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现场急救评分标准
创伤现场评估

创伤现场评估创伤现场评估是指在发生事故或者灾害后,对受伤人员进行初步的伤情评估和紧急处理的过程。
它是救援人员在现场进行的一项重要任务,旨在快速、准确地评估伤者的伤情严重程度,并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伤者的痛苦和损失。
创伤现场评估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现场安全评估:救援人员首先需要评估现场的安全情况,确保自己和其他人员不会受到进一步的伤害。
他们需要观察现场是否存在危(wei)险物品、燃烧物、电线等,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现场的安全。
2. 伤者评估:一旦现场安全得到保障,救援人员将开始对伤者进行评估。
他们会观察伤者的意识状态、呼吸情况、出血情况等,并进行简单的身体检查,以确定伤者的伤情严重程度。
3. ABCDE评估:ABCDE评估是创伤现场评估的核心内容,它包括:A (Airway,气道通畅)、B(Breathing,呼吸)、C(Circulation,循环)、D (Disability,神经功能)和E(Exposure,暴露)。
救援人员需要挨次检查伤者的气道是否通畅,呼吸是否正常,循环是否稳定,神经功能是否受损,以及是否有其他暴露的伤情。
4. 控制出血:对于大量出血的伤者,救援人员需要迅速采取控制出血的措施,如使用止血带、敷压等。
同时,他们还需要评估出血的原因,以便在后续的处理中采取适当的措施。
5. 疼痛管理:创伤伤者往往伴有着剧烈的疼痛,救援人员需要评估伤者的疼痛程度,并赋予相应的疼痛缓解措施,如使用止痛药物、冷敷等。
6. 紧急处理:根据伤者的伤情严重程度,救援人员需要迅速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如进行心肺复苏、止血、固定骨折等。
他们需要根据伤者的具体情况,灵便应对,并确保伤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创伤现场评估是一项复杂而紧急的任务,它要求救援人员具备扎实的急救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实际操作中,救援人员需要保持镇静、迅速和准确,以最大程度地提供有效的救援和保障伤者的生命安全。
需要指出的是,创伤现场评估只是伤者救援的第一步,伤者还需要进一步的医疗救治和康复护理。
创伤现场评估

创伤现场评估标题:创伤现场评估引言概述:创伤现场评估是急救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帮助急救人员快速准确地判断受伤者的状况,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从而提高受伤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创伤现场评估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创伤现场评估。
一、现场安全评估1.1 确保自己的安全:在进行创伤现场评估时,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避免受到二次伤害。
1.2 评估现场环境:评估现场是否存在危险因素,如火灾、漏电等,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受伤者和自己。
1.3 寻找其他受伤者:在评估现场安全的同时,要留意是否还有其他受伤者,及时调动救援力量。
二、患者评估2.1 意识评估:观察受伤者的意识状态,是否清醒、昏迷或意识模糊。
2.2 呼吸评估:检查受伤者的呼吸是否正常,是否有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的情况。
2.3 血液评估:观察受伤者的出血情况,及时进行止血处理。
三、身体评估3.1 头颈部评估:检查受伤者的头颈部是否受伤,是否有颈椎骨折等情况。
3.2 胸部评估:观察受伤者的胸部是否有呼吸困难、胸部挫伤等情况。
3.3 腹部评估:检查受伤者的腹部是否有腹痛、腹部挫伤等情况。
四、四肢评估4.1 上肢评估:检查受伤者的上肢是否有骨折、关节脱位等情况。
4.2 下肢评估:观察受伤者的下肢是否有骨折、软组织损伤等情况。
4.3 脊柱评估:检查受伤者的脊柱是否受伤,是否有脊柱骨折等情况。
五、交通评估5.1 交通评估:如果事故发生在道路上,要评估交通状况,确保自己和受伤者的安全。
5.2 交通引导:根据交通情况,及时引导交通,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5.3 交通协调:与救援力量和交通部门协调,确保受伤者及时得到救助。
结论:创伤现场评估是急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通过准确的评估,才能及时有效地救助受伤者,降低事故的损失。
希望每位急救人员都能够熟练掌握创伤现场评估的技巧,为救援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创伤急救评估及评分

