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现场急救演练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急救演练评分细则

急救演练评分细则

急救演练评分细则一、评分细则概述急救演练评分细则旨在对急救演练中的表现进行评估,以确保参预者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高效地执行急救程序。

本评分细则将根据急救演练的各项要求和标准,对参预者的表现进行细致评分。

评分细则分为四个主要方面,包括急救知识与技能、团队协作、应急反应和沟通能力。

二、急救知识与技能评分细则1. 急救知识掌握情况(满分10分):- 参预者是否熟悉基本急救知识,如心肺复苏、止血等。

- 参预者是否了解不同紧急情况下的急救程序和步骤。

2. 急救技能展示(满分20分):- 参预者在急救演练中是否能够正确地执行各项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骨折固定等。

- 参预者是否能够熟练使用急救设备和工具。

三、团队协作评分细则1. 团队合作能力(满分15分):- 参预者是否能够积极与其他团队成员协作,共同完成急救任务。

- 参预者是否能够有效分工、配合默契,提高急救效率。

2. 沟通与协调(满分10分):- 参预者是否能够清晰地传达急救相关信息,如伤情、急救步骤等。

- 参预者是否能够有效协调团队成员的行动,确保急救工作有序进行。

四、应急反应评分细则1. 应急反应速度(满分10分):- 参预者是否能够迅速反应并采取行动,对紧急情况做出及时应对。

- 参预者是否能够快速决策,减少急救过程中的时间延误。

2. 应急处理能力(满分20分):- 参预者在紧急情况下是否能够镇静应对,有效控制事态。

- 参预者是否能够迅速判断伤情严重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五、沟通能力评分细则1. 沟通技巧(满分10分):- 参预者是否能够使用恰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与伤者及其他团队成员进行有效沟通。

- 参预者是否能够倾听并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意见,以便更好地完成急救任务。

2. 情绪控制(满分10分):- 参预者在紧急情况下是否能够保持镇静、稳定的情绪。

- 参预者是否能够有效地与紧张或者情绪激动的伤者进行沟通和安抚。

六、评分细则总结急救演练评分细则通过对急救知识与技能、团队协作、应急反应和沟通能力等方面的评估,全面考察参预者在紧急情况下的表现。

急救演练评分细则

急救演练评分细则

急救演练评分细则一、背景介绍急救演练是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能力和救治水平而进行的摹拟演练活动。

评分细则是为了对急救演练过程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确保演练的有效性和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急救演练评分细则的内容和要点。

二、评分细则分类急救演练评分细则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分:1. 急救人员的反应速度和应对能力;2. 急救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3. 急救设备的使用和维护;4. 急救团队的协作和沟通;5. 急救现场的组织和管理;6. 急救演练的总体效果和评估。

三、评分细则内容1. 急救人员的反应速度和应对能力评分标准:- 反应速度:急救人员在接到紧急情况通知后的反应速度,包括到达现场的时间和开始急救的时间。

- 应对能力:急救人员在面对紧急情况时的镇静程度、判断力和决策能力。

2. 急救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评分标准:- 准确性:急救人员在进行急救操作时的准确度,包括心肺复苏、止血、骨折固定等操作的正确性。

- 规范性:急救人员在进行急救操作时是否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包括个人卫生、消毒、穿戴防护用具等方面。

3. 急救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评分标准:- 使用情况:急救人员在使用急救设备时的熟练程度和正确操作能力。

- 维护情况:急救人员在急救设备的保养和维修方面的表现,包括设备的清洁、消毒、定期检查等。

4. 急救团队的协作和沟通评分标准:- 协作能力:急救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程度,包括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和相互支持。

- 沟通能力:急救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效果,包括信息传递的准确性、沟通方式的合理性和沟通态度的积极性。

