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三维动画艺术的审美
浅析动画角色造型的艺术特点与设计理念

动画片电影中不可缺少的是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过程,是一部动画片的心腹,它决定着整部动画片的整体风格与人物情节表达出来的情感,也充满了创作者对作品的热爱,动画中创作者设计的角色造型特点会非常显著,尤其是在人物特征表达上。
一部好的动画片它的角色造型的特点是非常值得去探究,去观察,不仅要观察还要去探究它的设计理念,了解作者制作它时的心境与灵感。
1动画造型艺术的基本分类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是在剧本完善好之后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也是二维动画造型制作和三维动画制作的参考资料,要结合资料全面的分析与理解,数字动画的概念范围十分的宽广,比如三维类动画、数码艺术等许多样式。
动画中道具、角色、场景造型里的。
造型是首要的的制作方案,动画本身就是专业技术发展的事情,是属于影视类的重要领域。
动本身造型特点必须对应相对应类别的创作专业方法。
1.1二维动画造型艺术以写实风为常态的二维动画片当中人物角色造型主要的是以自然的形象来进行绘制的人物形态。
而且,这种写实类的风格更受青年人的喜爱。
在二维动画片当中大多是以人物为角色,人物是整部动画片的主体,所以人物这一部分是很难表达出作者内心想表达的动作来的,尤其是从写实风格方面来理解创作二维动画时的想法。
一个是人物的表情变化很复杂多变,比如,形态、结构类似、表情与动作不够协调有,一点都会很难看,因为人的动态很难表达准确,所以,在二维动画片制作当中,不只要注意他的外形、衣服、相貌、年龄等人物特征,还要充分了解角色的背景资料,只有熟练了解这些基础设计才能精准的创造出一个好的角色造型出来。
在设计二维动物角色造型的时候呢,大多数采用的都是常见的动物,当然,动物角色也是写实类的比较好,要塑造出一个好的动物角色造型呢,要掌握动物的内在结构和外在形状,经过设计挑选后的形象才能好的显现出动物的形象与结构。
比如说,动画片《狮子王》中如图1-1所示,狮王与母狮还有黑猩猩等角色所表达出来的感情,但是重点是虽然是动物也能表达出人的感情,这就是所谓的拟人化。
从中国三维动画电影透析现代艺术的审美趋向

美 统一 。我 们从 皮 克斯三 维动 画 中可 以发 现 :在形 态方 面 ,角 色
T e d r Ad r o Aetei T er 【 . o d n : uld e& h o o W on , s t h oy M】 L n o Ro t g h c e K gnP u,18 ,第7 ea al 9 4 页。 ②转引 自朱立元. 西方文艺理论【 . 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 3代 - " M] 华 97 ③ 王耘 反 启 蒙 :阿 多诺 否 定 美学 的 宗 旨U 】湛 江师 范 学院 学报 , 20 ,第 3 页 。 03 1
[ 美术 电影创作 ,1 8年 ,中国电影 出版社. I 】 94 [】 2沈梦忱. 浅谈p 维动画技术 [ ]. - J 中国科技信息 ,20 . 05 3赵 作 J 电视 字幕特技 1 技 艺美 技 艺 美 是技 术 与艺 术所 结 合 的综 合表 现 ,是 美 学 [】 云来. 为艺术的技 术—— 三维动画发展概 览 [ ]. . 04 的最高 领域 。它 的 首要前 提 是 电脑 操 作技 术与 动 画 电影艺术 的完 与 动 画 .2 0 .
一
、
三维 动 画艺术概 况
2 三 维 动 固 的 动 态 美 .
