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外墙涂料施工工艺
外墙涂料施工工艺流程

外墙涂料施工工艺流程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外墙涂料施工工艺流程一、外墙涂料施工工艺流程原则是由上而下、先墙面后线条。
1、基层处理(铲除、修补、清扫)→填补腻子、局部刮腻子、磨平、满刮腻子、磨平→底漆施工→涂饰骨浆、滚花(拉毛)→第一遍面漆施工→第二遍面漆施工→涂料修整。
2、施工工具准备其主要机具有:刷涂工具:排笔、漆刷等;滚涂工具:长毛绒辊筒、盛料桶等;抹涂工具:铁抹刀、油灰刀、灰盘等和电动搅拌机.二、外墙涂料主要施工方法本工程外墙建筑涂料涂装体系分为三层,即底漆、第一遍面漆、第二遍面漆。
其作用如下:1)、底漆:底漆封闭墙面碱性,提高面漆附着力,对面涂性能及表面效果有较大影响。
如不使用底漆,漆膜附着力会有所削弱,墙面碱性对面漆性能的影响更大,尤其使用腻子的底面,可能造成漆膜粉化、泛黄、渗碱等问题,破坏面漆性能,影响漆膜的使用寿命。
2)、第一遍面漆:第一遍面漆主要作用是提高附着力和遮盖力,增加丰满度,并相应减少面漆用量。
3)、第二遍面漆:第二遍面漆是体系中最后涂层,具装饰功能,抗拒环境侵害。
1、具体操作方法如下:⑴、铲除因该工程是旧楼改造,基层质量较差,增加用工量及工艺,采用人工铲除原有面层涂料及开裂空鼓基层,保证基层光洁。
⑵、修补施涂前对于基体的缺棱掉角处、孔洞等缺陷采用1:3水泥砂浆(或聚合物水泥砂浆)修补。
下面为具体做法:空鼓--如为大面积(大于10cm2)空鼓,将空鼓部位全部铲除,清理干净,重新做基层,若为局部空鼓(小于10cm2),则用注射低粘度的环氧树脂进行修补。
缝隙--细小裂缝采用腻子进行修补(修补时要求薄批而不宜厚刷),干后用砂纸打平;对于大的裂缝,可将裂缝部位凿成“V”字形缝隙,清扫干净后做一层防水层,再嵌填1:水泥砂浆,干后用水泥砂纸打磨平整。
孔洞--基层表面以下3mm以下的孔洞,采用聚合物水泥腻子进行找平,大于3mm的孔洞采用水泥砂浆进行修补待干后磨平。
外墙涂料施工工艺及流程-外墙涂料施工工序

外墙涂料施工工艺及流程-外墙涂料施工工序一、前言哎呀,说到外墙涂料施工,那可是咱们家装的重头戏啊!今天小智就来给大家说说外墙涂料施工工艺及流程,让大家对这个话题有个全面的了解。
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咱们先来了解一下外墙涂料施工的基本知识吧!二、外墙涂料施工工序1. 基层处理咱们要对墙面进行基层处理。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关系到涂料能否牢固地附着在墙面上。
基层处理包括清理墙面、打磨、补平裂缝等。
这一步可不能马虎哦!2. 底漆涂刷接下来,就是要给墙面涂上底漆。
底漆的作用是增强涂料与墙面的附着力,同时还能起到防腐、防霉的作用。
底漆涂刷要均匀,不能有漏刷的地方。
3. 中间层涂刷底漆干了之后,我们就要涂上面漆的中间层了。
中间层的作用是增加面漆的遮盖力和美观度。
中间层涂刷要均匀,不能有厚薄不均的现象。
4. 面漆涂刷就是主角登场啦!面漆涂刷。
面漆有很多种颜色可以选择,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来挑选。
涂刷面漆时要注意涂刷的方向,一般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涂刷面漆要均匀,不能有漏刷的地方。