5. 急救现场的组织和管理评分标准:- 现场组织:急救现场的布置和组织是否合理,包括现场的清晰度、安全性和便捷性。

- 现场管理:急救现场的管理和指挥是否有序,包括指挥员的指挥能力和现场人员的遵守纪律情况。

6. 急救演练的总体效果和评估评分标准:- 急救效果:急救演练的最终效果,包括伤员的救治情况和医疗资源的利用情况。

急救演练评分细则

急救演练评分细则

急救演练评分细则一、评分细则概述急救演练评分细则是为了评估急救演练的效果和参预者的表现而制定的一套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急救演练评分细则的内容和要求,以确保评分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二、评分细则内容1. 急救知识掌握程度(满分30分)- 急救基础知识(10分):评估参预者对基本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心肺复苏、止血、骨折固定等。

- 专业知识(10分):评估参预者对特定急救场景下的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如心肌梗死、中风等。

- 急救技能应用(10分):评估参预者在实际急救操作中的技能应用情况,如正确操作心肺复苏、正确使用急救药物等。

2. 急救反应能力(满分20分)- 反应速度(10分):评估参预者对急救场景的反应速度,包括快速判断病情、采取紧急措施等。

- 决策能力(10分):评估参预者在急救过程中的决策能力和应变能力,包括正确选择急救方法、协调团队合作等。

3. 急救团队协作(满分20分)- 沟通协调(10分):评估参预者在急救团队中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包括与其他急救人员的有效沟通、分工协作等。

- 领导能力(10分):评估参预者在急救团队中的领导能力,包括组织协调急救工作、决策能力等。

4. 急救场景处理(满分20分)- 病情判断(10分):评估参预者对急救场景中病情的准确判断能力,包括病情分级、紧急程度等。

- 急救操作(10分):评估参预者在急救场景中的操作准确性和有效性,包括正确使用急救设备、操作技巧等。

5. 急救心理支持(满分10分)- 情绪控制(5分):评估参预者在急救过程中对自身情绪的控制能力,包括保持镇静、稳定等。

- 患者安抚(5分):评估参预者对患者的情绪安抚和心理支持能力,包括与患者的沟通、鼓励等。

三、评分细则执行要求1. 评委资质:评分由具备相关急救知识和经验的专业人士组成的评委团进行,确保评分的专业性和客观性。

2. 评分标准:评分标准应明确、具体,评委应根据每一个评分项的描述进行评分,确保评分的一致性和公正性。

急救演练评分细则

急救演练评分细则

急救演练评分细则一、评分细则概述急救演练评分细则是为了评估急救演练的质量和效果,确保参与者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迅速地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急救演练评分细则的各个方面,包括参与者的表现、急救过程的准确性和效率、团队合作等。

评分细则将根据不同的指标进行评分,以便对急救演练进行全面评估。

二、参与者表现评分1. 急救知识(20分)评估参与者对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掌握急救基本原理、熟悉急救器械的使用方法等方面。

评分标准如下:- 熟悉急救知识,能够准确回答相关问题(10分)- 对急救知识有一定了解,但回答不够准确(5分)- 对急救知识了解不足,回答错误或不清楚(0分)2. 急救技能(30分)评估参与者在急救场景中的操作技能,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方面。

评分标准如下:- 操作规范、流程正确,技能熟练(20分)- 操作基本正确,但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地方(15分)- 操作错误或不熟练(0分)3. 急救应变能力(20分)评估参与者在紧急情况下的反应能力和决策能力,包括判断病情、制定应急方案等方面。

评分标准如下:- 快速准确地判断病情,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15分)- 判断病情较慢或存在一些错误,但最终采取了正确的急救措施(10分)- 判断错误,采取不正确的急救措施(0分)4. 急救沟通能力(10分)评估参与者在急救过程中的沟通能力,包括与患者、家属和其他急救人员的沟通交流。

评分标准如下:- 能够与各方保持良好的沟通,有效传递信息(10分)- 沟通存在一些问题,但不影响急救过程(5分)- 沟通不畅或存在严重问题,影响急救过程(0分)5. 急救心理素质(20分)评估参与者在急救过程中的心理素质,包括应对压力、保持冷静等方面。

