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小论文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五篇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五篇【导语】“数学小论文”是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描述他们发现的数学问题及其解决,是学生数学学习经历的一种书面写作记录。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篇一今天,我无意间发现里一个有趣的测试,这是一个由印第安人发明的水晶球心理测试。
我打开页面,看了看规则,是这样的:随便从10—99之间选一个数字,把十位数和个位数相加,再把原数减去相加的数,最后记住得出数字的图案,点一下水晶球,就会出现那个你记住的图案了(水晶球旁边有10——99的数字,数字旁有一种图案)。
如:23 2+3=5 23—5=18。
我看好后,就选了78 7+8=15 78——15=63。
我又看了看63旁的图案,便点了点水晶球,发现出现的图还真的是我记下的图。
我又选了一些数字,算了算,水晶球都可以准确的出现我记下的图案。
好神奇啊!我心想:水晶球为什么知道我记下的图案啊?于是,我做了一个很笨的小实验:从10——99的数字都算一遍。
结果发现得出来的数都是9的倍数:9、18、27、36、45、54、63、72。
我又看了看这些数字边的图案,都是一样的。
我说:”哦,所以水晶球会知道我记下的图案啊!哈哈哈!“我发现数学其实无处不在。
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数学的海洋将任我们翱翔!六年级数学小论文篇二数学的知识海洋是无穷尽的,学习数学的过程也韵味无穷。
今天,一道有趣的数学题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叫妈妈来一起思考这道题。
题目如下:某区举行小学生春季运动会,其中某校参加的人数占运动员总人数的十五分之一;若这个学校再去10名运动员,则该校人数占运动员总人数的二十三分之二。
问这次运动会共有运动员多少人?这个学校有多少人参加运动会?妈妈看到这道题后,二话不说,立马用方程来解。
设原来共有运动员X人参加,那么现参赛总人数为(X + 10),根据“原来参赛总人数× 1/15 + 10 = 现在参赛总人数× 2/23”的关系式得出X = 450,那么最终的答案就是:这次运动会共有460人参加,这个学校有40人参加。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 (2)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引言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六年级数学中的关键概念和问题,并通过实例来说明它们的应用和意义。
质数和合数质数是指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正整数。
比如2、3、5都是质数。
而合数是指除了1和自身外,还能被其他正整数整除的正整数。
比如4、6、9都是合数。
质数和合数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对于解决数学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在小于20的数中,质数有2、3、5、7、11、13、17、19,合数有4、6、8、9、10、12、14、15、16、18。
通过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学问题。
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最大公约数是指两个或多个数中能够整除它们的最大正整数。
而最小公倍数则是指两个或多个数中包含它们所有因子的最小正整数。
例如,对于数10和15,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5,最小公倍数是30。
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在解决分数的化简、比较和运算等问题时非常重要。
分数的加减乘除分数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由一个整数作为分子和一个整数作为分母组成。
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是数学中的基本运算之一。
加法:分数的加法可以通过将分母统一为相同的分母,再对分子进行加法运算来实现。