创伤严重程度分级
• 2、重伤:
• 伤员生命体征稳定,需手术治疗,但可以在一定 时间内做好术前准备及适当检查,可力争在伤后 12小时内急救处理者。
• 如胸外伤不伴有呼吸衰竭、胸腹贯通伤而无大出 血可能、深部软组织伤未发生休克等。
• 此类伤员需严密观察,防止因处理不及时而转为 危重伤员。
创伤评估量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创伤评估量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 6、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 15分——正常人 • 14-12分——轻度昏迷 • 11-9分——中度昏迷 • 8分以下——重度昏迷 • 4-7分预后极差 • 3分以下——多不能生存
创伤评估量表
• 7、烧伤面积计算:中国新九分法:
重伤员送创伤中心或大医院。
创伤评估量表-创伤评分法(TS)
创伤评估量表
• 2.创伤评分法(TS): • 5项指标计分相加,总分1~16分。 • 总分越少,伤情越重。 • 有研究指出,将总分≤12分的重伤员送创伤中 心或大医院,其准确度可达98%。
创伤评估量表-.CRAMS计分法
• 3.CRAMS计分法: • C(circulation)循环 • R(respirtion)呼吸 • A(abdomen)腹部 • M(motor)运动 • S(speech)语言
创伤严重程度分级
• 3、轻伤:
• 伤员意识清楚,无生命危险,现场无须特殊处理 ,手术可延至伤后12小时处理。
• 如未感染的软组织伤、闭合性四肢骨折、局限性 烧伤等。
创伤评估量表-创伤指数(TI)
创伤评估量表
• 1.创伤指数(TI):
• 总分≤9分为轻度或中度损伤。 • 10~16分为重度。 • ≥17分为极重度。 • ≥21分则病死率剧增。 • ≥29分则80%在1周内死亡。 • 根据该指数 应 有选择地将分数为10或10分以上的
临床中常用的创伤评分

创伤评分分为院前评分和医院内评分两大部分。
前者着眼于伤员的去向和现场处理;后者着眼于估计伤员的预后。
近30年来,面对创伤日益增多、伤情更为严重复杂的现实,创伤评分——评价创伤严重程度的量化标准,已成为研究伤员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和ICU监护治疗必不可少的客观指标。
以下将对临床中常用的创伤评分进行介绍。
一、院前创伤评分1.创伤指数(TI):是以患者生命体征为基础研究的创伤计分法,它包括受伤部位、损伤类型、循环、呼吸和意识5个方面的评定(具体见表1)。
该评分方法根据每个方面的异常程度计以1、3、5或6分,5项计分相加即为TI总分:总分≤9分为轻度或中度损伤;10~16分为重度;≥17分为极重度;≥21分则病死率剧增;≥29分则80%在1周内死亡。
研究表明,根据该指数有选择地将分数为10或10分以上的重伤员送创伤中心或大医院是合适的。
表1 创伤指数(TI)2.创伤评分法(TS):该计分方法是以格拉斯哥昏迷程度评分(GCS)为基础,结合心血管和呼吸情况评定的方法,主要为呼吸、呼吸幅度、收缩压、毛细血管充盈、格拉斯哥昏迷程度评分总分5项指标(具体见表2)。
5项指标计分相加,总分1~16分。
总分越少,伤情越重。
有学者研究指出,将总分≤12分的重伤员送创伤中心或大医院,其准确度可达98%。
表2 创伤评分法(TS)3.CRAMS计分法:包括循环、呼吸、胸腹、运动和言语5个方面,按照轻、中和重度异常分别计分为2、1、0分,最后5项计分相加,即为CRAMS总分(具体见表3)。
总分9~10分为轻度,7~8分为重度,≤6分为极重度。
此法简便易行,便于记忆。
表3 CRAMS计分法4.院前分类指数(PHI):包括收缩压、脉搏、呼吸和意识4个方面(具体见表4)。
每方面根据伤情计0~5分,最后4项计分相加即为PHI总分。
总分0~3分者为轻伤,4~20分者为重伤。
如有胸、腹穿透伤,总分内另加4分。
表4 院前分类指数(PHI)5.类选对照表(TC):包括以下7项内容:(1)收缩压<90mmHg,脉搏120次/分,呼吸>30次/分或<12次/分;(2)头、颈、胸、腹或腹股沟穿透伤;(3)意识丧失或意识水平低;(4)腕或踝以上部位的创伤性断肢;(5)连枷胸;(6)有2处或2处以上的上骨骨折;(7)从4.572m以上高度坠落。
创伤评估与现场急救

编辑版ppt
9
院内评分
院内评分是指病人到达医院后,根据损 伤类型及其严重程度对伤情进行定量评 估的方法。
从量化的角度对伤员的预后进行预测, 对不同医疗单位的救治水平进行比较。
编辑版ppt
10
简明损伤定级(abbreviated injury scale, AIS)
损伤严重度 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 ISS)
1. 以严重创伤结局研究(major trauma outcome study, MTOS)为准绳。 MTOS是1982年由Champion发起和美国 外科医生协会协调的一项回顾性研究。
编辑版ppt
26
TRISS的运算: Ps(Triss)=1/(1+e-b) e为常数,值为2.718282 b=b0+b1(RTS)+b2(ISS)+b3(A)
编辑版ppt
13
AIS-90的应用
1. AIS-90对每一种损伤的数字表示: 对每个损伤条目用特定的6位数编码, 并加一个AIS严重度评分。
编辑版ppt
14
解 剖 身结 体构 区类 域别 12
具特 体殊
A
的性 解质 剖的 结损 构伤
损 伤 程 度
I S 分 值
3 4 56 7
2. AIS-90编码前6位的具体内容:
编辑版ppt
27
b0为常数,b1~3为不同伤类时不同参数的 权重值。
编辑版ppt
28
(1)RTS的计算:
RTS=0.9368GCS+0.7326S+0.2908R (2)ISS的计算 (3)年龄参数A的评分:年龄≥55岁时, A=1;年龄<55岁时,A=0
创伤院前急救的评分和分拣方法