评分标准如下:- 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能够有效应对各种压力(15分)- 在紧急情况下存在一些紧张或焦虑,但不影响急救过程(10分)- 在紧急情况下表现过于紧张或焦虑,影响急救过程(0分)三、急救过程评分1. 急救流程准确性(30分)评估急救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准确性,包括病情评估、急救措施的选择和实施等方面。

急救演练评分细则

急救演练评分细则

急救演练评分细则一、背景介绍急救演练是一种常见的培训活动,旨在提高急救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为了确保急救演练的有效性和质量,评分细则被制定出来,以便对参与者的表现进行评估和反馈。

本文将详细介绍急救演练评分细则的内容和标准。

二、评分细则内容1. 急救知识与技能(40%)- 参与者是否熟悉常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如心肺复苏、止血、骨折固定等。

- 参与者是否能够正确地应用急救知识和技能来处理模拟的急救场景。

- 参与者是否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

2. 团队协作与沟通(30%)- 参与者是否能够与团队成员有效地沟通和协作,共同处理急救场景。

- 参与者是否能够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完成各自的任务。

- 参与者是否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并有效地传递指令和信息。

3. 急救场景处理能力(20%)- 参与者是否能够迅速而准确地判断急救场景的严重程度和紧急性。

- 参与者是否能够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有效地控制现场和处理伤者。

- 参与者是否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应对,保证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4. 急救器材使用(10%)- 参与者是否熟悉急救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 参与者是否能够正确地使用急救器材,如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急救包等。

- 参与者是否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找到并使用所需的急救器材。

三、评分标准1. 优秀(90-100分):急救知识与技能熟练,能够迅速、准确地处理急救场景,团队协作默契,有效地沟通和配合,急救器材使用准确无误。

2. 良好(80-89分):急救知识与技能掌握较好,能够较快地处理急救场景,团队协作较好,沟通和配合基本顺畅,急救器材使用基本正确。

3. 一般(70-79分):急救知识与技能一般,处理急救场景较慢或存在一定的错误,团队协作一般,沟通和配合存在一定的困难,急救器材使用存在一定的问题。

4. 不及格(0-69分):急救知识与技能不熟练,处理急救场景错误或无法处理,团队协作差,沟通和配合困难,急救器材使用错误或无法使用。

创伤院前急救技术评分标准

创伤院前急救技术评分标准
2.用无菌纱布(至少两块)压迫出血伤口。取纱布及覆盖伤口时应遵守无菌原则
3.用绷带加压包扎,压力均匀,范围超出伤口3cm,抬高患肢(可用绷带或三角巾)。
5
5
5
未冲洗消毒不得分
冲洗液体量不足扣1分
少于3根棉签扣2分
棉签未标注开启时间扣2分
缺此项不得分
纱布层数不足扣2分
违反无菌原则扣3分
包扎不整扣2分
压力不均扣2分
创伤院前急救技术评分标准
项目
总分
考 核 内 容



评分细则
准备质量标准
5分
1.仪表端庄、衣帽整齐;
2.备齐用物:1、下肢胫腓骨长夹板两个;2、铲式担架及约束带;3、出诊箱(双氧水、生理盐水、碘伏、棉签、无菌纱布、绷带、三角巾、棉垫);
3.动作准确流畅,无重复;口令清楚;无菌物品应查对是否在有效期
4.操作流程开始前应有明确的查体过程,发现伤情应简单处理后再开始流程;
2.在5分钟内完成可加3分,在8分钟内完成加1分
3.操作所用物品,伤员自备
1. 暴露患肢,去除鞋袜;
2.将骨折患肢对抗牵拉。
3. 两块夹板分别放在小腿内、外侧,长度超出骨折上下两个关节。
4. 骨隆突出部位和空隙处加垫。
5.边牵引边抬高患肢 。
6. 用绷带先捆缚中间的1条或2条,再捆缚两端,距离均匀。绷带不得捆扎关节上。绷带绕两圈后将结打在夹板面。
7. 松紧度以绷带能在夹板面上下移动1cm为宜。
1. 将伤员放置仰卧位。
2. 将铲式担架放在伤员身下,担架应分离后分别置入;放置担架时应保持脊柱无扭转;并用固定带固定。
3. 配合默契,安全搬运,病人头部方向朝后,医生应看到患者面部。