三 维 动 画是 一种 空 间 的时 间 艺 术 , 美术 绘 画 中的 色 彩 、 光 发 展而 产生 的一 门新 兴 的影视 艺 术 。简单 来说 ,就 是用 电脑进 行 线 、构 图等 都是 最好 的体 现 。 同时 ,它又 建立 在计 算机 虚拟 空 间 动 画 的设计 与制 作 ,从而 产 生真 实 的立体 场景 与 动画 效果 。与 传 中 ,因此 无 论是 它 的造 型还 是运 动都 可 以用变 换和 夸 张 的手 法 设 统 的二 维动 画相 比,它 多 了一个 三维 的深 度 空间 ,并 且通 过模 拟 计和烘 托情 感 。 现 实拍 摄 的手 法 ,透 视 效 果极 强 ,全 方位 3 0 空 间 ,不受 场 景 6度 3 三维 动 画的意 境美 与精 神美 . 动 画 人创 造三 维动 画 ,就 是通 过用 虚拟 的动态 影像 和夸 张 的 限制 。三维 动画 艺术 是 一 门影视 艺术 ,无 论从 视觉 上还 是 听觉 上 都 有极 大 的震撼 与感 受 。作 为一 个动 画制 作 ,它涉 及 到造 型 、景 叙事场 景 将人 们 的心 绪和 意识 带入 一 种奇特 的审美 情景 之 中 ,从 别 、场 景 、镜头 语言 、 画面 、灯 光效 果 、色彩 、摄 影机 角度 、音 而产 生虚实 相 生、情 景交 融 的精神 意象 。 响等 多方 面 的模 拟 , 这 就 要求 动 画 模 拟 所承 载 的 内容 是 全 方 面
三维动画风格调研报告

三维动画风格调研报告三维动画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技术制作的动画形式,具有真实逼真、立体感强的特点。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维动画在电影、游戏、广告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不同的三维动画作品往往有不同的风格,下面将对其中几种常见的三维动画风格进行调研。
1.写实风格写实风格是指通过精确模拟光影效果,使得三维动画作品呈现出与现实世界相似的效果。
这种风格的作品往往给观众一种强烈的真实感和沉浸感。
例如,在电影《阿凡达》中,通过精确模拟植被、动物、人物等元素的细节和肌理,呈现出了一个逼真的外星世界。
2.卡通风格卡通风格是指通过简化和夸张的手法,使得三维动画作品呈现出卡通的效果。
这种风格的作品往往具有夸张的动作和表情,给观众带来欢乐和幽默的体验。
例如,在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中,通过将玩具角色以卡通化的方式呈现,营造出一个有趣而又温馨的故事世界。
3.抽象风格抽象风格是指通过几何形状和色彩等元素表现出一种非具象的艺术效果。
这种风格的作品往往富有创意和想象力,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例如,在音乐视频《Gangnam Style》中,通过利用各种颜色、图形和变幻的效果,创造出了一个奇特而又引人入胜的视觉空间。
4.写意风格写意风格是指通过虚构和夸张的手法,使得三维动画作品呈现出艺术家个人的表达和情感。
这种风格的作品往往注重表达情感和思想,给观众一种审美和情感上的共鸣。
例如,在电影《大鱼》中,通过对主人公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灵活地展现了一个富有诗意和想象力的故事。
综上所述,三维动画风格各异,每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表现手法。
不同的风格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作品和表达方式。
在今后的三维动画制作中,我们可以根据作品的主题和目标受众选择适合的风格,进一步丰富和创新三维动画的表现形式。
三维动画艺术的审美分析

制 维 世 界 中按 照要 表 现 对 象 的 形 状 、 寸 、 置 建 立 模 型 , 尺 位 并 是 三 维 动 画 的起 步 以 及 初 步 发 展 时 期 , 作 出 了 第 一 部 全 玩 》 对 物 体 赋 予 颜 色 、 理 和 材 质 , 置 光 源 , 后 根 据 要 求 设 三 维 动 画 长 片《 具 总 动 员 l 和 世 界 上 首 部 无 胶 片 数 字 电 肌 设 然
关 键 词 : 维 动 画 艺 术 ; 术 美 ; 动 美 ; 境 美 三 技 运 意
中 图分 类 号 : 3 74 TP 1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39 (0 8 0 —2 70 1 7 —1 8 2 0 ) 10 7 —2