涂完一面后,要等待其干燥后再涂另一面。
5. 收尾工作面漆涂完之后,还要进行一些收尾工作。
比如清理现场、修补破损的地方等。
这些工作都是为了保证外墙涂料施工的效果达到最佳。
三、外墙涂料施工注意事项1. 选材要慎重选购外墙涂料时,要看清楚产品的性能指标,如耐候性、遮盖力、附着力等。
选择适合自己家的涂料,才能保证施工效果。
2. 施工环境要适宜施工时的环境也很重要。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涂料的施工效果。
一般来说,室外温度在5°C-35°C之间比较适宜。
风大或雨天也要避免施工,以免影响涂料的质量。
3. 施工工具要齐全施工时要准备好各种工具,如滚筒、刷子、批刀等。
这些工具的使用要熟练,才能保证施工效果。
4. 施工过程要耐心涂料施工是一个细致活儿,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
在施工过程中要有耐心,不能急功近利。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涂料的质量和效果。
几种外墙涂料的施工工艺

几种外墙涂料的施工工艺一、前言外墙涂料是建筑物外墙保护和美化的重要材料,它能够有效地防止墙体受到雨水、紫外线、污染物等的侵蚀。
为了确保外墙涂料的施工质量,采用合适的工艺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外墙涂料施工工艺。
二、石材涂料的施工工艺1. 材料准备:将石材涂料根据施工工艺要求进行适当的稀释,确保涂料与基层的粘结性和均匀性。
2. 基层处理:清除基层表面的灰尘、油污等杂质,修补基层破损并进行充分的封闭处理。
3. 底涂处理:根据涂料的要求,进行一至两遍底涂,增强涂料的附着力和抗碱性。
4. 中涂处理:根据需求,进行一至两遍中涂,提高石材涂料的韧性和耐候性。
5. 面涂处理:根据施工要求,进行两至三遍面涂,确保石材涂料具有良好的光泽、平整度和防水性。
6. 粉饰处理:根据设计需求,对石材涂料进行装饰性处理,如添加颜色、纹理等。
三、乳胶漆的施工工艺1. 材料准备:将乳胶漆进行充分搅拌,确保颜料和稀释剂充分混合,并达到施工要求的粘度。
2. 基层处理:清除基层表面的灰尘、油污等杂质,进行修复和封闭处理,确保基层平整、无砂眼和裂缝。
3. 底涂处理:根据乳胶漆的要求,进行一至两遍底涂,提高附着力和遮盖力。
4. 中涂处理:进行一至两遍中涂,增加漆膜的韧性和抗渗透性。
5. 面涂处理:进行两至三遍面涂,确保乳胶漆具有良好的色泽、光泽和耐候性。
6. 表面处理:对乳胶漆进行充分干燥后,进行必要的研磨处理,提高涂膜的平整度和质感。
四、聚酯漆的施工工艺1. 材料准备:将聚酯漆进行适当的稀释和充分搅拌,确保漆膜的均匀性和粘结性。
2. 基层处理:清除基层表面的污垢、油污等杂质,进行必要的修复和封闭处理。
3. 底涂处理:根据聚酯漆的要求,进行一至两遍底涂,增强基层与涂料的粘结力。
4. 中涂处理:进行一至两遍中涂,提高涂膜的柔韧性和耐磨性。
5. 面涂处理:进行两至三遍面涂,确保聚酯漆具有良好的光泽、平整度和抗紫外线性能。
6. 表面处理:对聚酯漆进行干燥处理后,进行光泽度的调整,提高涂层的美观度和视觉效果。
建筑外立面涂料翻新施工工艺