例如,计算1/2 + 3/4,首先将1/2的分母扩大为4,得到2/4,然后对分子进行相加,得到5/4。
最后将分数化简为最简形式,即1 1/4。
减法:分数的减法可以通过将分母统一为相同的分母,再对分子进行减法运算来实现。
例如,计算5/6 - 1/3,首先将5/6的分母扩大为6,得到5/6,然后对分子进行减法运算,得到2/6。
最后将分数化简为最简形式,即1/3。
乘法:分数的乘法可以通过将分子和分母分别进行乘法运算,然后对结果进行化简来实现。
例如,计算2/3 * 4/5,将分子相乘得到8,分母相乘得到15,最后将分数化简为最简形式,即8/15。
除法:分数的除法可以通过将除数的分子和被除数的分母相乘,除数的分母和被除数的分子相乘,然后对结果进行化简来实现。
六年级作文:数学小论文六年级

数学小论文六年级【篇一:数学小论文六年级】生活中的数学数学是一门神奇的学科,它不仅教会我们简单的加减乘除,更是一种对思维的锻炼,分析能力的提升。
做数学题的方法首先是读懂题,其次仔细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最后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遇到难题,遇事不慌,冷静分析这就是数学带给我们的启示。
某个星期天,妈妈带我去超市买东西,超市门口牌子上写到:“年末大酬宾,全场商品降价30%”。
我一看,心里很高兴,前不久学的“打折”这次终于有用了,这不就是原来10元的东西现在卖3元吗,打三折啊。
我兴高采烈地买了一大堆东西,刚好100元整,妈妈拿出100元付款,找零30元。
我很疑惑,不是应该就30元吗,怎么这都70元了。
后来问妈妈才明白,原来降价30%是“100%-30%=70%”,现价是原价的70%,是打七折。
这下我可终于学会了什么叫“打折”。
生活中一点小错误都可能引起大麻烦,而数学锻炼出来的思维和能力让我们可以轻松对付这些困难,数学真的是无处不在啊,看来只有学好数学才是真的走遍天下都不怕!【篇二:数学小论文六年级】井盖为什么是圆的?一天,我和妈妈在逛街,突然妈妈笑眯眯地对我说:“儿子,看到前面的井盖了吗?考你个数学问题。
”井盖会有什么数学问题,我心里嘟囔着,嘴里却说:“妈妈,数学问题啊,你问对了,我可是数学小神童啊,说吧,什么问题?”妈妈瞪了我一眼:“别吹牛了!为什么井盖是圆的?”噢,这个问题,我想了想,好像记得是在书上看到过这个问题:“老妈啊,这个简单啊,只有圆的才不会让井盖掉到下面啊。
”妈妈笑了笑又问我:“算你有点小聪明,再想一想,还有其他的原因吗?”我有点蒙了:“其他原因?好像没有听说过啊。
”“面积和角呢?”老妈在一旁提醒了一下,一句话提醒梦中人,对啊,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最大,这样对工人使用工具来说更为方便了,还可以方便体形更大的工人使用啊;如果使用三角形的井盖,那样角太尖,易刮伤人啊。
回到家中,我阅读了相关资料,还知道了,井盖使用圆形,还考虑到圆形的井盖通过其圆心的每条直径长度都是一样的,这样如果井盖被经过的车辆轧起时,因为不论如何轧起,其直径都会比下面的井口略宽,井盖不会掉到井口里去;而如果采用方形,因为方形的对角线明显长于其每条边长,这样的井盖被轧起时,很容易沿井口的对角线方向掉进井中,造成安全隐患。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15篇)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第1篇今日,我在做题时被一道应用题给难住了。
这道题的题目是小华今年3岁,今年爸爸26岁,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我百思不得其解。
之后妈妈回来了,我就请教妈妈。
妈妈帮我分析根据这个题目的条件可知,今年爸爸和小华的“年龄差”是26-4=24(岁)。
再根据“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这一关系,画张图试试。
我们俩就开始画了起来。
画了图之后,我立刻明白过来了他们俩过了几年后,“年龄差”还是24岁。
再根据差倍问题的解法求出几年后小华的年龄,用几年后小华的年龄减去2岁,就能够求出中间经过了几年了。
解是26-2=24(岁)24÷(3-1)=12(岁)12-2=10(年)答10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
妈妈又让我验算一下,10年后爸爸的年龄是不是小华的3倍。
(26+10)÷(2+10)=36÷12=3耶!我答对了。
看来做题先得画图,画了图就能就一目了然了。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第2篇孙一、王二、张三、李四四位水手乘坐的小船不幸被大风吹到了一座荒岛边,可整个岛上除了椰子树就是灌木林与野草。
为了生存他们只好把所有的椰子都采摘下来,堆放在一齐。
天黑了,大家又累又困来不及分摊椰子就躺下睡着了。
