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现场急救演练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创伤急救技术评分标准

创伤急救技术评分标准
(20分)
右前臂绷带加压包扎止血法(螺旋形包扎法)
1.指压止血(肱动脉压迫止血法)
5
缺此项或手法错误不得分
2.用无菌纱布压迫出血伤口。取纱布及覆盖伤口时应遵守无菌原则
5
无纱布覆盖不得分
违反无菌原则扣3分
3.用绷带加压包扎,压力均匀,范围超出伤口3cm,抬高患肢
10
包扎不整扣5分,压力不均扣3分,未抬高患肢扣2分
2
未在枕骨结节下交叉扣2分
4.拉紧顶廓扣5分
5、三角巾包扎后整体松紧适宜。
5
三角巾松紧不适宜扣5分
骨折固定(30分)
右股骨骨闭合性骨折固定
1.将脚踝关节用八字法固定(关节处放棉垫)
5
缺项不得分,未放棉垫扣3分
2.将膝关节固定(关节处放棉垫)
5
缺项不得分,未放棉垫扣3分
3.将骨折处上段固定
5
缺项不得分
4.将骨折处下段固定
5
缺项不得分
5.固定过程中手法轻柔,不触及伤处。患者伤处及双腿间、健侧肢体打结处放棉垫。
3
手法不轻柔,触及伤处不得分
棉垫漏放一处扣1分
6.固定后检查伤肢末端的血液循环及感觉情况。
2
缺项不得分
7.固定后整体松紧适宜
5
松紧不适宜扣5分
搬运
(10分)
铲式担架搬运
3.体贴患者,操作动作轻柔、准确、避免造成损伤。
4.无菌操作时符合无菌操作原则
5.动作准确流畅,无重复;口令清楚;
10
四项技术依次操作,应在12分钟内完成,每超过30秒扣1分。
总分
100
得分:
班级:姓名:考评者签名:
考题:某路段发生车祸,现场一名伤者右前臂擦伤,流血不止;头顶可见皮肤裂伤。另一名伤者躺倒在地,右大腿活动受限,可见畸形,请立即给予急救处置。

急救演练评分细则

急救演练评分细则

急救演练评分细则一、评分细则概述急救演练评分细则是为了对急救演练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分和评估而制定的一套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急救演练评分细则的内容和要求,包括评分标准、评分细则和评分流程等。

二、评分标准1. 急救知识和技能(40分)a. 急救人员对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10分)b. 急救人员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运用(30分)2. 急救团队协作(30分)a. 急救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15分)b. 急救团队对急救场景的整体把握和应对能力(15分)3. 急救器材使用(20分)a. 急救器材的选择和使用是否正确(10分)b. 急救器材的操作是否熟练和有效(10分)4. 急救现场管理(10分)a. 急救现场的组织和管理是否规范(5分)b. 急救现场的安全措施是否到位(5分)三、评分细则1. 急救知识和技能评分细则a. 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评分细则:- 答题正确率高于90%得10分,80%~90%得8分,70%~80%得6分,60%~70%得4分,低于60%得2分。

b. 急救技能运用评分细则:- 操作规范、流程正确得10分,操作熟练、流程基本正确得8分,操作有误、流程不完整得6分,操作错误、流程混乱得4分,操作失误、流程严重错误得2分。

2. 急救团队协作评分细则a. 团队沟通和协作评分细则:- 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无误得15分,有轻微沟通失误得12分,有明显沟通失误得9分,沟通失误严重导致操作错误得6分,沟通失误严重导致操作失败得3分。

b. 急救场景把握和应对能力评分细则:- 对急救场景的整体把握和应对能力完美得15分,基本正确得12分,有轻微错误得9分,有明显错误得6分,严重错误导致操作失败得3分。