建筑外立面涂料翻新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基层处理→裂缝处处理(开槽铲除裂缝处外墙涂料及抗裂砂浆,重新满铺复合耐碱玻璃纤维网,抗裂砂浆抹面,适用裂缝部位处理)、起鼓、起皮处处理(铲掉起皮起鼓表层,打磨机打磨)→修补腻子→刮防水腻子→打磨→涂刷封闭底漆→喷涂第一遍面漆→喷涂第二遍面漆2.原有墙面处理(1)基层处理:采用人工铲除原有脱落的涂料,保证基层光洁,首先将墙面等基层上起皮、松动及鼓包等清除凿平,将残留在基层表面上灰尘、污垢、溅沫和砂浆流痕等杂物清除扫净。
(2)基层裂纹、空鼓,起皮处理:1)对大于1mm宽的裂纹、空鼓处的裂纹基层处针对基层大于 1mm宽的裂纹,需要将开裂部位进行开槽处理,开槽过程将周边空鼓处敲掉,槽宽延伸到裂纹周边 5cm处,凹陷部位用抗裂砂浆填充。
2)基层小于 1mm宽的小裂纹处理:由于所有已开裂的小裂纹周边腻子或涂料都已经起鼓或脱落,需将小裂纹周边起鼓或脱落部位用人工铲除并用角磨机打掉将缝隙周边清理干净。
3)涂料饰面起皮:将涂料起皮处用人工铲除并用角磨机打掉即可。
严重泛碱析白的基层,用钢刷去除结晶物,并用 5%的草酸水溶液反复清洗,再用清水洗净对于无承載能力、疏松、起皮的旧涂层,应连同腻子彻底铲除,洗净且干燥后再用腻子找平。
(3)对于轻度粉化但牢固的旧涂层打磨平整后用封底漆底涂即可。
污染严重的基层应清洁干净。
对已受霉菌、藻类侵蚀的墙体用机械方法去除,或者可用漂白粉水溶液处理,再用水冲洗干净,待干燥后找平,局部较深的凹槽应先用抗裂砂浆填充,局凸起应先削平。
3.具体工艺做法面层刮防水腻子:待上述工序完毕后进行面层刮腻子找平。
然后进行整体刮防水腻子。
基层墙面在刮腻子前必须坚实牢固,不应有起砂,裂缝、疏松等缺陷墙面破损、裂缝、不平整等部位在底涂前用外墙弹性耐水腻子修补平整。
每次刮腻子的厚度控制在 2mm之内,腻子应坚实牢固,不得粉化、起皮或干裂。
腻子干后,要用砂纸打磨平整,再用湿布将腻子上的浮灰抹去,尽快涂漆,以免再次落灰。
外墙涂料施工工艺流程

外墙涂料施工工艺流程一、外墙涂料施工工艺流程原则是由上而下、先墙面后线条。
1、基层处理(铲除、修补、清扫)→填补腻子、局部刮腻子、磨平、满刮腻子、磨平→底漆施工→涂饰骨浆、滚花(拉毛)→第一遍面漆施工→第二遍面漆施工→涂料修整。
2、施工工具准备其主要机具有:刷涂工具:排笔、漆刷等;滚涂工具:长毛绒辊筒、盛料桶等;抹涂工具:铁抹刀、油灰刀、灰盘等和电动搅拌机.二、外墙涂料主要施工方法本工程外墙建筑涂料涂装体系分为三层,即底漆、第一遍面漆、第二遍面漆。
其作用如下:1)、底漆:底漆封闭墙面碱性,提高面漆附着力,对面涂性能及表面效果有较大影响。
如不使用底漆,漆膜附着力会有所削弱,墙面碱性对面漆性能的影响更大,尤其使用腻子的底面,可能造成漆膜粉化、泛黄、渗碱等问题,破坏面漆性能,影响漆膜的使用寿命。
2)、第一遍面漆:第一遍面漆主要作用是提高附着力和遮盖力,增加丰满度,并相应减少面漆用量。
3)、第二遍面漆:第二遍面漆是体系中最后涂层,具装饰功能,抗拒环境侵害。
1、具体操作方法如下:⑴、铲除因该工程是旧楼改造,基层质量较差,增加用工量及工艺,采用人工铲除原有面层涂料及开裂空鼓基层,保证基层光洁。
⑵、修补施涂前对于基体的缺棱掉角处、孔洞等缺陷采用1:3水泥砂浆(或聚合物水泥砂浆)修补。
下面为具体做法:空鼓--如为大面积(大于10cm2)空鼓,将空鼓部位全部铲除,清理干净,重新做基层,若为局部空鼓(小于10cm2),则用注射低粘度的环氧树脂进行修补。
缝隙--细小裂缝采用腻子进行修补(修补时要求薄批而不宜厚刷),干后用砂纸打平;对于大的裂缝,可将裂缝部位凿成“V”字形缝隙,清扫干净后做一层防水层,再嵌填1:2.5水泥砂浆,干后用水泥砂纸打磨平整。
孔洞--基层表面以下3mm以下的孔洞,采用聚合物水泥腻子进行找平,大于3mm的孔洞采用水泥砂浆进行修补待干后磨平。