1 三 维 动 画 艺 术 的 概 述
的动 画 短 片 《 铁 小 兵 》 锡 。接 下 来 的几 年 皮 克 斯 动 画 工 作 室
摘
要: 阐述 了三 维 动 画 艺 术特 征 , 对 其 简短 发 展 历 程 进 行 回 顾 , 而 分 析 了建 立 在 现 代 计 算 机 技 术 之 上 的 三 维 动 并 进
画 艺术 的 审 美特 征 , 出 了三 维 动 画 艺术 具 有 技 术 美 、 动 美 、 型 美 、 境 美和 精 神 美 的 主 要 美 学特 点 。 提 运 造 意
玩 》 皮 定 模 型 的运 动 轨 迹 , 后 通 过 模 拟 的 摄 像 机 镜 头 全 方 位 的 影 《 具 总 动 员 2 。在 这 个 时 期 , 克 斯 还 创 作 出 了 实 验 短 最 片 《 局 》 以测 试 制 作 具 有 真 实 效 果 的 皮 肤 和 具 有 柔 顺 感 棋 , 运 动 、 游 , 出 生 成 最 后 的 动 态 画 面 。 简 单 来 说 , 是 利 漫 输 就 玩 》 皮 用 用 计 算 机 进 行 动 画 的 设 计 、 作 与 制 作 , 生 真 实 的 立 体 场 的衣 料 。在 《 具 总 动 员 2 中 , 克 斯 采 用 了 粒 子 系 统 ( 创 产 大 约 2 4百 万 个 粒 子 来 制 作 架 上 的 灰 尘 ) 毛 发 处 理 系 统 . 、 景与动 画。 三 维 动 画艺 术 是 一 种 影 视 艺 术 , 括 视 觉 上 的美 感 、 包 听 ( 了 6百 万 根 毛 发 覆 盖 小 狗 B se 的 身 体 ) 把 数 字 化 的 用 u tr , 觉上的享受等 。虽然传统 的影 视艺 术也 满 足这样 的审 美要 讲 故 事 和 电脑 数 字 动 画 发 挥 到 了 极 至 。
《2024年新媒体时代艺术的审美性研究——以动画艺术为例》范文

《新媒体时代艺术的审美性研究——以动画艺术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新媒体时代已成文化交流的重要阵地。
其中,动画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在新媒体平台上绽放光彩。
本篇论文将深入探讨新媒体时代下动画艺术的审美性,从艺术表现形式、受众心理反应及社会文化价值等多角度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动画艺术在新媒体时代下的美学特征和价值。
二、新媒体时代动画艺术的表现形式新媒体时代的动画艺术,融合了传统动画与现代科技,呈现出多样化的表现形式。
从二维手绘到三维立体,从静态图像到动态视频,动画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
其特点包括:1. 技术创新: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图形技术,实现高度逼真的画面效果,给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观赏体验。
2. 表现力丰富:通过色彩、光影、动作等元素,表现复杂的故事情节和情感内涵。
3. 跨文化交流:动画作品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成为全球观众共享的艺术形式。
三、动画艺术的审美特征动画艺术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视觉审美:动画作品通过精美的画面、流畅的动作和丰富的色彩,为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其视觉审美不仅体现在画面本身,还体现在画面的组合与构图中。
2. 情感共鸣:动画作品通过讲述故事、塑造角色,使观众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引发对作品美学的思考。
3. 创新表达:动画艺术为艺术家提供了无限的创作空间,可以表现现实世界中无法观察到的现象,或是超越现实的想象世界。
四、动画艺术在新媒体时代的受众心理反应在新媒体时代,动画艺术的受众心理反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娱乐性吸引:动画作品以轻松、有趣的风格吸引观众,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选择。