夜里1点钟,孙一醒来,肚子饿得咕咕直叫。
他看伙伴们睡得正香,就轻手轻脚地爬起来,走到椰子旁,把椰子分成相等的4份,见还多出1个,就把那个椰子吃了,然后把自我的一份藏起来后躺下继续睡觉。
夜里2点钟,王二醒了过来。
他见伙伴们呼呼大睡,也轻手轻脚地爬起来,走到椰子旁,把椰子分成相等的4份,见还多了1个,就把多出的那个椰子吃了,然后把自我的一份藏好后躺下继续睡觉。
夜里3点钟,张三又醒了。
他看伙伴们睡得很香,就轻手轻脚地爬起来,走到椰子旁,把椰子分成相等的4份,见还多了1个,就把那个椰子吃了,然后把自我的一份藏好后躺下继续睡觉。
夜里4点钟,李四又醒了。
四周静悄悄的,伙伴们都在睡梦中。
李四就轻手轻脚地爬起来,走到椰子旁,把椰子平均分成相等的4份,见还多了1个,就把那个椰子吃了,然后把自我的一份藏起来躺下继续睡觉。
数学小论文六年级 数学小论文

数学小论文六年级数学小论文数学小论文六年级(一)六年级数学小论文(第六篇我们生活中的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
下面是我的一些亲身经历,它都证明了这是条真理。
有一次,我和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妈妈说:要有计划地把这些购物券用完,所以每买一件东西都要算一算用了多少钱,当我们买完所需的东西之后,刚要离开,我看见货架上正好摆着火腿肠,于是我让妈妈买些火腿肠,妈妈同意了。
可是刚走几步,我又看见货架上摆着一包一包的,同样品牌,同样重量,里面有10根,每包4.30元。
到底买一包一包的呢,还是买一根一根的?我犹豫了。
突然,我的脑子一转,有了,只要比较一下,哪一种合算就买哪一种。
于是我开始算起来:零卖的如果买10根,每根4角,共是4元,而整包的要4.30元,多了3毛钱,所以我决定买散装的。
我把我计算的过程说给妈妈听,妈妈听了直夸我爱动脑,因此我也就成为了妈妈的小会计。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我家的桌子的面是正方形,钟的面是正方形,我家的床面是长方形,门的面也是长方形,我们用的三角板是三角形的…… 冰箱是长方体,牙膏盒是长方体,我家的电脑外包装箱是一个正方体……现在我已经学会了计算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也学会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体积的有关计算,还能灵活地运用,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比如:上星期,妈妈带我们去郑州的一个游泳馆,妈妈说:小语,你现在已经上五年级了,看我们面前的这个游泳池,你知道这个池内贴瓷片的面积和它能容纳多少水吗?我得意地说:这个当然没有问题,其实就是计算它的表面积和容积,需要知道它们的长、宽和高。
首先,我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就是求它的表面积,我们要特别注意一个问题:这个游泳池没有上面,也就是要求5个面的总面积,就是用长×宽+(长×高+宽×高)×2,求出来的就是这个游泳池的表面积,最后要用面积单位;第二个问题是求它的容积,是用它的长×宽×高,但注意最后要用体积单位。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十篇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十篇六年级是小学升初中的阶段,小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础的数学知识,能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为检验学生数学学习成果,六年级数学小论文就必不可少,下面提供十篇六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供参考!六年级数学小论文范文一:论文题目:生活中数学的重要性我们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数学知识,这些知识不但有趣而且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如果离开了这些看似简单的数字那我们的生活就无法像往常一样正常生活。
可见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举个例子,如:银行存款分: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定期存款、活期、国债……这些存款形式各种各样,利率也有大有小,平时我们是这样计算利率的:本金×利率×时间=所得利息,然后还要从利息里扣除20%来上税(除国债外)之后剩下的80%的利息就是你自己应得的利息了。
