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第3课时透镜及其应用精练

合集下载

专题03 透镜及其应用(解析版)-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精讲讲练(全国通用)

专题03  透镜及其应用(解析版)-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精讲讲练(全国通用)

第三课透镜及其应用基础知识过关一、透镜1.定义(1)测焦距:凸透镜正对平行光,当另一侧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时,光斑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2)凸透镜的焦距越短,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

2.三条特殊光线实像和虚像1.眼睛成像原理: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晶状体较厚,折光能力太晶状体较薄,折光能力考点一:透镜和焦距1.(2022•桂林)在如图所示的光学元件中,属于凸透镜的是()A.B.C.D.【答案】C【解答】解:AB、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是凹透镜,故AB错误;C、该透镜中间厚、边缘薄,为凸透镜,故C正确;D、该元件厚度相同,不是凸透镜,也不是凹透镜,故D错误。

故选:C。

2.(2022•长沙)我国出土的文物“水晶饼”为中部鼓起的透明圆饼,古籍记载“正午向日,以艾承之,即火燃”。

关于“水晶饼”利用太阳光生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是光的反射现象B.这是光的色散现象C.“水晶饼”对光有会聚作用D.“水晶饼”对光有发散作用【答案】C【解答】解:“水晶饼”中间厚、边缘薄,属于凸透镜,凸透镜使太阳光发生折射,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3.(2019•湘西州)某同学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白纸放在它的另一侧,适当调整位置后,在白纸上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经过测量得出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20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解答】解:某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白纸放在它的另一侧,适当调整位置后,在白纸上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这个光斑是凸透镜的焦点,凸透镜中心是光心,光斑和光心之间的距离叫焦距,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20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故答案为:20。