2. 情感投射:观众在观看动画作品时,往往会将自身的情感投射到角色身上,与角色共同经历喜怒哀乐。
3. 文化认同:动画作品中的文化元素和价值观念,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和认同,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五、动画艺术的社会文化价值动画艺术在新媒体时代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价值。
三维静帧创作的艺术审美思考

三维静帧创作的艺术审美思考【摘要】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日臻完善的cg技术能够创造出人民所能想象的任何逼真效果。
技术革命引发视觉艺术革命的同时,却也使得相当一部分cg从业人员及爱好者在三维静帧的创作中陷入了一味强调你技术的怪圈中不能自拔。
作品的优劣其本质是艺术含量。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我们洞开了无限延展的视觉空间,数字艺术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作为艺术创作者无法回避这一事实,但应该清楚的认识到电脑仅仅只是物化了人们的意识,所做的只是帮助我们准确、生动而高效的表达意图并对我们的想象力提供若干补充,并没有代替我们进行艺术创造。
【关键词】三维静帧;技术;艺术;结合cg是“computer graphics”的英文缩写,中文的意思是“计算机图形图像”。
它是随着计算机的诞生而兴起的一门学科,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其应用范畴几乎涵盖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的所有视觉艺术创作活动,故也有人称之为“数字艺术”。
尤其是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cg领域中的三维技术日臻完善。
三维静帧就是其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1 三维静帧的概念cg静这你一般指运用计算机二维、三维或动画软件制作的静态画面,静帧本身也是相对于动态作品而言的一个概念。
我们可以把cg静帧分为二维和三维两大类别。
二维软件的工作原理是将现有的数码图像进行编辑处理或用压感笔、鼠标等工具绘制图像,相比之下,我们习惯称之为平面图像,不常用“静帧”这个词,其主要内容和功能上来看一般是二维图像处理,进行平面设计、制作插图和概念画等。
2 美术的审美性2.1 美术创作艺术美所谓“艺术美”,指的是美术作品的美,是由创作主体的审美认识而产生,按照美的规律并为了美的目的而创造的食物的美。
美术作品之美即艺术美,是人对现实审美认识的集中表现,是美术家根据美的现实而创造出来的第二现实美。
美术既能根据美的现实创造艺术美,也能根据丑的现实去反映现实丑,并通过审美创造使现实丑转化为艺术美。
3D动画立体水墨特效的审美特征与技术发展研究

3D动画立体水墨特效的审美特征与技术发展研究摘要:国外对于三维水墨动画方面的软件技术研究较为成熟,对于其艺术价值的研究也开始增加。
三维水墨动画作为一种特殊的动画风格和艺术处理手段备受重视。
三维空间的发展更使它跨越了传统的二维水墨动画的局限,国外关于它在三维商业动画中的价值予以肯定。
三维水墨动画的产生拓宽了水墨动画的创作空间。
国内也有很多三维水墨动画方面的作品,大多数作品主要通过三维特效及材质贴图来模拟水墨风格,使其产生虚实飘渺的效果,从而增强了空间感。
关键词:三维动画;水墨特效;审美特征一、3d水墨动画的审美特征水墨动画是中国传统水墨艺术与动画艺术的完美结合,是中国传统动画的奇葩,以其独特的文化气质,继承和发扬着中国古典文化。
传统的水墨动画以二维的方式表现,制作过程过于复杂,而三维水墨动画能将传统水墨动画制作过程简化,中国画技法“用笔”作为画家自我规范的要求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观画者提出了相应的审美原则。
而3d水墨动画能将其用笔通过动画运动的方式更加生动的表现出来。
中国传统绘画用墨讲求墨分五色,以调入水分的多寡和运笔疾缓及笔触的长短大小的不同,造成了笔墨技巧的千变万化和明暗调子的丰富多变。
同时墨还可以与色相互结合,而又墨不碍色,色不碍墨,形成墨色互补的多样性。
而3d水墨动画通过粒子的变化与物体的运动来表现水墨用笔的流畅性,通过颜色的调节与粒子的运动能够使画面产生自然的墨色流动的效果。