大家想一想如果没有这些百分数帮忙,恐怕银行就要宣布破产了。
再说科学家们发明的种种东西,气象学家测量的天气情况……这些多要经过各项认真的思考和精密的计算才能获得正确的答案。
哪怕不小心写错一个小数点也就前工尽弃了。
还有常在天空翱翔的宇航员们他们要操作上百个由数字组成的仪表,如果稍有不慎那么结果就是机毁人亡。
可见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是不可缺少,不可马虎的,否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数学不光只有这些价值,我们生活中处处可以见到并用到它。
如:农民用几何图形,为了使农场更美观更好管理;工程师使用比例尺,为了让人们更好的了解这件东西;商农使用的四则计算,是为了更简单、准确的计算出该商品价值;制作各类统计表,是为了更好的统计资料,使人一看一目了然;使用百分数,是为了更好的计算出商品打折后的价钱及××率;这些计算表面积而使用进一法,是为了使用最少的材料做出合格的商品;计算容积或体积而使用去尾法,是为了确保无误的让物品存放而不溢出;同一类单位换算,是为了方便我们的计算;使用代数代表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是为了更方便地为研究和解决问题;再说一说球吧,把它切开使切开面积最大,那就要从球心o沿着直径切下,才能使切开面积最大,再细细想想我们有时切西瓜不就是这个道理吗再看看各种数学知识还不都用在了生活中去了吗其实,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用心去思考,那么你一定能学好数学的,因为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精选23篇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精选2第一篇:如何计算分式的大小比较在学习数学时,我们会涉及到分式的大小比较。
那么,如何计算分式的大小比较呢?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化简分数。
对于一个分数,如果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不为1,那么我们可以通过约分的方式来化简分数,使得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为1。
其次,我们可以根据两个分数的分子乘以另一个分数的分母,或者两个分数的分母乘以另一个分数的分子,来比较它们的大小。
例如,对于两个分数a/b和c/d,我们可以比较它们的大小,如果ad>bc,则a/b>c/d;如果ad<bc,则a/b<c/d;如果ad=bc,则a/b=c/d。
最后,我们需要注意一些特殊情况。
例如,对于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我们只需要比较它们的分子的大小;对于两个整数的比较,我们可以将它们分别作为分子和分母,然后化简分数进行比较。
总之,比较分数的大小,需要先化简分数,再根据乘法比较它们的大小。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分数的大小关系。
第二篇:如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在数学中,最大公因数是指两个或多个整数共有因子中最大的一个。
那么,如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呢?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方法。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种常见的方法——质因数分解法。
所谓质因数,就是素数的简称。
我们可以先将两个数分别进行质因数分解,然后求出它们共有的素数因子,并将这些素数因子相乘,得到的结果便是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其次,我们还可以利用欧几里得算法(辗转相除法)来求最大公因数。
该算法基于以下原理:若a>b,则a和b的最大公因数等于b和a%b的最大公因数。
一直重复这个过程,直到b等于0为止。
此时,a就是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最后,我们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例如,如果两个数中有0,则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为另一个数;如果两个数是负数,则需要将它们变为正数进行求解。