考点二:凸透镜成像规律4.(2022•淄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

中考物理 第3讲 透镜及其应用含答案

中考物理 第3讲 透镜及其应用含答案

第3讲透镜及其应用命题点1透镜及其对光的作用1.(2018·内江)在森林中旅游时,导游会提醒你,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这是由于下雨时瓶内灌了雨水后,相当于一个__凸透镜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太阳出来后,它对光线有__会聚__作用,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2.(2018·广元)根据已给出的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请在方框内画出合适的透镜.解:3.(2016·德阳)作出图中所缺的光线.解:4.(2015·广元)如图所示,两条入射光线(或延长线)分别过凹透镜的光心O和焦点F,分别画出它们经过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解:命题点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探究5.(2018·雅安)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上38 cm刻度线处,则对烛焰通过凸透镜所成像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D)A.正立放大的像B.倒立缩小的像C.可能是虚像D.一定是实像6.(2018·成都)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次实验的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小组成员提出“有哪些方法可以让光屏上的像变大”的问题,经过讨论后形成两个方案,而且结果都达到目的.方案一: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只将凸透镜向__左__移动适当距离;方案二: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都向__右__移动.7.(2018·绵阳)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再将焦距为30 cm的凸透镜甲放置在蜡烛和光屏之间的适当位置,在屏上得到清晰的缩小实像;在透镜甲位置换上焦距为20 cm的凸透镜乙,不改变蜡烛位置,将光屏向__靠近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就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__缩小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实像.8.(2017·南充)小南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经过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并测出物距u=20 cm,像距v=15 cm,则光屏上是倒立__缩小__的实像,该凸透镜焦距的范围为__7.5__cm<f<10__cm__.9.(2016·广元)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10__ cm;用此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调整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火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__倒立、缩小的实像__(写出像的正倒、大小、虚实);此时某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__远离__(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像变得清晰.甲乙命题点3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10.(2017·德阳)下列有关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B)A.近视眼的矫正是佩戴合适的凸透镜B.用照相机照相时,景物在照相机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C.人站在穿衣镜前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是实像D.人通过放大镜看到的是物体正立放大的实像11.(2016·内江)如图所示是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以下器材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是(C)A.放大镜B.电影放映机C.照相机D.投影仪12.(2016·眉山)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了烛焰的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在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原理与其相同的是__投影仪__;我们从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屏上的像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__漫__反射.命题点4视力及其矫正13.(2018·广元)如图是某人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示意图.则他的视力情况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D)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透镜分类凸透镜凹透镜外形特征中间厚边缘薄中间薄边缘厚光学作用①__会聚__ ②__发散__三条特殊光线实际应用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远视镜近视镜【提示】凸透镜表面的凸起程度决定了其焦距的长短.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短,折光能力越强.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物距u像的特点像距v应用u>2f ①__倒立、缩小、实像__②__f<v<2f__ ③__照相机__u=2f ④__倒立、等大、实像__v=2f测焦距f<u<2f ⑤__倒立、放大、实像__⑥__v>2f__ 投影仪u=f不成像u<f⑦__正立、放大、虚像__v>u(物像同侧) 放大镜【提示】(1)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概括为“二倍焦距分大小,一倍焦距分虚实”.(2)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成虚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增大,像变大.眼睛和眼镜1.眼睛与照相机眼睛照相机承像元件视网膜胶片看远近不同物体时的调节调节焦距调节像距成像特点①__倒立__、②__缩小__的③__实__像2.近视眼和远视眼近视眼远视(老花)眼症状①__近__处清晰,②__远__处模糊③__远__处清晰,④__近__处模糊成因与图示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⑤__强__,成像于视网膜前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⑥__弱__,成像于视网膜后矫正⑦__凹透镜__ ⑧__凸透镜__ 显微镜和望远镜显微镜望远镜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①__放大__镜特点物镜成倒立的②__实__像,目镜成正立的③__虚__像,所以人眼看到的是物体④__倒__立的像命题点:透镜1.放大镜是中央厚度比边缘__厚__的透镜,如图所示,将放大镜正对着太阳,调整它与地面的距离,地面上会形成__很小很亮__的光斑,这是由于光的__折射__形成的,这个光斑的位置就是凸透镜__焦点__的位置.命题点:照相机的原理2.如图所示,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是倒立的.照相机的镜头是__凸__透镜,成__倒立__、__缩小__的__实__像,若要照全身像,应__增大__(填“增大”或“减小”)相机和两位被照相人之间的距离.命题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3.如图是凸透镜成虚像的情景,欲使看到的像大一些,应使蜡烛__远离__(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一些,所成的像__不能__(填“能”或“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命题点:望远镜原理4.如图所示的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一个__倒立、缩小的实__像,目镜相当于一个__放大镜__,使这个实像成一个__正立、放大的虚__像.重难点1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类型1静态规律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 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当物体距凸透镜10 cm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当物体距凸透镜15 cm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当物体距凸透镜20 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当物体距凸透镜35 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变式训练1】(2018·郴州)如图所示,蜡烛距凸透镜40 cm,能在距凸透镜30 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透镜的焦距可能是(C)类型2动态变化规律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光屏不动,将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了2 cm,要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蜡烛不动,像变小 B.蜡烛靠近凸透镜,像变小C.蜡烛远离凸透镜,像变大 D.蜡烛远离凸透镜,像变小【变式训练2】(2018·常州)蝴蝶研究专家章丽晖在茅山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风蝶,他先用相机拍摄了蝴蝶休憩的照片甲,为了拍摄照片乙,应(A)A.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外伸B.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内缩C.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外伸D.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内缩破解易错题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将点燃的蜡烛从距凸透镜40 cm处沿主光轴移到距凸透镜30 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大,像距变小C.成放大的像,像距变小 D.成放大的像,像距变大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5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A凸透镜成像中物距和像距的变化关系画出图象如图乙所示;接着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为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丙所示.(1)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凸透镜A的焦距是__10__cm,凸透镜A的焦距__小于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凸透镜B的焦距.(2)在图甲中,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向右移动5 cm,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__右__(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像将__变大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图丙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_幻灯机__(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若将远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应使蜡烛__靠近__(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再次看到烛焰清晰的像.