而通过三维空间表现出二维水墨的意境,并使其运动起来产生运动的水墨画面比传统的水墨画更具有感染力和震撼力,更能表现水墨动画独特的审美价值而感染观众。
目前,国外对于三维水墨动画方面的软件技术研究较为成熟,对于其艺术价值的研究也开始增加。
三维水墨动画作为一种特殊的动画风格和艺术处理手段备受重视。
三维空间的发展更使它跨越了传统的二维水墨动画的局限,国外关于它在三维商业动画中的价值予以肯定。
三维水墨动画的产生拓宽了水墨动画的创作空间。
三维动画艺术的审美分析论文

三维动画艺术的审美分析摘要:三维动画是一门依赖于科技的艺术门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而得到提高,是一门新兴的艺术类型,它的进入要求较为宽松,但要求较高的技术水平。
三维动画通过艺术表现技巧和形式,呈现出立体变化的美,但需要在制作与欣赏的过程中同时加入自由的创造想象力。
三维动画的制作需要较高难度的技术要求,贯穿于复杂的制作过程中,其作用在于充分利用科技的艺术表现形式,传递具有价值的信息,其信息载体表现为图形,增强这种信息载体的传情达意、与人互动,在互动过程中使人们的想象力得以发挥。
因此,欣赏三维动画艺术,做一种提升人们对其理解能力和审美水平的重要方式和突径,具有重要意义。
1、三维动画的概述三维动画简称为3d动画,计算机信息技术作用于多媒体硬件技术,得以创新延伸而来的新型新兴的视觉艺术。
三维动画顾名思义就是创造一种立体空间感,给予人以不同于平面设计的视觉刺激。
三维动画作为一种新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是必须的技能要求,即三维动画设计所需的软件,在一个预设的虚拟三围空间里,设计者依照已构思好的设计对象,对其在尺寸、形状和与其他模型的参照位置进行设计,并进行包括色彩、质地和纹理,以及外围环境构建,包括光线、透明度等,而后设计要求规定的运动形态或轨迹,经过摄像机虚拟镜头关照全方位视角,并模拟运动,通过程序输出合成完成的动画形态。
三维动画作为一种艺术门类,具有艺术作用于感官上的共同属性,通过对视觉的刺激和影响,包括形状、大小、色彩等,营造一种视觉美感和享受。
传统的影视拍摄的技巧也可达到三维动画的视觉感,但三维动画所涵盖的内容和形式,要远远超过传统镜头收录所营造的美感,其感觉更加丰富,审美水平更高。
从场景、角度、色彩、明暗度和音响这些方面,三维动画较之传统的镜头拍摄,通过软件程序的设计整合获得,不受传统任何不利条件的影响和束缚,但其空间纵深感和动作清晰度,都比而为形式的动画视觉效果更具震撼力。
2、三维动画的艺术特点作为一门艺术门类,三维动画与传统的二维动画、影视艺术等,有着共同的属性,即艺术美感的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三维动画艺术的审美
摘要:阐述了三维动画艺术特征,并对其简短发展历程进行回顾,进而分析了建立在现代计算机技术之上的三维动画艺术的审美特征,提出了三维动画艺术
具有技术美、运动美、造型美、意境美和精神美的主要美学特点。
关键词:三维动画艺术;技术美;运动美;意境美
1 三维动画艺术的概述
三维动画又称3D动画,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而产生
的一项新兴影视艺术。
全电脑三维动画主要是指完全由计算机生成的三维动画,它通过三维动画软件首先建立一个虚拟的三维世界,设计师在这个虚拟的三维世界中按照要表现对象的形状、尺寸、位置建立模型,并对物体赋予颜色、肌理和材质,设置光源,然后根据要求设定模型的运动轨迹,最后通过模拟的摄像机镜头全方位的运动、漫游,输出生成最后的动态画面。
简单来说,就是利用计算机进行
动画的设计、创作与制作,产生真实的立体场景与动画。
三维动画艺术是一种影视艺术,包括视觉上的美感、听觉上的享受等。
虽然传统的影视艺术也满足这样的审美要求,但是动画审美所承载的内容远比传统艺术要多的多,它涉及到角色、场景、构图、景别、摄影机角度、灯光、色彩、音响等多方面的模拟设计制作。
全电脑三维动画是相当于二维动画来说的,与二维的动画相比,它多了一个第三维的深度空间,并且它通过对现实拍摄的模拟,透
视效果强,360度全方位空间,不受场景限制。
2 三维动画艺术的发展史
三维动画艺术以计算机为创作的工具和平台,它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伴随着计算机三维动画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