总之,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可以通过质因数分解法或欧几里得算法来实现。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15篇)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15篇):数学六年级数学小论文第1篇:今日,我在做题时被一道应用题给难住了。
这道题的题目是:小华今年3岁,今年爸爸26岁,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我百思不得其解。
之后妈妈回来了,我就请教妈妈。
妈妈帮我分析:根据这个题目的条件可知,今年爸爸和小华的”年龄差”是26-4=24(岁)。
再根据”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这一关系,画张图试试。
我们俩就开始画了起来。
画了图之后,我立刻明白过来了:他们俩过了几年后,”年龄差”还是24岁。
再根据差倍问题的解法求出几年后小华的年龄,用几年后小华的年龄减去2岁,就能够求出中间经过了几年了。
解是:26-2=24(岁)24÷(3-1)=12(岁)12-2=10(年)答:10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
妈妈又让我验算一下,10年后爸爸的年龄是不是小华的3倍。
(26+10)÷(2+10)=36÷12=3耶!我答对了。
看来做题先得画图,画了图就能就一目了然了。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第2篇:孙一、王二、张三、李四四位水手乘坐的小船不幸被大风吹到了一座荒岛边,可整个岛上除了椰子树就是灌木林与野草。
为了生存他们只好把所有的椰子都采摘下来,堆放在一齐。
天黑了,大家又累又困来不及分摊椰子就躺下睡着了。
夜里1点钟,孙一醒来,肚子饿得咕咕直叫。
他看伙伴们睡得正香,就轻手轻脚地爬起来,走到椰子旁,把椰子分成相等的4份,见还多出1个,就把那个椰子吃了,然后把自我的一份藏起来后躺下继续睡觉。
夜里2点钟,王二醒了过来。
他见伙伴们呼呼大睡,也轻手轻脚地爬起来,走到椰子旁,把椰子分成相等的4份,见还多了1个,就把多出的那个椰子吃了,然后把自我的一份藏好后躺下继续睡觉。
夜里3点钟,张三又醒了。
他看伙伴们睡得很香,就轻手轻脚地爬起来,走到椰子旁,把椰子分成相等的4份,见还多了1个,就把那个椰子吃了,然后把自我的一份藏好后躺下继续睡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
【提出问题】:我外婆家在高淳县,因为螃蟹而闻名全国,我外婆家也是养螃蟹的。
我喜欢
我外婆家的螃蟹,它们小的时候很可爱,爬在手上痒痒的。
养螃蟹很辛苦,需要很高的成本,但收益也不错,也许这就是“苦中有乐”吧!我们外婆一家的生活就指望外公的蟹塘了,为
了弄清楚今年我外婆家蟹塘的利润,我决定做一次调查。
【调查结果】:要知道我外婆家今年的成本和收入各是多少,那么就要先了解拿了多少蟹苗。
对于这个问题,我还是要问我无所不知的外公。
晚上,外公回来后,我连忙跑去问:“外公,咱们家今年拿了多少蟹苗呀?”外公不解的问:“你问这些干什么呀?”于是,我便把前因
后果跟他讲了一下。
外公终于明白了我的意思。
他对我说:“我们家一共拿了20000元的蟹苗。
”接着又对我说了许多关于螃蟹的知识。
晚上问了一些问题后,我把它们用一张纸记录下来,大概是以下这个样子:
挖土机清塘10000元
田亩费18000元
蟹苗20000元
玉米3000元
小麦4000元
螺蛳20000元
小鱼70000元成本:
总计:145000元
现在已经知道成本是多少钱了,前面提到说要计算成本、收入各是多少,所以我还是要再问一下外公。
外公说:“目前大约有3000多只螃蟹上岸了,占总数的四分之一,每斤平均可
以卖到50元左右。
”除了螃蟹可以卖钱,龙虾和鱼也可以卖钱,如果鱼按4元一斤,龙虾按7元一斤,我们家还是可以多赚一些钱。
【推算结果】:
计算成本已经算好了,是145000元,下面只要算收入了。
如果按照每只螃蟹0.35斤,每斤50元来算,那么就可以得到下面的算式:
3000×4 = 12000(只)
12000×0.35 = 4200(斤)
4200 ×50 = 210000(元)
210000 –145000 = 65000(元)
4×600 = 2400(元)
7×2000 = 14000(元)
65000 + 2400 + 14000 = 81400(元)
除去成本的话,我家大约可以赚81400元。
【对推算结果的反思】:
结果出来了,我无比兴奋,因为这是我忙活了很多时间的成果。
我对外公说:“没想到赚钱也这么辛苦呀!”我一开始以为养螃蟹不用成本呢!外公笑着说:“处处有数学呀,没想到养螃蟹中也有数学!”这时,我考虑了一个问题:这些钱都
花到哪儿去了呀?接着我想了想,明白了这些钱是家里用来买生活用品和衣服粮
食的钱,我笑我自己太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