(4)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由于燃烧逐渐变短,光屏上的像逐渐向__上__移动.为了保证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并且使像完整地成在光屏的中央,可将__光屏向上(或凸透镜向下)__移动.(5)当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时,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__能__(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6)将图甲中的蜡烛移到标尺上25 cm到30 cm之间的某一位置,移动光屏,在光屏上__不能__(填“能”或“不能”)成清晰的像,此时取下光屏,应从凸透镜的__右__(填“左”或“右”)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像.练本1.要使冰块能“向日取火”,就必须将冰块制成(A)A.冰凸透镜B.冰凹透镜C.冰砖D.冰三棱镜2.(2018·深圳)用一个焦距为10 cm的放大镜来观察邮票细节,放大镜与邮票的距离应(C)A.大于20 cmB.等于10 cmC.小于10 cmD.在10 cm与20 cm之间3.(2018·南宁)如图所示,使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时,成缩小的实像.下列仪器成像特点与其相同的是(B)A.放大镜B.照相机C.投影仪D.显微镜4.(2018·益阳)如图所示,发光二极管组成的红旗图案放在凸透镜之前,与凸透镜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则红旗在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可能是(B)5.(2018·长沙)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A)A.甲、乙 B.甲、丁 C.丙、丁 D.丙、丁6.(2018·烟台)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 cm,当蜡烛从如图所示的A 位置逐渐移到B位置的过程中,像距及其像的变化情况是(A)A.像距增大,像变大 B.像距减小,像变大C.像距减小,像变小 D.像距增大,像变小7.(2018·临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等大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 cmB.将蜡烛移动到20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C.将蜡烛移动到35 cm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D.将蜡烛移动到45 cm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8.(2017·常州)用手机看视频,图像太小,屏幕放大器(凸透镜)来帮忙,小明通过透镜可看到放大了的图像,如图所示,手机距离透镜15 cm,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A.20 cm B.15 cmC.10 cm D.5 cm9.(2018·河南)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及光屏处于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图中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C.透镜不动,蜡烛向左移动,光屏向右移动,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D.透镜不动,将蜡烛与光屏互换位置,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10.(2018·宜宾)如图所示,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其下方20 cm处的白纸上呈现出一个较小的光斑,这个现象提示我们:凸透镜对光有__会聚__作用;若将该透镜向纸面再靠近一小段距离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小,由此可以判断该透镜的焦距一定__小于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0 cm.11.(2018·临沂)为加强交通管理和社会治安,临沂市安装了“海燕系统”,该系统具有跟踪、抓拍及人脸识别功能.如图所示,系统摄像机的镜头是__凸__透镜,拍摄时车辆和行人离镜头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__大于两倍焦距__.12.(2018·黑龙江)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应用这一原理可制成__投影仪__;再将蜡烛远离透镜,同时将光屏__靠近__(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再次成一个清晰的像.13.(2018·达州)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v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u表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用该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被观察的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__0.05__m 以内;把物体从距凸透镜5 cm处移动到距凸透镜20 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__变小__(填“变大”“变小”“先变小再变大”或“先变大再变小”).14.(2018·深圳)如图所示,完成凸透镜的光路图.解:15.(2018·南充三模)图中凸透镜的右焦点与凹透镜的左焦点重合,请画出经过两透镜的光路.解:16.(2018·德州)小莉同学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1)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放大__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__40__cm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2)如图乙所示,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 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__B__(填“A”“B”或“C”)处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像是如图丙中的__4__(填“1”“2”“3”或“4”).(3)实验完成之后,小莉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丁所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__远离__(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17.2018年1月31日晚,我国几乎所有地区都欣赏到一轮“红月亮”高悬夜空的迷人景象.有很多天文爱好者使用望远镜欣赏美丽的月食景观,还有人用摄像头记录下整个过程.对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A.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B.通过摄像头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C.通过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摄像头记录“红月亮”时镜头应该前伸18.(2018·河北)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照相机应用了这一成像规律B.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光屏上的像会向下移C.蜡烛不动,将透镜移至35 cm处,移动光屏可能得到倒立的清晰像D.更换一个焦距小的凸透镜,只移动透镜仍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19.(2018·南充一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及它们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此时光屏上的像跟照相机成像原理相似B.用白纸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像的大小和形状都不变C.此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10 cm<f<15 cmD.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20.(2018·威海)下列关于凸透镜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D)A.近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来矫正B.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C.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应使二维码位于手机镜头一倍焦距之内D.要使投影仪成像变大,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镜头靠近幻灯片21.(2018·遂宁)勤于动手的小聪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过程中,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如图所示放置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倒立、__缩小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的像,利用凸透镜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是__照相机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若保持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15 cm”刻度线位置,他将自己佩戴的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间适当位置时,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则小明所患的眼疾是__近视眼__(填“近视眼”或“远视眼”).22.(2018·凉山)如图所示,两透镜的主光轴在同一直线上,且两透镜的焦点正好重合,根据光路图,在方框内填上适当透镜的符号.解:23.(2018·南充二模)用如图所示模拟人眼成像情况,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实验时,应使烛焰和__光屏__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2)当蜡烛远离凸透镜时,烛焰的像将落在光屏的__前__(填“前”或“后”)方.(3)在第(2)小题的情况下,若用此实验模拟人眼的调节功能,要重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进行的操作的是__B__.A.将光屏远离凸透镜B.换焦距更大的凸透镜C.换焦距更小的凸透镜(4)在第(2)小问的情况下,小明采用移动光屏的方法,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在该过程中若蜡烛移动的距离为s,光屏移动距离s′,则s′__<__s(填“<”“=”或“>”).。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训练—透镜及其应用(含解析)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训练—透镜及其应用(含解析)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训练—透镜及其应用(含解析)1.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是()A.B.C.D.【答案】B【详解】如图所示的四瓶香水中,B图所示的瓶盖中间厚,两边薄,属于凸透镜,而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又称会聚透镜,所以其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