真正的全电脑三维动画艺术的历史很短,可以追溯到80年代,它的发展与制作世界上第一部全三维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的皮克斯(Pixar)动画工作室息息相关,在这里笔者就以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的成
长为主线,对全电脑三维动画艺术的发展作一回顾。
技术酝酿期(1984-1994)。
1984年到1994年可作为全三维动画艺术的
技术酝酿期,在这十年间,计算机图形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为全三维动画艺术的产
生做了充足的技术积累和铺垫,期间皮克斯动画工作室一直是这一领域的探路者。
从1984年其前身——特效公司“工业光魔”创作第一部3D短片《Andre and Wally B.》开始,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就一直致力于数字电影的制作与技术的开发。
1986年他在自动产生阴影、多重光源和动态模糊效果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制
作了动画短片《小台灯》,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提名,此后又尝试了角色设计,制作出人体动作模型的动画短片《锡铁小兵》。
接下来的几年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又尝试实现动作的阴影和材质变化,并通过编制程序来制作雪花颗粒,开发电
脑辅助制作系统,在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的研究方面不断产生新的突破。
起步发展期(1995-20XX)。
1995年到20XX年可以说是三维动画的起步以及初步发展时期,制作出了第一部全三维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1》和世界上首部无胶片数字电影《玩具总动员2》。
在这个时期,皮克斯还创作出了实验短片《棋局》,以测试制作具有真实效果的皮肤和具有柔顺感的衣料。
在《玩具总动员2》中,皮克斯采用了粒子系统(用大约百万个粒子来制作架上的灰尘)、毛发处理系统(用了6百万根毛发覆盖小狗Buster的身体),把数字化的讲故事和电脑
数字动画发挥到了极至。
迅猛发展时期(20XX-20XX)。
20XX年到20XX年可归为全三维动画艺术的迅猛发展时期,这一阶段,梦工场和福克斯两大公司也开始在这一领域崭露头角,计算机三维图像技术也不再是动画艺术的唯一支撑。
20XX年迪斯尼与皮克斯公司合作推出的短片《大眼仔的新车》用夸张的动作和角色的表情来吸引人,梦工厂推出的《怪物史莱克1》以恶作剧式的搞笑撼动了皮克斯/迪斯尼的霸主地位;20XX年福克斯公司历时三年的《冰河世纪1》(如图1)以新巧夸张的形象、温暖紧张的剧情为法宝席卷了北美票房;20XX年迪斯尼与皮克斯公司合作的第五部电脑动画长片《海底总动员》超越了一往以技术为亮点的原始阶段,回归到靠内容题材的升华和剧情的内在涵义为主旨的制作模式,将电脑技术与传统的人
性理念相结合,创造出了感人至深的动画故事。
全盛时期(20XX-)。
从20XX年开始,三维动画影片步入其发展的全盛时期,美国不再是唯一的一个全三维动画片的生产国,其他国家也逐渐步入到这个领域当中,全三维动画片
的数量也急剧上升,如《超人特攻队》系列、《小鸡快跑》、《汽车总动员》、《欢乐的大脚》等等,影片的风格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整个三维动画艺术在技术的平台上绽放着异彩。
3 三维动画艺术的美学分析
三维动画的技术美
技术美是技术活动和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审美价值,是技术美学的最高范畴。
技术美与技术紧密相连,没有技术也就没有技术美。
全三维数码动画艺术是建立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的,它的审美价值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环境,在全三维动画产生发展之初,每一次视觉上产生的新冲击,都与新技术
的采用密切相关,因此,全电脑三维动画艺术在成长发展的阶段,其审美价值多表现为技术美。