3. 急救器材使用评分细则a. 急救器材选择和使用评分细则:- 器材选择和使用正确得10分,选择正确但使用有误得8分,选择错误但使用正确得6分,选择和使用都有误得4分,选择和使用都错误得2分。

b. 急救器材操作评分细则:- 操作熟练、流程正确得10分,操作基本正确但流程有误得8分,操作有误但流程基本正确得6分,操作错误且流程混乱得4分,操作失误且流程严重错误得2分。

急救演练评分细则

急救演练评分细则

急救演练评分细则一、评分细则概述急救演练评分细则是为了对急救演练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分和评估而制定的一套标准。

通过评分细则的使用,可以客观、全面地评价参与者在急救场景中的表现,为提高急救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二、评分细则内容1. 急救知识(总分:20分)- 对急救常识的掌握程度(分值:5分)评估参与者对基本急救知识的了解程度,包括心肺复苏、止血、骨折固定等方面的知识。

- 对急救器械的熟悉度(分值:5分)评估参与者对急救器械的名称、使用方法和适用场景的掌握程度。

- 对急救流程的熟悉度(分值:10分)评估参与者在急救过程中是否按照正确的流程进行急救操作。

2. 急救技能(总分:40分)- 心肺复苏技能(分值:10分)评估参与者进行心肺复苏的正确步骤和手法,包括按压位置、按压频率和深度等方面的技能。

- 创伤处理技能(分值:10分)评估参与者对创伤处理的正确操作,包括止血、包扎和固定等方面的技能。

- 意识评估和急救体位(分值:10分)评估参与者对患者意识状态的判断和采取相应的急救体位的能力。

- 呼吸道管理技能(分值:10分)评估参与者对呼吸道管理的正确操作,包括清除呼吸道阻塞物、气管插管和使用呼吸机等方面的技能。

3. 团队协作(总分:20分)- 沟通协作能力(分值:10分)评估参与者在急救过程中与其他成员的沟通和协作能力,包括信息传递、指令执行和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

- 领导能力(分值:10分)评估参与者在急救过程中是否能够有效地组织和指导团队成员,包括决策能力、指挥能力和应变能力等方面的能力。

4. 急救场景应对(总分:20分)- 应急反应能力(分值:10分)评估参与者在急救场景中是否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包括判断情况、采取措施和应对突发状况等方面的能力。

- 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分值:10分)评估参与者在面对复杂急救情况时的处理能力,包括应对多伤员、多病种和恶劣环境等方面的能力。

三、评分细则使用注意事项1. 评分细则应在急救演练之前向参与者进行说明,确保参与者了解评分标准和要求。

创伤现场急救演练评分标准

创伤现场急救演练评分标准
3.放置担架时应保持脊柱无扭转;并用固定带固定(2分)。
4.检查患者呼吸脉搏,并询问患者有无异常(2分)。
5.配合默契,安全搬运,病人头部方向朝后,医生应看到患者面部(2分)。
2
2
2
2
2
终末质量标准10分
1.操作熟练,沉着冷静,手法正确。
2.配合默契,程序符合要求,连贯性强。
3.体贴患者,操作动作轻柔、准确、避免造成损伤。
4.无菌操作时符合无菌操作原则。
5.四项技术依次操作,在8分钟内完成。
2
2
2
2
2
总分
100
报告伤情:右前臂中段掌面有一5*8cm大小软组织缺损创面,广泛渗血;右小腿中段肿胀、畸形,活动受限,可扪及骨擦感。(3分)
12
5.助手立即备齐用物:(1)下肢胫腓骨长夹板两个(0.5分);(2)铲式担架及约束带(1分);(3)绷带(0.5分);(4)三角巾(0.5分);(5)棉垫(0.5分)
3
6.口齿清楚;动作准确流畅,无重复;以上准备要求在2分钟内完成(2分)。
2
止血
包扎
30分
右前臂指压止血(2分),抬高患肢2分钟(口头报告)(2分),敷料选择合适(2分),无菌原则取敷料(2分),创面覆盖完整(2分),绷带捆扎方法正确(4分),加压均匀、适度(2分),范围超出伤口2—3cm(2分),绷带卷无脱落(2分),包扎平整美观(2分),敷料无外露(2分),前臂悬吊正确(2分),检查指端血液循环(2分),将前臂与胸壁固定(2分)
30
骨折固定
27分
1.暴露患肢,去除鞋袜(1分)
2.两块夹板分别放在小腿内、外侧,长度超出骨折上下两个关节(3分)。
3.骨隆突出部位和空隙处加垫(3分)。