此外对于新的水泥砂浆表面,如急需进行涂刷时,可采用15%-20%浓度的硫酸锌或氧化锌溶液涂刷于水泥砂浆基层表面数次,待干燥后除去表面析出的粉末和浮砂即可进行涂刷。
外墙涂料喷涂施工方案及工艺方法

外墙涂料喷涂施工方案及工艺方法一、施工工艺流程墙面基层处理→弹线、分格、粘条→拌制面层材料→喷涂面层→起分格条→勾缝→养护。
二、施工方法1、基层处理施工前,将找平层表面清理一次,再涂刷底漆一道。
根据规范要求分格、弹线,并依据缝子宽窄、深浅选择分格条,粘条位置要准确,要横平竖直。
涂料施工时,将不需要施涂的部位遮挡好,防止造成污染。
2、备料将水泥过筛后,装袋备用。
石屑(或中、粗砂)、养料分别过窗纱筛,石屑若为大颗粒时,应先过3mm筛,然后分别按重量级配,装袋存放备用。
按其配合比配料,要有专人负责掌握。
3、面层施工(1)拌合砂浆:用水型机械搅拌桶搅拌,根据喷涂需要砂浆应随拌随用。
先将水泥与石屑(或砂)按1:2(体积比)干拌均匀,加入水重10%的107胶水溶液拌合均匀,使其稠度达11cm,并在砂浆内掺入水泥重0.3%的木钙粉,反复拌合均匀,颜色应按样板配制。
(2)按原预留分格条的位置,将原有分格条重新埋放好。
(3)喷涂:酷热干燥的季节,喷涂之前应洒水湿润,开动空压机,搜检高压气管有没有漏气,并将其压力不乱在0.6Mpa左右。
喷涂时,喷枪嘴应垂直于墙面,且离开墙面30-50cm,喷斗内注入砂浆,开动气管开关,用高压空气将砂浆喷吹到墙面。
如果喷涂时压力有变化,可适当地调解喷嘴与墙面的间隔。
粒状喷涂一般两遍成活,第一遍要求喷射均匀,厚度掌握在1.5mm左右,过1-2h再继续喷第二遍,并使之喷涂成活,要求喷涂颜色一致,颗粒均匀,不出浆,厚薄一致,总厚度控制在3-4mm。
花点喷涂:一般控制三遍成活。
第一遍基层变色即可,涂层不要过厚,如墙基不平,可将喷涂的涂层用木抹子搓平后,重喷;第二遍喷至盖底,浆不流淌为止;第三遍喷至面层出浆,表面成波状,灰浆饱满,不流坠,颜色一致,总厚度3-4mm。
(4)起条、修理、勾缝:喷完后及时将分格条起出,并将缝内清理干净,根据设计要求勾缝。
(5)喷有机硅:成活24h后,表面均匀地喷一层有机硅增水剂,要喷匀,不流淌。
外墙涂料工程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

外墙涂料工程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1施工工艺流程墙面基层局部铲除→铲除部分抹灰→托刮抗裂砂浆两遍→满刮柔性耐水腻子两遍→打磨腻子→验收墙面垂直度、平整度、弹线分隔→涂刷专用抗碱底漆→粘贴美纹纸→喷涂真石漆→打磨真石漆分缝部位→滚涂罩光漆→验收2施工方法1)基层处理墙面平整、结实、牢固、无鼓起现象。
2)刮涂柔性耐水腻子总体找平披刮腻子2-3遍,当基层平整度大体一致时,满批腻子使基层平整度达标。
每次刮涂腻子,厚度不宜超过0.5MM、间隔5H,控制总厚度1.0MM。
施工时,先用刮板将砂浆在墙上批刮(依基面平整度而定),要横向竖向同步批刮,将基面整体平整度刮出来,批板运行速度及用力要均衡,否则会形成斜坡状或波浪状,影响平整度。
根据整体墙面要求,须用靠尺竖向、横向检查阴、阳角的垂直及平直度并弹墨线标记,用腻子修刮,保证顺直度。
腻子层干燥后即进行砂磨,时间太长,腻子层干硬,将很难砂磨(浪费人力和砂纸)。
必须将粗糙腻子面用砂纸完全磨光,清除基面凹凸不平现象,否则后续施工过程中会影响其平整度及质感。
在批刮砂浆的过程中,会将少量浆料粘附堆积于非涂物表面,应及时刮掉,以免其干硬而难以处理。
施工完毕后,须用水养护,每次养护时需用水湿透腻子层,以保护腻子层充分的水化强度。