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是电脑三维动画制作的首要前提和最终目标,从皮克斯对三维动画的研究和探索中我们发现:在形态方面,从简单拥有人体动作和模型的动画短片《锡铁小兵》,到《棋局》中老人的皱纹与关节,再到《超人特攻队》有机而多变的人体,角色的造型和动作越来越趋于优美和流畅;(如图2)在质感的处理方面,从《锡铁小兵》中的硬质短裤,到《棋局》中晃动的衣襟,到《怪物公司》中根根如丝的毛发,再到《For the Birds》中柔美的羽毛,其质地也一步步地趋于真实;在效果的营造方面,从《红色的梦》中夜晚的雨滴,到《小雪人大行动》中飘动的雪粒,再到《玩具总动员2》中架子上百万个灰尘颗粒,其气氛的烘托也逐渐步入成熟;在光效方面,从生硬的光感到《小台灯》中的阴影、多重光源和动态模糊效果,再到《棋局》婆娑的光影,其画面效果也更加丰富和细腻。
在这每一次视觉观感改变的背后,都是技术在做支撑,技术所能达到的这种虚拟
的真实,让三维动画的受众不禁一次次的感叹于技术所创造的视觉冲击。
三维动画的运动美与造型美
三维动画艺术是一种空间形式的时间艺术,空间形式决定了它拥有美术绘画的色彩、光线、构图等造型特点,而“时间艺术”说明它能够体现力量、速度、变化的运动特征。
同时,三维动画是建立在计算机虚拟空间中的运动艺术,因此无论是它的造型还是运动都具有很大的变换张力和表现空间,都可以用变换
和夸张的设计手法烘托情感。
对于造型而言,角色形态和场景的构成是屏幕视觉的中心,动画在虚拟环境中的制作手段突破了现实中种种条件的限制,在对三维动画的场景、人物的形、色、质进行塑造的时候,可以有意的放大或缩小某些细节,以营造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从而使受众获得奇特而新颖的审美感受(如图3)。
同样,对于三维动画中的运动,不是由物理的表演而产生的,而是通过设计师意识的加工而形成的一种对运动效果的模拟,它能够表现出其它艺术所不能表现的运动美,使人类对运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到极致,也正是这些运动构成了影视动画富于表现力和吸引力的美学特征。
但是,三维动画艺术中对造型和运动的夸张性演绎是设计师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双重作用下的产物,一方面它源于设计师对真实世界的运动和形态的全面而准确的理解,另一方面,为了深刻地反映人物的性格,烘托环境的气氛,设计师可以不受现实条件的限制对其进行艺术的变形与加工,从而
使三维动画艺术具有真实而夸张的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
三维动画意境美与精神美
《周易.系辞》中有一种说法叫“圣人立象以尽意”,《老子》中也有古
语叫“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种“意”和“象”的关系反映了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虚实相生的意境美学内涵。
动画创作者创造三维动画艺术,就是以虚拟性的动态影像和夸张性的叙事场景将人们的心绪和意识带入一种奇特的审美情景
之中,产生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精神意象。
全电脑三维动画用虚拟而又不受现实条件限制的创作手法,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扩张性,它能够创造出人类的视觉在现实生活中所不能感受到的光影景象,甚至拟造出另外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这样在这种与原有视觉景象和心理完形所形成的强烈的对比与反差中,增强了动画受众的好奇心与欣赏欲望,并使其审美想象力得到自由的发挥,迅速地融入到动画影片的艺术氛围之中,构成审美意境(如图4)。
同时,三维动画片依靠高科技手段,创造人类想象力所能抵达的任何情境、物像和人像,为观者塑造历史的、自然的、人文的、甚或魔域的“幻觉”场景,使生活在工业化社会中的人们在获得视觉冲击力的同时,复苏人类的原始记忆,重温童
年时代的梦想与异念,洞察在现代工业文明车轮之下的人与自然互相戕害的残
酷,从而感受到无比强烈的精神震撼力。
参考文献
罗业云.论动画艺术的运动美学[J].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沈梦忱.浅谈三维动画技术[J].中国科技信息
赵云来.作为艺术的技术——三维动画发展概览[J].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20XX.
论文在线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