急救演练评分细则

急救演练评分细则

急救演练评分细则一、评分细则概述急救演练评分细则是为了评估急救演练的效果和参预者的表现而制定的一套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急救演练评分细则的内容和要求,以确保评分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二、评分细则内容1. 急救知识掌握程度(满分30分)- 急救基础知识(10分):评估参预者对基本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心肺复苏、止血、骨折固定等。

- 专业知识(10分):评估参预者对特定急救场景下的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如心肌梗死、中风等。

- 急救技能应用(10分):评估参预者在实际急救操作中的技能应用情况,如正确操作心肺复苏、正确使用急救药物等。

2. 急救反应能力(满分20分)- 反应速度(10分):评估参预者对急救场景的反应速度,包括快速判断病情、采取紧急措施等。

- 决策能力(10分):评估参预者在急救过程中的决策能力和应变能力,包括正确选择急救方法、协调团队合作等。

3. 急救团队协作(满分20分)- 沟通协调(10分):评估参预者在急救团队中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包括与其他急救人员的有效沟通、分工协作等。

- 领导能力(10分):评估参预者在急救团队中的领导能力,包括组织协调急救工作、决策能力等。

4. 急救场景处理(满分20分)- 病情判断(10分):评估参预者对急救场景中病情的准确判断能力,包括病情分级、紧急程度等。

- 急救操作(10分):评估参预者在急救场景中的操作准确性和有效性,包括正确使用急救设备、操作技巧等。

5. 急救心理支持(满分10分)- 情绪控制(5分):评估参预者在急救过程中对自身情绪的控制能力,包括保持镇静、稳定等。

- 患者安抚(5分):评估参预者对患者的情绪安抚和心理支持能力,包括与患者的沟通、鼓励等。

三、评分细则执行要求1. 评委资质:评分由具备相关急救知识和经验的专业人士组成的评委团进行,确保评分的专业性和客观性。

2. 评分标准:评分标准应明确、具体,评委应根据每一个评分项的描述进行评分,确保评分的一致性和公正性。

急救演练评分细则

急救演练评分细则

急救演练评分细则一、评分细则概述急救演练评分细则是为了评估急救演练的质量和效果,确保参与者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迅速地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急救演练评分细则的各个方面,包括参与者的表现、急救过程的准确性和效率、团队合作等。

评分细则将根据不同的指标进行评分,以便对急救演练进行全面评估。

二、参与者表现评分1. 急救知识(20分)评估参与者对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掌握急救基本原理、熟悉急救器械的使用方法等方面。

评分标准如下:- 熟悉急救知识,能够准确回答相关问题(10分)- 对急救知识有一定了解,但回答不够准确(5分)- 对急救知识了解不足,回答错误或不清楚(0分)2. 急救技能(30分)评估参与者在急救场景中的操作技能,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方面。

评分标准如下:- 操作规范、流程正确,技能熟练(20分)- 操作基本正确,但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地方(15分)- 操作错误或不熟练(0分)3. 急救应变能力(20分)评估参与者在紧急情况下的反应能力和决策能力,包括判断病情、制定应急方案等方面。

评分标准如下:- 快速准确地判断病情,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15分)- 判断病情较慢或存在一些错误,但最终采取了正确的急救措施(10分)- 判断错误,采取不正确的急救措施(0分)4. 急救沟通能力(10分)评估参与者在急救过程中的沟通能力,包括与患者、家属和其他急救人员的沟通交流。

