夫子式⑵而听之。
使子路⑶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⑷重有忧⑸者?”而曰⑹:“然。
昔者,吾舅⑺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曰:“何为不去⑿也?”曰:“无苛⑻政⑼。
”夫子曰:“小子⑽识⑾之,苛政猛于虎也。
”
译文:
孔子路过泰山的边上,看见有一个妇人在坟墓前哭得十分悲伤。
孔子立起身来靠在横木上,让子路前去问那个妇人。
子路问道:“你哭得那么伤心,好像有伤心的事吧?”那个妇人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后来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咬死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咬死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严酷繁重的赋。
”孔子说:“学生们记住,严酷繁重的赋税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
★3.买椟还珠
原文: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译文:
有一个在郑国卖明珠的楚国人,用木兰木做了个匣子(装明珠),用桂椒为它熏香,用珍珠玉石来点缀它,用玫瑰石来装饰它,用羽毛翡翠来衬托它.一个郑国人买了匣子却把明珠还了.这说明那个楚国人善于卖匣子,而不能说他善于卖明珠.
★4. 薛谭学讴
原文: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秦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
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生不敢言归。
译文: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告辞回家。
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送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
那歌声使路边的树林都振动了,使空中的飞云也停住了。
薛谭(听了后)便(向秦青)道歉并请求能返回(继续跟秦青学习唱歌),(从此)一辈子不敢再说回去的事了。
★5.师旷劝学
原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公曰:“善哉!”
译文:
晋国的平公(皇上)问师旷(人名)道:“我年纪七十岁了,想学习,恐怕已经老了吧!”师旷说:“干嘛不点燃火把呢?”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戏弄他的君王的呢?”师旷说:“我这个瞎眼的臣子怎么敢戏弄我的君王啊!我听说:‘少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日出时的阳光;壮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太阳在中午时的光明;老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点亮火把的光亮。
’点亮了火把的光亮,和黑暗中行走哪个更好呢?”平公说:“对啊!”
★6. 田登为郡守
原文:
田登作⑦郡守,怒人触其名,犯者必笞①,举州②皆谓“灯”为“火”。
值③上元④放灯,吏揭榜⑤于⑧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故语云⑥:“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本此⑨。
(选自《古今谭概》)
译文:
田登担任一个郡的太守,因他人说到他的名字而愤怒,触犯的人必定用竹板打,于是整个州的百姓都把“灯”叫做“火”。
正碰上元宵节放花灯,官吏在集市上张贴告示,说:“本郡依照惯例放火三天。
”所以谚(yan)语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来源于此。
★7.颜回好学
原文: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同早)死。
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译文:
颜回二十九岁,头发全白了,过早地死了。
孔子哭得哀痛之至,说:“自从我有了颜回,学生们(以颜回为榜样)更加亲近我。
”鲁国国君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
不幸年纪轻轻死了,现在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的人)了。
”
★8. 人有卖骏马者
原文: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
愿子还(11)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燕策二》)
译文:
有个卖骏马的人,在集市上待了三天,却没有人知道他卖的马是好马。
他拜见相马的专家伯乐说:"我有匹好马想要卖掉它,连着三天站在市上,没有人来问过。
希望您能围着我的马查看它,离开的时候再回头来看它一眼,请让我奉送给您一天做买卖所得的钱。
"伯乐就走过去围着那匹马查看它,离开的时候又回头看了一眼。
一会儿这匹马的价钱涨了十倍。
★9. 医扁鹊见秦武王
原文: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
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君以告扁鹊。
扁鹊怒而投其石:“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
使此知秦国之政也,而君一举而亡国矣。
”[
译文:
医生扁鹊去见秦武王,武王把他的病情告诉了扁鹊,扁鹊请求让自己来医治,可是国
君的近臣说:“君王的病在耳朵的前面,眼睛的下面,未必能治好,将反而使耳朵听不清,眼睛看不明。
”武王把这话告诉了扁鹊,扁鹊很生气,扔掉他手中的石针,说:“君王与同懂得医道的人商量这件事,与不懂得医道的人商量会破坏了这件事。
凭这一点就可以了解秦国的内政,则是君王的一个举动随时都会导致亡国。
”
★10.陈万年教子
原文:
万年尝病,召其子咸教戒于床下。
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
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
”译文:
陈万年是朝中的重臣,曾经有一次病了,把儿子陈咸叫到床前告诫他,讲到半夜,陈咸睡着了,头碰到了屏风。
陈万年很生气,想要拿棍子打他,训斥说:“你的父亲(我)口口声声教你、告诫你,你却打瞌睡,不听我的话,这是为什么?”陈咸赶忙跪下叩头道歉说:“您说的话的意思我都知道,主要意思是教我奉承拍马屁。
”陈万年不敢再说了。
★11. 吴讷为官清廉
原文:
明吴讷由医士荐举,仕至副都御史。
其按贵州还,有司以黄金百俩馈公,追送至夔kuí州。
公不发封,反之,题诗其上曰:“萧萧行李向东还,要过前途最险滩。
若有赃物并土物,任教沉在碧波间。
”
译文:
明朝的吴讷是由医士举荐的,官位达到了监察御史。
吴讷巡访贵州返回时,地方官员为讨好他,派人携黄金百两追到夔州送给他。
吴讷退回了未启封百两黄金,还在上面题诗一首写道:“(我带着)简朴的行装向东返还,将要度过前头最危险的滩头。
如果有赃私和土特产,就任由它沉没在江中。
”
★12. 吕文穆公逸事
原文:
吕文穆公蒙正以宽厚为宰相。
太宗尤所眷遇。
有一朝士,家藏古镜,自言能照二百里。
欲因公弟献以求知。
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
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远矣。
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
(选自欧阳修《归田录》卷下)
译文:
吕蒙正在做宰相时总以宽厚待人,太宗尤其赏识。
有一位朝士,家里收藏古镜,他说此镜能照二百里地,(朝士)想通过吕蒙正的弟弟把古镜献给吕蒙正来求得(吕蒙正的)赏识。
吕蒙正的弟弟等到他有空闲的时候不慌不忙地告诉他,吕蒙正笑着说:“我的脸只不过碟子般大小,哪里用得着照二百里的(镜子)?”他的弟弟于是不敢再言语。
听到这话的人都赞叹佩服吕蒙正,都说他比李卫公更贤德。
体现他嗜好很少并且能够不被外物牵累,(这)是过去的贤人也很难做到的。
★13. 漱石枕流
原文:
孙子荆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
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
’
译文:
孙子荆年轻时想要隐居,告诉王武子说:“就要枕石漱流”,口误说成“漱石枕流。
”王武子说:“流水可以枕,石头可以漱口吗?”孙子荆说:“枕流水是想要洗干净自己的耳朵,漱
石头是想要磨练自己的牙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