故ACD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

故选B。

2.如图,《淮南万毕术》关于冰透镜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

此现象中取火原理应用了()A.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C.凹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D.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答案】B【详解】古人将冰磨成一种冰透镜,该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属于凸透镜,能使太阳光会聚焦点,从而能点燃艾草取火,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光通过透镜时会发生光的折射,下面为四束光透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光路图正确的是()A.B.C.D.【答案】C【详解】A.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故A错误;B.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故B错误;C.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折射光线更加靠近主光轴,故C正确;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故D错误。

故选C。

4.下列光现象中,成实像的是()A.地上的光影B.墙上的影子C.照相机D.水中的倒影【答案】C【详解】AB.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在后面的光线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子,因此地上的光影、墙上的影子不是实像也不是虚像,故AB不符合题意;C.用照相机照相,在底片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符合题意;D.水中倒影中的“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某物理探究小组后自制了投影仪。

试验时,成员安安在投影仪的屏幕上,很清晰地展示了投影内容,可是站在远处的成员徽徽说字太小了,提议将字调大一些。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二部分考点培优训练第3讲透镜及其应用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二部分考点培优训练第3讲透镜及其应用

物理
甘肃专版
7.(2024•云南改编)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若此时 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显微镜是利用该成像原理制成的 D.投影仪是利用该成像原理制成的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8.【科学态度】(2024•龙东)正常人眼通过调节晶状体薄厚来看清远近不 同的物体,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可能使晶状体薄厚的调节能力减弱, 导致晶状体变厚,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 近视 眼,应用 凹 透镜矫正。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11.★(2024•新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实验 器材进行实验,若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将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 15.0 (选 填“5.0”或“15.0”)cm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放大(选 填“缩小”或“放大”)的像。若使光屏上能呈现清晰的等大的像,选用的凸透 镜的焦距最大为 25 cm。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5.★【科技前沿】(2024•重庆B卷)如图所示,智能快递车正在运送包裹, 用户通过人脸识别取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 ) A.用户看见快递车,是因为光在它表面发生了折射 B.地面出现快递车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智能快递车上的摄像头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工作 D.人脸识别时,人通过摄像头成倒立、等大的虚像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12. (2024•达州)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在水面发生反 射和折射,请完成光路图。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13.(2024•凉山州)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AB是凹透镜的一条折射光线,经 过平面镜反射之后反射光线为BC,请画出折射光线AB的入射光线及平面 镜的位置。