评分标准如下:- 能够与各方保持良好的沟通,有效传递信息(10分)- 沟通存在一些问题,但不影响急救过程(5分)- 沟通不畅或存在严重问题,影响急救过程(0分)5. 急救心理素质(20分)评估参与者在急救过程中的心理素质,包括应对压力、保持冷静等方面。

评分标准如下:- 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能够有效应对各种压力(15分)- 在紧急情况下存在一些紧张或焦虑,但不影响急救过程(10分)- 在紧急情况下表现过于紧张或焦虑,影响急救过程(0分)三、急救过程评分1. 急救流程准确性(30分)评估急救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准确性,包括病情评估、急救措施的选择和实施等方面。

急救演练评分细则

急救演练评分细则

急救演练评分细则一、背景介绍急救演练是一种常见的培训活动,旨在提高急救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为了确保急救演练的有效性和质量,评分细则被制定出来,以便对参与者的表现进行评估和反馈。

本文将详细介绍急救演练评分细则的内容和标准。

二、评分细则内容1. 急救知识与技能(40%)- 参与者是否熟悉常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如心肺复苏、止血、骨折固定等。

- 参与者是否能够正确地应用急救知识和技能来处理模拟的急救场景。

- 参与者是否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

2. 团队协作与沟通(30%)- 参与者是否能够与团队成员有效地沟通和协作,共同处理急救场景。

- 参与者是否能够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完成各自的任务。

- 参与者是否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并有效地传递指令和信息。

3. 急救场景处理能力(20%)- 参与者是否能够迅速而准确地判断急救场景的严重程度和紧急性。

- 参与者是否能够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有效地控制现场和处理伤者。

- 参与者是否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应对,保证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4. 急救器材使用(10%)- 参与者是否熟悉急救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 参与者是否能够正确地使用急救器材,如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急救包等。

- 参与者是否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找到并使用所需的急救器材。

三、评分标准1. 优秀(90-100分):急救知识与技能熟练,能够迅速、准确地处理急救场景,团队协作默契,有效地沟通和配合,急救器材使用准确无误。

2. 良好(80-89分):急救知识与技能掌握较好,能够较快地处理急救场景,团队协作较好,沟通和配合基本顺畅,急救器材使用基本正确。

3. 一般(70-79分):急救知识与技能一般,处理急救场景较慢或存在一定的错误,团队协作一般,沟通和配合存在一定的困难,急救器材使用存在一定的问题。

4. 不及格(0-69分):急救知识与技能不熟练,处理急救场景错误或无法处理,团队协作差,沟通和配合困难,急救器材使用错误或无法使用。

创伤院前急救技术评分标准

创伤院前急救技术评分标准
2.用无菌纱布(至少两块)压迫出血伤口。取纱布及覆盖伤口时应遵守无菌原则
3.用绷带加压包扎,压力均匀,范围超出伤口3cm,抬高患肢(可用绷带或三角巾)。
5
5
5
未冲洗消毒不得分
冲洗液体量不足扣1分
少于3根棉签扣2分
棉签未标注开启时间扣2分
缺此项不得分
纱布层数不足扣2分
违反无菌原则扣3分
包扎不整扣2分
压力不均扣2分
创伤院前急救技术评分标准
项目
总分
考 核 内 容