急救技能流程和评分标准

急救技能流程和评分标准

现场医疗救援比赛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一、危重伤(心跳呼吸骤停)伤员抢救操作流程1、待令时提前完成整队,穿卫生部设计的卫生应急统一服装,携带急救设备。

精神饱满,在抢救处有序的待命。

2、检伤分类处的担架员,搬运危重伤员,平稳快速运送危重伤员放在红色抢救毯上。

由小组长指挥开展抢救。

3、组长医师口令:按急救医疗程序检查并抢救伤员开始!4、全体队员:是!5、1助平抬双手臂,用眼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观察判断周围环境安全,大声说:“周围环境安全”!。

6、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判断意识,对着病人耳朵说:你怎么啦?(病人没有反应)。

1助大声说:病人没有意识!7、组长医师大声说:按心肺复苏抢救,同时做心电监测,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护士快速准备药液和输液)。

8、1助说:请助手准备除颤仪,简易呼吸器、面罩。

9、将病人摆放水平仰卧位,放于抢救地毯上。

8、护士跪在病人左侧,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大声报告!静脉通道建立成功。

10、组长医师大声说:肾上腺素1亳克,静脉推注。

11、护士准备好药液(用注射用水代替肾上腺素),快速推注,大声报告:肾上腺素1亳克静脉推注完成。

12、1助靠病人右侧跪下,(双膝与双肩同宽X用右手食指、中指沿下颌、甲状软骨旁移2厘米摸右侧颈动脉。

(判断6秒),判断后大声说:无脉搏!13、胸外心脏按压:(按压5个周期,30:2)定位;1点2指3 掌根定位于胸骨中下1/3交界处。

双手重叠、双臂打直。

深度为5厘米。

定位后,向下压30次。

(绿灯亮),按压的频率为100次∕分以上。

大声说:一组,小声数1-24,大声数25-26-27-28-29-30。

14、1助观察口腔后,报告“口腔无异物”,压额抬颏开放气道。

15、组长医师与护士快速建立心电监护。

16、1助判断呼吸:看病人胸部有无起伏,听呼吸的声音,用面部感觉呼气的气流。

(判断6秒)大声说:没有呼吸!上呼吸器!17、2助将准备好的简易呼吸器面罩罩在病人口鼻,1助立即捏气囊吹气二次。

急救演练评分细则

急救演练评分细则

急救演练评分细则一、背景介绍急救演练是一种重要的培训活动,旨在提高急救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为了评估急救演练的效果,需要制定一套评分细则,以便对参与者的表现进行评估和分析。

二、评分细则的目的1. 评估参与者在急救演练中的表现,包括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操作技巧的熟练程度、团队协作能力等。

2. 为急救演练的改进提供指导和建议,以便提高应急反应和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三、评分细则的内容1. 急救演练场地准备(10分)- 场地布置是否符合实际急救环境要求- 是否提供了必要的急救设备和器材- 是否设置了适当的演练场景2. 急救演练流程(20分)- 是否按照预定的流程进行演练- 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个环节- 是否能够迅速做出决策和行动3. 急救操作技巧(30分)- 是否准确判断伤情和病情- 是否正确使用急救器材和药物- 是否采取了正确的急救措施- 是否与团队成员配合默契4. 急救团队协作(20分)- 是否能够有效地与团队成员沟通和协作- 是否能够分工合作,互相配合- 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专长和优势5. 急救演练效果(20分)- 是否成功救治了伤员或病人- 是否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和稳定- 是否能够有效地控制场景和局势四、评分标准根据参与者在以上各项内容中的表现,给予相应的评分。