初中毕业九年级中考物理作业课件 第3讲 透镜及其应用

初中毕业九年级中考物理作业课件 第3讲 透镜及其应用
扫描健康码时,为保证扫描清晰,手机到健康码的距离应大于 10 cm.
12.★(2021·张家界)把带双箭头的图片放在圆柱形透明玻璃杯后适当
位置并在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看到的情景如图所示,图甲与 放大、 图乙与 照相 光学仪器成像的原理相同.(均选填“照相机”镜“投影 仪”“放机大镜”或“近视眼镜”)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10 cm处,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要在光屏上
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
B.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10 cm处,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移动光屏所
成清晰的像与照相机成像的原理相同
C.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 cm
D.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逐渐变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会向下移动
(C )
9.(2021·重庆模拟)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cm;用该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位置如图乙0 时,
移动光屏可成清晰的倒立、 放 的实像. 大
10.(2020·齐齐哈尔)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所示,消费
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
B.放大镜所成的像都可以用光屏承接
C.用放大镜可以得到物体正立的虚像
D.用放大镜可以得到物体倒立的实像
4.★(2021·河南)如图为投影式电子白板,它利用投影机将画面投影 到屏幕上,投影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投影机的镜头与近视眼镜为同一种透镜 B.光经投影机的镜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 C.画面经投影机镜头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D.屏幕上的丰富色彩由红、白、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刷脸”支付过程中,摄像头相当于 凸 (选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训练题(附带有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训练题(附带有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训练题(附带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知识点复习1.透镜:利用光的来工作的光学元件。

2.凸透镜:中间,边缘。

对光有作用。

3.凹透镜:中间,边缘。

对光有作用。

4.三条特殊光路图:(1)凸透镜:(2)凹透镜:5.凸透镜的成像规律:6.眼睛和眼镜:(1)眼睛: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

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cm,这个距离叫做明视距离。

(2)近视眼和远视眼:佩戴用透镜做成的近视眼镜佩戴用透镜做成的眼镜专题练习一、单选题1.我市正在加快“绿色城市”建设的步伐,城市建设规划是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为此,需要航空摄影人员从高空给城市拍照,若所用的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60mm,则胶片与镜头的距离()A.大于120mm B.恰为120mm C.小于60mm D.略大于60mm2.大门和一楼“刷脸”作为教师考勤识别手段,刷脸成像过程与手机镜头成像原理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成的像在摄像头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B.摄像头的镜片是凹透镜C.为使屏上半张脸变完整,可适当靠近摄像头D.获取脸部特征时成的是正立的实像3.小美同学需要用一块焦距为15厘米到7.5厘米之间的凸透镜.她利用光具座做实验,保持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是15厘米,更换透镜a、b、c,调节光屏,结果a镜能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b镜能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c镜可以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则符合要求的透镜的是()A.a凸透镜B.b凸透镜C.c凸透镜D.三者都可以4.下列关于光现象的分析与描述正确的是()A.平面镜成像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关,物体距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B.站在湖水边,看到“鱼儿”在清澈的水中游动,我们实际看到的是鱼儿的实像C.缤纷的彩虹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D.人配戴的是凹透镜,用来矫正远视眼5.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6.如图是爱动脑筋的小明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两倍焦距B.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的正立、放大的虚像C.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制作老花镜镜片D.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增大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7.如下图所示,是几种光学器材的示意图,其中凹透镜的是()A.B.C.D.8.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6cm处,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6cm B.8cm C.10cm D.20cm9.2023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视觉2023,关注普遍的眼健康”。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及练习(含答案):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及练习(含答案):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四、知识梳理
五、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过程
(1)透镜
1、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典型光路
F F F F
(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
像的性质
像距应用倒、正放、缩虚、实
u>2f 倒立缩小实像f<v<2f 照相机
f<u<2f 倒立放大实像v>2f 幻灯机
u<f 正立放大虚象|v|>u 放大镜
1、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像。

这个像是物体射向凸透镜的光经过凸透镜后会聚成的,能用光屏显现出来,叫做实像。

照相机就是利用上面的原理制作的。

第二课时
(4)眼睛: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近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

中考物理重难点专练03透镜及其应用(专项一声光学)(含解析)

中考物理重难点专练03透镜及其应用(专项一声光学)(含解析)

专项一声、光学重难点03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梳理】物距(u)成像的特点像距(v)主要应用大小倒正虚实u>2f 缩小倒实f<v<2f照相机、摄像机u=2f 等大倒实v=2f复印f<u<2f 放大倒实v>2f投影仪、u=f 不成像获取平行光u<f 放大正虚放大镜2.望远镜一般由2个透镜组合而成,靠近眼睛的一端相大于放大镜,另一端相当于照相机。