评分细则
准备质量标准
5分
1.仪表端庄、衣帽整齐;
2.备齐用物:1、下肢胫腓骨长夹板两个;2、铲式担架及约束带;3、出诊箱(双氧水、生理盐水、碘伏、棉签、无菌纱布、绷带、三角巾、棉垫);
3.动作准确流畅,无重复;口令清楚;无菌物品应查对是否在有效期
4.操作流程开始前应有明确的查体过程,发现伤情应简单处理后再开始流程;
2.在5分钟内完成可加3分,在8分钟内完成加1分
3.操作所用物品,伤员自备
1. 暴露患肢,去除鞋袜;
2.将骨折患肢对抗牵拉。
3. 两块夹板分别放在小腿内、外侧,长度超出骨折上下两个关节。
4. 骨隆突出部位和空隙处加垫。
5.边牵引边抬高患肢 。
6. 用绷带先捆缚中间的1条或2条,再捆缚两端,距离均匀。绷带不得捆扎关节上。绷带绕两圈后将结打在夹板面。
7. 松紧度以绷带能在夹板面上下移动1cm为宜。
1. 将伤员放置仰卧位。
2. 将铲式担架放在伤员身下,担架应分离后分别置入;放置担架时应保持脊柱无扭转;并用固定带固定。
3. 配合默契,安全搬运,病人头部方向朝后,医生应看到患者面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
骨折固定
27分
1.暴露患肢,去除鞋袜(1分)
2.两块夹板分别放在小腿内、外侧,长度超出骨折上下两个关节(3分)。
3.骨隆突出部位和空隙处加垫(3分)。
4.用绷带或三角巾先捆缚近端,再捆缚远端,距离均匀(3分)。
5.绷带或三角巾不得捆扎关节、骨折端上(2分)。
6.环绕两圈后将结打在夹板面(3分)。
3.放置担架时应保持脊柱无扭转;并用固定带固定(2分)。
4.检查患者呼吸脉搏,并询问患者有无异常(2分)。
5.配合默契,安全搬运,病人头部方向朝后,医生应看到患者面部(2分)。
2
2
2
2
2
终末质量标准10分
1.操作熟练,沉着冷静,手法正确。
2.配合默契,程序符合要求,连贯性强。
3.体贴患者,操作动作轻柔、准确、避免造成损伤。
紧急医学救援之—
创伤现场急救操作评分标准
编号:评委签字:
项目
考核内容
标准分
扣分
实得分
准备质量标准
23分
1.仪表端庄(0.5分);服装整齐(0.5分)。
1
2.评估周围环境(1分);表明身份。(1分)
2
3.医生安慰伤者(1分);告知伤者不能随意活动(1分);告知伤者配合检查(1分)。
3
4、查体:检查伤者头面部(1分)、耳(1分)、鼻(1分)、气管(1分)、胸骨(1分)、胸廓挤压试验(1分);检查腹部、会阴(1分);骨盆挤压试验(1分);四肢(1分)
2
止血
包扎
30分
右前臂指压止血(2分),抬高患肢2分钟(口头报告)(2分),敷料选择合适(2分),无菌原则取敷料(2分),创面覆盖完整(2分),绷带捆扎方法正确(4分),加压均匀、适度(2分),范围超出伤口2—3cm(2分),绷带卷无脱落(2分),包扎平整美观(2分),敷料无外露(2分),前臂悬吊正确(2分),检查指端血液循环(2分),将前臂与胸壁固定(2分)
7.松紧度以绷带能在夹板面上下移动1cm为宜(3分)。
8.捆扎完后,检查伤肢末端的血液循环及感觉情况(3分)。
9.绷带或三角巾捆扎位置:骨折断端两侧、膝关节上下方、足踝部
10.踝关节及脚掌“8字固定”(3分)
1
3
3
3
2
3
3
3
3
3
搬运
10分
1.将伤员放置仰卧位(2分)。
2.将铲式担架放在伤员身下,担架应分离后分别置入(2分);
4.无菌钟内完成。
2
2
2
2
2
总分
100
报告伤情:右前臂中段掌面有一5*8cm大小软组织缺损创面,广泛渗血;右小腿中段肿胀、畸形,活动受限,可扪及骨擦感。(3分)
12
5.助手立即备齐用物:(1)下肢胫腓骨长夹板两个(0.5分);(2)铲式担架及约束带(1分);(3)绷带(0.5分);(4)三角巾(0.5分);(5)棉垫(0.5分)
3
6.口齿清楚;动作准确流畅,无重复;以上准备要求在2分钟内完成(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