评分标准如下:- 优秀(90-100分):在急救演练中表现出色,能够准确判断伤情和病情,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与团队成员配合默契,成功救治伤员或病人,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和稳定,有效地控制场景和局势。

- 良好(70-89分):在急救演练中表现较好,能够基本判断伤情和病情,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与团队成员有一定的配合,成功救治部分伤员或病人,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保持相对冷静和稳定,基本控制场景和局势。

- 一般(50-69分):在急救演练中表现一般,判断伤情和病情存在偏差,采取急救措施不够准确,与团队成员配合不够默契,救治效果一般,紧急情况下表现不够冷静和稳定,控制场景和局势有一定困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扎
加压均匀、适度(2分),范围超出伤口2—3cm( 2分),绷带卷无脱落(2分),
30
30分
包扎平整美观(2分),敷料无外露(2分),前臂悬吊正确(2分),检查指端血 液循环(2分),将前臂与胸壁固定(2分)
1.暴露患肢,去除鞋袜(1分)
1
2.两块夹板分别放在小腿内、外侧,长度超出骨折上下两个关节(3分)。
(1分)、胸廓挤压试验(1分);检查腹部、会阴(1分);骨盆挤压试验(1
质量
分);四肢(1分)
12
标准
报告伤情:右前臂中段掌面有一5*8cm大小软组织缺损创面,广泛渗血;右小腿中
23分
段肿胀、畸形,活动受限,可扪及骨擦感。(3分)
5.助手立即备齐用物:(1)下肢胫腓骨长夹板两个(0.5分);(2)铲式担架及
100
3
3.骨隆突出部位和空隙处加垫(3分)。
3
骨折
4.用绷带或三角巾先捆缚近端,再捆缚远端,距离均匀(3分)。
3
固定
5.绷带或三角巾不得捆扎关节、骨折端上(2分)。
2
6.环绕两圈后将结打在夹板面(3分)。
3
27分
7.松紧度以绷带能在夹板面上下移动1cm为宜(3分)。
3
8.捆扎完后,检查伤肢末端的血液循环及感觉情况(3分)。
3
9.绷带或三角巾捆扎位置:骨折断端两侧、膝关节上下方、足踝部
3
10.踝关节及脚掌“8字固定”(3分)
3
1.将伤员放置仰卧位(2分)。
2
搬运
2.将铲式担架放在伤员身下,担架应分离后分别置入(2分);
2
3.放置担架时应保持脊柱无扭转;并用固定带固定(2分)。
2
10分
4.检查患者呼吸脉搏,并询问患者有无异常(2分)。
紧急医学救援之一
编号:
项目
考 核内 容
标准分
扣分
实得分
1.仪表端庄(0.5分);服装整齐(0.5分)。
1
2.评估周围环境(1分);表明身份。(1分)
2
3.医生安慰伤者(1分);告知伤者不能随意活动(1分);告知伤者配合检查(1分)。
3
准备
4、查体:检查伤者头面部(1分)、耳(1分)、鼻(1分)、气管(1分)、胸骨
约束带(1分);(3)绷带(0.5分);(4)三角巾(0.5分);(5)棉垫(0.5分)
3
6.口齿清楚;动作准确流畅,无重复;以上准备要求在2分钟内完成(2分)。
2
右前臂指压止血(2分),抬高患肢2分钟(口头报告)(2分),敷料选择合适(2
止血
分),无菌原则取敷料(2分),创面覆盖完整(2分),绷带捆扎方法正确(4分),
2
5.配合默契,安全搬运,病人头部方向朝后,医生应看到患者面部(2分)。2终 Nhomakorabea 质量 标准
10分
1.操作熟练,沉着冷静,手法正确。
2.配合默契,程序符合要求,连贯性强。
2
2
3.体贴患者,操作动作轻柔、准确、避免造成损伤。
4.无菌操作时符合无菌操作原则。
5.四项技术依次操作,在8分钟内完成。
2
2
2
总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