显微镜一般也是由2个透镜组合而成,靠近眼睛的一端相当于放大镜,另一端相当于投影仪。

3.近视眼的晶状体变厚,折射能力变强,看远处时,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之前,用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的晶状体变薄,折射能力变弱,看近处时,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之后,用凸透镜矫正。

4.实验探究:实验时要调整蜡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解题思路】常见考题:1.判断透镜焦距范围,成像特点。

解题方法:(1)根据成像规律中物距和像距的关系以及成像特点,运用不等式综合求解。

(2)利用成等大实像时u=v=2f求解。

(3)利用凸透镜能将平行光会聚于一点,该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就是焦距求解。

2.透镜的特殊光线作图:分清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牢记三条特殊光线。

特别注意:只有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才能会聚于焦点;凹透镜是反向延长线会聚于焦点。

多练习下图,既能掌握透镜作图,又能记住凸透镜成像规律:【真题再现】1.(2019湖南湘潭)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当烛焰离透镜14cm时成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8cm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4cm B.7cm C.10cm D.16cm【答案】C【简析】解这类题的一般思路:确定距离是物距,还是相距,这里均是物距。

u1=14cm,u2=8cm.再看成像性质,根据成像规律,确定物距和焦距的关系。

当u1=14cm时成放大实像,所以有2f>14cm >f;当u2=8cm时成放大的虚像,故7cm<f<14cm。

综合两个不等式可知8cm<f<14cm,C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人肉眼是可以观察到红外线的
D.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1倍焦距内
6.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6 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位置,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图中的( D )
7.(20__贵港中考)大山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他把烛焰移到距透镜39 cm 的地方时,在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 D ) A.5 cm B.10 cm C.15 cm D.20 cm
8.如图所示,图甲测凸透镜的焦距,图乙“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甲乙
A.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40 cm
B.图乙的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
C.图乙中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像的下半部分
D.图乙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镜,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
9.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光屏上能看到( A )
A.倒立、放大的像 B.倒立、缩小的像
C.正立、放大的像 D.正立、缩小的像
二、填空题
10.(20__云南中考)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物体经晶状体成像于视网膜上,对于近视眼患者而言,远处物体成的像位于视网膜__前__,可配戴__凹__透镜矫正.
11.如图所示,某同学让太阳光通过透明的镜片照射到白墙上,从图中现象可看出,此镜片对光有__会聚__作用.用这个镜片做成的眼镜可以用来矫正__远__视眼.
12.娜娜透过凸透镜看书时,看到了一个正立、放大的像,此像是__虚__(选填“虚”或“实”)像,如果她将凸透镜靠近书本,像会__变小__(选填“变大”或“变小”).
13.如图所示,在烧杯中漂浮着一个正方体木块,水面以下的部分看起来比水面以上的部分要大一些,这是因为烧杯和水起到了__凸__(选填“凸”或“凹”)透镜的放大作用,从而形成了一个__虚__(选填“虚”或“实”)像.__远__(选填“近”或“远”)视眼镜用的就是这种透镜.
15.(20__镇江中考)如图所示,用焦距为5 cm的凸透镜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将蜡烛放在A处时,位于P处(图中未画出)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向右移动蜡烛至B处,再将光屏从P处移至另一位置得到清晰的放大像,则两次所成的像都是__倒__立的,P位于A的__右__侧,上述过程中光屏是向__右__侧移动的,用刻度表示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__55~60__cm__.
三、作图、实验及探究题
16.(20__吉林中考)请在图中画出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 解:如图所示:,)
17.请在图中画出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 解:如图所示:,)
18.(20__龙东中考)以下是某实验小组进行的两组光学实验:
(1)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①实验中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__大小__关系.
②移去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将光屏放在此处,在光屏上__不能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烛焰的像.
③将蜡烛远离玻璃板,像的大小将__不变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图乙、丙、丁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①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10.0__cm.
②将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 cm处,如图丙所示,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得到一个倒立、__放大__的实像.人们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__投影仪__.
③若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如图丁所示,为了使像能清晰地呈现在光屏中央,应将凸透镜向__下__(选填“上”或“下”)移动.
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10__cm.
(2)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6 cm处时,如图乙所示,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放大__的实像.
(3)实验完成之后,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丙所示,因为近视眼镜对光有__发散__作用,所以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__远离__凸透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