3)涂刷抗碱封固底漆封闭底漆的颜色可根据装饰效果对灰缝颜色的要求选用。
不能在高温直射的阳光下或雨天、高湿度、5℃以下、大风等气候条件下施工。
不可与其他涂料相混,避免破坏其特性.采用滚涂施工,滚刷一遍。
要求用力均匀,速度协调,来回滚涂道数一致,厚薄要一致;待底漆完全干固后,方可进行下步工序的施工。
待干燥后,腻子层表面将全面覆盖涂料底漆,无漏刷或明显接茬,接痕及“发花”现象。
4)弹线标志分格、贴纸根据设计要求对墙面进行分格,分格时从整个单体的四周由上而下同时分格,以保证四周相应的灰缝在同一水平线上,粘贴胶带纸须先贴直线,再贴横线,所有竖向灰缝相互平行、铅垂,做到灰逢横平竖直。
外墙面刷涂料施工工艺

外墙面刷涂料施工工艺(1)、材料要求涂料:设计规定的乳胶漆,应有产品合格证及使用说明。
调腻子用料:滑石粉或大白粉、石膏粉、羧甲基纤维素、聚醋酸乙烯乳液。
颜料:各色有机或无机颜料。
(2)、主要机具一般应备有高凳、脚手板、小铁锹、擦布、开刀、胶皮刮板、钢片刮板、腻子托板、扫帚、小桶、大桶、排笔、刷子等。
(3)、作业条件墙面应基本干燥,基层含水率不大于10%。
抹灰作业全部完成,过墙管道、洞口、阴阳角等处应提前抹灰找平修整,并充分干燥。
门窗玻璃安装完毕,湿作业的地面施工完毕,管道设备试压完毕。
冬期要求在采暖条件下进行,环境温度不低于5℃。
(4)、操作工艺工艺流程:清理墙面→修补墙面→刮腻子→刷第一遍乳胶漆→刷第二遍乳胶漆→刷第三遍乳胶漆清理墙面:将墙面起皮及松动处清除干净,并用水泥砂浆补抹,将残留灰渣铲干净,然后将墙面扫净。
修补墙面:用水石膏将墙面磕碰处及坑洼缝隙等处找平,干燥后用砂纸凸出处磨掉,将浮尘扫净。
刮腻子:刮腻子遍数可由墙面平整程度决定,一般情况为三遍,腻子重量配比为乳胶:滑石粉(或大白粉):2%羧甲基纤维素=1:5:3.5。
厨房、厕所、浴室用聚醋酸乙烯乳液:水泥:水=1:5:1耐水性腻子。
第一遍用胶皮刮板横向满刮,一刮板紧接着一刮板,接头不得留槎,每刮一刮板最后收头要干净利落。
干燥后磨砂纸,将浮腻子及斑迹磨光,再将墙面清扫干净。
第二遍用胶皮刮板竖向满刮,所用材料及方法同第一遍腻子,干燥后砂纸磨平并清扫干净。
第三遍用胶皮刮板找补腻子或用钢片刮板满刮腻子,将墙面刮平刮光,干燥后用细砂纸磨平磨光,不得遗漏或将腻子磨穿。
刷第一遍乳胶漆:涂刷顺序是先刷顶板后刷墙面,墙面是先上后下。
先将墙面清扫干净,用布将墙面粉尘擦掉。
乳胶漆用排笔涂刷,使用新排笔时,将排笔上的浮毛和不牢固的毛理掉。
乳胶漆使用前应搅拌均匀,适当加水稀释,防止头遍漆刷不开。
干燥后复补腻子,再干燥后用砂纸磨光,清扫干净。
刷第二遍乳胶漆:操作要求同第一遍,使用前充分搅拌,如不很稠,不宜加水,以防透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外墙涂料的施工工艺一、中(高)档平(有)光外墙涂料施工工艺1.1 基面处理1.1.1基面达到《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3-91)规定。
1. 1.2对原有建筑进行涂料涂刷时,对外饰面进行粘结强度测试,粘结强度≥1.0Mpa。
基面如果出现空鼓、脱层等现象,应将原有外墙饰面层清除,露出基层墙体重新抹灰,若被油污或浮灰污染需清除,满涂界面剂。
1. 1. 3 基层含水率<10%,PH值<10。
2.2 施工条件2.2.1 外墙涂料施工应在基层墙体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