创伤院前急救的评分和分拣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创伤院前急救是指在创伤发生后,迅速进行急救措施以减轻伤者痛苦和降低死亡率的过程。
在实施院前急救时,急救人员需要对不同的创伤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拣,以确定受伤者的优先处理顺序。
评分和分拣方法是院前急救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帮助急救人员有效地对伤员进行分类和处理,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决策,救助更多的伤员。
一、什么是创伤院前急救评分和分拣创伤院前急救评分和分拣是指在现场急救时,根据患者的伤情严重性和生命体征,对伤员进行评分和分类,确定不同伤员的优先处理顺序。
评分和分拣方法通常是根据伤者的生命威胁程度、伤情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的,在实际操作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指导性。
1. 三查六定原则在进行创伤院前急救评分和分拣时,常常采用“三查六定”原则。
所谓“三查”即查清伤情、查明诊断、查准处理;“六定”包括确定伤势、确定伤情、确定伤者是否休克、确定伤者是否有呼吸道阻塞、确定伤者是否有呼吸、确定伤者是否有心跳。
通过“三查六定”原则,可以全面掌握伤者的伤情,准确判断伤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急救处理。
2. 伤情分类原则根据伤者的伤情严重性和生命威胁程度,将伤员分为轻伤、中伤、重伤和危重伤四个等级,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和救治。
轻伤患者通常只需简单的处理和观察,可以暂不进行急救处理;中伤和重伤患者需要进行紧急处理和救治;而危重伤患者则需要立即实施抢救措施和转运到医院进行进一步处理。
3. 优先救治原则在进行创伤院前急救评分和分拣时,应当优先救治生命威胁最大的伤员,切忌因为人数多或其他原因而忽略了重伤员的处置。
根据“生命不能等待”的原则,应当第一时间对危重伤患者进行紧急处理和救治,减少伤亡人数,确保伤员的生命安全。
1. ABCDE评分法ABCDE评分法是创伤院前急救中常用的一种评分和分拣方法,主要通过对患者的呼吸(Airway)、呼吸(Breathing)、循环(Circulation)、意识(Disability)和环境(Exposure)等五个方面进行评价,确定患者的伤情严重程度和处理优先级。
创伤院前急救技术评分标准

3.用绷带加压包扎,压力均匀,范围超出伤口3cm,抬高患肢(可用绷带或三角巾)。
5
5
5
未冲洗消毒不得分
冲洗液体量不足扣1分
少于3根棉签扣2分
棉签未标注开启时间扣2分
缺此项不得分
纱布层数不足扣2分
违反无菌原则扣3分
包扎不整扣2分
压力不均扣2分
创伤院前急救技术评分标准
项目
总分
考 核 内 容
应
得
分
评分细则
准备质量标准
5分
1.仪表端庄、衣帽整齐;
2.备齐用物:1、下肢胫腓骨长夹板两个;2、铲式担架及约束带;3、出诊箱(双氧水、生理盐水、碘伏、棉签、无菌纱布、绷带、三角巾、棉垫);
3.动作准确流畅,无重复;口令清楚;无菌物品应查对是否在有效期
4.操作流程开始前应有明确的查体过程,发现伤情应简单处理后再开始流程;
2.在5分钟内完成可加3分,在8分钟内完成加1分
3.操作所用物品,伤员自备
1. 暴露患肢,去除鞋袜;
2.将骨折患肢对抗牵拉。
3. 两块夹板分别放在小腿内、外侧,长度超出骨折上下两个关节。
4. 骨隆突出部位和空隙处加垫。
5.边牵引边抬高患肢 。
6. 用绷带先捆缚中间的1条或2条,再捆缚两端,距离均匀。绷带不得捆扎关节上。绷带绕两圈后将结打在夹板面。
7. 松紧度以绷带能在夹板面上下移动1cm为宜。
1. 将伤员放置仰卧位。
2. 将铲式担架放在伤员身下,担架应分离后分别置入;放置担架时应保持脊柱无扭转;并用固定带固定。
3. 配合默契,安全搬运,病人头部方向朝后,医生应看到患者面部。
创伤中心多发伤复苏救治演练评分标准