2.2.2外墙涂料施工前,外墙门窗框必须安装完毕并验收合格。
2.2.3 施工现场应做到通电、通水并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
2.2.4 环境温度和基层墙体表面温度均不低于0℃;风力不大于5级。
最适宜施工温度为15℃-35℃。
2.2.5 夏季高温时,不宜在强光直射下施工。
雨天不得施工。
2.2.6 外墙涂料施工宜采用人工脚手架,墙体不应预留孔洞及其它有碍于施工的杂物。
3.1 施工方法3.1.1 对基面进行全面检查,如抹刀痕迹,粗糙的拐角和边沿,露网等现象,进行修补;墙面不平,应刮补找平腻子。
3.1.2 待腻子干透后方可施工。
3.1.3 施工方法:滚涂、刷涂、喷涂均可。
3.1.4 施工时所使用工具要保持清洁干燥,施工完毕要及时清洗干净,浸入水中,以待第二天再用。
3.1.5 涂料使用前,用电动手提搅拌器适度搅拌至稳定均匀状态,不能过度搅拌。
3.1.6 利用墙面拐角、变形缝、分格缝、水落管背后或独立装饰线进行分区,一个分区内的墙面或一个独立墙体一次施涂完毕。
3.1.7 同一墙应用同一批号的涂料,每遍涂料不宜施涂过厚,涂层应均匀,颜色一致。
3.1.8 施工通常两遍成活,第一遍加水10%-15%,第二遍加水5%-10%。
两遍主料间隔时间大于4小时。
如有露底,须在2小时内修补。
3.1.9水为生活饮用水。
3.1.10 根据墙面湿度、空气温度、主料稠稀度以及风速加水量可适度调整。
3.1.11 应使用相同涂刷工具,涂抹的纹路要左右前后相同,颜色一致,施工涂层的墙面应有防雨,防污染措施。
3.1.12 一种颜色涂料用一套涂刷工具,界面变动要横平竖直,不要将两种主料穿插在一起。
3.1.13 每平方米主料用量:平光:0.3-0.4 kg/m2 ;有光: 0.25-0.30 kg/m2 3.1.14 雨后施工要检查基层含水率,含水率应小于10%,检验方法将一块正方形的塑料布用胶带沿塑料布四周粘贴在墙面上,阳光照射1小时左右,观察塑料布上是否有水珠出现,若无水珠出现,可以施工,否则不能进行施工。
二、水性纯丙弹性外墙涂料施工工艺1.1 基面处理1.1.1基面达到《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3-91)规定。
1. 1.2对原有建筑进行涂料涂刷时,对外饰面进行粘结强度测试,粘结强度≥1.0Mpa。
基面如果出现空鼓、脱层等现象,应将原有外墙饰面层清除,露出基层墙体重新抹灰,若被油污或浮灰污染需清除,满涂界面剂。
1. 1. 3 基层含水率<10%,PH值<9.5。
2.2 施工条件2.2.1 外墙涂料施工应在基层墙体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
2.2.2外墙涂料施工前,外墙门窗框必须安装完毕并验收合格。
2.2.3 施工现场应做到通电、通水并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
2.2.4 环境温度和基层墙体表面温度均不低于0℃;风力不大于5级。
最适宜施工温度为15℃-35℃。
2.2.5 夏季高温时,不宜在强光直射下施工。
雨天不得施工。
2.2.6 外墙涂料施工宜采用人工脚手架,墙体不应预留孔洞及其它有碍于施工的杂物。
3.1 施工方法3.1.1 对基面进行全面检查,如抹刀痕迹,粗糙的拐角和边沿,露网等现象,进行修补;墙面不平,应刮补找平腻子。
3.1.2 待腻子干透后方可施工。
3.1.3 施工方法:滚涂、刷涂、喷涂均可。
3.1.4 施工时所使用工具要保持清洁干燥,施工完毕要及时清洗干净,浸入水中,以待第二天再用。
3.1.5 涂料使用前,用电动手提搅拌器适度搅拌至稳定均匀状态,不能过度搅拌。
3.1.6 利用墙面拐角、变形缝、分格缝、水落管背后或独立装饰线进行分区,一个分区内的墙面或一个独立墙体一次施涂完毕。
3.1.7 同一墙应用同一批号的涂料,每遍涂料不宜施涂过厚,涂层应均匀,颜色一致。
3.1.8 主料施工前将基面全部涂刷一道KL-Td-1无色底涂。
用量为0.1-0.15Kg/m2。
3. 1. 9主料需二遍成活:涂刷第一遍主料时需加5%-10%的水稀释,涂刷第二遍主料时不用稀释。
两遍主料间隔时间大于24小时。
如有露底,须在2小时内修补。
用量:0.3-0.4 kg/m2 。
3. 1. 10 KL-Tws-6主料施工完成后,放置24小时后,喷涂一道KL-Tm-1罩面漆。
用量为0.1-0.15Kg/m2。
3.1.11水为生活饮用水。
3.1.12根据墙面湿度、空气温度、主料稠稀度以及风速加水量可适度调整。
3.1.13应使用相同涂刷工具,涂抹的纹路要左右前后相同,颜色一致,施工涂层墙面应有防雨,防污染措施。
3.1.14 一种颜色涂料用一套涂刷工具,界面变动要横平竖直,不要将两种主料穿插在一起。
3.1.15 雨后施工要检查基层含水率,含水率应小于10%,检验方法将一块正方形的塑料布用胶带沿塑料布四周粘贴在墙面上,阳光照射1小时左右,观察塑料布上是否有水珠出现,若无水珠出现,可以施工,否则不能进行施工。
三、水性纯丙浮雕造型弹性外墙涂料施工工艺1.1 基面处理1.1.1基面达到《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3-91)规定。
1. 1.2对原有建筑进行涂料涂刷时,对外饰面进行粘结强度测试,粘结强度≥1.0Mpa。
基面如果出现空鼓、脱层等现象,应将原有外墙饰面层清除,露出基层墙体重新抹灰,若被油污或浮灰污染需清除,满涂界面剂。
1. 1. 3 基层含水率<10%,PH值<9.5。
2.2 施工条件2.2.1 外墙涂料施工应在基层墙体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
2.2.2外墙涂料施工前,外墙门窗框必须安装完毕并验收合格。
2.2.3 施工现场应做到通电、通水并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
2.2.4 环境温度和基层墙体表面温度均不低于0℃;风力不大于5级。
最适宜施工温度为15℃-35℃。
2.2.5 夏季高温时,不宜在强光直射下施工。
雨天不得施工。
2.2.6 外墙涂料施工宜采用人工脚手架,墙体不应预留孔洞及其它有碍于施工的杂物。
3.1 施工方法3.1.1 对基面进行全面检查,如抹刀痕迹,粗糙的拐角和边沿,露网等现象,进行修补;墙面不平,应刮补找平腻子。
3.1.2 待腻子干透后方可施工。
3.1.3 施工方法:滚涂、刷涂、喷涂均可。
3.1.4 施工时所使用工具要保持清洁干燥,施工完毕要及时清洗干净,浸入水中,以待第二天再用。
3.1.5 涂料使用前,用电动手提搅拌器适度搅拌至稳定均匀状态,不能过度搅拌。
3.1.6 利用墙面拐角、变形缝、分格缝、水落管背后或独立装饰线进行分区,一个分区内的墙面或一个独立墙体一次施涂完毕。
3.1.7 同一墙应用同一批号的涂料,每遍涂料不宜施涂过厚,涂层应均匀,颜色一致。
3.1.8 主料施工前将基面全部涂刷一道KL-Td-1无色底涂。
用量为0.1-0.15Kg/m2。
3. 1. 9 底涂干后喷浮雕主喷料KL-Twf-1一道,喷涂前将主料搅拌均匀,可加水0-10%,用量1.2-1.8 kg/m2 。