创伤中心交接患者
1.根据120发回信息启动不同等级预警(3分)
2.多学科创伤救治小组在创伤中心等候患者(1分)
3.根据患者信息准备救治物品及设备(1分)
4.过床:①、快速评估:意识,气道,脉搏,出血(1分)②、检查颈托固定稳定(1分)③、控制外出血(1分)④、骨盆固定带固定(1分)⑤、过床(1分)
5
120现场救援
1.车头背对现场停放(1分)
2.医务人员进行现场安全评估(1分)
3.从面向患者方向靠近(1分)
4.初次评估: ABCDE①、评估意识、开放气道、吸氧、颈托固定(1分);②、辅助通气(必要时)(1分);③、有大出血优先止血(CABC)、现场尽快开通第一条静脉通道(模拟开通静脉,不需扎入血管)(1分);④、四肢神经功能评估(1分);⑤、快速全身检查,保护固定脊柱、骨盆、四肢骨折等,注意保暖,避免低体温(1分);
10.填写时间节点表(5分)。
21
影像检查
项目
1.检查过程中有医护人员陪同(1分)
2.携带抢救箱、全程吸氧(1分)
3.严格执行创伤患者优先制度(2分)
4.搬动过程中有注意保护脊柱、患肢、保持气道开放,避免反复搬动,加重损伤,检查过程中全程吸氧(1分)
考核内容
5
标准分
扣分
实得分
影像检查
5.搬动及检查过程中,若有胸腔闭式引流管需夹毕;静脉输液尽可能保持通畅,特别需要继续补液患者,特殊体位需要时可短暂夹毕;注意保护各类管道,避免拔出(1分)
创伤中心多发伤复苏救治演练评分标准
项目
考核内容
标准分
扣分
实得分
接听电话
1.10秒内接听(4分)
2.语言简洁明了(1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报告伤情:右前臂中段掌面有一直径5cm软组织缺损创面,广泛渗血;右小腿中下段肿胀、畸形、疼痛、活动受限,有骨檫感。(3)
3
6.助手准备用物:下肢胫腓骨长夹板两个(0.5);铲式担架及约束带(1);绷带(0.5);三角巾(0.5);棉垫纱布(0.5)
3
7.口齿清楚;动作准确流畅,无重复(2)
2
创伤现场急救评分标准
姓名单位成绩
项目
考核内容
满分
扣分
得分
准备
1.仪表端庄(0.5);服装整齐(0.5)
1
2.评估周围环境(1);表明身份(1)
2
3.医师安慰伤着;告知伤者不能随意活动;告知伤者配合检查(2)
2
4.查体:检查生命体征(1),伤者头面部(1)、耳、鼻、气管(1)、胸骨(1)、胸廓挤压试验(1)、检查腹部会阴(1);骨盆挤压试验(1)、四肢(1)瞳孔(1)、脊柱检查(1)、心跳、大动脉博动(1)
30
骨折固定
1.充分暴露患肢,去除鞋袜
2
2.两块夹板分别放在小腿内外侧,长度超过骨折上下两个关节
3
3.骨隆突出部位和空隙处加棉垫
3
4.用绷带或三角巾捆缚近端,再捆缚远端,距离匀称
3
5.绷带或三角巾不得捆扎关节、骨折端上
2
6.环绕两圈后将结打在夹板面
3
7.松紧度以绷带能在夹板面上下移动1cm为宜
3
8.捆扎完后,检查伤肢末端的血液循环及端两侧、膝关节上下方、足踝部
3
10.10.踝关节及脚掌“8字固定”(3)
3
搬运
1.将伤员放置仰卧位
2
2.将铲式担架放在伤员身下,担架应分离后分别置入
2
3.放置担架时应保持脊柱无扭转,并固定带固定
2
4.检查患者呼吸脉搏,并询问患者有无异常
2
5.配合默契,安全搬运
2
总体质量
止血包扎
右前臂指压止血(2);口述抬高患肢2分钟(2);敷料选择合适(2),无菌原则符合要求(2);创面覆盖完整(2);绷带包扎方法正确(4);加压均匀、适度(2);超出伤口范围2-3cm(2);绷带圈无脱落(2);包扎平整美观(2);敷料无外露(2);前臂悬吊正确(2);检查指端血液循环(2),将前臂与胸壁固定(2)
1.操作熟练,沉着冷静,手法正确
2
2.配合默契,程序符合要求,连贯性强
2
3.体贴患者,操作轻柔、准确,避免加重伤情
2
4.无菌操作时符合无菌原则
2
合计
100
考官签名: 日期:
注:该项目要求双人完成,完成时间8分钟,超时将酌情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