3. 1. 10喷完浮雕24小时后,进行打磨,涂刷KL-Tws-6弹性涂料二遍。
涂刷第一遍主料时需加5%-10%的水稀释,涂刷第二遍主料时不用稀释。
两遍主料间隔时间大于24小时。
如有露底,须在2小时内修补。
用量:0.3-0.4 kg/m2 。
3. 1. 11涂料施工完24小时后,喷涂一道KL-Tm-1罩面漆。
用量为0.1-0.15Kg/m2。
3.1.12水为生活饮用水。
3.1.13根据墙面湿度、空气温度、主料稠稀度以及风速加水量可适度调整。
3.1.14应使用相同涂刷工具,涂抹的纹路要左右前后相同,颜色一致,施工涂层的墙面应有防雨,防污染措施。
3.1.15一种颜色涂料用一套涂刷工具,界面变动要横平竖直,不要将两种主料穿插在一起。
3.1.16 雨后施工要检查基层含水率,含水率应小于10%,检验方法将一块正方形的塑料布用胶带沿塑料布四周粘贴在墙面上,阳光照射1小时左右,观察塑料布上是否有水珠出现,若无水珠出现,可以施工,否则不能进行施工。
四、水性纯丙厚浆花纹造型弹性外墙涂料施工工艺1.1 基面处理1.1.1基面达到《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3-91)规定。
1. 1.2对原有建筑进行涂料涂刷时,对外饰面进行粘结强度测试,粘结强度≥1.0Mpa。
基面如果出现空鼓、脱层等现象,应将原有外墙饰面层清除,露出基层墙体重新抹灰,若被油污或浮灰污染需清除,满涂界面剂。
1. 1. 3 基层含水率<10%,PH值<9.5。
2.2 施工条件2.2.1 外墙涂料施工应在基层墙体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
2.2.2外墙涂料施工前,外墙门窗框必须安装完毕并验收合格。
2.2.3 施工现场应做到通电、通水并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
2.2.4 环境温度和基层墙体表面温度均不低于0℃;风力不大于5级。
最适宜施工温度为15℃-35℃。
2.2.5 夏季高温时,不宜在强光直射下施工。
雨天不得施工。
2.2.6 外墙涂料施工宜采用人工脚手架,墙体不应预留孔洞及其它有碍于施工的杂物。
3.1 施工方法3.1.1 对基面进行全面检查,如抹刀痕迹,粗糙的拐角和边沿,露网等现象,进行修补;墙面不平,应刮补找平腻子。
3.1.2 待腻子干透后方可施工。
3.1.3 施工方法:滚涂、刷涂、喷涂均可。
3.1.4 施工时所使用工具要保持清洁干燥,施工完毕要及时清洗干净,浸入水中,以待第二天再用。
3.1.5 涂料使用前,用电动手提搅拌器适度搅拌至稳定均匀状态,不能过度搅拌。
3.1.6 利用墙面拐角、变形缝、分格缝、水落管背后或独立装饰线进行分区,一个分区内的墙面或一个独立墙体一次施涂完毕。
3.1.7 同一墙应用同一批号的涂料,每遍涂料不宜施涂过厚,涂层应均匀,颜色一致。
3.1.8 主料施工前将基面全部涂刷一道KL-Td-1无色底涂。
用量为0.1-0.15Kg/m2。
3. 1. 9 底涂干后,用专用滚刷涂刷厚浆花纹造型料KL-Twf-3一道,待干燥后局部涂刷第二道造型料。
涂刷前将主料搅拌均匀,用量0.6-1.0 kg/m2 。
3. 1. 10干燥24小时后,涂刷KL-Tws-6弹性涂料二遍。
涂刷第一遍主料时需加5%-10%的水稀释,涂刷第二遍主料时不用稀释。
两遍主料间隔时间大于24小时。
如有露底,须在2小时内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